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GS超薄系列到底适不适合玩游戏?有哪些明显的短板效应和缺点吗?

您的位置:
GS系列是微星主打轻薄游戏本的机型。最早推出的GS70是全球最薄的17寸游戏本,影响力很广,之后又推出了GS60,还有土豪金限量版,人气也很高。年初的GS30配备拓展坞更是夺人眼球,现在微星又&
GS系列是微星主打轻薄游戏本的机型。最早推出的GS70是全球最薄的17寸游戏本,影响力很广,之后又推出了GS60,还有土豪金限量版,人气也很高。年初的GS30配备拓展坞更是夺人眼球,现在微星又推出了一款14寸的轻薄本,它就是GS40。在厚度不到23mm,屏幕仅14寸的机身里,微星把四核I7和GTX970M塞了进去,它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实际表现呢?微星(MSI) GS40 6QE-006XCN 14.1英寸游戏笔记本电脑目录【0】配置【1】简单评价【2】外观【3】外设体验【4】参数【5】性能【6】游戏1.战地42.Grand Theft Auto V3.巫师3:狂猎4.刺客信条:枭雄5.辐射46.其它【7】散热【8】拆解【9】散热模块评价【10】功耗&噪音【11】总结—————————————————————————————————————————【0】配置微星GS40是微星自主研发生产的笔记本,准系统代号MS-14A1。早期的微星模具会经过外观的变动直接以准系统形式出货,例如GE60对应的16GA,GT60对应的16F4等等,然而后期研发的新模具如GT72一直没有准系统出货,GS60/70也是较晚出现,笔者认为GS40的准系统版本可能也会比较晚甚至不出货。此次拿到的机器具体型号为GS40 6QE-006XCN,目前只有这一个配置,后续可能会有960M或者965M re版本。微星官网链接:/product/notebook/GS40-6QE-006XCN.html#hero-specification主要机器参数:接口方面,GS40的外部接口包含2个USB3.0接口,1个USB3.1(TypeC,支持雷电),1个读卡器接口,2个音频接口,1个RJ45网线接口,1个HDMI接口和1个mini DP接口。机器无内置光驱。内部接口包含2个内存插槽,1个2.5寸SATA3接口(7mm或9.5mm厚度),1个M.2 2280接口(SATA 6Gbps或PCI-E 3.0 4x规格),1个M.2 2230接口(PCI-E 1x,无线网卡使用)。CPU和GPU是直接封装在主板上,不可更换。GS40只有两个USB3.0,这个让笔者很郁闷,很不够用。另外机器配置很高了,然而却没有自带win10系统,说不过去。。。接下来进行简单评价。—————————————————————————————————————————【1】简单评价本章是为初学者以及某些不愿意详细了解评测的人士准备的。不过,这类简短的总结或多或少会夹杂笔者的主观看法在其中,并非客观的描述机器的特点,建议有能力者将整体评测浏览完毕,以消除部分主观的因素。PS:本节采用评分的方式来展现不同方面上机器的表现,★为1分,☆为0.5分。评分范围0-5,意味着大部分机器都只有3分左右,表现很差就是0分,只有很出色的才有接近5分的可能。外观:★★★☆GS40的采用了金属AC面,A面的线条设计不错,C面也不单调。但这个设计并非GS40独有,GE62也有类似之处。外设:★★★☆键盘手感较好,但方向键设计不够人性化,受限于机身尺寸也没有小键盘;音响效果较为一般,没有GE62好;屏幕规格较好,色彩鲜艳可视角度高。性能:★★★★在轻薄本中,这样的配置是位列前茅的,放在所有游戏本里也不低。配备了NVME固态,内存16G等等,都能看出是高端产品。然而CPU性能存在异常,不清楚是不是个例。散热:★★★★在保证进风充足的情况下,GS40的散热表现很好,作为轻薄本很合格。不过,由于风扇转速太大,噪音表现较差,游戏中会很吵。性价比:★★★在所有配备970M的机器里,GS40这个配置并不算贵,相比于GS60、GT72这些还便宜了点,GE62好像也比它贵。