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冰钓电玩如何快速直拍横打入门心得?求分享心得

穷游大洋洲
在冬天,一路向北(阿拉斯加极光、温泉、冰钓,走走玩玩,全文完)
在冬天,一路向北(阿拉斯加极光、温泉、冰钓,走走玩玩,全文完)
powered by
这次阿拉斯加的旅行已经过去半年多了,游记也已经尘封在电脑多时。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忘记发在穷游上,任性的一忘就一直到现在。冬天慢慢的走,等到开春的时刻,又会有很多驴友搭上飞往Anchorage的飞机。趁你们还在计划的时候,我还是把游记发出来吧。
我只写游记,不写攻略。
现在的版图是两百年前东拼西凑的结果,那时候地广人稀,大片大片的土地既然没有人住,也就没有继续花钱维护的必要,还不如卖掉了换点儿金币。当时的美国政府就像二十一世纪初期到北京投资买房的那些人一样慧眼识珠,大批购进土地。1804年,美国从那里廉价收购了路易斯安那以及周边的地区,面积足足有当今法国的六倍之大,收购价格仅仅是每平方公里不到13美元;1819年,美国又用人口迁入的战略占领了佛罗里达,让这块名义上的殖民地没有几个人真正效忠西班牙了——于是西政府就干脆顺水推舟,以500万美元的价格把佛罗里达抛给了美国。后来,美国又以打家劫舍的方式从那里抢来了加州、内华达、犹他、亚利桑那、科罗拉多……这么大的地盘美国只象征性的扔给了墨西哥1500万美元:老子要你的地,那是你的荣幸。
同样在19世纪的1867年,沙皇俄国那边也出了问题,他们在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打得溃不成军,连年战乱又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美国又站了出来,以购买的方式得到了属于俄国的阿拉斯加的土地,也让俄国手头上多了720万美元的现金。当时的阿拉斯加在俄国人的眼里却是一个大累赘,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俄国当时的想法也和十年前的很多北上广家庭是一样的:家里可能孩子上大学要用钱,老头子要养老,户头上的钱不够,怎么办呢?把市郊那套房子卖了吧,反正也没什么人租,而且还要交物业费,卖了反而心里舒坦,少了个牵挂。于是,阿拉斯加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过了户,美国的国土面积再一次暴涨,俄国却做出了让他们至今都悔青肠子的一笔买卖。
如今的阿拉斯加已经今非昔比,这里巨大的矿产和石油储备,丰富的海洋资源,成熟的旅游经济,还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早已让这个“弃婴”变成了名符其实的高富帅,成为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屹立在北极圈上的重要棋子。现在的人看看现在的阿拉斯加,再想想1867年的那张720万美金的收据,后悔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想而知,如果现在俄罗斯依旧占据着这片土地,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肯定会高一个档次,和美国的白热化竞争上也能添加一块重量级的砝码。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是的,这次春假的旅行目的地,就是阿拉斯加。
飞机进入阿拉斯加领空的时候,我却似乎感受到了当时俄国对于阿拉斯基的矛盾心情:银装素裹的大地上除了成片成片的雪山之外看不到一砖一瓦,当然也看不到任何生机活力,绵延的白色彻彻底底把阿拉斯基包裹了起来,让它从表面上看上去不过就是个重峦叠嶂的不毛之地。壮观归壮观,可是俄国国内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哪有那观景的心情?于是阿拉斯加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肉;既不忍弃,不如卖之。
