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忒休斯之船 小说简体版好还是繁体版好

如何解释忒休斯之船现象?
如何解释忒休斯之船现象?
2013年6月23日)
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又称忒休斯悖论(Theseus'Paradox)。它虽然是一个哲学悖论,也是一个人们会经常遇到的现象并涉及到科学思想的问题。这个悖论说的是:
忒休斯是传说中的雅典国王。他与雅典的年轻人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font COLOR="#桨船被雅典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的流逝,船上的木材逐渐腐朽,于是雅典人便用新的木头去更换它们。最后,该船的每块木头都被换过了。针对这个现象,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艘船最后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Hobbs)在这个悖论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个延伸。他假设:如果原来从忒休斯之船拆下来的木板后来被用来建造了另外一艘船,那么,哪一艘船才真的是“忒休斯之船”呢?
针对上述这些现象和问题,好像至今还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解释和回答。本文以下将根据作者自己最近的研究成果(即两个世界理论)尝试做出解释和回答,作为一个不同的声音供读者参考。
两个世界中的同一个名称的东西是不同的东西。人虽然是生存在物质世界里,但同时却生活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两个不同的世界里。物质世界里存在的所有人们可以看到的东西都是实体的,而精神世界里存在的所有一切都只不过是概念而已。然而,这两个世界中所有相互对应的实物和概念都叫作同一个名字。例如,“忒休斯之船”在物质世界里就是那艘摆放在雅典的那艘“实物的船”,而在精神世界里“忒休斯之船”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概念存在于人脑海里。在提到“忒休斯之船”的时候,人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那艘“忒休斯之船”就是精神世界里的“忒休斯之船”。因此,它们虽然名称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在物质和精神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这两艘“忒休斯之船”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实体的忒休斯之船的生命是短暂的。从物质世界的角度讲,忒休斯之船上的任何一个部件更换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那艘忒休斯之船了。所以,物质的忒休斯之船是短命的。这并不难理解。不仅是忒休斯之船如此,所有实体构成的东西都是如此。
概念的忒休斯之船的生命是长久的。人们把那艘船命名为“忒休斯之船”并不是因为从物质世界来说,那艘船是“忒休斯之船”,而是因为在命名的时候赋予那艘船一个“忒休斯之船”的名称和概念。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是一个标志和一段历史性的故事,而不是构成那艘船的部件的组合体。所以,每当人们提到“忒休斯之船”的时候,脑海了出现的是那艘船的样子和与它相关的故事,而不是那些木块的组合体。所以,无论那艘船上的部件换过了多少或全部都换过了,其概念是永远也不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精神世界里的“忒休斯之船”的生命是长久的。
