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岁适合青年人练的太极拳练太极吗

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况
查看: 2544|
评论: 0|来自:
摘要: 武术网资料 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况     吴文翰      研究历史的学者,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发展,按时代特征划分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查太极拳在清季乾(隆)嘉(庆)时,还只在河 ...
&&&&& 资料
&&&&&&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况     吴文翰      研究历史的学者,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发展,按时代特征划分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查太极拳在清季乾(隆)嘉(庆)时,还只在河南温县赵堡、陈沟等村落中流传,鲜为人知。自杨禄禅,武禹襄于道(光)咸(丰)年间将太极拳广为传播后,太极拳始得风糜大众,闻名中外。这段历史算起来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其发展演变情况,实亦有近代、现代、当代之分,即创业、发展和普及三个历史时期,这种划分不仅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演变,也符合太极拳自身发展情况。了解这三个历史时期--太极拳百余年来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全面继承和健康地发展就家武术。          一、近代太极拳家创业    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到1911年(宣统三年),是近代太极拳家创业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教散失,患乱丛生,爱国人士亟思图强救国,呼吁"尚武自强,以求强国种",清廷军旅多延请民间武师教官兵,提高战斗技术;富商显宦家居外出,恒聘镖师护卫;劳动人民亦多习武,健身御侮;文人雅士雅好武技者日众,用以养性自娱;加以宣扬武侠英烈事迹评话说部的鼓吹,时风所尚,促进了武术运动的极大发展。太极拳苑的拓荒者杨禄禅、武禹襄顺应时代要求步入武坛,成为一代大家。      杨禄禅名福魁(),河北永年县南关人。自幼生活在河南温县陈沟,曾随镖师陈长兴(字云亭)学拳。壮年返回故里以教拳为业,得以结纳本县儒生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昆仲三人。武汝清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中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京西富豪张某烦他代聘护院武师,汝清遂荐禄禅来京应聘,后来又保荐禄禅到旗营充任武术教员。杨氏从此定居北京教拳。     杨禄禅的次子杨班侯(岁后亦进京助父教拳,后在旗营任职、是戴蓝翎的"武德骑尉"。因他武技出众,对弘扬太极拳贡献较大。      杨氏父子高于同时代其他武术家之处,不光是武技出众,而是能掌握时代脉搏,适应客观需要,将技击和健身融为一体。根据清末贵胄富室体质和生活习惯的特点,把拳技击拳势改为不猛不硬,顺遂圆活,老幼强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练习,扩大了教学对象,太极拳遂风糜于京师。杨禄禅的弟子中著名的有富英、王兰亭、夏国勋、刘太监、李东瑞(王兰亭代收)等,杨班侯的弟子中著名的有万春、凌山、全佑、王侨宇等。他后来因故返里隐居,又收有弟子张信义、陈秀峰等人。      杨禄禅的同乡拳友武禹襄()。名河清,清贡生,出自武术世家。自幼跟随父亲武烈(武秀才)练习红拳和骑射击刺之术。永年西大街太和堂药店(现在尚有)为温县陈沟陈德瑚之祖产,但房屋是武家的,陈德瑚和禹襄的二哥武汝清是同科进士,因此,两家关系甚好,禹襄到太和堂药店,得以粗知太极拳术。咸丰二年(1852年)禹襄长兄武澄清得中进士,授职河南舞阳县知县,时太平军已抵长江,禹襄奉母命去舞阳省兄,经太和堂店东介绍,禹襄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名师陈清平()。陈清平授以拳技奥秘。禹襄到舞阳后又从长兄澄清处获得山西王宗岳的《太极拳谱》(澄清得于舞阳盐店--王宗岳"太极拳谱"之出处今另有新说)。从此,无意仕进,放弃科考,终身致力于太极拳术的研究。他承王宗岳拳论之余绪,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理,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陈清平所授蓄发提放之技,结合实践心得,写出了《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略说》、《四字密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相结合的高级拳术。他的传人李亦畲()继禹襄之学而光大之,写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诀》、《敷字诀解》、《太极拳小序》及《跋》等。禹襄的长兄澄清晚年亦写有《释原论》、《打手歌》。武、李两家所写拳论本诸实践,并非向壁虚构,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膏馥了众多的太极拳家,迄今仍被太极拳研究者奉为圭臬。     武禹襄还根据拳理拳法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拳势和刀、杆锻炼套路,并把原来只有一进一退的推手,改为进退各为两步半(暗合五行,后人又发展为进退各三步半),进步先进前足,后退先退后足的活步推手。因武禹襄、李亦畲都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儒生,当时社会习俗士大夫阶级的人也不能当拳师,所以禹襄所创拳式到第三世郝和(字为真,,李亦畲的传人)才广为传业,盛行于世。      在杨禄禅、武禹襄和他们的传人的辛勤努力下,太极拳始成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教学内容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才得以把太极拳传播到通都大邑,并为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太极拳在众多拳种中独能脱颖而出,如虹贯长空,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根本原因。饮水思源应归功于太极拳苑的拓荒者杨禄禅、武禹襄这两位武术大家。当代武术家顾留馨说:"近代太极拳的传布,以杨氏祖孙三代对教材教法不断创新之力最多。而于拳理的钻研总结,首推武、李,较之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抽象性的概括,远为具体切实。有继承、有发展,乃能自成一家。"可为符合历史真象之言。          二、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    从1912年到1948年,是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      辛亥革命后,由于政权更迭,加上交通工具的改进,军队战争手段的更新,影响了武术的发展。清末掀起的武术高峰,至此跌入低谷。但是太极拳由于他本身的优势,继续为各界人士特别是政客和知识分子所钟爱。民初,北京人许禹生(杨健侯的弟子),武清人李东瑞(杨禄禅私淑弟子)鉴于不少武术家从大宅门和旧军队中退职,流落民间,遂将他们中的优秀者组织出来,许禹生在北平成立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聘杨少侯(师承伯杨班侯之拳技)、杨澄甫(杨健侯之子)、吴鉴泉(全佑之子)、纪子修(师承凌山)等来社教授太极拳。李瑞东在天津创办了广武学会(又名"中华武法会")也积极传授太极拳。后来爱国将领张之江在教育家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力宣传"强种救国"、"御侮图强"。发扬尚武精神,于1927年12月创办了武术研究所。当时的南京政府和地方军队也将武术列为训练军队的主要术科,于是社会上再度掀起武术热,各省、市县的"国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由于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北京移到了南京,于是太极拳名家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学太极拳于郝为真)、郝目如(郝为真之次子)、李畲远(郝为真的弟子)、陈微明(杨澄甫的弟子)、陈照丕(陈长兴之玄孙)等相继应聘南下宁、沪、杭、穗等地教拳,将太极拳教学扩大到长江、珠江流域。温县陈沟的陈发科(陈长兴之曾孙、陈照丕之堂叔)也北上授艺。温县赵堡镇的和庆喜鉴于赵堡太极频于失传,以七十余岁高龄在本地积极课徒。郝为真的入室弟子邢台李圣端(回族)创办邢台国术馆,率先将太极拳传于回民子弟。这些名家适应客观需要,发展了拳式套路(如李景林、陈微明创编了太极拳长拳)、推手内容(如许禹生引进了单推手。杨澄甫发展了大捋推手,武云所长倬初创了江路太极散手对练等),创编(或改编了)刀、剑、枪的练习套路(如李景林创编武当太极剑,吴图南创编了太极刀等)。积累了教学方法。有识之士还竟相著书立说,阐扬太极哲理,以期发扬民族精神,使国之瑰宝,传之久远。其中著名的有陈鑫(字品三。)的《太极拳图说》,(1933年开封出版时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论》)为陈沟太极拳最早的理论著作;沁阳杜育石(陈清平的再传弟子)的《太极拳正宗》(1935年开封版),为赵堡太极拳最早的拳理著作;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京城出版)是杨式太极拳的最早著作);徐致一(吴鉴泉的弟子)的《太极拳浅说》(1929年文华图书印刷公司版)是吴鉴泉拳势的最早著作。李亦畲的长孙李槐荫()应邀出版了《廉让堂太极拳谱》,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拳论的正式出版。由于这一时期的太极拳突出了健身技击和表演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优点,获得了知识界及上层人士的喜爱,他们不仅练拳习武,研究拳理拳法,还对太极拳史、流行拳式、诸家变迁、拳谱真伪等进行了系统考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家要属徐震(字哲东,,中央大学文学教授;郝月如的弟子),唐豪(字范生,,律师,"中央国术馆"政审处处长)和张士一(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中央大学英文教授。