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观察记录为什么要观察在游戏中的幼儿

提升教师在游戏中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丁冬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载入中。。。
提升教师在游戏中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10:04:00 | By: 丁冬 ]
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因此,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以外,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由于游戏是幼儿的意愿性活动,在幼儿自主游戏的世界里,教师如何把握这种幼儿游戏意愿,支持幼儿游戏行为,并在尊重和支持中引导幼儿的发展,这是现代幼儿园教师教育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指导游戏时教师应多观察,学会诊断,学会解读和支持。
一、对教师游戏指导能力的评析
通过实践活动的观摩,我们发现教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目的性不强,手段单一。与集体教学活动不同的是,角色游戏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教师难以应对,缺乏现场观察、指导的经验。对游戏的指导缺乏整体的把握,不明确我要观察什么,而是看到什么就指导什么,停留在随意性观察水平上。
2、教师理论支撑不足。教师能捕捉到角色游戏中的一些现象,但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缺乏解读、分析幼儿行为的方法与思路。不能较好的理解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游戏内涵的缺乏理解、对游戏内涵价值不会挖掘等,导致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无法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3、缺乏有效互动的方法与策略。观察更需要“思考”,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很少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从而不能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而如果有会观察的老师在旁指导,孩子会发展的更好。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现在的很多老师“不会看”,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提供支持。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我们教师的困惑就要从这些原因入手,让教师在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时能做到有思路、有方法、有策略。
二、多渠道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首先:以理论学习为载体,帮助教师解读游戏观察的内涵与意义。
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教师能够在游戏中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并及时将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选择理论学习,通过收集资料、查找信息、交流探讨,以先进的理论来引领教师的发展。经过多次的实践活动及研讨,我们不断探讨办法,在实践中我们确立了观察的步骤:第一,观察什么?第二,什么时候观察?第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第四、如何处理观察资料?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通过对游戏观察要点的把握,教师观察的目的性加强了,观察的效果体现了。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现有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作出推断,才能真实地认识孩子。
其次、以实践观摩为契机,帮助教师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一般来说老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有两种: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通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指导时机,适时介入。
1、当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
