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东哥辅助 丽江 儿子

丽江的美国人DD洛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丽江的美国人DD洛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洛克(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_百度百科
?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洛克被称为西方研究文化的鼻祖,洛克是美籍人,在他38岁时来到,并在这里度过了27年的时间。刚到丽江时,他的工作是为收集地区的植物和,但后来,他被神奇的文化所吸引,并把他在丽江的工作转向研究东巴文化。直到50年才离开了丽江。
洛克主要成就
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 l884-1962)于1922年到达的西南部,并以云南的丽江为总部,度过了他此后生命中的27年。他在边远山区采集植物和飞禽标本,不间断地进行摄影,这些活动均服务于美国三个权威机构:美国国家农业部、和美国植物研究所。当时,虽然他认定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或面对艰险的&探险植物学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从对植物的研究转到了对人领域的研究,并热情地置身于他生活和工作周围的人们--纳西人中。而这一研究领域的转移,使得他从未正式出版过有关他献身和研究的植物群落的文章。
洛克人物生平
洛克的家庭背景很少能使人联想起他在中国的冒险生活。他于1884年,1月13日出生于,父亲是一位严厉的男仆,这位男仆认定他的儿子洛克将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母亲在他6岁时就去世了,这又使他成为一个性格内向的少年。他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总是幻想着去旅行,并为此而自学外语,甚至他被要求上床睡觉时仍在学习。在大学毕业后他与父亲抗争,逃离了维也纳去漫游欧洲一路上靠做卑下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一日,他未加考虑地与一家邮轮签约,受雇成为一名船舱服务员,这艘邮轮把他带到了纽约,那是1905年,他20岁。
他身着邮轮制服上岸,而里面则穿着一套体面的衣服。他朝着最近的当铺走去,在这里换回一小笔钱去购买了一些日用品。很快,得到一份洗盘子的工作。这期间,他一直被结核病所折磨。1907年,他又身无分文地踏上了去()的路,尽管医生警告他,那里大海潮湿的空气可能使他致命。
在那儿,他显示出了令人吃惊的才能:他已掌握了包括语和汉语在内的9-10种语言……
终于,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农业部满足了他起缘于孩提时的梦想,他被聘作为一名农业考察员,派他到远东,1922年他来到了中国西南。
他们的衣服破烂而且闪着牛油的光,因为他们不仅用衣服做毛巾,而且做手帕。
著有《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出版,重版。
企业信用信息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约瑟夫&洛克:丽江就是他的诗和远方
&&&&&&他赤手空拳来到这个世界,是维也纳一个不能更普通的少年。他20岁离开家乡,坚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他天赋异禀又脚踏实地,孤独而自负,勇敢又不安。他没有钱,也没有女人,有的只是驻守丽江的27年探险生涯。他是约瑟夫·洛克,一个以神秘纳西文化研究惊艳整个西方学术界的奇人。
少年游,一个天才的长成