直到飞机快接触跑道,我还是没有看到什么楼房,雪山和海洋还是主要背景。我们降落在了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拉治,这里聚集着整个阿拉斯加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阿拉斯加全部人口也就区区70万而已)。我们在机场取了车,开上了安克拉治的高速公路,常年的雪还堆在路边,每辆车都像从来不洗澡的乡村野孩子,满身泥泞。安克拉治就是一个被雪山环绕的城市,从城市里面处处可以看到远处巍峨的雪山,连绵不绝。整个城市也在高高低低中勉强铺开,狭窄的道路被设计出了很多单行线,一旦错过目的地就要绕很远才能绕回来。
我们先去了一下安克拉治的访客中心(也是整个阿拉斯加的访客中心),访客中心的阿姨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给了我们很多地图,还很关切我们租了什么车。她强烈建议我把我的轿车升级成四轮驱动的SUV,以便来应付不同的冬季路况。我这次租了一辆福特的Taurus,属于比较大的轿车了,车身比较重,我自己觉得小心开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谢谢了她的建议,说我会考虑。来之前我照例做了很多功课,说在阿拉斯加开车一定要慢字当头,千万别高估自己的驾驶水平,我牢记在心。出来旅行,安全是最重要的。
游客中心的街对面有一家显眼的料理,也就成了我们在阿拉斯加的第一顿伙食。但这一餐足足把我吓到了,食物倒是凑合,吓到我的是价格。阿拉斯加是少数几个没有消费税的国家之一,听上去应该便宜一些,可是他们的裸价已经够吓人了,随便一份日本拉面就要接近20美金一碗,一盘寿司也大约是这个价格。大体扫了一下他们的菜单,普遍比美国其他的地方要贵出1.5到两倍。于是我做了点调查,去维基百科搜了一下阿拉斯加的收入和消费状况,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阿拉斯加是美国物价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样也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每年六万五千美元。还有,阿拉斯加人去餐厅吃饭的小费可以自愿给到17%,也是全美国最高的(其他地方平均12%到15%)。这几个简单的数字传递出了这样的信号:阿拉斯加人赚得多,花得也爽。
人少,雪多,物价高,是阿拉斯加给我的第一印象。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我的第一印象里面并没有“寒冷”。相反,安克拉治的气温却非常温暖。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之下,气温接近零上五度,大大高于我们的预期。也许是今年美国大陆实在太冷了,我们曾经连续十几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生活,来这个接近地球最北端的地方却成了避寒之旅,听起来好一个讽刺。
我们在安克拉治住在一个小旅社里,这里简单干净,设备齐全,一晚上也只需不到50美元。这个小旅社是一个胖胖的大汉在经营,他叫托尼,和他一聊才知道他是在印第安纳长大的,他从印第安纳搬来安克拉治经营这家小旅馆已经十年了,他自己也住在这个房子里,每天都能遇到世界各地的游客。第一次在美国住这种青年旅社,虽然条件比不上星级宾馆,但是整洁和温馨却是富丽堂皇的宾馆所望尘莫及的。住在阿拉斯加的人都是很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人,找到一份稳定的赚钱来源之后就可以默默地做下去,从青年一直做到白头。我觉得这个托尼也有这个潜质,此类人的特征就是,他们满脸的幸福,满脸的善良,满脸的友好。
安克拉治的宁静让它的确不像是堂堂一大州的第一大城市,似乎称呼它为“小镇”更为贴切一些。三三两两的车子和星星点点的路人让这座雪山旁的城市有点死气沉沉。不敢想象冬天那些基本上没有白天的日子,极夜下的阿拉斯加是多么的无聊透顶,怪不得俄国人不喜欢这儿,也怪不得在美国收购阿拉斯加之后引来的却是全国上下一片反对,那叫骂声如同现在人抨击政府乱花纳税人的钱那样一浪高过一浪。
