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中chase的意思960 是什么意思

更多公众号:gh_29f027f6b3be深圳"田地科技"旗下主打产品,致力于中国国际象棋的教育与交流,力图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象棋爱好者交流和学习社区。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关于《爱棋艺》的最新动态和消息。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国际象棋的常用战术英文术语,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中国象棋术语 【范文十篇】
中国象棋术语
范文一:中国象棋棋盘术语
789游戏中心有中国象棋,大家可以去尝试下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 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
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
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
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789游戏中心欢迎各位玩家试玩
范文二: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高智能的有着严密运行规则的群众性娱乐竞技活动。可以说,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它的方便性、灵活性和平民化,而拥有众多的爱好者,所以它在中国大地上流传的历史大概也有几千年了。 中国论文网 /5/view-18050.htm  相传象棋是黄帝发明的。其儿叫象,较愚。为教化其子,黄帝专门发明了这种培养情操、锻炼意志的启智游戏活动……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未当皇帝之前,与陈抟老道对弈,输掉了华山……   相传三国时,关羽负了重伤,名医华佗为其“刮骨”治疗。期间,欲麻醉片刻,关羽不允,大声说:“这点小伤焉用麻药,象棋伺候”。于是一边刮骨一边弈棋,众弟兄为之慨叹……   也许当初不叫楚河汉界,或许只叫河界,也许因为楚汉相争造就了两个最伟大的英雄,一个成功的英雄,一个失败的英雄,才在河界上冠以“楚汉”二字。有关象棋的传说很多,总之,经过几十代、几百代的演绎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象棋。   一般地讲,中国象棋对阵的双方多采用红黑两种不同的颜色。不管棋盘大小均在64个方格范围内活动,双方各16个棋子,以河为界,分车、马、象、士、炮、兵及帅七个兵种。棋盘根据棋子的大小而定,有的刻在茶几上,有的刻在石桌上,但大部分用的是牛皮纸或塑料纸制的专用棋盘。棋子的质地也有多种,如有塑料的、橡胶的、牛筋的,还有用石头做的,但大部分是用质地较硬、耐掼的木头做的。   在中国,享有象棋大师称号的,可称是专业棋手了,而特级象棋大师那才是大师中的大师,可算是顶级水平了。每年,全国上下都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联赛、对抗赛、排位赛,好中选优、优中选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中国象棋在中国风靡的时间之长、普及的范围之广,对其实质的研究之深,恐怕是其他体育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原因就在于象棋本身的深奥和变幻莫测。有一句古训叫“棋有九十步,神仙也参不透”,说的就是中国象棋的神韵与魅力。   我是一名象棋爱好者,不知有多少次听见和看见对弈双方能输得起米、输得起面,就是输不起棋;也不知有多少次听见和看见为了一步棋而吵得面红耳赤的,甚至有人将棋盘掀翻了,出口伤人,而后又面带微笑地说:重来。有人说:学会下棋,不嫌饭迟。这是真的,也许是棋兴、国也兴的缘故吧,这几年,大人、娃娃、男男女女下棋的人越发多了起来。   在没有硝烟的年代里,许多人都喜欢“纸上谈兵”。我也不例外,时常翻一翻《象棋现代布局》或《北方棋艺》什么的,研究其中的开局、中局与残局。在研究的过程中好像隐隐约约听到了车轮的滚动声,战马的嘶鸣声和隆隆的炮火声。了解了一些它们在厮杀过程中的习性:   车,是直性子,走路不绕弯,可长驱直入,横冲直撞,也可阵守要塞,伺机而动。有“有车杀无车”之说。   马,是开路先峰,要让马发挥威力,必先修通马道,方可八面威风,但最好不要“窝心”。   炮,是重火力,认准目标,才能弹无虚发。高射炮打蚊子,欠妥。   象,是军中两扇门,是开着好,还是关着好,全在实战中的应用,忌讳“臭棋乱飞象”。   士,是皇帝的贴身侍者,往往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要提防士的两重性,护着皇帝的是它,有时候害死皇帝的也是它。   兵,是敢死队,只有向前冲的份,绝无后退之说。过了河,升一级,不管横竖一次只是一跬步,切不可小视小卒搜山的威力。   帅,军中统领。威严地坐在队列的正中,轻易不动,凡动必有事。要么被围,被叫将;要么主动亮相,使对方主帅无颜面对。叫杀,是对弈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将死,是对弈双方攻杀的最终目的。   弈者云:初学象棋者,须熟悉各兵种的性能,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布局要合理,攻守要平衡。棋胜时,常要“回头望”;受挫时,更要冷静思索。不得贪吃,谨防陷阱,既要大胆,又要细心。   弈者之语让我想起了《孙子兵法》。不知是中国象棋成就了《孙子兵法》,还是《孙子兵法》丰富了中国象棋的内涵。总之,《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己成为兵家之要领。或将其充实,或将其发展。什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什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等,都在中国象棋中得到了很好地诠释。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往往对象棋赋予了许多象棋以外的意义:比如,全国一盘棋;比如,搞好了一个单位,就叫搞活了一盘“棋”;“没事(士)了,没象了”就含蓄地指对方已经没有抵抗能力了。有应用在人格方面的:“棋品,人品也”;有应用在竞争方面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有的甚至成为一种至理箴言:“观棋不语真君子”、“胜不骄,败不馁”;也有将对弈双方比做指挥家的:“胜败乃兵家常事”等。没有人听不懂,而且觉得生动、亲切。由此可见,中国人对象棋的热爱和熟悉的程度。   更让人欣慰的是中国象棋的外延己远远超出了它用来启智的最初功能,而更广泛地应用在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之中,这恐怕是我们发明象棋的老祖先万万没有想到的吧!
范文三:中国象棋谚语
棋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国度中,到底有多少条象棋谚语?谁也难以统计。普通谚语,它产生于文字之前;象棋谚语,只能在象棋产生之后而出现,迄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怜因为它扎根于民间,绝大多数只能靠“口头禅”流传下来,湮灭了多少?真的难以想象!
象棋谚语历经千年沧桑,能够流传至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象棋谚语从语用功能上,它是象棋语言宝库中的“明珠”!从炼义铸形上讲,象棋谚语是象棋先哲们智慧的结晶;是象棋民间语言的艺术火花!它是以“口碑性”顽强地在民间广为流传。
象棋谚语除了具有普通谚语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特殊性。它能在九十个交叉点、三十二枚棋子中浓缩整个世界;浓缩人生哲理!你看,那些谚语既讲知识又阐明道理,真是一套一套的。
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棋谚还谈到了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马有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讲到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时,棋谚又说:“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
马炮争雄互不相让时,棋谚概括两句话:“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谚还辨证地阐述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
棋招中最忌什么?棋谚说:“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什么形势最危险?棋谚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
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有何讲究?棋谚对旁观者的要求:“观棋不语真君子”。对当局者的要求:“举棋不悔大丈夫”。
棋谚还告诉人们下棋时不要太在乎输赢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
棋谚还对人间一切事物做了一个精辟的论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读者朋友,你说象棋谚语是否包含了人生的真谛?
