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死留下什么书刘伯温临死留下什么书的天书上留下了一串数字那串数字到底有何

刘伯温的人生启示
中国人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说起来可能大家都会吓一跳,那就是我们都太相信科学了,而且表现得很矛盾。我们一方面相信科学,一方面又迷信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不迷信”,非常迷信那些不迷信的东西。所以现在人是没有智慧的,有的只是知识,他的自性是出不来的。他只有四识,四识就是用你的脑子来考虑问题,但永远不够用。人的脑筋跟天比起来差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天高明啊,又高又明,可是人呢?我们现在不仅不听天的,还总是以为听自己的就是对的,因为要自信嘛,都这么觉得。
现在的人,真的是在自己害自己,自己给自己树立了很多错误的观念,然后又很认真很执着地坚持着,这简直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一种虐待。我们今天讲刘伯温,但绝不会讲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而是讲刘伯温是怎么运用他的人生智慧,目的是为了启发我们自己的人生,不管是职场、感情,还是在生活上,都可以用这样的智慧来增进生活上的和谐氛围,这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刘伯温这个人,你可以称他是大明朝的国师,或者说他就是个大明朝的军师,都可以。因为刘伯温是不会在乎你怎么看他的,那不过就是你的一个评价而已。看得懂的人,都知道他是国师,很厉害的角色。但是很多看不懂的人,会认为他就是个军师。我想这里面就有一种智慧了。我们看得起别人,其实是看得起自己的一种表现。诚不是对别人的诚,诚是对自己而言的。你诚不诚其实是针对自己来说的。你说出来的都没有用,比如我们对孔子就有太多误解了,所以最后才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然后再按照错误的理解方式去想问题、做事情,到最后就把自己搞得乱七八糟,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如果要我来说,刘伯温就是明朝的国师。虽然朱元璋一百个对不起他,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老百姓会还他一个公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要清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老百姓是非常清楚的,迟早会还给刘伯温一个公道,至于其他人怎么评价他,无所谓的事情。
我们讲刘伯温,其实就是在讲人生的智慧。人生又是什么呢?生下来就注定会死,那么死也就是因为有生。这么说来,人根本就没有生死之分,只是我们都习惯自寻苦恼,才会变得贪生怕死。那都是没有智慧的人才担心的事情。天能生人,天也能杀人,你看我们中国人在骂人的时候总会说一句“这个天杀的”,其实是很正确的说法。我们本来就是天杀的,天不杀你,你就根本不会死。现在人的很多观点都差太多了,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唤醒人的良知良心。我一辈子都在教育界从事工作,我只能说,教育界真的对不起人类。
孔子说过“时也,命也”这句话。它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身不逢时的时候,即便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像诸葛亮这种人就是身不逢时嘛!所以他明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刘伯温也是一样身不逢时,虽然他的命很好,但是命分为两种,一种是你的才能是很好的,一种是你的遭遇是很凄惨的。这两种都很可怜。一种是来自内在的,一种是来自外来的。外来的遭遇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只能把你的内在处理好。所以命这个东西,一半是由自己,一半是由天来决定的,这才是“时也,命也”嘛!我们用现在的观念把它化成了一个坐标,我们就能看到同样作为国师,不同的人结局往往不一样。姜太公是最幸运的,既得其势,又得其人。他如果没碰到周文王,他就这么一辈子过去也没人知道有姜太公这么一个人,所以能得到一个好的主公就是他的幸运了。当时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呢?那是周朝要灭掉商朝的关键时候。大家都知道像这种朝代更替的时候,如果一切都很太平,没有什么英雄豪杰,也没有忠臣出现了,就不对了。只有时代乱了,你才会有机会表现出忠诚,时代很太平是用不着忠诚的,就算忠诚也没有机会去表现出来。再比如说张良,他就是得其时而不得其人的结果了。因为他跟从的是谁呢?是汉高祖刘邦。这是个地痞流氓出身的人嘛!但是我们不应该骂刘邦,因为是他的曾孙汉武帝救了孔子的学问。否则儒家的学说乎都要被毁掉了。你看战国的那个时代里,有人理会孔子的学问么?根本没有。为什么战国时代是最乱的?要把这个说清楚,其实并不难。因为言论自由嘛。中国人是不能有言论自由的,这一点和西方就完全不同。西方人可以,因为他们有宗教信仰,有法律概念,所以就算他们拥有言论自由,也不会自由到哪里去。可中国人不行。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对于宗教的信仰程度,绝对比不上西方人那么忠诚。中国人身上的自主性太多了!就算是法律,拿中国人也一样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有太多的标准了。这不是法律的问题,这是道德问题。
中国人现在完全活在那种空虚的西方世界的概念里,这是现在的中国人最悲哀的一面,因为已经看不清楚现实。中国人只要言论自由,一定会天下大乱,可以是不难得到考证的。我们中华民族,本来是道的发源地,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就没了,就转到印度去了,经由达摩才又重新传回来。然后就到了清朝末年,道又不见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只要中国人拥有言论自由,就不行。汉武帝刘彻是个强势的人,可他把孔子救活了,幸好有他。可是呢,他也把孔子的学问搞错了,他拿这个去考试了,这种做法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呢?要我说,没什么用。在中国,只要哪个东西被拿去考试了,也就没什么用了。因为中国人很厉害,很会考试。这个要考?读!这个不考?那就不读!他才不管你什么学问不学问呢,在考试导向下的中国人,几乎是完全没有智慧的,所以很多人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很好,可一旦进入社会,就变得一无所能了。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学历高并不意味着一切。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张良是因为跑得快,否则也是要被刘邦杀掉的。诸葛亮呢,不得其时,诸葛亮出山时人家就告诉过他没有用的,这个时候你出山也是白费劲,可他非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他是被刘备的一句话感动了嘛!所以人必须要会说话,这个很重要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就跟他讲,说将来会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刘备简直是佩服得不行,就是一个劲的请先生下山。诸葛亮说我不下山,因为没有用,这个诸葛亮其实是知道的。如果你是刘备,你当时会怎么说?你如果说先生如果不随我下山,我刘备可怎么办呢?这么说是没用的,说服不了诸葛亮的。刘备还算聪明,他说先生如果不出山的话,天下的苍生该怎么办呢?聪明就聪明在这儿了,把问题推到天下众生的身上去了,看你诸葛亮怎么拒绝?当然无法拒绝,所以诸葛亮说好吧,我下山就是了。为什么呢?因为没人会为你刘备一个人下山,你算什么呢?可要是为了天下苍生,谁还好意思说个不字呢?
关于这件事,姜太公早就讲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天下,也不是任何一家子的天下。所以中国注定要朝代更替。诸葛亮的不幸在于,他得到了刘备这个主公,算是得其人了。可那个时候不对,他就是不得其时,所以诸葛亮最后也知道没什么希望了,这时候他讲了一句话,汉室气数已尽,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有个定数的,该多少年就是多少年,一年都多不了。在这件事上,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因为定数就是定数,是上天注定的东西。
这么一来,刘伯温就成了世界上最倒霉的那个人。他既不得其时,也不得其人。说他不得其人,是因为他碰到的是朱元璋。我们总说中国的皇帝都是很专制的,其实也就朱元璋是其中最会玩专制那一套的人,其他人都没什么专制的,哪有什么专制呢?可明朝不是,当时的东厂、西厂,都是专制机器。朱元璋还没登基前是个好领导,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帮他呢?可当了皇帝以后,他整个人就变了。“大明”这两个字,还是刘伯温起的,不是他朱元璋起的。朱元璋没正式登基前,是个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好领导,他自己就谨慎得很,可是一旦登基,就完全变了副模样,杀光了所有帮他的人,跟刘邦的做法一样。但人家刘邦还没杀光所有的功臣呢,箫何就是个例外嘛!
