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氏陈氏太极拳谁最厉害是谁所创

太极拳大事记
& 焦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欢迎您!
&当前位置: &&&
太极拳大事记
<FONT color=#6-03-21 11:42:26&&&&
华夏经纬网
  1372年
  明洪武五年,原籍山西泽州东土河村的陈卜一行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到河南怀庆府东南,筑土为墙,结草为舍,建起一个村庄。大家敬重陈卜,便命名为陈卜庄(原属沁阳市,新中国成立后划归温县,至今仍名)。
  约1374年
  约明洪武七年,陈卜举家迁居温县城东常阳村(今陈家沟村)。
  约1375年
  陈卜在常阳村设立武学社,收徒传艺,“开陈家沟世代习武之先河”。
  约1600年
  陈家沟陈氏第九世、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诞生。
  1677年
  康熙十六年(1677年),陈王廷于归隐的陈家沟村创编太极拳。作《长短句》以抒怀:“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见人物篇陈王廷传)
  1796年
  乾隆六十年,陈家沟村民陈毓锦、陈善赴京参加皇帝举办的“千叟宴”。归,陈公兆力斗疯牛。(见人物篇陈公兆传)
  约1810年
  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套路基础上,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又名炮捶)。
  约1815年
  陈长兴打破门规接收河北省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人杨露禅为徒。杨在之后的18年中三赴陈家沟学拳,颇得太极拳之精髓,后创“杨式太极拳”。现温县陈家沟有“杨露禅学拳处”遗迹。
  1825年
  陈有本将太极拳原有套路归约后,创编出太极拳小架(时称新架)。
  约1830年
  陈清平在陈有本所传小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后人为区别之,根据各自不同特点,称陈有本所创小架为“略”,称陈清平再创小架为“圈”。
  陈清平广收门徒,名弟子有武禹襄、和兆元、李景炎、李作智等。
  1908年
  陈鑫从1908年开始,历时12年完成了《太极拳图画讲义》一书。全书共4卷,30万字,图文并茂,是陈式太极拳集大成的理论巨著,是对太极拳的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1933年出版时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说》。
  1928年
  陈照丕到北平(今北京市)教拳,成为在北平教授陈式太极拳的第一人。此前,北平人学太极拳皆杨露禅所创“杨式”。随着陈照丕的到来,方领略到了正宗的陈式太极拳。
  陈照丕在河南同乡会的支持下,在北平宣武门外立擂,广会武林同道,竞技献艺。前后17天未遇敌手,使武术界和民众亲眼目睹了陈式太极拳的威力,陈照丕也因之名声大振。
  1929年
  为了弄清太极拳的起源和演变,民国政府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全国武术名宿、武术史学家唐豪多次赴山西、湖北武当,参考了各方面太极拳资料及府县志,并于1929年、1931年、1933年三赴陈家沟考察太极拳源流,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太极拳源流考》,用翔实史料佐证并判定陈家沟为太极拳的发源地。
  陈照丕应民国政府南京市市长魏道明之邀,到南京授拳。任南京国术馆名誉教授。
  同年,陈发科应聘到北京传拳。
  1930年
  陈泮岭赴陈家沟学习、考察和研究太极拳。其在1963年编写出版《中华国术太极拳教材》,自序写道:“太极拳之盛行于国内者,有杨家、吴家、郝家。而吴家之太极,出于杨家;郝家之太极,出自武家。而杨家与武家之太极,皆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传授,故陈家沟实为近代太极拳之策源地。”
  约1950年
  陈发科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一套拳法,此套拳缠丝多、发劲多、难度大,有效缩短了练功周期。现称为新架。
  1958年
  陈照丕从黄河水利委员会退休回乡教拳,培养了大批太极拳人才。
  陈照丕在其家建立温县武术业余体校,自任教练,是建国后最早成立的武术学校。
  陈克忠在陈家沟传授太极拳小架。
  1960年
  毛主席在《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活动。”3月18日批示在《人民日报》发表,太极拳运动开始传播、普及、发展。
  同年& 陈照丕被全国武术表演大会誉为“全国太极拳名手”。
  1963年
  陈发科的弟子沈家桢、顾留馨所著的《陈式太极拳》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1964年
  唐豪、顾留馨合著的《太极拳研究》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1972年
  陈照丕去世后,应陈家沟村民之请,陈照奎回乡教拳。
  1978年
  11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友人时,欣然题词:“太极拳好”。
  1980年
  由省旅游局、温县人民政府、陈家沟村共同兴建的太极拳专业学校――陈家沟太极拳学校落成。1982年正式成立,张蔚珍任校长。
  1981年
  3月全日本太极拳协会理事长三浦英夫率团30人到温县陈家沟访问学习。
  1982年
  河南省成立武术协会,省武术馆调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任教练。
  1983年
  温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在全县普及推广太极拳的通知》。
  7月 陈正雷、王西安应邀访问日本,陈家沟拳师首次走出国门。
  11月& 朱天才受国家体委派遣到新加坡传授陈式太极拳。
  年内&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陈式太极拳》,陈小旺主演,第一次向世人展示陈式太极拳的风采。
  1984年
  4月 河南省首届太极拳、剑及推手赛在温县举行。
  6~10月 全国陈式太极拳培训班分两期在河南省体委举办,陈小旺、陈正雷任主教练。
  9月 全国太极拳、剑邀请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第一次专项比赛。来自全国10个省市近40名优秀太极拳选手参加了陈、杨、武、吴、孙以及48式、88式7个项目的比赛。太极推手原来放在对抗性项目竞赛中,与武术散手同时比赛。从这次比赛始,太极推手归于太极拳系列中。
  12 月温县武术协会成立。
  同年 西安翠华武术馆成立,陈立清任馆长。
  1985年
  4月 陈家沟武术馆落成。陈正雷任太极拳学校校长。
  6月 温县太极拳代表团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团长马荣茂,成员陈小旺、陈正雷、陈桂珍。
  1986年
  10月 首届全国太极拳、剑单列正式比赛在山西太原举行,陈正雷、陈素英分别获得陈式太极拳男子、女子冠军。
  1987年
  7月 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成立。
  1988年
  12月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到陈家沟考察调研。
  同年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命名温县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1989年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编制成“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突破民间传统太极与竞技之间的隔阂限制,把传统武术纳入竞技体系。