但GS40的价格也不便宜,需要上万的预算才可以考虑。综合:★★★☆GS40的优势在于它的便携性。小尺寸机身,厚度不到23mm,性能达到了高端游戏本水平,散热也过关,外观也不错。如果有非常在意便携又需要性能的玩家,GS40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次谨记,这是主观评价,无法和所有玩家的想法一致,本节评价仅供参考。下面进行开箱。—————————————————————————————————————————【2】外观外包装被快递蹂躏的很脏。。。。不过这不是机器内部包装,还好。包装里是被海绵架空的盒子,这个包装盒外观和以往的微星机器有所不同,整体显得很简约低调,并且由于机型尺寸小,包装盒也很小巧,感觉很精致。包装盒上方贴有GS40的型号标识。包装盒打开,映入眼帘的是硕大的广告贴。。。长度比机器都长了,难怪放外面。。。写的还都是英文,估计行货上市时应该不会有这玩意。机器下面,是随机附带的说明书和驱动光盘,右侧是电源。GS40没有赠送Gaming鼠标和背包。机器A面,设计风格和GE62如出一辙,两边各有个弧形线条,只不过GS40是这里突起而GE62是凹下去。前端和塑料衔接的边缘用了斜向切割,露出了金属光泽,观感效果比GE62要好。机身左侧,从左到右依次为RJ45网线接口、电源接口、 USB3.0接口、读卡器接口和2个音频接口。机身右侧,从左到右分别是USB3.1(TypeC)接口、USB3.0接口和HDMI接口。后端有一个显卡的侧出风口,这里可能会干扰到鼠标使用。机身背面,接口上只有一个mini DP接口。电源和显示接口其实都应该放在这里,侧面多几个USB接口更实用。机器显卡的出风口两侧都有,这个设计类似GS60。打开屏幕,这个设计也很像GE62,屏轴位置和C面线条走向都完全一致。电源键外观和华硕G750的很像,和以往的微星机器有所不同。C面俯视图,14寸机身无法容纳全键盘。方向键的设计不够人性化,用着不舒服。电源键特写,电源指示灯可以显示独显是否启动。上方是msi一贯的丹拿认证标识。现在微星的游戏本C面都是金属拉丝材质了,手感不错,外观也很好,只是冬天刚开始用时会冻手。C面就这一个Intel的贴纸,感觉这贴纸没以前的好看。转轴下面,这里可以看到里面是红色的挡板,红黑配色。机器D面,进风口都在上方,风扇对应的位置有红色的防尘网。一堆产品标识,Intel的贴纸为何不在这里。台达150W电源,薄本配备的这个电源都是厚度较小但面积大的版本。—————————————————————————————————————————下面看一下机器的厚度尺寸。机器长大约343mm。机器宽约245mm。机器前端厚度为21.03mm。机器后端最厚处有23.65mm,看不懂官方标称啥意思。算上脚垫高度,机器前端厚度为23mm左右。后端厚度有27mm,比GS60要厚。整机的重量为1.82kg左右,还是看不懂官方标称啥意思。再算上电源的话,整机重量为2.44kg。这个重量和GS60差不多,便携性较好。开箱外观部分结束,下面介绍外设体验部分。—————————————————————————————————————————【3】外设体验外设体验也是笔记本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些笔记本在配置上大显身手,然而在实际的外设体验上却不尽如人意,导致玩家无法感受到最佳的体验。本章主要包括键盘、触摸板、内置音响和屏幕四方面的实际体验简单介绍。键盘方面,GS40虽然没有了全彩背光和小键盘,手感上和GS60/GE62等机器是一样的,都是二代赛睿水晶键盘。键程一般,回弹力还可以。触摸板方面,GS40用的是一体式键盘,使用体验不如GE62的好,但触摸面积和GE62一样大。音响方面,GS40的两个音响不是对称的,有一个体积较大,由于没有低音单元,效果不如GE62好。GS40的音频接口上印有“HI-FI”标识,官网上写着是ESSSABRE HiFi audio DAC technology,不是很懂它们hifi。屏幕方面,GS40用的是LG的IPS,实测色域67%NTSC,对比度740:1,参数还算可以。