案例:丁丁今天来到了高低梅花桩游乐园进行游戏,刚走了几下,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丁丁很自觉的返回到了起点继续挑战。但在第二次走的时候,由于有三关,他还是掉了下来,他一脸的沮散。边上的辉辉见了,鄙视的对着丁丁不屑的说:“哼!笨蛋。”丁丁听了十分恼怒,一脚踢翻了梅花桩,愤愤的说,不玩了。教师观察到孩子失败后的失落,因此鼓励孩子“,没事,再来一次,一定会成功”、“加油”,当孩子成功的过三关时,老师还为孩子鼓掌。
分析:有的幼儿刚参与一个新游戏时,兴趣十足,但很快兴趣就减弱了,细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游戏玩法单调重复,孩子觉得没意思;二是孩子们遇到困难或不知道该怎么游戏了,游戏难以深入。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指导,激发鼓励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
2、当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案例:在医院看病的小宇躺在床上不动,他告诉萱萱,我死了,你们哭吧!玩起了“死人”游戏。周围的人有的假哭,有的起哄、有的还在磕头。幼儿的一场举动引起了教师的注意,教师听明缘由后假装听了听小宇的胸口说:病人还有救,医生抢救,大家又忙着玩起了救人游戏。
分析: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因此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如打麻将、赌博、烧香拜佛等,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3、当游戏出现不安全因素时。
案例:点心店新添的冷饮冰激凌引来了很多的孩子,圆圆的冰激凌老师使用海洋球代替的。琪琪和乐乐分别买了一个,他们边走边吃,一边还说着好吃好吃,乐乐还真的在海洋球上舔了起来。老师见状说:这个冰激凌是假的,不能真的吃,他们你看我我看你,笑着假装吃了起来。
分析:年幼的孩子在游戏情境中往往会把假象和现实混淆。因此当游戏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幼儿如果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时出现危险动作,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说明利害,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
4、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
案例:“医院”里来了一位病人要求住院,可是没有床位了,医生让病人下次再住院,可是病人说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否则很危险,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解决……老师说:今天病人很多,没有床位了,想想有什么东西可以来代替呢?月月说:我们把小椅子拼起来吧,芮芮说小桌子也可以,于是医生护士们忙着做事了。
分析:活动室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而幼儿游戏中的想象是无限的。当孩子向老师寻求帮助时,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要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协助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进行下去。
5、当游戏中出现不利于游戏开展的过激行为时,如扔、破坏别人的等,教师必须制止和问明缘由。
当然除此之外,游戏中孩子们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伙伴意见不一致、幼儿不按要求活动等等状况。我们经过多次的实践观摩活动,大家用文字、录像等手段记录了教师指导的全过程,我们不断探讨办法,在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中完善并确立了游戏的观察要点和介入时机。
最后,通过总结反思,帮助教师学会分析、学会解读。
教师要从学会解读幼儿的游戏需要入手,做幕后推动者。只有我们真正地、深入地、持续性地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幼儿的对话,解析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适宜的策略推动游戏的开展。在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下尝试:
1、幼儿行为:游戏一开始,还没有等高低园准备工作完成,许多孩子就纷涌而至,由于要排列三条队伍,因此时间较长。而高低园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位,门口的收银员也去帮忙排列了,他们忙的不亦乐乎,忽视了参与活动孩子的一些规则问题。如:门口没有收银员,门口造成了拥堵;一些孩子从梅花桩上掉了下来,也没有从新开始;有的梅花桩还没排列好,距离太远孩子根本无法通过,场面较为混乱。
解读分析:
