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先进武器什么东西csgo最贵的武器又要多呢?

▉&&世界军火市场
▉&&国际机构其他对华观察
军火:世界上最赚钱的商品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是一个研究裁军与军备管理问题的国际机构,该所最为出名的是每年6月左右出版的关于全球军备和裁军变化的年鉴。由于军火从签约到最后供货,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仅从一年的数据是难以得出一个比较正确和全面的看法的,所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一般以5年为一个周期,来进行判断和衡量。2007年,正是该所最近一个统计周期的最后一年。因此,2008年公布的数字将是对这一阶段全球军火贸易的一个全景展现。
&&&&军火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商品,无论从研究报告还是销售数据来看,全球军火贸易近年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从亚太到拉美,从传统大国到新兴小国,从和平区域到动荡地带,从陆上军事基地到游弋于海上的航母战斗群再到防空系统,“战争工具”的身影无处不在。
&&&&军火贸易的火爆,折射出世界并不安宁的现实。然而,武器能带来和平与安全吗?现实早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武器出口背后的那只大手,所操弄的远远不只是一笔生意,它往往能“一石两鸟”甚至“一石多鸟”,它觊觎的是这笔生意背后秘而不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在2003年至2007年这5年期间,全球军费开支高达5.5万亿美元,其中2007年比2006年增长7.7%,美国在其间的霸主地位依旧岿然不动。
&&&&2008年3月底,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了对国际军火市场的统计报告。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俄罗斯和德国是世界上军火出口最多的国家。
&&&这份报告称,2003年~2007年,美国在世界军火出口中所占比例为30%,名列第一,俄罗斯为25%,位居第二。此后第3位至第8位分别是德国(10%)、法国(9%)、英国(4%)、荷兰(4%)、意大利(2%)、瑞典(2%)。美、俄、德、法、英五国出售的军火占世界军火出口总额的80%,而在此前的1998年~2002年,这五个国家所占的比例亦达到82%。&&&&在军火的购买者中,接收军火最多的区域是亚洲,在2003年~2007年期间占37%,其次是欧洲(26%)、中东(19%)、美洲(9%)和非洲(6%)。&&&&以战斗机市场为例,2007年,美国向智利、以色列、韩国和阿联酋等国出售了80架F-15和F-16系列战斗机;俄罗斯向尼日利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出售了51架“米格”和“苏霍伊”系列战斗机;法国向希腊和阿联酋出售了27架幻影-2000战斗机;德国向奥地利出售5架“台风”战斗机;而英国则与沙特达成意向,在未来数年内提供72架“台风”战斗机。签订这些大额合同所需的政治资源和工业能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从最新的报告来看,国际军火市场并未出现大的变化,仍保留其传统的几个特征:&&&&首先,军火市场仍然政治色彩浓厚,超级大国、前超级大国和曾经的殖民主义强国仍在这一市场具有绝对优势。&&&&
从销售对象上看,美国目前最大的三个军火主顾分别是韩国、以色列和阿联酋;俄罗斯军火的出口对象则主要集中于亚洲;德国为土耳其、希腊和南非;法国为阿联酋、希腊和沙特阿拉伯;英国则为美国、罗马尼亚和智利。&&&&由于武器的特殊性,“买谁不买谁”和“卖谁不卖谁”,直接显示了国家之间的关系亲疏。超级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霸权,前超级大国在旧盟友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前殖民主义强国由于其经济、文化联系对已独立领地的影响力等因素,往往是决定军火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
&&&&例如,如果一国购买了战斗机,通常也要按照武器生产国的标准购买相关的中修、小修工厂和培训设施。此外,战斗机的机载武器(如导弹、制导炸弹等)标准在东西方之间也有很大区别,俄式战斗机无法使用美式导弹,美式战斗机也无法使用俄式导弹。&&&&这有些像单反相机领域中的镜头与机身的关系,一旦一国开始使用某种标准的装备,再更换另一系统的武器就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从SIPRI的数据也可以看到,俄罗斯虽然在地缘政治上感受到巨大的西方压力,且近十年武器装备研制进程明显停滞,但其军火出口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仍然稳居第二。中东、印度等传统的俄式军火购买者,目前仍习惯于购买即使相对不那么先进的俄式装备。
&&&&根据SIPRI的数据,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占整个亚洲地区接收军火总额的99%。自2003年至2007年,在全球接收军火最多的15个国家中,包括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日本等。其中印度位居第二,韩国位居第五,两国所购的军火占同期世界总额的13.12%。其中韩国等国是在努力拓展武器出口的同时,大量从欧美国家购买技术水平较高的新装备。&&&&与此同时,日韩等工业能力较强的国家还加快了自行制造装备的步伐。虽然如今不大可能出现过去那种军备竞赛,但是整个地区的军备水平“水涨船高”,仍然可能增加地区大国通过实力平衡来维持地区稳定的成本。
&&&&今天的世界已“武装到牙齿”,军火企业大受“青睐”。据悉,世界上的军火企业每年赚得的丰厚利润可以满足世界上60多个最贫穷国家人们的最基本需求。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争制造者”的真面目是如何的呢?&&&&国际军火市场历来是政经巨头们争奇斗艳的舞台。在一派波诡云谲中,几个“小国”却犹如灵动而剔透的玻璃珠,在大国间博弈与倾压的间隙中腾挪辗转,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
荷兰为印尼建造的最新型轻护
以色列“Skylark”微型无人机
以色列“Eitam”空警机
韩国K1A1坦克
以色列、荷兰、韩国
