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取代htc vive手柄射线检测,第3代vive技术来了吗

热门推荐:
  第一代HTC Vive已经上市,国内售价6888元,国际售价799美元。虽然这款设备今年4月份才上市,但是它的第二代已经在筹备当中。这并不奇怪,就像iPhone 6s刚发布,设计师和工程师其实已经着手研发iPhone 7一样。
  当前,HTC Vive是HTC和Valve共同研发的VR设备,第二代将继续由这两个公司共同合作研发。最近,Valve工程师Alan Yates在社交网络Reddit上发消息称,VR团队目前占据公司三分之一,并且核心人物正在研发下一代VR设备。
  第一代HTC Vive凭借出色运动追踪,沉浸感十足的体验获得了一片好评,这意味着,我们对第二代将无可避免的抱有更多的希望,更高的要求。
  更轻更薄更漂亮
  当前HTC Vive更像是一个面向理工男和直男的VR设备,技术含量高,但是审美还不够。希望HTC未来能够向索尼或者苹果取经,将第二代产品设计得更加简洁,线条更加优美。说实话,我一直都不太喜欢HTC Vive那个像马蜂窝一样的正面。
  另外,HTC Vive第一代给人的感觉还是厚重了一些,戴在头上,如果时间长达2个小时,我们的头部和脖子都会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希望第二代的设计更轻一些、更薄一些。
  更高的刷新率/帧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刷新率指的是显卡将显示信号输出刷新的速度,比如60Hz就是每秒钟显卡向显示器输出60次信号。刷新率是由屏幕决定。目前VR的基本要求是90Hz,Ocukus Rift和HTC Vive已经达到这一要求。PS VR的刷新率达到了120Hz。第二代HTC Vive的刷新率做到120Hz或者更高应该没有问题。
  帧数是指画面改变的速度,60fps就是每秒钟显卡生成60张画面图片(理论上,每一帧都是不同的画面)。帧数FPS是由显卡决定。一般来说,刷新率和帧数相匹配最好,如果第二代HTC Vive刷新达到120Hz,希望帧数也能达到120Hz。
  当前VR的要求是延迟不能超过20ms,如果超过了,那就会出现拖影,用户容易晕。当前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延迟都在20ms之内,希望以后能够做到更低
  更广的FOV视角
  众所周知,如果VR视野窄,你在体验的时候无法拥有良好的沉浸感,眼睛的两边仿佛受到了限制。当前HTC Vive的FOV为110度,也许下一代能够达到120度以上。
  FOV就代表着你所看到的全景角度。根据人眼的特点,横向扫描活动比较多而且也比较轻松,我们大部分浏览行为,都是横向扫描,常人的双眼横向总视野角要接近200~220&,但其中双眼可成像的清晰视角约为120&,即在正常状态下,人眼最轻松的成像横向视野角为120&。
  4K分辨率
  当前HTC Vive屏幕为2K分辨率,这是当前VR设备的基础要求,虽然2K分辨率在手机上有点过剩,但是在VR上则完全不同,2K对VR来说只是入门,也许8K甚至是像AMD宣称的16K还不会那么快到来,但是第二代上4K分辨率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今年,我们已经看到4K屏幕蠢蠢欲动。三星已经计划要为明年的Galaxy S8手机配备4K屏幕,以满足Gear VR对屏幕的更高要求。另外,微软在E3电子展上宣布“天蝎计划”支持4K游戏,这款主机专为VR而推出。
  此外,一些准备推出的VR设备已经开始配备4K屏幕,比如宏参与研发的StarVR配备5K屏幕,Infinitus Prime tVR也配备5K屏幕。
  光场显示技术
  当前HTC Vive采用菲涅尔透镜,它不像普通凸透镜那样前后凸起,它是一块薄片,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图像亮度保持一致,成像画质均匀,避免边角变暗、模糊等问题。虽然菲涅尔透镜优点不少,但是它的成像原理导致它无法消除晕动症。
  我们希望第二代HTC Vive能够采用光场显示技术,将晕动症减少到最低。光场成像的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分别为:光场立体视镜、微透镜阵列。
  光场立体视镜是将多块屏幕按照一定的距离堆叠在一起,通过不同的屏幕显示不同距离的内容,比如近处的内容用离眼睛最近的屏幕显示,最远的内容则用最后一块屏幕显示,当所有屏幕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从而产生一定的景深信息,降低晕动症。