在三国里,诸葛亮是个很悲哀的人。他明明是有机会的,可偏偏老天就是不帮他。什么叫机会?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他在空城计里假装被他骗的那个司马懿。他甚至都把司马懿父子三人困在上方谷了,偏偏在那个结骨眼上就下起了暴雨,那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在暗示诸葛亮汉室的气数已尽嘛!同样的,刘伯温也很悲哀,人家问他既然你这么会算这么高明,怎么会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呢?他的答案是怎么说的?他说像我这么高明的人都这么凄惨,那如果不如我的话,不就更惨了吗?他是毫无怨言的,所以才说这是我应该历练的过程,跟生死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倒霉之处是什么?他生在元朝,可元朝统治的时间又不够长,等到他五十岁时,元朝就已经结束了,前后只有九十年的光景。如果他生得早一点,一辈子都生活在元朝的话,也就没有这些苦恼了。或者他生得晚一点,一辈子都在明朝,也同样不会有这些苦恼,可他偏偏就生活在朝代更迭的那个时候,一个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
一个人如果跨越了两个朝代,那问题就很大了。朱元璋跟他共处了十五年,刘伯温直到五十岁时才找到自己想要投靠和辅佐的明主,这十五年又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在前七年多的时间里,他备受尊重,可是后七年多却是备受辱没。为什么?前七年多是因为他在元朝做过官,有经验,有名声,所以朱元璋器重他,这是一种尊贤的体现。可后七年多就不一样了,人家朱元璋登基了嘛,随后就规定凡是曾在元朝做过官的人,到了明朝就不能再做官了,因为你不忠。从前你器重人家,把人家当作贤才,可现在你说人家不忠,这个不忠怎么能成立呢?可他朱元璋是皇帝啊,所以人家说成立就成立了。朱元璋心里想的是,我的儿子将来怎么办的问题。如果我生前不把这些高人杀掉,我儿子以后怎么当皇帝呢?
刘伯温直到二十三岁才中了进士,之后自然要走仕途,要出来做事嘛!既然你是心怀天下的人,是个想出来为社会做点事的人,就得为官做事才行。可他的官运又不亨通,所以才会备受折磨,这才让他有了想去辅佐朱元璋的想法。如果他选择跟元朝共存亡、同进退,他也没有这个苦恼了。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刘伯温活到五十岁才知道原先这些曲折都是为了今后的选择做铺垫,我们普通人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回想一下,你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那都是你以前的点点滴滴所造成的,人生就是这么一个点点滴滴汇聚的过程。科学讲得很清楚,一切就是由点开始的,点成线,线成面,能不能成一个体,那就不知道了。有人一辈子都是不成体的,我们加一个统,就叫不能体统。
身不逢时又不能有益于天下,但还是坚持要做。因为活一天,就要为社会尽一天的责任,这才叫中国人。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欣赏隐士,问题就在于此。孔子可以退隐,可他选择不退隐。孟子可以退隐,可他也选择不退隐。我们现在讲刘伯温,就是想让大家了解每一个人的一生,要讲讲人生背后的很多谜。因为人生就是由很多个谜团造成的,一个谜被化解掉了,可是还有别的谜,所有人都是这样。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刘伯温从姓名上就有谜要解开。刘伯温的爸爸叫刘叶,这是刘伯温自己讲的。如果刘伯温不是名人,他爸爸是谁就没人知道。同样的道理,如果刘邦没有名气,谁会在意他的爸爸叫什么名字呢?这就是中国不一样的地方,做儿子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因为自己的名气而使自己的爸爸受人尊重,因为要光宗耀祖嘛!刘伯温的爸爸刘叶,是给人家做长工的,认识不了几个字,娶了个妻子还是个孤女。连生两胎都不幸夭折了。为什么要讲这个?是要告诉大家刘伯温并不是家中的长子,可不是长子又怎么会叫“伯”呢?这个“伯”字明明就是长子才能用的嘛,这么说来的话,刘伯温就不是他的真名了?当然不是。因为已经是第三胎了,好不容易怀胎十月,却一整年都生不下来。当爸爸的当然很紧张,所以就给他起名叫刘基,意思是基础好一点,不要像两个哥哥一样夭折。刘基这个名字也是期望他根基身后,基础稳定,这是人之常情啊!
有一次,刘伯温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看到一个姑娘在河边洗衣服,上百件衣服。他就觉得很奇怪,为啥要一口气洗那么多衣服?这个小姑娘的回答是,我是在练习洗衣服啊,我一次比一次洗得好,我练习一百次都不觉得累,所以这只是一念之差的事情,我要是说自己在洗一百件衣服,一定会觉得累死了,可我要是觉得自己是在拿一百件衣服来练习,就可以洗得更轻松更有办法了。这件事的意义在于,任何一句话有没有启示,都是看你自己的福分的,跟那个小姑娘或是别的什么人都没有关系。具体到刘伯温身上,他就觉得这件事对自己来说是个启示,是在告诉自己读书要读一百遍,写字也要写一百遍,这样才能熟练起来,所以他就给自己取名叫刘百温,意思是要凡事温习一百次。后世之人因为出于对他的恭敬,就把“百”字换成了“伯”字,所以才有了刘伯温这个名字。
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来,大家对一个人的观感是怎么样的,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人不用刻意讨好谁,但是也不要轻易得罪任何人,因为最后你在人世间所留下的东西,就是大家对你的观感和认定。中国的皇帝也都是这样的,就像明太祖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是明太祖一样。为什么呢?他生前是没有这三个字作为谥号的,是在死后由世人给出来的。周文王也是一样。凡是皇帝的谥号里有个“文”字的,都是很了不起的皇帝。为什么孙中山先生喜欢称呼自己为孙文呢?也是因为他历史学得很好。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这个“文”字可不是文学的文。孔子说“你有余力,才能学文”的话,那个“文”字指的是学问,所以所有有学问的人,才会在名字里有这个“文”字。
做任何事情,倘若没有做够一百次的决心,是做不好的。能百次温故而知新,才算够精炼,因为人生就是不断精进自己的一个历程。这也是刘伯温名字的由来,是关于他的第一个谜。
关于刘伯温的第二个谜,就是无字天书了。中国人是很奇怪很有趣的,凡是那种得道的高人,一定会有本很了不起的无字天书交给他。那什么叫无字天书呢?无字天书又在哪里呢?要我说,这本所谓的无字天书,其实就在我们的脑海里。人必须要有一点阳光,要有一点灵气,才会有所谓的无字天书。这个是自发而成的,不是借助外力加入进去的。当你这辈子有迫切需要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就会产生一些亦真亦幻的东西出来,姑且称之为灵感吧,这个灵感其实就是无字天书。你看苹果打中的人头很多,有人被打中觉得自己很倒霉,他就不是发明家。只有一个人被苹果打中后想到为什么会打到我呢?这个人就是牛顿嘛,所以他就成了我们知道的那位著名的科学家了。
如果你没有无字天书的概念,就会把很多事情当成偶然发生的东西,那它也就是个偶然事件了。可如果你把它当成是某种必然的东西,你就会深加研究,然后就会有所得。自己激发出的潜能,就是无字天书。这么说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潜能,但这个不能由人家来激发,人的潜能靠要自己去开发才纯正,夹杂了别人的东西进来往往都是很可怕的。
刘伯温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书时别人都要读出声音来,还不一定记得住。他一个人在那边好像玩一样就会背了,老师心里当然很开心了,自己教了一辈子书好不容易遇到个神童,可能不高兴么?刘伯温真的是这样,不但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其实这种人现在还是有的,你考他一个英文单词,他会告诉你这在大字典里第几页第几行,你去查,真的一定是这样。可这种人就真的值得羡慕么?完全不必。一个人的记忆力太好,未必是件幸运的事,记忆力不好也未必就是很惨的事,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差不多就得了。自然的就是最好的,人工的东西越少就越好。说到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建议,那就是不要让小孩子太早就进入专业。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大学是普通教育,而不是专科性质的专业教育。可现在呢?年轻人很早就进入专业。少少中的多多,这叫专业,我们那时候知道多多中的少少,那叫通才。
我们经历过通才,又经历过专业。因为科技没有整合,你是做不了这个东西的,你看现在任何东西都要跨好几个领域,你才会做,这就不像以前了。所以千万告诉你的小孩,不要太早就进入专门的领域,你把他打通了,然后你去找需要的领域。他为什么想到处看书,什么书都看?那是因为他想把他的思路弄得更广一些。所以你看现在的这个社会,一讲到刘伯温,就想到他会看风水,会看天象,会算八字,还会卜卦,最厉害的是他还到处去看地理,他那个地理是很神的。可如果有人问我地理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的答案很简单,地理绝对是真的,但是看地理的人却大部分都是假的,因为他根本不懂,他就一招半式,左青龙右白虎,乱讲一气嘛!
