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好玩不烧钱的网游o2o要怎么玩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不烧钱电商:2个人,30万,玩转生鲜O2O_联商网资讯中心
不烧钱电商:2个人,30万,玩转生鲜O2O
  2个人,30万元,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甚至没有野心,却声称要做&不烧钱的电商&,他们到底如何玩转生鲜O2O?
  不久前,商城创始总经理黄若公开演讲称&电商十年烧钱时代已经结束&。草根出身的罗代友,历经十年打工生涯,许下一个&20万元的承诺&后,闯入生鲜O2O,建立&罗家坡&网上商城,30家线下实体店蓄势待发。
  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甚至没有野心,却声称要做&不烧钱的电商&。他到底打算怎么玩?
  十年打工路
  就在前几年,罗代友的日子过得还并不舒心。从08年开始创业,生活并没有按照计划一天天地好起来。走上创业这条路,并非是为了所谓的&追逐理想,实现价值&,在罗代友看来,他只是按照生活的惯性驱使,没有想着&抗逆&。
  罗代友出生于重庆市荣昌县一个名叫罗家坡的村镇,兄弟四个,他是老大。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的罗代友无法继续读书,作为家中长子,他要从父母肩上接下家庭的大梁。
  1998年,17岁的罗代友从重庆一路南下来到广东珠海,在一个染整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在机器轰鸣的车间,每天要站立十几个小时,他仍清楚的记得,第一个月只拿到230块钱的工资。
  &在南方打工几年,开开眼界,赚点钱后再回家做个小生意&,当时,亲朋好友多以此&路线&来指点罗代友,他也以为这便是今后的人生。
  为了赚到&生意本钱&,罗代友打算从事&好找钱&的销售工作。但是,迈出第一步并不容易。他离开染整厂后做了保安,为了补习销售知识,他报了函授课程学习市场营销。课程结束,他便辞去了保安工作应聘销售。
  低学历、无经验,刚开始的求职并不顺利,为了积累经验,罗代友不得不从事一份没有底薪的纯净水销售工作。纯净水公司在七楼,那段时间恰好电梯故障,罗代友和一帮同事每天要将大桶纯净水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扛下七楼。从纯净水到钣金设备再到建材,销售行业一干就是十年。最困难的时候,罗代友每天只吃两包五毛钱的方便面,可他却从不愿意放弃学习的机会。刚开始的那几年,学习产品知识、补习销售技巧,罗代友的学习记录每个月都要写满两三本笔记本。
  2006年底,罗代友已经成为了广东圈内知名的&金牌销售&,然而此时他却选择回到了重庆。
  &在南方打工几年,开开眼界,赚点钱后再回家做个小生意&,他没有忘记这个最初的计划,现在钱是赚到了,该回去做生意了。
  20万元的承诺
  2013年夏,7月份的重庆像一口刚刚煮沸的火锅,空气中凝滞着湿热与躁动,夜幕降临以后仍久久不散。一条&好吃街&的老火锅店门前,划拳声、吵闹声此起彼伏,罗代友这桌却没有太多的话语,两个人只是频频碰杯。
  精瘦的脸上略带忧虑,这是罗代友惯有的表情,是&生活带来的习惯&。
  &怎么样?到底做不做?&
  &你有多大把握?&
  &说不准,但你都考虑两年多了,不能拖了。&
  面对朋友的犹豫不决,罗代友心中满是焦虑。
  从广东回来以后,罗代友凭借十年来在广东积攒下的资源,开了家电子元器件销售店。本来想着能靠广东那边的关系以低成本价格进货,到重庆转手赚差价。可是开业过后,生意却并不景气。看着一天不如一天的店铺,罗代友坐不住了,他要去搞清楚为什么生意没有按照他想象地发展。
  经过多日的调查,罗代友终于发现:原来重庆这边的市场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大型的国企购买电子元器件有固定的&合作伙伴&,而大型私企则在沿海地区设有自己的采购,拿货价并不比罗代友要高。
  大企业的生意一旦失去,就丧失了发展扩大的机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罗代友正在纠结眼前的生意要不要继续时,一位好朋友再次为了&那个项目&找到了他。
  罗代友的朋友在政府机关上班,早在2011年的时候,就曾经找过罗代友,希望一起合作。可当时罗代友正忙着电子元器件的生意,只是和朋友经常交流,并没有下决心去做。而现在,生意受挫,转换一门生意,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然而,朋友总是过多顾忌,每次商议总是无疾而终。从2013年3月份到7月份,整整四个月的时间,那位朋友总是无法下定决心,于是便有了上面的那场对话。
  &再犹豫下去,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如果你觉得有风险,我可以给你保证:如果三年之内项目做得不好,你的投资资金可以全部还你&。
  许下这份承诺,罗代友并不是一时冲动。
  2013年7月份,罗代友与朋友合资注册了罗家坡科技有限公司,首次罗代友出资10万元,朋友出资20万元。到底是什么商业项目能让一向谨慎的罗代友作下对赌承诺?