&&&&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荷兰这个曾经的“海上马车夫”在军火销售和海权意识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劲头。几十年来,这个面积仅为16033平方英里的国家,其武器出口额始终排在世界前十之内。在斯德哥尔摩2007年度报告中,荷兰当年的武器出口交付额仅次于美、俄、法、德,居世界第五位。以船舶行业为龙头,荷兰的武器装备在东亚、南亚和中东等地相当有市场。&&&&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第二梯队”力量,荷兰在军火生意上的政治考量显然比英、法、德、意等国少了许多限制。而在北约中安分的政治地位与其历史上活跃的军火销售传统,也使得荷兰在军售中更加游刃有余。2007年,它把从德国购买的百余辆“豹”型主战坦克以二手价格卖给了加拿大和葡萄牙,成为当年签订的两笔最大的合同。印度、阿联酋、希腊等国也是其重点应承的客户。&&&&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博士说,荷兰的莱茵式资本主义体系,使得军火工业经常受到左派力量的抨击,然而相较于北美的清教徒传统,它的法团主义组织似乎更加有利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与意识形态间的冲突。
&&&&所谓生于忧患,在阿拉伯国家的四面包围中,以色列的国防工业犹如石缝中的一支劲草,终于开出了妖冶的异花。凭着犹太人的精明和坚韧,再加上美欧的大力援助,其军工产业不仅在中东地区傲视群雄,更一度成为世界第三军火出口大国。在斯德哥尔摩2007年度报告中,以色列5年来军火出口合同总额达到107.061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上世纪50、60年代,以色列还只能生产部分轻武器,到80年代中期,它就已经拥有了完备的军工体系,进入21世纪,以色列成为中东唯一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军火工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其间,美国与欧洲慷慨的军事援助与无偿的技术转让功不可没,以色列的“准北约成员国”待遇,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以色列军售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它清晰地将出口的重点放在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武器系统和配件方面。目前,以色列是世界上无人机、机载电子设备等现代化系统的主要生产者之一,一些武器装备的性能甚至超过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以色列军工,尤为崇尚实用主义与实战效能。几次中东战争和周边不计其数的中小冲突,为其武器装备提供了最有效的检验场。此外,大量以色列军人在服役结束后,还要作为现役后备军在国防工业部门服务。这些曾经的“用户”一旦从事生产研发,对于什么样的武器能够成为战场上的“抢手货”,尤其有心得。&&&&如今,以色列已能生产上千种武器装备,军火工业雇员达到4万人,军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色列生产的军火有75%供出口,控制着10~14%的全球武器出口市场,出口对象遍及西欧、亚洲、拉美、非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美国一直通过各种手段严格控制以色列的军火出口,但利用军售作为“外交探路器”,仍成为以色列打开孤立外交局面的一大特色。
&&&&冷战结束后,韩国提出了自主国防的思想,美国也希望韩国“在双边军事同盟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等于给其军工的全面自主发展松了绑。&&&&十几年来,韩国人的冲劲充分体现在国防工业发展上。“韩国制造”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标签。韩国在电子、汽车等制造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当然也带动了军工产业的崛起。&&&&日,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武铉宣布,韩国将力争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十大武器出口国。为此,政府不惜工本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把推动军火出口“当作一个国家级的任务来抓”。2007年,韩国国防研发经费达到11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增至19亿美元。&&&&2005年,韩国公布了军火销售“先借后卖”方案,以培养东南亚的潜在客户。一系列手段使得韩国于2007年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韩国2007年上半年国防产品出口额是2006年同期的4倍,其全年合同额达到16.285亿美元。&&&&目前,韩国造船工业的接单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庞大的造船工业规模压低了军用舰船建造的成本。虽然舰上武器、电子装备等仍需依赖欧美国家供应,但韩制军用船舶已在国际市场上初步打开了局面。地面装备上,作为世界排名第五的汽车生产国家,韩国拥有着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为它自制军用车辆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对于一个内部需求有限的小国来说,通过增加军售来提高国防工业的经济效益,的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美国出口韩国的F-15K
空射“捕鲸叉”反舰导弹
美国五大军火商地位稳固
&&&&在美国国防工业领域,洛克希德·马丁(以下简称洛·马)、波音、雷神、诺思罗普·格鲁曼、通用动力这几家公司并称“五大金刚”,声名显赫。&&&&洛·马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宇航和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的跨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军火供应商。目前,它的订货约占五角大楼每年采购预算的1/3,几乎包揽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控制着40%的世界防务市场,是名副其实、无可争辩的的世界军火“第一巨头”。此外,洛·马还不断增加支撑产业中IT产品的比重,每年编写的软件代码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微软公司。