  微透镜阵列技术则如字眼理解一样采用微小的透镜阵列来显示画面,每个小透镜底部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显示器来显示画面的部分内容。这种技术会将影像分解成为数十组不同的视角阵列,然后再通过微透镜阵列组合重新将画面还原显示,一副画面中,不同距离的内容会被对应的透镜产生出对应的景深图像,当用户观看画面中不同的“点”时,感受到的“距离”也会不一样,所以使用更接近现实的观看体验。
  目前,这种技术尚未成熟,希望到第二代HTC Vive发布的时候,光场显示技术已经能够使用。
  无线传输
  这个问题,我们昨天才刚和大家讨论(详情),当前HTC Vive需要使用一条很粗的HDMI线缆连接电脑,然后将内容传输到VR设备上。那条HDMI线的存在让用户担心在玩的过程中被绊倒,或者感觉不自由,觉得自己被绑在的电脑上。
  第一代产品,由于无线传输技术尚不达标,因此HTC没有采用无线传输方案。希望到了第二代,我们能够剪掉HDMI线缆。
  扔掉手柄 用手操作
  HTC Vive的空间定位和运动追踪技术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们和VR世界交互的时候还是需要通过两个手柄,手上拿着两个手柄挥舞,用户很难做到真正的沉浸,因为我们会担心手柄会掉落,会下意识的分心握紧手柄,还会分心操作手柄按键。
  我们希望下一代HTC Vive能够让我们抛开手柄,直接用双手就能够与VR世界进行最自然的互动,当前HTC Vive配备有一个摄像头,如果采用双摄像头设计的话,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成像原理,能够实现类似于Leap Motion的手势识别技术。当然,如果再结合语音操作会更好。
  VR音频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忽视声音在VR中的重要性,但到了第二代,我们对声音的要求也会变高。如果声音也能够实现VR,那么我们的沉浸感会更强,我们会像在现实中一样,能够感受到声音从哪个方向传来,声音的距离大概多远。比如,你站在街道上,你能够感受汽车从远到近行驶的声音,以及带来的风声。
  价格便宜一点
  最后,我们希望第二代的价格能够便宜一些,6888元的HTC Vive,再加上用上万元人民币购置一台高配PC,成本实在太高,希望未来价格能够便宜一些,这样也能将更多人圈入HTC Vive的生态之中。
  文章来源:(公众号imdaike)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戴客网作为国内首家可穿戴科技媒体,专注于穿戴式科技领域,报...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vr技术教学|vr技术原理|vr设计教程|盗梦vr社区
安心购买:官方APP官方店,让您放心购买
&快捷登录&| &| &| 也可返回<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HTC Vive深度评测:在鼻尖上玩Steam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HTC Vive深度评测:在鼻尖上玩Steam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8:49&&|&&作者:
&&|&&关键字:,,
Steam成熟而健康的商店、讨论区、交易区、新闻站、直播区已经成为一个发育完善的生态圈,将世界上大量的玩家俘获于其中,而这些仅仅需要一个Steam账号。
当HTC宣布要踏足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感受是对于“不务正业”的惊讶。相比另外的两家:Oculus
VR和索尼,HTC显得有些剑走偏锋,毕竟前者展示自己构建虚拟世界的天赋可以追溯到2012年,那时的卡皇还在7970 GHz
Edition和GTX680之间,三年的时间已经让Oculus这个名字和VR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索尼呢?根据SCE(现在已经叫SIE了)工程师Anton
Mikhailov的说法,Project Morpheus可能诞生在更早的2011年。如果再想到索尼在游戏生态上手握的资源和推广的优势,PlayStation
VR的孕育而生几乎是水到渠成,让人毫不惊讶。再想想HTC,你可以用“手机”之外的词描述这么一个企业吗(何况周永明都离开了)?算了吧你想不到的,因为长期以来移动设备对于HTC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利润来源。而让人惊讶的是,它们依然打造了一个看上去毫不落后、甚至可以说是最值得入手