IPS的软肋就是屏幕响应时间和漏光问题,送测的GS40漏光问题也比较明显。外设体验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硬件参数概览部分。—————————————————————————————————————————【4】参数鲁大师硬件参数截图显示出了型号,然而鲁大师却没识别出品牌信息。CPU信息I7-6700HQ,六代Skylake架构,BGA封装不可更换。四核八线程,支持Intel睿频加速技术,主频2.6GHz最大睿频3.5GHz,L3缓存6MB。14nm制程,热设计功耗45W。虽然6700HQ只比6820HK低了0.1GHz主频,但6820HK可以超频,而6700HQ一个倍频都不能拉。HWINFO截图,CPU是正式版产品,封装为BGA1440,S-SPEC为SR2FQ,步进R0,最低倍频8x。AIDA64里的CPUID截图,可以看到睿频为35x/33x/32x/31x,这个频率比6820HK只低了0.1GHz。短时睿频功耗限制56.3W,持续时间28秒,长时睿频功耗限制45W,软件显示这些数值是Unlocked,说明可以用XTU进行解锁CPU功耗的。XTU信息,这是intel的官方调节工具,可调节很多CPU参数,甚至内存参数。GS40不能调节倍频和内存,功耗和电压可以调节。接下来看显卡信息。GS40的独显型号为GTX970M,3GB显存(三星颗粒)。厂商标识为MSI(1462),说明该机器为微星制造。默认频率924mhz,boost频率为1038mhz,显存频率等效5012mhz。显卡核心采用GM204核心,阉割6组SMM,剩下10组流处理器共1280SP,显存控制器同时也阉割1组,为192BIT。没有与其规格一致的桌面显卡,可能未来的GTX960TI会一样。GTX970M的电压频率截图,满载核心电压为1.000V,ASIC数值为70.0%。根据众多实际的显卡表现,笔者推测,移动显卡的ASIC和显卡的最高Boost频率没有联系,而是与满载核心电压高低有关,ASIC越高的核心电压越低。核心电压低了,功耗也会有所降低,从而使得游戏中的温度表现更好。CUDA-Z截图,这里显示了GPU有关CUDA的详细参数。NvidiaInspector截图,这里可以看到独显(N卡)的某些其他信息,比如可超频范围,电压调节范围,高温降频线和TDP控制阀等。GTX970M不可解锁TDP控制阀,降频线标称为101℃实际只有88度,为GM204的最大值。开普勒和麦克斯韦架构的显卡都只能调节135mhz范围,如果想要超频更多,只能通过修改VBIOS硬超。主板信息,制造商显示为MSI,模型为MS-14A1,信息刷写完全。芯片组为Skylake-H,PCH是HM170,BIOS日期为版本E14A1IMS.104。—————————————————————————————————————————微星机器有一个红龙调节软件,可以监测系统状态和电源管理,这个比较实用。AIDA64中的北桥信息,Intel早在二代酷睿i系列就将北桥整合进CPU中,主板上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北桥了。北桥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和内存的通讯和PCI-E中显卡的通讯,核显的通讯也在北桥中。从显示信息上看,机器最大支持32G内存即四个插槽(识别错误,实际只有两个插槽),支持VT-d,核显已启用,独显GTX970M占用x16带宽。南桥信息,实际上HM170也将部分南桥的功能整合到CPU中,现在主板只有PCH,只是一般玩家还在称呼其为南桥。PCH集成SATA控制器,此外还有USB控制器等,PCI-E中占用几条来实现新功能,比如无线/有线网卡等。PCH的制程是22nm,制程更新了PCH发热也随之解决了。这里还可以看到GS40的音频芯片是ALC899,无线网卡采用的是N125,有线网卡为E2400。内存信息机器自带的内存为双通道DDR4 2133MHZ,时序为15-15-15-36@2T。