  生鲜&三玩&
  说起罗代友的&新生意&,他总是会说:&我就是一个洋气的菜贩子&。
  生鲜O2O是电商领域一直想解决但仍未解决的难题。保鲜、冷链物流、库存,每一项环节对于创业者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罗代友没有电商经验,却敢啃这块硬骨头,是因为在他看来,他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谁说做生鲜一定要将蔬菜瓜果、肉品、水产全做了?&
  &谁说做生鲜电商一上来就要覆盖全国?&
  &谁说做生鲜一定要现买现卖?&
  罗代友认为,国内电商目前存在&三宗罪&:
  一宗罪:今天不赚钱是为了明天赚更多的钱;
  二宗罪:规模等于效率;
  三宗罪:流量就是一切。
  &电商必须找到可续的发展规划和盈利路径,从片面追求规模、不计成本扩张的思维中跳出来,重视企业自身造血能力的打造,实现在企业销售、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
  罗代友的生鲜生意到底怎么玩?
  举个例子:一位上班族,由于天天早起晚归,根本没有时间去超市、菜市场买菜,该怎么办?网上买菜。
  当天下午四点之前,从手机微信或者电脑网页登入&罗家坡&网站,在上面浏览、搜索第二天想吃的菜品,然后电子下单、付款。而罗家坡总部则会在下午六点汇总完所有清单,然后向各个地区的蔬菜基地发送订单。蔬菜基地根据订单需求,采摘、打包在第二天上午十点钟以前送至各个地区的分发仓库。各个仓库到货后便根据订单,在下午四点钟之前,送到每个小区的&阿里菜菜&取菜点。用户在第二天下班回家时就可以直接在小区附近完成取菜。
  罗家坡的生鲜O2O有三层&玩法&:
  第一玩:减法经济学
  创业初期,不宜背着过多的包袱上路。罗代友做生鲜并没有要将所有品类一网打尽,只是从蔬菜开始。而对于覆盖地区的选择,他也不是一上来就要快速扩展,而是选择了区域聚焦,农村包围城市,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啃。
  比起肉品、水产,蔬菜更容易保鲜,而且每个地区都有蔬菜种植基地,这便为区域扩张提供的便利.
