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小班娃娃家指导要点点有哪些

按照“内容”选择: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16:17:07 人气数:
编导语:在游戏评价中,应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幼儿充分进行讨论,特别是对游戏中存在的一些矛盾,让他们在讨论中寻求答案。
&&&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活动是一种基于0――6岁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教育家玛卡连柯也说过:培养未来活动家――从游戏开始。因此,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想象的特点,每天为幼儿开展不同类型的游戏,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活动和语言,利用真实的或替代的材料,以及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经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角色游戏能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中使幼儿丰富想象,锻炼能力、增长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一、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由于他们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相对较少,所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能为扮演角色,发展角色情节做好准备。
&&& 1、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主要以“娃娃家”为主,游戏内容大多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和照料,因此,我让幼儿回去观察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及劳动情况,然后,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说说所见所闻,再用游戏口吻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迁移到游戏中去,慢慢地,幼儿知道怎样做爸爸、妈妈,在家中该做些什么事了,还有,我们根据游戏中的需要,通过提问对幼儿进行指导。如:在“游玩”这一情节,我们先提问:爸爸妈妈带你去哪里,是否要带东西?是否要乘车?如果要乘车,应该要买票,买票时应对售票员说什么?在游玩时是怎样照顾你的娃娃?接着,我们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这样,对全体幼儿在角色情节的认识中做了一定的准备。
&&& 2、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当他们对游戏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应帮助他们熟悉游戏中的各种材料,可以通过老师讲解、幼儿自主探索等方法。但是我觉得有一个方法既能加深幼儿对角色游戏中一些材料的运用,又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那就是观看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游戏活动。就拿“娃娃家”游戏为例:在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开展“娃娃家”游戏时,带领幼儿前去观看,观看前对他们提出要求:看看哥哥姐姐做了些什么事?通过参观使幼儿获得了游戏的初步印象,参观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或让中大班幼儿担任“爸爸妈妈”的角色,带领小班幼儿游戏,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幼儿操作游戏材料的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在语言交流方面也丰富。
二、帮助幼儿选择游戏中的角色,提高幼儿角色意识
&&& 1、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刚开始时角色意识是很淡薄的,表现在有些幼儿常常无所事事,处于一种观望状态,还有些幼儿抢着做同一角色,或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幼儿一会儿说自己是妈妈,一会儿又说自己是娃娃啦姐姐啦,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谁?游戏很难开展下去,这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今天要做什么?”“谁愿意和他们一起做?”“告诉大家你今天扮演谁?”等等,来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
&&& 2、创设各种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扮演各种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在小班角色游戏中,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除了娃娃家之外,还设立了另外一些场景,如:小医院、红绿灯、出租车、小司机等,我们在这些场景中提供一些材料,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去乘出租车,去看病等,幼儿利用这些场景,游戏情节逐步扩展丰富,扮演角色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 3、教师加强指导,随时以游戏中角色的身份参与进去,提高幼儿的角色意识,强化角色意识,深化游戏内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中断游戏。他们在交往中有可能因角色,玩具的分配等发生争执,也可能由于游戏本身单调,重复而失去兴趣。这时,如果教师硬性指派,效果可能并不好。相比之下,教师可扮演各种角色去影响游戏。如“妈妈”抱着娃娃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说孩子发高烧要打针,可“妈妈”不让孩子打针,要给孩子吃药,结果“妈妈”和“医生”吵了起来,我就扮演“院长”走过来,提醒“医生”耐心地解释为什么要给娃娃打针,“冲突”平息了,“医生”和“妈妈”又高高兴兴的玩起了游戏。为了能使游戏玩得更深化,我在“娃娃家”游戏中,以“妈妈”身份带孩子去看病,但医院很远,需要乘汽车,于是就引出了“乘出租车”这一游戏。
责任编辑:bluecabin& 热门标签: & & & &&&>>&&>>&&例析小班初期角色游戏的特点和组织
作者:刘艳 何黎明&&来源:江苏省江阴市中小学教研室&&上传时间:【案例一】刚入园不久的孩子,进入角色游戏区就表现得很会玩,他们&炒菜&&吃饭&&抱娃娃&,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装模作样地拿个筐子去买菜,空抓两把&菜&就回来了:有的煞有介事地给&娃娃&喂东西,一口又一口,自言自语地哄娃娃。虽然老师们希望孩子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但是,孩子们玩的时候一点也不考虑自己扮的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既做爸爸的事,又做妈妈的事,角色混沌不分,似乎只要玩着、做着,就十分开心了。
【案例二】仔细观察孩子们,就会发现他们玩时往往会重复一个动作。比如,一棵&小包菜&或一棵&小蘑菇&放在碗里,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舀着吃,重复着&舀&和&吃&的动作:他们喜欢炒菜,拿个小铲在锅里搅啊搅,&搅&的动作让他们很享受;他们喜欢切菜,就反复切&&