真正的地理,是说你住在这里,他会加强你的福分的获得。因为他能调整一下,你真的就可以更省力更有效益了。这个绝对做得到,可是要真正懂的人才可以。但是我们现在的房子都是双拼的,省钱啊!如果每家都有一个楼梯,那太贵了!双拼是为了省钱,但是双拼就需要你更注意了。如果这边风水是对的,这边是错的,结果最后一定还是错的。因为他左青龙右白虎嘛,那他一定就是错的。大的原则不能错,那该怎么调理呢?不对的方向要好好去调一调,把门改一改,把门的位置改一改,把内部调整一下,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你一定要找懂的人真正的去改,不要东拼一个,西拼一个,拼到最后啥都不管了。
一个人读书或是不读书,完全是内在的兴趣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外在的什么诱导。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就有这样的问题,方式和方法都是死的,导致学生越来越痛恨书本。为什么大学毕业时那么高兴?因为不用读书了嘛!这就起到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效果。做父母的,要培养子女的读书兴趣,这个最要紧,而不是要看他考了多少分,考多少分都不重要,他的兴趣被你激发出来了,然后让他自己一辈子受用,这才是关键。影响一个人的元素就那么几个,我们大概只知道天地人,可这显然是不够的。天地是纯科学的,天地是科学,是自然科学,可人呢?人如果完全是科学的,那就成了机器人嘛!
一个中国人,远远看到前方地上有一百块钱,会叫出声音来么?谁会叫出声来,一定是天下最笨的人,回去是要被骂的,因为太诚实了!这就是中国人的人性。孔子是最人性化的,孔子说这就是对人性的考验,看你经不经得起这一百块钱的诱惑。可是到了今天,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很糟糕的事。这个也是中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它不在于那些看得见的部分,而在于那些看不见的部分,看得见的都一样,看不见的呢?全世界都看不到,没有什么改变,所以不同的就在于那个看不见的部分。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小庙才有真济公”。其实呢,不在乎庙大庙小,有真的神明才是最重要的事。不在乎山高不高,有仙才灵,不在乎水深不深,有龙才行!我们的老祖宗,一切一切都讲得清清楚楚的,只是我们这些现代人总是喜欢自己创新,总是喜欢自以为是,总是喜欢自己变花样,其实这是在制造麻烦。实际上是毫无益处的事情。
刘伯温中了进士,走上了仕途,可为什么还是那么郁郁不得志?原因很简单,元朝的时候把人分成了四等,这也是它为什么那么短命的根源所在。因为这种等级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来自种族上的歧视,是这个造成了一切的结果。在这四等人中,第一等人是蒙古人,因为他们是异族,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共和呢,异族入主中原后当然就要翻身做主人。蒙这个卦,是易经里面一个教育的卦,蒙是没有元的,所以这些异族人就不信这个邪,非要取个“元朝”的名字给你看。可结果呢,还是短命的嘛!第二种人色目人,就是伊斯兰,中亚,西亚的那是第二等人。第三等人是汉人,北方汉人,第四等人是南人。这个“南”,就是南部的意思,境遇是最惨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南方的人都是从中原逃过来的,你要逃是不是?那我们大元朝就把你们列为第四等人,看你怎么办?不管刘伯温是江苏人还是浙江人,他都是个南人。所以元朝还有第二条规定,汉人一定要在二十五岁以后才能考取进士,可是他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这难道不是个谜吗?这又是是怎么一回事呢?年轻人或许没有这种经验,可是岁数大的人一定会明白这里面的玄机,因为刘伯温的爸爸在儿子出生登记时就是乱记的嘛!按照今天的说法,应该就是虚报年龄了。可这其实也不是故意为之的事,应该就是忘记了,不知道该怎么上报了,索性按照想当然的结果报上去算了。这种事情从古至今,在中国都不算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了。
西方人一出生,他就去登记,很自然的。中国人呢,一出生也要去登记,因为超过多久要罚款。是因为有罚款这个事,才使得很多人变老实了。这是区别。中国人会想,规定这条干什么?中国人对付罚款,要么提前报一点,要么往后报一点,为的就是不被查到。像我的出生年月日,没有一个是对的,因为是我爸爸报的,他数学不太好,就随便凑了个整数,十月二十日,好记嘛!所以人家猜不透我什么时候出生。那是不是更好?可以天天过生日嘛!这些其实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现在反倒被科学搞得像西方人一样,没了原本的自我。
这个到底是投机取巧,还是随机应变?不知道,也不必有个定论。中国人只会告诉你,你一辈子随时随地都要随机应变,但是绝对不可以投机取巧。比如说要考试,大家都觉得要认真对待,随机应变就是投机取巧,投机取巧就是随机应变,真的很难分。孔子告诉我们,君子跟小人的区别就在这里而已。这么说来,刘伯温是不是占了便宜?其实没有。怎么可能有人永远能占到便宜啊?根本没有,刘伯温也一样不例外。你看他仕途不顺,中进士三年不派官,这哪是什么占便宜的事啊?所以说,老天是很公正的,你早考取有什么用?他不分发啊!那他为什么不分发?同样中进士,有的人是分发到很好的地点和岗位,有的人是分发到很不好的地点和岗位,有的人干脆要你等,而且就算是等,也分好几种,你成绩不太好,没关系,他是成绩太好,所以照样不能分。为什么成绩好还不能分?很简单,因为你不是蒙古人。一个成绩很好的南方人,谁还敢放心用你?所以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真的很复杂,说起来也论不清楚,干脆归结为命吧!命的意思,用四个字就可以讲得很清楚——无可奈何。这就是命了,你刘伯温是考的成绩很好,可朝廷就是不分,这个完全不由你做主。
三年后,不得不派了,就把他派到江西高安当一个县长,官职不高,可是因为机会难得,所以他表现很好,廉洁文明,可这跟当时的仕途风气显然不吻合,于是又被平调到山东去,就是因为太守法,一点人情都讲不通,那就到山东去吧。
中国人有个习惯,不会笑骗人的人,而是专门笑那些被骗的人。这点也跟西方人不一样,人家是专门同情那个被骗的人,中国人就不会再这么做。现在有很多人,都在盲目学西方的什么同理心,中国人是没有同理心的,有什么同理心?有同理心就不是中国人了。因为理有两种,西方的礼是法理,这个是我们没有的,我们有的,只是情理,我们的理是从情来的,他们的理是从法来的,连这个基础都没有,就跟你讲什么同理心,你看现在就因为传播媒介一直鼓吹这个同理心,搞到最后也没个结果。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讲究这个同理心,中国人的习惯就这么理解的:你越看中他,他就越讲理;你要是不看中他,他绝对不跟你讲理,讲不讲理是看你给我面子多少,西方人没有这套,他根本不懂,西方人不懂什么情,一切按照法理来。
因为西方人的历史还是短,还是意识不到世道的艰难,所以他知道对就是对。只有西方人才有“RIGHT IS RIGHT,WRONG IS
WRONG”这样的道理。可中国人呢?没有。中国人不会单纯的评述对错。现在的很多受害者,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知道对就是好的,对是很凄惨的,你做得很对,可是你让老板很没有面子,他照样还是会把你弄走。我们笑不对的人,我们专骂对的人,这个是中国人的习惯。连这个都不了解,你怎么在社会上做事情?都是些一知半解的人在那里胡乱传播,这个是很奇怪的事情。一个美国人做错了,你说你做错了,带你去检查。有错人家就会承认,没有错就会不承认。但中国人呢?我们从小就不会这样做,中国人的方式通常都是我去检查,先问问谁说的,对话回答老板说的,那你就得想办法给老板留面子了。你这么做事,老板就会觉得这个人不错,我说错的他居然都不张扬,我得想办法弥补他才行。至于怎么弥补,无非是给奖金或是升职嘛!可你要是说出来了,他就一定会找机会整你。
在西方人那里,是完全没这种情况发生的。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学校里都在教西方的东西,所以很多年轻人一出来就到处碰壁,就是因为不够圆通,所以处处遭受陷害,因为大家不乐意接受这样的人,会想办法把你排挤掉,排挤掉的方法就是给你抹黑、造谣,然后搞得你留不住,最后倒霉的是谁?一定是你自己啊!可这么一来二去,很多年轻人就会觉得,做真人君子很倒霉,其实是自己做得不好。一句话总结,做人一定要圆通,但绝对不可以圆滑,我们现在就是圆通、圆滑不懂得区分。人不可以不圆通,但是绝对不能圆滑,可惜现在的人,都把圆通看作圆滑,那就坏事了。
人不要腐败,绝对不要为非作歹,那是老天不允许的。但是你要知道怎么进退。有句话真得讲在前面,那就是宇宙天地,万事万物,都需要一个调顺的过程,人也一样。
当春要入夏的时候,你要保护身体,当秋要入冬的时候,或者是当冬要入春的时候,都是发病期,那就需要你特别注意了。人得学会调顺,可刘伯温初入仕途的时候显然不懂这个道理。他刚起来的时候官场腐败,只好辞职在杭州闲居了四年,这种疾恶如仇的性格显然不适合官场,这种人连经商都没有资格,但很多人都是这样被磨炼出来的。你看姜太公,他做什么都做不成,一生只能做宰相。这个很有意思的,如果你什么都能做好,你就永远做不了宰相。姜太公呢,从小做什么都是一事无成,才会历练出那么高的智慧,且三进三出,三进殷朝又三进周朝,真的够从容。