徐震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是考据太极拳史实的权威著作。唐豪将他在三十年代所见到的太极拳式划分为十一个类型,开太极拳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说之滥解。直到现在我国官方仍持此说,可见其影响之巨。      总之,这个时期,太极拳苑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周鼎夏彝竞放异彩的壮丽局面,是太极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      "七七事变"后,太极拳在沦陷区的发展虽然受到了一定阻碍,但避地异乡的太极拳家还是做出了可贵的成绩。如赵堡镇的郑悟清(),郑伯英()二人都是和庆喜的高足,抗战后移居西安。打破"拳不出门"的戒律,将太极拳(当时称\'和式太极拳\')传到西北教学,时人誉为"西安二郑"(或\'和式二郑\')。杨门弟子李雅轩避地成都,成为太极拳四川的主要传授者,被誉为"四川太极拳宗师",河北清河人顾荣科、霍昌奎(二人都是菖显斋的入室弟子)率先将武式太极拳传入沈阳,后来又邀请郝为真的门徒闺志高()出关教拳,武式太极拳遂遍传辽宁大地。孙禄堂的学生李玉琳于1936年执教哈尔滨,白山黑水间习太极拳者也日益增多。         三、太极拳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    从1949年迄今,是太极拳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被当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予以继承下来,寓健身、表演技术为一体的太极拳被列为重点研究和推广项目;并赋以时代意义,把练拳健身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普及太极拳,国家体委编制了易于学习的简化太极拳,出版了陈、杨、武、孙、吴、五式太极拳专著。体育学院和其他高等学校开设了教练太极拳的课程;太极拳运动员参加了自1953年以来的历届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有关医疗部门还把太极拳锻炼用以临床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党和政府大力宣传和积极提倡下,各地太极拳社,辅导站相继兴起,学校、机关、部队、工厂、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士参加了太极拳锻炼,太极拳成为广大人民用来锻炼身心,陶冶情操的最好手段,参加人数之多,流传地区之广,是任何体育项目都难望其项背的。散居在各地的太极拳家如北京的崔毅士、杨禹廷、陈发科,吴图南、孙剑云;上海的郝少如、傅钟文、马岳梁;天津的郝振铎、张万福;南京的褚桂亭;杭州的黄元秀、赵斌等是这一时期弘扬太极拳的中坚力量,陈、杨、武、李(瑞东)、吴、孙、和(赵堡和式)七大流派的传统太极拳都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在香港的杨守中、董英杰、吴公仪、吴公藻,在台湾的郑曼青等太极拳家为向海外推广太极拳也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过多的强调了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形式美,虽在普及太极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对太极拳技击特点的继承和研究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不少特技濒于失传。在十年动乱期间,太极拳也和其他优秀文化一样备受摧残,造成太极拳苑一片萧条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发展武术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太极拳也得到了复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日应日本访华代表团团长、日本众议院院长三宅正一之请,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写了"太极拳好"四个辉煌大字,揭开了太极拳运动的新篇章,不少城市成立了太极拳研究会,众多太极拳家为弘扬太极拳艺而辛勤耕耘;《武术健身》(1981年6月创刊),《武林》(1981年7月创刊)、《少林与太极》(初名\'卞梁武术\'1982年创刊)、《》(1982年11月创刊)、《精武》(1982年创刊)、《武魂》(1984年创刊)、《武当》(1985年创刊)、《中国太极拳》(1993年创刊)等武术杂志相继问世,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学术研究,交流心得的阵地;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把太极拳列为开幕式上的表演项目;河北省于1991年秋和1994年春在太极拳发祥地--太极拳从此处走向世界的广府镇(属邯郸地区永年县)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国际太极拳联宜会,太极拳苑再一次出现了云蒸霞蔚、焕发丽彩的新气象。这一切无异会加强太极拳队伍的凝聚力,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把太极拳的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太极拳做为"太极文化"的代表,它的内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武术藩篱。它产生于中华大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应进一步发挥其重大作用,使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太极文化,民族瑰宝,她将跨过海洋、越过山川,遍及五湖四海,永远受到人们青睐!  陈家太极拳史      一、陈家太极拳沿革    陈家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根源,是各派太极拳的母体。    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直到今天众说不一。现在已经明确的是河南温县陈姓一族自古以来就练太极拳,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化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后世所命名的。陈氏一族流传的太极拳,传到后世分为许多支派,为了便于与其他各派太极拳有所区别,所以称为“陈家太极拳”,有时也称为“陈氏”、“陈派”或“陈式”。    陈氏一族本不是河南人,而是从山西移居到河南的。陈式第十八世陈绩甫在他著的《陈式太极拳入门总解》的序中说:陈式一族是在明洪武七年(1374)由山西洪同县大槐树村在族长陈卜率领下移居到河南温县常阳村的,后来,家族繁衍,遂把此地改名为“陈家沟”。  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    移居到河南的陈姓一族,为了防匪自卫,全族很早就练武。进入清代以后,以武勇被任为山东省的保镖,子孙几代连任,亦即从第九代的陈王廷一直连任到第十七代的陈发科。    在这期间,清道光末年(1850)兴起了太平天国起义,陈氏第十五代的陈仲莘在这当中立了大功,陈氏一族的年青人则团结一致固守村庄。这些事在《温县志》、《中州先哲传》、《怀庆府志》等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据《盾鼻随闻录》载,陈氏一族在道光时期连十七岁的陈姓少女都会使枪,可见陈家沟练武之风很盛。    关于陈家沟何时开始练太极拳的问题,说法不一。有力的说法是陈家沟第九代陈王廷创始的,但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是第十四代陈长兴()开始的。    到陈长兴一代,同族陈有恒、陈有本二人发展了古传的老套路,创编了新套路,于是老套路就被称为“老架式”,新套路就被称为“新架式”。    不久,从陈有本学了新架式的陈清萍,又创编了新套路,并以陈清萍迁居的地名而称这套路为“赵堡架式”。    陈长兴传的“老架式”传给其子陈耕耘,陈耕耘传给其子陈延熙,陈延熙传给其子陈发科(),并在北京公开教拳。    陈有本传的“新架式”传给其侄陈仲莘(),然后广泛传给本族子女。     二、陈卜创拳说      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写到:“始祖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于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另外,陈氏第十八代陈绩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说:在陈家沟西十华里处有一座叫清风岭的名山,多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管家苦于无法逮捕。早就精通太极拳的陈卜愤然而起,从村中招募数百人,亲率他们攻入贼窟,贼遂被平。从此之后,来学拳者日多,在村中设“武学社”,从而太极拳得到了广泛开展。    对陈卜创太极拳说,考证家们持否定态度的居多。但考证家张唯中在《武坛》发表的《重振国术武艺,发扬中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河北省高阳县人传授长拳的李从吉先生的谈话。李说:“我虽原籍河北省,但远祖与陈氏一族一样原来都是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村的居民。据先祖们说,那个地方每到旧历正月在庙前举行武术大会,颇为盛大。另外,把祖传长拳的技法和姿势,与陈家沟十三势长拳和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的三十二势的图解等一一对照起来看,连名称都大多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宋太祖长拳流传下来的。”    另外,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中也指出:在1936年山西洪同县出版的《忠义拳图稿本》(樊一魁编)的这本书中,技法和名陈都与陈家沟传下来的拳书相同。     三、王宗岳传给陈家说      清乾隆年()前后,山西省出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名叫王宗岳。