&&&&&&日,一个男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户平常人家中。孩子的父亲是一位不苟言笑的男仆,他给他的儿子起名为约瑟夫·洛克,认定他将来会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
&&&&洛克的母亲在他6岁时去世了,少年在孤独中走向了叛逆的青春期。洛克对课堂上的知识兴趣寥寥,他幻想成为一名旅行家,并为此开始自学外语。大学预科毕业后,他不愿意听从父亲去当牧师,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
&&&&&洛克正式开始了漫游欧洲的生活,一路上靠打工来维持生计。有一天,他获得了在一条邮轮上做船舱服务员的工作。这艘邮轮把他带到了纽约。
&&&&&20岁的洛克有着不可名状的雄心和机敏,他身着工作制服上岸,却在里面穿了一套体面的衣服。他在当铺里拿这套衣服换到了一小笔钱,然后用它去买了一些日用品。然后,他找到一份洗盘子的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做着“美国梦”。这段日子,洛克患上了结核病,可谓贫病交加。1907年,他无视医生关于潮湿空气可能使他致命的警告,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又踏上了去夏威夷的路。
丽江故居中的旧皮箱
&&&&&&洛克在夏威夷继续着自学外语的习惯,他居然掌握了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近十种种语言。几周后,他在火奴鲁鲁找到了一份教师工作,在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教授拉丁语和自然史。超人的天才使洛克的这份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
&&&&当洛克因工作需要去调查夏威夷的动植物群落时,深深地被那些千奇百怪的花草树木所吸引。他发现户外工作要比教授理论更令他快乐。而且自从经常跑户外,他的健康状况也开始大大好转了。
&&&&&有一天,洛克自说自话走进了美国国家农业部林业处办公室,对那里的官员建议说,你们应该出一本植物标本集,我呢,是一位植物学家,我可以替你们去做这项工作。洛克的自信和魅力打动了那些人,他们居然没有去检查他的证件就采纳了他的建议,预算也没做就的拨给他一点经费,让他放手去干。洛克不负众望,全身心地投入任务,成为夏威夷一致公认的权威。
&&&&1911年,27岁的约瑟夫·洛克正式成为夏威夷大学的一名教授,教植物学。他出版了5本专著和几十篇论文,至今仍被认为是植物学的经典文献。然而,充满激情的洛克仍不安分,他曾好几次去到遥远的海岸,采集标本。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陌生的地理如此沉迷。
&&&&&时光如白驹过隙,洛克已成为一个稳健自信的中年人。1920年,他对学院行政的某些决策不满而忿然离开了夏威夷。他回到美国,要求成为一名哈佛大学的植物标本馆馆员,但由于薪金问题被拒。于是,他最终在美国农业部被聘为农业考察员,不久即被派到远东,开启人生又一个波澜壮阔的篇章。
初到丽江,中国惟一永恒的东西是混乱
&&&&&1922年,洛克从泰缅边境进入中国云南,然后从滇南思茅辗转到滇西北的丽江。这是一片充满战乱的疆土,小到部落之争土匪之祸,大到记入史册的诸次革命,洛克后来回忆说“中国惟一永恒的东西是混乱”。不过政局之乱并不能浇灭他考察陌生地理的热情。
&&&&&&洛克打算在丽江建立他的考察总部。神秘的玉龙雪山脚下,这座仅有5万人口的小城从此成了他一生眷恋的情人。作为一个盆地地貌的古老小城,在洛克之前也有过一些探险家或植物学家在此地建立过他们的基地。因为丽江是马帮通往西藏北部山区和缅甸南部等地的枢纽,交通在当时而言很是方便。
&&&&&&在此后的二十几年中,洛克和他的团队在山区采集植物和飞禽标本,不间断地进行摄影,这些活动均服务于美国三个权威机构: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然而,洛克却更喜欢用“探险队”来定义自己的行为。
巫鲁肯至今仍居住着身着民族服装的纳西族