频率比DDR3高了一些,但是时序太高了,显然内存延迟不会有什么改善。内存品牌为三星,工作电压1.2V,出场周期是15年44周。硬盘信息固态硬盘是NVMe版SM951系列,容量128G,M.2 2280规格,采用三星自家的主控,颗粒也是自家的16nm MLC,缓存256MB,PCIe 3.0*4速率。机械硬盘为日立1TB 7200转硬盘,缓存32MB,厚度9.5mm。这块硬盘是双碟4面,单碟容量500G,SATA3接口,重量115g。电池信息,型号为MSIBIF0_9,设计容量61.256Wh,实际充满容量为60.07Wh,和设计容量有一定差距。部分机器的电池刚使用时容量都比设计容量小一些,但是随着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量会逐渐接近设计容量。显示屏信息,屏幕品牌为LG,型号为LP140WF3-SPD1,鲁大师等一般检测软件会显示AUO109B。屏库中包含该型号的参数,官方数据如下:分辨率,可视角度80/80/80/80,材质为AH-IPS屏。显示色彩262K(6bit),对比度700:1,亮度300cd/m?,接口为30pins eDP。响应时间35ms,这是IPS屏幕的一个劣势。标称参数是显示器厂商制造时的标准,但实际每一个屏幕的参数并不是完全符合标准。A规屏幕参数基本达标,并且在出厂时会有校色,使得屏幕表现较好,而B规屏参数可能不达标,色域覆盖有偏差,不会出厂校色,屏幕表现较差,经过手动校色后有一定改观。A规B规还与坏点数量区域有关,因此每个笔记本使用的屏幕,并非会像上图标注的那样美好。硬件参数概览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性能测试部分。—————————————————————————————————————————【5】性能PS:测试时显卡驱动版本为359.06,使用双通道内存,电源模式为高性能,默认无其他调节(如绕过降频,解锁功耗等)。CPU部分国际象棋跑分,达到了12005分/25.01倍,这个成绩比正常的6700HQ低了几百分。国际象棋单线程跑分,4.28倍,这个分数异常的厉害,正常单线程分数应该是2600上下的。如果机器是过热降频,那也不应该在单线程分数上偏低,因为这不存在散热问题。GS40出现这种结果,肯定是机器本身出现了问题。新版CPU-Z自带一个测试,可以简单对比性能高低。经过笔者这段时间的使用,发现这个测试并不靠谱,分数忽高忽低,有时候第二次跑完与第一次差距很大,第三次可能更低或者恢复,不可信。这个分数也比正常的低。CPU Queen成绩,正常分数是37656,GS40低了10%。CPU PhotoWorxx测试,这次的成绩变正常了。FPU VP8测试,这是检测CPU的浮点运算性能。这项的成绩又不正常了,低了27%。CINEBENCH R11.5测试,CPU多线程7.19 pts,单线程1.25 pts。多线程分数比正常的略低一点点,还算可以,但是单线程的分数低了很多,正常是1.61 pts。CINEBENCH R15测试,CPU多线程653cb,单线程113cb。结果和R11.5类似,GS40这机器真有些问题,不清楚是不是个例。缓存测试,DDR4内存速度和CPU缓存速度表现正常,但是延迟高了很多。独显GTX970M和CPU的GPGPGU性能测试,GS40的性能表现稍微低了一点,但还算比较正常。理论游戏性能测试3Dmark 11测试,Performance模式下总分有P9275,其中图形分为10007,物理分数7647。GS40的显卡分数无异常,跑分还比较高,但是物理分数低了快1000分。X模式下的跑分,总分数X3343,其中图形分数为3082。图形分正常,物理分数还是偏低。3Dmark Vantage在P模式下的跑分,图形分数27519,这个分数也是低了点。新3Dmark测试,低画质下的GS40的970M显卡分数会偏低,而物理分数一直都不正常。—————————————————————————————————————————将正常的I7-6700HQ的分数与GS40的成绩统计成下表。