下棋如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策略:“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棋子的走法:“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下棋的心态:“临杀勿急,稳中取胜”。
强调稳慎:“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车正永无沉底月”。马:“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炮:“空头炮,凶恶难当”。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输棋只因出车迟”。“低头车,阵势虚”。“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炮进冷苍,难兴风浪”。“孤炮难鸣”。“单车寡炮瞎胡闹”。“高将多危”。“老卒无功”。
马炮争雄:“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马卒难破士相全”。“缺士怕马,缺相怕炮”。“缺士怕双车”。
棋招最忌:“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形势危险:“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棋不悔大丈夫”。
输赢:“胜败乃兵家常事”。“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
人间一切事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闲人指路,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最险不过当头炮,难防莫非拐弯马。得意之时休大意,小卒过河亦英雄。
擒贼先擒王,先下手为强。攻其要害处,非死即重伤。
车类象棋谚语
输棋只因出车迟,一车十子寒。得势宁可弃车,车不落险地。低头车,阵式虚。单车欲保剑,不能一条线。单车难破士象全,车正永无沉底月。
马类象棋谚语
马不躁进。马有八面威风。一马换双象,其势必英雄。马退窝心,不死也昏。马跳边,易被歼。马怕别腿。马不落角隅。双炮一条绳,残棋马胜炮。独马踩无棋。
炮类象棋谚语
炮勿轻发。开局时,炮不换马。炮头空,恶又凶。炮进冷巷,难兴风浪。孤炮难鸣。有炮需留对方士。残棋炮归家。
卒类象棋谚语
中卒守将门,无事莫轻进。无“叫将”不食中宫卒。卒进不惜身。弃卒开僵局。小卒过河当大车。一卒之微,全局攸关。卒坐宫心,老帅发昏。棋多双卒易胜。一卒功成见太平。老卒无功。
象类象棋谚语
象眼谨防塞。臭棋乱飞象。缺象惧炮攻。象棋象棋,无象无棋。
士类象棋谚语
无事不支士。支起羊角士,不怕马来将。背士将,忌炮攻。支错士,自找事。缺士怕双车。士亏应兑车。
将类象棋谚语
无事不动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将忌暴露。高将多危。太师坐椅。将军大脱袍。
双子配合类象棋谚语
车结“霸王”,铁壁铜墙。双马如绞刀,看你往哪逃。连环马气死单车。中路攻坚靠叠炮。一杯不醉两杯醉。二鬼拍门。车心马角,神仙难救。车马冷着。单车寡炮不成棋。翻江轱辘炮,恰是把葱剥。海底捞月。马后炮,把命要。卒坐宫心马一绕,将帅发呆死期到。门东户西守和之规。
多子配合类象棋谚语
三车闹士,神医难治。三仙炼丹,九宫掀翻。三象三士,可成和势。三子归边,将帅喊天。大刀剜心,老将抽筋。插上铁门闩,老帅受熬煎。天地炮响,神兵难挡。审时度势,弈战心理。谋定而后动。临杀勿急。死子不急吃。得先时且忌着忙。欲速不达。棋优不顾家,好比睁眼瞎。强胜易负。欺着莫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下棋最忌随手。
战略规划类象棋谚语
开局务要抢先。善战者求势。欲弃子攻杀,须全局筹划。先固己,再攻人。重守怯攻,智者不为。我势弱,勿轻进。彼强击帅。我弱求和。劣势不妨搏杀。宁失子,不失先。得子失先非上策。
战术运用类象棋谚语
调虎离山。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暗渡陈仓。金蝉脱壳。釜底抽薪。避实击虚。兵贵神速。擒贼擒王。勇者致胜。善出奇兵。巧用等着。妙使顿挫。双重威胁。借势谋子。弃小图大。顺水推舟。
把握全局类象棋谚语
积小胜为大胜。恋子莫如弃之。胜棋不闹事。微隙在所必乘。两利相权就其重。两害相衡择其轻。前车之鉴。棋错一着,满盘皆输。真假先手,辨清再走。骄兵必中计。良机稍纵即逝。授人以隙,后悔无及。输棋只因次序错。棋忌只看一角。莫放虎出笼。不贪食饵兵。失先弃子却无成。贪攻忘危棋势溃。恋战必酿祸。入局勿贪。当局者迷。
《适情雅趣》棋经论
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如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轰,炮辅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顺手炮,先要车活;列手炮,补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车横将路;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马飞过角,车便巡河。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鸳鸯马,内顾保寨;骑河炮,河岸拦车;骑河车,禁子得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等他车路;背士将,忌炮来攻。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弃便攻。弃子须要得先;提子莫教输手。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无内子宜动,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亏兑他车卒,算隐着要成杀局;使急着,恐悻不免。得先时,切忌着忙;输车时,还叫心定。子力猛,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寻和。学者详察斯言,可为国手矣!
橘中秘·全旨
棋虽曲艺,义颇精微,必专心然后有得,必合法然后能超。大抵全局之中,千变万化,有难殚述,然其妙法,必不能出乎范围。如顺手炮,先要车活;列手炮,须补士牢;入角炮,使车急冲;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鸳鸯马,内顾保寨;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得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算稳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去,还叫心定;子力猛,必须求胜;子力宽,即便寻和。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有能详察斯言,参玩图势,则国手可几矣。
橘中秘·歌诀
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护,卒宜左右攻,若将炮临敌,马出渡河从。
炮向士角安,车行二路前,过河车炮上,炮又马相连。
先车图士象,马将炮向前,敌人轻不守,捉将有何难。
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横并当头妙,冲前落角宜。
乘虚士可得,有隙象先图,夹辅须车力,纵横马亦奇。
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势成方动炮,破敌两旁边。
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一马换双象,其势必英雄。
橘中秘·残局说
棋有残局,补全盘之未备也。全盘子多而难明,残局子少而易悟,尤可取法。况得其一诀,便可触类引申,其于全盘所俾实倍至。如局本成和,贵乎能守。惟刚愎自用,锐其攻而布其胜,胜不可寻,而反致失中,败且随之。局固可胜,贵乎善谋。彼昏不知,馁于进而诿于和,和已自慊,而安敢他谋,子并弃之,此皆不审局面之误也。故必确有持循,方可为法。是集余从旧谱殚精毕虑,务别雌雄,精阐识未,使胜者必胜,和者必和,至无余蕴而后敢录焉。共得百四十局,伸其说者十之五,订其谬者十之三,间亦有窃附云。
范文四:国际象棋术语
二。常用术语
Chess set 国际象棋棋具
Colour 棋色
White 白方
Black 黑方
Piece 棋子
Bishop of opposite colours 异色格象
Bishop of the same colours 同色格象
Bishop ending 象残局
Board 棋盘
Square 方格
Diagonal 斜线
Centre 中心
Check 将军
Checkmate 将杀
Stalemate 无子可动
Discovered check 闪将
Double check 双将
Perpetual check 长将
To give check 打将
Checkmate 将杀
To give checkmate 杀王
Exchange 交换、兑子
Capture 吃子
Castling 王车易位
Opening 开局
Middlegame 中局
Ending 残局
Result 战绩
Resign 认输
Crosstable 成绩表 一般指循环制的成绩表
Half a point 半分
Analysis 拆棋
Position 局面
Novelty 新招
Threat 威胁
Attack 进攻
Defence 防御
Variant 变着
Combination 战术组合
Sacrifice 弃子
Mistake 错着
Clock 棋钟
Time trouble 时间恐慌
Score sheet 记录纸
Envelope 封棋信封
Master 大师
Participant 参赛者
Tournament 联赛
Match 对抗赛
Olympaid 奥林匹克赛
Captain 队长
Country 国家
Winner 优胜者
Champion 冠军
Drawing of lots 抽签
Number 序号
Round 轮次
To accept a draw 接受和棋
Adjourned game 封局
Adjourned position 封棋局面
Advantage n. 优势
Decisive advantage 决定性优势
Material advantage 子力优势
Obvious advantage 明显优势
