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未来最具潜力的行业女科学家"有哪些国家

 > 
这位成绩中等的中国女孩,凭什么成为“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来源:央视新闻
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 东方IC 资料图
6月18日下午,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走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与诸多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成绩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之一。在她看来,自由成长、发现兴趣、坚持选择以及家人支持与名师提携,是像她这样“不冒尖”的普通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
日,应佚伦参加上海科技周活动。1987年出生的上海女孩应佚伦,外表上看起来如同邻家女孩。
初高中对生物、化学实验有特别兴趣
今年3月25日,29岁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应佚伦在法国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她也是该奖项的首位国内得主。
2005年,应佚伦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后免试直升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14年1月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通道单分子分析及纳米光谱电化学,涉及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工作。
听了她的简历,很多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位“超级女学霸”的形象。不过在6月18日举行的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这位透着浓郁书卷气又不失青春可爱的姑娘在“我的求学经历与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发言中,坦然告诉在场的校长、专家,自己从小到大都非学霸,而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她说,她与来自其他国家的14位当年度“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谈及“初高中教育对人生走向的最大影响”时发现,尽管大家来自不同国度、背景,但是她们一致认为,是学生时代志趣发掘与呵护奠定了自己未来对于科学事业的选择。
童年时,应佚伦也曾自发上过钢琴班、奥数、绘画和计算机课,但都兴之所至又“半途而废”,不过父母对此均不强求。同样,父母也未给她报过任何补习班,对她的成绩也无强制要求。应佚伦的父母均从事绘画工作,但他们同样在绘画上也并未对她有所特别要求或制定远大目标,如今应佚伦对于绘画也仅限于临摹还不错。
在应佚伦的父母看来,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兴趣远比继承衣钵和考级拿奖重要,这让应佚伦到现在都很感动。
应佚伦初中就读于一所普通中学——娄山中学,当时她就对生物、地理等“理科副科”掌握得特别迅速,也显示出特别的兴趣。“初一,当长宁区少科站生物兴趣小组来校招收学员,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从初一到初三,在那个兴趣班上,我实实在在动手做了许多有意思的生物实验,例如昆虫标本制作,小动物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标本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等等。”应佚伦说,“这些动手做的生物实验让我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感,并能刺激我去思考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现在回想起来,应佚伦非常感谢她的父母,当时一直支持她去参加这些“非主流”、又不能考证加分的活动,“我记得,他们为了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利用太空辐射获得具有超高捕蚊效率的猪笼草,几乎跑遍上海全部的花鸟市场寻找猪笼草。如果没有那么包容与理解的父母,我想我也不可能踏上科研的道路。”
应佚伦说,娄山中学严谨的校风也培养了她良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自学、如何详细规划每一天的任务。从小形成的学习方法,使得她能快速投入到每一项科研工作中去。
初高中接触化学后,应佚伦就发现自己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化学成绩基本能保持在班级前三甲。高中应佚伦考入市三女中,由于该校建有完备的生物、化学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可自由出入使用,更是成为她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乐园”。
“我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植物组织切片,亲手操作了多个实验,这让我不仅记住了概念公式,也通过实践还理解了其中缘由,大大增加了我对化学与生物的兴趣。”应佚伦说,“市三宽松与自由的学习环境赋予我更多的空间,在课余生活中主动学习各种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拓宽眼界,也使我更加确定了对化学的喜爱。”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在线投稿:.cn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最美衢州 >&>&
科学家揭秘:这个太空中的&超级实验室&到底有多牛?