  第二玩:社区商业
  O2O的关键在于线上线下如何打通。罗家坡在线上自建网上商城和手机移动商城,而在线下,则选择走进社区与进行合作。
  在每个社区便利店门前挂上一块&阿里菜菜生鲜连锁&的招牌,网上购菜的用户回到社区顺便取菜,便捷性大大提升。罗家坡与便利店的业务并不冲突,每完成一笔取菜,罗家坡就会给超市一笔提成,一年下来平均能为社区每家超市增加数万元收入。
  关于&阿里菜菜&名字来由,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罗代友拜访一位电商前辈咨询问题,在了解&罗家坡&模式后,这位电商前辈盛赞&罗家坡&为生鲜电商领域内的阿里巴巴,于是取名&阿里菜菜&。
  第三玩:大平台
  生鲜O2O只是个切入点,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利用网上买菜粘合用户后,罗代友希望打通整个线上与线下的生活圈。以后,用户不仅能在网上买菜,更能在网上订餐、洗衣、理发等,完成对社区经济的线上整合。
  问起罗家坡的发展规划,罗代友再次申述:&我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是希望先将西南地区做好。电商是个烧钱的行当,我们每一步都必须走得谨慎,争取用最少的资源换得最大的效益&。
  从罗家坡创立的第一天起,罗代友可谓步步为营。与社区便利店合作挂牌连锁,不仅是从打通渠道考虑,还有便是利用社区人流来形成品牌的广告效应,&每天那么多人看到&阿里菜菜生鲜连锁&的招牌,每年省下的广告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每个地区的罗家坡分站,罗代友并不采取直辖,而是走加盟模式,利用加盟商的本地资源与优势撬动市场。
  &不想做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创业者的队伍中,没有野心的并不多。但是,没野心并不意味着不发展,如果创业好比在黑暗中前行,当别人在考虑几公里、几十公里以外的状况时,罗代友只是想着先把视野所及的几百米走好,然后再考虑下一个几百米。他或许不是一个激情四溢的野心家,但却是一个踏实稳健的实干家。
  最后,记者再一次问道:&你真的没有什么野心吗?&
  罗代友笑了起来:&如果非要找一个野心,我希望罗家坡电商做起来后,能回到我的老家罗家坡。将那里打造一个像华西村一样的地方,实现围绕生态农业的生产、制造、一体化的示范点,让罗家坡成为&天下第一坡&。&
  对罗代友而言,没有野心,或许是才实现野心的关键。
  (来源:商界招商网 作者:何俊峰)
正在读取评论...
参与讨论,请先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热门推荐:
  最终的最终,饱受亏损、烧钱玩补贴等争议的美团还是追随滴滴/快的、赶集/58的步伐,与大众点评愉快的在一起了!美团和大众点评作为O2O行业的领军企业,都因为不堪忍受持续地投入却不见回报的模式而不得不放低姿态,采取合并的形式来降低成本,那对于中小型乃至初创020企业来说,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烧钱大战不具备可持续性。
  随着融资越来越难,以烧钱补贴换市场的做法越来越不可取。这种某种程度上违背市场经济运行、价值规律的非常规手段,将迅速成为过去式。简单、粗暴的烧钱时代终结,意味着O2O行业将回归到寻求自身价值的正常渠道。没有了烧钱补贴的大招,O2O还能有玩出怎样的花样?