  1990年
  8月27日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到陈家沟考察并题词:“华夏的瑰宝,陈姓的光荣。”
  同年 陈小旺赴澳大利亚传播太极拳,成立“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
  1992年
  4月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到陈家沟考察调研。
  9月5日 首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开幕式暨温县太极武术馆落成典礼在温县举行,中共中央原副主席、中顾委常委、中国武协名誉主席李德生,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李长春参加开幕式。
  9月5~9日 首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在温县举行。
  9月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李长春同志陪同下,到温县视察太极拳并观看表演,即兴题词“以拳会友,广播天下”。
  9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为首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题词“桥梁友谊”。
  11月 温县被国家体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
  1993年
  1月6日 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陈正雷任会长。
  3月 温县太极拳开发委员会成立。
  4月20日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伍绍祖为中国?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题词“拳魂”。
  4月29日 中共中央原副主席、中顾委常委、中国武协名誉主席李德生为中国?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题词“崇尚武德,兴武强身”。
  4月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为中国?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题词:“太极健身之瑰宝。”
  7月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马忠臣为中国?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题词“中华拳魂”。
  8月 “全国首届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在温县举行。
  9月5~9日 中国?温县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温县举行。
  1994年
  8月22~26日 中国?温县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温县举行。
  1995年
  5月23日 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总会成立。
  12月 陈正雷被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1996年
  8月22~26日 中国?温县第四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温县举行。
  1998年
  8月22~26日 中国?温县第五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温县举行。
  9月 陈桂珍赴德国汉堡等地交流表演太极拳。
  1999年
  9月28日 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推广太极拳活动的通知》,提出将焦作创建为“太极之乡”。把每年5月定为太极拳活动月,要求各单位把习练太极拳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2000年
  2月1日 焦作市在东方红广场举行千人太极拳大赛,六县(市)四区组队参加。这是首次举办的全市性太极拳赛事。
  3月 温县太极拳武校成立,陈冲任校长。
  4月 中国武术协会着手制定太极拳全球化发展战略――太极拳健康工程。该工程包括开展太极拳活动月、举行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推行太极拳辅导员制、加强新时期太极拳理论研究等一系列内容。
  5月 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将每年的5月作为“全国太极拳健身月”。
  6月16日 焦作市市直机关(首届)太极拳大赛在市体育馆举行,22个代表队800多名干部参加。
  6月20日 国际武术联合会通过决议,决定每年的5月为“世界太极拳健身月”。
  8月22~26日 第一届中国?焦作(温县第六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焦作市举行,海内外160支代表队1370人参赛。
  10月 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在郑州市成立。
  2001年
  1月 陈家沟武术院成立,院长王西安。
  8月 陈家沟(郑州)太极拳馆成立,馆长陈正雷。
  2002年
  8月28日~9月1日 中国?焦作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焦作市举行,156支代表队1370人参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授予焦作市人民政府推广太极拳贡献奖,授予市体育局年会优秀组织奖。
  12月 河南省旅游局和焦作市人民政府主持,在北京召开《中华太极拳起源圣地陈家沟旅游发展规划》论证会,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和清华大学的有关专家参加,完成了规划的定稿。2003年规划正式启动。
  2004年
  4月22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到陈家沟视察工作并题词“练武健身”。
  5月2日 庆州武院在温县林肇乡徐吕村落成,陈庆州任院长。
  2005年
  3月30日 中共焦作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确定2005年为焦作市“太极拳健身年”的通知》,提出要打造太极品牌,把推广普及太极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力争各单位80%的人学会简化陈式太极拳。
  5月14日 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成立,赵功佩任会长。
  8月20~24日 中国?焦作第三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在焦作市举行,116支代表队1149人参赛。
  8月21日 太极拳祖师陈王廷铜像揭幕仪式在温县陈家沟举行。
  同日 “十万太极人穿越云台山”活动在云台山风景区正式启动。下午,举行了万人太极拳穿越陈家沟活动。
  8月24日 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为焦作市颁发“太极圣地”牌匾。焦作市体育局被授予大赛突出贡献奖。