Positional advantage 局面优势
Development advantage 出子优势
Space advantage 空间优势
To get advantage 取得优势
To have advantage 拥有优势
Chief arbiter 主裁判
International arbiter 国际裁判
National arbiter 国家裁判
To have the bye 轮空
Game of chess 国际象棋对局
Laws of chess 国际象棋规则
Castle v. 王车易位
Long castling 长易位
Short castling 短易位
Centre opening 中心开局
Central gambit 中心弃兵开局
Bishops’ opening 飞象开局
Latvian gambit 拉脱维亚弃兵开局
Kings’ gambit 王翼弃兵局
Vienna game 维也纳开局
Phlidor’s defence 菲立道尔防御
Four knights’ game 四马开局
Italian game 意大利开局
Evans gambit 伊文思弃兵局
Two knights’ defence 双马防御
Scotch game 苏格兰开局
Russian defence 俄罗斯防御
Spanish game 西班牙布局
Caro-kann defence 卡罗-康 防御
Alekhine’s defence 阿列亨防御
French defence 法兰西防御
Sicilian defence 西西里防御
Queen’s gambit 后翼弃兵局
Queen’s gambit acepted吃后翼弃兵局
Slav defence 斯拉夫防御
Queen’s indian defence新印度防御
Catalan system 卡塔龙开局
Kings indian defence 古印度防御
English opening 英国式开局
范文五:alpha-beta pruning
α-β 修剪,α-β 剪枝法 途径,方案,方法,路线,办法;步
骤 阿拉伯将杀 底线杀 落后兵 炮兵连;重火力组合 封锁,封堵,阻击,阻塞 博登将杀 国际象棋女神 双象交叉绞杀的将杀形态。 出自 18 世纪 William Jones 爵士的一首诗里的女 神,这个意思使用至今,亦作 Muse of Chess 指王被钉在盘角(四个角之一),毫无办法,被将 杀。 很常见,一般指被将杀王逃不出自方底线。 掉在最后的得不到其它兵保护的兵。 指直线上的叠车,或者同一斜线上的后和象的组 合。
Arabian Mate
Back-rank Mate Backward Pawn
blockade Boden's Mate
Caro-Kann defense
卡罗-卡恩防御,卡罗康防御 加泰罗尼亚开局,卡塔龙开局,卡特
Catalan Opening
兰开局 电脑国际象棋俱乐部 将死,将杀,杀王,杀棋 要求判和,声称和棋(局) 铁箍;被绞杀,被拘束 临界局面;关键局面;转折局面;生
CCC checkmate claim draw cramp
[电脑棋]Computer Chess Club 同 mate 严格来说与 offer draw 不同。 指局面由于空间受限的劣势而导致机动性的缺乏。 亦作 Critical Point
Critical Position
死局面 争议格,争夺格,关键格 数据库,数据集 偏移,偏转;引离 (搜索)深度,(搜索)层数 水平奇差之人;笨伯;棋走得一塌糊
Critical Square
[电脑棋]用于国际象棋指对局或对局片段的电子 数据库(集)。
deflection depth
[电脑棋] 贬义词
动力性;动态的,变化多端的;富有 一般指局面或着法的选择比较积极进取, 甚至具有 dynamic 朝气,冲劲的 侵略性打击性的,比较侧重指前景,即具有出现上
述特征的可能性。 有时亦用以指局面或着法造成富 于变化的情况。 endgame tablebase(egtb) 引擎,核心 残局库
[电脑棋]指棋弈软件主管思考计算棋步的核心程 序部分(模块)。 Epaulet 有时又作 Epaulette。指被将死的王此时在
Epaulet Mate
肩章式将杀
棋盘边线(四条之一),此王的相贴直线两边棋格 都有一同方棋子。
均势;均等;难分高下 撤退格,逃离格 估值函数,估值模块
有时特指“平先”。少数专指局面波澜不兴,双方平 稳难有威胁。 又作 flight square,对被叫将的王而言。
escape square evaluation function Extended Position Description(epd)
扩展局面描述
[电脑棋]一种记录局面的格式。
排局、题局的一种,不用遵守一些正式比赛时需要 Fairy Chess 理想排局;幻想排局 执行的正统国际象棋规则,比如不用顾及 50 回合 限着等。 带将(同时)抽吃,带将双(多)重攻击 后 侧翼象,堡垒象,蟹眼象 不假思索之错着;随手着 菜鸟,拙劣新手;臭棋之人 被
固定兵 侧翼,外侧 捉双,击双,双(多)重攻击,叉住 福斯特-爱德华兹记录法 堡垒,要塞;(防守的)关键点,支 但按据说是原创者波戈留波夫的意思, 特指马在叫 将的同时还吃着对方另一子。 来自波斯语,就是棋盘上威力最大的那位 源自意大利语,指白方象在 b2、g2 格,黑方象在 b7 格。 德语 贬义词 兵的前路被对方子顶着。 指 a、b、c 线和 f、g、h 线区域 更严格的意见认为专指马或兵的上述攻击形式。
family check
fianchetto
Fingerfehler Fish fixed pawn flank fork Forsyth-Edwards Notation(fen) fortress
[电脑棋]记录局面的通用格式。
撑点 边境线;分界线;中心横线;(楚河 出自尼姆佐维奇。假想第四、第五横线之间存在一 Frontier line 汉界) 甘必特,弃兵(子),弃兵(子)局 四海一家 心理阴影;梦魇,心魔,魔障;疑心 ghosts 生暗鬼 拉丁语。国际棋联的宣传语。 在国际象棋中, 该词特指只是某人心中想像的虚幻 恐惧,起因可能是惧怕对手,缺乏自信,因这种不 必要的恐惧而出现莫名其妙的失误 玩乐下棋时或见,在将死对方时,对方被杀得只剩 孤王一个 "greek gift"着法指故意给你送出小甜头实则内含 毒药,一旦受用,那么对方得到更大的利益甚至致 胜的局面等。另一个类似的词是"sham sacrifice" [电脑棋]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棋弈软件显示棋 盘、图表和控制界面的部分。 贬义词。 用在国际象棋词语中指棋走得很难看很拙 劣 被牵制的棋子可以在和 (对方) 牵制子同一线上 (直 线、横线、斜线)走动。 一对兵并排,白方的在第四横线、黑方的在第五横 hanging pawns 悬兵 线(有时范围扩大),不能得到其它兵的保护,它 们自身亦不能相互保护。 其优劣要具体局面具体分 析。 条分界线。
gambit Gens una sumus
Great Bare King
被剥光的王;光杆司令
诱饵,糖衣炮弹;虚情假意;希腊礼 Greek Gift 物
图形用户界面
驽马,老马
半牵制,有限自由牵制
置换表,乱数表,散列表,哈殊表
[电脑棋] 不能由兵来守卫的格。 往往特指两只隔着一横格的
兵都推进之后, 它们之间的那格可能成为对方子力 尤其是马爱落脚的地方。 出自已故著名国际象棋记者 Kmoch,指已易位王 前面的兵。 比赛还在进行中时,在赛厅旁边所设的房间,供一 些已结束对局的参赛选手在里面讨论、 玩棋或其它
Home Pawns
(近卫兵?侍卫兵?)
兔笼;棋手休息室
活动,不会干扰其它未结束的对局。一般在里面玩 的都是些非大师棋手,而这些棋手被戏称为“兔 子”,故名。
国际电脑国际象棋协会
[电脑棋]International Computer Chess Association 就是黑
方以 1...Nf6 应白方 1. d4 的防御总称。为
Indian Defenses
什么叫“印度”防御?不少历史学者认为起源于国 际象棋雏形时的印度。
Inner Pawn Innovation
内部兵,非边线兵 (谱外)创新着;新招;“飞刀” 阻挡,阻隔,遮拦;介入,插入;垫
出自 Kmoch,他指除了 a 线或 h 线以外的兵。 指在本已成形、定论的布局或局面里的创新之着。 把棋子走到我方被攻击子和敌方攻击子之间。 如果 我方被攻击子是王(即被叫将), 这种行动亦称 Parry a Check
Iterative deepening King's Indian Defense(KID)
王翼印度防御,古印度防御
KID 为简称 出自 Kmoch,描述双方的各一兵斜线邻接,谁都 可以吃对方。
杠杆 路线,变化,系列着法
出自 Kmoch,他用来描述这么一种情况:双方已 loose lever 自由杠杆 成杠杆的各一兵,既可以吃掉对方,亦可以擦肩而 过,有选择余地。 luft Null move heuristic Obstructive Sacrifice opening book(opening library) 按尼姆佐维奇的原本定义,范围比较窄:置我方一 子于(在开放或半开放线上)属于对方阵地一侧的 outpost 前哨;前沿阵地;前进基地 格上,由兵来护卫,且不受对方兵的攻击。一般可 认为是种局面优势(至少是潜在的)。现代的定义 更加广泛了, 指我方子力立于对方不能轻易攻击的 较前阵地。 一般指用于防守的一子同时要负担的防守方向太 overload 超负荷;不堪重负;难以兼顾 多,结果顾得了这一头,那一头就顾不上。要确保 某一个任务,就会在另外地方出现漏洞。 开局库 [电脑棋] 阻挠性弃子 透气;“开窗” 空着启发 把王前的兵走前,以防被底线杀。
为阻碍、干扰对方的出子而弃子。
overworked piece Parry a Check
过载子;超负荷子 阻隔被将;垫将
一子单独要同时保护太多其它棋子。 详见 interpose
臭棋之人;不堪大用之人;自高自大 贬义词,指棋艺差且没有前途之人,特别指水平既 Patzer 之辈 兵岛 兵形,兵型,兵结构 兵涛,兵的卷击,兵的冲击 兵型,兵形,兵结构 低却毫不自知甚至自高自大之人。 和己方其它兵分隔开来的一兵或兵组。 同 Pawn Structure 类似的表达:Pawn roller,Pawn push 另一较少见表述 Pawn Skeleton 来自法语 guéridon. 指被将死的王在相贴斜线两边 Pedestal Mate 支架式将杀 各有一同方棋子, 而被对方的后在其它相贴的棋格 上将死。 perpetual pursuit Petrov Defense 长捉,长打 俄罗斯防御,彼得罗夫防御 长将就是 perpetual check C42 不知语出何典,用“猪”来作为车的谐称,亦作 Pig 车 “Hog”。“Pigs on the seventh”或“Hogs on the seventh”是常见表达,就是双车齐集第七横线。 pin pl
atform ply ponder Portable Game Notation(pgn) 自困的象;麻烦小子 栓连,牵制,钉住 平台 层,半回合,半步 同步思考,后台思考 可移植式棋局记录法 [电脑棋]搭载引擎的程序部分 [电脑棋] [电脑棋]
