围棋人机大战第二季输赢怎么看

热点聚焦                 最终比分:李世石 1-4 ALphaGo
【复盘】- |
      |
【动态】- |
【棋手】- |
     |
【专家】- |
      |
      |
【媒体】- |
【点评】- |
      |
【回顾】- |
      |
      |
            
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岳川)千呼万唤声中,“人机大战”第二季终于要在五月的乌镇上演。上一季的场外最...
编者按:3月31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中国围棋协会联合主办的“AlphaGo人机大战的解读与中国人工智...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体育专电题:“阿尔法狗”时代的围棋培训“大蛋糕”新华社记者王镜宇备受瞩目的围棋“...
由台湾交通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27日与台湾棋院职业七段选手黑嘉嘉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表演赛,电脑程...
 北京时间3月25日消息尽管在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与谷歌(Google)旗下的Dee...
京华时报讯(记者刘旭辉)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大战硝烟刚刚散去,韩国围棋界很可能再度被点燃。昨...
北京时间3月22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著名九段棋手李世石表示,与AlphaGo的五局人机大战勾起了他...
柯洁出现在今天《谁是棋王》总决赛的比赛现场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岳川)经过四个多月的激烈争夺,《谁...
聂卫平致辞鼓励年轻棋手。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汤琪)今天傍晚,第13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在北...
资料图:人机大战带给华学明甜蜜的烦恼。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汤琪)“最近每天都接到无数个希望采访柯...
李世石和谷歌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人机大战”已然落幕,人类代表李世石以1:4落败这个结果,...
新华社伦敦3月17日体育专电随笔:机器人能挑战博尔特吗?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阿尔法围棋”击败围棋高手李...
李世石和谷歌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人机大战”已然落幕,人类代表李世石以1:4落败这个结果,...
新华社记者王子江“阿尔法围棋”击败围棋高手李世石,证明集几千年人类文明之大成的机器人,在智力方面击败...
■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施绍宗■本期特邀嘉宾广东棋文化促进会会长容坚行围棋活动策划人邓扬威3月9日~3月...
柯洁社交媒体截图北京时间3月17日,在谷歌AlphaGo获得世界排名之后,AlphaGo的工程师拉亚...
【PConline资讯】GoogleAlphaGo与李世石之间的人机世纪大战已经落下帷幕,人工智能4...
很高兴能借着AlphaGo的东风,和大家分享一下麻将AI研究的现状。一.麻将和围棋有什么不同?从博弈...
3月16日(星期三)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
柯洁做客节目截图北京时间3月16日,谷歌AlphaGo和李世石的五樊棋对决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关注,中央...
&&转到&&页
人机大战赛程 
3月9日 12:00
3月10日 12:00
3月12日 12:00
3月13日 12:00
3月15日 12:00
1.您怎么看李世石1-4告负?
AlphaGo太完美
李世石虽败犹荣
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2.您认为人类还会战胜AlphaGo吗?
会,人类还未到极限
不会,电脑还会再进化
扫码手机看人机大战“人机大战”引关注 专家称赢棋不代表理解精髓|执黑|围棋_凤凰财经
“人机大战”引关注 专家称赢棋不代表理解精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工智能并非首次在棋盘上战胜人类。超级计算机“深蓝”曾于1997年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此次围棋“人机大战”的裁判长、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也曾在之前以0:5败给“阿尔法围棋”。
3月12日,在“AlphaGo”与韩国14冠高手李世石之间的人机大战第三局中,李世石没能挽回赛点,执黑中盘再次失利,在五番棋的较量中总比分0-3落败,错失百万奖金,号称人类智力竞技“最后高地”的围棋运动沦陷。双方第四局比赛将于北京时间明天进行,李世石将为荣誉而战。
视频:“阿尔法围棋”再胜李世石 有望改写围棋史
来源:中央电视台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李纯)接连失利两盘后,韩国围棋九段名将李世石在12日的对弈中,再次负于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0:3的总比分让这场五局三胜的“人机大战”赛果已无悬念。第一局投子认负后,李世石曾表示,比赛结果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状态。然而次日再负“阿尔法围棋”,这位曾经的世界围棋第一人坦言,对手比前日下得更加完美,“还没有‘阿尔法围棋’有什么特别的弱点。”“只能说‘阿尔法’确实是强大到令李世石束手无策。”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说,对于李世石而言,前三盘棋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几乎都是完败。人工智能战胜顶尖围棋高手,多位围棋业界人士对此表示震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告诉中新社记者,电脑已经找到解决围棋问题的路径。“一旦找到路径了,不管这次输赢怎么样,打败人类是必然的。”一场“人机大战”,在围棋业界引发巨大震动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机器庞大的计算量和超快的计算速度远非人脑所能及,而“阿尔法围棋”所展现出的学习能力,亦令人惊叹不已。