【案例三】孩子们玩的时候,会有简单的交往,说上一二句话,出去串串门儿&&但他们的交往一般不需要对方的回答,也不在乎对方的反应,更不需要&一起玩&&配合玩&等等。他们的言语交流,更倾向于自言自语,他们的&共同游戏&,更偏重于&游戏中的背景&,他们一起在一个空间里忙着各自的事情,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案例四】他们一会炒炒菜、一会吃吃饭、一会抱娃娃、一会摆弄碗筷,动作琐碎不定,频率短促快速,就像一刻不停的灵活的小老鼠。他们转换游戏的时间可以用半分钟来记时,甚至更短。
【案例五】一个女孩子抱着娃娃说:&娃娃口渴了。&她就去找老师要一只水壶,老师给了她,她有模有样地放在灶上烧起水来。一个男孩把娃娃放在床上,他说娃娃要盖被,就跑去找老师,老师就给了他一块布。
【分析】根据以上观察,小班初期角色游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没有角色意识。尽管教师喜欢在游戏前明确分配给孩子爸爸或妈妈的角色,但孩子根本不予理会,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喜好模仿着成人的各种动作。
2.游戏内容简单。主要反映家庭生活中基本的吃饭、炒菜、抱娃娃等内容。而且以重复&动作&为主,非常享受&动作&带来的乐趣,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3.缺乏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每人都在玩,体现出孩子们好玩的天性。但他们之间相互交往较少,往往不期待对方的回应,倾向于与同伴玩相同或类似的游戏。
4.注意集中时间短。孩子们玩的时候虽然十分投入,但不会专心致志地玩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情,常常频繁地变化游戏内容和形式。
5.对材料会有新需求。小班的孩子虽然刚接触角色游戏,但他们玩的时候,也会根据需要,向教师索要新材料。
【建议】在组织小班初期角色游戏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教师总担心刚入园的孩子不会玩游戏。不自觉地用模式化的方式教孩子,用预设的目标要求孩子。其实,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小班的孩子虽小,但已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生动地在游戏中反映简单的生活内容。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因此,教师不必过多地干预小班孩子的游戏,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学会发掘孩子在游戏中的闪光点。
2.多设置相同内容的游戏。小班初期的孩子喜欢玩相同内容的游戏,并且喜欢模仿或重复别人的动作。因此,多设置相同内容的游戏是最好的选择。如教师可设置4个~5个&娃娃家&,每个&娃娃家&相对隔开,提供小床、小桌、小沙发、小灶具等材料,让大多数孩子都能进人&娃娃家&游戏。
3.从最简单的材料投放做起。小班初期的游戏材料投放不易过多,否则幼儿会无所适从,影响游戏效果。投放的材料要尽可能形象生动一些,以成品玩具为主,重在引发孩子游戏的热情。当孩子在游戏中需要新的材料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提供。
4.尊重孩子现阶段的游戏水平。小班初期,幼儿角色意识不强,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不必给幼儿分配过多角色,也不必面面俱到地教孩子如何玩。
编辑:cicy关键词: 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1103阅读人气:2099阅读人气:709阅读人气:73阅读人气:1208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3144[]阅读人气:2286[]阅读人气:1293[]阅读人气:850[]阅读人气:651
12345678910
新手幼师成长记幼儿园年终,总结什么?微专题:语言,是一门儿...123 用&&户:
自动登录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中国幼儿教师网"会员东方之星思维教育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游戏活动的指导》章节习题:幼儿游戏指导
日来源:233网校
第二章 幼儿游戏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含义是:第一,由情感冲动引起的,是“我要玩”;第二,需要与本能直接相连,体现幼儿的直接需要;第三,游戏过程绝对自控,不服从外部的要求。因此,C项错误。2.B【解析】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是正面评价,这样才能保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3.B【解析】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必须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游戏的线索,在幼儿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游戏中幼儿的经验需要提升时,游戏中出现教育契机,教师可以达成教育目标时,教师必须介入游戏。如果在幼儿全身心投入时,教师不应该介入打扰幼儿的游戏。4.C【解析】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需要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结束游戏,同时对第二天的游戏保持积极愉快的期待,结束游戏的时机该是幼儿情绪尚未低落前,再玩就会进入倦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用游戏中的情节或线索结束游戏,避免生硬地结束。5.A【解析】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支持性角色是旁观者、舞台管理者、共同参与者、游戏带头人;非支持性角色有不参与者、导演者。6.A【解析】运用平行游戏这种介入方式时,教师接近幼儿并与幼儿使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但不与幼儿相互交往,不参加幼儿的游戏。7.B【解析】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是幼儿的自发学习。这些表明幼儿游戏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只有遵循这些特点,才能发挥幼儿游戏的作用。8.C【解析】扮演他人的角色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前提。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角色扮演。9.C【解析】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随机性原则,尊重儿童个体,不能随意指派幼儿去扮演自己不喜欢的游戏中的角色。10.A【解析】角色扮演法是教师创设现实社会中的特定环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的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需要知识与经验。11.A【解析】A项是教师指导中班角色游戏的方法,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差,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不适合多主题的复杂游戏。12.A【解析】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无主题建构计划,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才能初步完成作品。13.C【解析】表演游戏的指导原则有:游戏性先于表演性;要确保所组织的活动是“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表演;游戏性与表演性应当很好地融合、交织在一起。因此C项错误。14.C【解析】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往往以参加表演为满足,不以有无观众为表演条件。