  11月25日 温县太极拳研究发展中心成立。
  2006年
  2月28日 温县体育局批准成立陈家沟功夫馆,张福旺任馆长。
  3月17日 焦作市体育系统举行太极拳比赛,号召体育工作者要当推广普及太极拳的排头兵。
  5月13~15日 由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焦作市体育局主办的2006年河南省太极拳交流大赛暨陈家沟太极拳推手擂台赛在温县举行。参加本次擂台赛的有41支代表队,500多名运动员。
  5月20日 国务院发文(国发〔2006〕18号),将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29日 全市企业推广普及太极拳现场会在焦煤集团方庄煤矿召开。
  9月26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领导到温县视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圣地。
  10月12日 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在省体育局成立,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连朝、世界华人协会主席程万琦任名誉主席,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任主席,陈正雷任常务副主席、法人代表。
  11月25日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会暨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表彰大会在郑州市黄河迎宾馆召开,陈小旺、陈正雷被授予“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12月12日 焦作市举办首届新农村农民太极拳比赛,共20支代表队800余人参赛。专门举办农民太极拳比赛,在全国尚属首次。
  12月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为陈氏太极拳题词“陈氏太极,文化瑰宝”。
  2007年
  2月27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路国贤到温县陈家沟调研,提出要把太极拳作为一个产业去经营,将其品牌效应转化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月20~21日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全国武术、考古、民俗等方面的著名专家组成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评审考察验收组,对温县申报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进行考察论证。央视七套《乡土》栏目摄制组随考察组对考察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记录,并制成专题节目。
  4月20日& 中央电视台七套《乡土》栏目播出在温县陈家沟拍摄的专题片《太极寻宗陈家沟》。该片时长30分钟,详细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传承、衍变和发展。
  4月21日 焦作市第11届运动会26式陈式太极拳比赛在武陟县体育场举行。来自各县(市)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4支代表队近7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温县代表队获第一名。
  4月22日 焦作市举行全市迎“五四”青少年太极拳观摩表演赛,17支代表队800余人参赛。
  6月2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温县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并在温县建立“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
  6月3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召开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表彰大会,共表彰166名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其中河南省温县太极拳传承人陈小旺、陈正雷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6月5日 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陈式太极拳传人王西安、朱天才获此荣誉称号。
  6月19日 温县太极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委员会成立,温县政协主席周清水任主任,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秦迎军和副县长孙菊梅、温县政协副主席郑爱珍任副主任。
  7月16日 捷克武术文化交流团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焦作市体育中心武术馆举行,这是焦作市首次承办的涉外太极拳培训。
  7月18日 张福旺、陈桂珍入选河南省文化交流代表团,前往美国8个城市进行文化交流访问。
  7月23日 朱天才在其家乡南张羌镇朱沟村创办的“天才太极院”开馆。
  7月27日 温县召开大会,对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进行再部署。会议要求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各企事业及各社区内推广普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使全县上下从练习太极拳到喜爱太极拳,形成浓厚的太极拳练习研究氛围。
  7月31日 中国武术协会命名温县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8月11日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成立。
  8月19日 陈正雷、朱天才将珍藏多年的太极拳影音、文字历史资料,交到县太极拳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委员会。这些历史资料记录了老一辈太极拳大师和当代太极拳师在海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
  8月20~24日 第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首届全国新农村太极拳健身大赛在焦作市举行。
  8月21日 中国武术协会在温县陈家沟举行“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揭牌仪式。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泛美武术联合会主席、美国武术联合会主席吴庭贵,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等出席揭牌仪式。
  9月3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的陪同下到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调研。他指出:“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要发掘好开发好弘扬好太极文化,将太极拳产业做大做强,真正使太极拳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名扬四海。”市委书记铁代生,市委副书记、市长路国贤,市委副书记杨树平、贾春明,市委常委、秘书长贾武堂陪同调研。