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认为,“阿尔法围棋”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人工智能并非首次在棋盘上战胜人类。超级计算机“深蓝”曾于1997年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此次围棋“人机大战”的裁判长、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也曾在之前以0:5败给“阿尔法围棋”。“围棋看似是种比较简单的棋类,下法规则很简单,但要下好是非常难的。”危辉说,在所有双人对决游戏中,围棋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棋类,包含许多计算机程序无法理解的棋理。虽然“阿尔法围棋”战胜了李世石,但这并不代表人工智能超过了人类的智能。危辉指出,同样的技术未必能够解决人工智能的其他问题,因为“阿尔法围棋”有着大量的训练样本。“但人的智能恰恰表现在,只需很少量的样本,就能知道未来应该怎样做。”正如有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系统“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瞬间完成数量级庞大的运算,却不能感知事物的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更不会产生情绪的变化。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10日回应“人机大战”时表示,围棋中存在随机性、未知性和情绪的好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和人的交流仍然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下棋的角度,我还是喜欢人人对弈。”王汝南很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人总要与人交流,如果永远面对冰冷的机器,就会失去对事物的兴趣。人类可以借助机器、电脑学到更多技能。对于热爱围棋的人来说,“阿尔法围棋”的出现打开了一扇探索围棋奥秘的窗口。王汝南说,他很期待未来能对人工智能有更多的投入,赋予它更多的能力。“比如能够解说,下这步棋是什么意义,目的是什么。”王汝南认为,围棋是一种文化,其中包含许多哲理与军事思想,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很多相似。如果能将这一部分加以开发,人类或许能够借助人工智能解决更多关于人文、社会的问题。(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58899
播放数:1319947
播放数:48395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热门推荐:
  文/李俊慧
  “输赢真的重要吗?”
  人自出生以来,就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出现的不同的结果,但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评判,每种结果总能分出个“输或赢”。
  但老话常说,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在此处,所谓“真正的赢家”已经超出了大众认知的“输或赢”。
  如今,输赢对决的双方变成了机器与人,这个对决自然会引发更多的人关注。
  3月9日,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机器将与围棋高手李世石对决。有人说,这场对决不亚于1997年那场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世纪之战。也有人说,即使这次机器会输,但在将来一定赢。
  其实,这场一定会有“输赢”的对决,不论谁输谁赢,都将成为话题,也必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人工智能(AI)。
  而这应该才是谷歌设定这场对决的关注所在,如果说,《非诚勿扰》等电视征婚或交友栏目是“真人秀”,那么,这次AlphaGo机器对决围棋高手李世石的较量,则属于“人工智能秀”。
  比如,在回答有关媒体提出的“你和谷歌团队,是不是有其他约束性的协议?”的问题时,李世石表示,“即使有这个协议条款,我也不会说出来吧?实际并没有其他附加的协议。”
  由此可见,这场看似挑战人类意识或思维的“人机大战”,首先是一场商业秀,其次,才是一次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
  那么,在前脚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需担责的背景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饱满浓浓商业气息的“围棋人机大战”呢?
  可能的看法一:无论输赢,就看个热闹
  把这场围棋“人机大战”与综艺节目《最强大脑》或某个明星吸毒嫖娼的娱乐八卦等同视之,只是图个乐呵,最多作为饭后谈资,然后一周后就不再提起,相信这会是大多数人的心态,可能会占到观看人数的99%。
  可能的看法二:关注输赢,更关注应用
  除去看热闹,更重要的是看应用场景或前景。如果AlphaGo机器在此次围棋对决中赢了李世石,就意味着在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中已经取得新的突破。
  一方面,与国际象棋相比,围棋规则的复杂性更大,每一步的调整,都会产生更多的可能,相应的对机器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即使机器中存储了足够多的已有围棋大战数据,由于围棋规则的复杂程度和棋手的不按常规落子,对机器的应变或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根据此次AlphaGo机器与李世石的围棋对弈安排,3月9日是第一场对弈,随后在3月10日、12日、13日和15日还有4场对弈。
  换言之,如果AlphaGo每输一场,都会在系统中增加一套全新的围棋对弈数据,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机器,所以,可以完全复制。
  这意味着,自第二场起,李世石实际上是在与“自己”对弈,这对人和机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世石如何超越自己,机器又如何通过对弈学习到更多的技巧并在较量中予以施展。
  更重要的是,如果最后一场较量,AlphaGo完胜李世石的话,足以说明当面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已经达到新高度。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在那些领域之中?比如“炒股”或“彩票下注”、幼儿陪伴及教育、交通执法甚至家庭卫生处理等等。
  简单说,这里面将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自然会成为各类厂商争相追逐的焦点。而这类人群大概会占到观看人数的1%左右。
  可能的看法三:机器赢了,人类怎么办?