可以看到,多线程的测试中,GS40里的6700HQ损失大概在4-5%左右,而牵扯到单线程时性能就会跌落20%多。是频率异常还是温度异常?看看测试时频率温度变化。CPU频率一直在正常的睿频范围,温度也没有达到高温降频,功耗也在正常范围内。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至少送测的这台机器的CPU性能是异常的。笔者通过更换系统、更换驱动甚至更换BIOS都未能解决这个异常,联系到微星官方但一直未能换台机器,目前只能认为是机器本身有问题,而问题是否为普遍现象,无法做出定论。硬盘测试AS SSD跑分,这次笔者专门安装了三星的nvme驱动,据说会有神秘加成。但从跑分来看,性能变化很小,4K性能稍微好了点。PCmark7测试,得分5863,一般配有固态的机器得分都很高,没有固态的机器跑分比配备固态的机器低50%。GS40跟GT72的得分差不多。鲁大师跑分,每个版本的鲁大师跑分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很难直接通过分数来对比准确的高低。跑分仅供娱乐,直接对比高低所得到的结论并没有可靠性。性能测试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游戏测试部分。—————————————————————————————————————————【6】游戏基准测试软件可以衡量显卡性能的高低,但有时会存在分数虚高的可能,实际游戏中的帧数表现往往才能更真实的反应显卡的性能。从每个游戏中的帧数变化,也能看出显卡在哪个方面存在短板,哪些游戏会遇到这类短板等,根据短板判断游戏的流畅性,使得评测的意义更为广泛。PS:笔者尽可能的排除每次游戏的差异性,以使得横向对比评测时有较高的合理性。但是部分游戏有偶然性,因而帧数的波动会有不同,此时观察总体趋势来得出结论。1.战地4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抗锯齿为4x MS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GTX970M帧数最低为36,最高为73,平均47.533GTX980M帧数最低为48,最高为109,平均62.656mGTX980帧数最低为66,最高为131,平均84.656GTX960M帧数最低为21,最高为44,平均27.894GTX965M帧数最低为24,最高为52,平均32.5980M SLI帧数最低为74,最高为149,平均95.244战地四是战地系列的作品,配置需求也比较高。游戏优化做的比较充分,1080P下GTX970M平均帧数表现还算可以,玩起来问题不大。以GTX960M的性能为基准,GTX965M为116.5%,GTX970M为170.4%,GTX980M为224.6%,mGTX980为303.5%,GTX980M SLI为341.4%。所谓的主流游戏卡GTX960M,和最高端的mGTX980差了两倍的性能,GTX970M也多出了70%,不得不说现在的“GTX”越来越廉价了。2.Grand Theft Auto V分辨率选择1080P,抗锯齿为4x TXAA,其他特效如下,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GTX970M帧数最低为36,最高为61,平均50.111mGTX980帧数最低为63,最高为105,平均87.55GTA5的PC版姗姗来迟,但仍未减少玩家对它的喜爱。GTA5为开放式冒险类游戏,有主线剧情但大多数玩家看重其丰富的支线和较高的自由度。在4x TXAA下,GTX970M帧数在50左右,游戏流畅度还行。与旗舰单卡M980比,970M低了42.8%,差距还是很蛮大的。3.巫师3:狂猎分辨率选择1080P,开启高画质(倒数第二档),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GTX970M帧数最低为31,最高为46,平均39.05GTX980M帧数最低为44,最高为72,平均60.572巫师3是一款第三人称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剧情丰富,场景元素复杂,可玩性很高,同时对显卡的性能要求也非常苛刻。