&&&&&&&洛克挑了一个叫“巫鲁肯”的村落作为居住地。巫鲁肯是纳西语,意思是雪山脚下的村子。他在村里租下一处民居。和村里其他的普通民居一样,房屋由石头垒成,土木结构,有一个院子,三面一照壁。洛克的卧室兼书房位于二楼。洛克用饱含情感的文字这样记述道:“巫鲁肯,一个环境优美、坐落在纯净的丽江大雪山山脉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子,雪山主峰扇子陡,犹如保护神似地保护着它。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云南省探险队的总部就设在这儿。”
&&&&既然是探险队,就必须招募队员。丽江是纳西族聚居之地,纳西族由他们自己的首领“土司”统治长达16个世纪。直到1723年,清朝政府才彻底将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纳西的土司被免了职,汉族官吏被派到丽江执政。虽然洛克到来之时,纳西族已被汉族同化了200年之多,但却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固有的文化传统,甚至包括了据说比佛教还早的西藏早期本教。起初,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洛克并未过多地注意纳西族文化,他只是雇用并训练了六七个纳西族助手来帮助完成他的考察工作。事实上,引发洛克成为研究纳西文化鼻祖的,是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
&&&&&1923年的某一天,洛克被附近传来的一种怪声所吸引,充满好奇心的他便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三个身着宗教服饰的纳西族男巫正在跳舞。他们修建了一个称为“花园”的场所。将栎木和松柏的细枝遍插其中,未加工过的松木牌被染成黄色并画上各种鬼神,它们与冷杉枝一起被插在土堆上。后面一张桌子上摆满了麦种、陈蛋和各种干的豆类。他们还用生面揉成各式各样的动物俑,如正在饮酒的蛇、山羊、绵羊等等,五彩小旗上则写有咒语。男巫们开始绕着它们舞蹈,其中一位使黄铜钹(偏铃),另一位用他的剑周而复始地敲锣,还有一人击鼓。一位病妇躺在床上,观看着所有这一切看似单调愚昧的行为。此时,洛克才恍然大悟,纳西人是在用巫术祛病。
&&&&&洛克勇敢自信地走上前去,诊了那妇人的脉搏,又给她擦了一点蓖麻油。然后,他和纳西人聊了起来(你可别忘了洛克是个语言天才哦)。原来那些男巫被纳西人称为“东巴”,他们使用一种奇特的手抄本单调吟诵的行为激起了洛克的好奇心。他的助手向他介绍说,只有东巴才会读这种手抄本,东巴这个职业是代代相传的。于是,洛克雇用了几个东巴,重新观看了他们的“表演”。有钱拿怎么不乐意?东巴们也向洛克详细解释了这些手抄本中象形文字所记录的仪规细节。从此,洛克便正式开始了对纳西族的漫漫研究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全面转移,居然使得他一辈子都未正式出版过有关中国西南部植物群落的文章!
斯诺揭秘,洛克曾被当地民众误认为 “外国王子”
&&&&&&洛克的职业轨迹被他自己大大地改变了,而不变的是对陌生领域的热情、勇敢和自信。前无古人的险峰山峦、反复无常的暴风骤雨、随时出没的毒虫野兽、野蛮凶残的部落土著……这些都一一出现在了洛克的日记里。然而,他仍努力向前,去追求一种未知的危险的诱惑,向着未知领域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洛克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考虑到自然条件的不可测与连年不绝的战争,洛克雇佣了一个纳西小伙当他的贴身保镖,并组了一支携带武器的小分队随其探险。洛克对纳西文明的考察从1923年一直持续到1950年。这是中国政局更迭内忧外患的30年,也是一个男人生命中最旺盛最成熟的30年。洛克探险队的足迹先后到过云南、四川、青海和甘肃。要知道,这些省份那时不但鲜为西方世界所知晓,即使在知识分子云集的中国大城市也是如此。
&&&&&&洛克强大的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令他在中国结交一批“贵友”。1924年12月至1928年8月,他作为“确尼王子”的客人三次来到甘肃夏河进行考察。此时他的身份在探险家之外,还加上了作家和摄影师。