、配件最齐全、功能最强大的VR设备。何以卖的最贵?独家Lighthouse定位系统。按照目前的官方价格,索尼的PlaySatation VR的价格最便宜,裸机售价为399美元,完整打包价格为499美元。Oculus
Rift次之,价格为599美元,但是没有Oculus Touch,代替的是无线手柄。HTC
Vive价格最贵,售价为799美元,大陆售价为6888元。但是HTC卖出这个价格并不离谱,它拥有目前独有的Lighthouse动作定位系统,这套被Vavle(没错,Valve才是Lighthouse技术的发明者)比喻为“VR设备的USB”的系统主体仅仅只有两个拳头大小的盒子,可以在4x4平方米的面积内捕捉玩家的身体动作(但是空间内只能容纳一个人)并加以定位。传统的VR设备可以捕捉到头部的三轴六方向的惯性转动,然而这样并不能像HTC Vive一样扫描捕捉空间上的运动(所以Oculus
Rift更适合坐下来玩),这样会让玩家缺乏对游戏的带入感,因为只有头部参与了动作录入。Oculus为此特别添加了一个立式动作传感器,但是Lighthouse显然定位精度更高,用途更广,沉浸感更强。Lighthouse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如果你拆开Lighthouse的盒子会发现里面并没有摄像头,而是一个LED阵列和两个互相垂直的激光发射器。当机器工作的时候,LED闪光,横轴的激光发射器会以每秒60次的速度向空间内发射不可见光,竖轴保持静默,这时LED再闪光,竖轴的激光发射器发射不可见光,横轴保持静默。在LED闪光的同一时间,头盔和手柄内会有计时器开始计时,当激光被头盔和手柄内部的光线传感器接受到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收集并记录时间差,通过时间差和头盔中的广电传感器以此计算出头盔和手柄的位置和运动轨迹,原理就像潜水艇的声纳或者夜间的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一样,通过记录激光从发射到被手柄和头盔接收为止的不同时间差,就可以绘制出手柄和头盔的运动变化、距离变化,这也是为什么Lighthouse定位器必须对角摆放的原因。有兴趣进一步钻研的读者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功能丰富的手柄,可能是眼下最适合VR的手柄。除了黑科技满满的Lighthouse定位系统之外,手柄也值得书写一番。由于现在Oculus Rift采用的是为家用机而设计的Xbox
One手柄,本身和VR并没有任何交集,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定位或是动作捕捉上的功能,但是Vive的手柄却截然相反,作为HTC
Vive整体中的重要一部分,Vive手柄可以视为身体的延伸,独立参加定位和动作的捕捉,那么在实际游戏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丰富了,比如射击游戏中的枪支,太空游戏中的飞船,甚至干脆就真的作为手臂在游戏中渲染出来,相比仅仅可以捕捉头部动作的Oculus
Rift,HTC Vive多出了一个动作维度。
关注微信号expkf01,第一时间获知精彩活动和原创科技资讯。
第一时间获知
精彩活动和原创科技资讯
微信号expkf01
独家功能解析:Lighthouse&定位手柄4.2.5.3.6.
本文读者还喜欢
这个B装的有创意
1.眼球追踪这个玩意加上去,价格不是4位数了。
2.边缘模糊是非球镜片行业的统一诟病,只有私人定制镜片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当下连配眼镜都鲜有定制!)当然这还和你适配头盔戴的位置不能有偏差,你能保证自己头盔每一次都戴一样的位置?在玩激烈游戏动作摆动的时候头盔不会位移?商用如何解决,发现问题好,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开销鲜有消费者能买单。
3.国民带宽问题是决定分辨率基数的根本。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GDC来了,E3还会远吗?E3来了,夏季特惠还会远吗?夏季特惠来了,科隆游戏展还会远吗?科隆游戏展来了,秋冬井喷期还会远吗?秋冬井喷期来了,感恩节特惠还会远吗?感恩节特惠来了,冬季特惠还会远吗?冬季特惠来了,过年还会远吗?过年了,春节特惠还会远吗?过完年,GDC还会远吗?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奥睿科USB多口充电器,28元/个
双十一都有些什么值得买买买?