&&|&&来源:中新网&&|&&作者:&&|&&
  新华社酒泉4月6日电 题:科学家揭秘:这个太空中的“超级实验室”到底有多牛?  新华社记者吴晶晶、荣启涵、余晓洁  6日1时3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第二颗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  实践十号卫星搭载着19项创新性的科学实验,相当于把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室搬到了太空。这个实验室有多牛?科学家们为我们揭秘。  【使命:揭开被重力掩盖的科学秘密】  对科学家来说,宇宙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实验室。地球上的物理现象,都受到地球重力的制约,比如浮力、沉降等。在微重力,也就是通常说的“失重”环境下,能观察到很多地球上不可能观测到的独特现象。  “极端物理条件下,物质的运动规律、物理化学过程、生命过程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重大科学突破的可能。”实践十号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说。  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外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实践十号是我国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也是首颗大规模实施无人空间微重力实验的返回式科学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十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唐伯昶说。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就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做微重力科学实验,但都是搭载在其他用途的卫星上。实践十号是第一颗专门为进行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而发射的卫星,对科学研究来说,机会十分难得。”胡文瑞说。  他说,近年来,微重力环境是各国研究的焦点领域。人类要走向太空,就必须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物质会发生哪些变化。而科学家们的一些理论猜想,也只有到太空微重力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实验验证。  “地球重力场是盖在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上的面纱,不揭开就无法看到很多问题的本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空间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说,“实践十号卫星是一个高效、短期、综合空间实验平台,它的使命就是揭开被重力所掩盖的科学秘密,力争获得重大科学突破。”  【优势:具备比空间站更好的微重力环境】  为了开展微重力研究,科学家们尝试在地球上模拟微重力环境,比如利用几十米、几百米高的落塔或落井、抛物线飞机和探空火箭。  “落塔或落井微重力时间只有几秒钟;抛物线飞机可提供30秒低重力时间;探空火箭一般从5分钟到十几分钟。它们可以做流体、燃烧等耗时短的微重力实验,而材料生长、生物过程等需要时间较长的实验就无法进行。”实践十号卫星科学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康琦说,“长时间的空间科学实验需要利用科学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进行,与地面微重力实验互为补充。”  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开始空间站的建设,为什么还要发射科学卫星呢?胡文瑞解释说,空间站有实验时间长、可以有人参与等优势,但残余重力、机械动力和人的活动干扰可能给实验结果带来影响。实践十号卫星是专门为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而设计的卫星,将为实验提供更好的微重力环境和其他条件。  一是卫星的微重力水平可更高,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而太空站上仅为地球重力的10-3g;二是它的机动性高,比如这次要进行的胚胎实验可以在发射前8小时才装到卫星上,缩短在地面停留的时间,如果搭载在载人飞船上就做不到这一点,而且返回式科学卫星在实验完成后就可以及时回收,这是空间站做不到的;三是科学卫星风险小,且造价大大低于建设一个空间站。  胡文瑞说,一些其他国家发射科学卫星是对空间站任务的补充,而我国科学卫星上的实验项目和未来空间站任务是完全“错身”的,实验内容不会重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突破:绝不重复别人的实验】  胡文瑞介绍,实践十号搭载的19个实验项目是从200多项申请中脱颖而出的,按照创新性、可行性、必要性等科学标准,经过严格遴选、反复论证,涵盖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效应、微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6大领域。  “我们绝不会重复别人的实验。”胡文瑞说,“所有实验任务都是全新探索,每一项科学实验均具有创新性,有很强的科学研究价值,有望获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据介绍,这19项实验都非常有特点,比如微重力下煤燃烧实验等项目针对能源、农业和健康等国家战略目标,为解决地球上的现实问题提供帮助;导线绝缘层着火实验等项目结合航天器防火等关键技术需求,为我国航天工程后续发展提供支撑;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造血与神经干细胞三维培养等项目瞄准空间生命科学的前沿课题,对人类未来走向太空有重要意义。  胡文瑞透露,这些实验的前期理论研究已经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一些专门研制的仪器设备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为熔体材料生长实验而研制的空间多功能材料生长炉,不仅能提供实验所需的高温温场环境,而且有6个工位,能实现8项样品的转位换位、提拉生长、高温温度的精确控制。  【纪录:单次实验项目最多】  胡文瑞介绍,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和我国把返回式卫星技术运用到科学卫星上。实践十号搭载了19项科学实验任务,涉及28项科学实验研究,是迄今为止单次空间微重力和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及种类最多的卫星任务。  不同于俄罗斯科学卫星是任务结束后整体返回地球,实践十号分为留轨舱和返回舱。“19项实验中,8项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将在留轨舱进行,其他11项科学试验将在回收舱进行。”康琦说,实践十号设计寿命为15天,返回舱在轨飞行若干天后将返回地球,而留轨舱将继续在轨工作3到5天。  实践十号卫星整体为柱锥组合体形状,高约5.2米,直径超过2米。19个实验载荷分别装在29个铝合金箱子里,总共近600公斤。  康琦介绍说,实践十号上的生命科学实验其实在地面上就已经开始了,其他实验在卫星入轨后两小时开始进行。留轨舱的实验会轮流进行,而回收舱的实验是同时进行,经过地面模拟飞行实验确保它们不会相互干扰。  作为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在卫星技术方面也得到了较大改进,实现了三大飞跃:一是姿态控制采用小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的推力器,可以保证较好的卫星微重力水平;二是以与国际接轨的数据管理系统替代原先的程序控制器,使得遥控指令和遥测数据的安排以及改变飞行程序的数据注入都更加灵活;三是增设流体回路的热控分系统,使卫星回收舱内部的热能有效排到星外,以确保生物样品的温度环境。  据介绍,卫星飞行期间,科研人员可以在卫星科学应用系统任务运行中心通过视频、图片看到各项实验的整个过程,通过获得的数据开展研究。回收舱返回地球后会很快开启,回收的实验装置会被送到各研究单位进行研究。
昨天上午,市长杜世源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柑桔产业转型发展,西安门大桥拓宽改造方案和鹿鸣公园跨石梁溪景观桥设计方案等事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安网备号 京网文[5号发布日期:日08时42分
版权所有 (C)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邮编:200237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最具潜力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