&&&&&他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一些内容难得但文字怪异的论文。华盛顿的专家们不得不把他生涩的句子和语法改写成符合杂志风格的文章予以发表。其实洛克的文风更适合写论文而非新闻或游记,于是文中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珍贵内容并没能出现在公众的眼中。
&&&&&&难得的是洛克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他以摆弄底片和冲洗照片为乐,虽然他拍摄的方式并未获得学院派摄影家们的认可,但不可否认,他几十年来所拍摄的照片,是极其珍贵的可视资料。比如,以洛克从1928年4月至9月的探险之旅作为实例:他从丽江经永宁(沪沽湖地区)到达四川木里,深入贡嘎山岭腹地,再返回丽江,单此行就采集了几千种植物标本&#多种飞禽标本,拍摄了240幅在当时来说是相当昂贵的彩色照片和503幅黑白照片。
&&&&不过在拍人物照的时候,洛克遇到了困难。他在迭部的向导告诉他:“我觉得一旦被那像黑匣子似的东西一照,灵魂就会被吸走”。洛克不愿轻言放弃,向他展示了拍下的高山杜鹃花。向导发现,这些杜鹃花并没有因此而死掉,这才接受了洛克给他拍照的要求。据说,当年管辖迭部一带的纳西族土司也拥有一架照相机,却从没有在迭部拍摄过照片。
&&&&&&洛克最为得意的自拍作品——他身着藏族“楚巴”、头戴狐皮高帽的肖像则是在前文所提及的夏河考察的时候拍摄的。在这三次考察中,他先后到了岷山山脉、阿尼玛卿山脉,以及阿尼玛卿山脉附近的德布峡谷,并冒险进入了科科诺地区(青海),访问了拉布朗喇嘛寺(今拉卜愣寺)和热亚寺。在第三次对木里进行访问期间,他与木里活佛,即木里王子成为了好朋友。
&&&&&&有意思的是,洛克自己也曾经因为极其讲究饮食和排场,而被当地民众误认为是一个“外国王子”。1930年,洛克与埃德加·斯诺一起从昆明旅行到大理。“名笔”斯诺将这个“好基友”的独特言行描写得惟妙惟肖:“在旅途中,他把侍从们分成一队前卫和一队后卫,前面的一队由一名厨师、一名厨师助理和一名管理全队伙食的男仆带领,前卫队精心保持着与洛克的距离,这段距离隐蔽在视野中。用餐时,地上铺着豹皮地毯,上面安放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面上铺有亚麻桌布,银质餐具,餐巾安放其上。我们到达时饭已快做好了。晚餐后,通常是用茶,然后饮烈性甜酒。洛克是维也纳人,他教会了他的厨师们烧地道的奥地利菜。他时常也接受当地官员或乡绅们的宴请,尝够了中国美味。此外,他还吩咐侍从用轿子把自己抬着进入陌生的城镇,以显示他这个人的重要地位,许多围观的民众还以为他是一位外国王子。”
&&&&&&笔者以为,洛克爱美食是一种普通人都会有的癖好,他既然做过邮轮服务生,也必定是开过眼界的。而他讲究排场却未必是普通人以为的虚荣。在那个时局,一个外国人贸然闯入边远地区的行为其实危机四伏。他为自己打造了一种权势感,不但便于考察研究,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自负顽固,最忌讳别人提及“明雅·贡嘎”
&&&&&&&洛克一生没结过婚,甚至在中国的这27年里都没有传出过一些香艳的传闻。赞他的人说,洛克热爱探险,他不愿意使自己卷入儿女情长里而妨碍到工作;黑他的人说,洛克可能是一个同性恋(与纳西保镖关系暧昧)或者根本是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清教徒。无论是哪种原因,洛克一生承受孤独的同时,也获得了常人所不能拥有的自由。
&&&&&&有时候,洛克因为工作需要会回到西方文明世界,向总部要一些新的装备或者去巴黎的图书馆查阅资料。那时,他也会过一阵普通成功人士的生活。比如看看歌剧,享用高级料理,或以名人的身份参加公共集会。可这样的日子过不了几个月,洛克就开始抱怨这种“文明的超越”,他的灵魂催促他赶紧回到“简朴生活”的地方,继续他在中国的探险生涯。洛克位于巫鲁肯的寓所十分简朴,他甚至可以几个月呆在山地帐篷里而不觉得清苦。有人问他:“嘿,兄弟,你的家在哪里?”他会回答:“我没有家。”实际上,洛克成年后确实从未有过传统的家庭生活,他只是需要一个可以吃饭睡觉写作洗照片的地方,有一个固定的可以收寄的邮址和一个足够存放他那些宝贝标本的空间便已足够。