不过对于我这个旅行者来说,安克拉治的繁华与否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这趟旅行的最大目标就是看传说中的极光的。据说最近几年的极光活动很频繁,也据说每年的二三月份是最容易看到极光的时候,所以我考虑到这也许是我最后一个学生生涯的春假,也考虑到参加工作以后也很难在三月份这个忙碌的季节请假,这次就果断选择了阿拉斯加作为旅行目的地。安克拉治是看不太到极光的(除非极光非常强烈),阿拉斯加那个被誉为“极光圣地”的才是大家争相去看极光的目的地。费尔班克斯号称阿拉斯加第二大“都市”,聚集了超过三万的“庞大”人口总量。它在安克拉治北方500多公里处,再往北一点就可以到北极圈了。之所以被人称作“极光圣地”,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它足够靠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有比较完善的旅游设施,餐饮住宿还是比较全的,另外就是光害较少。极光要在漆黑的夜里才能被大家看清楚,对于人口超过20万的“超级大都市”安克拉治而言有点太过于灯火通明了,小巧而精致的费尔班克斯才能满足这个硬件条件。
从安克拉治开车到大约五个小时,沿途道路并不是高速公路,而是双向单车道的普通公路,据说不是那么容易行驶。好在我们这次行程并没有很紧凑,极光也都是晚上才能看得到,所以我们起床之后完全可以慢慢悠悠地往费尔班克斯行驶,天黑之前到达即可。这个季节的阿拉斯加基本上昼夜等长了,我们有比较充足的白天可以游玩,也不至于耽误晚上看极光的时间。安克拉治到费尔班克斯一路上风景秀丽,雪山环绕,我们既然不赶路,就经常下来拍景色。阿拉斯加政府贴心地在景色不错的地方设立的小的停车点,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驻足观望。“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壮阔的雪山只有亲眼看到才有那种被震住的感觉,“百闻不如一见”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费尔班克斯也是一个宁静的地方,我们到达的时候就已经接近傍晚了,既然还有一点阳光我们也就不想浪费,直接开去了冰雕比赛展览场。费尔班克斯的冰雕锦标赛是世界最大的冰雕艺术比赛,自1989年成立这项比赛以来,每年的三月都会聚集超过三十个国家的冰雕爱好者来到费尔班克斯炫耀他们的作品,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专程前来参观。今年的比赛在我们抵达阿拉斯加之前就已经结束了,但是获奖作品都还摆在那里供游客参观游览。冰雕场其貌不扬,看起来像是个临时用篱笆围起来的养殖场,甚至连售票点都是临时搭建的板房,加个破桌椅就可以卖票。但别看这个其貌不扬的地方,里面摆放的可都是世界级的冰雕作品。虽然刚进园区看到一些简单的冰屋子冰椅子,其实那些都是供你上去玩儿的摆设,真正的获奖作品都在远方的树林前,一排长长的作品前面都有围栏,围栏旁边还有一片木板介绍获奖的团队。大部分获奖的团队都是来自、或者北欧的,偶尔有一些和的代表团也都奉献了非常棒的作品。我查了一下这项比赛的历届获奖名单,来自中国的参赛团队只有2004年的时候获得过这项比赛的冠军,当时的作品名称叫做“龙舟”。可是冰雕艺术唯一让人遗憾的地方就是它无法长时间保存,我们只能通过照片或影片这些形式回味那些已经融化了的冰上艺术。但我觉得这样的艺术存在形式也可以很好地激励着冰雕艺术家们的大胆创作,没有历史作品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没有太多先入为主的狭隘思维,艺术可以被最大化地进行夸张或者想象。这些冰雕雕刻的精细程度真的令人叹为观止,有些动物的毫毛都能雕得一清二楚,摆在那里像童话故事里的场景一样,美艳而温馨。
看完冰雕,入驻旅馆,等待极光,可是啥也没看到。
其实没看到算是正常的,今天我们也没有寄托太大的希望。本来赶了一天的路有点身心俱疲了,进了旅馆松懈下来似乎就不愿意再全副武装地出去。而且,今天的极光预测值只有“低”(网络上有极光活跃强度预报,一般分为“活跃”“强”“一般”“低”“安静”),也就是看到极光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有的话可能也不会太明显。没关系,我们在一共住四个晚上呢。据说在这个小镇连续住三天就能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可以看到极光,我们既然住四天了,应该问题不大吧。我们还是很相信我们的人品的。
阿拉斯加--请细讲