&&&&波音集团的大名,大概无人不晓。这家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军火商、著名的军用飞机制造巨头和美国第一大出口企业。2002年7月波音公司进行内部调整后,旗下的“空间与通信集团”和“军机与导弹系统部门”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防务系统集团”。该集团虽只是波音公司的6大业务集团之一,地位却首屈一指——创造的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一半。在亚太美军的冲绳、关岛等基地上,部署着波音公司生产的大批F-15“鹰”和 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B-52“空中堡垒”轰炸机等。
&&&&雷神公司则以生产雷达、导弹、软件系统等产品蜚声世界。据披露,雷神公司200多亿美元的年收入中,90%以上来自军火生意,哪里需要军火,哪里就是它的生意场。在日本、韩国和太平洋各岛屿的美军基地上都部署着它生产的各式导弹。该公司售台导弹数量惊人,截至目前已达近万枚。
&&&&在部署于太平洋地区的美军中,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名头很响亮——它生产的B-2隐形高空轰炸机、“全球鹰”无人侦察机、E-2T“鹰眼2000”预警机、“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小鹰”号航母等大名鼎鼎,而且大多经受过海湾、阿富汗和伊拉克诸次战争的“洗礼”。
&&&&一提起“通用”,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大名鼎鼎的“GM”,但很少人会想到另一个“通用”——军火巨头通用动力公司(简称GD)。这家综合防务集团是全球第六大军火商,主打军工产品品种有“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未来战斗系统作战车/无人车、“海狼”级、“洛杉矶”级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冷战结束,使欧洲地区面临的传统安全压力有所降低。在过去10多年中,欧洲各国部队的规模和结构经历了根本性转变,从主要能担负大规模防守或进攻行动的重装备军队向小型化、均衡发展的武装力量转化。这对欧洲的国防工业影响很大。许多公司改弦更张,全力发展更有利可图的设备;同时,在各国国内和国家之间掀起了军火企业合并和收购的浪潮。
&&&&尽管俄罗斯2007年军火出口仍稍逊美国,却把众多欧洲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才短短8年时间,俄军工企业就已从动荡中摆脱出来,正在重振旗鼓,不仅恢复了在军火市场上原有的地位,还打入了新市场。&&&&
2007年军火贸易的结构令俄罗斯振奋:俄仍是世界上唯一可与美国并列的航空航天大国,航空工业阵容齐全,可完全独立完成先进军用飞机和航天器从设计到服役的全过程;航空设备供应金额占整个军事出口领域的61%,位居第二的是陆军军事装备和武器(占21%),再次是防空系统和海军武器装备(10%和8%)。&&&&
就对外军售总收益而言,俄国防工业体系内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20家企业中,有14个从事飞机的研究和生产,其中“苏霍伊”制造局居首位,并在未来可能继续保持领先。
&&&&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在各方面尤其是军事领域要受到严格限制,但他们在军火生产与销售上的实力却不容小觑。&&&&其中奥妙,就在于“寓军于民”这一“高招”,即: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由国防部(或防卫厅)以合同方式委托民间企业完成。许多国家的大军火企业都是既生产军用产品,又生产民用产品,或者某些产品可以军民两用。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和日本的三菱公司,要算两大典型。&&&&梅赛德斯-奔驰于1979年推出的G级越野车,在最初的概念阶段本是以商用车为指向进行研发的,但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转而为征服艰难的越野地形进行定制。作为一款具有卓越越野性能的车型,G级车的爬坡能力可达惊人的80度。再加上精工细作的底盘提供了安全和舒适的越野操控性,许多国家的警方和军方当即成为了G级车的热情客户。&&&&说到“三菱”,消费者熟悉的是“三菱电机公司”;但很少有人知道,与之同属于三菱财阀的三菱重工公司是日本著名的军用设备生产商。&&&&尽管出于政治原因,日本迄今没有解除武器出口禁令,但日本军工企业已然具备很强的实力。三菱重工一直是日本军工界的“龙头老大”,二战期间为日军制造了1.8万多架飞机和4600多辆坦克装甲车。二战后的几十年间,该公司始终控制着日本军工生产订货1/4的份额。&&&&它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生产的90式坦克、89式步兵战车等装甲战斗车辆非常精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它生产了日本海上自卫队一半的潜艇和1/3的驱逐舰;除F-2、F-15J等新型战斗机及火箭外,它还生产“爱国者”-3导弹、ASM-2型空舰导弹、SSM-1型舰对舰导弹等。&&&&三菱重工只是三菱财团的一个部门,整个财团内部有完善的研发、制造、销售体系,且与三菱系统的兄弟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邮船就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货大户;三菱电机则为三菱重工提供机电产品;三菱制钢、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和三菱材料等公司可为三菱的船舶和航空航天部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三菱银行可提供贷款和特殊保险服务(如间谍卫星的发射保险),三菱树脂负责开发的新材料则是高科技武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给作为兄弟公司的三菱重工提供最好的产品或较低的价格。因此,三菱重工与其背后真正的军工生产潜力相比,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2007年美国的武器出口交付额居全球首位,而进口武器最多的国家是南欧小国希腊,达到20.89亿美元。另外,全球武器制造业100强企业的武器销售份额增长了3%,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加入到全球武器市场中,并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那么,在世界总体安全趋势尚未发生明显动荡的背景之下,为何武器贸易红火依旧?为什么一些小国对武器需求的胃口如此之大?