对“这艘船最后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尽管它最后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但因为这艘船在精神世界里的概念、意义和功能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所以,从精神世界里的“忒休斯之船”的概念而言,它还是原来的那艘忒休斯之船。物质上的替换并不能改变精神世界中的忒修饰之船。但是,因为它最后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所以,对物质世界中的忒休斯之船而言,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艘忒休斯之船了,而且,从换掉第一块木头的那个时刻起就不是了。不过,物质世界中的忒休斯之船对人的精神世界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无论在物质上它是否是原来的那艘忒休斯之船都已经不重要了。
把物质世界里的实物和精神世界里的概念相互混淆是导致悖论产生的原因。从上述解释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出,如果认清物质世界中的忒修饰之船与精神世界中的忒休斯之船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的话,这个悖论自然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分不清二者之间的不同,把它们混为一谈,悖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悖论的产生来自物质世界的实物与精神世界概念之间的相互混淆。把它们混淆起来的做法也是哲学家最喜欢使用的诡辩术。喜欢使用诡辩术的人总是穿梭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一会儿说的是物质世界里的忒休斯之船,例如那艘实际上可以更换木板的忒休斯之船;一会儿又说精神世界里的忒休斯之船,例如那个可以浮现在脑海里的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忒休斯之船。这种做法并不仅仅局限在忒休斯之船问题上,而是在那些喜欢诡辩的哲学家身上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所以,认清两个世界同一个名称的不同,有助于让我们容易识别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相应现象的解释是根据客观存在做出的“科学的解释”还是混淆概念的“诡辩”。
用换下来的旧木板建造的另一艘船是什么?如果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话,就说明这个人已经上了哲学家的当了。哲学家与科学家的不同在于,哲学家不考虑物质世界中的现实存在问题,只考虑精神世界里的概念问题。只有那些时刻不忘考虑物质世界中的现实存在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科学家。这就不难理解,哲学家可以随便发挥,但科学家却必须受到客观存在的约束。只有哲学家才会想出:“如果原来从忒休斯之船拆下来的木板后来被用来建造了另外一艘船,那么,哪一艘船才真的是‘忒休斯之船’呢?”这种不现实的问题。试想,拆下来的烂木头还能建造船吗?如果能的话,当初就不会把它换下来了。假如有人硬是把这些烂木头拼凑起来,建成的船也是千疮百孔,在水里根本就漂不起来,完全不具备船的功能。而且,木头腐烂之后早就已经不是当初建造原来那艘船的木头了。用这样的木头建造起来的船怎么可能是原来的忒修饰之船呢?这样的事情只能在脑子里想想而已,回到现实中是根本不现实的。可能有人喜欢较真,会这样说:如果在那艘原始的忒休斯之船刚刚建好、木头还没腐烂的时候就开始逐渐一块一块地把木板换下来,然后再用换下来的木板建造另一艘船,这样最后不就得到两艘船了吗?那么,这两艘船中的哪一艘是真正的忒修饰之船呢?这又是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哲学家的思维都是在精神世界里进行的,所以,他们建造的“船”都是概念,而建造“概念船”是不用费力气的。然而,在真实的现实世界里,绝对不会有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这样去造实物船的。如果有人想要造两艘完全一样的船,一开始就直接造第二艘船就是了,没有必要从第一艘船上把木板一块块地换下来,然后再用换下来的木板去造第二艘船。即使这样造出了第二艘船,只要给它一个新的定义(名称和概念)就可以了。例如,把它叫作“忒休斯原始木材之船”等等以示区别。名称在物质世界里只不过是一个记号而已。因此,针对霍布斯的问题,答案就是:1)从物质世界讲,这个做法不可行。所以问题不成立。2)从精神世界讲,只有那艘具有纪念碑意义的船才是真正的忒休斯之船。精神世界中的忒休斯之船是不会因为船上部件的更换而发生变化的。如果有两艘船完全一样的话,另外一艘将被赋予另外一个名称,以示区别,与构建那艘船的材料来源无关。