在高画质下,970M帧数平均约39帧,稍微有那么点不流畅,勉强能接受。与980M比,970M落后了35.5%,差距也不小。4.刺客信条:枭雄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抗锯齿为4xTXAA,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GTX970M帧数最低为12,最高为37,平均24.211GTX980TI帧数最低为43,最高为90,平均59.928刺客信条枭雄是刺客信条系列的最新作品,配置需求没有上一代大革命那么夸张了,但实际上一般显卡还是很吃力。最高特效下,970M显然爆显存了,帧数很低,玩起来很卡,如果是倒数档画质,帧数就会上升到40帧左右,游戏体验会好很多。与台式机旗舰单卡980TI比,970M落后了59.6%,也就是差了一倍。5.辐射4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最高特效,抗锯齿为TXAA,强制关闭垂直同步帧数统计GTX970M帧数最低为52,最高为89,平均63.25GTX960M帧数最低为24,最高为59,平均36.622辐射4一款第三人称沙盒类游戏,讲述的是一个退伍老兵,老婆被杀,儿子被抢,自己沉迷于捡垃圾的故事。游戏中的自由度(垃圾)非常多,玩家可以随便玩(捡)。游戏中帧数是默认开启垂直同步的,需要自己更改存档才能强制关闭,具体方法可以百度。在最高特效下,970M帧数平均在60以上,流畅玩不是问题。跟960M相比,970M领先了72.7%,刚才970M被各种高端卡吊打,但实际上970M也是轻松吊打960M的,970M再垃圾那也是当年的次旗舰,秒杀主流游戏本的960M无压力。6.其它游戏并非只有FPS。有些游戏是通过展现其他方面的魅力来吸引着玩家,而这些方面中有一个方向便是文字游戏。是的,我说的就是绅士游戏——Galgame。《Noble★Works》柚子社的作品,典型废萌作品,看日常搞笑就行,此外也比较实用。设置里可以不限帧数,然后游戏就流畅无比了。。。游戏测试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散热测试部分。—————————————————————————————————————————【7】散热本章节分为烤机散热测试、游戏散热测试和表面温度测试三部分。烤机测试采用AIDA64 Extreme Edition中的烤机测试项目作为CPU烤机部分,采用FurMark作为GPU烤机部分。前者烤机参数为仅勾选FPU,后者烤机参数为分辨率noAA模式。烤机的同时,采用AIDA64 Extreme Edition的传感器项目来检测整机温度和CPU功耗信息,采用HWiNFO64等软件监测硬件温度和频率信息。每次测试时间周期为10分钟。(0)待机温度室温在17度左右。待机下,CPU温度在50度以内,显卡44度。开启监测软件后,显卡风扇会一直转,有一定的噪音,而关闭后就不转了。CPU风扇58度起转50度停转,所以日常使用时也应该在50-58度范围内。PCH温度很低。(1)CPU单烤测试单烤CPU时,温度为80度左右,频率稍微降了一点,这是由于功耗到了TDP,属于正常情况。GS40的单烤表现不错,只是风扇转速有点高了。(2)GPU烤机测试GPU烤机中,显卡功耗了达到了TDP,频率降至822.7MHz,属于正常降频,温度为71度。这个温度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薄本里能有这样的温度实属不易。(3)CPU+GPU双烤测试GPU烤机中,显卡功耗了达到了TDP,频率降至822.7MHz,属于正常降频,温度为71度。这个温度表现还是很不错的,薄本里能有这样的温度实属不易。(3)CPU+GPU双烤测试将机器垫起后,D面进风量得到了保障,双烤情况发生了变化。