  回归价值规律 O2O需从本质出发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人没了,钱还在,也不是人还在,钱没了,而是像O2O企业这样,由于好不容易融来的资金花完,后续资金跟不上,导致前面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最终企业倒闭。近年来O2O行业的火爆,催生了太多这样的企业。
  原本并不适合激进的烧钱补贴换市场的节奏,却因为梦想着快速凭借这样的手段占领市场,最终取消补贴而盈利,却因为没有庞大自己做后盾支撑到盈利的那一天而倒闭。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团、大众点评这样的巨头成功逃离,留下其他O2O企业“尸横遍野”。
  从市场价值规律看,O2O只是支付手段发生变化,简单地将线下支付换成线上支付,其中的服务成本和价值并未改变。但O2O企业为了争夺用户,以烧钱补贴的形式破坏了市场价值规律。原本售价60元的电影票,用户只需要九块九乃至十数元即可购得;原本数百元的KTV包房时间段,仅需数十元即可享受;原本数百元的美食,百余元就能拿下……
  在O2O行业发展初期,O2O企业还能凭借巨额资金强行支撑起补贴,看不出这种方式的弊端。但随着资金的收紧,违背市场价值规律而行终究不可为。一旦补贴不在,享受不到优惠用户就会对O2O平台弃之如敝履。要想真正将O2O行业继续做大,O2O企业必须回归市场价值规律,不能再以补贴为杀手锏,而是要做好连接线上/线下、商家/用户的桥梁,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卖点。
  综合多方资源 力求勤能补拙
  既然烧钱补贴已然不可行,就逼迫O2O企业摒弃过往只求融资的简单思维模式,真正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一改过往千篇一律的烧烧烧竞争手段。就目前来看,O2O企业不仅要继续争取融资,来改善服务器、员工待遇、办公场地等,还要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商家、用户身上,综合多方资源,来弥补烧钱补贴留下的后遗症。
  烧钱补贴时代的终结,意味着O2O企业没有了一飞冲天、一夜暴富的捷径。踏踏实实地做好当下的工作,以勤能补拙的态度,沉稳地将企业经营下去才是王道。或许短期内很多O2O企业并不适应这种较慢的节奏,但在大环境不景气的现状下,活着总比关门大吉强得多。
  行业发展趋缓 基础更扎实
  在失去烧钱补贴的大招后,O2O行业将经历一段时期的阵痛。毕竟用户此前已经习惯线上低价购买,线下照常去商家消费的习惯。可以预见的是,O2O行业将会因此在发展的道路上变得愈发缓慢。不过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必须要扭转用户的消费认知,重新树立O2O模式的真正运营轨道。O2O模式不在纯粹的打折优惠手段,而是市场经济大框架下的一种良性补充手段而已。
  原本的烧钱补贴大战让整个O2O行业氛围非常浮躁,几乎所有的O2O企业都只是在拼融资的多少,自身平台的服务质量等却缺少关注和投入。在经历这样的大变革之后,O2O企业会更重视基础服务,从细节出发去赢得用户的青睐。将基础打得更扎实之后,O2O行业会逐渐迎来真正的未来。(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康斯坦丁: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如何做一家不烧钱的O2O公司?&&
互联网+产业升级是未来的趋势,很多人都在讲趋势,但我觉得与其讲趋势不如谈谈产业互联网。从整个互联网发展变迁历史来看,产业升级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产业互联网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应该怎么做?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如何做一家不烧钱的O2O公司
可能很多人一提到O2O、产业互联网就会联想到烧钱。最近一提到这个,大家议论得最多的可能是滴滴。滴滴确实是一家非常牛的公司,我们一想到它就会觉得是用烧钱在做补贴,但这个逻辑在很多行业不一定光靠烧钱烧出来,之所以今天滴滴能够补贴出来,除了它背后的团队具有非常强的执行力和学习能力之外,靠的是这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这个行业比较高频。只有高频,才能让消费者养成一个习惯,而虽然很多传统产业都是刚需,但大多不具备这个特征;
第二是只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而标准化就意味着非常容易快速扩张和复制;
第三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巨头介入的战略加持。因为每个巨头为了实现他们的战略目的,在相关领域都加大了力度布局。
现在很多行业以及创业者,他会讲说他是某某领域的UBER、某某领域的滴滴,但很明显很多人不符合这三个特征,因为这种模式其实很难做出来的。
大多数行业光靠烧钱是烧不出来的,而且也不需要以烧钱的形式来做。今天大家能看到很多土巴兔的广告,比如知名的电视台节目、地铁上、公交、楼宇上,大家觉得这些和烧钱有没有关系呢?
坦白说,土巴兔的广告是从去年才开始的,现在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了。但是在2012年,土巴兔的流量就已经做到了行业的NO.1,到2014年土巴兔的流量,已经比家装领域中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的综合还要多,而今年土巴兔的流量可以说比行业第二名到第五十名加起来的流量总和还要多。事实上,在2014年之前,土巴兔没有在推广上花一分钱。那么我们是怎么做到的流量NO.1呢?我想结合自己过去几年创业的经历,希望能把方法◇◇出来分享给大家。
二、想清楚能够为领域创造怎样的核心价值,刚需痛点型or锦上添花型?