委内瑞拉的俄制“基洛”潜艇
美国“黑鹰”与德法“虎”式直升机
军火盛宴谁在维持
&&&&近5年来,全球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或大范围的武装冲突。而且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地区性武装冲突也从26起减少到17起。再说,全世界军队的总人数也没有明显的增加。然而,世界军火贸易却在增长,原因何在呢?&&&&这里所说的世界军火贸易的增长主要是指军火贸易金额的增长。而军火贸易金额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武器装备造价的大幅度提高而造成的。随着技术要求的增大,尤其是随着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一些武器装备的生产成本已不知要高出往日多少倍。&&&&目前世界上,除了俄罗斯拥有较强大的军火工业外,主要军火制造商差不多都分布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在先进武器装备供应上则完全是对其一面倒的依赖状态。
&&&&当然,目前世界一些地区动荡的局势仍是促使军火贸易增长的一大原因。如非洲、中东和南美地区所发生的武装冲突使这些地区的一些国家成为目前世界上的军火进口大国。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便是阿联酋,这个人口不足500万的中东国家已经连续4年每年的军火贸易进口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2003年至2007年的军火进口总额达到了74.67亿美元,跃居为世界第三武器进口大国。&&&&拉美地区的委内瑞拉武器的进口量增长幅度之大也非常让人感到意外。该国在1998年至2002年里武器的进口量仅排名世界第56位,而在2003年至2007年里,其进口量已升到了世界第24位。特别是在2007年里,其武器进口量跃居到了世界第九位。&&&&像阿联酋和委内瑞拉这样的小国之所以大量增加武器装备的进口,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地区比较动荡,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此外还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石油输出国,近两年油价的急剧上涨给它们带来了滚滚的财富,使它们支付得起昂贵的武器装备。一般来说,一个国家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长,其对武器的需求也在增大。全球武器卖家买家大排名&全球最贵武器TOP10:军火狂热
日10:40&&&来源:
E-mail推荐:
今天的叙利亚,一场已持续18个月的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去年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美国等国颠覆之后,许多地方仍是一片焦土;2001年,美国联军对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发起报复性反恐战争,2011年,“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被杀,换来的仍只是战争“即将结束”的无限期承诺。
在中亚、中东,最可怕的不是漫山遍野的AK-47,而是那些毫无畏惧地握着步枪的孩子;在部分非洲国家的丛林里,现存的这些时不时出来伤人的武器,只要弹药足够,仍可以供“非洲乱局”消耗十年。
而在世界的另一边,武器出口全球第一的美国仍不断扩大其对外军火贸易;对于叙利亚这个苏联解体以来第三大武器买主,俄罗斯丝毫不在乎欧盟此前对叙利亚的武器禁运措施,依然我行我素。
美、俄两国,便超过全球武器出口贸易份额的一半以上,加上德国、法国、英国,全球武器出口前五位份额已达全球的3/4。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联合国193个国家在今年7月关于控制武器贸易的谈判大会上,终于形成了《武器贸易条约》草案。但在最后关头,美国以近乎荒唐的理由“一票否决”。为什么?
进入10月,美国借钓鱼岛事态升级之机,在《美日安保条约》的幌子下,将12架位列全球十大最昂贵武器的“鱼鹰”倾转旋翼机战机全部转往冲绳美军基地,以此为据点开展训练。同时,美国分别向东海和南海派遣两艘核动力航母,又向菲律宾派去攻击型核潜艇。F-22猛禽战斗机、F-35隐形战机或将接踵而至,美国大秀肌肉、遥控亚洲的图谋已是昭然若揭。
众多军事观察家认为,美国武力维持和平的逻辑指导下,势必引发亚太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相关国家用于采购武器的支出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的背后,无不隐藏着美国这个大军火商的利益图谋。
全球武器出口达冷战后最高水平
美俄欧日争霸全球武器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刘毅强 陈言 李小晓 | 撰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朱梓烨 | 整理
当今全球武器贸易总交易额究竟是多少?