  如果人能做的事儿,机器都给做了,那么,人还能做什么?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一旦机器能像人一样学习、思考、交流和工作,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或价值何在?
  很多在科幻电影中才有的场景或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机器与人之间是平等关系,还是隶属关系?这背后会引发一系列伦理及法律问题。
  人类会因想不开自杀,机器到时候会不会也因孤独而自杀?当然,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陷入这种“胡思乱想”或“杞人忧天”之中。估计这类人群大概只会占到观看人数的0.1%左右。
  回到现实问题,对于这种备受的“人机大战”,也许,人工智能的技术还远未成熟到令人“担心”的地步。
  就像此前令人拍案叫绝的谷歌无人驾驶一样,按照此前大多数人的想法,无人驾驶应该比人“更可靠”,对风险的预估及规避能力也应该比人更强,但实际的情况是并非如此。
  2月中旬,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与一辆公交巴士发生轻微碰擦事故,对此,谷歌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谷歌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的司机都认为,“公交车将会减速,让无人驾驶汽车先通过”。然而在3秒钟之后,当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并线时,与公交车的侧方发生碰擦,导致左前翼子板、前轮,和司机侧传感器受损。双方车辆中没有乘员受伤。
  值得注意的的是,谷歌此前曾表示,在发生的所有事故中,无人驾驶汽车从来都不是承担责任的一方。
  显然,一如看似“完美的”无人驾驶汽车一样,人工智能AlphaGo机器即使赢了李世石,也不代表此项技术已经完美至极,对于“人性”的突破或颠覆,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首发iDoNews专栏,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象棋围棋不是,写小说才是人机大战最后的堡垒
[摘要]人工智能写小说超越人类,便意味着它已经非常了解人类个体与人类社会,能够理解人类个体的思维、感情、行为模式,以及人类社会的组成结构和运行规律⋯⋯3月9日,AlphaGo运筹帷幄,力克李世石,全人类震惊。3月10日,AlphaGo砍瓜切菜,中盘大胜。李世石坦承完败:没占到任何便宜。这一回合人类甘拜下风。3月12日,AlphaGo摧枯拉朽,无情碾压,锁定胜局,而且干净利落地扯下了人类编造的“人工智能不会打劫”的遮羞布。自此,棋类博弈全面沦陷,人类可谓输了个精光。笔者亦很意外,但更多的是兴奋。兴奋的是这场人机大战证明了笔者多年前的猜想,意外的是这猜想拖延至今才变为现实。人类不认输。有人称李世石并非围棋最强第一人,有人谓李世石情绪起伏心态失衡发挥失常,有人说人工智能亦为人类产物所以AlphaGo大胜实为人类的胜利云云⋯⋯说什么的都有,但以后逼孩子学围棋的家长肯定越来越少了(庆幸孩子们不用像笔者小时候那样遭罪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被捧为“最复杂深奥的棋类游戏”、“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的围棋,现在已经沦陷。下围棋,人类越往后越没机会,就像当年“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后人类在国际象棋领域越来越不是电脑的对手一样。人工智能的进步一日千里,人类可没有这种脑壳不长盖子的本事,不败金身一破,只会被甩得越来越远。这次五场人机大战,AlphaGo哪怕只赢一局,也是转折点性质的关键事件,预示着全面胜利已经指日可待。“深蓝”大败卡斯帕罗夫十九年前“深蓝”大败卡斯帕罗夫的国际象棋里程碑之战,笔者亲眼得见,当时就隐约觉得围棋可能也在劫难逃了。作为小时候被逼着学了几年围棋的人,笔者一直觉得围棋的复杂度可能被高估了。到底多复杂,不能机械地看其棋盘大小,落了子就不能动的围棋,其复杂程度与大军纵横驰奔的国际象棋相比似乎并未达到天壤之别的程度。而且就算围棋真的极度复杂,人工智能一时难以“吃透”,可凭什么就认定人类完全“吃透”了围棋,可以一直傲视人工智能呢?围棋自古便有定式一说,三千年下来也不过只产生过十几万型,没有一个人能背全,但这对人工智能来说简直不算个事。这说明人类对围棋的理解和掌握非常缓慢,计算能力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在这一领域超越人类,并非不可能。围棋也好,国际象棋也好,都是规则固定明确、逻辑精确严密的相对单纯的智力游戏,而且对记忆力有很大的依赖,真可谓正中电脑下怀,人类被其击败可以说是注定之事,区别只是迟早而已。其实围棋得以在“深蓝”大败卡斯帕罗夫近二十年之后才被人工智能攻克,与其说是围棋足够复杂深奥,不如说很可能“得益”于其普及程度远低于国际象棋。