1、我们对价值有着多样化的理解,如果按照用户需求来分,可以分为刚需痛点型、锦上添花型的价值。就说家装行业,它是一个链条特别长的产业,有很多的创业者,包括部分从BAT出来的,那他们都在什么领域创业?有人说我为这个行业做一个工具,可以快速出图;还有人可能做一个社交平台,这个平台上有很多的装饰效果图,看起来很漂亮。这样的需求用户是钢性的吗?应该说任何一个人装修都需要看案例,都希望出效果图,但很明显,这样的价值需求是锦上添花型的。
土巴兔在2009年上线后开始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但我们目睹了很多同行慢慢消失了,核心原因都是他们大多数做的价值仅仅是锦上添花型。家装作为一个大而长的产业,对于创业者来说不管做任何价值都是有意义的。但关键是这样的价值到底是不是刚需痛点型的?如果不是,再加上并不高频,就很容易被用户抛弃。那么在家装行业什么是它的刚需痛点呢?很多人首次置业担心的是什么?就是担心不透明,施工质量不好,这就是痛点。因此对创业者来说,思考他所在的领域,到底做的是锦上添花型、可有可无的价值?还是刚性价值?这一点尤为重要。
2、从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来看,可以分成营销形态型的价值,还有作业形态的价值。今天家装行业出现了很多创业者,他们认为,按平米报价再加上一个APP,就说是在做互联网家装。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家装。这种类似的模式做的是营销形态的价值,你说有没有价值?过去可能大家报价是按照清单式报价,现在是按标准、按平米的报价,这个有价值吗?有。这个就是营销形态价值上的创业。
还有一种是作业形态,当用户报价后,我怎么能够保证工人在施工时用心、负责任地施工?怎么能够保证整个供应链链条上的材料能够及时输送到施工现场?这就是在作业形态方面的价值创业。
今天在家装这个领域,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后端,而不是前端。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互联网家装公司,他们只是在前端布局,即营销形态层面上的摸索和创业。如果只是在这个领域中进行创业,其实他们本质上做的还是传统家装公司。未来两三年之内,领域中99%的公司都可能倒掉,因为他依然没有为这个行业创造任何的价值。
事实上,我们很多领域及产业都可以围绕这两个纬度来展开,首先是看价值到底是刚需型还是锦上添花型,其次是在实现过程中前端和后端又可以进行哪些创业和探索。
3、真正的价值应该怎样描述?
企业的视角必须是全产业链的,只有这样才能看得到前端和后端。很多时候你做了前端,但是做不了后端,这样你也实现不了价值。在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是传统的,它的链条都很长。在寻找价值点的时候应该要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来看,目的是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行业成本。但这里面要加一个关健词,即要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行业成本,如果不是“极大”,只是一点点的锦上添花,这样的创业项目也很难生存。也就是说,必须立足于全产业链的视角,并回归到商业本质,一定能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很多家装行业的创业者,他们能引入流量,但是对产业不够理解,虽然投入重兵,但很快失败。因此,如果要实现核心价值,必须要知道做这个产业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从哪些角度去看呢?这里可以分享一个方法:到一线,看历史。
如果想帮助一个产业去升级,方法在哪里?需要什么人力?不是专家的嘴里,一定是下一线和看历史。每一个产业都有一线,比如说家装产业的一线就是施工作业现场、用户、功能,是施工的队长,是厂家的生产流水线,这都是一线。只有去一线才能发现,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具备的能力。
第二就是看产业历史,看产业发展历程中有什么东西阻碍了它的创新?过去,大家提出来的想法,为什么失败了?只有在进行创业时,深度地下一线,看历史,就会发现那些你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
就家装产业链来说,我09年开始做土巴兔,我当时定的核心价值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服务平台,而是以全产业链的视野,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创造优质供给,极大地降低行业的生产成本,并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刚开始时我几乎拜访了行业内的所有前辈,也去了很多一线了解。我曾创业两次,但依旧认为我还需要不断地去加深对行业的了解。