pawn island Pawn Skeleton pawn storm pawn structure
[电脑棋]记录棋谱的通用格式。 特指后翼象被自己的兵阻挡,要开出来费功夫,比 如法兰西防御中黑方的后翼象。 QID 为简称 对非大师级棋手的谐称(有一点点贬义)。 同时攻击王和后的捉双。 C60-C99 B80-B85
Problem Child
Queen's Indian Defense(QID) Rabbit Royal Fork Ruy Lopez Scheveningen Simultaneous
后翼印度防御,新印度防御
“兔子” (皇室捉双) 西班牙开局,路(易)·洛佩兹开局 舍文宁根(变例),舍维宁根(变例) 同时攻击,并行攻击
Attack Skewering Attack 悠闲对局;即兴对局;玩乐对局 闷杀 原义是一种撞柱游戏, 国际象棋界经常借用来表示 进行非正式比赛或者平时娱乐随便玩玩的对局。 王被将杀时四围全是同方棋子,王动弹不得。 串击,串打;叉击
Smothered Mate Sozin
索津(变例),索金(变例),索津(进攻) B86-B89 拖延 (死亡) 时间的叫将; 垂死叫将, 一般指一方面临马上被将死了, 于是无望地叫将对
spite check
徒劳叫将 瑞典电脑国际象棋协会
方,可能只是拖延时间或者期待某些奇迹。 [电脑棋]Swedish Chess Computer Associations 王+单马胜王+车线兵的一种杀法(需条件适合), 因兵方不得不推进车线兵, 且王亦被对方的王和马
stamma's mate
斯塔玛将杀
联手赶到兵的一边前方,致使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单马算好步数把对方王将死在盘角的一种精彩杀 法。我们站有译文介绍过它。
Swallow's Tail Mate
燕尾将杀 骗术,障眼法,孤注一掷(以求挽回
Pedestal Mate 的美称。 专指劣势、将负一方使出战术手段反胜或谋和,一 般认为这些手段对方本来应该能识破。 [电脑棋]一般同 egtb,或另指其它用法(较少见) 比“规则和局”范围大得多,一般在棋艺研究中。 不同的走子次序到达同样的局面。 多见于开局局面 分析。
败局),金蝉脱壳,败战计 残局库 理论和局,例和,正和
tablebase Theoretical Draw
transposition
置换,变换,转换;“殊途同归”
transposition table
置换表,乱数表,散列表,哈殊表 陷阱,圈套,诡计;设陷阱,设圈套;
[电脑棋]一般同 hashtable
诱捕,陷害 树状搜索算法 三直连兵 国际象棋通用协议 低值升变,降阶升变,小子升变 解除栓连,摆脱牵制,拔钉
tree searching algorithm Tripled Pawns UCI under promotion unpin
[电脑棋] 一方的三兵在同一直线上相贴。 [电脑棋]Universal Chess Interface 升变的兵不升变为后,而升
变为车、象或马。
变例;变化,分支变化,分析变化, variation 变着,方案
多见于开局中具体成型变化。 线路型打击子力攻击对方同一线上的两子以上, 明
X-Ray Attack
透射;串打
攻在前者,暗攻在后者(如果在前者移走),同 skewer。 更严格的作者认为 X-Ray Attack 更着重于 指攻击重点在于在后者。
Zeitnot Zugzwang
时间恐慌,时间紧张
无等着,楚茨文格,动辄得咎;迫移 德语 德语。 指本来是很明显很自然的一系列你来我往的
Zwischenzug
突然变着,意外插着,“飞来横着”
走棋(多数情况看来是逼着),突然插入意想不到 一步棋,使走子次序以致未来形势发生改变。
范文六:国际象棋术语
一。国际象棋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积极的(Active):相对于对方的走法,更倾向于进去和战术的走法。也指更进去的一步棋或局面。
优势(Advantage):通常来自物质、时间、空间,以及兵型上的,局面上客观存在的领先。
代数记谱法(Algebraic notation):有时指国际象棋记法或简单地记法。表示国际象棋棋步的一种方式。大概有许多种记录国际象棋着法的方式就象有多种语言一样。但是,代数记法成为了国际标准。根本上讲,就是每个格子被给于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从白方的方向看,由左到右竖线用字母表示为a 、b 、c 、d 、e 、f、g和h,从白方到黑方的横线则为1, 2,3,4,5,6, 7和8。这样,白方的左下角的格子就叫a1,而右上角就是h8。
当棋子从一个格走到另一个格,代数记谱法使您辨认出行动的棋子和所到的格子。例如,如果车从a1格走到a8格,您写成Ra8。对于兵的走动,您只写兵到达的格子;例如,e4。王翼易位记作0-0。后翼易位记作0-0-0。
分析(Analysis):基于一个特定局面的连续着法的演算。比赛中,您不被允许移动棋子来分析而必须在您的头里做所有的演算。当比赛结束了,刚下完棋的对手共同地分析这个对局,走动棋子来努力找出最解着法。
注释(Annotation):关于局面或对局的书面评论。评论可能采取记叙文,记谱法,或两者组合的形式。
攻击(Attack):在棋盘的某一个区域里开始的一次进取的行动,或是吃子、吃兵的威胁。
叠(Battery):在一个竖线上放两个车或在同一个斜线上放一个象、一个后。
冒险家(Berserker):只用一两个棋子进攻的疯狂走法。以自己疯狂战斗的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战士命名的,并且后来被他们的对手用尊敬的战略或人身的危险所改变。
双象(Bishop pair):双象对一象一马或双马。双象共同工作得很好,因为他们能控制两个颜色的斜线。参见异色格象。
封锁(Blockade):用一个棋子(理想的是马)直接地直接地放在敌兵前面,阻止它前进。由尼姆佐维奇普及的。
大漏着(Blunder):导致丢子或导致局面上或战术上决定性让步的可怕的着法。
突破(Breakthrough):侵入敌人的阵地。
易位(Castle):同时移动国王和车。易位是棋手在一步棋中走两个棋子的唯一的走法。易位允许棋手移动他的国王离开中心到侧面(开局中的重头戏),在那儿它可能由兵保护。另外,易位出动了一只车。
当白方王翼易位时,他把国王从e1走到g1并把他h1的车走到f1。当黑方王翼易位时,他把国王从e8走到g8并把他h8的车走到f8。当白方后翼易位时,他把他的国王从e1走到c1并把他a1车走到d1。而当黑方后翼易位时,他把他的国王从 e8走到c8并把他a8车走到d8。
中心(Center):棋盘上由c3-c6-f6-f3格围成的正方形。e4,d4,e5和d5是中心的最重要的部份。e线和d线是中心竖线。
将死(Checkmate):无法解脱的对王的攻击。当一个棋手将死他的对手的国王,他就赢了此局。
古典(Classical):聚焦于建立完全的兵中心的下法。古典原则倾向于教条和顽固。古典棋手的哲学最终受到“超现代主义”的挑战。参见超现代主义。
腾挪(Clearance sacrifice):用牺牲一个碍事棋子的方式为有力的一着棋让路。
封闭性局面(Closed game):由固定的兵链阻碍着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倾向于马强于象,因为兵阻拦着斜线。
组合(Combination):利用局面的特殊性希望达到某一目标的,结合弃子的一系列强制着法。
通路联兵(Connected passed pawns):在毗邻的竖线上的两个或更多同样颜色的通路兵。参见通路兵。
控制(Control):完全地控制棋盘的某个区域。控制一条竖线或一个格子,或只是有主动性,都能构成控制。
反击(Counterplay):处于防御的棋手开始他自己的进取的行动,叫反击。
束缚(Cramp):通常是在空间上吃亏的结果,缺乏机动性。
关键局面(Critical position):对局的重要一点,胜利或失败的平衡点。
引入(Decoy):诱使对手的棋子到一个特殊格子的战术。
防御(Defense):有计划地反对敌人进攻的一步或一系列的几步棋。也用在许多由黑方决定的开局的名字。例如,法兰西防御和卡罗.康防御。
引离(Deflection):包括赶走对手的主要保卫者,以便瘫痪对手防御的战术。
出子(Development):把棋子从最初的位置走到新岗位的走子过程,这样他们就控制了更多的格子和有更大的机动性。
闪击(Discovered attack):埋伏。王后、车或象在等待攻击,只要其他的棋子或兵让开了路。
闪将(Discovered check):包括将您的对手的王的闪击。
双重攻击(Double attack):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的着法。
双将(Double check):最强有力的闪击,用两个棋子同时将王。国王被迫撤走,并且敌军因而至少停顿一着棋。
叠兵(Doubled pawns):同样颜色的两个兵处于一条竖线上。叠兵是用兵吃子的结果。
和棋(Draw):平局。和棋可能是从无子可动,三次重复局面或同意提和来的。参见无子可动;三次重复局面。
国际等级分(Elo rating):评价棋手的系统。由密尔沃基(Milwaukee )的Arpad Elo () 教授构想并被FIDE在1970年采用的。初学者也许有900分,一般的俱乐部球员1600分,州冠军2300分,世界冠军2800分。
吃过路兵(En passant):法语通过的意思。当兵推进两个格(只有它以前未走过)并且通过邻线敌方已经推进到它的第5线的兵,敌兵能吃掉这个兵好像它只走了只一格一样。敌兵吃不吃都可以,但必须在第一时机决定;否则,兵的特殊走法的特殊条件消失了,权利消失。
残局(Endgame):对局的第三个也是最后的阶段。残局是只有少量的棋子在棋盘上。进入残局的最清楚的标志,王后被交换掉了。
均势(Equality):双方都没有的优势或各种优势总体是平衡的局面。
交换(Exchange):兑子,通常棋子的价值相等。
得半子(Exchange, The):制胜的交换,意味着您赢得了一只车(5分)对象或马(3分)的交换。
蟹眼象(Fianchetto):意大利语在侧面的意思并只适用于象。蟹眼象对白象就是在g2 或b2,对黑象在g7 或b7。
国际棋联(FIDE):首字母缩略词。
竖线(File):垂直的八个格子组成的。特指代数记谱法的a线、b线等等。参见半开放线;开放线。
侧翼(Flank):a,b和c线在后翼,而f,g和h线在王翼。
子力(Force):物质。物质优势是一个棋手比他对手有更多的物质或他在棋盘的某个特定区域比对手的人多。
强迫(Forced):避免灾害而必须走的一步或一系列着法。
捉双(Fork):一个棋子同时攻击敌方两个棋子或兵的战术运子。
弃兵(Gambit):开局中自愿牺牲至少一个兵,想法是获得补偿的某种优势(通常是出子的时间)。
一般原则(General principles):国际象棋的根本法则,用来使稍差的棋手对不同的局面作出合理的反应。特级大师使用得比您会想象的要多!