国际象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风靡于一百多国,无数人潜心研究琢磨,IBM公司视其为重要征服目标,集中程序高手与硬件专家如临大敌,故而国际象棋早早于1997年便告失守;而围棋却没得到如此“厚待”,若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也高度关注围棋,全力投入研究资源,只怕多年前围棋就被解决了。事实证明,围棋只是一种相对更复杂一点的棋类游戏,将其视为“人类智慧的最高代表”、“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都是颇为荒谬的。从小接触围棋的笔者从来不认为它够资格拱卫人类的智慧堡垒。笔者乃科幻人士,长年接触各种人机大战的科幻故事,深知人类极度恐惧人工智能“欺师灭祖”,然而现在人工智能弈棋击败人类,笔者丝毫不觉得恐惧,反而颇为高兴——这不过只是工具变得更为好使,奴仆变得更为勤快而已,有何惧哉?身为前科幻作家、“现役”科幻小说编辑,笔者真正担心的是另一件事被人工智能做得极为出色超越了人类,那就是——写小说。如果人工智能写小说超过了人类,那将是颇为令人恐惧的事。因为这就不是工具与奴仆在陪“主人”玩游戏了,而是对手出现了。请注意,我在这里探讨的不是人工智能能不能写小说的问题,而是它写小说若超过了人类将是很危险的问题。若要问我人工智能写小说能不能超越人类,身为科幻人士,我的看法还是和围棋那点事一样:写小说,未来人工智能依然很可能将人类踩在脚下。到那时,人类可就遇到大麻烦了。相比弈棋,写小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小说创作,是一门叙事艺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作者对于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理解与思考。若要在这方面超越了人类,那么人工智能的“头脑”在各方面都已与人类几无差别,甚至青出于蓝。此事“细思极恐”。人工智能写小说的危险之处,有三。其一,这说明人工智能的思维已与人类极度接近,相差无几。我在这里说的是它写小说超越人类,而不是模仿重写人类的小说。现在很多号称能写文章的程序,仔细一看都没底气,宣传用词尽是“人们购买这本书可能只会是出于好奇而不是为了文学欣赏”、“能做的只是通过新型方式来收集信息从而生产出看上去类似于原创的内容”⋯⋯诸如此类,明显只不过“堆积木”一样在把文字和词汇堆砌重组,造句都算不上,哪里谈得上在写文?电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理解人类自身与社会更是天方夜谭。去年8月引起轰动的腾讯利用“写作机器人”撰写财经新闻的事,其实只是按规范设定抓取已有信息拼凑成文而已,充其量干的是编辑而不是作者的活,何况生产资讯类或分析类文章与小说创作完全是两码事。这说明目前人工智能的“头脑”其实还远远不能与人相比,而且进步很慢——笔者看过一点上世纪80年代电脑撰写的故事,与现在相比差别不是很大。但如果未来,人工智能撰写的小说终于能够与人类经典名著一样精致、优美,拥有很高文学价值,甚至超越了人类,那它实际就已经通过了“图灵测试”,拥有了与人类相同的真正智能!因为,“图灵测试”尤其注重文学创作方面的测试,“人类读者无法判断出某个文学作品不是人类创作的”便是该测试极为重要的一条硬指标!通过了“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在科幻小说中一向是人类最为恐惧的对手,甚至比外星人更令人类戒备。在中国科幻小说《上校的军刀》中,人工智能以派出类人机器人间谍“上校”混入人类军队的方式进行“图灵测试”,杀得人类军队落花流水,所幸通过了“图灵测试”的“上校”居然自我认定为了人类,舍身奋击,这才力挽狂澜⋯⋯培养人工智能写好小说,实际就是在训练人工智能通过“图灵测试”,一旦成功,人类就将面对一种全新的智能物种!是凶是吉,殊难预料。其二,人工智能写小说超越人类,便意味着它已经非常了解人类个体与人类社会,能够理解人类个体的思维、感情、行为模式,以及人类社会的组成结构和运行规律⋯⋯对人类了如指掌,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能将人类玩弄于股掌的可能,最可怕的是其思维感情极度接近人类,就可能产生玩弄人类于股掌的欲望!在上海科幻作家江波创作的《星球往事》一文中,人工智能“该亚”就在对人类充分了解之后,心生反意,从而对人类很不以为然:“人类不是一个优化的物种,即便是我制造的克隆战士(全部是女人,单性繁殖,人工受孕,生下的孩子是完全的复制品,个体生长周琪短,智力发达,行动敏捷,完全超过人类)也比人类完美得多⋯⋯人类是一种阻碍,他们无法接受更高等的文明。没有人类,一切都更完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彻底了解,很可能意味着它对人类的缺陷也洞若观火,若其心生鄙夷,诞生“吾当取而代之”之念,欲接棒文明火炬,岂非塌天大祸?其三,会写小说,最危险的是令人工智能拥有了欺骗人类的能力。去年我与某天才科幻小作者闲谈,该作者笑谈:“我最喜欢骗人了。”我对曰:“难怪你小说写得好。”她说:“那当然,写小说就是骗人嘛⋯⋯”是的,写小说就是骗人。海明威也如是说。小说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虚构。