此人从黄帝和老子的书到兵书,样样皆通,还会巧妙地使枪和刀,他还写了一篇被太极拳研究家视为珍宝的《太极拳谱》。    据记载,王宗岳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到过河南洛阳,并在乾隆六十年在河南开封居住过,以教书为业。王宗岳住过的洛阳和开封两地之间流着一道黄河,但和陈家沟一样都属于河南省,相距极近。    王宗岳写的《春秋刀残谱》和陈家沟传下来的《陈沟春秋刀谱》相同。另外,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谱》中的“打手歌”和陈家沟传下来的“打手歌”一节也相同。这两件事更加有力地证明王宗岳确与陈家沟有过交往。    但从另一方面看,酷爱武术的王宗岳听说陈家沟盛行练拳,也可能去陈家沟学拳,或者陈家沟原有的拳法经王宗岳加工而变得更加精巧。这些情况也是可能的。    对这个问题,中国唐豪认为是“陈家沟传给王宗岳”的,而徐哲东则认为是“王宗岳传给陈家沟”的,两人的说法正好相反。    推测王宗岳住在洛阳可能访问陈家沟,是乾隆五十五年前后的事情。而根据记有陈家沟历代先人的《陈氏家乘》和《陈氏家谱》,陈家沟在当时却早已经在传授拳法和武术,这是有录可查的。     四、陈王廷创始说      唐豪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陈家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收录的拳法三十二势图解以后,又吸收了道家的《黄庭经》一书中的呼吸法而创编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如下。    第一个根据是:传到陈家沟的拳法(包括太极拳),与戚继光《拳经》中的拳法图、名称和歌诀大多完全相同。    如果说是陈卜创始了太极拳,那么陈卜是早于戚继光百数十年的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当然应该有所记载。    《拳经》是从当时中国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选出优秀的拳技而编写成的,此书并非只登载一个门派的拳法。因此,陈家拳法与《拳经》相同,证明陈家是从《拳经》吸取的。    第二个根据是:陈王廷在陈家沟还留有一首长短诗,诗中还提到了造拳的事。“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另外,《陈氏家谱》记载:“九世陈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寇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这段记载,与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所说的却正好相反(参见上文“陈卜创拳说”)。     五、陈家沟的武术      唐豪关于陈家太极拳的起源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陈家太极拳是陈家沟九世陈王廷研究了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收录的拳法三十二    传到陈家沟的武术的种类,从《陈氏拳械谱》中可以看出。    《陈氏拳械谱》至今已发现了四种,分别为“两仪堂本”、“文修堂本”、“三省堂本”和陈子明汇编本“。其中,“三省堂本”被唐豪收在他著的《戚继光拳经》一书中发表了,其余三种被徐哲东收在他著的《太极拳考信录》中。      根据《陈氏拳械谱》所载,陈家沟有下列武术。    一、拳法    1. 头套拳(十三势)    2. 二套拳    3. 三套拳(大四套拳)    4. 四套拳(红拳·太祖下南唐)    5. 五套拳    6. 长拳(一百单八势)    7. 炮捶(二套炮捶、十五炮走拳)    8. 短打    9. 散手    10.挤手(练法、成法)    11.略手    12.摅手    13.三十六滚跃    14.金刚十八拿法      二、器械类    1. 单刀    2. 双刀    3. 双剑    4. 双锏    5. 八枪    6. 八枪对刺法    7. 十三枪    8. 桓侯张翼德四枪    9. 二十四枪    10.二十四枪练法    11.盘罗棒    12.春秋刀    13.盘罗棒练法    14.旋风棍    15.大战朴镰      上述这些众多的拳法和器械练法,未必是在一个时期内都同时练的,而是根据时代和练者不同而稍有出入。这从《陈氏拳械谱》各个版本内容有差异可以看出来。    拳法到十四世陈长兴时期(清乾隆年间)已经几乎失传,只有十三势的头套和炮捶这两种拳还有人练。    这个头套拳和炮捶都流传到了现在,并被后世命名为太极拳,还产生了许多种类,即同样是这个头套拳,但现在人们练的多少各有不同。    关于器械练法,都是在什么时期进行的,也不清楚。但从史料看,用枪法的时候多。     六、陈家太极拳的发展      清乾隆年间(),陈长兴传的太极拳不久被同族人陈有本把老式拳难度大的复杂的技术加以简化和改造而创编了一个新式拳,并把老式的称为“老架式”,把陈有本改编的称为“新架式”,以示区别。    另外,陈清萍()从陈有本学了“新架式”,以后他并未改变拳技原则,只是又创编了一套每个技法都加“圈”的新式拳。这套拳动作紧凑,所以称为“小架式”;又因是从陈有本的“新架式”产生出来的,所以有时也称为“新架式”,从而往往和陈有本的“新架式”混同。    陈清萍婚后从陈家沟迁至附近的赵堡镇住,并教拳,所以他改编的“小架式”也被称为“赵堡架”,传给了王屹当等人。    因此,陈家太极拳流传下来的有三种套路,既“老架式”“新架式”和“赵堡架”(小架式)。    武术界一般都认为这三种套路各成一派,各传各的。实际上,据生在河南并自幼从陈家十六世陈延熙学过拳的杜毓泽先生说,这三种套路并非个个独成一派,而是陈家沟教拳时“先学老架式,后学新架式“,或者“先学老架式,后学赵堡架”这样分阶段练的。    徐纪认为:“老架式以身领手的拳势多,而新架式以手领身的拳势多”。这也就是说,老架式以身动运劲到手为主,把重点放在练功上;而新架式缩小身体动作,以迅速发劲为主,把重点放在实战用法上。练武有个原则,就是开始时动作架式要大,要开展,力求正确,以后则要逐渐缩小,变成小架。上述三种太极拳套路就是根据这个原则编创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三者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    另外,陈家现在尚传有一路“炮捶”。此拳柔少刚多,本来是不当作太极拳的,它也不是太极拳。但最近被人们称为陈家太极拳的“第二路拳”,这就和原来的陈家沟的二套拳容易混同了。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 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吴式太极拳传承史   --------------------------------------------------------------------------------         太极拳弘扬者杨露蝉身怀绝技,在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来到京城,才使太极拳遐迩于世,振发兴旺起来。当初杨露蝉在教王公贵族之前,曾在神机营(执火器的部队)教拳传艺,其中有三位满族人万春、凌山、全佑学习最佳。后奉杨之命拜在其次子杨钰(班侯)门下。可惜万春、凌山无后传之人。由全佑开创太极拳师徒传递之例。   第一代鼻祖()全佑()满族正白旗人,生于顺天府大兴县。老姓吴福氏,号保亭。      当年他在京师神机营当差时从学于"太极神拳扬无敌"杨露蝉。他学拳笃实,事师最孝,有时胜于亲子。露蝉感其诚,倾囊相教,故得其臻。再拜班侯为师,得其传授。所以全佑能兼得杨氏父子之所长名噪京城。      全佑后在提督衙门当差,办事公正,为人善良,人称全三爷。同时,择徒而教。传人有:王有林(茂斋)、其子爱绅(吴鉴泉)、郭芬(松亭)、夏公甫、常远亭、齐阁臣等人。    第二代奠基建业人()      一、爱绅,字鉴泉(),民国后随汉俗以老姓的第一音"吴"为姓,世人皆称为"吴鉴泉"。青少年时即有极深厚的武术功底,家传太极拳更是了得,其父逝世后,与师兄王茂斋、师弟郭松亭三人同心合力,刻苦切磋,研究技艺、理法、突飞猛进,升华至善,臻其深奥,登峰造巅。      1914年,应许禹生之邀在其创办的北京体育研究社与杨少侯、杨澄甫、纪子修诸名师执教太极拳及岳氏连拳等,名声远扬。      1928年,吴鉴泉被上海精武体育会和国术馆聘为教授,第一个将太极拳带过大江。      1933年又在上海创办"鉴泉太极拳社",后遍及长沙、广州、港澳及海外。      吴鉴泉拳式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具柔化之妙。架式小巧细致,在开展中求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原被称为"小架式"。鉴泉先师之推手以善化为基端正严密,细腻绵绵,沾随一体,守静运化,功深德高,堪为太极宗师。传人有:长子公仪(名润泽,字子镇)、次子公藻(名润沛,字雨亭)、长女英华和长女婿马岳梁、次女吴俊华、次女婿李立荪及张达泉、赵寿村、徐致一、葛馨吾、褚民谊、王志群、吴桐和吴荣培(图南)等人。      其中葛馨吾一直在北平传艺,五十年代曾与王培生创办了 "群众武术社"。同时,也在各大专院校教授太极拳,其中北京医学院是重点。与该校体育研究室主任刘世明(吴鉴泉再传弟子,吴桐之徒)合作,为医学界培养了不少太极拳人才,做出贡献。      二、王茂斋(),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大武官村人。少时在北京的砖瓦灰铺学徒,有幸从学于全佑。王生性忠厚老实,为人热心助人。在师兄弟中居长,用功最甚,人一己十。他功务扎实稳固,身手非凡。自从吴鉴泉、杨澄甫南下以后,留在北平传拳,受业众多人才辈出,成为北方吴式太极拳掌门人,故有 "南吴北王"之称。弟子门人遍及北平(今北京)、山东、东北各地。至今在京宗于吴式拳者皆其后传之人,形成强大的体系。      在此必须提到建国前北平的一大太极拳组织,就是"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据当时知情人马汉清先生讲:此会是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的,设在北平故宫博物院分院太庙之内,即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会长是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大教育家王厚斋,继任会长是西北军将领徐明山(翔云)。北伐之后(1928年)国府迁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 1933年6月袁良来北平当市长,他经吴鉴泉的介绍,到王茂斋家拜访,请其出来到体育研究社去教拳,王不愿弃商而未允。后来,是本门派创办了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王茂斋应名主执教学,实际是弟子杨禹廷主要任教。