卧室兼书房
&&&&&&话说回来,再特立独行的人,为了工作总也要和他人打交道吧。洛克被工作伙伴们描述为一个倔强和顽固的人,置别人的任何建议于不顾,虽然有些建议也许能让他获得更为辉煌的学术成就。比如说由于洛克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他所能得到的地图上关于这些位置几乎都是空白的。这使他烦恼不已,于是只好自制地图。他用罗盘测量高度,注上村庄和界标。他把自己所发现的都移到了纸上,然后把手绘地图送到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结果,他的DIY作品,被协会里的专业绘图员鉴定为“一个有缺陷、但有技术水准的产品”。当制图专家们温和地建议洛克去学一点简单的制图技巧时,洛克却一口回绝了。于是,有的人说他是个怪人,还有人索性称他是疯子。事实上,洛克以表面上的顽固来掩护其内心的焦虑不安。他在日记中描述了自己是怎样经常担心研究成果的不够严谨,他的心是如此大胆又如此谨慎,如此骄傲又如此自卑,简直就像一个敏感的青春期的脆弱孩子。
&&&&&在多年的科考生涯中,洛克也因为拒绝学习制图而犯过一个令他深感羞愧的错误。1929年,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资助下,洛克三次对木里的明雅·贡嘎山进行测量。以往的探险者们曾从远距离看见过她的顶峰,却从未对这座山峰进行过测量。洛克想做第一个测量她的英雄。他沿着贡嘎岭山脚整整绕行了三次,用他自创的不甚精确的测量法得出结论,并将结论电告协会总部:明雅·贡嘎的主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她海拔30250英尺。掩饰不住的自负和骄傲令他又在电文末尾加上了“发现和测量者——洛克”的字样。结果,华盛顿协会总部的专家们理所当然拒绝采纳他的结论。后来,他们用更科学的方法测量并证实,贡嘎主峰的读数为24900英尺,比洛克估计的要低了1英里多。说出去的大话可收不回来,于是自那以后,每当有人与他论及“明雅·贡嘎”,洛克就立即转换话题。你看看,真是一个错了还是不愿认的顽固大叔。
痛失所有手稿,一度想自杀
&&&&&&1935年,洛克正式结束了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写稿的工作,听从其内心的召唤,致力于撰写关于纳西文化的专著。
&&&&&&1937年,日军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洛克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美国驻云南领事馆命令洛克尽快撤离。他却拒绝了。洛克无视日军日渐嚣张的行径,既然固守在丽江,继续采访他的东巴们。平日他在花园里种植蔬菜的时候,也会从收音机里收听一下战况公报。所幸战争一直没有波及到丽江。
&&&&&洛克利用考察间隙,对纳西语言文化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和研究。他以考察所得的大量资金来维持自己对纳西文化的研究。因为他那深奥难懂又缺乏新闻趣味的纳西研究论文,并未使他得到分文。随着年龄的增大导致的精力不济,洛克的考察探险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小,最后不得不用尽积蓄,变卖旅行时收集到的艺术品。然而,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10年后,洛克终于完成了其研究纳西族的全部书稿。
&&&&&&1944年,洛克为病痛所折磨,第一次下决心离开中国。当他辗转到达加尔各答时,美军军事地图供给部看到了他的专长--洛克对喜马拉雅及滇川山脉了如指掌。军官们说服他离境,到华盛顿参与绘制“驼峰航线”的地图。那是一条专为运输美军辎重飞越喜马拉雅的危险航线,称为“HUMp”。他们向洛克许诺,只要他愿意参与,随后会用船将他在丽江的所有学术资料都一并运来。洛克心有所动,同意前往华盛顿。想不到,接踵而来的居然是一场大大的悲剧!