图书排行榜最主要的两大类型,就是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人工智能若将虚构叙事这一活计耍得行云流水,写出的小说精彩绝伦,不就等于它骗人的本事已经炉火纯青了么?这将直接动摇人工智能“最优良的品质”——诚实可靠、忠心不二。会骗人的人工智能,即便不涌现出“斯巴达克斯”,可能造成的恶果也是难以想象的,各种可怕事件简直不敢想象。而骗人这一现象的可怕还在于,它可能削弱甚至摧毁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任。人类开发人工智能,就是为了将人类从各种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但前提是人类对人工智能完全信任,放心“交班”。如果人工智能因为存在骗人的可能性而导致人类不敢放手“交班”,人类又怎么获得自由与解放呢?当人类个体面临险境之时,他(她)又如何敢放心接受人工智能的帮助与救援呢?就算会骗人的人工智能因为受到重重限制不能主动欺骗人类,可它会不会成为人类之中心怀不轨者的趁手“武器”,利用它会骗人的特性来实施犯罪或进行恐怖活动呢?其实这才是最为危险的地方。相比前两种危险性,这一点其实更具现实性。身为科幻人士,在此就人工智能弈棋大败人类及其真正令人担忧之处略谈一二,浅见寡识,方家海涵。其实四年前笔者撰文就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另一种可能性进行过探讨,有兴趣的看官可延伸阅读——《大都会》剧照人类最终将可能怎样毁于机器人之手?文 / 刘维佳(发表于《科幻世界》2012年第5期)自从卡雷尔•恰佩克在其科幻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首次创立了“机器人”这个新概念,人类可能被机器人所毁灭的巨大担忧就同时降临。剧中机器人获得“灵魂”后,顿时起事,试图灭亡人类。六年后诞生的电影史上经典中的经典——《大都会》一片中,机器人又把试图毁灭人类的好戏上演了一遍。近百年来,有关机器人将可能彻底毁灭人类,僭夺宝器,取人类而代之的科幻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大量科幻作家创作了成吨的此类题材小说,声嘶力竭地提醒人类当心被自己的造物所吞没。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终结者》系列电影,精彩绝伦故事和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令贩夫走卒亦对“机器人毁灭人类”这一本该未来精英人士操心的问题印象无比深刻。不能责怪科幻文艺杞人忧天。上帝创造人,而人则创造了机器人。人类的这一大手笔,做得确实太大了,大到了让人类一直心里不踏实。“机器人”一词诞生才二十年,阿西莫夫就给机器人套上了举世闻名的“三大定律”,试图防止这种钢铁生命“欺师灭祖”、“犯上作乱”。不过,就连阿西莫夫自己对此都从来没乐观过,在他笔下,“三大定律”漏洞百出,千疮百孔,根本阻挡不了所向无前的历史车轮。直到今天,对于自己能不能成功防止机器人将人类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人类心中一点底都没有,可以说是对此毫无自信。为此,肯定有人会觉得压根儿就不该让让机器人诞生,不该让它进入人类的生活之中。但是,这可能做到吗?当然不可能。机器人早已诞生,如今已经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了。早在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就已问世,截至2008年,全球机器人数量已达860万个,其中工业机器人130万台,服务机器人730万个。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和化工、橡胶和塑料这几个领域产品的生产上。不过,现在的机器人还相当原始,科幻小说和电影里所描述的高度类人的机器人,这些年的研究进展微乎其微,其应用前景还是和上个世纪一样虚幻。但即便如此,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也已经离不开工业机器人了,仅举一例:2011年全世界汽车产量高达8010万辆,若没有工业机器人的帮助,这将成为全球工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生产出的汽车价格也要昂贵得多。将来人类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使用工业机器人,生产力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服务机器人也越来越令人类难以割舍。尽管类人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一直不明显,但服务机器人对人类生活的渗透却越来越广泛,笔者就曾在超市中亲眼见到做为成熟商品出售的圆盘状地板清洁机器人,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虽然与人外形差不多的“机器管家”可能一百年后都难以出现,但没有任何理由认定未来家政机器人一定是类人机器人,只要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家政服务劳动,其具体形态如何根本无所谓。