从消费总量的角度计算,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机构(SIPRI)今年4月发表的文章称,2011年度全球军费开支总额达到1.738万亿美元。单从出口贸易的角度计算,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常规武器(除化学、生物和核武器外)贸易每年的交易金额至少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据俄罗斯世界军贸分析中心估计,2012年世界军事装备出口将达到698.4亿美元(2011年为672.57亿美元),为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由于军火贸易的成交价格属于商业秘密甚至国家秘密的范围,其具体数字不可能十分精确。
在贸易份额的统计方面,SIPRI今年3月发表的《全球军费报告》显示,年,全球武器出口份额前5位分别是:美国(30%)、俄罗斯(24%)、德国(9%)、法国(8%)和英国(4%)。美俄两国超过全球武器出口份额的一半,前5位占比达到3/4。
全球军火迎来买方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火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市场开始统一,早先分明的东西方阵营和武器市场开始交流沟通;市场的加入者在不断增加,乌克兰、波兰、捷克、南非、韩国、新加坡、土耳其、沙特等国变身武器出口国,武器设计人才也开始全球流动;二手货市场已经非常发达。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财政状况都在恶化,原来的武器消费大国都在削减军费,转而寻求出口获利。美国带头,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纷纷仿效。全球军火开始寻求买家。
采购军火,通常先调取文件资料,然后找几家企业谈价格,最后选择最合适的武器进行采购。如果对买方略有微词,下次就别想成为询价单位。
这样一来,各国要想把武器卖出去,就不得不公开其特点,以便在竞价中获胜。此外,武器购买方往往还要求卖方将一部分技术转让给自己,或者提出“我买你的武器,你必须买我的农产品或者是工业品”。
这种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不得不去兼并,军工企业必须做大做强。
美国:一直是老大,从未被超越
卖军火一直是美国的看家生意,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军火成为美国弥补其财政亏空的重要“财路”。
据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估计,2012年美国常规武器出口规模将达到255.1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6.54%。美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最大规模的长期订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美国在二战期间充分发掘了军火工业的潜力。二战之后,美国的军火工业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大规模裁减,即使是在今天的美国,依然有1/4人口直接或间接地供职于和军工生产有关的企业。
此外,利益集团的强大也让其他国家“不敢不买”。李庆四指出,武器销售不是一般商品的简单经济贸易行为,而是与政治、外交、战略、霸权挂钩。因此,美国有了先进的武器,总会率先向盟友提供,得到了美国的武器,也相当于得到了美国的扶植。而像其他边缘化的国家,以及像中国这样有竞争关系的国家,美国只会提供一些零部件,不是谁想买就能买。
进口美国武器的前三,2010年为沙特阿拉伯、印度、中国台湾,2011年为韩国(13%)、澳大利亚(10%)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
美国军备控制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最大的单笔军火订单也来自于美国:沙特阿拉伯与美国签订了一项达610亿美元的军购协议,而当年英国军费开支为596亿美元。美国全球安全顾问斯特拉福认为,随着大量军火武器进入中东地区,美国希望在中东能重新找回自己的一席之地,打破该地区过去的权力格局。
军事专家梁永春指出,印度通过大额军购合同绑定了和美国的关系,抬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印度很高兴。
“美国加大对台军售,也是利用台湾做砝码,试图拖住中国。外国客户购买了美国的军火,就会长期内听从美国外交方面的决议,否则后期的维修、零件供应、战术训练都会受到威胁。”李庆四表示。
阿联酋在2010年排名第四,2011年上升一名。如今,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展开军备竞赛,伊朗和叙利亚从俄罗斯购买武器,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和卡塔尔则都是“美国制造”的拥护者。美国人从该地区带走了石油,又送来了武器,一来二去赚得盆满钵满。据悉,阿联酋计划从2011年开始,用70亿美元购买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导弹防御系统。
“座次”变化的主要原因,还因为2011年以来,美国推行“重返亚洲”战略,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成为其军事部署的重镇。因此,在亚洲,日本、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国都是美国军火的超级大客户。
年,奥巴马几次表示放松武器出口限制,使“美国制造”继续扩张。但近些年来,一般性武器装备的采办以性价比为准绳,而不再强调全面的高技术化,加之俄罗斯、欧洲、日本武器出口的崛起,美国军售追求“全谱优势”已不再现实。
俄、欧:真指着卖武器赚钱
俄罗斯目前向55个国家出口武器,其军火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福音。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占其进口总额的80%。越南在俄罗斯军售的清单上名列第五,并且有持续增长的势头。
据预测,2012年,俄罗斯将居世界武器出口第二位,出口额为132.93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9%。
一般而言,武器出口额的统计只包括主要常规武器的交付,服务、维修、备件供应未完全统计在内。对于世界大军火商,这部分数据大约占总出口额的3%~5%,但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个比例高达12%~15%。如此算来,俄罗斯今年实际出口额或将超过140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已完成武器出口额达到65亿美元,随着欧美和阿拉伯世界要求其停止与叙利亚合作,俄罗斯今年的武器出口可能会打一些折扣。不过,普京对此有信心,因为在2011年,俄罗斯虽因为利比亚战事在武器出口上损失了40亿美元,但还是创造了13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未来6年,俄罗斯打算将武器出口规模提高至160亿~180亿美元。
