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最美孝心少年最美英雄少年

第二批候选人隆重推出,快来寻找你心目中的“最美少年”!_铜鼓发布-爱微帮
&& &&& 第二批候选人隆重推出,快来寻找你心目中的…
日前,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全县第二届“最美少年”评选活动已推出第一期十名候选人,现将第二批候选人事迹与公众分享,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投票。为确保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投票评议结束后,评委会将结合候选人的日常表现情况和投票结果,综合评定出10名“最美少年”及10名“最美少年提名奖”当选者。投票截止日期到6月30日,谁是你心目中的“最美少年”,就请拿起手机,赶快参与,为他们投上珍贵的一票吧!(投票系统在文末)县二中郑雨萱,女,县二中九年级(8)班学生,一个懂得感恩,有着远大理想、执着精神和顽强毅力,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怎样去学习的最美少年。她热爱生活,品学兼优,兴趣广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担任班长、校学生会干部、文学社副社长、校刊主编等职务,连年被评为县三好学生、县优秀学生会干部,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初中成绩一直在年级前十。2014年获得铜鼓县英语比赛一等奖,2015年获得铜鼓物理比赛一等奖。特长有钢琴、吉它、笛子、美术、书法、写作、舞蹈,2014年获得宜春市琴棋书画好少年提名奖,2015年宜春市琴棋书画好少年大奖。多次获得县、市书画赛、作文比赛一等奖。日常生活中的郑雨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几次妈妈想给她买几件新衣服,可她说:“我有衣服穿,很多衣服还都合身,我和它们都有感情了。”县二小帅祎铭,女,县二小四(2)班学生。在学校,她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她学习了钢琴、绘画、舞蹈等。入学四年来,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生活中,她懂事听话,孝敬长辈,经常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且还特别注意勤俭节约,家里的洗手池,厨房都被她贴上了“请节约用水!”,同时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节约水,如:淘菜水可以冲厕所、洗手水储存起来洗拖把、没喝完的矿泉水收集起来浇花等。她还津津有味给大家讲怎样保护水资源,并且她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次出去锻炼身体,她都会带上一个垃圾袋,将路边的垃圾一一装上,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无论谁有困难,帅祎铭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尽己所能,积极参与爱心捐助、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阳光的人。棋坪中学叶金凤,女,棋坪中学学生。2013年11月,一场车祸使得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路面湿滑,爸爸的车在行驶中与另一辆三轮车会车时发生侧翻,导致一同搭车的工友一死两重伤,最后法院判决(要求赔偿对方16万)。爸爸当时重伤在医院,妈妈忙着照顾,同时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赔偿对方,根本无暇照顾姐弟两人。当时她才11岁,她不得不独自一人照顾好自己及年幼的弟弟。对于孩子们而言,周末是最开心快乐的,因为可以恣意的玩耍。每个周末,她并不是像同龄的孩子一样,她早早地先把作业完成,之后再和妈妈一起去打扫卫生。记得在六年级暑假期间,妈妈身体不舒服,于是去医院检查,结果被查出子宫里有肿块,必须进行手术。当时爸爸车祸的事情还没完全解决掉,在这两个多月的暑假期间,她不得不一边和奶奶去顶替妈妈清洁工的岗位,一边还得照顾好这个家。每天她早早的就起床了,睡懒觉对她来说是一种奢侈,先和奶奶到镇上去打扫好卫生,接下去再去医院照顾妈妈,晚上回到家之后还得帮忙做饭、辅导弟弟做作业、洗衣服等等。在学校,她还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多次获年级第一名,同时课后还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县二小罗淇尹,女,县二小四(4)班学生。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严格,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每天在家坚持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她懂得励志成长,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学到更多本领,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钢琴、英语及美术等课程。她待人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富有爱心,家里的一些废品她都会收集起来然后再送给小区里拾废品的老奶奶,还会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玩具和水果去看望残障小朋友。罗淇尹从小能吃苦、毅力坚强。因为眼睛弱视,经常要到南昌去治疗,为了能挂上号,需要夜里零晨2点起来坐车,哪怕是寒冷的冬天,面对寒冷、倦困和晕车的痛苦,她从来没讲过一句苦或哭闹过。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医院排队检查的过程中还常常安慰那些紧张的小朋友,并告诉她们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有的家长看到后还为她竖起大拇指……带溪中心学校杨桢,女,14岁,带溪中心学校八年级二班学生。她性格开朗,品学兼优,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最美少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老师,同学以及认识她的人的喜爱。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她不仅仅是一个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楷模,也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一个可以倾心相交的知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她总是带领班级积极响应,并且热心组织、动员、鼓励同学勇于参加,大胆表现,充分掌握发挥同学们的特长,为班级赢得多项荣誉。