&&&&&&一枚日本鱼雷击中了装载洛克所有家当的军舰,他的半生心血沦为了战争的牺牲品。要知道,那沿阿拉伯湾顺流漂去的军舰残骸中是他关于东巴宗教仪式的译文和一卷《纳西一英语百科词典》手稿。
&&&&&&噩耗传来时,洛克几乎崩溃了。后来,他向友人们吐露说他曾认真考虑过自杀,因为不可能仅凭记忆重新写出失去的著作。此外,在考察研究中他耗尽了大约18000美元的积蓄,他还指望这批书稿能帮他摆脱资金危机呢。而且,他已经60岁了,已经无法重新开始探险考察活动了。
&&&&&悲痛过去后,坚毅的老洛克顽强地满血复活。他一边为美军地图供给部工作,一边指望着何时能返回丽江。
&&&&&1944年底,洛克把他的故事讲给哈佛一燕京研究所所长斯格·伊丽西弗听。他十分同情洛克的不幸遭遇,决定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两卷巨著,并资助洛克重返云南丽江去完成《纳西一英语百科词典》。洛克喜出望外。然而,在和出版社商谈出书时却波折不断。最后,还是由具有外交手腕的哈佛大学植物学家伊尔默·D·默里尔代他的老朋友说情而搞定了出版社,他还妥善安排和赞助了洛克重返丽江的一切费用!
终于在永别前完成了所有补遗
&&&&&&1946年,洛克回到丽江,一住又是3年。此时中国正逢内战,通货膨胀严重,土匪猖獗。更糟的是62岁的洛克每天都在被面部神经痛所折磨,但他从未在写信向伊丽西弗埋怨过,因为他不想因此回美国。一直到疼痛变得无法忍受,连食物都不能咀嚼时,他才不得不飞到波士顿做了一次外科手术。病痛一消除,洛克马上又飞回丽江,投入到《纳西一英语百科词典》的编写进程中去。这样又过了几年。
&&&&&&&忽然有一天,包括洛克翻译在内的纳西巫师们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曾与洛克共事多年的助手则被众人嘲讽,给贴上了“帝国主义走狗”的标签。洛克才知晓,丽江已经解放了!作为一个美国人,他此时若继续留在中国,恐怕科考工作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洛克终于萌生退意。
&&&&他停下了追逐事业的脚步,给了那些仍然坚持为他工作的人一点小礼物后,便打发他们走了。1949年8月初,洛克、顾彼得和老朋友宣明德先生的女儿及其夫君尼玛先生等人,乘一架美国驻昆明领事馆派来的飞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丽江。
&&&&&谁知两周之后,他居然又开始忖度着如何回丽江继续工作。洛克从加尔各答写信给默里尔说:“……来年视局势的发展,如果一切正常,我将返回丽江去完成我的工作。与其躺在医院凄凉的病床上,我宁愿死在那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
&&&&但是,他未能如愿以偿。日,洛克因心脏病突发,在檀香山独居的家中逝世,享年78岁。
&&&&在中国的最后几年里,他的《纳西一英语百科词典》顺利完成,第一卷由意大利罗马出版社发行问世(那是他死后一年的事了),第二卷则晚至1972年由同一出版社出版。
更多名人往事,欢迎关注@密斯赵&的微博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洛克,90年前因丽江而不朽的外国探险家_一视频-爱微帮
&& &&& 洛克,90年前因丽江而不朽的外国探险家
加「视频君」个人微信号:wharton5,交个朋友(时而勇斗土匪,时而觐见王族)该去雪蒿村了。这当然是因为一个人:约瑟夫·洛克。他于1922年到达,1949年最终离开,这29年间,雪蒿村是洛克在丽江的根据地。他从这里出发,四出探险。这个野心勃勃的人,是在探险家们在上世纪初掀起的对中国西南部的探险热潮中来到丽江的。(洛克在云南的玉湖村设立了图片工作室,玻璃底板就在他的睡床上方悬挂晾干)这些探险者中,有一种叫做植物猎人。在中国人对自己国土上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的价值还毫无意识的时候,这些人到来了。