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太极拳如何练习控腿中的二起腿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太极拳】 学习啦编辑:方婷
本文已影响 人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太极拳怎样才算练好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一、身型要中正
  1、头要虚领顶劲,下巴内收。
  头往上顶,是为了防止头乱晃的,是意念控制,不要用力往上顶,否则就违反了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下巴内收是为了防止头上顶了,而出现脸后仰现象,这就要求后脖子贴衣领。
  2、沉肩坠肘,头与肩形成对拉劲。
  沉肩坠肘是为了控制气上浮、脚下飘,不然就违反太极沉稳的特点。沉也不是玩命下沉下坠,而是要与头上顶的劲相等,形成阴阳对拉,沉过了就会僵硬,就会违反太极拳松活的特点。
  3、含胸拔背,两肩前裹,有抱大树的感觉。
  含胸拔背是为了防止开得太很,使太极拳打得不仅不美,而且实战中会让人钻进你的身体&大本营&。含胸不是猫腰,而是打拳时两手臂前送里合,两肩前裹,有抱大树的感觉。这个特点在太极竞技推手中作用很大,合得住是胜的保障。陈兆奎就说,谁先合得住,谁先赢。
  4、腋下旋空,有夹鸡蛋的感觉。
  腋下旋空是为了防止丢掉棚劲,打太极拳时始终要有棚劲,这种棚劲也是用意不用力的。腋下不旋空,腋下就夹死,就会违反太极圆活的特点,实战中缺乏防御的作用。这就要求太极拳运动时我们的腋下要有一种夹鸡蛋的感觉。
  5、松胯圆裆,两膝内合
  松胯圆裆是太极拳沉稳的保障。能松胯,身体才会下沉,下沉才会身稳,这是相辅相成的。两膝内合是为了防止出现&角裆&角裆力点不稳,与圆裆背道而驰。这里说明一下&塌腰&问题,如果打拳时往前塌,是偷懒的表现,这与太极拳要求后撑命门是相违背的。我们所说的打太极拳要&塌腰&,是指腰松往下塌,与松胯是一致的。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二、气沉丹田,后撑命门。
  中国功夫无论是何门何派何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求气沉丹田。什么是气沉丹田,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气沉丹田是指气沉前下丹田,也就是肚脐下三指处。我认为气沉丹田不仅是指气沉前下丹田,还要气沉于后丹田,也就是把命门撑起来。实际上,气沉前下丹田只是为了意守丹田,养气。而气沉后丹田则是为了用气,气沉后丹田时,你感觉腰部混圆,力量很大,打起拳来就会轻灵沉稳,若是实战会有爆发力,也是产生太极内功的表现。因此,太极拳行拳走架时,能够做到气沉前下丹田,就算入了太极拳的大门,而气沉后丹田,撑起命门,让后腰鼓起来,才算登上了太极拳的高级学府。
  三、内外相合,身心合一。
  内外相合,身心合一,是太极拳外三合和内三合的统一。
  外三合,即打太极拳时,身架中的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在一般情况下,手足、肘膝、肩胯上下对应,近乎垂直,正所谓上下相随。 练好太极拳的外三合非常重要,有了外三合,拳架外观才漂亮,也是产生太极拳内功的前提。
  内三合,即心(神)与意相合,意与气相合,气与劲相合。这是产生太极拳内功的必备的前提,也是太极拳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神)与意相合,是你心想与意念的结合,打拳没有似有人,假设你前方有人与你实战或推手,你要对他进行化解或是进攻。
  提到意与气相合是指打拳时,以行导气,以气催行。以行导气是指意念中让体内的气以丹田为中心做阴阳旋转,体外好像用手旋转一个气团。以气催行是指用促使肢体运动,或是加速,形成外在的胸腰折叠。
  气与劲相合,要求做冲拳和打掌的动作时,松胯、下沉、放松、蓄力,将丹田气上提到后背,再沉送到后腰,再沉到地面,地面产生反作用力后,拳或掌才发出。在腿法上,脚的发力更要从丹田提气到后背,然后沉到后腰,再沉到地面,地面产生反作用力后,做蹬脚、分脚、擦脚、翻身二起、双震脚、旋风脚、双摆莲十字摆莲等,这样身体非常稳。
  四、圆润顺畅,轻灵虚无。