学习上成绩优异的她,从不骄傲自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真诚、热情、耐心地帮助其他同学。每逢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完全弄懂学会为止,从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有些同学在她的帮助下,学习成绩由原来的班级中游水平提高到班级前十名。杨桢同学来自农村,家境贫寒。父亲在她小的时候由于一次事故,造成了左眼失明。妈妈身体也不好,一个人操持家务。父亲由于残疾不能从事进工厂上班,只能去做一些临工。家里还有个读初一的妹妹。家庭收入很低,所以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不讲吃穿,家长买什么就穿什么。在家长的心目中,她懂事孝顺,尊老爱幼,聪明可爱。她小小年纪就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间、内务自己整理,不用大人操心。她还经常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打扫房间,整理鞋子、衣服,成了家里的小帮手。她觉得正是这些家务让他学会了如何动手与动脑。县二小陈诺亚,女,县二小学六年级(6)班学生。她心灵美、道德美、行为美,是有目共睹的最美少年。自入学以来,陈诺亚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学习自觉主动,上进心强。她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既保证高效高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又做到劳逸结合,发展兴趣。她品学兼优,年年荣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兴趣班优秀学生”称号。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获得过许多骄人的成绩:2010年荣获第二十二届“素质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金奖,2012年在江西省“我爱家乡 我爱妈妈”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在江西省“新小读者杯”语文综合素能训练活动中获三等奖,2015年在宜春市中小学生“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2015年荣获全省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三等奖……陈诺亚同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她还有非常广泛的兴趣爱好,她一直坚持学习中国舞,达到十二级水平。她还学习了钢琴,达到六级水平。此外,她还选学了拉丁舞……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两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勤奋好学和持之以恒。她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不停地汲取着、学习着;她又像羽翼渐丰的小鸟,快乐地成长着、翱翔着。我们相信,这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女孩一定会为自己创造出更加广阔的天空!排埠镇中心小学张春茂,男,排埠镇中心小学六(2)班学生,他是同学的好伙伴、知心朋友,老师的小帮手、小助手,他能体谅父母的养育之苦,能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时时处处用爱心回报社会,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张春茂同学从小就有的梦想。在生活上,他深深地懂得勤俭节约,从不乱花钱。由于父亲患有肝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母亲要经常照顾瘫痪在床的弟弟,不能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他的身上,但是他能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帮父母承担家务活,经常会推着瘫痪的弟弟到外面晒太阳。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学习上独立思考。在家里是一个使父母放心,让家人舒心的好孩子。他始终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自尊自强、正直善良、心存感恩的人。在学校里张春茂是一个好学生。从跨入学校的那天起他便在老师的指导下立志做一个有理想、对社会有用的人。入学以来他一直担任班干部,他能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刻苦努力,积极主动,勤学好问,成绩优异,每年都被评为学习标兵等,在校每年成绩名列前茅,在2015年获得了铜鼓县中小学数学竞赛(小学组)第一名。大塅中学兰亮,男,大塅中学初二(1)班学生。在老师眼里他是一名好学生,在家人心中他是一个乖孩子,在同学口中他是一位好榜样。奶奶身患糖尿病,父亲长期在外务工,母亲又不慎弄伤了脚,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面对困难,他一面勤奋学习,一面尽心照顾家人。双休日,别的孩子还在家中撒娇的时候,兰亮却已开始忙碌起来,一早从学校接妹妹回家后,就开始在家搞卫生、种菜,期间还要给长期瘫痪在床的奶奶她梳洗,喂饭,帮妈妈的伤腿敷药等等,虽然年纪不大,做起事来像个小大人一样。除了有孝心外,兰亮还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看见大爷推车上坡,他立马上前帮忙;乘公交遇到老弱病残的乘客,他也积极让座;就连有时遇到路边的乞讨者,他也会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拿出来,尽一点微薄之力……港口中心学校王紫如,女,港口中心学校初二学生。十几年前她的母亲就检查出了糖尿病,至今每个星期都要做腹透,眼睛也因病几近失明。虽然母亲身患重病,但她依然坚持、努力学习。在老师的眼里,王紫如是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阳光女生。课堂上,她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课余时间,她会从图书馆借阅中外名著,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在班务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尽力做好老师的左右手。