活动一开始,由于高低园设置了三条通道,工作人员摆放需要一些时间,而工作人员只有两名,对于开始游戏纷涌而至的孩子远远不够,因此导致了门口的收银员不在岗位上,这时老师发现情况后,就运用语言提示工作人员到位,并鼓励孩子向来的客人解说规则。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建议性语言虽然达到了目的,但并没有从游戏的本身来解决问题。如:调整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在工作人员完成准备工作后再来;基于游戏比较热门,可适当增加工作人员等;减少通道等方式来真正解决游戏拥堵的状况。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花样百出,曾出不穷,而作为老师,需要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指导。
2、幼儿行为:工具商店种类繁多,物品琳琅满目,游戏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的孩子,在买卖物品的过程中营业员和买东西的人基本上没有语言交流,没有询问价格,付完钱拿了物品就走的孩子很多,一名女孩买了两样玩具,没有思考付了10元钱就走,半路被老师拉住。询问其买了多少物品,应该付几元钱,孩子对照价格牌开始运算了起来。2元铅笔加上5元的玩具,是七块钱,付了10元,找3元。另外一名孩子买了三样物品,出现了不会运算是问题。
解读分析:
可能物品太吸引孩子了,也可能早已熟悉了价格,因此拿了玩具付了钱就走的孩子很多,和营业员交流、选购和询问价格的孩子很少。老师发现了这个状况后,也试图和孩子一起进行了运算,并提醒了孩子要看清价格,并且付给营业员相应的价格。虽然老师在孩子游戏过程中进行了干预,但看得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因此要在游戏开始时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如设立收银台,给孩子一个运算和收银,找零的过程,便于幼儿进行运算,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最后幼儿还出现了不会运算如:三种以上的物品合计。教师评价时运用了生活中的小工具计算器,结合了主题小工具大妙用,使孩子们遇到的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的支持策略应是多元的、适时的;不管教师以角色的身份直接影响幼儿,或是及时分享、回顾同伴间有价值的游戏经验,或是借助外援支持丰富幼儿经验,前提是教师必须学会解读幼儿的真实需要,诊断问题的核心,并跟踪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效果,激发幼儿创造的火花,不断产生新的游戏情节及内容。
总之,角色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性体验,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实践指导策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增强指导效果。
发表评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学会观察技能的研究_幼儿园观察记录_教育文摘_实用文摘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学会观察技能的研究_幼儿园观察记录
在游戏中学会观察技能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游戏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因此在游戏中儿童是主人,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新课程要求以为本。因此怎样学会观察游戏、分析观察结果成了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活动中,观察是了解、掌握的兴趣热点、思维点、学习方式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对活动成功反思的基础。为成功反思,改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则是进行反思的手段。 目前,广大的幼儿已认识到对游戏观察的重要性。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的观察方法,影响了基本技能的应用,影响了观察的质量。存在的不足有:(一) (一)观察与记录的盲目性。观察是一种带有主观目的的客观集中。作为从事的,需要通过观察来了解认识幼儿。这种观察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意的见闻积累,是以为对象的,根据一定目的进行相应角度的观察。在观察中,教师往往不明确我今天要观察什么,而是看到什么记什么。这是教师对于游戏的观察缺乏一个整体的把握。例如在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中,我们往往对各个活动区进行一个简单而又笼统的描述性记录:“娃娃家里,××是爸爸,××是妈妈,他们抱着娃娃去商店买东西……商店里××和××是营业员,他们在整理货架上的商品……”如此对每一活动区都做一个笼统概括的描述。结果虽然记录的资料很多,但真正能为提供指导性价值的内容却少之又少。 (二)、(二)观察与指导的矛盾性。造成这一矛盾的是和都习惯了教师在活动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孩子习惯了教师的询问、指导和评价。教师也习惯了这样一个工作流程,游戏中指导花的时间多,观察记录的时间少,这种现象尤其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比较多见。另一个原因是介入游戏指导的时机难以把握。