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岩洞有多大

一列列车行驶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附近盛开的山桃花海中。
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准点前来,早出晚归,堪比上下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让人心生敬畏和感叹,这个世界有高山有大海有沙漠有绿洲,这些无一不是让人赞叹和感慨的景象,但是大自然除了创造了高山大海沙漠和绿洲以外,还创造了一些让人觉得很奇妙的景观,今天我们就说一说世界上几大神秘的洞穴。
  首先要说的就是冰岛的瓦特纳国家公园里面的史卡法特冰冻穴,大家都知道冰岛是一个差一点就被北极圈穿过的国家而冰岛的一大特色就是乘坐游船去欣赏冰湖,而最终前往的卡法特国家公园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公园,自然是少不了美丽的风景,令人惊叹的冰川和山峰都在这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到此游览,被这里的景色折服,但是真正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瓦特那国家公园里的冰冻穴,这个冰冻穴是因为由于冰川冰受压而形成的,景象是在壮观,如果对这个冰冻穴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们再来说说密室水洞穴,密室水洞穴也是世界上十分闻名的洞穴,位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叫做代波尔德洞穴,这是一个被水所掩没的洞穴,光是深度就有76米之深,曾经有去那里勘探探测的人曾经走到过代波尔德洞穴的里面去过一次。
  他说,在代波尔德洞穴的里面,阳光是照射不到代波尔德洞穴的内部的,所以这个有76米深的巨大的洞穴,显得很可怕,而且据不完全统计,从1960年至今,大概已经有几百人都死在了这个洞穴里面。
  可能有人听过越南韩松洞的名字吧,没错,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讲到的世界上十分神秘的几大洞穴之一。
  越南韩松洞位于越南的牙者榜国家公园,这个洞穴被认为是目前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的洞穴,这个洞穴十分大,光是一部分就有200多米深,它的直径也是超过90多100米了的,甚至可以停下一架超大的飞机,可以容纳整个村庄进入这个洞穴,甚至勘探学家还指出它的体积大概有三个伦敦温布利体育场那么大,可想而知,越南韩松洞有多大了吧。
  不止是国外,其实在我们国家也有让人十分惊叹的神秘洞穴,比如在中国的天星村附近发现了一个深洞,而这个深度达到了1000多米,站在洞穴的最顶端往下看是看不到底的,腿也是一定会发抖的,很惊恐,所以探险家们便飞速的到达这个洞穴去金星探险勘测,深入洞穴勘测了很长时间。
  最后讲的就是位于智利的巴塔哥尼亚的一个大理石的洞穴,这个洞穴被旅行者们称作世界上最美丽的洞穴,这片冰河的水是湛蓝湛蓝的,美丽的让人不敢相信,水中有近50吨的大理石,景色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是到达哪里的路途可能比较麻烦,但是景色真的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获取更多有趣有料资讯
  微信公众号id:goldenhistory(长按复制到微信搜索添加)
  qq公众号id:itansuo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各种历史、文学、社会、故事等有趣、有料的资讯!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如何投稿?
