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成德之业,端在少年能立志在少年与否

欢迎访问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走雷锋之路,行成德之道”报告会举行
  3月5日是全国第51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共青团中央确定的全国第1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全面深化拓展我校学雷锋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校新学期首期“山青讲坛”邀请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经济日报济南记者站站长,《成德之道》作者管斌同志为广大师生作题为《走雷锋之路,行成德之道》的报告,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刘先义主持。院长助理彭继东、政法学院院长王玉香、副院长丁萍及各学院辅导员、校学生组织及各学院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管斌长期致力于道德问题探究,发现并走进了雷锋战友刘成德的生活。刘成德当年被雷锋视为学习的好榜样。《成德之道》全面展示了以道德楷模刘成德为核心的当代道德楷模群像,自2012年开始先后在《领导科学报》、《济南日报》、《经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报刊上刊登或连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中央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与重视,并被中国青年出版社推荐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点出版物。
  报告会上,管斌向我校捐赠了其著作《成德之道》。报告中,他首先解读了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认为这封回信不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视,更是当下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他围绕雷锋精神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详细阐述了“德”的重要性。从雷锋的成德之道开始,通过回忆采访乔安山、王佩玲等生活在雷锋身边人经历,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雷锋,总结出了新时代雷锋精神是大爱、无私奉献和艰苦朴素的深刻新内涵。他还详细讲述了刘成德与雷锋的相识相交过程,他认为刘成德的成德之路是将简单地做好人、做好事内化成指导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他认为,我们在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涵的四德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加上生态友德,要懂得感恩,给予别人温暖,在生活中要充满道德的自信,做优秀的社会公民,释放道德的力量。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认为最基本的道路和方法是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倡导“孝亲尊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加强道德文明建设,共同践行自己的“成德之道”。
  刘先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管斌同志的报告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再现了可信、可亲、可学的雷锋形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政治优势和办学特色,坚持将雷锋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把弘扬雷锋精神与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健全机制、创新模式,进而全面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全体师生要结合这次报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政法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志在少年的前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