此处是太极拳高手云集之处,亦是当时商界各行业人物练拳、交际、消遣之所。该会积极地活动了20来年,直至1951年撤出太庙。    第三代的传播人      一、彭广义(仁轩),在1933年著《太极拳详解》一书发行。是本派系统中第一位用文学画图记载了拳式的动作,留下了历史资料者。      二、赵铁庵,是王茂斋早期的、年岁较长的弟子,兼得吴鉴泉的传教,也曾到上海帮助教过拳。精于推手,技艺居一流,传徒众多,有李经梧、孙枫秋诸人从学求教。      三、杨禹廷,因事迹突出,故详细专文介绍于最后。      四、李子固(),为人急公好义,热心和善。除受师长喜爱之外,在师兄弟之中人缘最好,多次出资购房为师兄弟们设立传拳习武的活动场所,为发扬太极拳尽心尽力。      1956年退休后,又到中山公园杨禹廷拳场帮助师兄教拳,将有生之年再度献给太极拳事业,受到学员们特别欢迎。      五、修丕勋,主要在山东掖县教拳,很有名望,为家乡的武术事业做出了贡献。早期在京得其传的弟子温铭三和孙镜清亦在京教拳传人。      六、王子英()名杰,王茂斋次子。他的兄、弟皆早逝,他独得家传绝技。少年时即得武林名师传授,习武有成。他身壮力大,后随父学太极拳更是如虎添翼,他推手功夫极高却不以力胜,纯以意、气、神、形的变化,与人接手常使对方有泰山压顶之感而又捉摸不定其力点。从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在全国推手圈中,他的技术属一流。传人有王有为、姚俊千、毛有丰和李经梧、李广悌等。      七、王历生,王茂斋的本家侄子。幼小时学拳,后去东北经商,亦将拳术带至白山黑水大地。建国后在哈尔滨传拳授艺。      八、刘光斗,毕业于朝阳大学,是位爱国的律师。据说因参加抗日运动而失踪,在武界有"铁胳臂刘"之名,传徒刘晚苍等人。      九、曹幼甫(),名钢,幼时好武,曾向多位名拳师学艺,精数门拳术。三十年代初与杨禹廷交游,并被介绍拜在王茂斋门下。长期坚持向老师或随师兄学习不辍,虽当时环境艰辛,仍苦学深研,访友谈武,穿梭于各拳派之间,虚心求教,交游广泛,人缘极好,品德端正。北平解放前长期在电车公司工作。五十年代加人中国共产党,是同辈武术界中少有的老党员。曾被选为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第一任名誉会长。      六十年代退休后,坚持在历史博物馆旁义务教学,热情地传播太极拳,吸引了各方人士。他以精湛的拳技功夫,渊博的武学知识以及经历过半个世纪的武途,堪称少有的"武林活字典"。在耄耄之年才开山门,收下相随十多年的弟子有葛润江、柳恩久(长春)、果毅、刘俊仁、李益春、徐裕才、李振海等人。      此外,王茂斋还有不少知名弟子,如:陈子和、王步曾、董焕堂、易仲贤、张继芝、李文杰、文朗清、吴季康等皆有事迹留传。    第四代人才辈出、贡献卓著的已逝者      一、赵安祥,杨禹廷早期最年长的弟子。抗日时期是我党在京地下工作者,以教师为掩护,往来于北平、邯郸地区。虽条件万分艰苦,却锐意练拳。曾于1946年间帮助老师整理拳械资料。其传人在邢台有:梁宝根、秦文礼。      二、赵任情(),辽宁抚顺人。"九,一八"后来北平, 1946年参加太庙太极拳研究会向杨禹廷学拳,五十年代拜师。由于他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喜于钻研文学与历史,故对老庄哲理、太极拳学更感兴趣。曾帮助老师整理过教学资料,同学们尊称为"老夫子",退休后不辞辛苦地钻入图书馆的古籍书中寻找查证太极拳学术理法与历史源流。1964年9月在《体育报》体育研究专栏上发表《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等文章,阐述太极拳各门派的劲法。后又在《新体育》发表《用阶级观点考查太极拳的历史》,从而正本清源,还历史原貌。      三、刘晚苍(),山东蓬莱人。幼习武,二十年代来京经商即从刘光斗学拳,独得乃师精奥。建国后一直坚持义务教拳,也曾为中央首长教拳。尤其是著名的老中医如:赵绍琴、胡海牙等,在刘的晚年一直追从之。1974年5月曾参加日本第一次太极拳学习团的教学工作,在招待会上曾与友人切磋太极拳推手技艺,受到客人的佩服和赞赏。 1980年与刘石樵合著《太极拳架式与推手》。1984年被选为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第一任会长。      四、张福有(),河北衡水人。四十年代从杨禹廷学拳,不避寒暑,不辞劳苦,执著追索。因从事旧书收售工作,故收藏了很多武术书籍。在武术的"三献"中将珍藏献出,获得 "银狮奖"为北京市之最。      五、戴玉三(),中医世家。少时热爱武术,追求名师。四十年代拜师杨禹廷,建国后在门头沟从医,不顾路远,不避寒暑赶到中山公园学拳,并在京西一带广为传播。他为人忠厚诚实,尊师友,重义气,团结助人,颇受武林朋友的爱戴。更可贵的是他能武医结合,运用太极拳功夫到医术中去,很受病患者的欢迎。六十年代行医传武有成。二十多年来弟子传人遍及门头沟、海淀、昌平等地。享名一方,被选为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第二届副会长。      下面介绍在二十世纪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太极拳事业做出丰功伟绩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杨禹廷宗师。    第三代掌门人杨禹廷宗师的业绩()      杨禹廷,讳瑞霖。生于清光绪十三年(丁亥)九月二十九,逝于1982年(壬戍)十月初一(均为衣历),享年96岁。祖居北京,九岁习武。先后拜周相臣、赵月山、田凤云、高克兴(于明)等名师学武,未冠即驰名武林。他擅长汉回两门弹腿、少林拳、黑虎拳、形意拳、八卦掌及剑、刀、钩、棍、枪、戟、镗等拳械。将近民国又拜太极大家王茂斋为师,专攻太极拳,从此他即终身不二业。四十年代初,王茂斋、吴鉴泉去世后,吴公仪在国外。因此,他更是专心致志,肩负起弘扬吴式太极拳之重任。他用70 多年的人生历程、呕心沥血地从事太极拳的修炼、教学和研究工作,直至逝世前一日。他创造了太极拳教龄之最长和有记载的太极拳老拳师的高寿记录。受教之众,数以万计。其中知名人士有:刘秀峰、陈云涛、李星峰、周学鳌、傅作义、楚溪春、叶浅予、戴爱莲、赵君迈、李万春、张云溪、曾维琪等,以及不少国际友人与使馆人员,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从民国初年即教授武术,是职业拳师。因之历史赋予重任,使之全身心地投人提高技艺和教好受业之人。尤其是王茂斋逝世后,责无旁贷地由他支撑门户,广传太极拳。为服务群众,提高锻炼者身体健康做出贡献,为繁荣北方的太极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为改变"口传心授"的教拳方法,早在二十年代就写出《太极拳讲义》,用文字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几经改进,在1960年出版了《太极拳动作解说》一书,发行遍及全国,还漂洋出海,被翻译成外文。      这里再特别提出来,吴鉴泉在上海逝世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传播不广。只有徐致一、张达泉还在为太极拳努力工作。徐在建国后历届全国会上领导裁判工作。重要的是在1958年整编出版了《太极拳》(吴鉴泉式)一书,他是第一本用现代科学讲解传统太极拳的好教材,为推广普及太极拳起了良好的带头和奠基作用。      现将杨禹廷的事迹和杨禹廷太极拳的优点列后:      (一)富贵不淫,贫穷不移,爱业敬业,矢志耕耘于太极拳园地,培育民族文化之花果。      1906年时,有显贵白亮臣居盐务督办,带他去南京教家馆,并地盐务总署为他安排个显赫有油水的职务。但他过不了"为富不仁"的生活,不到三个月就弃职回来,甘当穷拳师。他夫妻哺育幼儿时连最低营养的豆浆都舍不得买,只能是自己捣黄豆挤浆来喂孩子,日伪时期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派人请他去教拳,被他断然拒绝。日本投降后,物价飞涨,粮价倍增,民不聊生,难以果腹。他为了一家人糊口,狠心卖了唯一值钱之物(代步的中字牌自行车),但仍每天走十几里路到太庙去教拳,在困难艰辛的环境下坚持育人。他绝不巴结那些官府豪富或勾结军警宪特去欺压平民百姓,攫取不义之财。      (二)发奋图强,学以求真,尊师爱友,崇高武德。      业精于勤是他的座右铭,勤学苦练是他的行动。无论在哪位老师门下都是认真学习,求理穷思,听从教导,事师最孝。他忠厚老诚,踏实可靠,能很好地完成代老师教馆的任务。所收学费如数交给老师,听凭老师赏赐。在师兄弟之间虚心礼让,热心助人,早来晚走,陪练到底。在武林中口不伤人,手不伤人,不逞强凌弱,不欺压善良。他经常告诫弟子们说:"练武的人首先要讲武德,武德是我们的天职和本份。德为技本;德高技荣,这样才能正确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武术"!      (三)治学严谨,技艺精湛,勇攀太极巅峰。      无论对何种拳术,他在学、练、教、研诸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每一动作,每一姿势都求真穷理,选优至善。在继承先辈的基础上通过修炼的实践,教学的提高和理法上"颖、妙、神"的研悟,并结合人体的机能、功能而改进了太极拳势结构与动作方法,使之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道路。在拳法的创新有:      1.制定"八方线",以此确定步法、身法、眼法、手法,使拳式动作有规矩方圆可循。      2.将83式太极拳分解为326动,每式都是以"奇偶数"动作组成。把复杂难作的拳式化为开合的单动,以合于阴阳变化和运动生理,呼吸自然和内外相合。      3.以练拳者的肢体为尺寸,以五行八卦为方向角度,进退屈伸为布局范围,结合肌体的本能,设计出标准合理的动作路线。      4.特别强调躯体松静和用意念在肢体的某处引领及运动过程中如何转换,到达时在何处显现,眼、神恰当密切地配合动作,使形体与神意高度和谐,内外统一,身心双修。      (四)以毕生精力,全部心血和所有智慧,精雕细镂地形成自己拳术姿势、动作、理法的独特优点:      1.中正安舒。身体的中轴线、重心保持垂直在步法组成最大的支撑面积内最佳位置上,得机得势而稳固。      2.员垠广阔。步法合理,单腿承重进退幅度大。放松舒展可控的范围最宽最远而不失重。      3.端庄平稳。四平八稳而适中,吞吐变转而端直。意念应上触九天,下凝大地,不离寰中。      4.松静自然。不僵不硬,不萎不疲,松得干净。动作时不使自身对面机加诸作用力。      5.纯以意行。练拳时依靠大脑和心理高度控制指挥,一动一静都是意念变化产生的结果。      6.精细巧妙,屈伸旋转上下左右的尺寸和角度精确缜密,动作变化协调一致。      7.心神体合。心之思、心之想、心之念等一切内在因素,都投入融化于松净的动作之中。      8.以意导体。"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呼吸深长自然顺随,气感可循经络运行。      9.内外合一。一举动应由外及内再从内返外,达到内外相合。无外则无内,息息相通。      10.返朴归真。返朴者还原也,归真者除伪也。所谓肌体各部位器官组织的自然机能,使大脑可控的躯体各处都能灵活自如,随心所欲,意动即至,触之则返朴归真,就是消除后天形成的习惯动作,恢复能黏走变化无往不利,以达到舍己从人之境地。      (五)亲传弟子有:      赵安祥、王培生、吴连祯、陈文艾、龚树庆、李德贤、沈家立、马汉清、冯士英、戴玉三、王光宇、李秉慈、张福有、辛国华、周忠枢、李经梧、王辉噗、孙枫秋、郑时敏、李植林、王松年、石兰田、马月卿、赵任情、李福寿、刘馨斋、王书功、郑治涛、邵瑟安、翁福麒、刘吉仁。      有子:杨家栋、杨家梁。      其中王培生、李经梧、李秉慈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太极拳名师,传播最广。尤其是王培生从五十年代开始即专业以教拳为生,弟子盈门,后传甚众。至今健在,仍在辛勤耕耘,太极专著甚多。     赵堡太极拳的发展史      一、 先师蒋发将太极拳传入赵堡镇   温县赵堡镇,北依巍巍太行,南傍滔滔黄河水,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在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县,在温县东15里的地方挖地筑堡居住,因此称赵堡。古赵堡有宏伟的城池,有众多的古建筑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曾经题写过“乾坤正气”的匾额悬挂于关帝庙的门楣。但是在20世纪,由于战火和动乱,这些雄姿胜景逐渐毁灭消失。赵堡镇由于地处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人们为了保家卫国,尚武之风甚盛,出现过一批批将军、武举、侠客义士,这种尚武的风俗延续至今。   在赵堡镇,历代有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在赵堡镇小留村(现在这个村的名字是小刘村)有一个叫蒋发的人,他生于万历二年,是个十分热爱武术的青年。一天,山西人王宗岳和关州的一位客商从山西过黄河到郑州经商,路经赵堡小刘村,前往黄河汜水渡口。在小刘村东的一棵大柏树下歇脚时,看见有一群青年在练拳,随行的客商问王宗岳:“你看这群练拳的青年哪一个根底好一些?”王宗岳说:“那个穿紫花布衫的人还可以,如果有好的老师指点的话,可能会练出高功来。”说完他们两人就起程了。这些话被旁边一个逗小孩玩的老太婆听到了,她把王宗岳和客商的话告诉了蒋发。蒋发就是王宗岳说的穿紫花布衫的人。蒋发听了,二话不说,抄小路就去追赶王宗岳和客商。追上王宗岳后,抢过王宗岳肩上的线搭背在自己的身上,送王宗岳到汜水渡口。蒋发跪在地上,要求王宗岳收他为徒。王宗岳开始说:“我不会武,你找别人吧。”蒋发长跪不起。客商见了这种情景,说:“王先生,您就收下这个徒弟吧。”王宗岳说:“这样吧,今年冬至时,你再到这里等我。”王宗岳说完就上了渡船。当王宗岳和客商从郑州回山西又到汜水时,已是大雪纷飞的冬天。由于雪大、天黑,王宗岳就在河边店铺投宿。客商对王宗岳说:“你收的小徒弟不是说冬至到渡口来接你吗?”王宗岳说:“也许那孩了早已忘了。这样的大雪天他会来?”他们的话被店家听到了,说::今天,我在这里远远地看见一个青少年人在对岸牵着一头毛驴站了一天,可能是等你们的吧。”   第二天,蒋发在渡口北岸将王宗岳接往自己的家。在路上,王宗岳看见麦地里有个牛犊啃青,对客商说:“这样的小牛肉最鲜美。”在蒋发家,王宗岳对蒋发的母亲说,他要把蒋发带到山西老家,教他武艺。吃饭时,蒋发端上一瓦盆牛肉,王宗岳吃起来赞不绝口。蒋发说:“你在路上看见的那头小牛是我家的,我已经将它杀了。”王宗岳听了十分感动也自感失言。   蒋发在王宗岳家学拳7年,他敬师如父,深得王宗岳的喜爱,传授给他太极拳和多种功法、要决。王宗岳只有一个女儿,因他经常外出,蒋发长时间与王宗岳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师姐一起练拳,很多动作是模仿师姐的。因此,在赵堡镇,也有人说赵堡太极拳是“大姑娘拳”。在拳谱中,也有一些与女性有关的名称,如“玉女穿梭”“单摆莲”“双摆莲”“束手解带”等等。   以上虽然是赵堡历代相传的故事,但是它真实地反映了赵堡太极拳的来源是蒋发学于山西王宗岳后而传入赵堡镇的。   关于王宗岳,在赵堡,历代是这样相传的:王宗岳,宗岳是他的道号,他的名字叫王林桢。他家在山西太谷县小王庄。王宗岳学拳于云游道人。有《太极拳论》等著作传世。据赵堡太极拳传人杜元化1935看出版的《太极拳正宗》记载,王宗岳学拳时,云游道人告诉王宗岳说,太极拳来历已经很久了,太极拳的来处有一首歌可以为证:“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必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与拳术,教成神仙。”从首歌和《太极拳正宗》中的说明来看,赵堡太极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人张三丰传下来的,拳的真源地老子。至今,在赵堡,主流的认识认为,赵堡太极拳奉张三丰为祖师,奉蒋发为先师,老子是太极拳的真源。   &二、蒋发的太极拳在赵堡镇的七代传递      1.蒋发传邢喜槐   蒋发学成回家后,与当地的拳师较艺,无人能敌过他,他的太极拳艺远近闻名。他牢记王宗岳的嘱咐。王宗岳在他离开山西时对他说,对他所教的太极拳,不要随便传授,但不是不传人。如果你不得到可传的人就不传,如果得到可传的人一定要尽心尽力传授。如果得到可传的人不传授,就如同绝了后代一样。如果能广泛传授更好。蒋发曾经应乡邻的邀请,外出教太极拳白天给别人当把式(长工),晚上教东家的一些子侄练太极拳。由于疲劳,他便教学生一套起势面南,收势面北的太极拳,而他在学生练拳的南面可以趁机多休息一会儿。蒋发的报酬是每年一担麦子,他母亲在家做一些纺织品。赵堡镇是温县一个繁华的集市,蒋发经常拿一些纺织品到赵堡镇上摆卖。赵堡镇上有一个叫邢喜槐的,是一个大户人家,十分仰慕蒋发的拳艺,千方百计想接近蒋发。每当蒋发摆卖时,他就高价将蒋发所卖的东西买过来,过后低价卖出去。并从各方面周到地照顾蒋发,以实现他学拳的目的。蒋发经过长时间的考察,感到邢喜槐为人忠厚,在赵堡镇口碑很好。不久,邢喜槐就亲自登门请蒋发到赵堡镇他家教拳,并给他安排一个院落,雇请一个丫环侍候他的母亲,每年给报酬三担小麦。蒋发不用干其他活,只专心练拳教拳。蒋发被邢喜槐的真诚所感动,将自己所学对邢喜槐倾囊相授,除了将太极拳的绝艺教给邢喜槐外,还将王宗岳所传太极拳秘诀、论著等也传给了邢喜槐。邢喜槐拳技达到神明境界。他一生擅长太极春秋大刀,他所用的大刀刀头重30斤,刀柄是桑木做的。邢喜槐的后代在赵堡镇繁衍到现在已经是19代。   2.邢喜槐传张楚臣   张楚臣,山西人。从山西到赵堡镇经商,开始是开鲜菜铺,后来,生意有所发展,改为开粮行。由于他品秆端正, 在赵堡镇备受尊敬。他和邢喜槐接触后,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邢喜槐将赵堡太极拳全部传授给他。张楚臣的后代现在还居住在赵堡。   3.张楚臣传陈敬柏   陈敬柏的家族从陈敬柏的祖父陈文举开始在赵堡镇落户,他的父亲陈来朝出生在赵堡。陈敬柏的名字叫陈基,敬柏是他的字。张楚臣见陈敬柏人品端正,办事可靠,就收他为徒,传他赵堡太极拳。陈敬柏武功高强,将赵堡太极拳推到了鼎盛时期。他广传了赵堡太极拳,跟他学拳的有800多人,其中他传给一技之长的有16人,得到他基本传授的有8人,能全面继承他拳艺的只有一人。陈敬柏神奇的太极拳功夫,到晚年还保持炉火纯青的状态。在赵堡,至今还流传有他年过八旬还与人比武的故事。山东有个武士外号叫“黑狸虎”,勇猛异常,曾经在一次切堪技艺时败给陈敬柏。10年后,他又来到赵堡镇压,要找陈敬柏讨回面子。这时,陈敬柏已经80多岁,并且还有病缠身。两人在孙神庙柏树木中交手,“黑狸虎”仗着自己身强力壮,步步逼紧,招招致命。陈敬柏步步相让,圈圈连环,将“黑狸虎”的凶猛进攻一一化解,并且战且退,退到一棵大柏树前,“黑狸虎”以为陈敬柏年老力衰,没有还手之力了。用出他的杀手绝招“黑虎掏心”,左手出其不意地往陈敬柏面前一晃,右手如迅雷般直奔陈敬柏胸口。陈敬柏应以赵堡太极拳中的“伏虎”招法,不理“黑狸虎”左手的虚招,身体稍微向左引化,左手往下一搂“黑狸虎”的右拳,右拳佯攻“黑狸虎”的胸前。“黑狸虎”急忙用左手格开陈敬柏的右手,陈敬柏乖势以右肩一个“迎门靠”把“黑狸虎”靠飞出去,“黑狸虎”的头正好撞在大树上,当场毙命。陈敬柏此时背靠柏树精疲力竭,奄奄一息,回家不久也去世了。后来,赵堡就流传了“打死山东客,累死陈敬柏”的故事。   陈敬柏去世后,安葬在赵堡村西北。陈敬柏的孙子陈鹏是赵堡镇压太极拳名家。陈敬柏现在在赵堡镇还有两支传人。现任赵堡太极拳总会副会长的陈学忠是陈敬柏的后人。   近年来,在陕西铜川发现了张楚臣的另一位传人王柏青保存和传下的赵堡太极拳历代先师王宗岳、蒋发、邢喜槐、张楚臣等人和他自己所写的关于太极拳的论著《太极秘术》。王柏青在雍正六年(1728)所写的序言中说,他跟张楚臣学赵堡太极拳40多年。王柏青的太极拳论文中,有赵堡太极拳“以神打人”“以气打人”“ 以形打人”的绝妙论述,可以看出王柏青是一个武功非常高深的太极拳专家。从《太极秘术》看,在张楚臣年代,王宗岳《太极拳论》等著作已经在赵堡太极拳门人中流传。现在无法考证王柏青是哪里人,如果不是赵堡镇人,那么赵堡太极拳在蒋发所传的第二代就已经打破了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规矩。   4.陈敬柏传张宗禹   张宗禹,赵堡镇人。关于他的记载留下来的不多。除了历代相传他是陈敬柏的传人之外,在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中有记载:“陈(敬柏)先生欲扩张此术……能统其道者惟张宗禹先生一人。”张宗禹后裔现在还生活在赵堡镇,他们对自己先人的情况很熟悉。   5.张宗禹传张彦     张彦从小跟爷爷张宗禹习拳。在赵堡,人们称他为“神手”“神掌”。张宗禹在临终前将太极拳的拳谱和绝艺传给了张彦,张彦下苦功练拳,太极拳功夫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张彦一生行侠仗意,好抱打不平,流传于世的故事很多。著名的有在山东曹县这民“除三害”,当地人奉他为神来供奉。张彦的后人现在仍居住在赵堡。   6.张彦传陈清平和张应昌   张彦传陈清平,据陈敬柏的后人陈学忠空传资料记载,张彦与陈敬柏的孙子陈鹏是朋友,陈鹏介绍陈清平给张彦,说陈清平为人正直,年轻好学,并且十分喜爱太极拳艺,请张彦收他为徒。张彦听从了好朋友的建议,将太极拳传给了陈清平。   陈清平的祖上从山西迁入温县,就落户于赵堡镇小刘村。到了13世,陈万拔、陈万选兄弟两人从小刘村迁入王圪挡村,陈万拔是陈清平的爷爷。陈万拔有两个儿子陈锡辂和陈锡章。陈锡辂又从小刘本再迁入赵堡镇。陈锡辂是陈清平的父亲。陈清平的叔叔陈锡章仍住王圪挡村。陈清平的父亲在赵堡镇上开粮行、棉花店、酒作坊,并于道光25年冬(1845年)病逝。陈清平1795年生于赵堡,他父亲去世后,由他继承家业至1868年去世。关于陈清平,现在太极拳界众说纷纭。对此,陈清平的第五代孙陈忠森,于日书面对自己的先祖的生平经历作出了说明:   “我从小听我祖母陈李氏和父亲陈乃芳说,我祖上是陈氏家族人,从13世陈万拔、陈万选开始由温县小刘村迁入王圪挡村。在乾隆末叶,14世祖陈锡辂也就是我的直系祖由王圪挡迁入赵堡镇,置门面店房,开粮行、棉花店、酒作坊等。14世叔祖仍留王圪挡村。在道光25年冬,陈锡辂在赵堡镇病故后,由15世祖陈清平,也就是我的直系祖继承家业。陈清平生于乾隆60年,卒于同治7年,享年74岁。陈清平在赵堡取妻三房朱氏、侯氏、王氏,有两个儿子陈河阳、陈汉阳。陈清平在赵保镇关帝庙西邻建造房屋数十间,围村田地数百亩。16世祖汉阳有一了,也就是我的爷爷陈坤。