世界最大最长的斯科契扬地下溶洞
已有8336人浏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整个的里雅斯特省,拥有整个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区所有24组洞穴中的10组,被称作喀斯特高原的的里雅斯特高原,在意大利境内覆盖了200平方公里的地区,拥有大约1,500 个不同尺寸的岩洞(如巴索维扎岩洞就是纳粹大屠杀纪念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所有岩洞中最著名的是大岩洞,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岩洞,一个单独的岩洞大到可以容纳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特雷比西亚诺岩洞在流经的蒂马沃河床下350米,这条河在斯洛文尼亚的什科茨扬岩洞(距离的里雅斯特几公里,并且都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上)成为地下河,在流过30公里的距离后于离亚得里亚海1公里的地方进入地面,并在杜伊诺附近形成一系列的泉眼,而这些泉眼被古罗马人称作是进入冥界的入口。
共14页: 上一页1
在线沟通&& QQ:
服务时间:9:00-18:00
Copyright &
7zhan 版权所有沪ICP备号巴人洞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北靠关中,东临中原,在其境内的山川中,分布着许多开凿于山崖峭壁上的石室,而尤以丹江上游两岸分布相对密集。据1988年陕西省文物普查统计,这类遗存在商洛境内的有600多处,当地人称之为“跑匪洞”、“巴人洞”[1]
巴人洞形状
境内共有群38处1200多个,分布于汝河流域和丹江两岸的杨斜、麻池河、杨峪河、、沙河子、
张村、白杨店、夜村、孝义等九个乡镇办事处陡峭山崖之上。这些山体分别为、红砂岩夹泥岩、和灰质片岩构造。洞穴就分布于这些山体距地面高度达2米—200米不等处。有些则开凿在远离河岸且十分隐蔽、深幽偏僻的谷岭之中,地势险要,依山傍水,易守难功。[2]
巴人洞形成
这些洞子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做什么用的1987年,在文化局工作的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些石岩洞时,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他邀上一摄影爱好者去一探究竟。没想到上到半山腰时竟落个上不去也下不来,只好大呼救命,同行的摄影爱好者急忙喊来附近群众,人们用几根长竹竿撑着让他轮留踩着才下了山。这个文化干部叫王
昌富,从此,他便对这些险些让他丢了性命的石岩洞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对石岩洞触了电的王昌富,心里便多了一份惦记。[3]
1988年全省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负责野外文物调查的王昌富,从当地群众口中得知,这些“岩洞”相传是为了躲避匪患的“巴人洞”、“跑匪洞”。因缺乏相关遗物和证据,只好笼统地以明清时期的“崖窟”遗存进行了调查登记。但这些“石崖窟”始终在王昌富的心目中是一个未解之谜。1989年,王昌富和当时的省文管会的秦建明老师一起,多次与这些“石崖窟”亲密接触。秦建明回省上以后,这项工作就由他一人悄无声息地进行着。1991年11月,他又从丹凤的凤冠山开始,沿丹江河谷不断向西推移,直到1997年到镇安调查考察时,他才意识到这可能是“崖墓”。到2003年时,在省文物局领导的肯定支持下,省考古所和商洛市考古队终于将“商洛崖墓”确定为考古课题,从此揭开了“商洛崖墓”考古新的一页。
墓顶多见平顶、弧形顶。少数墓中有兽面、人面浮雕和岩画等。考古人员还在崖墓中发现有“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等模印纪年的年号砖。砖上刻有龙纹、虎纹和几何图案。也有相当数量的崖墓远离河岸而选在荒僻深邃和十分隐蔽的谷岭之中开凿,有的则利用不规则的天然崖洞和自然裂隙,在洞中或裂隙中架设木杠,或在岩体上凿出圆孔楔入木桩来搁置棺木,类似于四川宜宾发现的悬棺。
这些考古成果被省内外媒体报道后,很快引起了央视的关注。日,央视《秦岭探访》节目组来商拍摄了商洛的崖墓考古,并在《科学与探索》栏目滚动播放了这一节目。这是央视在商洛录制的第一个考古科研项目。从此,商洛更多的人知道了“崖墓”这一文化名词,“商洛崖墓”就此撩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考古课题也引起了考古界的高度关注。2005年11月,商洛崖墓考古科研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立项。这是建国以来,商洛市获得国家立项的第一个考古科研项目。[4]