讯景RX 480 4G显卡1449元~
预热双十一,10月影驰日既然两个都开始预售了,浅谈下Oculus CV1和Htc Vive的对比和选择
最近Oculus CV1和Htc Vive都相继开始预售了,相信总有小伙伴再纠结应该先入手哪一个(毕竟两个都是500刀以上的玩意),那么看下本篇文章,作为常年混迹于NGA的游戏狗对这俩“大玩具”的分析和对比[size=150%][b]外貌[/b][/size]======Oculus CV1[img]./mon_/499_56de5ea786c60.jpg[/img]Htc Vive[img]./mon_/499_56de5eab547b2.jpg[/img]其实外貌对游戏狗来说基本没有区别,能玩游戏才是重点,主要的功能使用区也都是采用VR基本的沉浸式眼罩模式,大同小异,所以这个的选择指数相对偏低,当然就我个人感觉CV1的外貌更符合我的审美[s:ac:嘲笑]。[size=150%][b]操作[/b][/size]======Oculus CV1的手柄采用的是xbox one手柄以及鼠标键盘的操作模式,和现在的主机PC游戏都基本一致,然后用一个摄像头进行捕捉你的头部动作,Oculus目前的主要方向还是在于感观上的革命,而Htc vive则是采用了类似wii的操作感受以及真人捕捉系统,在一个4.5mx4.5m的空间内让玩家真实体验虚拟现实的空间(玩家也不用担心撞到墙啥的,到了墙附近的时候虚拟空间里会有明显的提示防止你撞到墙)[img]./mon_/499_56de5eb41407c.jpg[/img][img]./mon_/499_56de5eb85630e.jpg[/img]总体来说,在操作方面Oculus和Htc走的是两个方向,一个致力于先感观上的革命,一个致力于全方面的虚拟现实体验,可以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当然并不是说vive就不能坐着玩了,但就传统游戏操作体验上来说可能Oculus的会更好一些;简单来说如果你家里有一个4.5mx4.5m以上的游戏室,以及你很热爱体感游戏或者希望全方面去体验虚拟现实,那么你就不要犹豫的去购买Htc vive,如果你不怎么爱经常挥舞着手臂或者走路移动的话,或者更喜欢xbox one的手柄操作的话,可能Oculus会更适合你,当然楼主作为一个家里空间小的可怜又不爱运动的游戏狗来说,Oculus更适合我[s:ac:闪光]。[size=150%][b]预售等待时间和价格[/b][/size]======Oculus CV1从1月7号开放预定,价格为599刀,现在预订的话估计已经到8月以后才可以发货,这个的等待时间还是比较久的,相对来说Htc vive在2月29日开放预售,价格为799刀,比前者要贵一些,即使当日就预售了1.5万台,但现在预订的话基本4-5月还是可以发货的,所以相对来说更急着体验的可以考虑Htc vive两家官网及预订地址[url][/url][url]/preorder/zh-cn/[/url][size=150%][b]游戏[/b][/size]======作为游戏狗当然最关心的就是游戏了,Oculus附送了两款游戏EVE: Valkyrie和Lucky’s Tale,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游戏视频了解一下[flash]http://static./TPout.swf?vid=a0&auto=0[/flash][flash]http://static./TPout.swf?vid=m0151wjljbs&auto=0[/flash]Htc vive附送了3款游戏,可以通过视频看出操作是以双手体感操作为主,代入感还是很强的·《Tilt Brush》——由Google推出。用户可以在虚拟现实的3D空间内进行无限可能的艺术创作。·《Job Simulator: The 2050 Archives》——由Owlchemy Labs推出,剧情是未来世界里,人类的工作已被机器人取代,玩家将向机器人学习如何“模拟工作”。·《Fantastic Contraption》——由Northway Games与Radial Games合作推出,玩家需要自己动手发明自己的“奇妙装置”,打造自己的虚拟世界。[flash]/player.php/sid/XMTMyMjExMzU4MA==/v.swf[/flash]另外vive的游戏操作也可以通过这个游戏可见,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flash]/player.php/sid/XMTQ5MzUzNTQ2MA==/v.swf[/flash]另外就是vive深度捆绑了steam,但并不是说steam未来的游戏就不支持Oculus了,具体可以见贴吧的一个帖子:[url]/p/[/url] 这里就不多做阐述了,总体来说两家未来都会有光明的前景和未来,大家也不用担心steam上的游戏全部都是vive独占,但两家的方向更像是任天堂和索尼微软的竞争一样,未来的游戏大厂终究还是会根究其市场前景和受众规模,最重要的是捞钱指数来选择。[img]./mon_/499_56de5ebc2b38c.jpg[/img][size=150%][b]电脑支持配置[/b][/size]======两家目前都还是依托电脑来运行的,当然市场上也有类似暴风墨镜和Oculus gear-vr这些产品,但目前的手机的刷新率和分辨率要做到完美体验还差很多,楼主也买了暴风魔镜等产品,实际感受就是把3DS塞到了眼睛里...