可刘伯温就很惨了,到了四十二岁还处在仕途不顺的状态当中。当然了,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处境当中,就注定他要有大转折了。如果注定这一辈子要做大事的,不是做小事的,那么眼下的这些挫折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到了四十八岁的年纪,他才做了个行省郎中,不久后又愤而辞职解甲归田了。刘伯温这个人很奇怪,动不动就爱拍桌子,就爱撂挑子不干了,我倒是觉得,这些都是给我们很好的经验,看你以后要怎么样过你的日子用的。
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读历史就应该多读这些内容,才可以增长学识,记住这些很好的教训。刘伯温写的东西,其实是在替自己打预防针,同时昭告世人,他要去辅佐新的主人了,只不过不是贪图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他要留下自己的保护伞,所以就写了这么多的文章,来抒发他的心意。
刘伯温会看天色,于是会好心告诉大家说马上要下雨了,要大家把谷子收好,免得一下雨淋下来就前功尽弃。可大家会相信他吗?不会的,可是后来为什么照他的话去做了呢?因为中国人一看,这个人道貌岸然,好象很有修为的样子,中国人最相信这样的人了,就赶快照做了嘛!只有一个老人坐在树荫底下动都不动。刘伯温以为老人家大概耳朵背听不到,就过去善意的提醒老人家,可对方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只回答了三个字——没关系,然后就不理他了。结果等雨淋下来时,所有地方都湿湿的,只有老人的谷子一滴都没淋上。刘伯温就觉得这个人真是神人,就上前请教老人家为何会这么灵。对方的回答很简单,你没听说过六月骤雨是隔牛背,那都是一块一块淋下来的,所以我才会没事。然后刘伯温去老人家做客,看到家里有个墙壁很危险,可老人家还是不放在心上,结果半夜墙真的倒了,只不过不是向里倒而是向外倒的。这让刘伯温明白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他后来给自己的著作起了个随随便便的名字,总算躲过了朱元璋的追查,因为有时候最好的书要写最坏的书名,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
道家人是从来不留名的,你有紧要事情,他来帮你的忙,帮完就走,这一点跟儒家就不一样。刘伯温第一次碰到朱元璋的情景,是很值得说说的。朱元璋当年为筹谋军队回到贡阳,天气很热,所以他口很渴,就大喝酸梅汤,他如果没有喝酸梅汤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故事了。他喝了酸梅汤以后觉得很好,就想把这个梅子运到襄阳去卖,觉得一定会赚大笔钱。于是就一口气买了三千担的乌梅,然后跟船家商议如何运输的事。对方见他是个外行,就回答说一天只收你三十两银子就可以了。可是要多久呢?至少三个月。这就惨了,这么久梅子到了襄阳就烂了,可朱元璋很聪明,他说如果你能一夜工夫就运到我船前,我可以工钱加倍。这就是给对方一个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给自己留出回旋的余地。他明知道不可能,你杀他头他也做不到,就表示不是我舍不得,不是我退让,我要做就是要做,是因为你做不到,怪不得我。这句话对中国人是最有用的。果然那个船夫就上当了,承诺如果一夜无法运到船钱负重一毛钱都不收你的。就在这时候,来了个白面书生,当然就是刘伯温了。他告诉船家不要担心,因为这件事绝对可以办到。
为什么刘伯温这么自信?因为他得到的是诸葛亮的真传,会推算天气变化。孔明当年就借过东风嘛,他这也是借,凡是这些对天文地理都很熟的人,才可以有这个自信。结果第二天船夫起来一看,怎么一下子就真的到达目的地了呢?不可能做到的啊!
这一段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不妨设想一下,当初诸葛亮碰到刘备时,不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么?还有张良碰到刘邦,都是这样的。当然,他们当时也留下了一个谜点,直到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开。什么谜?因为朱元璋是安徽人,只会讲安徽话,而他是温州那边的人,温州话也是很难懂的,那么,他们两个是怎么沟通明白的呢?照理说两个人应该是鸡同鸭讲的,你讲的我不懂,我讲的你也不懂才对。所以世间很多事情一定是有很多其他因素所造成。
二人相遇后,朱元璋对刘伯温是非常敬重的。他屡屡提出试探,想知道这个人的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但刘伯温对群雄逐弱的形式有自己的理解,也提出了跟当年的诸葛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见地。他说当前的天下大事,我提出十八条策略,基本上算是知无不言了。这个好不好?也好也不好。怎么说呢?这个故事,其实很多人都应该引以为戒,不该讲的话,一句都不能讲。我们现在就是自己常常泄露很多机密,然后才会怪人家陷害你。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现在的小孩子都很惨,就是他有什么都要炫耀出来,很喜欢展示。不管是老师、家长,都要叫小孩尽量把他的才能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不妥当的。中国人是讲隐藏的,在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你任何话不要讲,任何事不要显露出来。中国人的习惯做法是知道也要假装不知道,看见要假装没看到,听到要假装很在意,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中国人啊,从无变有很容易,从有变无很难。
西方人只存在“有”的概念,他不太重视“无”,这是西方人很大的问题。这种韬光养晦,算不算阴险?当然不是,这个叫保护自己,尊重别人,所以很多事情你要把他动机搞清楚,否则的话,自欺欺人,而最后吃亏的永远是自己。老祖宗可以留到现在的东西,都是经过时间很漫长的考验的。
人生就是几个大的关卡,不管每个关卡顺利不顺利,其实都是一样的。顺利有顺利的好处,也有顺利的坏处;不顺利有不顺利的坏处,也有不顺利的好处。总之,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太过平顺的话,就等于白活了。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观念才行。一般人都很希望很平顺,其实不平顺才是一种磨炼,没有磨炼就不可能成长了。刘伯温的一生很坎坷,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都是他自己安排的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实际上,我们一生当中的所有过程,无论顺利还是不顺利,都是我们自己安排的,不是老天给的,老天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照顾那么多的人?不可能的事嘛!所以说,你的遭遇,都是你之前的所作所为造成的,你得为你自己的言行所累计下来的东西负责任,是你自己安排了你这辈子要怎么走。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怎么活,就怎么活。这样的人生,才叫自在!否则的话,你就一定也不能自在。
刘伯温跟所有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亲人好友,自己的喜怒哀乐。他的父母也有会去世的那一天。很多人都想试试领导对自己的态度,会跟领导讲自己母亲过世的消息,会要求回家守丧,然后看领导做出怎样的回应。如果领导说你回去吧,那说明对方根本不在乎你;可要是说你不能回去呢?那你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具体到刘伯温身上,这种事其实跟政治也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所以我们读史就应该知道这一点,政治这种东西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是变化的。
52岁的时候,刘伯温才提出要回家为母守丧。他的母亲付氏是在刘伯温51岁的时候去世的,可他为什么要拖到52岁的时候才回去呢?都过了一年的时间了嘛!这是因为在其母亲刚刚过世的时候,朱元璋曾经一再诚挚地挽留刘伯温,甚至亲笔写信给自己的这位国师。这个亲笔信就表明朱元璋是很依赖和信任刘伯温的。在刘伯温刚刚辅佐朱元璋时,确实是这样的。当时正值反元时期,各地的反元势力也很多,东边有张士诚,西边有陈友谅,其中陈友谅势力很大很强,张士诚是相对比较弱小的。所以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应该先打强的还是弱的。关于这个问题,兵法上也没有固定的定论,一切只有三个字——看着办。因为事情总是在改变,不可能固定。这个看起来很复杂,好像变化多端,可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审时度势来定。