他们深入边僻,上高山,下深谷,疯狂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带回自己的国家,丰富健全植物学体系,驯化在中国在原野中自花自落的野花,妆点他们越来越美丽的花园。在洛克之前,已经有法国人特拉佛、杜各洛、叔里欧、孟培伊,英国人弗瑞斯特、金顿、爱德华、安德烈,奥地利人韩马吉,美国人喜纳特等相继进入玉龙雪山周围攫取植物资源了。其中,英国人弗瑞斯特和金顿考察据点也在雪蒿村。这些西方人,来自于那些创立了现代主权国家法律体系的国度,包括洛克在内,却没有任何人想过这样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另外一个国家的主权。1924年冬,国家地理学会云南探险队队长约瑟夫洛克来中国前是夏威夷大学的植物学教授。1922年,他被美国农业部聘为农业考察员,来到中国。那时的中国内地,军阀混战,中央政府力不能及的边疆地带,不同民族的地方豪酋,不同的宗教势力彼此明争暗斗,用洛克的话说,中国惟一永恒的东西是混乱。但外国人却依着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洛克最初的行动,就是花着美国农业部的钱,以雪蒿村为根据地,在玉龙雪山中,以及玉龙雪山以西以北更广大的地区进行植物标本和种子的采集。美国人萨顿为洛克所作的传记中提到,仅月,不到半年时间,他从雪蒿村出发,经泸沽湖,到达康巴藏区的四川木里,再由此深入到贡嗄岭腹地。返程时,就带回几千件植物标本,外加各种飞禽标本700余件。同时,他还测绘了这些地区的地图,并拍摄大量照片。动植物标本到了美国农业部,地图和照片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洛克采集的鸟类标本)因为地图与照片,他同时被美国国家地理协会聘用,以国家地理探险队员的名义四出探询。他不无得意地说:大多数探险者满足于对特定地区作匆匆忙忙的考察,而笔者并非如此。我花了12年的时间对云南、西康和与此毗连的纳西人居住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这个地域相当广大,以今天的区域划分论,云南丽江地区之外,他还到过云南省的中甸藏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1924年冬,洛克动身前往滇川边界,寻访藏传佛教领地木里,所经之路匪祸重重,丽江地方官员应其要求派了十个纳西族士兵,有些不过十四五岁,带着破烂不堪的枪支)其实,他的脚迹远不止于此,1924年至1928年间,他还三次到达今甘肃省甘南州的夏河县一带,在那里,洛克以当地著名的卓尼土司客人的面目出现。而且,他还更向西,进入青海,考察了靠近黄河源头的阿尼玛卿山地区。当他相继结束了与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国家地理的聘用关系后,也就是说,他已经失去了经济来源,但洛克没有返回美国,而以一个纳西文化研究者的身份继续停留在丽江,停留在雪蒿村。这时,他不再采集植物标本,也不再为《国家地理》杂志写作,而是专心于对纳西文化的研究与写作。对洛克生平深有研究的萨顿说在这一时期,洛克的著作包括了纳西族的历史、对纳西族宗教仪式的描述和对手抄本(东巴经书)的翻译。经历整10年()的工作,他完了研究纳西族历史的书稿,出版了好几本东巴教仪式的书,并一起编入了他内容丰富的绝世之作《纳西—英语百科词典》。(和国家地理学会探险队的考察活动中洛克身边最忠实的纳西卫士)洛克自己也乐于提及这段经历:当我住在过去纳西王国的首府丽江之时,我获得了所有重要的碑文拓片,拍摄了纳西首领的家谱和珍贵的手稿,以及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的祖传遗物,此外,我还收集了4000多本纳西象形文手稿。其中的许多手稿具有历史价值,其他不少手稿是纳西人的宗教文献,它们与西藏佛教前的本教有关。洛克在1944年离开丽江,以前他也曾短暂离开这里回到过美国,但这一次,他好像不会回来了,因为他在丽江搜集的所有学术资料和所写的著作都被尽数运走。美国军方知道他对喜马拉雅东段和横断山脉南端接合部的地理有相当细致的了解。