(三)、(三)集体观察与个别观察的矛盾性首先目前园班级内人数偏多,再者有些自主性游戏不论是内容还是活动范围都比较广。为了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就会忙于巡视,被动、琐碎的去观察,无法对某个孩子的发展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四)、观察结果与分析脱节。 观察记录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为教师开展新的游戏活动和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分析观察结果时,教师容易带有主观的色彩。例如在观察分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某某小朋友今天又打人,具有攻击性行为。简单的给幼儿贴上了标签,没有结合观察内容分析行为背后的深层分析。二、解决矛盾的途径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教师的基本技能。会观察的在游戏中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并能及时将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与分析。这样不仅了解了孩子,也提高了自己。(一)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减少观察的盲目性问题和目标是我们观察的出发点。观察肯定要思考,要带着问题,想达到什么目标才能去观察。不同的观察形式,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1、有意识的观察时,事先根据观察目的预设问题。 观察时有意识的把感知和注意力引向某一结果和行为方式,选择重要情景进行观察,避免观察过程的片面性和一般性。例如,在观察孩子玩自带玩具的游戏中,我们通过预设问题,来观察幼儿的表现,根据的表现,确定执导的时间及对策。自带玩具活动观察预设问题行为表现1、能单独寻找游戏机会吗?能不能2、一个人怎么玩?长时间玩? 短时间玩或只看一下容易分心很快中断活动3、能和轮流玩吗?能交换具?&&&& 轮流玩?一个接一个地玩?4、能主动叫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吗?通过展示玩具?通过提问和要求?开始和别人一起玩吗?5、遭到拒绝后会找另一个人玩吗?继续找别人玩?一个人玩?加入其他的游戏吗? 根据表格中预设的问题,在游戏中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情绪、行为的变化后及时进行指导。2、偶然性的观察。偶然性观察是在观察过程中偶然发现具有观察价值的现象后,随机地将此现象列为重点进行观察。在观察时先看,然后想,在提出问题。案例:在一次运动游戏中,老师发现佳佳在平衡木上移动的速度特别慢,脚步跨得特别小,身子还不时摇晃几下。接下来的转圈练习和单腿游戏,带着“她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去观察她。发现佳佳虽然能完成转圈动作,但身体特别摇晃,单腿平衡联系时,左腿提了两次都没站稳。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要完成一个动作,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平衡能力;二是行动计划;三是身体协调能力。通过偶然的观察后分析发现,佳佳运动时行动和身体协调能力都具备,但平衡能力不够好,不能在重心移到一边后继续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之后,及时采取措施,帮助、鼓励佳佳多进行平衡练习。(二)运用多种观察手段,解决集体观察与个别观察的矛盾性。 一个面对这么多的孩子,如何既能保证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状况,对新投放材料的适应性进行检验,对近阶段的热点问题跟踪观察寻找新的热点等等,又能保证全面及时的集体观察,从而了解游戏整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呢?1、选取合适的观察位置。观察中要尽可能地选择孩子的对面或侧位,保证面向集体的位置。这样,在个别观察的过程中,通过扫视来完成集体观察,获得。2、以点带面,解决集体观察与个别观察的矛盾性。观察前根据目标选择几个幼儿为观察重点,以点带面进行观察。在观察点之间的转移过程中,注意一下周边孩子的活动情况,从而获得。例如在区域活动中可重点观察几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关注这些幼儿和其他哪些幼儿有过交往?每个幼儿在活动区的时间能维持多久?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涉及这几名,而是把和观察重点有关的全都进行观察。这样几个点就形成了几个组,几个组行成了观察的面。 (三)把握住观察重点,处理观察与指导的矛盾性。教师在游戏中什么时候观察,什么时候介入游戏指导是处理观察与矛盾的关键。在游戏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观察,根据观察重点对进行游戏指导。1、观察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活动的引导者要观察在游戏中的反应,找出兴趣点,确定指导方式与时机。案例:晨间活动时,李为准备了插塑、夹珠子、拼图等游戏内容。晨晨首先拿到了装有夹子和珠子的托盘,源源慢了一步。他围着晨晨想玩一会儿,晨晨没有同意。过了几分钟,源源跑到拼图区拿了一盒新拼图和晨晨交换,晨晨同意了。