巴人洞何人开凿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境内以低山和中山为主,普遍暴露于地表且岩性软硬适宜的红砂岩、泥灰岩等地质条
件,地理结构适合凿洞,具备凿制崖墓的客观条件。令人惊叹的是,建造在悬崖峭壁上的这些崖墓依山顺势,其选址定位取向、布局之科学令人难以置信,好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似的。特别是墓与墓间的上下间距和横向距离总能掌握得恰到好处,有的上下位置相对应,崖层厚度仅20来公分,却丝毫没有打穿;有的墓室间崖壁很薄,仅有十几公分,却很难找到裂缝,在墓室的设计上一点也不浪费空间。卧房、厅房、厨房、贮藏室分工明确,水池、水井、厕所、灶台、壁龛等辅助设施应有尽有,与现代人居住的单元房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有的墓室纵深竟达20米以上,就是用现代的机械来开凿,其工程量之巨、施工难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可我们的祖先竟在2000多年前开凿出了这样宏大的崖墓群,其费工之巨、费时之多,需要开凿多少个时日,艰难困苦真是难以想象。据此专家学者们推断,除了商洛有适合开凿崖墓的崖层外,这与汉代的冶铁和铸造锻制技术有很大发展不无关系。汉代当时已用煤作燃料,使用鼓风装置,并具有成套的手工炼铁设备和完善的生产工序。铁制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力学原理的掌握应用无疑对开凿崖墓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在当时的商洛也一定拥有一大批精于开凿崖墓的能工巧匠。如果没有这样的一支技术精良的专业队伍,要集中连片的开出这样规模宏大的崖墓群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究竟祖先们是通过什么手段在悬崖峭壁上凿出这些崖墓的,时至今日,对考古学家来说仍是一个难解之谜。[2]
巴人洞起源讲究
作为的一种葬俗,祖先为什么要把崖墓打造得那样高呢?专家们断定这与两汉时期人们的信仰有关。汉时人们认为人死后还有一世,不少人觉得在人世没有追求到的幸福,就要设法在来世实现,因此将来世的生活按照现实生活来提前安排,加之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打造工具。由此日渐形成了厚葬之风,在汉代人们有视死如生一说,难免就将不少的财力和精力花费在造墓上。
汉代的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相当先进的,汉代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它是中国文明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汉朝以后,华夏人被统称为汉人。在文化思想方面,汉代人崇尚“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将墓葬造于高山上,人们的灵魂才能更容易地与天感应。这就为人们死后要葬在崖墓中找到了依据。加之人们日常依山傍水居住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而这种环境与习性使他们对山水产生了眷恋和崇拜的感情,因而死后多选择靠山临水的位置,表明亡灵对山的依恋和寄托之情。至于把棺木放得很高,那也许还因为高处可以防潮保尸,并可以防止人兽的侵扰。
千百年来,由于风雨的剥蚀,加之后人的再次利用,这些崖墓长期洞口敞开、暴露在外,目前绝大多数都是空穴,可以说是十墓九空。专家们提醒人们不要随意攀登,以免发生意外。2004年考古队在张村考察时,就听当地群众说有两名妇女攀看崖墓时摔死在山谷中。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7月央视《秦岭探访》节目组在拍摄商洛的崖墓时,在老虎崖现场就发生了当地一游客被卡墓中遇险求救的事情,后来在考古人员的帮助下,才成功地将遇险人员救出。[4]
巴人洞利用前景
据勘察,目前在商洛的7个县区共发现崖墓点680处,崖墓数量达4200多座。国内崖墓考古专家称商洛崖墓考古是国内崖墓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不仅大大丰富了商洛汉代文化的内容,从学术上进一步拓宽了汉代考古的内涵。而且对研究我国崖墓的地域分布、发展及其文化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商洛崖墓是祖先留给商洛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大于文物价值。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文化研究和开发利用。在四川,人们将崖墓建成崖墓博物馆,开发成旅游景区。有的地方还开发建设洞穴宾馆、洞穴餐厅。在我市,丹凤的冠山公园对此已做了较早尝试,利用岩壁上的崖墓资源,开发建成金鸡洞、陈半仙洞、三官洞、玉皇洞、菩萨洞、关公洞、紫阳洞、娘娘洞、赵老爷洞、山寨主洞等十二洞窟,成为公园中生态探险旅游的一个好去处。目前市文管部门正在将商洛崖墓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信不远的将来,商洛崖墓将会成为商洛的一个旅游新靓点。[2]