当年诸葛亮决定先打曹丕,后打孙权,可刘备的意见是先打孙权后打曹丕。如果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他就统一天下了。可他偏偏要先打孙权,结果死的时候连四川都不敢回去,因为没脸回去。所以说,一个决策的错误,后面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现在也是这样,历史是经常重演的。在朱元璋面前,一个张士诚,一个陈友谅,究竟应该先对付哪一个,是需要正确决策的。
关于决策,在我们的历史上,常常是少数服从多数,可多数又未必就是对的,这也是常见的事情。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朱元璋就问刘伯温的意见。其实刘伯温早就料到朱元璋会问到自己,于是就建议先打陈友谅,且态度坚决,毋庸置疑。现在很多人总爱说什么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这就不对了。你个人的意见算什么,那不是废话嘛?在这件事上,我们要多学西方人的沟通方式,该表态的时候就要果断表态,不要客客气气的,该怎样就怎样,不论是意见还是力量,都要集中一点,这才符合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才是有智慧的表现。
带兵打仗的原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部《孙子兵法》,看上去讲了一大堆道理,其实就讲了一个字而已——水。从这个字来说,就能看出我们中国人受老子的影响有多深了,因为“上善若水”嘛!我们都会背诵这句话,可“上善若水”究竟是什么意思,却没几个人说得清楚。我们去道观参观,导游会经常给你介绍说这是“上善若水”,可什么才叫“上善若水”?你拿这个问导游,多半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的。稍微懂一点的,会告诉你说,这是老子说的,意思是水最重要。你要是继续问,老子没有说太阳很重要么?没说空气很重要么?为啥单单要强调水很重要呢?对方就哑口无言了。可见这话要是这么讲了,就是不对的。那么老子说这话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老子说“上善若水”,真正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修道的话,就要向水学习。因为水是最接近道的,当然它还不是道,是最接近道。为什么?因为水是一种最神秘的东西,它从来不发脾气,哪里低它就往哪里流,根本不费什么力气。所以说,整个《孙子兵法》就是在讲与水有关的道理,你只要了解水的特色,你就知道该怎么去引导它。这部兵法也应该是这样,不用花那么多精神去整天背诵和研究它,而是要学会借力使力,然后顺势而为,根本不用你自己去主张什么。因为水从来就没有什么主张,战争也是这样,每一次都有自身的变化存在,但根本的原则却始终不变。
在刘伯温51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过世了,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如果母亲过世都没有去奔丧,没有回去守丧,那这个人就会被人看不起。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个时候也是考验你的老板对你究竟怎样的时候。刘伯温在第一时间就跟朱元璋要求回去守丧,朱元璋甚至还写了亲笔信给他。朱元璋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你母亲活了八十几岁,人生在世能有几个像你母亲这么好福气的人啊!这就是朱元璋聪明的地方,他真的很会讲话,他没说战争这么紧张,你这时候回去干嘛?如果这么说了,刘伯温肯定不会高兴,你想要天下才打仗,可我管你打仗是输是赢呢,我就要回去为母亲守丧。可朱元璋没这么说,他说的是你母亲真有福气,能够活到八十几岁的年纪,像我母亲就没活那么久……这个话人家听起来就会感觉不一样了,心里很舒服的感觉。所以说,一个人能当上一国之君,是有他的天分决定的。
朱元璋还说人死不能复生,如果父母在天有灵的话,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权衡轻重,这个时候回去还不如在留在这里帮助自己取得天下,这样做母亲的在天之灵也会为自己的儿子能有一番成就而变得更开心。一个人要说动对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是一门很高级的艺术。要让刘伯温有个台阶下,不被天下人所耻笑,说你为了功名利禄连为母亲守丧都不肯回去,那肯定会碰一鼻子灰的。可他不这么说,他说的是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你要学会衡量,平常以孝为主是对的,可现在这时候就应该以忠为重。我们中国人做任何事情,藏在背后的那个道理,往往才是最要紧的。
野史上说,52岁的刘伯温是在天兵天将的帮助下,才打败陈友谅的。真有天兵天将吗?当然不是!世界上就没有那种我们所传说的神奇古怪的东西,但为什么有人就会感觉到有呢?那是你心理作用的结果。刘伯温说他从来都不喜欢装神弄鬼,又说自己经常做些装神弄鬼的事儿。这两句话明显存在前后矛盾。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朱元璋喜欢装神弄鬼,所以如果刘伯温不这么做,反而不会得到主子的信任。中国人往往就是这样,你给他讲道理,他往往是很不容易接受的,可是你要给他讲这是神鬼一类的东西,他就很容易变得肃然起敬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种东西有市场,所以你才需要用到这个策略。其实呢,所谓的神鬼,都是世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应大多数人的需求编造的,至于到底是对还是错,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合理就好。你看任何东西,你只要加上“合理”两个字,都没错。
如果朱元璋完全不信这一套,你跟他讲什么神鬼的话,你就被他杀掉了。可朱元璋偏偏就信这个,所以刘伯温只好用这个方法,说是有天兵天将帮了朱元璋。至于刘伯温的守丧时间,实际上是很短的,因为战事吃紧,需要他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来。中国人总是强调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这是真的吗?显然不是。都说孔子过世后,子贡为其守孝三年。这里讲的“三年”是什么概念?其实就是个大致的数字而已,比如从现在开始守孝,然后明年一整年,到了后年的元旦,就算是前后三年了。古人的那个数字观念,其实是非常有弹性的,重要的根本不在于你有没有真正守孝三年,而是在父母过世的三年内你有没有去改变父母的原址,这才是古人最看重的东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你才算得上是孝顺,不一定人要回去守丧。关键是看你的心里是不是尊重父母,而不是看你的行为,也不是要求你真的就把一切都放下来回家去守着,不是这样的。
只有20万兵马的朱元璋,能够打败拥有60万人的陈友谅么?这仗是怎么打的?只要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就可以。当年曹操还号称80万大军呢,结果不也是在赤壁吃了败仗么?可见带兵作战这种事,不在乎数量多少,还是在乎指挥作战的人的智慧。不是说完全不看敌我的数量,但这里面一定是有例外存在的,这才是比较真实的战争。
在刘伯温53岁的时候,正在家中守丧的他被朱元璋紧急召回,因为陈友谅亲率60万大军来犯。60万的军马,连同数百艘的战舰,从武昌沿江而下,可朱元璋只有20万军队,这可怎么办?其实啊,很多事情就是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这三个东西综合在一起,会决定很多事的结果。刘伯温发现陈友谅的战舰也一个个连接起来,用锁链栓在一起,可见是不懂历史不读三国的缘故。大家都知道,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就是因为听信了间谍庞统的话,才干出把船只都锁在一起的蠢事来的,接着就被诸葛亮借风势一番火攻,落得个大败而归的结果。当然了,火攻这种事重点在借风,而不在火攻。火攻谁都会,可是风往哪边吹才是关键。
当初诸葛亮就是因为算到了风往哪个方向刮,才成就了最终的大胜。刘伯温呢?他会不会算?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在跟朱元璋坐在指挥船上调兵遣将的过程中,刘伯温突然拉着朱元璋说要赶快换一艘船,这是要做什么?朱元璋也一头雾水,可刚刚换了艘船,原来的那个船就被陈友谅的炮弹炸了个粉碎。一看这个,朱元璋佩服得不行,说军师你真是神算啊,连这个都算得出来,那我还有什么顾虑的呢?我都听你的就是了!当然,这个细节是后世的传说了,其实不是真的。传说是什么?就是把最神奇古怪的东西说给你听,至于真实的原因是不会告诉你的。那为什么刘伯温会算出来呢?根本不是算出来的啊!他坐的方向正好跟朱元璋相对,他就看到陈友谅那边在挥旗,意思是让前面的战船稍稍散开一些。这是什么意思?很显然要看出朱元璋在这艘船上了嘛,要用炮弹往这里射击。这哪是什么神机妙算啊?这明明就是推理嘛!可他是不会明说的,否则就显不出自己的能耐来了。