现实世界中的类似问题很多。其实,在现实世界中,像忒修饰之船这样的现象很多。就我们每个“人”而言,从一生下来父母给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如果中途没有改过名的话,就一个名字一直叫到老了。可是,你拿自己满月时的照片和今天的自己对照一下,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了。这就表现出了物质世界中发生的变化。虽然你的身体在物质世界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你的名字并没有改变。而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精神世界中的概念而已。它表示的不是物质世界的特征(身高体重和基因等),而是精神世界里的概念。不管这个人长高了还是长胖了,作为概念的他是不变的。人为了与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保持有序的关系,必须在精神世界里给物质世界里的每个东西赋予一个名称(概念)。无论那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发生怎样巨大的量变,这个名称都不会改变,直到那个客观的存在发生了彻底的质变为止。
科学家不小心就会变成哲学家甚至诡辩家。人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理论物理学家当中有非常多的哲学家。但在化学、生物学、医学和地质学,甚至应用物理学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哲学家就没那么多了。为什么理论物理与哲学的关系特别密切?道理很简单,因为科学研究也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时随地都必须考虑现实问题,因此很难使用纯概念进行研究。例如,在医学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如果想象出这样一个方法:发明一种细胞,当人的器官发生不治之症的时候就把那个器官切除掉,然后把这种细胞移植到切除的部位上让它再生出一个完美的新器官。比如把失明人的眼球切除,植入这种细胞让它们再生出一个功能完美的眼球。把硬化的肝脏切除,植入这种细胞让它们再生出一个完整的肝脏。多么美好的设想。可是,无论设想多么美好,最终都必须要经过现实的实验(而不是思想实验)这一步。实验的过程就是回到现实的过程。这对医学研究来说是无法逃避的一步。与此不同,理论物理学家几乎都是靠思想实验,而不是实物实验来做研究和建立他们的理论。这样一来,他们就很有可能脱离现实,完全进入到精神世界当中,结果就变成了像霍布斯那样用烂木头也能造船的哲学家。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用换下来的烂木头是不可能再建造出一艘船的。这种想法只能在思想实验中做。这就是哲学家。同样,物理学家用“让太阳突然消失......,把地球的半径缩小到<font COLOR="#厘米......,让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之类的方法从事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与使用烂木头造船的方法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诸如此类的“存在”都是只有在精神世界里才有可能找到,物质世界里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但是,理论物理学家们却可以堂而皇之地用这些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去做所谓的“科学”。这是典型的把精神世界里的概念与物质世界里的实物进行混淆的做法。他们没有搞清楚:“可以突然消失的太阳”,“半径可以任意缩小的地球”之类的“东西”都是精神世界里的东西而不是物质世界中的东西。把它们混淆起来的做法显然就是一种哲学上的诡辩术。