巴人洞考察发现
1988年至今,陕西省队员在发现了900多个神秘洞窟。2002年夏天,当考古队走入大山,开始探寻这一个个洞窟的起源时,,一个早已湮灭于历史尘埃中的千古之谜,渐渐地浮出水面。[1]
黄龙洞、、柞水溶洞,自古迄今,商洛便以洞多、洞奇、洞美闻名。除了地质原因形成的天然溶洞窟外,丹江、旬河等沿岸的大量人工洞窟更是令人神往。数百年来,这些悬崖峭壁下的洞窟,以其神秘莫测、窈然深邃吸引着众多游人登临探访。可是,时至今日,这些洞窟是什么时候开凿的、是谁开凿的等问题,依然还是一个谜。[5]
洞窟数量国内首屈一指
据了解,早在1988年省上进行文物普查时,商洛发现的神秘洞窟已有600多个。但当时只是普查,并未进行深层调查。而从去年7月起,为了完成“商洛洞窟调查”这一课题,商洛考古队通过一年多的跋涉,又发现了300多个洞窟。这些洞窟主要集中在商州、丹凤、镇安、山阳、柞水五区县的沿河山坡上,河流以乾佑河、旬河、丹江、金钱河为主。据统计,目前一共有24个组(点),每组少则3到5个洞,多则70至80个洞。这些洞窟,低的距地面(水面)10多米,高的则在50米到70米。远远望去,密如蜂巢,蔚为壮观。
考古队,先后来到商州沙河子、杨峪河、丹凤县棣花镇等地的一些洞窟。由于所有的洞窟均面山、临水,故每每进洞,须越过湍急的河流。专家推测,古时的河水,流量、流速都应该比现在大,但当年的开凿,应是充分考虑了洞与河面的距离的;否则,洞本身位置险峻,再要越水难度就更大了。站在洞窟口,因站立面极窄,坡度极陡,稍不留神,便有可坠落之虞。洞口一般只能容两人钻过,进入洞内,能明显感觉到里面较外面低,尤其在三伏天,洞内要比外面凉爽许多。
洞内呈长方形,四壁平整,人工开凿痕迹清晰。经大致测量,小的洞室面积有六七个平方米,大的有十二三个平方米。在商州区杨峪河的一些洞里,记者发现,竟然还分前室、后室,前室较狭,后室较大,两室之间有台阶相连,极似于今天的“套间”、“跃层”。而后室墙壁上,均凿有搭建木板的石槽。经初步分析,考古人员认为,洞窟防火放烟、冬暖夏凉的设计意图明显,应视为居住所用(极少数也有可能是存放尸体的墓室)。
商洛考古队队长王昌富介绍,考察中,虽已发现有的洞窟内有悬棺等遗迹,但位置太陡、太高,无从接近,只有待安全措施准备充足后再进行考察。但仅就目前已发现的洞窟数量,在西北乃至国内都已算是首屈一指。
“所有洞窟都是在红砂岩上开凿的,虽然岩质脆硬,但要在半山腰上开凿,也并不容易,尤其以前的工具简陋,要一下下地开凿出一间宽敞的洞窟,非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能完成。而且,开凿中遇到较硬石质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如此大量的人工洞窟,究竟是谁开凿的?为什么要开凿它呢?
900多洞窟是谁开凿的
当地有传说称,这些洞窟是古时人们为夭折的孩子存放尸体而开凿的,目的是为了避邪;也有的说,是为麻风病人凿的洞,为的是避免传染。种种说法,经过考察研究,均无法让人信服。此外,还有两种观点为一些人认同:一是商洛山大沟深,自古匪患猖獗,洞窟很有可能为当地居民躲避土匪侵扰而开凿。二是认为明末李闯王起义军在商洛驻守时开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李自成兵败后来到商洛山,出山时已达10万人,所有洞窟很可能是李自成军队为抗击官军所开凿,因为洞窟依河而建,取水、存水方便,加上易守难攻的特点,官兵很难进犯。
这两种观点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考古专家认为,这两种观点均难以站住脚。如前一种观点,土匪一般侵掠如火,来去如风,在山中,天然洞穴很多,且较为曲折,根本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去另外凿洞,而且即使要开凿,也不可能型制这么统一。[6]
对起义军所开凿的观点,商洛考古队王昌富队长指出,李自成的起义军的确是在商洛呆过多年,但是李自成本人当年并没有在商洛,何况,无论是史料,还是实物,都证明了起义军当年全部修建的是山寨,并未在河流岩壁上开凿洞窟。而且,农民起义军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作战,开凿洞窟则明显是为了久居,故而起义军开凿这些洞窟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这两种推测都不可能,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神秘洞窟是古代巴人留下的?