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学校的“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特长之星”;在2015年上半年的学生才艺展示王紫如还参加了作文竞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上也能看到她翩翩舞动的身影。这一个个荣誉,都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县二中郭佳妮,女,县二中初二(10)班学生。郭佳妮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经常参与爱心义卖、扶贫助困等公益活动。有一次,她主动到了县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献爱心,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吃的、玩的,还特意精心挑选了自己的几本好的课外书和一些自己制作的手工,准备送给那些孩子们。但因为不清楚康复中心的作息时间,当她到那里时,正好没有人。于是她就把带来的东西从铁门的空当里放了进去,并留下了一张未署名的便条,表达自己对康复中心孩子们的爱心。郭佳妮不但心地纯美,而且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曾先后荣获2010年在全国青少年英语全能王大赛江西半决赛中获得优秀奖;2011年在首届“巨人雷式”杯英语风采大赛江西省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学习成绩两次进入年级前十。本期编辑:刘敛投稿邮箱: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官方发布、时政新闻、民生政策、旅游咨询、投诉建议、社会公益、便民服务、生活资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 &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是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活动之一。为了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今年将继续 支持中央电视台开展“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要求,请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挖掘本地资源,寻访本地最美孝心少年,参加2016年央视举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 & &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一、遴选标准& & & &全市范围内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担当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 & & 二、对职教中心老师的要求& & & 请各位老师及家属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去寻找,积极推荐自己的学生或者身边你所了解到的孝心少年!& & & &三、材料报送& & & &请将每位候选人的典型事迹形成文字材料,不超过3000字。如有能够反映候选人典型事迹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也可一并报送。请于7月10日前将材料报到校团委。&附:2015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1、吴林香,女,13岁,重庆忠县  【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重庆忠县的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2011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她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  2、徐沁烨,女,13岁,浙江长兴县林城镇  【徐沁烨:一夜长大】  13岁的徐沁烨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11年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她便一夜长大。她放弃了县实验中学的升学机会,全心照顾妈妈,用自己乐观宽慰着母亲。对她而言,妈妈治愈的希望不论有多渺茫,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3、弟弟何秀巡、姐姐林章羽(母姓),湖北恩施  【茶园姐弟林章羽、何秀巡】  湖北恩施州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在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常年坚持代父母行孝,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姐弟相依为命,姐弟手足亲情,在磨难面前姐弟俩依然快乐面对。  4、黄凤,女,16岁,安徽五河县  【“板车女孩”黄凤:爸在家就在】  5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5、赵文龙,男,13岁,包头市包钢八中初一五班  【“小蒙古汉子”赵文龙:13岁的男子汉】  贪玩调皮,本应是13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文龙这样的机会。没有父亲的相伴,他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他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6、高雨欣,女,11岁,黑龙江望奎县  【高雨欣:卖烧烤的小女孩】  在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咱家我顶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高雨欣这样说。  7、路玉婷,女,16岁,四川成都  【路玉婷:在奔跑中坚强】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以维持家用。这个“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个月迎来变故:母亲离世……坚强独立乐观的玉婷,孝敬长辈,勇担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看似柔弱却一直迎着苦难坚强飞奔!  