一觉睡到天亮,我们赶紧收拾好东西准备去玩儿个好玩儿的——冰钓。这是我来阿拉斯加除了看极光之外最期待的事情了,因为从来没有尝试过,所以早起的时候相当兴奋,拿着刚充满电的手机和相机,准备好好体验一下。我兴奋并不是因为我多么爱钓鱼,而是我觉得单单“冰钓”两个字就已经很酷了。小时候学地理学到爱斯基摩人会在结了冰的湖面钻个洞逮鱼吃,没想到这种原始的方法今天我也会去试一试。
冰钓我们自己是去不了的,来之前看网上的攻略,我们联系了一家家庭式的旅游服务机构,这个服务机构叫做“钱德勒农场”(Chandalar’sRanch),坐落在市郊的一个小山坡上,依山傍河,风水很好。主人是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机构的“总部大楼”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房子了。这个房子面积很大,里面不光有一个很大的会客室,还有几间很小的客房,客房的性质和旅舍差不多,有单人间也有大通铺,过来的游客花一点儿银子就能住上一宿。这个所谓的“农场”其实和农业没什么关系,除了经营几间简单的客房之外,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这些冬季项目:冰雕、打猎、雪上摩托、狗拉雪橇,偶尔还会有北极圈一日游。这个房子外面有一个可以停得下十几辆车的停车场,当然还有一片很大的庄园。这个庄园由于地势比较高,也没有树林遮挡,又远离城市灯光,所以这个农场也是费尔班克斯几个看极光的理想位置之一。这一家人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得天独厚的生财良机,他们向晚上前来看极光的游客们收取门票,每人三十美金,交钱之后可以随时到屋里取暖,还有很多饮料和零食供应。
这些都是我真正来到这家小屋之后才了解到的,这里的装饰既像一个温馨的家庭,又像是一个旅游公司,混搭地很有意思。墙上贴满了家庭成员各种合影,电视机旁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影光盘,厨房的几案上还有吃剩下的麦片,看上去与一个大家庭毫无异处。但同时,他们的会客厅里有堆满了各种型号的保暖衣和靴子(出租用),标准格式的旅游项目指南和报价,专业的收据,让这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房子瞬间又弥漫起了金钱和利益的味道。让这种商业气氛变得更浓的竟然是一个亚洲面孔的女人,这个女人三十岁的样子,身材姣好,说话中气很足,行动又很快,一会儿给客人开发票,一会儿帮大家找棉衣,一会儿跑去接电话,还时不时和外面的几个壮汉交谈着什么。她手里拿着一摞文件和一支签字笔,一幅高级女秘书的样子。这个女人也有个英文名字叫Maggie,后来才知道原来她竟然是这个家的“大管家”,是个人。在这个与世隔绝的荒郊野外,怎么会有一个台湾女人在打理着一个小“农场”?
换好了他们提供的厚棉衣棉靴之后,那位白发苍苍的主人过来请我交钱了。他是这个家的主人,看来要亲自管账。他一边跟我收冰钓的钱,一边向我推销着其他的旅游项目,还专门问我要不要冰钓完了回来留在这里看极光。他说如果留下的话只收我们二十块就可以,不必再去自己冒着严寒找地方看了。我倒是觉得可以,但没有立刻答应他。没有答应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冰钓本身就已经很贵了(可能他垄断了生意吧,每人竟然要价160美元),还有就是和他交谈几句他满嘴生意人的味道,不停地在推销,实在和慈祥的外表和这温馨的家庭有点儿反差,我听得不是很舒服,所以我就没有立刻做决定。
不过总得来说这家的人还是不错的,陪我们一行八个人去冰钓的是主人的儿子乔治,乔治性格很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又非常幽默,我一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竟和他成了朋友。从农场到冰钓的湖面要开车80分钟,我也用这80分钟从乔治那里了解了很多阿拉斯加和他们家庭。原来,那个Maggie正是乔治的妻子,已经在这个农场六年了。六年前,Maggie和她的一个朋友从来阿拉斯加旅游(我猜她以前在纽约留学),旅游的时候也来了这个农场,便和乔治坠入,乔治说服了她留在了这里,成了这个家族的半个支柱。
我问乔治:“难道她就没有想说服你离开这个冰天雪地的鬼地方?”
“当然有。但她当时不知道,阿拉斯加这片大地可以长得出铁链,把我牢牢地栓在这里。”
“那你会有机会去看看吗?”
乔治有点兴奋地回答:“嘿嘿,我下个月就去!”