CPU虽然还是88度,但CPU频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功耗从不到39W涨到了TDP 45W附近,也就是说CPU在临界状态,如果降频温度线更高一些就正常了。显卡温度降到了单烤时的水平,幅度也是很明显的。这意味着GS40的脚垫过低,机器原本的散热实力还是很好的。总结一下GS40的散热表现。由于散热模块有共用部分,单烤表现不错,温度较低。双烤时CPU触发了降频线,而垫起机器后基本恢复了正常,并且此时的温度也不高,最终的表现值得肯定。作为轻薄本能在散热上有如此的成绩,也算是一个惊喜。(4)游戏散热测试本节采用鲁大师的温度监控面板截图,截图时机在游戏结束后1分钟左右,将截图数据整理如下表格。游戏中CPU温度在76左右,显卡在72度附近。这个温度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不算高。WASD键位置温度能感受到表面热量,但不影响使用。(5)待机/双烤时机器表面温度待机时双烤时待机时,C面键盘区域温度很低,出风口位置也就30多度,D面主要是CPU热管位置温度高一点。双烤时,C面温度表现不佳,键盘中上方有55度,好在出风口转轴上方是塑料,否则温度会超过60度,有点烫手了。WASD键位置也因为过热有点波及,所以游戏中也能稍微感受到热量。D面还是CPU的热管位置温度最高,快到70度了。散热测试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整机拆解部分。—————————————————————————————————————————【8】拆解D面螺丝位置有易碎贴,擅自拆解机器可能会导致保修上的问题。将D壳的几个螺丝拧下,壳子就可以移除了。所有可拆解的硬件都在这里,维护很方便。硬盘分布在左下角,内存在中间,CPU和GPU在中后方,布局合理。D壳背面,进风口只在风扇处防尘网。原本以为D面也是金属,结果拆开后才发现是塑料的。GS40有2个内存插槽,插了两条三星8G DDR4内存。三星SM951 NVME固态,容量128G。GT72的固态硬盘位有散热处理,而GS40只有一小块硅脂垫。日立1T 7200转硬盘,9.5mm厚度。一般这种薄本都是7mm硬盘的,GS40硬盘位还支持9.5mm,比较不错。M2接口的N1525无线网卡,规格比Intel的无线网卡还窄一点。将可拆解的硬件以及散热模块移除,主板就可以看到全貌了。电路元件比较密集,发热元件集中在小块区域中,这可能就是造成C面中间温度高的原因。I7-6700HQ,硅晶形状与4720HQ有所不同,看起来更方了。GS40给6700HQ配了4相供电,很充足。GTX970M,核心代号N16E-GT-A1,跟980M/M980/965M一样,都是GM204核心。显存是6颗容量为512MB的三星GDDR5颗粒,显卡有2+1相供电。HM170芯片即PCH,设计在了显卡侧出风的铜管下方,但并没有任何散热处理。主板背面,这里有一层防静电纸覆盖,可能是C面为金属材质所致。上方有几个mos管,这些元件的高温不容小视。拆下主板后,机器基本没剩啥了。键盘是一体式的,无法拆下。GS40的音响体积一般般,实际效果也一般般。GS40电池为不可拆卸,电压7.6V标称容量61.25Wh,聚合物电池。容量比GE62高点。整机拆解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散热模块评价部分。【9】散热模块评价GS40的散热模块采用2风扇+5热管的组合,鳍片和铜管都有防氧化处理。CPU分配了2根热管和1个风扇,GPU分配了2个热管和2个风扇,还有一根热管给了GPU供电。CPU和GPU热管各有1个是8mm,其余都是6mm。CPU和显卡用铜片底座,散热模块照顾到了供电和显存。鳍片是铝制的。鳍片形状不是很规则,中间一块是突起的。靠近出风口的鳍片染上了红色。将散热模块的尺寸信息统计为下表。PS:该结果仅供参考,由于鳍片不规则以及铜管位置导致计算偏差,实际大小会有所出入。