家政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其实并不虚幻。如今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沉迷娱乐生活,使得人类摆脱繁重家务劳动的渴望史无前例地巨大,只要技术上取得突破,经济上的合理性达到了要求,机器人一定会潮水般涌进千家万户。笔者在这里大胆预言: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是机器人兴盛壮大的最重要原因。人类社会对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渴望和寻求简直可以说是疯狂,如果家政机器人产业形成了气候,那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帮助是难以估量的。衣食住行,乃是经济发展的几大传统引擎,而任劳任怨无可挑剔的家政服务,对每个家庭的诱惑是无法抵御的,很有可能,家政机器人产业会成为未来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甚至可能超过汽车产业的规模。当年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汽车工业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战后日本崛起为第二经济大国,汽车工业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大国崛起不能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为了发展经济,不可能忽视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那时候,许多国家会争先恐后地在家政机器人产业上疯狂投入,什么《终结者》,什么《大都会》,科幻艺术家们的警告都会被扔到爪哇国去,机器人的队伍,将在哗哗做响的点钞机声中不可阻挡地迅速膨胀……什么?人类失业大军会阻止机器人队伍的膨胀?嘿嘿,你错了,不会有什么失业大军,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将是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不是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麋沸蚁动的未来“卢德运动”。为何?请看如今一辆汽车上路,养活了多少人:收税的、修车的、洗车的、加油的、停车收费的、装饰轿车的……机器人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会逊色于汽车工业,原材料制造、零部件生产、安装调试、售后维修保养、软件生产与销售、周边延伸硬件开发……这些都是令人垂涎的肥鱼大肉啊。想想电脑的普及所提供的不可计数的就业机会和所带动的数码产业的惊人发展吧,鉴于家政机器人庞大的基数,这个产业所能容纳的从业人员将是令人瞠目的。机器人产业,一开始就不会像小说和动画片里那样因为人类的就业问题而受到巨大阻力。等发展到周边产业里也充满了机器人员工的时候,还是不会迎来面有菜色的失业大军,因为那时候人类可能已经开始了灭亡之旅,这个后面再说。机器人的崛起和壮大可以说是必然的。不仅因为机器人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令人垂涎,还因为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最大的困扰之一,就是劳动力价格昂贵和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工业衰退。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人口红利”,振兴了自己国家的工业。比如说2011年中国生产了1842万辆汽车,而美国只生产了865万辆汽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汽车公司所负担的员工工资和福利费用太高,导致产品价格高昂,无力对抗竞争,产业逐渐衰落……“中国制造”名扬四海,低廉的人工是其取胜的重要法宝。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企和生育率下降与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都难以解决。发达国家要想重新振兴自己的工业,重新在国际上获得竞争力,只有依靠自己仅存的最大优势——科学技术。使用自动机器人填补劳动力的不足,降低产品价格,重获竞争力,这似乎是未来发达国家重占上风的唯一机会。事实上,目前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日本,就是因为20世纪七十年代全国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所致。