而这一带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后期,美国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驼峰航线飞越的地区。所以,美国军方召他到华盛顿,在美军地图供给部参与驼峰航线的地图绘制。(洛克从中缅比边境进入云南,辗转至丽江,因玉龙雪山植被及地质的丰富多样性,而选择定居雪山脚下的玉湖村,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探险考察)洛克先期飞往华盛顿,他所有学术资料装上了军舰,横渡太平洋。非常不幸,这艘军舰被一艘日军潜艇的鱼雷击中,洛克积累了二十多年的关于丽江纳西族以及周围其他民族地方资料随军舰一起沉入了太平洋。其中还有他《纳西—英语百科词典》的全部手稿。这个打击使洛克曾打算自杀来结束生命。这时,他已经60岁了,不可能再去从事壮年时代的探险,而且,他后期对纳西文化的研究是没有机构资助的,他已经为止耗尽了全部积蓄。(约瑟夫·洛克[左三]与香格里拉藏族在一起)他的传奇经历在美国本就受人关注,痛失资料与作品手稿的遭遇更激起了一些人的同情。正是在同情者的帮助下,他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一书得以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他的同情者还为他争取到新的资助,使他可以重返丽江去重新撰写《纳西—英语百科词典》。这使得他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9月又重返丽江。这一次,他又在雪蒿村工作了三年。直到他的面部神经痛使得他不能吞咽固体食物,才不得不飞回美国接受手术治疗。但他在术后马上返回了丽江。这时,中国的国共内战大局已定,最后,他不得不乘美国领事馆派来的飞机离开了雪蒿村。这一离开,就是永远。(雅而与世隔绝,洛克在泸沽湖的奈洛普岛上消磨时光,这里是他最爱的桃花源。这张照片展示了他在1929年内战爆发、渡船被毁之后放逐岛上的日子)1962年,一生未婚的洛克死于夏威夷家中。死后一年,《纳西—英语百科词典》在意大利罗马出版。而该书的第二卷,迟到十年后的1972年才正式出版。以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部不朽巨著,“一部涉及纳西族宗教及源于泯灭的古代纳西语言文化的词典”。(雪蒿村中的洛克旧居)洛克自己在书中两处写到过雪蒿村,不是写他在村中的生活,而是简明而客观的关于雪蒿村地理位置的描述:雪蒿村位于丽江坝子西北部的尽头,刚好就在雪山山脚,它的海拔是9400英尺(2,865公尺)。由于它离雪山近,所以当我勘察云南西北部和西康时,它总是我的总部所在地,我就是从这个村子出发去金沙江峡谷和北地的。今天的雪蒿村很僻静,少有游客光临。在村中找到洛克客居多年的那所房屋时,院门上挂着锁,但门上也插着一个纸牌,上面说要参观洛克旧居,请打电话,并留有一个手机号码。打通电话才十来分钟,一个清瘦的老人就来替我们打开了这个并不宽敞的院子。院子里栽着些花木,兰草芍药之类,都不在花期。这是一座凹字形的建筑,主体是正中间的两层小楼。洛克的卧室兼工作室在二楼。房子里还陈列着当年的木制家具,掌管着这所房子钥匙的老者说,这些家具都是按照洛克的要求,由当时村中最好的工匠打造的。1996年,纳西古乐队在同一座建筑前演奏唐宋时期的古老音乐,这些乐师们在孩提时代就曾与洛克相识,如今洛克过去的家成了一座农舍。一视频 ID:wharton8生活│旅行│文艺每天一条原创视频,悦生活,云记录!戳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佤山映象”微商城↓↓↓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生活│旅行│文艺 悦生活,云记录!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399洛克王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