这个爱情故事太像电影情节了。
但令我稍为感到奇怪的是,乔治跟我说他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已经十七岁了。我猜,他以前也有过妻子。
无论乔治以前有什么别的故事,但仅仅Maggie的这个段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很温暖。看来爱情的力量真的可以让一个在亚热带长大的姑娘投入北极圈的怀抱,看来一切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都可能会有植根于现实世界的土壤。
在阿拉斯加的公路上开车有一种永远也开不到头的感觉,周围绵延不绝的针叶林和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我们怎么甩都甩不掉。乔治说,很多人受不了冬天那高昂的取暖账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安克拉治迁移了。是个很奇怪的地方,这里每年的温差相差巨大,夏天可以炎热到四十摄氏度,冬天可以寒冷到零下四十度。整个阿拉斯加虽然平均起来温差没有这么夸张,但是也是夏天很热,冬天巨冷。不过,巨大的温差也让了阿拉斯加的一年四季都变成了旅游旺季,夏天来的游客可以充分享受海上运动和国家公园,冬天来的游客则主要来体验极光和雪上活动。乔治说他每年的八月底开始忙,一直到第二年五月初才忙完,只招待冬季旅游项目。
“那剩下的几个月干什么?”我问。
“当然是天天喝酒跳舞了!”乔治看起来已经很期待今年的假期了。
阿拉斯加的战略意义重要,如果把北极作为中心点看地球的话,阿拉斯加距离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很近,所以地广人稀的阿拉斯加当然也被小心地保护着。同时,因为多样的天气和地理环境,阿拉斯加也是美国军人的训练基地之一,每年都会有很多联合军事训练在这里进行。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阿拉斯加这里驻扎着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属下的11航空队,这个航空队有百余架先进战机,从这里起飞的战机可以在8小时之内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大城市。美国拨给阿拉斯加的军费中有80%直接拨给了空军,阿拉斯加平均每58个人就有一人会驾驶飞机,也可以显现出这个州的空军实力。我们在去冰钓的地方还路过了一个巨大的军用机场,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排排战机整齐地停在停机坪上。乔治还说,安克拉治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冻港,谁占领了这里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几天我也算听了不少阿拉斯加独有的各种值得炫耀的优势了,无论是从生态、气候、地理、军事各个方面看,阿拉斯加都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的掌上明珠。可越是这样,我就越感到奇怪:这块明珠竟然以一个白菜价被交易了,不可一世的俄国人难道都是傻子吗?
和乔治聊着聊着我们就到了冰钓的湖面。这个湖看起来有济南的大明湖这么大,厚厚的积雪盖着更厚的冰块。乔治二话不说直接把车开到了湖面上,而且速度还不慢。整车的人都在害怕地尖叫,生怕一不小心冰破车坠。乔治一边开还一边吓唬我们:“刚才忘了问大家了,大家都会游泳吧?”
车里又是一阵尖叫。
我也有点胆战心惊的,我连在冰上走路的经历都没有过,更别提开车上冰了。但乔治说,这里的冰面有一米到一米五厚,冻得很结实,坦克开上来都没什么问题。我们听他这么说才稍微放了心。乔治把车开到了一个冰上临时搭建的小木屋里,取了很多渔具,带我们来到了湖中心的位置。
今天剩下的白天时间就要在这片冰面上度过了。
冰钓的第一步当然是在冰上钻窟窿。像乔治这种阿拉斯加土生土长的人肯定有专业的武器去对付这厚实的冰面。他从车里拿出一个钻孔机,像发动拖拉机一样瞬间就把它发动了起来,哄哄的声音伴着浓浓的汽油味,不去看的话以为是来了一辆摩托车。随着声音的轰鸣,这个巨大的电钻被乔治双手握住垂直地钻向冰面,被磨碎的冰渣也四处飞溅起来,看起来特别帅气。乔治看我看得很有兴趣问我要不要也来试一试,我当然很乐意地接过了这个小机器。它的两个把手上有一个像车闸一样东西,一拉就开始加马力,电钻发出摩托车加速式的轰鸣声,加速地往冰面钻去,越往下钻越困难,时不时的还要调整一下角度,缓冲一下速度,直到整个一米多长的钻头完全插进去之后,突然一阵水流涌了出来,一个冰钓的洞就这么打开了。然后,我们需要用一个大铁勺打捞一下还漂浮在水面上的碎冰,再在洞旁整理出来一个小雪堆用来固定鱼竿,最后再从车里取一些玛吉提前给我们准备好的虾仁做鱼饵,整个冰钓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基本就绪了。接下来乔治给每一个来冰钓的人都钻了一个洞,每个人发了一个鱼竿,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就开始钓鱼了。
冰钓的新鲜劲其实过得蛮快的,因为没有鱼来上钩,所以钓鱼的人就进入了无聊的等待期。这时候乔治也不知去哪了,我们也没什么人聊天,就只好对着这个冰洞发呆。一些小伙伴想的还比较周到,自己带了小说、零食,自我娱乐自己完全没问题,我就没做好这些准备,只能去玩那个还剩下一点点电的手机,边玩还边看冰洞,但似乎鱼竿纹丝未动,平静的小水面都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了。我环顾了四周,所有的人好像都没有收获,安安静静地经营着自己的冰洞,时不时调调鱼竿的位置。空旷的湖面上,我们这群冰钓的人马上融入到了原有的寂静,我想知道此时冰层下面又是什么一番景象。没准这些鱼群正在开会商讨打劫这些鲜虾仁的对策呢。
可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周围的人只有一个人钓上来一条特别小的鱼,其他人依然一无所获。这时候看到乔治不耐烦地走了过来,他近距离地观察了每个人的冰洞,貌似也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大家的鱼饵也都还在,所以乔治果断做了个决定:这里基本没有鱼!我们换地方!