此外,鳍片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最终机器的散热好坏,它只是一个决定因素,此外还有风扇规格(风量、转速设定),进风口面积,出风口形式(吹屏轴),铜管参数(长度、形状、直径和数量)及硅脂导热效率等因素。由此可以算出散热鳍片的总体积为28.66 cm?。GS60的总鳍片体积为29.834 cm?,GE62的为20.94 cm?,P670SG为38.32 cm?。在配有970M版本的轻薄游戏本中,GS40的鳍片规格还算可以,如果鳍片是纯铜的话就更好了。GS40采用小厚度的多齿风扇,额定功率5V*0.55A=2.75W。风扇厚度为4mm,直径47.2mm。GS40的散热靠的不是大规格的鳍片体积,而是那两个暴力小风扇,轻薄游戏本一般也都是走这个路线。由于厚度和尺寸限制,鳍片不可能有那么多空间可以放,为了提高散热就必须要风扇足够给力。转速高,要求进风量充足,所以GS40垫起后效果就好了很多。散热评价到此结束,下面介绍功耗噪音测试部分。—————————————————————————————————————————【10】功耗&噪音功率插座可以查看整机的功耗,从而得知机器的功耗到底有多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值并非机器消耗的功率,因为电源是有转化效率的,经过电源转化后的功率才是机器的实际功率。将数据统计成表格如下。PS:开启软件指的是将所有检测软件开启后的待机功耗。待机29W比正常的机器高,这是由于CPU频率异常所致,待机不会像一般机器那样降到800MHz,而是不正常来回波动,这个现象也能说明CPU状态异常,和性能测试出现的问题遥相呼应。开启软件后功耗波动更大,这是由于GPU唤醒策略有问题,监测软件一旦访问独显温度,970M就会就被唤醒,然后从高频降到135MHz随后有关闭,紧接着再次被唤醒,如此往复,这个现象在其他机器上很少见。单烤CPU的功耗也是GPU不断切换状态导致的波动。单烤GPU的功耗正常,比4代平台低了不少,双烤为150W是整机功耗墙所致,多余的功耗会从电池取电。游戏中的整机功耗表现,一般都在130W以内,6代平台的CPU功耗少了很多,电源需求降低了,发热也改善了。接下来观察GS40的噪音表现。注:前方噪音为触摸板前端位置测试的噪音大小。待机时如果没有监测软件,GPU风扇会关闭,否则就会一直在3300转左右,噪音并不小,CPU风扇58度起转50度停转,只要风扇开始转,都是3500转朝上,和停转时的反差很大。烤机时转速都到了5000以上,噪音很明显,双烤等于强冷,出风口到了70分贝,噪音已经影响到了正常休息。GS40的噪音表现并不好,只要有高负载,噪音就会明显的感受到。——————————————————————【11】总结优点:1.机身尺寸小,厚度23mm,便携性好;2.I7+970M,nvme固态,16G内存等,配置高端;3.进风量充足时散热表现良好;4.外观精致,屏幕较好。不足:1.D壳进风量不足,需要垫起;2.USB接口数量较少;3.游戏中噪音很大;4.没有自带windows操作系统。GS40是便携与性能结合的产物,并且还真的做到了,比某硕的UX501好了不知道多少。在这么小的机身里,GS40的配置并没有妥协多少,游戏性能依旧属于高端游戏本之列,比主流游戏本体验好了很多。不过GS40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尺寸的限制导致接口数量不足,风扇噪音偏大,上万的高端游戏本竟然也没有自带WIN10系统。。。不过为了轻薄便携,GS40也算是尽力了,综合来看对于某些玩家是个值得考虑的产品。评测中遇到的CPU性能问题,无法确定是产品的缺陷还是评测机的个例。如果不是个例,希望微星官方能够尽快找到问题。本次评测到此结束,全文共9907字,感谢大家的欣赏。
扫描关注沙发管家微信
“扫一扫”微信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星超薄游戏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