为什么在理论物理学中存在那么多的悖论?凡是稍微研究过理论物理的人都会发现,理论物理的学说中存在非常多的悖论(如双子悖论)及很多荒唐透顶的理论(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那些所谓的理论物理学家(实际上都是哲学家)把概念与现实中的客观存在混为一谈造成的。真正的科学理论是不可能存在悖论的。存在悖论的理论一定都是哲学理论而不可能是科学理论。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悖论。物质世界中的所有存在形式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在物质世界中不存在什么悖论和自相矛盾的地方。悖论都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产生出来的。因此,如果想要彻底解决物理学理论中的悖论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回到物质世界中来。不要使用那些在物质世界中找不到其踪影的“纯概念”去解释自然现象。而是要立足于物质世界去探索和研究,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我们要相信的是这样的科学,而不是那种表面形式上的科学。所以,包括物理学在内的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不应该有悖论的。
总之,认清“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以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不同”对正确认识和解答问题至关重要。人的最终行为毕竟是受精神世界支配的。忒休斯之船实际上是一个现象。但是把物质世界里的实物与精神世界里的概念混淆起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悖论。其实在物质世界里是永远都不存在悖论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gt
月销量1912件
月销量198件
月销量115件
月销量34件
月销量6505件
月销量949件
月销量573件
月销量509件
月销量330件
月销量322件
月销量198件
月销量192件
月销量170件
月销量167件
月销量82件
月销量79件
月销量65件
月销量65件
月销量47件
月销量40件
月销量40件
月销量30件
月销量24件
月销量24件
月销量23件
月销量17件
月销量16件
月销量15件
月销量14件
月销量13件
月销量12件
月销量12件
月销量11件
月销量11件
月销量11件
一淘网为您找到s中文版产品的详细资讯,实时报价,价格行情,s中文版商品分类,论坛问答/求购等相关产品信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忒休斯之船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忒休斯之船
推荐人:nirvanadie
微信号:smzdm_smzdm
优惠精选:海量网友爆料+编辑精选的国内超值好价商品,每款推荐都精挑细选,且有详实的网友点评。
热门优惠券
已领: 40840 张
已领: 27641 张
已领: 8819 张
已领: 2917 张
已领: 44877 张
【抢先首发众测】ALIENWARE 外星人 ALPHA 2 迷你游戏PC
喜马拉雅 3D降噪耳机 H8
Cadillac 凯迪拉克 CT6 五天使用权
【抢先首发众测】MI 小米手环2
【抢先首发众测】nubia 努比亚 Z11 MAX 智能手机
LIFESENSE 乐心 mambo watch 智能手表
【抢先首发众测】DELL戴尔 灵越魔方 Inspiron 13 5000系列二合一笔记本电脑
JmGO 坚果 P2 智能移动影院
【抢先首发众测】Joyoung 九阳 MINI中式洗碗机 X5
AJAZZ 黑爵 AK33 极客RGB机械键盘
赞361评论281
赞122评论248
赞136评论208
收藏3评论3
收藏32评论29
收藏16评论2