  徐光春等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陈家沟武术大师朱天才、王西安以及武术院校教练和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并到太极拳祖祠、农家武院参观,了解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和太极文化的精髓,听取温县关于建设太极拳文化园设计建设的汇报。他对朱天才、王西安等太极传人致力传播、弘扬太极文化表示赞赏。他说,弘扬太极文化非常重要,太极拳有近400年的历史,在我省有发展优势。他勉励在场的几位大师首先要将太极拳发掘好,其次要开发好。太极拳可以健体防身,也可以作为艺术来欣赏,要根据社会的需要丰富太极拳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成为一种文化,也要形成一种产业,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做强做大太极产业。再者要弘扬好。太极文化蕴含着一种精神,做人的精神、处事的精神、干事业的精神,各位传人应该很好地总结、深入地研究。只有弘扬了这种精神,才能让人重视它、喜爱它,政府才能扶持它,才能真正使陈家沟的太极拳一代一代传下去,名扬四海。这不仅对先人是一个交代,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
  9月28日 焦作市在龙源湖广场举行“庆十一、迎十七大、迎奥运”万人太极拳展示活动。
  10月3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铁梁、夏挽群,河南省文联主席马国强等到温县陈家沟,为温县颁发“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匾牌。
  10月19~22日 河南省“武协杯”太极拳交流大赛暨河南省青少年传统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温县举办。来自全省各县市的50个代表队,492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0月20~23日 焦作市太极拳协会组队参加“首届宝鸡市友好城市邀请赛”,参赛12名队员获金牌16枚,银牌6枚,铜牌1枚。
  10月31日 赴安徽省马鞍山市参加2008年中央电视台“康龙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全国选拔赛的温县太极拳选手载誉归来,温县选手通过套路、器械、功夫展示三个环节的比赛,王战军、张彦飞等8名选手成功晋级十六强。
  11月2日 温县召开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开发座谈会,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陈家沟“太极文化园区”开发力度,突出本地特色,不断做大做强太极拳文化产业。
  11月13日 经河南省文联研究、河南省委宣传部同意,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陈式太极拳为河南省民俗经典项目。
  11月 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节目组,组织“康龙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擂台赛”,参加预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陈式太极拳高手200余名,经过淘汰赛,前8名优秀选手温县占有6名,其中陈家沟王战军、陈三虎分别夺得前两名。
  2008年
  3月25日 陈家沟太极拳祖祠、祖林景区主体工程规划方案评审会在温县天赐良友宾馆召开,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河南省经济研究所、河南省财经学院、焦作市旅游局等单位的专家出席评审会。评审会从三家设计单位中选出一家单位规划编制《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祖祠祖林区域主体工程详规方案》。
  4月1日 2008年中央电视台“康龙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年度总决赛,温县选手王战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年度总冠军。
  4月29日 焦作市社会各界太极拳爱好者近5000人在市东方红广场表演26式陈式太极拳。全省迎奥运倒计时100天“太极少林拳,擂响大中原”全民健身展示活动由此拉开帷幕。
  6月20~23日 第三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在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体育馆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其他各省市的120支代表队1700余人参赛,创历届参赛人数之最。
  7月27~28日 2008年河南省青少年传统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温县举行,来自全省120余名青少年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推手、套路、器械等项目的比赛。
  8月8日 中国太极拳武术作为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节目(“自然”一节)内容之一,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演出。
  同日温县文化局与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合同,标志着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正式启动。
  8月22日 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委会、陈家沟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西安陈金鳌研究会承办的纪念陈鑫诞辰160周年大会暨《陈氏太极拳小架发展与传承》画册首发式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原常务副省长张斌、陕西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连生等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陈氏太极传人300余人参加会议。
  9月10日 “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启动。受国家文化部委托,市政府成立申报机构,并将“太极拳”正式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9年
  3月6~9日 焦作市51名参赛运动员在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分别参加了太极拳、太极剑和对练等多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47枚金牌,太极拳团体项目冠、亚军均为焦作市夺得,展现了焦作市在太极拳领域的霸主地位。期间,焦作市代表团在香港如心酒店举行了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推介酒会。
  5月13日 由市总工会、市体育局和市太极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焦作市太极拳展示表演赛在东方红广场举行。共有19支代表队500余名队员参赛。