大组合(Grande combination):包含许多步棋和许多类型战术的组合。
特级大师(Grandmaster):由国际棋联授予棋手的称号,有确定的整套标准,包括高的国际等级分。这是国际象棋里最高的称号(除世界冠军之外)。低些的称号包括国际大师和棋联大师,是国际比赛上最低的称号。一旦赢得特级大师称号就无法被撤消。参见国际等级分;大师。
半开放线(Half-open file):一个棋手没有兵但对方有一个或更多的兵。
悬(Hang):是无保护和被瞄上的。
弱格(Hole):无法由兵保卫的格子。这样的格子给棋子一个满意的家因为棋子无法被敌兵驱赶。亦称前哨点。
超现代主义(Hypermodern):针对国际象棋古典理论的思想学派。超现代主义坚持兵在开局时的中心将成为目标。这个运动的英雄是理查?列基和亚伦?尼姆佐维奇,他们俩阐明了侧翼控制中心的想法。象古典主义者的想法那样,那些超现代主义者可能过于极端。现今,从正反两面看好象更正确。两种哲学的升华是妥善处理任一个特殊情况所需要的。参见古典。
主动权(Initiative):当您走了能令您的对手必须反应的威胁,就说您拥有主动权。
垫(Interpose):把棋子或兵放在敌方攻击棋子和被攻击的棋子之间。
直觉(Intuition):由“感觉”而不是由演算发现正确的着法或战略。
王翼(Kingside):棋盘的一半,e、f、g和h线。王翼上的棋子是国王、在它旁边的象、马在象的旁边,而车在马的旁边。参见后翼。
小窗口(Luft):德语空气的意思。在国际象棋里,它意味给国王呼吸的空间。它描述的是王前的一个兵走了,以避底线将杀的可能性。
强子(Major pieces):王后和车。也叫重子。
大师(Master):在美国, 一个等级分2200或更多的棋手。如果棋手的等级分下降到2200以下,称号被废止。参见特级大师。
将军(Mate):将死的省略语。
物质的(Material):所有的棋子和兵。物质的优势是棋手在棋盘上有比对手更多的棋子或棋子的价值更大。参见点数。
中局(Middlegame):开局和残局之间的对局阶段。
轻子(Minor pieces):象和马。
机动性(Mobility):棋子的行动自由。
占领(Occupation):车或王后控制一条竖线或横线被称为占领那条线。一个棋子被说成占领哪个格子是它正在那个格子上。
公开赛(Open):指什么水平棋手都可以参加的一种比赛。虽然经常是棋手最终碰到比自己强或弱的对手,但奖励通常也是按组别的。这样的公开赛在美国是极端普遍的。
开放性局面(Open game):有许多开放的横线、竖线或斜线,少量的中心兵的局面。在这种类型的局面中出子领先变得非常重要。
开局(Opening):对局的开始,最出的十几着或更多着法的总和。开局的基本的目标是尽快出动子力;尽可能多地控制中心;并且及早易位使国王安全,同时把车展开到中心线路安置在潜在的开放线上。
开局(Openings):导向开局的大致目标的确定的着法次序。这些着法次序通常用发明者的名字或首次出现的地方命名。有些如王翼弃兵和英国式开局,已经被分析了相当了不起的长度。
异色格象(Opposite-colored Bishops):当棋手各有一个象并且是在不同色的格子里。异色格象永远无法直接接触。
过度扩张(Overextension):当向前推兵而太快地获得空间并试图控制很多地域,棋手的阵营里就留下弱点或削弱了前进了的兵。他就被认为是过度扩张了。
过载(Overworked piece):一个棋子被用来参与保护太多的其它棋子。
通路兵(Passed pawn):任何敌兵都无法影响其前进的兵,因此是有严重的升变威胁的兵。参见升变;低升变。
兵型(Pawn structure):也指兵骨架。所有兵的位置的各个方面。
长将(Perpetual check):当一个棋手让对手处于被将军中,强迫其反应,接着是另一个将军及被迫的反应,接着再将而重复第一个局面。由于这样的对局能被永远走下去,在局面重复之后对局被宣布和棋。参见三次重复局面。
长捉(Perpetual pursuit):相似于长将,只是被捉的是象,马,车或王后代替了国王。
小组合(Petite combination):只涉及几步棋的组合。
牵制(Pin):当一个棋手攻击对手一个无法移动的棋子否则他将丢失一个价值更大的不同的棋子。当这个价值更大的棋子是国王,这种战术称为绝对牵制;当它不是国王则称为相对牵制。
计划(Plan):棋手基于他的着法的短期或长远的目标。
点数(Point count):给棋子下面数值的记分系统:国王无价;王后9点;车5点;象3点;马3点;而兵1点。一些指南给国王的点计数是3.5点。
局面(Positional):根据长远考虑的一步棋或走法。缓慢的积累小优势被认为是局面的走法。
开局准备(Prepared variation):专业棋手普遍分析书中开局希望发现一个新的着法或计划。当棋手有这样一个发现,他经常将保存这个准备的变着至便用它对付某个专门的对手。
升变(Promotion):也叫变后。当兵达到第8横线,它能被升变为同样颜色的象、马、车或(最共同地)王后。参见低升变。
有根通路兵(Protected passed pawn):是在其它兵的保护下的通路兵。参见通路兵。
后翼(Queenside):棋盘的一半,包括a、c、b和d线。后翼上的棋子是王后、在它旁边的象、在象旁边的马和在马旁边的车。参见王翼。
安静的一着(Quiet move):不是吃子、将军或直接威胁的不摆架子的着法。安静的一着经常发生运子或组合的结尾,吃回点数。
横线(Rank):水平排列的八个格子。在代数记谱法中记作第1线,第2线,等等。
等级分(rating):衡量棋手相对力量的数字。数字越高,说明棋手越强。参见国际等级分。
认输(Resign):当棋手意识到他失败,没有等到将死就客气地放弃比赛。认输时,棋手可以简单地说“我认输,”或他也可以把他的国王放倒。当您刚开始学下棋,我推荐绝不认输。总从头走到尾。
浪漫(Romantic):从19 世纪初到其中叶是国际象棋的浪漫(或男子)时代,那时弃子和攻击被认为是男子气概的唯一表达方式。如果有人提供了弃子,拒绝被认为是怯懦可耻的。今天,有为大胆攻击和弃子倾向的棋手,经常试探地行动,也被叫作浪漫。
皇家捉双(Royal fork):攻击国王和王后的捉双。
弃子(Sacrifice):为获取在空间、时间、兵型,甚至在子力(可能在棋盘的某个区域导致子力优势。)上的好处而自愿放弃物质。不同于组合的是,弃子通常不是一件可靠的东西并经常需要一个不确定因素。
简化(Simplify):交换棋子是局面安静下来,消灭对手的攻击潜力,或澄清局势。
穿串(Skewer):对一个很有价值的棋子的一个威胁,它会被迫走开而允许吃掉它后面的一个价值较小的棋子。
闷杀(Smothered checkmate):当国王被它自己的棋子完全地围拢(或是在棋盘的边缘)并且受到一个无法回答的将军时,他就被闷杀将死了。闷杀经常由马来完成。
空间(Space):由各个棋手控制的领地。
空间数(Space count):过去经常用来确定谁控制更多空间的数字系统,一个棋手那一侧棋盘上的每个格子为1点,被对方的棋子或兵控制就属于对方。
冒险(Speculative move):没有明确结果的通常是必要的着法。有时充分的计算是不可能的,因此棋手必须依靠直觉,一个冒险的计划也许就出现了。经常涉及到弃子。例如,白方走了一个冒险的弃子之类。
无子可动(Stalemate):在英语里,是指敌对的两支部队之间的对峙。在国际象棋术语里,指一个棋手被束缚得很厉害,以至于任一合乎规则的走法都将暴露他的国王于直接的将军之下。无子可动是和棋(平局)。
战略(Strategy):思考之后的一步棋、一个计划或一个想法。
研究(Study):一些理论局面,或著作,使不常见的战术主题变得突出。
风格(Style):棋手下棋的路数,反射他的个性和偏好。棋手选择的着法风格通常表现了棋手的个人特征。在比赛中典型的是风格相反的两个棋手(例如,一个攻击者对一个安静的局面棋手),优胜者将是那个成功地强加他风格的一位。
战术(Tactics):利用短暂的机会争取优势的调遣。有很多陷阱和组合的局面自然被认为是战术的。
先手(Tempo):作为时间单位的一步棋。如果棋子到达一个有用的格子用一着棋但却走了两步,那它失去一个先手。例如,在l.e4 e5 2.d4 exd4 3.Qxd4 Nc6之后。黑方获一先而白方则失去一先,因为白王后被攻击必须第二次走王后到安全的地方。
理论(Theory):书里的著名开局、中局和残局局面。
三次重复局面(Three-time repetition of position):当棋手来回走子,重复同样的局面。经常是在物质上落后最后要失败的棋手,弃子求得长将(参见长将)。三次重复局面的结果是和棋(平局)。
时间(Time):在这本书里,除通常的含义之外(“黑方没有时间阻止白方所有的威胁”),时间是指出子的措施。也指思考的时间,既棋钟上的时间。参见时间控制;先手。