随着考察的逐步深入,正当考古队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一个大胆的推想诞生了:神秘的洞窟莫非是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巴人的遗迹?是他们的杰作?
巴人,是一个集勇武剽悍与能歌善舞于一身的民族。夏商时期,他们就活动于今天的川、鄂、湘等省,最北达到汉水流域。两千年前,定都今天重庆的巴国因西汉司马错的进攻而灭亡,从此,巴族就神秘地从各种历史典籍中消失了。近代以来,随着涪陵小田溪等地古代巴人墓葬的发掘,人们才开始对这个民族有了些许认识,但毕竟缺乏更多实证,因而古代巴人在人们眼里始终都是一个谜。
如此,考古人员究竟是怎么得出的这种推想呢?
考古队队长王昌富介绍,证据有很多。就目前已知的巴人习性而言,神秘洞窟的本身就与巴人生活应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如巴人居住的房屋叫“干栏”,干栏是一种类似于今天的“吊脚楼”,一半凭山,一半悬空。这种房子,既防避虫蛇,也避免潮湿。而神秘洞窟中,四壁均有十分规则的石凹槽,这些凹槽既不适于放置烛火,也不能作他用,只能用于搭架木板。这样无疑可以推断,木板上是睡人的,而光滑的石壁不仅虫蛇无法爬上来,也的确可以达到防潮的目的,这一点就与“干栏”极为相似。另外,古代巴人善水,善作舟船,巴人死后,他们就将船倒置做棺,所谓船棺葬。王昌富队长称,在镇安的“高峰”(山名)等地,就已经发现了这种船棺葬的残存物。如此分析,当年洞口距水面应不高,很有可能古代巴人就是出门坐船,归来时把船倒置在洞口以避雨,死后以船做棺置于洞窟中。
除此之外,令考古人员更加坚信神秘洞窟为古代巴人的遗迹的推想,是一些巴人文物的相继出土。如从去年开始,伴随着镇安、商州等地的西汉墓葬的发掘,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巴人文物。今年4月,商州杨峪河一组洞窟的对岸,就发掘出土了许多巴人用的青铜戈、铜釜等。就铜釜看,与汉代同类器物明显不同,它们均呈“立耳”,强调实用,回避了耳的装饰作用,立耳上,巴人固有的“绳索纹”十分清晰。
而在出土的青铜戈上,记者看到了形似篆书却并非篆字的文字符号。这些大小不一的符号虽难以辨识,但历经千年依然透着朴质、粗犷的美。王昌富队长称,所有的文字均蕴含着极为浓厚的巴人特点,虽然巴人文字的破解困难,但是,能在距离神秘洞窟极近的地方出土这些巴人器物,应可推断这些洞窟是古代巴人的居住遗迹。而居住的时间,至少应在隋以前。
巴人洞巴人
商洛曾居住着古代巴人的一支
那么,商洛是否生活过古代巴人呢?对此,商洛考古界的许多学者深信不疑。
“商洛应居住过古代巴人的一支,随着更多的实物资料的印证,商洛有可能是古代巴人居住的重要区域。”商洛市博物馆馆长陈道久说。
商洛考古队队长王昌富一方面进行野外考察,一方面对历史典籍梳理,结果更给洞窟的推想增添了证据。翻开《隋书》,他指着其中一段:“周静帝大象二年,北之商洛,南至江淮,东西二千里,巴蛮多叛……”他说,书上就明确说商洛有巴人,而且,巴人好斗。
此外,据《魏书》记载,“神嘉元年(公元428年)上洛巴渠,泉午触等万余家内附……”这里的“上洛”即商洛,而经研究,泉氏是巴人一支(bin)人中的一个大姓。如北周时的泉企,即是泉氏一族的代表性人物。《周书·泉企传》称他:“虽出自巴夷,然有方雅之操,每历官处,皆以清白见称”。这都说明,商洛居住过巴人,而那时的巴人,应是巴人的重要一支人。
作为著名的谱牒学者,陈道久馆长还指出,当年跟随武王伐纣,有8个民族,其中濮人、彭人,习惯认为就是巴人。由于古代常以族名为姓,而我国的姓氏又存在很大稳定性,因此从今天的姓氏上看,也应看出端倪。目前,商洛不光有泉姓,而且,丹凤还有大姓彭姓,这个彭姓就有可能是将族名转换成的姓氏。再有,远一点的山阳漫川,当地人都知道以前漫川是蛮子国,蛮子实际就是巴人等先秦少数民族,如果从这一点向上追溯,也许早在商代,商洛就有了巴人。
那么,为什么以后巴人就消失了呢?商洛学者认为主要是民族融合使然。“巴国被灭后,大部分居于商洛的人随着通婚,渐渐而与汉人融合,因此,在巴国灭国后一千多年,这种融合应该已经将巴人与汉人的区别模糊了。从前不久商州东关发掘出土的唐代砖式船棺葬分析,当时的巴人应与汉人没有多大差别,仅仅在葬式上,还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而已。”