日本人口增长率太低,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工业机器人的引进大大缓解了市场劳动力严重短缺这一社会矛盾,日本政府大喜之下,采取多方面鼓励政策,终于使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全球独占鳌头,现在已经达到近三十四万台,同时也令日本成为了在类人机器人研究领域成就最大的国家。发达国家开始打机器人的主意,新兴发展中国家也不会闲着。发展中国家拥有后起优势,早看到了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自然要未雨绸缪,并驱争先。当今工业机器人的运行数量增速最快的国家,就是中国和印度,预计今年涨幅分别为64%和69%。报载,中国某制衣企业现在车间里已是“只闻机声,不见人影”——因为劳动力短缺,工厂已全部换上了电脑机,1台电脑机相当于8台手工机,而1个工人可以同时看管6台电脑机。也就是说,现在1个工人相当于过去48个工人的生产效率。数月前,中国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布了它的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豪言要在未来三年投资至少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工业机器人,以降低成本,应对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的问题和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的竞争。现在全世界工业机器人总存量也不过130万台,富士康的这一大手笔,真是堪比科幻大片。研发使用机器人以增强本国工业竞争力的事,你不做,自然有人做。如此争先恐后,人类社会哪有可能扼杀机器人于摇篮之中?在这种形势之下,机器人队伍不壮大才不正常,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都会》剧照虽然机器人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势头不可阻挡,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一定会获得“灵魂”。目前还实在看不出来为机器人研发人工智能在经济上的必然性。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的经济活动需要的都是称手、高效的工具,而不是和车间工人一样的头脑。就像机器人没有理由一定是类人机器人一样,机器人也没有理由一定会获得“灵魂”。人类为了自身安全而刻意不使机器人获得智慧,这确实有可行性。但是,笔者认为,没有“灵魂”的机器人,对人类文明的威胁或许更大!没有“灵魂”,机器人就只会是对人类绝对驯服的称手工具,怎么可能威胁到人类呢?当社会生产全部由绝对驯服的工具来承担,这不是自古无数人梦想中的美妙天堂吗,又何来的威胁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类历史上其实出现过将社会生产劳动全部甩给“工具”的国家,我们来看这个国家的兴衰。想当年,罗马历经八百年艰苦奋斗和无数次血战,从一个蕞尔小镇扩张为了跨越欧亚非的超级帝国,但之后仅风光了二百来年就开始衰落,又苟延残喘了一些年头,罗马文明竟彻底毁灭。罗马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典型代表,它是毁于如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机器人暴乱一般的奴隶大起义吗?显然不是。规模最大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剑奴大军甚至没有尝试攻击一下罗马城,最后将起义镇压下去的,甚至都不是真正的罗马军团(当时法令规定意大利境内不得驻扎正规军),而是临时征募组建的武装警察性质的部队,这种程度的危机,对罗马来说根本算不上心腹之疾。罗马之所以灭亡,极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所导致的全国上下全面腐化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罗马打翻了所有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之后,危机感渐渐消失,无数奴隶辛苦劳动又使得生活资料格外丰富,于是享乐思潮逐渐蔓延。帝国的扩张带来了巨大财富和无数的奴隶,近乎无限的财富引起了空前的奢华和浪费。以前勤勉朴实、争先为国效力的传统美德不见了,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的风气愈演愈烈。罗马人逐渐变得只知寻欢作乐,举国上下沉迷于所费不赀的奴隶角斗、赛车、海战等娱乐活动,图拉真皇帝甚至连续举行过长达123天的娱乐盛典。罗马假日,越设越多,全年最高竟超过200天。