我爷爷是个哑巴,所以,执掌家业全由我祖母一个。我祖母从小就到我家做童养媳,我曾祖父请教书先生教我祖母读四书五经,学管家本领,并将家史情况告诉她。祖母一生乐善好施,加上遭受荒年、战祸,家境逐渐贫困。爷爷死后,祖母将房屋变卖所剩无几,随领全家逃荒到山西运城县。为活命糊口,在民国年间,祖母含泪将祖上陈清平传下的拳谱卖给本镇张瑞南老师收藏。祖母经常说,咱祖上陈清平的武艺是经北头(村头)神手张彦教成的。师父是张彦。那时,咱家的徒儿东头有和兆元,南头有牛发虎,辛庄有任长春,南张羌村有李作智,陈辛庄有李景颜,西头有张敬芝,还有河北武禹襄等人。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我家的历史,更要记住练拳。近年来,我不断听到社会上有人说我祖上陈清平是赘婿赵堡,经商赵堡,学拳于陈家沟。这些言语纯属以我祖上不敬,我希望以后社会上和武术界人士慎言。”   陈忠森1939年11月生于河南温县赵堡镇,1956年3月从温县入伍,1982年2月转业到河南焦作市,在市司法局工作。曾任市司法局政工科长、法律顾问处副主任、律师、劳改大队政委等职。2000年元月退休在家。   多少年来笼罩在陈清平生平上的历史迷雾应该说至此得到了驱散,还了历史上一个真实的陈清平的面目。   陈清平是赵堡镇历史上一人具有改革、开拓精神的太极拳家,他把赵堡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除了将拳艺传给儿了陈景阳、陈汉阳外,还教了很多徒弟,并且因材施教,后来形成了赵堡太极拳的代理、领落、腾挪(杈拖)、呼雷四种练功方法。这四种练功方法虽然在外形上有所不同,但是其内劲转动、丹修练、拳理拳法的运用,实是一致的。陈清平所传的人有各兆元、牛发虎、李景颜、李作智、任长春等人。和兆元擅长代理练法,任长春精领落练法,腾挪练法李作智著,而李景颜长于呼雷架。   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仰慕陈清平的太极拳术,亲自到赵堡镇找陈清平要拜师学艺。恰逢陈清平面临官司危难,武禹襄通过在舞阳县当县令的哥哥武澄清帮助疏通官场关系,使陈清平幸免于难。陈清平为此十分感激武禹襄兄弟,于是将赵堡太极拳的精要练功方法教给了武禹襄,并传他太极拳秘诀。后来,武禹襄将陈清平所教发扬光大,创编了武式太极拳。   张应昌是张彦的儿子,他生前身后被尊为“少师”。有资料记载他得到陈清平的传授。据赵保于道光三十年六月重修的五道将军堂碑上记载,张应昌是当时的执事会首。据赵堡当地地风俗,能当会首的必须起码是40,岁以上的人。道光三十年时陈清平为55岁,张应昌的年纪与陈清平相差不大,他也应得到张彦的传授。   以上是从蒋发开始在赵堡镇的七代传人的情况概述。      三、赵堡太极拳在现代的发展     赵堡太极拳在民间代代相传,在20世纪赵堡太极拳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叶,外族入侵,社会内部震荡,动乱不断,赵堡太极拳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转篱低潮。在20-30年代才得到了次较大的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张敬芝、和庆喜授着手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的出版。   张敬芝是张应昌的太极拳传人,他长期坚持在赵堡传授太极拳,他将太极拳传给了村人王连清和侯春秀等人,在赵堡镇影响较大。和庆喜是和兆元的孙子,他从小得到祖父的太极拳传授,到中年因家庭困难而弃拳经商。到他70岁左右,国家提倡武术强种救国,他在师弟陈桂林的协助下重新教授太极拳。当时向和庆喜学拳的有郝玉朝、郭云、郑伯英、和学敏、郑悟清等人。郑伯英曾参加了1931年在开封举行的国术比赛,并勇夺冠军。   杜元化是任长春的传人,他青年时接触赵堡太极拳,就被这一绝艺所折服,以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练拳,终于掌握了太极拳的精髓。在他被聘任为河南省国术馆教授时,他将老师所传和自己的体会,以及在赵堡名师张敬芝的帮助下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以极大的热情整理成赵堡太极拳划时代的著作《太极拳正宗》一书。这本书的内容有赵堡太极拳的源流、理论、练法、架式以及有关秘诀,保留了赵堡太极拳一些已经失传的理论和秘法,是全面系统地反映赵堡太极拳全貌的太极拳著作。这本书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当代太极拳界,也对太极拳运动有指导意义。他与河南省国术馆长了陈泮岭等人参与了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订补工作。   在赵堡太极拳进入较好发展时期,日本发动了对华战争,并占领整个河南。同时,黄河泛滥,淹没了家园,蝗虫连年发生,毁灭了庄稼。赵堡太极拳传人被迫流离失所,到外逃荒。赵堡太极拳的发展又进入了低谷。   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是赵堡太极拳的恢复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社会动乱的年代,赵堡太极拳的各地传人无法在较大范围内传授太极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传统武术,赵堡太极拳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在20世纪30年代末逃荒到陕西西安的赵堡太极拳传人郑伯英、郑悟清、侯春秀等人在西安开始传授赵堡太极拳,并参加了一此国家组织的比赛。   郑伯英于1938年逃荒到古城西安后,不久被聘为赵寿山部下第四集团军总部武术教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安市武术协会会员。1952年5月他参加了西北五省武术观摩大赛,表演了赵堡太极拳,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以后他在西安公开传授太极拳,并以太极拳功夫再次闻名于世。赵堡太极拳传人郑悟清、侯春秀也是在西安广泛传授赵堡太极拳。居住在西安的赵堡太极拳传人首先在西安将太极拳推向社会,并辐射到西北数省。   在这一时期,赵堡太极拳在赵堡镇也得到了逐步恢复。赵堡太极拳名师王泽善(在县体委工作)和另一位太极拳老师陈照丕一起在温县举办太极拳培训班,较早地推广了太极拳。王泽善老师在赵堡任学校武术教师主要是教授赵堡太极拳和各种器械、太极拳对练。他曾率赵堡镇武术队参加了省、市举办的赛。时逢节假日,他带邻武术队在赵堡镇各乡村表演赵堡太极拳等。著名太极名家 刘士英此时也由僧人还俗,传授村人赵堡太极拳。在赵堡村,村民们也对自已祖先所传的太极拳进行了回忆和整理,出现了一批认真练武青年。在西安的赵堡太极拳传人也纷纷回到赵堡,传授指导赵堡太极拳的练习,特别是向赵堡太极拳的后起之秀传授赵堡太极拳的技击要领,对赵堡太极拳在赵堡镇的中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正当赵堡太极拳蓬勃发展时,“文革”不期而至,太极拳不能公开练习了,大量过去传下的太极拳资料、遗物、兵器等被当做“四旧”销毁,太极拳名师、爱好者被批斗,太极拳的传播又一次受挫折。但是,很多赵堡人认为,太极拳是祖上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偷偷练习,使得赵堡太极拳在赵堡得以继承下来。   第三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是赵堡太极拳获得发展的高潮期。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太极拳运动非常重视,提出了挖掘整理民间武术的号召,为赵堡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全国各地的赵堡太极拳传人迎来太极拳发展的春天。20年来,赵堡太极拳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1.在赵堡成立了赵堡太极拳总会,对赵堡太极拳的发展作出了整体规划。   1980年,改革开放不久,在赵堡终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赵堡太极拳总会,会长由赵堡村领导吴金增担任,副会长有侯魏邦、王海洲、陈学忠、王庆升、郑钧等人,秘书长刘耀森。总会联络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赵堡太极拳传人,提出了“进一步弘扬赵堡太极拳、为造福人类作出贡献”的口号。在赵堡村设立13个太极拳授拳点,在职中小学设立太极拳课程,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社会上赵堡太极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料、遗物等。并对赵堡太极拳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整理,拨出经费,成立赵堡太极拳武术队,培养赵堡太极拳人才。   2.打破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村规。   过去,赵堡镇有“赵堡太极拳不出村”的村规,多少年来,除了特殊情况外,赵堡太极拳一般不外传致使赵堡太极拳得不到较大范围的传播,影响了赵堡太极拳的发展。90年代,赵堡太极拳总会对凡是到赵堡镇学拳的人都热情接待,安排拳师教授,并向居住在赵堡镇的太极拳拳师颁发证件,鼓励他们走出赵堡,到全国各地授拳。   3.出版太极拳的著作。   赵堡和各地的太极拳传人在国家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号召下,将各自得到传授的赵堡太极拳的套路、理论、秘诀整理成书出版。在1991年出版赵堡太极拳著作的有西安侯春秀传人刘会峙的《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本书作者的《秘传赵堡太极拳F》、郑悟清传人宋蕴华的《赵堡太极拳图谱》。据不完全统计,赵堡太极拳传人陆续出版了近20本著作,其中本书作者的《赵堡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棍、太极单刀、太极春秋大刀、太极散手合编》是赵堡太极拳兵器的代表著作。一些赵堡太极拳的传人也出版了太极拳光盘,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海洲和他儿子王长青的赵堡太极拳的兵器的光盘,作为中华武术系列展现工程的项目向全国推荐。这些赵堡太极拳著作和光盘教学片广泛地传播了赵堡太极拳,方便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和专家对赵堡太极拳的研究和学习、演练。   4.在国内、国际太极拳赛场和会议上对赵堡太极拳的传播。   近年来,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太极拳的会议和赛事,赵堡太极拳总会组织赵堡太极拳名家和选手参加。这些名师在各个场合宣传了赵堡太极拳独特的理论和技击方法,引起了国内外太极拳人士的关注。