王昌富指出,随着调查的深入,应会有更多的洞窟被发现,同时,也应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不过,即使最终定论这些神秘洞窟就是巴人的遗存,就是他们所开凿,但他们究竟如何开凿的,又为什么要来开凿,也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和论证。
.华商报[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商洛日报[引用日期]
.生活常识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世界最大洞穴:紫云苗厅 一个可以飞飞机的山洞
09:16:46 & &来源:多彩贵州网&&&&& && &
这里是一个圆形大洞,也就是苗厅的入口。
  10月1日,在英国利克市举办的全国洞穴大会上,由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一支国际激光测绘考察队汇报了中国贵州紫云自治县巨大洞穴“苗厅”的最新测量数据。该测绘队报告认为,“紫云苗厅”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
  据测量统计,“苗厅”面积为116000平方米,容积为1978万立方米,其长为700米,宽215米,面积12公顷,高度平均80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甚至可容纳波音747飞机在内飞行”,专家称。
  今年11月20日,该消息经国内媒体转载,引发高度关注。
  “我们知道‘苗厅’大,但并不知道它竟是世界上最大的。”格凸河景区副总经理潘飞说。
  目前,尚未得知相关部门是否有开发的打算,而有消息称,“苗厅”的申遗工作已经开始资料收集和整理。
  11月22日,本报记者赶赴格凸河,试图对苗厅进行探访。
  无专业设备探访受阻
  11月22日,格凸河下游,摆架河大坝处。一道铁门上写着:“大坝重地,闲人禁入”八个大字异常显眼。在大坝的上方,有一个巨大的洞口。这里也是“苗厅”的入口。
  洞口直径约为40米,为不规则圆形。
  我们原以为,可以进入洞口内。但大坝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要进入“苗厅”,必须乘船逆流而上400米左右,河流会突然消失出现一片旱地,踏上旱地之后,就正式踏入了“苗厅”。
  这位工作人员称,从“苗厅”被发现以来的数十年间,进去的人不到100人,几乎都是装备精良的科研工作者,由于里面漆黑一片,再加上道路崎岖不平,如果没有专业设备,在“苗厅”内将是寸步难行。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放弃。不过,记者发现,在“苗厅”的洞口处,摆架河河水呈现青绿色,洞口怪石突兀,美景令人惊叹。
  无意中发现的苗厅
  “苗厅”是无意中发现的。
  据格凸河景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法国的洞穴专家理查德通过专业设备测量出,贵州有大量的溶洞存在,于是便前往科考。
  事实确实如此。安顺龙宫、夜郎洞等都是知名溶洞景观。
  1989年,理查德第三次来到紫云自治县格凸河。他听导游介绍,当地有个燕子洞十分出名,于是就想进入燕子洞去考察。
  “他要了一艘皮划艇,一直沿着燕子洞走。”格凸河景区的工作人员说,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一直往前走,竟然从另一个出口,也就是摆架河大坝走了出来,“苗厅”也因此发现。
  格凸河景区副总经理潘飞说,“苗厅”有4个进出口,但目前真正能够进入的也就摆架河大坝处这个。据悉,其余三个入口分别位于格凸洞、燕子洞、天坑。“他之所以能从燕子洞进去,是因为当时水很小。现在就是一个大漩涡,像瀑布一样。”
  因苗族聚集而得名
  “苗厅”的名字从何而来?