麻烦的是,据英国路透社10月10日报道,俄罗斯原定于10月12日向印度交付的航母,因锅炉出现问题,不得不再推迟至少一年交付。这艘价值23亿美元的航母正处于改造中。俄方多次推迟交付,印度已是忍无可忍,这回,印度将向俄罗斯索赔,金额或达1.144亿美元。这当然不是指着军火赚钱的俄罗斯希望看到的。
进入2012年,欧洲主要几个国家纷纷放松武器出口管制。由于自身防卫需求不大,军队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欧洲武器内需不足。加之欧债危机以来,财政紧张,刺激武器外需便被提上日程。
英国国防部今年2月1日发布的“防务与安全工业政策”白皮书,意在加大政府对武器出口的支持力度,加快出口许可审批速度,包括在国防部任命一名高级官员,负责协调武器出口,以及为国外客户培训人员。英国宇航、防务与安全协会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由于许可审批延误,英国企业在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就损失了至少3600万英镑的潜在收益。
法国国防工业委员会主席7月3日表示,法国应通过向驻外使馆增派出口市场专家、配备经训练的武器演示人员,并加快授予出口许可的过程来增加出口。国家出口将充分利用武器装备出口来实现总的贸易平衡,法国公司需要增加向巴西、南非、韩国、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出售武器装备来保持竞争力。
据《明镜周刊》报道,因为希望增加装甲车辆的出售,德国正在考虑放松其严格的武器出口规定。根据经济部起草的计划,德国政府正准备放宽对武器出口的严格限制。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公司与欧洲对手进行竞争。
日本:新崛起的卖家
2011年底,上台不久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内阁宣布,大幅放宽基于“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禁运政策,放松武器出口限制,这一迎合美国亚洲战略的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质疑和反对。日本独特的军工业一旦向全球开放,将直接影响日本政治、经济、军事的走向。
美国的军工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那里,但日本却拥有很多家大致相同的企业,各家企业的技术水平都比较高。日本军工企业往往采取大分工的方式进行,各有各的技术,企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在电子方面,同一个领域有东芝、NEC、冲电气、三菱电机、富士通等众多企业,各公司都有一定程度的工作量,又因为采购时期很长,它们的产品往往在拿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老化了。各公司无信息沟通,同一个课题可能有几家企业同时在进行研究,购买的研究设备很多,但研究成果乏善可陈。
不过,对外出口武器的口子一旦撕开,日本在工业制造及技术研发领域的优势可即刻转化为武器产能,这样不仅会盘活其军事工业、抢占国际军火市场,甚至能带动出口,改善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日本和美国在武器研发领域早有合作,日本放宽武器出口还能直接帮助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而出口的武器应该多为日本拥有独家技术的飞机、战舰等。
现代战争中的抢手武器
1.AK-47:杀人最多的枪
AK-47突击步枪的“生父”是前苏联枪械大师卡拉什尼科夫中将。作为近代最伟大的枪械大师之一,他1947年发明的AK-47已成为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传奇,截至目前,其共装备82个国家的正规军和无数其他军事势力。全世界现在拥有1亿多支AK-47,生产数量之巨大,高居世界轻武器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枪王之王”。AK-47素有“寡妇制造者”的绰号,60多年来,数百万人丧命于它,而且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5万人的数量递增。在社会比较稳定的地区,AK-47的价格大约在230~400美元之间;如果价格低到100美元左右,这表示,该地区的冲突状态突然停止了。如果价钱高到1000美元以上,则标志着该地区的冲突还很漫长。
2.无人机:最彪悍的空中幽灵
年,卡扎菲、本?拉登及其两名助手等一时枭雄全都命丧其手,被誉为“空中幽灵”的无人机近年来在市场上格外活跃。美国费尔法克斯蒂尔集团公司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无人机已成为世界航空航天工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在未来十年中,全球在无人机方面的投入将翻番,达到940亿美元。在无人机市场,美国以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实战成为老大,捕食者、全球鹰、哨兵等系列名扬天下。以色列的技术仅次于美国,但出口受美国限制。欧盟各国本想建立研发联盟,但各国各有小算盘,并开始自主研发。中俄两国近年也均在该领域发力。
3.武装直升机:低空霸主
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IG,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并用于越南战场。武装直升机实质上是一种超低空火力平台,其强大火力与特殊机动能力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地对各种地面目标和超低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常规武器。最为著名的有俄罗斯的卡-50/52、美国的AH-64“阿帕奇”和RAH-66“科曼奇”。阿帕奇很有市场,今年6月,有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将以14亿美元购进22架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4.航空母舰:单体最昂贵的兵器
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航母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队中的其他船只向其提供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21世纪初,世界上所有航空母舰一共约可以装载1250架飞机,其中美国的载机数超过1000架,俄罗斯、英国、法国等紧随其后。全球目前最为昂贵的单体武器是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售价为97.8亿美元。当今,航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武器,甚至有“不发展航母就成不了世界强国”的说法。印度、巴西、泰国都相继购买、改装、打造自己的航母。日,中国宣布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经过改装后正式入列服役。