全国有不少省市建立了赵堡太极拳的组织。美国、日本、葡萄牙、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来到赵堡镇学拳,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成立赵堡太极拳研究会。赵堡太极拳的选手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2年河北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赵堡太极拳选手一次获得了15枚金牌、24枚银牌、24枚铜牌。目前,赵堡太极拳在国内、国际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协会把赵堡太极拳列为中国太极拳的六大门派之一。      陈氏架的产生与流传   陈氏架的产生与流传陈家沟地处河南温县,与赵堡镇相毗邻,距赵堡镇西南仅五六华里。赵堡镇(隶属怀庆府)到了明朝是一个大的水旱码头,是个大的集镇,陈家沟与赵堡镇的人民世代交往,友好相处。据陈正雷著《陈氏太极拳术》一书载:“陈氏始祖陈卜,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来由泽州搬居山西洪洞县。明洪武7年(1374年),迁居河南怀庆府(今沁阳)。因始祖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先祖后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又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杨村。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繁衍,常杨村易名陈家沟。       始祖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建。先是六世同居,七世分家,兴家立业,人繁家盛。为保卫桑梓,地方得安,在村中设武学社,教授子孙。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方简单记述了陈卜史实。关于拳艺;人物;事迹的文字记载,仅从陈氏九世祖陈王廷记起。”       中原尚武,温县是习武之乡,陈氏家族世代传习祖传炮捶,陈氏炮捶的佼佼者陈王廷(1600——1680)闻赵堡镇蒋发师傅正在向赵堡镇的邢喜怀等传授自山西带回的太极拳艺,心生探求之意,便将蒋发请至陈家沟,礼遇有加。因陈氏乃当地望族,陈王廷也是有身份之人,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自然不能随便拜师。蒋发便以友谊之由传授陈王廷太极拳,帮助陈王廷改进祖传的炮捶。因陈王廷有文化(庠生),对易理道经有一定基础,所以很快便将蒋发所教太极拳融进祖传的炮捶之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太极拳陈氏架(陈家沟后人称其为陈氏太极拳),唐豪顾留馨所提“陈王廷造拳一说”,恰当的说法是陈王廷改进与发展了陈氏祖传的炮捶。因为在王宗岳传出《太极拳谱》之前,在陈氏拳留世的所有资料中未提及太极拳字样,更未提及太极拳“八法”之要领。         陈王廷之后,其三子一孙的拳艺并未显扬,其玄孙陈甲第拳艺精到,但从此断传。陈鑫(1849——1929)字品三;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该书序中载:“传十三世至我曾祖陈公兆,文物兼备,再传至我祖有恒与我叔族陈有本”。由陈家沟迁入赵堡镇定居的陈氏第十一世陈来朝(逝后安葬于赵堡镇)的长子陈敬柏(1663——1745)拜师于太极拳赵堡架第三代宗师张楚臣,陈敬柏艺成后广收门徒八百之众,将太极拳赵堡架传给了陈氏族人陈公兆;陈秉旺。陈秉旺又传拳给亲子陈长兴,陈家沟第二次传入了太极拳。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将太极拳标榜为宗族所有,系光宗耀祖思想的体现,可以理解。而唐豪;顾留馨以书论书,凭家谱而写史,谬误流传,系治史之不严谨。虽然太极拳在赵堡镇与陈家沟地区流传的过程中,一直是封闭保守秘密传炼的,但是太极拳在两镇人民中间的交流从没有中断过,均说明了两镇人民共生一块土地,息息相关,世代友好的历史。         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子云亭。学太极拳艺于父亲陈秉旺,钻研太极拳之奥秘,得获大成。太极大道真髓造就了陈长兴宽广的胸怀,他一改陈氏拳只教本家,不传外姓的狭隘的农民意识,普传拳法,广结善缘,传太极拳于外姓弟子杨禄禅,杨禄禅艺成后进京传太极拳艺于王公贝勒,使太极拳为天下广闻,陈公长兴之功德,善莫大焉,彪炳千秋。陈氏后代名手辈出,代不乏人。近百年来代表人物有:陈发科(1887---1957);陈照丕(1893——1972);陈照奎(1928——1981);陈照旭(1909——1960);陈小旺;陈正雷等。       --------------------------------------------------------------------------------       杨氏架的产生与繁荣河北省永年县,古称曲梁郡。北魏改名广平郡,北齐改置广年县,隋改称永年县。到明清两代,这里已成为河北南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太极拳杨氏架第一代宗师杨禄禅就生活在这里。     杨禄禅生于1799年,大约卒于1874年以后。杨禄禅祖籍永年西南二十里处的杨门寨村,后迁至永年南关,永年城南是永年的煤矿码头。杨禄禅的父亲靠多年经营煤炭的经验,做着煤炭生意。杨禄禅十二岁时,父亲叫他到城里西大街“太和堂”药店西邻的一家杂粮摊儿学徒。     当时“太和堂”药店,名叫“泰和堂”,因经营有方,所以买卖兴隆,由此招来强盗与无赖的红眼。时“泰和堂”第五代堂主陈德瑚,因不满市井无赖的盘剥,便萌发习武去邪的念头,听说老家陈家沟村武师陈长兴,因习练赵堡镇所传太极拳,并广教陈氏外姓子弟,破坏了“陈家拳不教外姓,也不得掺学外来拳法”的规定,被族人议决不准陈长兴在村中再教陈氏炮捶。他本人只好外出走镖为生。现陈长兴正歇业在家,闭门自修太极功夫。陈堂主诚邀陈长兴公至永年教拳。陈长兴被请到永年后,凡陈氏子弟及店员均一起从学,以备药店保安之需。由于太极拳非短时间可以练好致用,所以陈长兴到永年后仍教陈氏炮捶。而为保安之目的,硬拳炮捶极为实用,往往只需一年就可练成致用。       杨禄禅自幼勤奋好学,喜好武术,学徒之余常与同乡好友李伯魁在一起模仿邻里人学练武术。听到陈堂主请来河南陈家沟的武师陈长兴授拳传艺,大喜不已,赶紧前往打探。陈堂主介绍说:陈公传授的是当今有名的陈家炮锤,他还有一种更好的内功拳术,但不轻易传人。杨禄禅遂与李伯魁商议拜陈长兴为师。在泰和堂主的推荐下,陈长兴择日接受二人为徒。       在一年的聘期里,陈公长兴观察二人体性,认为二人与太极拳的传承规矩相符合,于是决定把太极拳传给二人。但由于聘期已满,便征求二人意见。二人均向陈公表示毕生学武练功的大志,于是陈公携二人回陈家沟单独修炼太极拳艺。泰和堂主从此方明白太极拳传自武当山太和殿,为壮大药店声名,乃将店名“泰和”改为“太和”。时杨禄禅十六岁,李伯魁比禄禅年长二三岁。从此师徒三人寒来暑往,十年苦练。       禄禅约二十六岁时返回永年,自觉学有所长,并应邀赴太和堂教拳。授拳期间,时有前来比武的拳师。但比武之中,禄禅多有败绩。禄禅于是痛下决心再下陈家沟深造。此时李伯魁专心于道学气功之修为,无心再深炼太极拳,所以禄禅回永年的第三年只好独自二下陈家沟。又经过八年的悉心修炼,终于突破有碍,获证太极道法。当时有家信告知长子凤侯早殇,于是回到永年,时值农历新年,有同乡习武之人闻禄禅归来,乘相互作揖行礼之际,攻击禄禅。岂知刚一接触,即被捋跌引化放翻在地。于是同乡习武者均奔走相告,言杨禄禅从陈家沟办回了“好货”。称禄禅学会了“棉拳”与“粘拳”。       禄禅二下陈家沟学得太极拳精髓,粘黏走化,引进落空,千变万化,神出鬼没,达随心所欲的境界。此次杨禄禅归里,已是三十六岁,自入门习太极拳时起整整二十年。这一切均说明,太极拳实在是精微玄妙,博大精深,不是短时能学好练好而能致用的。太极拳是研究生课程;是博士生课程。能够学了就用,学了就会的只能是一招一式的外家硬拳。太极拳非一招一式,非一套一套,乃是反向运动,是需要头脑发生革命的,即与人的正常思维做彻底决裂的脑内革命,因此太极拳称得上是人间大道。       杨禄禅公三十八岁时次子班侯出生,四十岁时三子健侯出生。四十二岁时,陈长兴公七十大寿,杨禄禅三下陈家沟为师父祝寿,于此行中学得刀枪剑诸艺,并获传王宗岳解张三丰著太极拳经论等,及太极先贤遗教,此次居陈家沟历三年之久,获太极拳技艺大成。归里后,在永年广平府获得“杨无敌”尊号,此为太极拳杨氏架的缘起。杨公禄禅是太极拳杨氏架的第一代宗师。       杨禄禅回永年后,首得其传者为武禹襄。后来武禹襄托其在北京刑部四川司任员外郎的哥哥武汝清介绍杨禄禅到北京天义酱园张家教拳。张家是个富商,多有武师。初至张家时,禄禅盘炼了一趟太极拳架,张家武师见杨禄禅其貌不扬,所演炼拳架似摸鱼摸虾之状,于是不屑一顾地问道:“你练的是那一路功夫?”杨禄禅答道:“粘棉拳”。武师继而又问道:“此拳能否打人?”杨禄禅断然答道:“除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以外,凡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都能打。”遂与武师比武于庭院中。双方刚一交手,武师即被杨禄禅抛跌于丈外。禄禅也旋即告辞。张家主人知禄禅身怀绝技急忙央求武汝清代为说情挽留,并另设盛宴礼遇有加。从此杨禄禅在张家教拳,后又任旗营教练,至同治五年,应聘入端王载漪府传拳授艺。       杨禄禅后又召次子班侯;三子健侯进京教拳,一时杨家父子名冠京华。禄禅公于王府教拳期间曾与八卦掌宗师董海川;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切磋交流技艺,结为友好之交,成为传世佳话。       杨氏父子在京授拳期间,得其传者除王公贝勒以外,尚有护卫凌山;全佑;万春,皆受杨禄禅之命拜在班侯名下,实际是父子同教,这是受封建门阀等级观念影响的结果。杨禄禅晚年又收端王府总管王兰亭为徒。       杨班侯:据传说生于一八三七年卒于一八九二年,武技传奇,有关班侯比武取胜之事不胜枚举。其性情刚烈,对弟子要求严格苛刻,动辄出手伤人,故从学者少。       杨健侯:生于约一八三九年卒于一九一七年,享年约八十岁。性情温和,从学者甚众。教授大中小三种架子,晚年专心事佛。健侯有三子:长子兆熊,次子兆元(早亡),三子兆清。       兆熊:字梦祥,晚字少侯,后人呼为大先生,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他七岁习太极拳,其艺得自祖父伯三人亲传,其拳风有乃伯班侯之遗风,性格也多与班侯相似,从学者不多。著名弟子有田兆麟;尤志学;乌拉布(汉名:吴图南,曾从学四年)。少侯为人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缺乏忍让之心,一九三零年居南京时,因环境恶劣,时局动荡,心情抑郁,自尽身亡。       兆清:字澄甫,生于一八八三年七月十一日卒于一九三六年三月三日。继北平传拳之后,南下武汉南京广州沪杭教拳。总结祖孙三代教拳谋生的经验,为应付王公贵卿,青巾墨客追求时髦,不愿意多下苦功的心理需要,将杨氏传统架修定为松软;轻动;不做开裆下势的贵族文人风范(时有钱有学养之人均穿长衫),常常练功而不脱长衫,以定“大架”之为。