[img]./mon_/499_56de603b4af5c.jpg[/img]两家都是最低要求为GTX970的显卡,相信硬件的提升还有待时日,在入手VR设备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硬件的成本总体来说两家产品都是VR市场前期体验沉浸式体验的不错选择,但考虑到其入手等待时间和体验成本以及空间成本来说的话,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楼主已经预定了Oculus CV1了,主要还是第一还是喜欢xbox手柄的操作方式,还有一点原因是家里没那么大的空间[s:ac:哭],当然啥都具备的壕们推荐两个都入了[img]./mon_/499_56de.jpg[/img]另外如果想入门级体验VR的同学可以去考虑下几个国产设备,暴风魔镜一百多块钱入手门槛不是很高,而且有手机就可以感受,不用高配的电脑支持,主要支持途径是手机的九转陀螺仪,如果你只是想看看VR毛片啥的其实这个就可以满足一些了[s:ac:计划通],另外国产的还有诸如大朋这样支持oculus DK1和DK2的,但之前大朋的DK2模式还不兼容WIN10,必须要拿Oculus8.0来驱动,如果电脑是win10设备的同学最好还是先和客服确认清楚再进行购买。
VR上的游戏,感觉载具类(空战、赛车等)的游戏开始会比较容易移植。之前体验过赛车的,还不错。射击类的也体验过,操作上限制还是太多。
然而我选择等待大法,索尼大法好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1649149]希瓦KLoo[/uid] ( 14:55):[/b]然而我选择等待大法,索尼大法好[/quote]大法的好处是不用考虑显卡啥的问题了[s:ac:偷笑]然而谁知道什么时候出呢,反正上半年已经跳票了
卧槽你都买了?求体验啊……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716311]雪灬落[/uid] ( 16:46):[/b]卧槽你都买了?求体验啊……[/quote]7 8月到货...等到货了玩,等等我还得先换个显卡...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1116820]结果xd[/uid] ( 16:47):[/b]7 8月到货...等到货了玩,等等我还得先换个显卡...[/quote]换吧换吧!反正我也买不起,到时候找你体验[s:ac:哭笑]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1116820]结果xd[/uid] ( 15:01):[/b]大法的好处是不用考虑显卡啥的问题了[s:ac:偷笑]然而谁知道什么时候出呢,反正上半年已经跳票了[/quote]索尼的VR需要新的PS4……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5694409[/uid] ( 17:07):[/b]索尼的VR需要新的PS4……[/quote]消息官方似乎还没回应?应该6月的E3就会有消息了。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1116820]结果xd[/uid] ( 17:12):[/b]消息官方似乎还没回应?应该6月的E3就会有消息了。[/quote]PS4显卡也就750ti的性能或者索尼有啥黑科技……
很不爽 我显卡倒是970了 不过cpu是3470不满足要求 蛋疼啊 换的话还要连主板一起 ……买的动力一下子减少好多……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6234862]打樁模子[/uid] ( 18:40):[/b]很不爽 我显卡倒是970了 不过cpu是3470不满足要求 蛋疼啊 换的话还要连主板一起 ……买的动力一下子减少好多……[/quote][url]/xinwennr-9279.html[/url] 这个或许可以帮到你
一直在用DK2 很看好VR的前景 但是现在技术还是不够纯熟 体验还是一般 分辨率和刷新速度不达标的时候晕的想死
脑残买了VIVE,根本没想到房间的问题,完了啊…这个难道就不能坐着玩嘛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1116820]结果xd[/uid] ( 19:17):[/b][url]/xinwennr-9279.html[/url] 这个或许可以帮到你[/quote]好有用[s:ac:赞同]
好东西 马住了
[quote][pid=76793,1]Reply[/pid] [b]Post by [uid=428531]sidney_sid[/uid] ( 00:44):[/b]脑残买了VIVE,根本没想到房间的问题,完了啊…这个难道就不能坐着玩嘛[/quote]可以是一定可以的...但他的大方向还是全方位的体感体验方向的,不知道未来主打游戏会不会受到影响...
说实话,Vive真的比Oculus好太多…体验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我单位有DK2和Vive1代,现在基本DK2已经没人动了。玩VR游戏,身体和画面不协调的话,感受是会差很多的,比如画面在动而身体不动的话,很别扭,也很容易头晕。价格的话,CV1只有头盔和手柄,这就599了,以后也是要上体感基站和控制器的,到时候总价绝对不会比Vive低。最后,有Steam撑腰,Vive未来的资源数量可想而知。
没定上CV1..定了个VIVE.书房大小刚好...听说CV1这次显示效果有飞跃.
能否简单的做个电脑的串流,或者简单的说,屏幕显示啥眼镜显示啥,或者再简单点就是作为一个输入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tc vive手柄3d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