讲这个细节是什么意思,就是告诉你可以故弄玄虚,可以装神弄鬼,但绝对不能相信鬼神,这才是中国人正确的观念。可现在的很多人都是宁可相信鬼神的,这就糟糕了,一切都听从鬼神的摆布,能不糟糕么?天底下的鬼神,其实都要依赖人来存在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鬼神没有手脚,没有手脚还要做事,可能不依赖人么?我们必须把民间的信仰整个端正过来,因为明智已开,再像以前那样,就不应该了。圣人在天地人之间,创造鬼神也有很深刻的用意存在,所以我们不要辜负了这么一番心意才对。
换了另外一条船以后,就算是躲过一劫。可陈友谅那边看到朱元璋的船已经被炮弹击中,还以为朱元璋已经被炸死了呢!一边是伺机行动的朱元璋,一边是得意忘形的陈友谅。中国人的兵法,其实用来用去就那么几个,一个是想办法让对方的指挥官生气,一个是想办法让对方的指挥官高兴。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会失去理智,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会丧失抵抗力,其实这是很简单的方法。你看中国人要捧一个人,就使劲给对方戴高帽,多戴一个头就昏了,接下来就容易犯错误了。
所以刘伯温根本不是什么神算,而是擅长推理,利用很巧妙的变化来造成双方心理上的高低落差,结果就把对方彻底打败了。陈友谅战败了就逃,这时候朱元璋就说下令追赶,刘伯温说不能追。为什么?中国人有两个说法,一个叫穷寇莫追,一个叫趁胜追击,到底哪个才对?中国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怎么讲都不对,不是道理上的问题,而在于当事人要审时度势。为什么不能追?不是因为穷寇莫追,而是因为当时正好是退潮的时候,一退潮敌军的船就开不动了,根本没法走,想跑都跑不掉嘛!这是什么?这就是天文、气候、人象三个东西,都要看得清楚才行。
挡在朱元璋前面的,还有个号称“小明王”的人,名叫韩林儿。
在朱元璋刚刚出道时,曾经依附在这个小明王的集团势力下。这不是说朱元璋有多聪明,有多么懂得审时度势,而是一种天命所归的必然结果。我们现在总是说“大位天定”的道理,这个不是人来定夺的东西。这个朝代要灭亡了,另一个朝代要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最初都是群雄并起的状态,不会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的,一定是东一个、西一个的样子。那么,在这么多的逐鹿群雄中,谁才是那个真命天子呢?肯定只有一个嘛!至于其他人,都是来帮助他成就一番霸业的。道理只有八个字——“大位天定,不宜智取”。你再怎么动脑筋花心思,没用就是没用。当时的韩林儿势力很大,所以朱元璋才会选择去依附他。
朱元璋开始反抗元朝的时候,势必要选择加入一个比自己更有实力的集团势力,所以自立为“小明王”的韩林儿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至于为何要用到这个“明”字呢?这也是很高明的一个选择。因为要想把元朝灭掉,只有靠“明”这个字,为什么?因为元朝的五德是属金,而“明”是什么?是火!按照五行的说法,火是可以克金的。叫别的名字都灭不了元,所以一定要用“明”这个字才行。可是韩林儿把自己的心气搞小了,他叫自己“小明王”,这就很难成事了。所以朱元璋后来就把自己的国号定为“大明”,气势上就胜出了不止一筹。那么这个“大明”的名字是朱元璋自己取的么?当然不是,是刘伯温帮他取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明王朝,刘伯温前来辅佐的时候,朱元璋实际上已经了脱离了韩林儿的领导,因为那时候他的势力已经超过了韩林儿,只不过当时朱元璋也打着“小明王”的旗号,因为他不敢太早称王,这种“广积粮,缓称王”的做法,也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
在刘伯温53岁的时候,爆发了朱元璋跟陈友谅两支军事势力间的一场大战。当时的张士诚趁机去围攻安丰,安丰就是小明王所驻守的地方。关键时刻,刘伯温劝朱元璋不要去救小明王,就让张士诚将其铲除,这样对自己更为有利。可朱元璋不这么想,觉得这时候如果不施以援手,怕是有失道义。这个也是历代要争夺王位的那些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刚开始的时候都愿意把仁义道德这些东西挂在嘴巴上,因为不这样的话他就很难起势嘛!朱元璋是这么说的,可刘伯温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他告诉朱元璋,依照现在的形势,陈友谅正想借助张士诚之手除掉小明王,这也刚好可以帮助我们早日自立旗号,尽快名正言顺去争霸天下。道理很明显了,但朱元璋就是不同意,为什么?不是说他有多仁义道德,而是因为他真的不敢擅自行动。刘备当年也是很听诸葛亮的话的,后来势力大了以后才开始自我膨胀。人的本性总是这样,当你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时候,你就最容易变得膨胀起来,最容易把自己搞垮。所以说,人是绝对不能太得意的,绝对不能自信到自负的程度,要始终相信上天,而不是盲目自信。其实我们平常所讲的自信,不是信用的“信”,而是性格的“性”,是人性的“性”。中国人讲自信,其实说的是人性,而不是西方所讲的那一套东西。一旦你对自己有过分的信心,上天就不会再管你了,你那么有信心,你就自己去搞吧。而上天之所以会眷顾于我们,会对我们有慈悲胸怀,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它的存在,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想法。
最后,小明王终于死了,怎么死的呢?这个事也很值得说说。朱元璋公开宣称自己要在应天建一座皇宫,用来给小明王居住。因为刘伯温懂风水,所以派他去主办,然后再派另一个人去迎接小明王……听起来,天下人都会觉得朱元璋真了不起,这时候还这么讲道义。可实际上呢?朱元璋派遣的是自己的亲信廖永忠去接小明王,结果船在半路上翻掉了,小明王溺死了,可廖永忠却侥幸逃生了,这个结果就显得很微妙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再当众痛哭一番,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就这么辜负了我的一番美意之类的话。这不是什么虚伪,这是在告诉大家说,我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个责任太重,我可承担不起。
历朝历代要做皇帝的人,都会说我不愿意当这个皇帝,真的不愿意。他说这个话可不是虚伪,他是想让老天知道,这个责任很重大,所以自己是很小心谨慎的。你看秦始皇得天下,把六国都灭了,然后他就做了个很高的高台。当他一步一步往上走的时候,脚步显得很沉重。为什么要这样?用意很明显,那意思就是说,老天你这么慈悲,让我把天下统一起来,我要怎么治理才能治理得好呢?不管是真是假,只要能感动老天,这件事就算做对了。历史其实就是给我们一面镜子,而不是提供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关于这一点,老子给我们的解释是最清楚的——天下有美丑,有善恶,有尊卑,但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不应该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嘛!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不管你是当老板的还是当皇帝的,心一定要狠,狠不下心来的人,是不能当皇帝的,因为责任太重了,你老是游移不定、想东想西的,那怎么行?肯定不行嘛!当然了,他所付的代价也一定是很大很大的。
在刘伯温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里,也就是七年的光景,是可以分成前后两段的,前三年半是一个阶段,后三年半是另一个阶段。在前一阶段里,朱元璋对他敬重有加,可后三年半就不行了,对他的侮辱是任何一个人都承受不了的。前后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就是朱元璋当上皇帝的一前一后。一旦当上了皇帝,朱元璋这个人的心态就变了。那是刘伯温58岁的时候,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这个国号还是刘伯温给取的呢,朱元璋连这个都能相信刘伯温,可见对他有多敬重。建国后,刘伯温被请为太史令,让他来制定律例。在一个王朝刚刚开始的时候,最要紧的事其实不是什么律例,而是要立一个法,这个法不是现在立法院的那种立法,而是告诉老百姓什么时候耕种之类的东西,相当于一个黄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黄历。接着,朱元璋又请李善长、徐达为左右宰相。按照中国历朝的规矩,通常都是左文右武,左宰相是文的,右宰相是武的,这也是根据老子的规定来的。老子说凡是武的,其实都是不善的,绝不能摆在左边。“哀兵必胜”的道理并不是说你把自己天天搞得哭啼啼的,就能打胜仗,而是说你知道战争是非常不得已的事情,就算是打了胜仗也要当作办丧事一样的哀伤心情,这样你才会胜利。关于这些东西,我们有太多的解释都是错的。比如孟子说“仁者无敌”,意思不是说仁者就没有敌人,而是人家一看你是个仁义的人,就不愿意做你的敌人,那样会让自己很没有面子。仁者无敌,关键就在于一个“仁”字。