此大架也称谓“社会架”或“养生架”“休闲架”抑或“文艺架”,杨氏家传的真功夫也只在入门弟子中秘传苦练。杨澄甫有入门弟子多人,著名者有:陈月坡(开山弟子);闫仲魁;崔毅士;王慎东;牛春明;李春年;陈微明;武汇川;董英杰;褚桂亭;郑曼青;曾如柏(昭然,关门弟子)等,少侯弟子尤志学;田兆麟也奉师命复拜学于杨澄甫。       目前,世上所看到的只有宽松;舒展;缓慢的社会架,传统太极拳的内操日渐减少。就中国的太极拳发展历史而言,杨禄禅是把太极拳泛传于社会的第一人,他为太极思想的传播以及在现行的所谓太极拳健身架的广传中所占有的地位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对后世太极拳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杨氏架宗传之所以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修改,是适应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的需要的,并非杨氏架传人把祖宗的精华故意弄得清汤淡水,实际上杨氏架的传法符合古人所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以及道德经上所言:“大道本夷,而民好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的精神的。今天人们论及太极拳仍然推崇杨氏祖孙三代的业绩。       杨氏架宗传习练原有大;中;小架之三种炼法。此法乃遵循太极拳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由大圈至中圈,由中圈再演至小圈,圈圈相连,以至若无圈之境,此道非下苦功;流大汗不能成功,然而,今天的人们练拳已不能象前人那样肯出大力;下大功夫了。       田兆麟(1891——1959),又名绍先,北京人。兄妹四人,排行第二,幼年丧父,长兄走失;田公兆麟遂成家中唯一男丁。全家生活靠田兆麟老母洗涤缝补艰辛度日,田公兆麟八岁时便被迫辍学,在自家门前设摊儿卖水果养家糊口。太极拳杨氏架第二代宗师杨健侯的府第距田家不远。杨健侯经过长时间地观察田公兆麟,发现田公乃修为太极拳的合适之才,遂于田公兆麟十三岁那一年,亲自征询田公意见,田公虽然满心喜欢,但有饱腹之忧,更不用提束修一事。杨公健侯爱才心切,佛心已动,携田兆麟归家,从此与少侯;澄甫两位公子同宿共餐,由杨健侯公执鞭传教,三人日夜苦练太极拳神功秘术,历时七年,对杨氏大中小架精粹,悉数谙熟于身,并遵健侯之命正式拜帖于少侯门下。       1912年田兆麟奉命代表杨家参加民国政府为倡导健身强国,首次在南京举办的南北武术擂台赛,一举成名。一九二一年至南京,坐镇中央国术馆任武当门门长。一九二五年去杭州,在浙江国术馆任武当门门长兼太极拳教练,并在寓所内成立“杭州田兆麟太极拳社”。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上海,寓居黄河路董府继续办拳社并先后在钱江会馆;精武体育会;黄浦公园;人民公园等处教拳。1957——1958年国家体委出版的《八十八式太极拳》的编选人之一正是田兆麟。       田公兆麟在建国后,仍然认准练太极拳得靠一身真功夫的道理,并不研究政治观念的作用,身怀一身绝技自然招来嫉妒与排斥,甚至不能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的小体育宫里谋个吃官饭的教练职务,最后只能以民间艺人的身份在公园授拳而无固定的经济收入,晚景凄凉,不免时常借酒浇愁。一日,某弟子携酒来看望田师,师徒对饮,自然多喝了几杯,弟子走后,田师举杯独饮,将所剩白酒饮尽。第二天清晨,家人呼唤田公兆麟起床,发现已是酒精中毒而身亡了。田公弟子中有代表的是:沈永培;周元龙;叶大密;霍殿銮等。       田兆麟大师的入门弟子霍殿銮(字:先君),六十年代末,到山西大同探望儿子,在山西大同期间传授太极拳杨氏小花架(田兆麟所授),此架也称小功架。  
  --------------------------------------------------------------------------------     武氏架的问世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号廉泉,河北永年望族,教书为业,以子孙显贵,被朝廷增封为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杨禄禅自陈家沟学成太极拳艺回归故里,居永年“太和堂”药店,太和堂药店承租的房产正是武禹襄家的。时杨禄禅名声显扬,武禹襄公虽儒雅翰林风范,但内藏武侠之心。据李亦畲《太极拳小序》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易授人,仅能得其大概”。1852年武禹襄奉母命,往河南舞阳县探望长兄澄清,时武澄清官居河南舞阳县知县。经太和堂主陈德瑚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著名的太极拳师陈清平(1795——1868)。     陈清平是太极拳赵堡架的第七代宗师。当时正为一场官司所牵连,怀庆府(清时温县归怀庆府管辖),知府大人与武家交情很好。武禹襄便烦请知府大人替陈清平了结了官司。陈清平对此深为感动,继而知道武禹襄是为学拳问艺而来,遂留武禹襄在赵堡镇居住月余,将拳艺奥妙尽授武禹襄,以示谢意。由于太极拳赵堡架有“赵堡拳不出村”的旧习,所以陈清平传赠给武禹襄的王宗岳注解的《张三丰太极拳论》一事,自然不能告知于外人,所以就有了后世关于禹襄的长兄武澄清在舞阳县任上从北舞渡一盐店获太极拳谱转交武禹襄的故事。但是不管此事具体之由来,武禹襄确实是在得此太极拳谱之后,多有参悟,更有新的阐述。     按照太极拳的传授方式,月余时间充其量是溜架阶段,况且武禹襄已是四十岁的中年人。所以,可以断定,武禹襄在月余的时间,是向陈清平请教太极拳的内在秘要,比较合乎实际。应该说武禹襄之拳架得之于杨禄禅,拳理心法得之于陈清平。武禹襄是一介文儒,平素注重外表体统,长袍马褂格外整齐,操拳弄腿自然要有所照顾。武禹襄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形成了流传于世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太极拳武氏架。       武禹襄根据心得撰写了:《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诣。       武禹襄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杨禄禅,忠于继承,敢于参研,从拳理拳法到刀剑杆之运用,一帜独树,蔚然成家。它由于社会地位的原因,不便于公开课徒授业,得其真传者,有外甥李亦畲;李启轩。杨班侯奉父命向武禹襄学文之余,其拳法也得到武禹襄的点拨。       李亦畲(1832——1892),师禹襄,学而广大,写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太极拳小序》等拳论,禹襄长兄澄清写有《释原论》《打手歌》等文,禹襄仲兄汝清写有《太极拳结论》等文章,武氏架传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后世文人学者研练太极拳道艺的先河。       李氏家族乃书香门第,专以咏读进科为主,李亦畲,李启轩均未以太极拳技行世,少有授徒,能得其艺而广其传者仅门人郝和。       郝和,字为真(1849——1920)永年人,家境贫寒,喜拳艺,好读书,先习外家拳,后习太极拳。从本地名绅李亦畲先生学习,潜心修为,二十载如一日。由于郝为真尊师重艺,品行端正,因此被李亦畲先生视为其衣钵传人。李亦畲知其家境贫寒,靠给人做佣工挣钱糊口,虽资助郝为真开了一家粮店,使其丰衣足食,无习拳分心之忧。亦畲晚年每逢有人前来较技,则命郝为真与来人一试,可见郝为真在李师门下地位之重要。李亦畲过世以后,郝为真为生活计应人所请公开授徒。       郝为真一生授徒甚多,除次子郝月如(字文桂)(1877——1935)外,本县有李福荫(李启轩之孙),韩钦贤,李槐荫(李亦畲之长孙),张振宗;范念祖等。顺德府有李圣瑞;李香远;郝中天;王延九;申文魁;申武魁等。清河县有阎志高等。其余尚有:任县王其和;刘东汉;隆尧县孟和春,毛根元;郭三刚等也都直接或间接得到郝为真先生的指导。李亦畲过世时,其次子李逊之(1882——1944)年方八九岁,其太极拳技也多为师兄郝为真代师传授。郝为真成名后,于一九一二年进京访友,因年事已高,染病于京城,蒲阳孙禄堂久仰郝为真之名,听说郝为真病困一事,立即将郝为真接到家中细心照料。郝为真病愈后,十分钦佩孙禄堂的为人,无以为报,遂将太极拳武氏架各种窍要奥秘合盘相告。       郝为真先生自京城回到家乡以后,应省立永年十三中学暨县立高级小学之聘,到两校担任了武术教师。郝为真先生门下桃李遍布河北,武禹襄所开太极拳武氏架至此得以广传。郝为真在太极拳武氏架得以广传到今天的过程中,占有继往开来,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太极拳武氏架的中兴人物。它为太极拳武氏架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吴氏南北架的形成全佑(1834——1902),满族,武功超群,任王府护卫。杨禄禅父子在京传授太极拳时,与王公贝勒同学,鉴于封建的等级制度,奉杨禄禅之命均拜班侯为师,其拳艺仍多为杨禄禅传授。全佑与同学万春,凌山为当时的佼佼者,人称三人技艺得杨禄禅公之筋;骨;皮。全佑拳架仍宗法杨氏祖架,全佑公将太极拳拳艺传给其子吴鉴泉;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等。     吴鉴泉(1870——1942)河北大兴县人,幼承庭训,心法脉传,年长后愈加致力苦研,日臻化境。     王茂斋(名有林)(1862——1940)山东掖县(莱州市)人。少时在北京学徒,从师全佑,生性忠诚好义;奋力好学。功力扎实稳固。全佑公逝世后,极力维护吴氏在武林中的地位,与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研究拳术拳理十多年。       民国初年,原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宋书铭,自言为宋远桥之十七代孙,其拳名三世七,以三十七式得名,其推手法则与当时北京流行的太极拳方法相同。当时北京的太极拳名家许禹生;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闻宋书铭之名,皆相邀拜谒,与宋推手。时宋书铭已是七十老叟,但众名家动静不能自主,皆奔腾于宋之腕下,于是均执弟子之礼,从学于宋书铭,时一九一六年秋末。《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等太极拳方面的理论文章,诸弟子自然得传。由于宋氏太极功的参融,使吴鉴泉与王有林等拳家的拳风有了很大的变异,拳架除体现太极拳已有的轻灵;圆活;松静;自然的风格以外,鼓荡;松柔之风更见明显。可以这样说,宋氏太极功对吴氏架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年轻人练的太极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