赞35评论218第三方登录:同事前夕在接到《S.》简体中文版的任务以后,日渐走火入魔。不只不分白天黑夜、工作休息地看稿,更随身携带大量工具,逢人便安利这本“任何图书编辑看到都会惊呆的书”……虽然大家都对她这种“与安定医院一步之遥”的工作热情极度担忧,但听了她软硬皆有的“广告”后,无不泪流满面毕恭毕敬地献上了自己的膝盖。如果你在看完她的叙述后,也惊觉自己被成功安利了,请加入期盼忒修斯之船起航的队伍(登船方法见文末~)。《S.》,一本让任何图书编辑看到都会惊呆的书。9月,我通过亚马逊和朋友“人肉快递”,收获原版、繁体版。到手后的喜悦不言而喻:作为读者,看到这样的书自然两眼放光;作为编辑,职业习惯让我去观察它的每个细节、考量操作的可能性。以下将是一个图书编辑眼中的《S.》,谨慎剧透,请酌情阅读。如上所述,这是一本“书中书”。《忒修斯之船》是作者V.M.石察卡于1949年出版的作品,其真实身份不得而知,世间流传有11个可能人物,包括其译者F.X.柯岱拉、苏格兰哲学家、瑞典童书作家、法国考古学家、西班牙小说家、美国编剧、印度诗人……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是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本段引自维基百科“忒修斯之船”词条。)回到书中,石察卡在《忒修斯之船》中虚构了一个海上世界,“S.”正是其失忆后不断寻找身份的主人公。作为石察卡的指定译者,柯代拉在书中多处加注,交代与石察卡的接触、回击某些文学批评家的说法及人们无端的猜测,使得作者本人的真实身份更加扑朔迷离。石察卡研究者Eric将一本《忒修斯之船》留在了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被大四女生Jen无意中发现,在书页空白处留下批注,从此开始了两人漫长而惊险的解谜之路……主书之外,《S.》还有23个解谜配件、函套等物品。英文版与繁体版装帧不尽不同,进入正题:图1 封面封底对比(除特别注明外,左为英文版、右为繁体版)两本封面均为简单的美术字“S.”烫黑,这个符号将在书中频繁见到。英文版用纸、内容都极为低调,暗色泽的黑,压连珠纹,封底也只印了两位作者的简介。繁体版采用格纹美术纸,未烫黑处仍可见细碎反光。封底印的是上述内容简介,而将作者/译者简介印入盒内。图2 开箱对比英文版:函套、主书(将所有附件插入书中,再将书反扣进函套中,函套的书脊计算非常精准(见图4),反扣保证了附件不掉出、整体平整,但侧边封条仍极易脱落受损(我拿到时已断开,没能听到视频中用刀划开的酸爽声音,可惜)。繁体版:腰封、“珍藏礼盒”(侧边有磁扣,内有方便取出的布带)、附件包、主书、阅读提示单、出版社宣传单(见图5)。盒子极硬,侧边封条处有“方便撕”,比较方便拆开(亲验,绝对可以满足强迫症患者,见图3),但也需要用刀。图3 封条对比有意思的是贴在侧边的封条:猴子是忒修斯之船上的关键角色;J.J.Abrams、Doug Dorst是作者名;S.外有航海用罗盘标识;另一边则是一艘三桅船——忒修斯之船正是这样,“从水边开始也将在此结束/而在此结束后也将重新开始”则是贯穿《忒修斯之船》的谜语,这个谜语也影射到J&E的解谜过程之中。图4 厚度对比如图4,右边繁体版略高。左边英文版是插入附件后的效果,繁体版(未插入附件)内文采用芬兰轻涂纸,与英文版几乎等高。英文版订口几近直成“1”,买来一个多月几乎未变形;繁体版圆脊,加了水兵带(阅读时非常有用)。另外,初步估计是每个印张单印的,所以,书的切口处呈阶梯状色带分布。图5 繁体版全部物件图5是繁体版整体(腰封已被我忽略了啊抱歉)。在阅读提示单上,繁体版列出了石察卡可能的11种身份,并对书中的手写字进行了说明。至于23个附件所插入位置,呵呵,都是固定的。英文版建了网站,如果不小心掉落,也可通过搜索网页信息放回,但略麻烦;繁体版在所有附件上标注其出现顺序、出现页码,即使掉落也可立即放回,并且,读者打开包装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附件插入书中,边放边吊胃口,赞!好,外包装几乎介绍完了,接下来分两个大部分:主书和附件。先说哪个好呢。先说说本书最激(boi)动(an)人(te)心(ai)之处吧,有三:在书中,Jen和Eric先后进行了四轮笔谈,而字迹颜色多达8、9种……先提示一下本书的阅读顺序:第1遍:忽略笔记,以章为单位,读《忒修斯之船》全文,及译者注、铅笔笔记(那是Eric的早期笔记)。然后读蓝/黑笔记,这是Eric和Jen的第一轮交流。第2遍:读橙/绿笔记,这是Eric和Jen的第二轮交流。第3遍:读紫/红笔记(第三轮)、黑/黑笔记(第四轮)。第4遍:完整地读最后一遍。事实上的阅读过程就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Naive!首先,J.J.怎么可能让读者那么好过……最理想的阅读顺序是:先读《忒修斯之船》+译者注;第2遍看Eric铅笔;第3遍看蓝/黑笔记;第4遍看橙/绿笔记;第5遍看紫/红笔记;第6遍,黑/黑笔记;第7遍(如果还活着的话)……当然,不能忽略23个萌萌哒配件,它们出现的位置固定,出现的顺序可不是按位置来的,而是,有的出现在第一轮笔谈中,有的出现在第二轮笔谈中……当然,again,《忒修斯之船》每一章暗藏一个谜题,读者需要从石察卡的暗示、柯岱拉的脚注、J&E的解谜过程中、各种附件和不同解码工具的帮助下,亲自揭开其中玄机……阿宅们,你们的出头之日到了!