  太极图是一个圆,浑然一体,阴阳之母,自身能够周而复始地阴阳变化,生生不息,永不停止。因此,太极拳的行拳走架,处处要求圆润顺畅,步法圆弧,肢体圆中有圆,圈中有圈。打太极拳除要求手臂做圆型运动外,还要有轻灵虚无的感觉,感觉身体无分量,&我身在动,不知是我身&。即使人蹿起来,而落地也很轻稳,如高空鸟着陆。
  怎样才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这要求平时多站桩,增加腰腿的力量,气沉丹田。打拳时大脑要空灵,精神集中,感觉静得头发竖起,眼神显灵眼。身体放松,动作用意不用力,使气下沉到腹部以下,全身虚灵,感觉身体没有重量,而脚却要下踩,粘住地,特别是发力动作。在太极拳动作转换时,要气柱下沉到地,裆走下弧,入静沉气,手的梢节领进,让身体转动,做下一个动作。
  总之,按上面要求去练太极拳,通过自身苦练、领悟,就能够掌握腰腹的开合,清楚阴阳的变化,打出一手漂亮的太极拳,使人有精气神,气宇轩昂。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学到真功夫,最好找名师求教。那样,省时少力,内功上身快。韩愈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在。练好太极拳光靠看书和观录像,是难以悟出太极拳真谛的,还可能练出偏差。因此,为了提高太极拳技艺,把太极拳修炼的更好,谁有真功夫,就向谁学习。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供太极爱好者参考,不妥之处,请有识之士指正。
[练好太极拳的方法]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77人看了觉得好
674人看了觉得好
673人看了觉得好
【太极拳】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练武术腰腿基本功是必修课
练武术腰腿基本功是必修课
来源:应届毕业生培训网分类:武术培训时间:编辑:保华 已有人查看
  中国功夫有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关于内练另论。为什么武术功夫特别强调伸筋拔骨?
  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筋缩而骨节粘,筋拔而骨节开。筋萎缩骨质松。筋又靠气血营卫,靠神经调理,靠血液供养。支撑人体之骨架有七十二节。在七十二节中负荷最重的是膝关节,其次是踝关节,还有腕关节。当然,其它各关节并非不重要。所以,伸筋拔骨,拉长四肢,腰腿基本功是学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
  通过筋功夫,把身体韧拉长,使筋有弹性,骨质强壮,肌肉有力。我国武术中无论何门何派,都须求腰腿灵活,虚实分明,步法稳健而无浮漂之弊。所以练少林拳者,在初学时必先学习基本功,要使腰腿,柔和灵活,稳实有力来作为练拳术及器械的基础功夫。少林派如此,太极拳其实也不例外。武术的基本功就如同盖楼房必要有深厚的基础。
  每当在练习拳术之初,也同练习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先应做些准备活动。使身体微微发热,则血气和顺。虽然各门各家而不同,但总不外是&筋劈叉,弯腰踢腿,转臂扩胸&等等动作。练习腿部的柔韧性是初学武术的人必修之课,有必要把自己的两条腿练的&软&一些,为自身创造好条件,以便于今后容易做出劈叉、高举腿,二起脚、旋风脚等比较难的动作。把腿练&软&,要软中有硬,用武术的术语说,那叫&柔韧&。
  (一)基本功注意事项和训练步骤:
  练习腿部柔韧性的方法,首先是&筋&,然后再用&压、耗、踢、&等多种方法,其实,更需要的是每天能坚持。
  (1)、练时可穿布底鞋或软胶底而没有后跟的鞋,衣服以宽松式,中国制式最为适用,运动服也可。
  (2)、练习时的方向;早不朝东,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向北。练时早上和晚上为宜,午后也可以。(早以5时至7时,午后15时至16时,晚以21时至22时;此不过略示标准,如有其它情况者,自可随意安排。)
  (3)、年龄与功夫进度;成年者,十八岁以上的人,万不可强化激烈进行,更需长久坚持。少年若十岁上下者,正是练习基本功的好时候。可是,更该注意方式方法,十岁左右儿童正好练习,唯不可稍加勉强,当渐渐从事,因为,正在生长发育期,尤需注意其勿使过急!这种柔韧性功夫,女子比男子易成且见效快。关于功夫进度,完全要靠自我筋当时,感觉疼痛的大小,掌握好分寸。切记:&疼长,麻抽,酸别练。&