三、创业的关键能力:流量能力、地推能力、产业能力
我们可以拿一些互联网家装行业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和流量能力、地推能力、产业能力作对比,凡是没有这三种能力的公司基本上都倒了或者是快要倒了。今天滴滴之所以做得那么大,是因为有海量的市场。有些人连流量能力都没有,就开始养工人、招工长,这是非常危险的。
1、地推能力。低频和高频的地推能力不同,低频的地推能力,面向传统产业里面的合作伙伴,而他们的合同意识往往是很淡薄的,那么怎么运营好这样一群合同意识相对淡薄的B端客户呢?其实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的。为了积累地推能力,土巴兔从2012年开始,面向传统行业招了大量高管,进而去研究这些合作伙伴的性格,以及怎样运营才能管理好团队。
2、流量能力。土巴兔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求企业不仅要活下去,而且一定要具备流量能力。
3、产业能力。很多巨头,比如说房产领域的巨头进军这个行业,他有没有流量?有。但是缺乏产业能力。产业能力可以分成两种能力,一种是服务链的能力,另一种是供应链的能力。服务能力就是要清楚地知道在工地,工人和材料什么时候需要进场。供应链的能力不是简单地管理一个经销商,而是要管理这个生产线上的制造厂家,并从生产到流通、安装整个循环以及流程管理。之前有某个垂直领域的巨头企业,大家认为他的流量和地推能力可能很强,但是没有掌握关键的产业能力,并且缺乏对这个产业的敬畏之心,就造成仓促进、仓促撤的局面。因此,建议大家在找到核心价值的时候,要多认真思考在这个行业需要掌握哪些核心的关键能力。
四、找准自己的战略路径
1、三分略七分战。当你已经知道要实现什么价值目标,也知道要掌握哪些核心关键能力时,这时候一定要找正确自己的战略路径,但所谓的战略是三分略七分战,不可能保证一次性战略路径就是对的,定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因为核心目标价值是不可能一步到位实现,所以要规划每一个实现核心价值的路径,每一个节点应该做什么。也就是说一定要不断的创造客户价值。
2、战略就是活下去,并沉淀关键能力。比如说土巴兔最早期的时候是做一个信息平台,帮助用户找到他满意的装修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客户价值,只不过当时客户价值还比较轻。创业者,你们在找准自己战略路径的过程中,脑子里面始终不要忘记:我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但是落实到具体手段和打法时又得想到另外一句话——战略就是活下去,并沉淀关键能力,即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二者是非常关键的。
3、一个是由点到面,第二个是由轻到重。在家装庞大的产业链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么从哪里入手呢?作为一个创业团队最忌讳的是一开始什么价值都提供,什么都满足,这是特别危险的事情。很多创业者往往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自己的潜力。所以一开始要有两个原则,你要活下去,还要耐得住寂寞。大多数的产业是不可能做得到像UBER那样短时间迅速崛起的,所以一定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战略目标,即基于两个原则,一个是由点到面,第二个是由轻到重,不要想着一口气满足全产业链的价值。
事实上在满足用户价值的过程中,是逐步深入的。土巴兔最开始的价值是帮助用户找到满意的装修公司,并且提供装修满意后付款服务,这个功能就多了。到了第三步,平台上不仅能帮助用户找到满意的装修公司,可以实现装修满意后付款,还能帮助用户进行一站式的材料采购,并省去了所有中间环节。现在土巴兔不仅可以帮用户找装修公司,而且也开始直接参与工地管理。也就是说,当一个用户委托土巴兔装修的时候,我们会直接把这个订单派给工长和工人,让他们开始施工,把中间环节全部省掉了。这就是由点到面。
4、价值点的实现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由轻到重。一开始土巴兔解决的是行业连接的问题、行业交易问题,还能解决了行业的生产方式,为行业创造了很多新型供给。这就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所以敬告创业者,如果你已经找准了目标,也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核心能力时,第三步一定是要从点到面,由轻到重展开,既要活下去,又要沉淀关键能力。