源源先夹了几颗珠子,然后对夹子发生了兴趣,他不停地摆弄甲子上的小铁环,尝试调整夹子的开口。李老师看见了,走过来把着源源的手夹了几颗珠子,又让他自己夹了几颗后走开了。源源马上接着摆弄小铁环。过了几分钟李老师又走了过来,这次李在源源身边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没有提出任何建议就走开了。分析上述案例,源源因为对玩夹珠子感兴趣,所以采用玩具交换的策略达到目的。后来多次玩夹子,可见兴趣已不在 夹珠子的过程而是转移到了夹子上。面对源源两次玩夹子,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第一次老师以为源源不会夹,所以过来给予指导。当她发现源源其实会夹,只是对夹子更感兴趣,于是不再介入,给源源继续探索的机会。我们可以得知,在观察到幼儿兴趣点所在后,形成了新的教育观点,处理好观察与介入指导的矛盾,让自主探索、发现,使之更有意义。2、观察游戏中的特殊行为。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幼儿的任何游戏行为都能作出发展意义的解释。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对幼儿发展方面的知识经验,去关注幼儿的每一个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行为,作为自己了解幼儿、指导的依据。案例:彬彬是超市的收银员。游戏进行了一半后,他出现在娃娃家,趴在地上汪汪的叫着,培培(娃娃家的爸爸)不停的摸着彬彬的头。很奇怪,于是介入:“彬彬你不在超市上班,到这里来干什么?”培培抢着答:“他是我的宠物狗。”:“他不是收银员吗?”彬彬:“我下班了,到娃娃家玩,他们不让我进。(我们有这样一条游戏规则:娃娃家外面的脚印放满鞋子了,就不能进去了。)变成小狗就可以进来了。”…… 培培用盘子装了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小狗”面前:“这是肉骨头,你快吃吧。”彬彬趴在地上点点头,摇头摆尾的吃了起来……彬彬摸摸“小狗”的头“主人要睡觉了,你管家啊。”“小狗”点点头。彬彬睡下后“小狗”用嘴叼来一条毯子,给主人盖上……彬彬从收银员变成“小狗”趴在地上的特殊行为引起了教师的注意。于是观察时以此为切入点,留意事情发生的背景、时间、有关的人物,抓住幼儿的每一个细节如实观察,为分析评价&&&&&& 幼儿的游戏水平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3、观察与游戏材料的关系。任何东西只要被幼儿用来游戏,便成了玩具。玩具是各种各样的。从材料在幼儿游戏中发挥的各种作用中,我们可以发现材料直接影响着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性,以及幅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在游戏中的发展。在观察中要关注幼儿作用于游戏材料的方式,和同伴间如何通过游戏材料进行交往。例如在前面所述的源源夹珠子的活动中,正是关注到源源与材料(夹子)关系,及时改变了指导策略。 (三)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观察结果。观察结果为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对观察结果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恰当的运用观察结果指导我们的工作。对结果的分析也是一种技巧,会观察、会分析的通过观察不仅了解了孩子,也提高了自己。1、从游戏者—的角度分析观察结果。 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能了解孩子的兴趣点、爱好特长、他的交往能力、认知水平,获得充分的依据对幼儿进行评价,还能了解到哪些需要帮助。为下一次指定游戏目标、游戏内容、指导方式提供依据。以结构游戏—搭积木为例:(1)佳佳在搭积木时,想一块一块竖着叠高来,可是没成功。他好几次向老师投来求助的目光,老师好象没有看到。过了一段时间,佳佳把积木横放在地上,笑了。他又找来许多积木,顺着垫子(积木区里的泡沫地板垫)边铺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又把它撸乱。如此反复。问他:“你在铺什么呀?”“在铺马路。”接着又说:“马路再长一点就可以开汽车了。”佳佳又去找了很多积木干起来了。 佳佳搭建的马路吸引了很多幼儿来开车。可是因为马路太窄,幼儿从两头往中间开,造成了头碰头。乐乐和枫枫吵起来了。教师“开着汽车”过来了,说:“司机,这条马路太窄了,只能是单行道。”乐乐问:“什么是单行道?”说:“单行道就是汽车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很乐意地接受了建议,依次朝一个方向开了。一场矛盾也解决了。在上述案例中,佳佳把积木叠高没成功想求老师帮助时,老师并不是真的没看到,而是留给佳佳一个自己探索的机会。果然佳佳通过探索、尝试,发现竖的不行还可以横着铺,表现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当观察到佳佳反复铺好又撸乱时,从幼儿游戏水平分析,他此时对游戏内容的扩展有一定的困难,于是介入提示:“马路再长一点就可以开汽车了。”当乐乐和枫枫吵起来时,教师用单行道来拓展游戏主题解决矛盾。这是通过分析小班解决矛盾的能力比较弱后采取的指导措施。(2)文文和平平也在搭积木,文文说:“我们给娃娃搭个大蛋糕。”平平找来两个半圆形积木拼成一个大圆做蛋糕,上面再摆上一些三角形积木做花……分析(2)得知幼儿在玩象征性游戏,用积木替代奶油进行游戏。反映了游戏水平的高低。 