  6月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为太极拳题词:“寓静于动,以柔克刚。”
  7月4日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太极拳生源基地在温县一中分校揭牌。
  同月省文联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为中国河南国际太极拳文化研讨会题词:“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彰显太极文化魅力。”
  8月20~24日 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第八届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在焦作市举行,来自40个国家3个地区的236支代表队3038人参赛。除太极拳、器械、太极推手比赛外,与会人员还专程到温县陈家沟寻根拜祖,参加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开馆仪式,举办首期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太极拳六大流派名人名家现场授拳等精彩活动。
  8月30日~9月1日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举办的2009年中国河南国际太极拳文化研讨会在温县召开。日本、韩国、意大利、巴西、法国、马来西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友好组织参与活动。
  8月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柏拴为2009年中国河南国际太极拳文化研讨会题词:“黄河孕太极,中州育神拳。”
  9月 总投资11.5亿元的陈家沟中华太极养生旅游基地暨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正式签约,焦作太极拳产业开发实现重大突破。
  2010年
  5月16日 由温县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风生水起?际会太行――2010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晋城演武大会”在山西省晋城市举办,来自温县的太极拳名家和晋城市的太极名师展示了太极拳的风采,为当地武术爱好者献上一场丰盛的太极盛宴。同时双方还签署了太极拳晋城推广协议,并为陈式太极拳晋城推广基地揭牌。
  10月2~5日 由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主办的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邀请赛在温县体育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和国内各省市武术团体191支代表队的2400多名太极拳选手参加了比赛。
  10月23~25日 2010年净影中国传统武学观摩研讨会在焦作市净影风景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中国台湾、香港,日本、以色列等近百名武术名家出席盛会,就各拳种思想及起源、武学原理和实战妙用等内容进行深层探讨。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螳螂拳、猿仙通背拳、苗刀、永春白鹤拳、八卦拳、绵拳、阴阳八卦拳、青龙拳等诸多拳种及武术秀临场示范表演,于套路演示中彰显各种门派武学的神奇魅力。
  12月2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市委书记路国贤、市长孙立坤等领导陪同下,到陈家沟景区考察调研,先后参观了太极拳祖祠和太极拳博物馆,了解了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拳理、拳法和太极拳产业发展情况,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太极拳名家表演。
  在陈家沟景区,卢展工说:“我曾习练太极拳七年,练的是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太极拳非常好,可以修身养性,对健身很有好处,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到河南工作我要专门学习陈式太极拳。”并且指出:太极拳不仅是文化品牌,也是旅游品牌,要充分挖掘太极拳阴阳、气功、易经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把它发扬光大。要认真谋划、策划,力争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和电视剧,要整理好的故事,聘请一流的编剧、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争取一炮打响,进一步提升太极拳和温县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者。
  卢展工强调,太极拳是河南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既是文化,又是旅游,又是产业,说到底文化就是经济,旅游也是经济。在谈话中,他多次提到要加大对太极拳的宣传力度,他说:“少林寺就是一部电影宣传出去了,霍元甲、陈真、乔家大院、走西口等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也很大,我看你们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文艺作品,把太极拳宣传出去。”
  12月29日 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开工奠基。
  2011年
  2月15~16日 由省体育局主办,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市体育局承办的“促和谐、奔小康2011年河南省第七届中原武术大舞台展示活动”在焦东蓝波湾超市广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800名武术高手齐聚山阳大地,为焦作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演示。
  2月24日 焦作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太极拳文化产业”列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提出“突出太极拳文化主题,着力开发太极拳文化游、健身养生游、太极拳技能培训、太极拳保健产品,把焦作建设成为观光、体验、健身、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太极焦作。”
  7月4日 中共温县县委书记魏曰高在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忠伟,副县长李永生陪同下深入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建设施工现场进行调研。魏曰高指出,一定要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安全施工,确保质量,加快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工程建设进度。
Copyright?版权所有:焦作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地址:人民路(中段)809号阳光大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四十六氏太极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