  特别提示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是筋的过程是需要忍耐力和持续性,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七天搁下不练筋,前面出来的筋就会又缩回去,等同没练。
  第二是筋动作&突击猛进&有危险性,筋进度必定要附和人体生理性能和科学性。本人见过多例,因突击进行这种动作,用力过猛导致腰及腿部筋肌撕裂,医药无治,落下残疾的喜武人。所以,千万不可急功近利。
  (4)、下面介绍&筋耗腿&的步骤
  一般这种&筋耗腿&,是用一条腿支撑身体的重量,另一条腿伸直,脚跟搁放在一定的高度上,然后通过上体前俯或两手向下压膝的动作,拉长被压腿的踝、膝、髋各关节的韧带及腿部后侧的肌群。
  还有更好的是这种,我自己十岁开始筋,一直就用这个方法,很方便。是借助地面的第一节台阶,或是借助马路崖子的垂直面,将一条腿下蹲,另一条腿伸直脚跟蹬住垂直面,脚底后跟注意不可离开垂直面。身体慢慢站起来通过上体前俯或两手摸住前腿膝盖,拉长被压腿的韧带及腰部、腿部后侧的肌群。
  然后,再逐步进行下一个步骤:
  第一步、预备式
  第二步、站起身
  第三步、先用上肢胳膊肘尖接触到脚尖,能保持住;
  第四步、再用头部前额,接触到脚尖,能保持住;
  第五步、是再用鼻子尖,接触到脚尖,能保持住;
  第六步、最高级也是最后,用下巴尖接触到脚尖,能保持住。
  这样左右腿反复地筋耗,每天每次左右腿各要、耗十五分钟,这样筋至顶级,少年该是需要一个年头。成年人则该是需要两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就能逐级达到提高腿部柔韧性的目的。为了避免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千万不可以急于求成。在&耗腿&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可先跑跑步,做做放松,再开始做此项功课,这就称为:
  &基本功以勤为径,方法无他苦做舟&。
  (5)、踢腿训练
  古人言:&打拳不蹓腿,必定是个冒失鬼&。绝对是有道理的。注意要先筋后,再溜腿,又称&踢腿&。是武术基本功的内容之一。无论初练武术者,还是有较长年限习练武术者,都必须得坚持练习。溜腿的内容包括:正踢腿、斜踢腿(十字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倒踢紫金冠),以及其它多种腿部的活动方法,颇具浓郁的传统风格。最后,再从事拳脚及器械的套路活动。同时更应抱着愉快轻松的情绪来从事锻炼,那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腰腿基本功也是太极拳的必修课
  特别是内家拳的功夫要想提高拳艺,必须在伸筋拔骨上下功夫。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对人体&外形&最基本的要求是&柔弱无骨&。只有自身外形达到&柔若无骨&才能适应拳术攻防较技时&随其变化而用招法&的法则。老子《道德经》中说:&骨弱筋柔而握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只有自身形体达到&柔弱无骨&的至柔艺境,才能有&柔曲&的走化,才能达到攻击时率直的内气之至刚之用。才能有&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功夫之虚灵妙境。传统拳术的精髓即在此。拳谚有说:&形体应当似水流&。要想提高拳艺特别内家拳的功夫,必须在伸筋拔骨上下功夫。
  现今,人们都认为太极拳无腰无腿,更无初步入门奠基的方法,此种认为是错误的。眼见学练太极拳者,都在走&捷径&,而不愿下苦功。初学者一开始就练太极拳套路,作为传授人都没有练过基本功,学员们更不知道什么是基本功了,因此人们都是在以误传误,结果,就这样把中国武术的基础功夫遗失干净了。
看了本课程的人还看了上传时间:
董世祚老师基本功之二起腿 戴应如先生演示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练习太极拳抬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