就拿土巴兔举例,首先我们能够解决业主和装修公司的连接方式,我们就把作为第一步的流量能力沉淀下来。其次,当土巴兔推出了装修界的支付宝服务时,地推能力也有了,还能帮助装修公司直接管理工地,也就把服务链条的能力积累起来了。到了第三步,平台上有大量装修公司,土巴兔能够帮助他们进行统一材料采购,这就形成了产业能力和供应链能力。当上述能力都具备之后,又可以给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服务,把业主面向工长。甚至可以把定单直接派给工人,让工人当家作主。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完成更加有激励性的生产。
其他平台要防止工人偷工减料可能会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制度,但在土巴兔平台,我们让工人有做不完的定单,而且做得越好工钱越高。因此可以说土巴兔真正实现了类似于滴滴这样的产业供给变革。这是因为土巴兔已经具备了流量能力、地推能力和产业能力。如果没有这三个能力作为基础,直接迈到这一步会迅速死掉的。
五、持续夯实基础,生长为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
土巴兔首先是家装行业的流量入口,但现在土巴兔平台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新供给。这就是一个产业升级后的核心价值,即再造行业供给。过去装修行业不透明,业主有很多痛点,这并不是营销或设计师出图快慢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这个行业的优质供给太少了。当我们具这些能力时,就相当于重新为行业塑造了新型供给,让优质的工人、工长可以直接面向业主。同时也让优质的装修公司、真正具备个性化设计能力的公司,能够在土巴兔平台很好的发展下去。
为什么我在这里说生长,因为生态一定是生长出来的,这句话是湖畔大学的曾鸣教授说的,我也很认同。如今土巴兔的生态能力很强,现在已经建立了一站式的供应链体系。此外,土巴兔还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金融消费场景,打开了家庭消费的入口。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业务数据的沉淀,未来在土巴兔平台,用户将可以知道某一个工人做事是否勤奋,工人的手艺质量等等。而过去在装修过程中,用户装修之前并不知道施工工人的信息,也曾带来很多不便。而未来,土巴兔平台将有很多家装行业大数据,可以开放给全行业使用。
通过装修入口,土巴兔构建了最好的智能家居渠道入口。如今,为什么大量的智能家居企业还没有起来?其核心问题并不是技术,而是渠道,因此未来智能家居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渠道的竞争。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其实O2O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对于提升产业效率,降低行业成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本产业,并且对于跨行业也有巨大的帮助。比如说出行这个领域,不仅仅是像滴滴、UBER这样的公司在里面帮助他们,土巴兔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出行的问题,过去传统的家装产业链特别落后,一个业主装修,光定制服务,木门、衣柜就要跑五次,厂家也要去五次,加起来就有10次。而现在业主只要去一次,由土巴兔进行一站式安装,减少了多次的无效出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这就是O2O带给我们的便利。
现在大家之所以认为O2O的泡沫比较重,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好东西,就一拥而上,实际上它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不过现在正在往理性方向去发展。我认为,如今是最好的时机,因为ZF不断地强调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所以说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所有O2O领域的创业者,大家都可以回归初心,脚踏实地、执着的走下去,相信你一定会等到那一天,让你所在的传统产业大放异彩,谢谢大家!
文章编辑:Micronet微网 &最好的微商城系统尽在Micronet微网
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资讯 &可报名申请或拨打全国免费电话400-830-8248
被转藏 : 1次
被转藏 : 1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好玩不烧钱的网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