李善长、徐达这两个人,都是朱元璋的老乡,安徽人。这个也是刘伯温最大的痛苦所在,因为这显得他是个外来的。因为朱元璋是安徽人嘛,所以出来打拼的时候一定是带着一大批同乡一起出来的,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家族企业,突然间请了个外来的总经理,那这个总经理的境遇可想而知。刘伯温把一个叫李兵的人杀了,也就此跟李善长结下了仇。这个李兵是有战功的,所以官位不小,跟李善长的关系也很好。因为他为非作歹,性格过于正直的刘伯温就杀掉了他,可这么一来,也就等于是结下了仇。不管你杀得对与错,都是一样的结果。后来,因为长期干旱不下雨,就有人建议朱元璋去亲自求雨。因为历朝历代凡是遇到旱灾,皇帝都要去亲自求雨。当然这是个需要很慎重的事,要至少一星期天天沐浴更衣,要心怀诚意才行。为什么?因为一旦求不到雨,你就一定是个昏君,这就麻烦了!刘伯温告诉朱元璋,之所以不下雨,一定是因为哪里存在着老百姓不满的地方,他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推行自己制定好的政策。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有人提出为什么会不下雨,是因为朱元璋过分相信刘伯温的话,把李兵给杀了,这是一桩冤案,所以天才会变得不下雨。
任何事情本身都是很单纯的,是因为有人要借故发挥,才会搞得很复杂。因为这里面还牵涉到很多别的问题。
因为不下雨的事情,朱元璋的心情变得很不好,所有人也都跟着紧张起来。这个时候,天终于下雨了。按说这下子应该好了吧?可结果真的不是这样。朱元璋真的已经迁怒于刘伯温了,为什么?不是因为什么具体的原因,而是朱元璋觉得你刘伯温每次说的东西都是对的,你这么料事如神,甚至可以呼风唤雨,可是在我求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肯出手帮我,让老天赶紧下雨呢?你这不是跟我过不去么?这个怪不得朱元璋,因为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到了紧要关头就不灵了,结果自己把自己给害死了。那么刘伯温这次为什么不灵了呢?其实这就是老天在告诉刘伯温,是你该逃掉的时候了,你再在这里日子会很难过下去的。可是,刘伯温真能逃得掉吗?他逃不掉,功劳小一点或许还可以逃得掉,可他的功劳太大了,这就很难逃得掉了。功高震主,是个很吊诡的事情。
其实呢,马皇后一直也在帮助刘伯温。因为朱元璋骂刘伯温的时候,多半不会在公开场合,那么最早听到的人,一定就是离他最近的马皇后了。马皇后这个人还是很好的,她替刘伯温解释,说人家刘伯温不是这样的,你不要误会了人家。你应该看得出来,人家对你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嘛!可结果呢?马皇后越是替刘伯温讲好话,朱元璋就越是容易反感,你刘伯温连马皇后的心都收掉了,将来你一旦叛变的话,她都会来帮助你,那我朱元璋岂不是更危险了?这就等于是在帮倒忙了。实际上,很多事情的导向和变化,都是我们很难预料得到的。
有一次,朱元璋已经决心要杀刘伯温了。马皇后知道消息后是怎么办的呢?既然劝也劝不动,讲也讲不听,她就派人把一颗水蜜桃和一个枣子装进盒子里,再派人送给刘伯温。刘伯温打开盒子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枣和桃子,不就是早点逃、赶快逃的意思嘛!刘伯温刚逃出城门,就接到了圣旨,传他马上去见面,这下怎么办呢?一般人应该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干脆造反,这么一来就真的彻底完了,不但前功尽弃,也根本成不了事,因为到处都是人家朱元璋的势力;第二条路就是自杀,那就很难看了;第三条路呢?是求饶,可这个也是没有用的。刘伯温就是刘伯温,很聪明,就故意晚一点来到朱元璋面前。被问到为何会这么久才来,他说为臣正在写一篇文章,可其中有个赦免的“赦”字不会写了,就在那里来回想着,想着想着就来晚了。朱元璋说你过来,我写给你看。刘伯温就把手掌伸过去,让朱元璋再他的手上写了这个“赦”字。等他再出逃的时候,遇到关卡说圣上有令任何人不能出关,刘伯温把手上的字一亮,说皇上都给了我赦免,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了。
从这个事上就能看出来,刘伯温确实很聪明。可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在刘伯温59岁的时候,他陷入到一种非常严重的困境当中,甚至完全动摇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这是什么情况呢?当时朱元璋颁布了一条圣旨,凡是在元朝做过官的,都不许来庆贺朝廷在前线取得的胜利,连道贺都不行,庆祝就更是没有刘伯温的份儿了。因为他在元朝就是做过官的嘛!后来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位的有6人,封侯位的有28人,就是没有刘伯温的份儿,那就摆明了朱元璋的态度——你刘伯温已经不能再留在这儿了。很多人都去劝朱元璋,包括马皇后,都是再三劝阻,觉得这样对不起人家刘伯温。最后没办法,还是给了封号,可在朝任职是不可能的了,就让刘伯温回家养老、从这件事上看,朱元璋确实是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可这其实就是他的个性决定的。朱元璋是什么个性?多疑嘛!这其实还没多大关系,可接下来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才最可怕,他还弑杀,最喜欢杀人。一个多疑,一个喜欢杀人,有了这么两个东西摆在那儿,认识他的人当然都要倒霉了。
后来,李善长也被朱元璋杀掉了,胡惟庸和汪广洋当上了左右丞相。刘伯温呢,当时已经开始隐居在山中了。既然隐居了,你就不要再管任何事情,这样也就没事了。可他偏偏不是。地方官再三来找他,请他为公家做事。他想到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要为老百姓出力,就写了一封信给朝廷。他也知道胡惟庸一定会从中作梗,所以就叫自己的儿子亲自把书信送到京里去,务必要直接交给朱元璋。可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了胡惟庸?胡惟庸就跟朱元璋说,为什么本来由我转交给皇帝的东西非要直接送达呢?因为这是怕我知道。为什么怕我知道呢?因为我知道他刘伯温的秘密,因为那个地方是会出帝王将相的,所以刘伯温准备讨好那个地方,将来他过世以后好葬在那里。这话一说,哪个皇帝会高兴?别管真的假的,但凡是当皇帝的人,总是最怕这样的事情,也总是喜欢听信几个小人的话,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到了刘伯温63岁的时候,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他的所有薪水都被免除不说,还要受惩罚。他甚至困在京城里不敢回家,因为一旦回家就可能株连九族,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受罪呢!他为什么会得罪胡惟庸呢?因为有次朱元璋和刘伯温交流谁当宰相的问题。谈话期间,朱元璋先说了一大堆李善长的坏话,其实是想看看刘伯温怎么回答。可刘伯温却说李善长的调和能力很强,协调能力突出。朱元璋又问要是找出一个替代者的话,用谁才合适呢?刘伯温一个接一个的数落,最后说到胡惟庸时,他说胡惟庸会把大明朝搞垮。听他这么说,胡惟庸的心里当然不高兴,难道只有你刘伯温行么?在中国人的习惯当中,讲话是最难的,做事只能商量着来,千万不能讨论,不要以为沟通是件简单的事情,请示容易,报告容易,平等的沟通和讲话反倒最难。刘伯温这种疾恶如仇的性格,当然是行不通的。
刘伯温这么聪明,当然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儿。他告诉朱元璋,自己最怕麻烦,所以是不能胜任丞相这种要职的。可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根本没听他的建议,甚至把他认为不行的人一个个用了个遍。刘伯温就知道自己已经激怒了朱元璋,也得罪了胡惟庸了。
那么,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应该怎么应对才是对的呢?答案是怎么讲都不对,就像一个人掉入这么个漩涡里一样,怎么都是出不来的。
因为得罪了胡惟庸,这才有了胡惟庸说那个地方有王者之气,刘伯温想占为己有日后用作寿地的这件事。什么叫寿地?寿地跟坟地不同,人活着的时候就叫寿地,死了以后才可以叫坟地、墓地。出了这档子事,刘伯温只好亲自到京城引咎自责,甚至不敢再回乡里,直到64岁才以体弱多病为由奉召还乡,总算结束了朱元璋对他长达七年的考验。可即使这样,他还是不肯为自己的清白而说一句朱元璋的不是。
现实就是这样的,别管你以前受了多大的委屈,你的领导再怎么对你不好,你也不要讲一句对方的不是。这对你的未来是件好事,讲了反而更加不利。人家对你那么坏,你都没有一句抱怨,这才是真君子,中国人很讲究这个的。