5.导弹:庞大的家族
1939年,世界上第一枚导弹A-1从德国成功发射,1944年6月―9月,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V-1、V-2导弹。从此,导弹的研发一发不可收,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潜地导弹、岸舰导弹等,种类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苏联制造的地对地“飞毛腿”导弹,美国研制、在伊拉克和利比亚大显神威的精确制导的战斧式巡航导弹,苏联出品的萨姆系列防空导弹,俄罗斯出口主打的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防空系统S-300――日前,伊朗因俄罗斯撤回导弹出口协议而将俄国防出口公司告上国际法庭,所涉导弹就是S-300。而一直在部署的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更加庞大,它包括:2处发射阵地、3个指挥中心、5个通信中继站、15部雷达、30颗卫星、250个地下发射井和250枚拦截导弹。初步估计,到2015年,整个系统费用将达到640亿美元。由于造价昂贵,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NMD受到美国国内外众多反对。
6.战斗机:飞机的两个革命
以英国“鹞式”战斗机等为代表的战斗机,不需要跑道可垂直起降。后来,美国在该技术方面已经超越了创始国英国。战斗机的另一革命就是“隐形”,即雷达一般探测不到。最具代表性的是F-35,F-35是隐形战机,属第四代战机,有“世界战斗机”之称,F-35B(海军陆战队型)战机还是垂直起降。F-35将是美国和其盟国在21世纪的空战主力,美军将装备2443架,以取代空军的F-16与A-10攻击机。其研发总造价现居全球武器最高,为3265亿美元,单体售价也达到1.095亿美元,有英、加、日等8个国家参与合作。
7.核潜艇:水下致命武器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日开始试航。目前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6个: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核潜艇最多。“洛杉矶”级是美国第五代攻击型核潜艇,是美国攻击核潜艇的中坚力量。该级潜艇建造时间长达20余年,共建造62艘,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大的一级核潜艇。俄罗斯核潜艇的安静性不如美国,而安静性是潜艇生存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核潜艇事故不断:2000年俄罗斯号称“世界吨位最大、武备最强”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库尔斯克号”在一次军事演习时发生爆炸沉没。年,核潜艇因故失火、爆炸、沉没造成伤亡的事件达到13起。
8.黑客:海陆空后的新军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战的地位逐渐升级。在有限的作战指挥空间内,以进攻性行为夺取和实现信息优势,从而破坏敌方的信息站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其基本的作战方法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输送病毒和进行“黑客”破坏,其核心是技术与人才。1995年起,美军已出现第一代“网络军人”,以色列、俄罗斯、伊朗也是先行者。伊朗在进攻的同时,也遭到严重打击。2010年,“震网”病毒让伊朗纳坦兹核设施大约1/3的离心机瘫痪。目前,一种高级电脑病毒“火焰”正在感染伊朗和其他中东国家的计算机。令伊朗不安的是,这种病毒至少是在5年前植入的,目前从事由国家资助的网络间谍活动。这导致伊朗决定今年9月起断开重要政府部门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以保障这些部门不受电脑病毒的攻击。近期内乱不止的叙利亚也频频遭到网军袭击。
(本刊记者朱梓烨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武器贸易条约》 流产幕后
美国临阵倒戈
如今,化学、生物武器已基本上被国际法所完全禁止,核武器在国际法下已经受到了很严格的规范,而针对从AK-47到导弹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常规武器,却是国际法内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存有大量法律空白的领域。面对全球日益膨胀的军火交易,很多国家和组织都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撰稿人 刘毅强
今年7月,全世界193个国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4个星期的艰难谈判,以期达成一项规制全球武器贸易的条约――《武器贸易条约》(下称“《条约》”)。虽然谈判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在谈判的最后一天因为美国的反对而致所有努力全盘流产。笔者亲历了此次《条约》谈判的前前后后。
规制7项常规武器成共识
“7+1+1”,这是《条约》适用的武器范围。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同意,将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项下的7项武器(作战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作战飞机、攻击直升机、军舰和导弹)纳入《条约》规制范围。
此外,对于轻小武器,联合国虽有《从各个方面防止、打击和消除小武器和轻武器非法贸易的行动纲领》等国际标准,但其不具约束力,因此大多数国家也支持将轻小武器纳入《条约》的适用范围。加之武器不可或缺的弹药,多数国家同意将其加入形成“7+1+1”的规制范围。
即便如此,随着新类型武器的出现和演进,仍有众多类型的武器没能纳入《条约》的规制范围,于是很多立场比较激进的国家要求《条约》应包含所有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以外的武器)。
什么情况下,成员国应该拒绝武器的转让?1.转让对象出现哪些情况(例如武器是否将被用于大规模的暴行,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等);2.上述情况(如暴行)被外界认可(有可能、很有可能、使之有理由相信)时,成员国需要考虑这些因素;3.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一国是应该(考虑终止、原则上终止,或必须终止)武器转让。
艰难的谈判
从筹备会议到大会召开,各方各执己见,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
武器贸易大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等)立场普遍较为保守。他们希望看到一个适用范围比较小、各国留有一定考虑余地的公约。这样他们无论是在出口还是进口方面都有更多的可操作余地,更少地因为《条约》而影响其武器出口管理政策和法规、甚至武器贸易本身。