时间控制(Time control):每个棋手必须走完一定步数的规定时间。在国际比赛中,典型的时间控制是每个棋手用2 个小时完成40步。在各个棋手走完40步之后,被给以另外的时间(通常1 个小时20步)。如果棋手用尽了他的时间,但未走完必须的步数,不管局面如何他都被判负。
时间恐慌(Time pressure):国际象棋比赛对局中最扣人心弦的时刻之一。当一个或两个棋手用完棋钟上的决大部分时间而仍需要几步棋才能达到规定的40或45步,他们开始快速走棋,有时在疯狂的恐慌中扔下棋子。典型的出现可怕的大漏着的阶段。一些棋手几乎每场比赛都进入时间恐慌,被认为是时间恐慌癖。
交汇点(Transposition):由不同的次序得到的一个相同的开局局面。例如,法兰西防御的1.e4 e6 2.d4 d5 通常也能由1.d4 e6 2.e4 d5 的次序得到。
陷阱(Trap):暗中诱使对手犯错误的方法。
低升变(Underpromotion):兵变成比后小的棋子。
范文七:一、子力篇:
1、一车十子寒
2、车马冷着,车控线,马控点
3、车马炮优于车双炮,车双炮优于车双马
4、双马炮优于双炮马,马炮优于双马,双马优于双炮
5、双士缺象畏炮攻,双象少士怕兵冲
6、中局炮胜马,残棋马胜炮
二、战略篇:
1、棋弈思考的基本动作是:
1)思考对方刚走的这一步棋用意何在
2)思考对方下一步棋的最可能方向
3)思考己方的因应之道,予以破坏或将计就计
4)随时要有全局在胸
2、棋奕的思考方向在于:
1)寻找己方的最佳可行途径
2)阻扰对方的最佳可行途径
3、子、先、势、杀的次序:子 → 先 → 势 → 杀
4、随时注意下列可能性及可行性:
1)弃子取势
2)先弃后取
3)车换马炮
4)弃子渡兵过河
5)叫将反将
5、要注意兑子、得子后的棋型,先手得子失先非上策
6、占有先手时,宜避兑进攻主力
7、临杀勿急,催逼宜紧,勿手软
8、两军相逢勇者胜
9、明显攻着不易得手,切忌一厢情愿,意图侥幸,应注意攻着的暗度及深度
10、 单一功能的“守着”或“攻着”效果有限,应朝“守中带攻”或“攻中带守”方向思考
11、 后手布局应分析对方前一手棋(伺机反扑)
1)如为好,好在哪里?如何阻攻?可否守中带攻?
2)如为软手,软在哪里?如何见缝插针?可有暗藏机关?
12、对方捉子未必要逃,可考虑:
13、先自固,加强对敌方的“控制”,放慢进攻节奏,遵守“子先势杀”的节律,战局反而会更有利
14、先要预算,走时再算,切忌连走
15、计算时,不能只注意深度,更要注意宽广度
16、随时注意下列手法之运用:
2)窝心马(回旋,护底相,保马打车,暗捉彼车)
3)缩炮(过宫,叠炮,整型,摆脱牵制,反牵制)
17、车不立险地
18、死子勿急吃
19、仕勿轻上,兵戒冒进,子忌险弃
20、 有三子靠近九宫时,注意突起发难,弃子成杀
21、看似有“根”,实则无“根”或“根子”负担过重或“根子”不能胜任“移位”会造成双方盲点
22、有“根”而邀兑时,要注意“根子”是否安全可靠,“四车相见”尤然
23、车占兵线时,“收兵”顺序应细算之
24、“禁区”有时存在似险实安的现象,对于一些在常规下不宜轻进的“禁区”往往能以出人意外的着法履险如夷,这点要注意
三、战术篇
1、卒子过河后应注意:
1)其它后勤子力(车、马、炮)须能配合以利推进
2)占据要点,主导局面,不轻言牺牲
2、马吃对方原位七兵后,可用二路炮塞对手相眼,以便跃马卧槽
3、边卒挺进有三用处:
1)压制对方边马
2)我方能车一进三高出车或保中卒
3)能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进河口象位
4、当对手炮打边卒时:
1)避其沉底,上象或平炮阻之
2)诱其沉底,车马回师围捕之 ,对方之沉底炮可用己方车马(或车马象)捕捉,无论马是正马或边马。
5、以士角炮突发打掉对方六路士,有时会有出乎意外的奇袭效果
6、七路马被对方车压制时,考虑:
1)用一子保之(如高车保马,士角车保马,另一炮保马,退窝心马保马),而用另一炮击之(横线击杀或纵线击开均可)
2)可否弃马使彼车立暗位?或伸炮过河伺机平七倒挂金钩双击车相或单纯击杀该暗位车
7、我车即将被对方炮击时,考虑:
1)移开后是否先手捉子或叫杀
2)伸炮护前挡驾反打彼炮
3)先离险地
8、马前卒疏通性不如对手时应留意:
1)避免兑车,以免残棋难下
2)车应伺机巡河兑换三、七兵
9、****象位有马,可防止对方两边卧槽马
10、拐角马救急时可护住一士
11、残棋对方缺双士时,以车马攻之,可以一将一杀(兼吃兵),变少卒为多卒、化危机为转机
12、对于以车塞我相眼时,考虑:
1)先退炮驱赶危,再进炮还击
2)设陷阱,再回炮赶之或回马士角趋之
13、以二路车压对方边马,再用二路炮塞象眼可得子
14、对方上士阻挡我方四路马卧槽时,可考虑马四进二,再马二进一,马一退三卧槽
15、彼方用车护马(炮)而用另一炮打我车时,考虑:
1)用炮挡于车前护驾反打
2)用我方另一子对捉彼车(炮击、兵觑、或跳无根马作炮架直击)使彼车移开而马(炮)脱根
16、当红马吃原位七路卒后,我方可象五进七配合七路马困彼马
17、单马过河十只九只“呒”,孤炮不成事
18、己牵制对方子力时要注意对方借杀,叫将兑子或弃子遁逃反击
19、车借中炮力而吃象时(险地),宜防卫彼方车吃中炮或突然「偏将」「露帅」
22、残棋炮归家,有炮须留他家士
21、随时留意对方(及我方)士角炮的突袭(炮击柳条穿鱼),阻拦或截断的作用
22、马后藏车、炮后藏车似拙实巧
23、对付对方讨厌的士角炮(五六炮、反宫马),可考虑:先用横车盯住,再用车后炮(最好是担竿炮型,如中炮双正马再炮五平四即是),硬兑士角炮「破根」
24、冷僻而灵活的腾挪:
1)车:“矮车”、“车一进二”、“车一进三”、“大出车”、“车九平二”
2)马:“归心马”、“马三进一再马一进三跃象头”
3)炮:进炮(炮八进一、炮八进三),退炮(炮五退一、炮八退一,炮七退一)
四、先后手
1、布局反先要点:
1)逼使对手走子还原(重复)
2)促使对方有效步数减少
3)干扰敌方布阵或造成僵局,使对方无好棋可下
2、子力交换前应研判:
1)交换后之棋型
2)不以好子换坏子,不以活子换死子,不以重子换轻子
3、注意「假先手」
五、对局篇
1、巡河炮应对要领:
1)上士勿急,以免被瞄象控制
2)跨河车联合小卒围捕之
3)随时注意对方平炮脱根兑子或叫杀之着
2、河口马应对要领:
1)高车骑河驱之。若对方有巡河炮保马的棋则考虑先七星剑弃兵拆除炮架,再用车驱之(横线、纵线均可)
2)伸炮跨河借彼兵做炮架击之
3)伸炮跨河伏进卒渡河做炮架击之
3、中路无法突破或我方阵型有缺陷时,中炮位置应予调整(移型换位)
4、中局十技:「挪、抽、捉、兑、牵、拦、逐、运、弃、杀」及停着顿挫
5、布局原则:
1)首要尽快出动大子:车路要通,马路要活、炮勿轻发
2)抑制对方大子出动
3)注意子力的协调性和联络性
6、布局阶段宜注意的问题:
1)走子要有效率(目标明确,不要一子走动过多,能抑彼扬己)
2)不要多补士象
3)要防止子力拥塞
4)勿贪吃(或贪渡)兵卒
5)勿贪子失先
6)马勿轻进
7)要抢占全局要道与要点
8)要注意弃兵争先
9)要注意地带的问题
10)扩展我方空间,压缩彼方空间
《桔中秘·全旨》
棋虽曲艺,义颇精微,必专心然后有得,
必合法然后能超。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
有难殚述,然其妙法,必不能出乎范围。如: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
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
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
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
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
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
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
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
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
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后,还叫心定。
子力强,局中寻胜;子力弱,即便寻和。
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
有能详察于斯言,参玩图势,则国手可几矣!