2、从的角度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1)、分析介入游戏、指导游戏是否合理、合时。教师何时介入幼儿游戏会增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并提升幼儿游戏经验,何时介入游戏会消解幼儿游戏并干扰幼儿游戏的进展,这完全取决于该对游戏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在前面所举“源源夹珠子”的案例中,第一次观察到源源玩夹子,误以为源源没有掌握夹珠子的动作技能,错误的介入指导。之后通过观察发现源源以掌握该技能,兴趣只在尝试调整夹子的角度上,意识到前一次的介入指导并不合适,于是不在介入游戏,而是让源源自己探索、尝试。又如案例:娃娃家里,哲哲和宁宁分别扮演爸爸妈妈。今天娃娃家里新增了一套新餐具。色彩鲜艳的煤气灶、锅子、铲子、菜板、菜刀等物确实非常诱人。扮演爸爸妈妈的哲哲和宁宁都不顾娃娃了。两人同时进了厨房,抢着做饭。哲哲说:“今天我做饭。”宁宁说:“我来做,是我先进来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吵架了。哲哲把煤气灶护在胸前,宁宁把锅子揽在怀里。教师看见了,走过来说:“你们是一家人,怎么吵架了呢?哲哲你去客抱包娃娃,让妈妈做饭。”哲哲开始没有动,又重复一遍,哲哲才很不情愿的去了客厅,而脸上尽是委屈的表情…… 之后,发现整个活动中,哲哲一直被委屈的情绪笼罩着,干什么事情都怏怏的提不起劲。对这一结果从自身分析发现自己指导不合理,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哲哲,违背了《园纲要》中幼儿是活动主体的精神理念。通过反思,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就采用另外的指导方法。如用商量的口吻说:“嘘,你们的宝宝睡着了,声音轻一点,别吵醒了他。”(第一步,让幼儿停止争吵)“爸爸妈妈一起做的饭肯定很好吃,你们谁切菜,谁炒菜呀。”(第二步,先夸奖一下,再给一个选择的余地)(2)分析为幼儿提供的游戏主题、内容、目标是否适合幼儿现有游戏水平和年龄特点。通过反思、调整,适当的为提供符合其能力状况的游戏。案例:在一次剪纸游戏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范例是四棵连接的小树。目标是练习多次对折后剪出连接的物体。但在活动中发现除了一位幼儿能完成,另外都不会。于是 >进行了示范指导,幼儿还是不会。反思观察结果后发现所定的目标不符合中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实际操作水平。于是降低要求,给幼儿提供了一棵左右对称的树的范例,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剪出左右对称的物体。通过这一改变,情况也大为改观,不仅剪出了对称的树,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剪出了对称的苹果、花等物。3、从游戏环境有关的角度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与游戏环境有关的问题涉及到以下几方面:(1)在空间的利用上,分析是否能最佳利用空间,以便能合理地分散幼儿,促使产生良好的游戏环境,避免因场地小、空间狭窄而出现的冲突。例如几个男孩在积木达成的高速公路上玩开车游戏。由于地方太挤,公路上的桥老是被碰倒。终于在几次碰倒重搭的重复之后,豪豪说:“我们不玩了,老是重新搭,没意思。”……由此分析出狭窄的空间制约了幼儿游戏的发展。应开辟更大的空间让游戏。(2)要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合适、有无合理利用,是否符合幼儿游戏的水平与年龄特点。例如在巧手吧(手工区)里,给孩子提供了各种纸盒、固体胶、胶卷盒等废旧材料。第一次活动时有&&&&&& 幼儿顺利地粘 贴了一辆大卡车,第二次活动时,有好几位幼儿创造性的粘贴吊车,但长长的牙膏盒(当作吊车的其重臂)总是和车身粘不牢,幼儿很灰心。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第一次活动时能粘住而第二次怎么就不行呢?。教师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发现牙膏盒作大卡车车顶时,中心点刚好是粘贴点;作起重臂时粘贴点在盒子的一头,所以固体胶的粘性不够强了。及时换上双面胶,为适应游戏,掌握新的能力提供必要的保证。此外对观察结果还要从每个孩子是否都有玩具,是否自主选择玩具等方面进行分析。三、结论实施教育,观察先行。观察,是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学习的的基本功。在进行了上述实际尝试后,教师的观察技能有了显著提高,观察时不再盲目,能根据观察要点有针对性的记录分析,尤其在对观察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后,采取的教育措施能作到具体、不空洞,及时而有效的落实。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观察者和者。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理解和评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指定和调整并实施教学,最终促进全面和谐地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教师大班观察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