我们把车开到了湖中心的位置,这里在外表上看和刚才的地方没什么区别,只是不知这里为什么要更冷,风要更大。乔治停下车子,让我们先在车里不要动,自己迅速拿着那个大家伙钻了个洞,然后,他拿着一跟鱼竿,放上鱼饵,慢慢地放进水里。此时他这个人半跪在冰面上,仔细地盯着这个刚刚被打开的水面,也就大概三十秒的功夫,他突然从半跪的姿势直接跳跃了起来,顺势拉上了鱼竿,一条上钩了!我们在车里的人看到这条鱼也吓了一跳,纷纷惊呼乔治的本事,乔治得意洋洋地把他的战利品给大家炫耀了一番,然后笑着对我们说:“下车!就这儿了!”
车上所有人好像也突然有了信心,纷纷下车拿上工具四散开来,等着乔治一一来钻冰洞。我还是照原来的样子全副武装地埋伏好了鱼饵,等鱼儿上钩。乔治说他的记录是曾经一天钓了超过一百条,我露出赞叹表情的同时也有点将信将疑,毕竟就算不吃不喝每十五分钟钓上来一条的话每天也只有96条,怎么可能像乔治说的那么轻松?乔治把我们安顿好了以后就上车自己听音乐吃零食去了,留下我们这些原道而来的游客为了自己钓上的第一条鱼还在苦苦受冻。我卯足了劲就是不信自己会是一无所获,仔细盯着我的鱼钩等待着下一条来送死的鱼。这个地方确实比刚才的地方鱼群丰富一些,我刚放下去不久就感觉到鱼竿微微颤动,我马上拉起线来一看,原来鱼饵被鱼抢走了,但鱼却没上钩。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穿鱼饵的方法有问题,连忙小心翼翼地修正好鱼饵之后再次把鱼钩扔进水里。隐隐约约看到有些闪影在水里划过,但还是迟迟不见有人来吃我的鲜虾。可是,就在我又开始感到无聊了的时候,我又感到鱼竿在晃动,而且还晃得很厉害,我下意识感觉到有鱼上钩了,立刻拉上鱼竿,果然是条大鱼!可运气就是运气,这条鱼在我拉上来的过程中,在空中又挣脱了鱼钩,摔到冰面上以后又跌入水中。我在几秒钟的时间里经历了大兴奋和大失望,无奈地坐了回去。不过,这次的“半成功”让我了解到了鱼上钩的感觉,也让我少了很多一直钓不上鱼的挫败感。眼看夕阳西斜,我们离撤退也不远了,有这个经历,这次就算没白来。实际上,之后我还有几次这样的经历,眼看鱼就要拉上来了,可是总是差这么点儿运气。甚至还有一次我在拉鱼的时候不知怎么被鱼挣脱后,又把我的鱼钩卡在了冰里,整个鱼竿动弹不得,不得不找乔治来帮忙。
我们快要离开的时候,乔治不知怎的也从车里下来了,他拿着条鱼竿,开始他最后的“屠杀”,看他的速度更是惊人,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拉上五条鱼回到车里。乔治还很享受被我们赞扬的感觉,每次钓上来一条就向我们吹个口哨,我们也就和入戏地跟着鼓掌。没准乔治还真不是吹牛,照这个速度每天上百条也并非不可能。他钓上来之后还给我们看这些鱼的纹路,确实每条都不一样,而且最后乔治还钓上来一条背鳍特别大的鱼给我们看。我问乔治你钓上这么多鱼要怎么处理?乔治笑着跟我说:“我们会吃掉!”