《棋经论》
夫弈棋者要专心绝虑,静算待敌,坦然无喜怒挂怀。
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
如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轰,炮铺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
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入角炮急使车冲;
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先行;
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
马飞过角,车便巡河。
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
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
正补士等他车路;背立将忌炮来攻。
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拼便攻。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输手。
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无内(纳)子宜动。
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着要成杀局,使急着恐悻不完。
得先时切忌着忙;输棋时还叫心定。
子力猛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寻和。
学者详察于斯言,可为国手矣!
东海朱晋桢进之
棋有残局,补全盘之未备也。全盘子多难明,残局子少而易悟,尤可取法;况得其一诀,便可触类引伸,其于全盘所裨实倍至。
如局本成和,贵乎能守,惟刚愎自用,锐其攻而希其胜,胜不可寻,而反致失中,败且随之;局固可胜,贵乎善谋,彼昏愦不知,馁于进而诿于和,和已自慊,而安敢他谋,子并弃之,此皆不审局面之误也!故必确有持循,方可为法。
是集,余从旧谱,殚精毕虑,务别雌雄,精阐识未,诚使胜者必胜,和者必和,至无余蕴而后敢录焉。
共得百四十局,伸其说者十之五,订其谬者十之三,间亦有窃附云。
审对方之布局
审对方得先失先
审对方得势失势
《中国象棋词典》中局论摘要
--------------------------------------------------------------------------------
中局:通常指开局后约经十余个回合,双方经过战略布署,布阵列势就绪,即入中局。
此时双方力量犹强,攻守矛盾较集中、突出,棋路变化复杂,战略上强调争先夺势胜于子力得失。诚所谓:
“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
“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叫落后。”
中局基本战术:
运子取势:联车攻将;飞相拦车;声东击西;
车炮联用,调虎离山;回马活炮。
牵制:弃兵牵子;炮拴车马;炮窥底象;相口禁车。
兑子争先:交换谋子;交换赚象;一车搏双。
简化:兑车解危;局面简化;随机撤退
紧逼谋子:
(马炮)双捉死车;迂回(敌后);诱逼(不得不应);
步步逼车;双马攻车;兑车捉双;渡兵引象(续攻底象);
相马捉双(飞象隔炮,助马捉双);攻马捉双(攻击根子);
拦车捉炮(伏抽得子);弃炮(伏杀)胁车;一车捉双;
退炮助车(以多攻少);攻塞心马;以退为进(避敌反捉)。
反击:破象求变;抽照解危;解杀还杀。
攻守兼备:飞象轧马;上士防车;退马防马;消除伏击。
突破:攻连环马;马踹中营;乘虚而入;杀士擒将;炮换双象。
先弃后取:舍炮活马;马炮攻象;攻马抽车。
弃子攻杀:舍车杀士;弃马露帅;舍马助车;马换双象;舍马出帅;借炮使马;马奔卧槽;进马送马;舍马轧马;舍马闪炮。
============================================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
象飞四方营四角,马行一步一尖冲。
炮须隔子打一子,车行直路任西东。
唯卒只能行一步,过河横进退无踪。
象棋易学最难精,妙着神机自巧生。
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
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
更熟此书胸臆内,管教到处有芳名。
起炮在中宫,观棋气象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附,卒宜左右攻。
居将炮车敌,马出渡河容。
炮向士角安,车行两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在后为先。
集车拿士相,仍教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不为难。
炮车边塞上,临阵势如飞。
虚隙井图象,冲前敌势危。
绝敌寻先子,无语自沉吟。
车将车破敌,变化少人知。
象局势能安,行车出两边。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炮急常行动,上士必相圆。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行。 势成方动炮,攻敌两河边。 劝君依此诀,捉将有何难。
一车在中营,鸳鸯马上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胜宜得先
得子得先名得胜,得子失先却是输。 车前马后须相应,进退应须要付车。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 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
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
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
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将: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双将:亦称双照将,一方走动棋子后由两个字力同时攻击对方帅(将)。三照将同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将死: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杀: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捉: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
兑: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闲: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献: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拦: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则称“解杀还杀”(“解将还将”同理)。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象棋赛事与名人
范文九:象棋术语中英文对照
一 般 术 语
General Terms
xiangqi rules
arbiter, referee, judge
封棋, 保留
stalement,
正着, 官着
time control
adjournment
lost on time
commentation, commentory, annotation
review, play back, post-mortem analysis (of game)
move first, play red
move next, play black
responding
middle game, mid game
game, end game composition
practical end game
winning game, won game
lost game, forced mate
won position
draw position
judged draw
positional win
positional draw
move, correct move
excellent move
move, pressing move
tricky move
plausible move
useless move
big blunder
waiting move
Tempting move, inducing move
alternative, variation
initiative
得先, 反先
gain initiative
失先, 失一先
lose initiative, lose a tempo
后手, 被动
disadvantage,
局势, 局面
advantage, superior
inferior, awkwark position
even positions
position, siduation
chase, pursue
mate, mating threat
dissolve mating
repetition of position
exchange, trade
seal off, blockade
move forwards, advance
move backwards, retreat
move sidewards, traverse
capture piece
gain piece
lose piece
perpetual check
perpetual chase, perpetual pursuit
perpetual exchange offer
perpetual mating threat
perpetual blocking
perpetual follow
check & wait
check & chase
check & mating
mating & wait
mating & chase
chase & wait
fork, attacking two pieces
rooted, protected
unrooted, unprotected
piece-kind
combat, wrestle, sharp attacking each other
counter attack
mating assault
undefended sector, weak sector
play at par
1-move handicap
perpetual 1-move handicap
2-move handicap
3-move handicap
1-horse handicap
2-horse handicap
calm game, secured position
disorderly position, scattered position
winning position
Active pieces
passive pieces
combination moves
Tenable situation
位 置 名 称 Descriptions of positions
(为方便读和写, 可尽量用括弧内的简称)
river bank (RB)
cross-river (CR)
pawn rank (PR)
base, 1st rank
bottom rank
cannon rank
throat rank
中线, 中路
central file
edge files
elbow files
armpit files
centroid, throat
palace corner, palcorner
象眼, 象田
elephant-eye (E-eye)
车的术语 Terms related to chaRiot
Filed chaRiot
Ranked chaRiot
Central chaRiot
河头车, 巡河车
River Bank chaRiot, (RB chaRiot), Patrolling chaRiot
Cross River chaRiot (CR chaRiot)
Pawn Rank chaRiot (PR chaRiot)
Armpit chaRiot, King Side chaRiot
E-eye chaRiot
Edge chaRiot
Bottom chaRiot
底车(已方底线)
Base chaRiot
High chaRiot
Low chaRiot
Linked chaRiots
Boxed chaRiot