15.D【解析】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有: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智力游戏;帮助幼儿构建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游戏策略意识,而不是教给幼儿游戏的策略。16.A【解析】小班幼儿由于认知、情感的发展处在较为低级的阶段,所以其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幼儿往往是眼前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玩具。17.D【解析】体育游戏指导的原则包括经常化原则、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多样化原则、全面发展原则。18.B【解析】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19.C【解析】中班儿童的特点是有初步的计划性,喜欢扮演角色,游戏类型一般是联合游戏。20.A【解析】游戏的自由性是指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在游戏中没有强制性,幼儿可随自己的兴趣和力量进行游戏、停止游戏或变换游戏,从中得到快乐并充分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参考答案】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定位是支持者和参与者,游戏的主人是幼儿,只有幼儿主动、自愿地游戏,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在指导时,需要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教师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来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游戏,只有观察得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并能遵守规则。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作用在游戏中的实现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应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同时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只有这样,幼儿游戏的水平才会提高。2.【参考答案】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发展。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的是外部干预的介入方式来指导游戏。外部干预是指成人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以一个外在的角色,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该案例中,李老师采用了如下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1)及时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李老师观察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以及游戏主题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记录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特点,帮助幼儿把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以不断地重复与提高。另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参观、记录、提问的方式发现问题,自己来制作躺椅、自己画发型来参与游戏。通过这些,不断地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2)以交流体验为媒介。李老师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自发交流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自发交流改变了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的自上而下的片面做法,凸现了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幼儿自主独立创造的个性和社会性人格情感的培养发展。3.【参考答案】(1)幼儿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通过平日里对事物的观察能模仿生活中涮火锅的情形。尤其是欣欣,她说的“水还没开呢”反映出她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2)三名幼儿在游戏中合作默契,分工明确。(3)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游戏态度积极,坚持性好,主动性强,能自主推动进程的发展。(4)该区域的游戏材料不够丰富,“菜”还得现买,“肉”也得现找,这可能就是该区域游戏一直较为平淡的原因之一。教师应该在该区域放置一个材料比较丰富的“百宝箱”,让幼儿有较多选择的可能。&(5)孩子在“买菜”过程中被别的游戏吸引,若没有被别的孩子及时叫回来,很可能游戏就会中断。一方面这是材料不够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没有及时介入、引导。4.【参考答案】(1)老师平时对孩子们很严格,孩子们缺少同老师亲近的机会,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无意中被老师捉住时,老师扮演的“老狼”紧紧抱住他们,去“吃”他们,使他们意外得到同老师亲近的机会,得到老师的爱抚,所以孩子们宁愿违反规则,故意往“老狼”怀里钻。(2)①当“小羊”不跑了,游戏无法继续下去时,通过游戏发展孩子们的奔跑能力的目的就落空了。所以此时老师做出修改规则的应对处理是必须的、及时的,说明老师对游戏过程观察得很仔细。②修改后的规则非常合宜,可取得如下效果:改为“老狼”跑“小羊”追,仍然可以达到发展孩子们奔跑能力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小羊”往“老狼”怀里钻的被动情形;“小羊”合力把“老狼”轰回去了,不仅使孩子们体验到胜利的喜悦,还能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③这位老师如能继续反思为什么她的“小羊”不怕她,明白原因是自己平时同孩子们不亲近,就能促使其克服不足,改进教学。5.【参考答案】本案例中,幼儿教师没有理解游戏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了这次教学游戏。在这一个过程中,游戏死板、被动,没有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游戏的特征包括:(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主要表现在游戏的内容、形式、进程等由幼儿自己选择,而不是由成人控制。(2)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3)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由于在游戏中没有刻意要达到的目标,并不追求某一结果,减轻了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取得成功。(4)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与真实的生活活动相比,游戏总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开展的,用幼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的,是“装”的,不是真的。