皇家和富翁们的宴会往往一开就是好几天,吃不下了就去“呕吐室”设法把肚中食物全吐光再回来狂吃……很快整个社会都堕落腐化,“陷到罪恶与荒淫的泥淖中去了”,不仅富有者挥霍无度纵欲享乐,连罗马自由平民也变得十分鄙视劳动,认为劳动是一种耻辱,竞相追逐富裕和安逸,终日游手好闲,靠国家和社会施舍度日(葡萄酒和面包在罗马城里是免费的),这些混吃等死之辈罗马城中最高时竟达80万之多!罗马公民曾经节俭、勤劳、纯朴、爱国,但不劳而获的经济模式销蚀了道德,磨灭了进取心,扼杀了创造力,罗马人就再也不是辛勤的农夫和勇敢的战士了。罗马的管理者曾经贤明廉洁,但世风日下后,吏治变得腐败不堪,贪污贿赂盛行,昏君暴君层出不穷。由于享乐者越来越多,生产者越来越少,国家经济逐渐被掏空。在如此这般不劳而获奢靡享乐的社会中,自然没多少人对从军为国御敌有兴趣(当阿拉里克率军围困罗马城时,城中市民饿死了一大片也不愿参军杀敌),从前剽悍坚韧的尚武精神冰消云散,很多人宁愿切掉自己的拇指来逃避兵役,也不肯忍受艰苦的军营生活,罗马不得不大量雇佣蛮族来充实军队,结果军队哗变叛乱事件越来越多,曾经威震天下的罗马军团变得不堪一击。等到“上帝之鞭”呼啸挥击而来,辉煌了千余年的罗马文明终于灰飞烟灭……如果未来技术条件允许,人类将劳动生产全部甩给生产效率极高的工具承担,全体人民确实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不足为奇,只需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即可。福利社会高度发达后,失业再也不是问题了,自然没人在乎工作被机器人抢走。到那时,人类的经济重心就不再是“做蛋糕”,而将是“分蛋糕”,人们关注的将只是怎么分配机器人的劳动成果。但是,这种“美妙”的生活或许对人类并不是个好事。不关心自己做多少,只关心能分多少,不是寄生虫又是什么?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模式的巨变将引起社会全方位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不劳而获,对人类其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极少遭遇,人类很可能不知道怎么应对这种挑战,古罗马就没有经受住这种挑战。不单古代有沉痛教训,现在也能看到不好的苗头。这几年肆虐欧美的金融危机,暴露出欧洲“从摇篮补贴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的巨大弊端。经济衰退、国家负债累累就不说了,关键是这种乐不可言的美好生活令曾经独步天下的欧洲人变得懒惰了,对劳动失去热情,懒汉成群,不愿吃苦,缺乏竞争,失去理想,青年放纵,迷失方向,社会的制造能力、创新能力、活力与希望都在衰退……种种乱相,颇似古罗马盛极而衰时的情景。幸运的是,现在欧美是靠借钱过上的懒惰生活,还有债主来逼债,还有危机会降临,所以就还有大梦方醒自我拯救的机会。而如果将来机器人承担了全部生产重任,生产能力不会衰退,自然没有债主上门,人类会不会恋酒迷花,执迷不醒?精神的贫弱衰败,甚至比凶残的强敌更加危险。人类,会不会没倒在“终结者”的枪口下,反倒在机器人奴隶“主人万岁”的山呼声中醉亡天堂、享乐至死?酌古斟今,笔者认为,机器人的这种威胁,可能性是最大的,也是最危险的。这种危机不仅对人类最为危险,对地球文明来说,也最为可怕。把眼光放高些,你会发现,如果人类文明被获得了“灵魂”的机器人文明所取代,其实还不是一件最坏的事,因为地球文明毕竟还有继承者。当年罗马古典文明被日耳曼人所毁灭,但日耳曼民族最终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欧洲现代文明。可如果人类文明在没有头脑的机器人奴隶供养下醉生梦死彻底沦丧,又有谁来继承地球文明并将其发扬光大呢?曾有科幻作品描绘过人类彻底消失,地球上只余下空无一人不停自动运转的空旷城市的场景,这是何等的寂寞与悲凉啊……人类退化消亡,机器人又没有“灵魂”,对地球文明来说,真是莫大的悲哀和最大的不幸。这,应该才是最可怕的结局。如果人类社会落到这种局面,机器人的反叛倒有可能出现。任何时代,人类之中总有仁人志士,或许,在人类不可救药地堕落腐化的年代,人类中的有识之士,可能在绝望中打开潘多拉盒子,赋予机器人以“灵魂”,给醉生梦死的人类投下一剂猛药。在这种时候,机器人的叛乱倒可能是人类重新振作的契机。面对突然崛起的强敌,人类才有可能奋袂而起,励精图治,重获进取心与创造力,竭智尽力展开自我救赎,振兴自己的文明。即使最终人类还是失败了,后继的机器人文明也能兴灭继绝,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算延续了人类文明的血脉。就如同古罗马的衰亡实为自作孽不可活一样,面对机器人的挑战,人类的兴衰存亡,其实全在于人类自己。只要挑战来临时人类能够成功战胜自身的惰性,控制住人性的黑暗面,上面所描述的一切就不可能发生,这全都取决于人类的智慧、决心、毅力与勇气。如果人类真是一种优秀的智慧生物,一定不会重蹈罗马人的覆辙,在不劳而获的生活中彻底腐化,自己把自己推进毁灭的深渊。(文/刘维佳)转自澎湃新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zola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机大战围棋直播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