  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胡木是我省著名的溶洞专家。他告诉记者,当时,外国人发现了这个巨型溶洞之后,见方圆几十里都是苗族村寨,遂取名“苗厅”。实际上,在外国人发现“苗厅”之前,当地的苗族人也进入过“苗厅”。在他们中间还流传着不少的传说。
  当地一位黄姓人士称,以前,还没有修建大坝的时候,“苗厅”的水其实并没有现在这么深,可以沿着河道进入洞内。他们以前也是打着火把进入,但由于里面实在太远,火把燃尽后,只好出来。
  “苗厅”也流传着不少传说。有人称,从洞里进入可直接通往都匀,龙里等地。
  但胡木对此说法并不相信。他曾20次进入“苗厅”,每次进入,走1公里的路程都要1个多小时。
  容积测量一直是难题
  胡木告诉记者,从1989年开始,就有外国人开始对“苗厅”进行测量。
  “面积是非常容易算出来的。”他说,当时的设备只有用皮尺等一点一点的测量,然后计算。“虽然辛苦,但还是能算出面积有多大。”
  当时,外国的考察队就测出,苗厅的面积在116000平方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洞穴。第一大位于马来西亚,面积达16万平方米。
  但“苗厅”的容积多大却一直是难题。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他说,当时激光技术还不普及,洞的高度无法测量,后来,即使是采用了测距仪,仍不能解决高度这个难题。“比如有些测距仪只能测100米的高度,但洞高120米,就无法测完。”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3D技术出现,该技术可以放出很多光束,然后再收回来,距离也达到更远,解决了容积测量问题。去年,测绘队再次前往测量,得出了“苗厅”的容积。
  苗厅里面有什么?
  “苗厅”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景象?记者遍访踏足者,试图尽量还原里面的部分景象。
  格凸河景区工作人员吴丽蒙曾进入过“苗厅”。她说,如果带着电筒进洞,只能看到20米内的范围,视线远处则是一片漆黑。
  后来在跟随科考队带着专业设备进入“苗厅”后,她才真正感受到震撼。
  “太吃惊了!”她回忆说,在里面说话稍微大声一点,都会震动里面的石头往下掉。
  “几名外国人马上大声喊‘Go!Go!Go!’”吴丽蒙说。
  胡木称,“苗厅”里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甚至还有小山。”
  吴丽蒙也说,这里面又花草、动物、沙滩、森林……但它们全部是石头,只是形状相似。
  另一位得以进入洞内的工作人员是罗金伟。他在洞内见到了一根擎天柱。这根柱子高度达到30米以上,体积则非常庞大,没有四五十人根本无法抱住。“它就像在撑起‘苗厅’,但根本没到顶。”外国专家告诉他,经过他们测量,这根石柱仍在不停生长。记者还了解到,苗厅内还存在生物。
  此外,也有人从洞内捡出了一块石头。据悉,这块石头在洞内呈乳白色,但拿到了洞外,一经阳光照射,就像变魔法一般,立即就变成了乌黑色。
  胡木则告诉记者,他们还在洞内发现了一个支洞,面积约600平方米,因为像钻石一样洒在沙滩上,顾取名钻石滩。“灯光一照,反射出的光十分耀眼。”
  本报记者 周强 张光平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格凸河景区提供
[责任编辑:喻娟]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请将留言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
中工网 版权所有(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大的龟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