与之相反,大部分中小国家出于道义的考虑,以自身深受非法武器泛滥所带来的惨重后果为由,希望看到一个比较严格的“充满活力”的条约。他们得到来自于世界各国成百上千的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以英法等武器贸易大国为首的一部分国家普遍支持后者,但是他们出于现实的考虑,更愿意在《条约》的很多方面进行一定的妥协退让,以满足其他武器贸易大国的要求而以期最终达成一项条约。如日本、澳大利亚、肯尼亚、墨西哥等国后来形成了一个叫做“共同起草者”(co-author states)的单独集团,在各方立场中牵线搭桥,台前幕后做大量的游说和沟通工作。
随着谈判的深入,各方逐渐放下了柔和的外交辞令,摊出了最后底牌。美国首先公开表示,绝对不接受将弹药纳入其中,大会主席只好将弹药放在总结各方立场的文件范围之外。美国的这一行为惹恼了所有非洲国家的代表,认为这是公然的漠视甚至冒犯。
在参数方面,各方更是争论不休。大会主席只得将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参数单列出来,对剩余的参数,他只能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标准――“在结果有超越的风险(an overriding risk of any of the consequences)的情况下”武器出口必须终止――来调和各方立场的差异。
不过,各方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和妥协在很多方面都是值得称赞的。中国率先接受了对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援引,并且同意扩大之前设定的《条约》适用范围。法语国家为了能够加快谈判的进程,没有坚持要求法语翻译,要知道这对于视语言如法兰西的瑰宝的法国意味着多么大的牺牲。一直强烈要求弹药纳入适用范围的50多个非洲国家,在谈判最后关头也表现出退让的迹象。几百个参会的非政府组织和支持他们的70多个中小国家,虽然认为《条约》不尽如人意,但都已准备好做完最后的努力之后快速接受。
美国强势倒戈
然而,就在文本几乎达成一致的时候,谈判却在最后一天因为美国的倒戈而致所有努力功亏一篑。
谈判最后一天上午,美国突然表示,《条约》草案不可能被接受,理由是因为语言不够完善、存在巨大的漏洞,且对各国进行国内枪支管理的权利缺乏明确的保障。
美国代表的用词异常强硬。很快,俄罗斯也站了起来对美国的立场表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没过多久,大会主席宣布暂时休会,几个关键国家立即走出会场,闭门磋商进行最后的努力。然而大势已去,最终,大会主席宣布,因为各方不能达成共识,大会就此结束。
美国到底想干什么?谈判过程中,美国的要求几乎被一一满足。而所谓“语言不够完善”的问题简直是一个法律帝国能够想出来的最拙劣的理由。因为《条约》草案文本不过10多页,而当时离大会结束还有很长时间,在场至少有1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律师,要完善文本也并不难。
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美国的担心更多是出于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这个大选年里,美国总统奥巴马不敢触及任何有关枪支管理的议题,他在“蝙蝠侠”枪杀惨案后的沉默已经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如果在《条约》上签字,共和党候选人和美国最大的游说集团美国步枪协会的反对声音不可小觑。
就在大会主席散发《条约》草案的同一天,美国国防部政治军事事务局助理秘书安德鲁夏皮罗宣布:“这是(美国)对外军事销售创纪录的一年。在2012财政年度,我们的销售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这已经比2011财政年度多出了200亿美元,而财政年度还有一大半的剩余”。
一个国家可以以这样的理由来羞辱国际社会历时10多年的共同努力无疑是可耻的。而在2008年,那个懵懂的奥巴马曾经发出“美国带头限制常规武器对平民带来的伤害”的国际倡议。
草案的未来
“各国未能如愿通过《武器贸易条约》,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对此感到失望。我们认为,由此次谈判大会主席提交的条约草案终稿是对这一人道问题的有力应对和合理妥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大会结束后第二天的声明,道出了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心声。
大会主席在最后的致词中表示,虽然谈判大会没有能够通过《武器贸易条约》,但是2012年仍然是一个应该通过《武器贸易条约》的年份。很有可能的是,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将来通过的《武器贸易条约》将在现有草案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修订最后通过。
从程序上讲,首先需要一些国家将议题提交给联合国大会负责裁军的第一委员会。如果议题得到通过,第一委员会则会将议题提交到联合国大会进行表决。现有的草案可能被附于该决议之后。而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是按照绝对多数进行的,美国等国家再也不能反对这项条约的通过。
当然,美国再次提出了异议。他们希望在明年再开一次专门的会议讨论这个条约,似乎只有到那个时候,美国的国内政治情况才会趋于明朗。但是又多少人敢把赌注压在这上面呢?只能希望奥巴马在第二个任期内能够做更多大胆的努力,因为他没有再次竞选的顾虑。
即使现有的草案能够通过,常规武器贸易规制中的问题也并不会全部解决。实际上,一些在谈判中已经浮现的问题因为各方无法达成统一的立场,已经被遗留在草案之外。比如被排除在外的弹药,非洲国家的代表在大会上就曾经表示现在留在非洲大陆的武器只要能配备弹药,再用10年也没有问题。这实际上对整个条约“规制国际武器贸易”的目的已形成冲击。
就像中国代表团长期并且持续指出的:《武器贸易条约》不应该、也不能够解决现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它最终只能反映国际社会在现今的政治环境下所能够达成的一致,和在此基础上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达成《武器贸易条约》真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或许,到了中国主动“出击”,捍卫自己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刘毅强系联合国柬埔寨红色高棉特别法庭法律顾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原法律官员,今年7月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谈判的与会观察员)
(责编:万鹏、谢磊)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专题|||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装备制造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