8、龙花,女,17岁,湖南凤凰县  【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9、邵帅,男,16岁,江苏徐州  【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12岁,正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时候。可12岁的邵帅却面对着一个连大人都会皱眉的抉择。为照顾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亲,休学到北京为母亲捐献骨髓。最终在医生劝说下,妈妈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邵帅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动社会!  10、王芹秀,女,13岁,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  【王芹秀:爱比血缘更美丽】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里村的13岁养女王芹秀,个头不大,却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她逼着自己坚强起来,养活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80多岁的奶奶。上山打柴、照顾养父……她自己节俭,却厚待家人。她用爱阐释着超越血缘的亲情。&& & 【小编感悟】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最美孝心少年,虽然他们的姓氏不同,家庭状况各异,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美德,那就是在家境突变,长辈患病的情况下,他们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以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重担。照料长辈的同时,艰难求学,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用一颗感天动地的孝心,温暖着患病的亲长家人。在最美孝心少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孝道的回归,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故事让我们感动、感慨、感悟,留给了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在我看来:&&&&&一、孝道是一种传承。&&&&&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孝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提倡的一种行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孝道,表现为对父母长辈的孝顺和孝敬。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就是说,父母的年龄不能够不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在我国自古以来,孝道就一直被推崇,并且传承下来。古代黄香温席,舜用爱心感家人,花木兰替父从军等孝道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被人们传为佳话。&&&&&二、孝道是一种担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最美孝心少年们都是未成年人,而他们却用稚嫩的双肩担起了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艰辛和磨难,我想,其原因在于他们在尽孝、行孝的过程中,有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在镜头下,我们听到了孩子们最普通,却又最感人的话“妈妈,我养你”;“有爸爸在就有家,我要帮爸爸撑起这个家”。话语中无不体现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这是对父母亲发自内心的关爱,是他们懂得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孝行。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尽孝、行孝还体现于,父母亲在,时时关心、照顾父母,父母亲不在了,常念父母亲的恩德。&&&&&三、弘扬孝道寓意深刻。&&&&&&&&&&&&&&&在新形势下,弘扬孝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不仅仅反映了一种孝心,同时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的那种对苦难的坚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难能可贵。对他们而言,苦难往往是一笔财富,只因他们从中得到历练而迅速地成熟起来。在当下,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对独生子女进行以孝道为主的德育教育尤为必要。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父母长辈大多都是尽量地满足独生子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因此,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惰、任性、专横、自私,意志薄弱,不关心父母他人等不良习惯和性格。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的开展,为少年儿童树立了好榜样,有利于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最美孝心少年”亮相央视荧屏,让他们的事迹在全国广为传颂,将唤起少年儿童对父母的爱心、孝心,让孩子们懂得亲情的温暖,生命的坚强。大力弘扬这种传统美德,那么,尊老孝亲的社会风尚将会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偃师职教(gh_3dfafdfad899)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5月28日,我校在前期招生宣传的基础上,组织了第一批初三学生和家长去到郑州孟想家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菲菲的莫言曾发表过这样一段博文:“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6月18日,偃师职教中心组织第二批学生家长赴郑州孟想家进行实地考察参观!