那么,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究竟是不是在65岁的时候寿终正寝的呢?关于这个,一直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在刘伯温生病期间,胡惟庸曾派太医来替他看病,可吃药以后病情就加剧了,三个月后就死了。可胡惟庸真的敢对刘伯温下这个毒手么?这个人真有那么大的胆子吗?很明显,后面一定是朱元璋指使的嘛!朱元璋先是借胡惟庸之手毒杀了刘伯温,然后再说胡惟庸诬赖刘伯温,是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株连九族,顺便再以包庇罪把汪广洋一并杀了,一下子除掉了三个心腹之患。这么心狠手辣,或许很多人都会说,还是不要生为帝王家了吧。可这其实也是那些皇帝们很无奈的地方,为了这个家族能世代传下去,真的需要无所不用其极,否则好好的江山就要拱手让给别人来坐了,这个绝对不可以。
后世给朱元璋的一个评价,就是这个皇帝喜欢杀人,尤其是有功之人。在他死前,他算是杀光了所有的功臣,一个都没留,连徐达这样忠心跟着他的人都给杀了。要知道,徐达的女儿可是明成祖的老婆,后来明成祖登基了,她就成了皇后。她的爸爸徐达,是从一开始就追随朱元璋的。就是这样的人,也要杀,照杀不误。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人死以后,都是要变成鬼的。就算是变成了鬼,还是得继续修行。鬼不修行,就永远只能当鬼了,这种鬼就是我们所说的懒鬼。成了懒鬼,照样还是活不长,所以连做鬼都做不成,所以就还是要继续修行。神鬼都一样,都得修行,不修行就会被淘汰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特殊的一点,也是最讲究的一点,那就是不管你是死了还是活着,你都要不断修行,这是你存在的唯一目的,也是最真实的目的。即使是按照这一套来说,人在转世投胎以后,也是要补修前世未修成的道,这一辈子都是用来修你想修的道。
我们现在都是活在三维世界里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只有空间上的概念,却很少真正具有时间上的概念了。我们总认为时间是固定的,可实际上呢,时间怎么可能是固定的?当你哪一天突破了这个观念,你就会真的意识到,原来时间不是固定的,那么你就进入到四维的世界里了,你的看法也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轻松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范畴,随时可以回到从前,也随时可以到达未来。这个能力,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因为你一直生活在三维世界里,生活在这个你能看得见的空间范畴里,那你怎么突破?突破不了,连四维都达不到,何谈五维甚至六维世界呢?
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多喜欢争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动不动,就说这是真的,或者那是假的。就像卖古董一样,你会希望你这个古董是真的假的?答案就两个嘛,要么真的,要么就是假的。可中国人往往不是这样的,要是你问一个卖古董的中国人,问这个古董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的答案肯定是说自己不知道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他讲的是实话嘛,谁知道是真是假呢?在中国人看来,真假并不是最重要的,道理对不对才更重要。道理对了,假的也很重要;道理不通,就算是真的,也没人喜欢。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有得罪人的时候,难免会跟人家搞得不愉快,这个就叫冤亲债主了。当你碰到冤亲债主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切?切不掉啊!推?推不开啊!你骂他都没用,那怎么办?你可以很高兴的跟他说,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你有什么要求我都会努力去做到的。人家看你这么客气,只好说没有没有,你再继续强调一下不要客气之类的话,对方最后只能说算了算了,没什么事了。这才是最好的办法,才是最好的化解之道。
在各种野史传说中,刘伯温都是个很“神”的人,甚至在临死前还留下了一句话,说人生短短一辈子,可死后做鬼却要用五百年的时间来偿还这一辈子造下的孽,即使这样也未必偿还得清。刘伯温真的说过这个话么?没人知道,可这种说法就很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倒是刘伯温对自己有个很真切的评鉴,是可以拿来说说的。他说老百姓的心中都有一把尺,不需要把自己说成个神话,因为他就是个普通人,所做的也只是进行一些推理而已。他强调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神通,也不希望后世把他看成一个怎样的神。至于他为何要搞一些神神秘秘、奇奇怪怪的事情,那也是为了得到朱元璋的信任而已。因为他太了解朱元璋了!你要是跟朱元璋讲这些正道的东西,这个皇帝是根本听不进去的,那你的努力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既然自己追随的这个人信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你就只能投其所好,这样他才愿意信。就这么简单。
朱元璋喜欢玄虚,所以刘伯温才会故意弄一些神鬼莫测的东西,以便投其所好。因为知道这位皇帝生平最佩服的就是刘邦,所以他总想着把自己扮演成张良的角色,可又没有张良的那份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家张良最后是全身而退了,可他刘伯温就逃不掉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遭遇,不见得你想怎样就能怎样,哪怕你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也不见得就一定可以达成目标。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谁也不可能完全模仿成另一个人,还需要你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因为差异是永远存在的,这个谁也更改不了。都说伴君如伴虎,刘伯温的遭遇也是命中注定的劫数,因为做皇帝的怀疑他有篡位之心,所以他不敢跑,也跑不掉,不然就会连累到自己的族人。他以一人作为代价,换取九族之人的安逸,他觉得还是很划算的,所以即便到了最后,他还是心无怨恨。他强调自己不是什么高人,只是,略知天文地理的一介书生,所作所为也无非是本着为百姓造福的想法去做的。刘伯温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个人的委屈甚至是耻辱,不过只是一时的事情,所以没必要计较什么。可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大家都喜欢计较眼前的得失。刘伯温不是这样的,他用自己的言行来规劝大家不要那样去做,因为这些得失成败都是转眼即逝的东西。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争千秋,不争一时”的道理。凡事能看得远一点,肚量再宽一点,自己活得更自在一点,对大家也都是件好事情。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个人修养的体现,没办法勉强的,又不能用法律去规定,都是自觉自愿的东西。
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是修养,从修养做起,修养是最起码的礼貌,但还要加上个“节”字,那就是礼节,但这个东西也不能过分,否则人家会怀疑你的诚意;第二是修行,要提升到修行的层面,不能只顾着自己,还要去照顾别人,当然要放下所谓的功德心,去掉那种我替人家做好事的心思,才算是真的在修行;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修道,如果有修道的机缘要好好珍惜,因为能做到这一层级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也要求我们从最基本的去改善,一点一滴去做。
从刘伯温身上,我们很容易学到一句话,就是说要尽量做个平常的人,要时时为公,而不是一切从一己私欲出发。如果是后者,那么道义上就错了,也就不值得任何人同情他了。正因为他一辈子都是为公而不是为私,所以后世才会始终怜惜这个人。中国人,就应该站在有所不为的立场上去有所作为,不要什么都想做,结果一定是什么都做不成。实在没人做了,我再去挺身而出,这就叫礼让为先,然后再当仁不让,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还是那句话,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过往的人和事。历史本身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有所警惕,要努力完成修行到修养再到修道的过程,完善我们自己的人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伯温临死留下什么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