冰钓的这一天非常有趣,虽然我们的战利品不多,但是我们也尝试了这个只有在这种冰天雪地的北极圈才有的生存体验,也算丰富了人生经历。在回去钱德勒农场的路上,我们看到远处的夕阳在一片粉红色的晚霞中慢慢沉入地平线,不禁感叹这一美景。但乔治的话却让这一美景一下子失去了色彩:“那片粉红的朝霞其实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存在着欧洲通过北冰洋飘过来的空气污染物,让这里的空气质量变成第二差,仅次于。”我一听也吓了一跳,人烟稀少的阿拉斯加竟然也会为空气质量担忧?“冬天还好一点,夏天的费尔班克斯就和北京差不多。”乔治知道我是来的,也没忘记调侃一下北京的雾霾。“美好的东西背后的成因却不一定是美丽的,就像海面上的油污,看起来不也有色彩斑斓的纹路吗?” 回到农场的时候天色已暗,Maggie在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晚餐。听说她每天晚上都会准备不同的鱼类作为主菜,有时是鲑鱼,有时是金枪鱼,但我们等来的恰好是我们去钓的那种鱼(我忘记问这鱼叫什么名字了)。这种鱼没有鱼鳞,也很少鱼骨,准备起来和吃起来都很方便。正好我想尝一下我们的战利品到底是什么味道呢——原来乔治每天会把这些鱼顺便拿来招待他的顾客们,也算是一举两得的办法。可惜的是,我觉得这种鱼一点也不好吃,虽然肉质嫩,但吃起来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让我很不适应。但是也没办法,饿了一天了,只能拿来填饱肚子(中午我们只在湖面上吃了乔治准备的一小包泡面)。好在Maggie准备的沙拉和甜点还是不错的,可以掩盖一下鱼的味道。
LZ加油,关注ing!!!
请问LZ是几月份去的?
angelaking 三月底
相关阅读1/3
在冬天,一路向北(阿拉斯加极光、温泉、冰钓,走走玩玩,全文完)
穷游兴趣小组
/thread-.htmlID:2080106
【逃离雾霾】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冰钓之旅】一日游
¥1135 起/人
费尔班克斯冰钓+英文接送
建议提前15天预订。
单房差:0元
(剩余 0 件)
(包含0元单房差)
距开售:0天00时00分00秒
成人 1成人:0元儿童 0儿童:0元婴儿 0房间 0单房差:0元
(成人&0 x ¥0&&儿童 0 x ¥0&&婴儿 0&&单房差 ¥0)
蚂蜂窝认证商家
&&抵达后,工作人员会为客人进行简单培训:钓鱼技巧等
&&经验丰富的教练凿洞或者您可以自己尝试凿洞钓鱼(趣味性更强)
&&领取装备后开钓,即使您是初学者,也可以收获满满!
&&您还可以品尝自己的“战利品”
&&行程结束后,预计18:00PM送往指定酒店
以上行程安排可能会根据当天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指定集合地点的往返交通;
2.简餐(提供热饮,烤鱼);
3.冰钓装备、保暖鱼棚
1.行程中未包含餐饮食品;
2.其他个人消费;
1.若因天气原因导致项目无法出行,将退还此项目未产生的费用&2.交通:如涉及不同酒店客人的接送事宜,当地司导人员会根据团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敬请理解、配合,谢谢。3.着装:请穿戴帽子、手套、围巾等防寒装备,可自备暖宝宝&4.安全与保险:请勿私自进行危险活动;此产品不含保险,建议提前购买保险&5.餐食:此产品不含餐食,请自备小食及保温水杯&6.行李:请勿携带过重行李,简装出行&7.根据票务销售政策,本项目提前10个(含)工作日可免费取消;9个(含)工作日以内取消则收取旅游费用总额100%的违约金。如需改期,请申请取消后重新预订。8.此项目两人即可成行,旅途更随意;9.请至少提前15天预定此项目。
1.本项目预订为实名制。拍下产品时,请务必留下联系用的电子邮箱和电话。如有儿童请告知儿童的年龄。因信息不完整耽误了发货或参观,责任自负;2.预订确认后,电子确认单将发送到您的电子邮箱里,请打印并随身携带,您可以凭打印出来的确认单至项目出发点办理Check-in手续;
集合时间与地点
集合时间:具体以实际安排为准&
集合地点:市区内酒店大堂
1.预订限制:本产品比较特殊,儿童与成人同价;18岁以下(不含18岁)未成年人需在成人陪同下参加此项目&
本项目提前10个(含)工作日可免费取消
重要提示:以上行程安排仅供参考,行程以及景点参观的顺序与时间可能会因为交通情况、天气、人数等因素进行调整,请以实际安排为准
产品服务信息
该旅游产品由
(当地游)北京达美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
使用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让我们联系您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拍横打入门心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