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要做到:(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幼儿是独立的人,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本案例中,幼儿说:“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体现了教师没有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2)以间接指导为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本案例中,教师直接指定某几个幼儿扮演蝴蝶和花朵,扼杀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三、活动设计题1.【参考答案】我爱家乡活动目的:使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活动内容:(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2)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的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活动准备:(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2)环保资料:家乡环境遭遇破坏的图片、视频等。(3)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活动过程:(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2)进入展厅,教师担任解说员。(3)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4)自由活动。(5)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2.【参考答案】原因分析:(1)由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年幼,自控能力差,对家长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制约,与家里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孩子在家时,心理上产生放松的感觉,已有了荣誉感,需要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认可。(2)由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溺爱孩子,对他们放松要求;保护过多,对孩子包办代替;教育方法不得当;忽视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教育目标:(1)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2)通过开展“文明礼貌伴成长”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以教师为榜样,带动幼儿,影响家庭。(3)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方式,帮助孩子懂得文明礼貌的重要性。(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指导内容与方法:教学准备:(1)课件、小蚂蚁头饰。(2)让幼儿提前收集蚂蚁资料等。(3)幼儿已有跳集体邀请舞的经验。教学过程:&(1)听音乐,做律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①让幼儿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②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小朋友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做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2)导入新课。(提前让幼儿收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幼儿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①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②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3)听录音唱。(4)做歌词接龙游戏。(5)跳集体邀请舞。(6)小结。
特别推荐: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
交流区(点图快速加群):(教师群:) 微信号:lxhlxh233
责编:lxh&&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800 / ¥400
¥800 / ¥400
¥800 / ¥40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让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作者:&&&&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400&&&&更新时间: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观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角色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的指导更是不容忽视。教师适当的参与与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更成熟的游戏,情感上得到更大的满足,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开展角色游戏。因此
(二)善于把握教育契机,为幼儿的交往创造条件
游戏中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既可增添游戏情趣又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在游戏中要把握教育契机,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创造条件。如:在“妙乐点心屋”中孩子们都争着用橡皮泥和软皮加工各种点心,一时点心屋里只有了点心师的角色。这时教师启发幼儿:你们做了这么多的点心没人买没人品尝太可惜了?点播性的语言唤起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游戏内容不再是加工点心,而又有了顾客、营业员等角色,变成了分工、合作,孩子们又多了体验。
四、拓展幼儿游戏经验,引领孩子快乐游戏
游戏情节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游戏水平的逐渐提升。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游戏中的主题也较少。所以家园要共同联手带领孩子深入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来自幼儿园生活、家庭环境和文艺作品中,同样也受着年龄、社会、时代的制约,带着很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游戏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针对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不同角色引领孩子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生活经验的游戏。要真正发挥好角色游戏的功能就必须以“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这一宗旨,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真情实感,适时、适宜地指导幼儿进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区域指导要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