炮 的 术 语 Terms related to Cannon
中炮, 中官炮
Central Cannon
Edge Cannon
Palcorner Cannon
RB Cannon, Patrolling Cannon
Bottom Cannon
Linked Cannons
Exposed Cannon
Centroid Cannon
Central Pinning Cannon
3rd File Cannon, 3rd Cannon
7th File Cannon, 7th Cannon
Home Rank Cannon, Homing Cannon
Corridor Cannon, Alley Cannon
马 的 术 语 Terms related to Horse
Screen Horses
Single Horse
Sandwich Horses
E-eye Horse
Angler Horse (Attack)
Elbow Horse (Attack)
Palcorner Horse
Centroid Horse
Edge Horse
Lame Horse
Linked Horses
兵 卒 的 术 语 Terms related to Pawn
Central Pawn
Right Edge Pawn
Left Edge Pawn
Right Elbow Pawn, 3rd Pawn
Left Elbow Pawn, 7th Pawn
Low Pawn (at throat rank)
Bottom Pawn
Promoted Pawn
Linked Pawns
Opposing Pawns
Centroid Pawn
E-eye Pawn
帅 将 的 术 语 Terms related to King
Central King
King at Side, Palside King
Exposed King
King at peak, Roof King
Naked King
士 象 的 术 语 Terms related to Adviser and Elephant
Full guard
Single Adviser guard
Single Elephant guard
Half guard
Base Elephant
Edge Elephant
Top Elephant
Left Elephant
Right Elephant
Central Elephant
Left Adviser
Right Adviser
Centroid Adviser
Base Adviser
Palcorner Adviser
Palcorner & Centroid Advisers, Ram Horn Advisers
攻 杀 局 势 Checkmate/Attacking positions
2-R checkmate
3-R checkmate
Horse Braking chaRiot checkmate
4-R rendezvous
Cannon smothered checkmate
Double Cannons smothered mate
Double Cannons checkmate, Tandem Cannons checkmate
Pinning Cannon
Cannon-chaRiot discover check
ChaRiot-Cannon discover check
Double Horses checkmate
Horse-Cannon checkmate
Tiger Silheoutte
ChaRiot-Horse checkmate, chaRiot-Horse zugzwang
Throat cutting checkmate
Capture with discover check
3-piece at side, flanking trio
4-piece at side, flanking quartet
Sacrifice for attacking, assaulting sacrifice
Deployment for advantage
Abandoning before gaining
Exchange for initiative
Counter mating
红 方 开 局 Red's Openings
Central Cannon opening
Palcorner Cannon opening
Cross Palace Cannon opening, Parading Cannon opening
Pawn opening, Angel's guide
Elephant opening
Horse opening
中炮进三兵
Central Cannon 3rd Pawn
中炮进七兵
Central Cannon 7th Pawn
中炮进中兵
Central Cannon Central Pawn
中炮过河车
Central Cannon PR chaRiot
中炮巡河车
Central Cannon Patrolling chaRiot
中炮七路马
Central Cannon 7th Horse
Central Cannon Linking Horses
Central Cannon File chaRiot
Central Cannon Rank chaRiot
5th & 6th Cannons
5th & 7th Cannons
5th & 8th Cannons
5th & 9th Cannons
黑 方 开 局 Black's Openings
屏风马布局
Screen Horses defence, 2-Horse defence
反攻马布局
Sandwich Horses defence
单提马布局
Single Horse defence
Folding Cannons defence, Tandem Cannons defence
Elbow Cannon defence, Thundering defence
3-step Tiger defence
Same Direction (SD) Cannon, Mirror Cannon defence
Opposite Direction (OD) Cannon, Counter Cannon defence
屏风马平炮兑车
Screen Horses Edge Cannon for chaRiot exchange
屏风马双炮过河
Screen Horses Double PR Cannons
屏风马左马盘河
Screen Horses with RB Horse
屏风马左炮封车
Screen Horses with Left Cannon Blockade
Pawn vs Pawn opening
Horse vs Horse opening
SD Cannons opening
OD Cannons opening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Pawn vs Elbow cannon opening,
Angel's Guide vs Thundering defence
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 Central Canon 3rd Pawn vs Sandwich Horses
中炮进七兵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局
Central Cannon 7th Pawn PR chaRiot vs Screen Horses Edge Cannon for chaRiot exchange
范文十:中国象棋的由来
周武帝发明的。明清时期进入民间。
我国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究其源头,众说纷坛,尚难断论。战国时期宋玉所著《楚辞》招魂篇里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说法,提到了象棋。从那时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但当时的"象棋"指的是象牙做的六博棋,不是现代形制的象棋。
六博棋由两人对弈,每方六子,有枭、卢、雉、犊、塞五种棋子,前四种棋子双方各一枚,最后一种棋子"塞"各两枚。枭为首,即主帅。《说苑》载有"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燕居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那时在达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流行下象棋,甚至影响到门客了。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曾制《象经》,并集合百官在朝廷进行讲解。文学家庾信曾作《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那时期,"象戏"在宫廷和文人中很盛行,但也不是现代形制的象棋。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将、车、马、卒四个乒种,唐代以后,火器开始用于军事。据《唐书》记载,以机发石为攻城,号将军炮。所以那时的炮字还是"石"为偏旁的。军事上火器的发展给模仿战斗场面的象棋带来了新的发展,使象棋逐渐改革成为拥有将、车、马、炮、士、象、卒七个兵种,这就和现代象棋的兵种基本相似了。唐《续藏经》载:"昔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儒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由此可见,唐牛僧儒的时代以前,象棋没有炮,加炮以后,才成现代象棋的雏型。但牛僧儒《玄怪录》中岑顺梦幻所见和挖掘古墓所发现的象棋,只有王、上将(象)、军师(士)、辎车、天马、六甲(步卒)等六个兵种,还没有炮。其时为唐代宗宝应元年,故后人称之为"宝应象棋"。
宋晁无咎(公元年)的"广象棋",棋子32个,与现制象棋的棋子总数相同,棋盘纵横各11路,比现制象棋盘大一点。广象棋把两炮放在车的外侧,棋子名称和着法与现制象棋相同,但没有说明棋盘中间有无河界。有河界的象棋盘见于北宋末。北宋末女词家李清照的《打马图经序》中刊有打马戏和象棋两用的局戏图,它所表示的象棋盘图形与现在的完全一样。另外宋颢关于象棋诗词中有"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由此可见,北宋前的象棋盘没有河界,棋盘有河界的象棋是在北宋末定型的。
象棋子现在是平面字形的,但早先曾是立体象形的。《玄怪录》中所述的出土古墓,前有金床戏局,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说明唐朝"宝应象棋"的棋子是铜质象形立体子。后来,北宋古墓出土的象棋文物中,见有圆形铜质的平面棋子,直径大小不等。正面有车、马、炮、将、士、象、卒字样;反面则是各种不同形状的图文。将是坐着的将军,腰悬长剑;士是女将,上着戎装,下穿裙子;象是一只大象;车是带有飞轮的辎车;马是飞跃的马;炮是飞石;卒是手执长矛的士兵。以后,图枰的棋子逐步为字形棋子代替。宋徽宗赵佶的《宫词》有"白檀象戏小棋枰,牙子金书字更明",说的就是白色的檀木棋盘和象牙制的金书字形棋子。 第一个以比较完整的篇章来描述象棋着法的是南宋诗人刘克庄。他的长达240字的五言古诗《象弈》中,有"小艺虽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桔中戏,妙不出局外。屹然两国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俱变态。……远炮勿虚发,冗卒要精汰。……昆阳以象奔,陈涛以车败。匹马郭令来,一士汲黯在。……"等句,形象地描写了象棋的棋盘、棋子和着法。和刘克庄同时代但稍晚些的著名学者陈元靓,在他晚年所编的日用百科全书《事林广记》中,辑集了一些棋势和两个全局着法,这是见于记载的最古棋局。
继宋之后,象棋在明代又有了大的发展。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象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名棋手辈出,象棋的棋艺著作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棋谱,反映了明人对象棋深入探索的成果。清代的象棋进一步平民化,普及面广。同时,在象棋界,名手众多,棋派林立,国手倍增。而象棋谱中也多是精湛之作。这些都对近代和当代象棋的发展及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
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 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象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