学生家长们在张应武主任的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点击下方您感兴趣的文章标今天是6月23日,星期四,我校于上午九点召开高端汽车特色班集中缴费会议。与会的领导有教育局刘国锋科长、孟想家现在的我们,一到夏天就热得受不了,在室内有空调,出门车里有空调,仿佛离开了空调,这个夏天就活不下去。动图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是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活动之一。为了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培育gh_3dfafdfad899偃师市职业教育中心(简称偃师职教中心)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秉承“理论够用,能力为重”的原则,以“诚信、厚德、博艺、创新”为办学宗旨,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联系电话: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3dfafdfad899偃师市职业教育中心(简称偃师职教中心)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秉承“理论够用,能力为重”的原则,以“诚信、厚德、博艺、创新”为办学宗旨,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联系电话:2015《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500字作文
2015《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500字作文
  篇一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我几月看了《最美孝心少年》,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个人最应感恩,它就是――“妈妈”。  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忧虑地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  篇二  中央电视台2015 “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来自青岛包头路小学的女孩王荠悦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受邀登台,接受全社会的致敬和礼赞。荠悦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她的爸爸妈妈都双目失明,年仅10岁的她不仅承担起照顾爸爸妈妈的责任,还用自己的快乐感染身边更多的人。荠悦就像是一朵坚强的荠菜花,在风吹雨打中乐观、坚强地成长。  10岁小姑娘成“明亮天使”  在一颗颗心组成的舞美设计中,纯真悦耳的原创歌舞《慈孝若晴天》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序幕。典礼以《众里寻你》旋律贯穿全程,由人物事迹短片融合全场掌声引出每位“最美孝心少年”登台领奖,并在与主持人的现场访谈中讲述他们记忆中最难忘的事、表达他们心中的梦想,自然开掘他们孝亲善行中使人震撼的闪光点。  来自青岛包头路小学的王荠悦拥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失明,三个人,一双眼睛。生活的磨难不但没有让这个家庭失去信念,反而给小荠悦带来了更多的精神财富。她身上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坚强、自立、孝亲、担当,就像金子一般照亮了自己和同龄人的心灵,照亮了一个家庭的梦想,周围的人都称她为“明亮天使”。  天天早起帮父母做饭  小荠悦的爸爸后天失明,只有0.1的视力,妈妈则完全看不见。在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小荠悦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懂事和孝心。她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早上六点半,当同龄的孩子还在香甜的睡梦中时,10岁的王荠悦已经悄悄起床,拿米、淘米、加水、打开电饭煲的开关,帮着父母做好早饭。吃过早饭后,小荠悦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把他们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个人走进学校,开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学校,她会争分夺秒地写作业,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顾失明的父母。  她的爸爸妈妈在盲人按摩店工作,靠自己的双手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晚上接他们回家后,懂事的小荠悦总会关心地给爸爸妈妈按摩。  6岁开始包下家务活  小荠悦从6岁开始学着洗自己的衣服。来到王荠悦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窗明几净的家,这是一个井然有序的家,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家。这是勤劳的荠悦的劳动成果,她懂得,劳动会创造美,劳动会创造奇迹。  小荠悦的事迹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分享给了全校同学,同学们都很受触动。班里的小干部惊讶地表示:“我没想到王荠悦偶尔早上来晚,竟然是因为要送爸爸妈妈上班。我以后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  “明亮天使”多才多艺  多才多艺的王荠悦从小喜欢唱歌、表演、书法和运动,兴趣十分广泛。父母克服各种困难支持女儿,到了周末,小荠悦就早早收拾好特长班要用的东西,拉着妈妈的手,乘坐公交车去特长班学习。王荠悦梦想着,来当个艺术家和慈善家,将来用自己的歌声为无数像爸爸妈妈一样失明的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在勤学苦练之下,王荠悦多次在全国、市、区科技、艺术等比赛中获奖。  希望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  “学校里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乐观、活泼的荠悦,大家也都特别喜欢她。”昨晚,包头路小学校长闫燕介绍说,荠悦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不仅歌唱得好,还获得过第八届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硬笔书法二级、市北区中小学生 “校园科技挑战吉尼斯――航空模型竞赛”二等奖。“很多孩子培养特长都是全家齐上阵,但荠悦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每当要比赛的时候,荠悦都会在学校排练到很晚。”说起荠悦取得的成绩,闫燕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心疼这个孩子的拼搏与付出。  荠悦现在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对于自己的未来,她有一个从未改变过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妈妈特别喜欢小孩,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不能到幼儿园工作,我想长大以后替妈妈完成这个愿望。”说起自己的理想,荠悦的眼睛里透着认真与坚定,也透着对妈妈的爱。荠悦说,自己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荠’是一种野菜,爸爸妈妈希望我一辈子都有菜吃;取“‘悦’字是他们希望我一直都快乐幸福。”荠悦说,虽然自己的爸爸妈妈与普通人相比有身体上的缺憾,但他们给自己的爱却一点都不少。【更多相关内容阅读】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美少年事迹材料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