说起来,为什么字迹颜色多达8、9种呢?8,是以英文原版为准。在繁体版中,J&E最后一轮的黑/黑被改为棕/黑笔迹(即多了1种)。为什么?英文版中,Jen的英文正常书写,该大写大写,该小写小写。但闷骚的Eric始终以大写字母书写,即使黑/黑笔迹暗示两人有可能使用同一支笔的情况下,仍能轻松分辨哪句是谁写的;汉字没有大小写呀,棕/黑解决了混淆二人笔迹之麻烦,但也把这份暗示给丢掉了,sigh。好,以上过程是阅读过程之激动人心处,接下来说说成书形式上的变!态!之处。由于附件插入位置固定,而附件是随“剧情需要”出现的,为了保证附件的出现紧跟剧情,所以,繁体版的主书内容、脚注出现页、笔谈进度与页数/章节起始等设置,跟英文版一!模!一!样!也就是说,繁体版的附件,可插入到英文版对应页码中,而且完全正确!(当我发现这一点时简直要哭了。)话说回来,在对比两版《忒修斯之船》及附件前,先来一张英文版全家福洗洗眼睛↓图6 英文版全部物件(注意:23个附件不等于23个物品)然后我们来看主书对比:图7 《忒修斯之船》对比(粉红纸条是为标记用,请忽略)看起来几乎一致,事实上大不相同。“忒修斯之船”,是S.所待的船的名字。封面颜色:黄色、骨头色与灰色(yellow and bone and gray)是忒修斯之船上帆布的颜色。在这一点上,繁体版“灰”得不够。此外,图8显示了繁体版装帧上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逊色之处:图8 封面工艺对比左边英文版,连珠纹纸(不是布面,横竖的纹路呈连珠状,不是布的纹路),先印黄/骨头色后将这两个色块压下去,或反过来进行,不得而知,在此基础上,书名、作者名、船身处的黑都是烫黑并打凹的(或还有其他工艺)。右边繁体版,使用跟礼盒一样的格纹美术纸,仅中英文书名、作者名烫黑并打凹,其他处无工艺。所以,船身下方的略黑的两条线是印出来的,不是压出来的,且格纹纸反光严重,肉眼看图可能不太清晰,但手感实在是相差太多。繁体版礼盒装这么精致,实在是太遗憾了。文中,《忒修斯之船》一书设定为Eric藏在图书馆书架上的书,所以,书脊上有图书馆藏书编码标签、环衬页也盖有“借阅用书”章(图9):图9 书脊和环衬页然后,我们又要面临一系列牛叉之处了:内文实际以四色印刷,底色都是做上去的。各页纹路不尽相同,底纹有咖啡渍、霉斑、各种斑点等,共有60多种底纹。正文页面有两种,一种印刷体,一种手写体,当然,手写体是真的手写上去的,不是电脑生成的字体……来看内文对比(图10):图10 内文对比,可见identical之感在此提一句内文用纸,前面说过,繁体版用的进口轻涂,略轻略厚有涂层感,但英文版内文纸密度高、平滑度更好。图11展示了手写字的印刷效果:图11 英文版内页手写字印刷效果嗯,Life&#39;s too short,我们抓紧时间看看内页霉斑代表、封三的图书馆借阅日期(图12)就赶快跳到萌萌附件们吧!图12 内页霉斑及封三借阅日期(注意:大面积阴影是拍摄时光线原因,非书中所有)接下来我们一头扎进附件的海洋!前面讲了,繁体版贴心地在每个附件上标明其出现顺序及出现页码,在这个特种牛皮纸做成的附件包(图13)上,也标明了附件清单:图13 繁体版附件包附件一览:图14 附件一览(注意:图片经调整,非实际尺寸比)以上包括:电报、复印件、信件、明信片、照片、卡片、报纸、餐巾纸、双层罗盘……好,我们来到了本书又一个让读者激动不已让编辑痛不欲生的地方——23个附件,用纸几乎没有重样儿的:简单的不说,第一排的校园报纸,真用的新闻纸(背面也有新闻的);几张明信片,背面都有手写字,邮戳、编码、地址(虽然被涂黑)一个不少;第四排的“异形”报纸剪贴,年代久远;它右边的地图,是画在餐巾纸上的,是真的400*400mm的餐巾纸;最后一个,罗盘,双层可转动,以铆钉装订……这真是一本让编辑欲仙欲死的书额,呵呵。看图:图15 “异形”报纸剪贴(经过前面的提示,知道哪个是英文版了哪个是繁体版吧?)图16 餐巾纸折起来的效果,繁体版少印了一条“橙线”图17 餐巾纸展开效果,跟英文版函套对比一下最后来说说全书最后一个附件,也是解开最后谜题的最后一个工具——罗盘。请仔细看:图18 罗盘对比这是一个双层罗盘,内层可转动,红色框内会出现一串字母。如图,上为英文版,下为繁体版。我将两个罗盘的0对齐,可看出,英文版红色框内出现1个字母(白色)的身影,而繁体版出现了4个字母的身影……罗盘确实印刷差一点儿就完美啦!以上,是从视觉上看《S.》。在书中,《忒修斯之船》和J&E笔谈间都有提到“musty smell”——旧书散发出的味道。这一点,也是我对英文版设计团队佩服至极的地方:整本书都散发淡淡的旧书香味!不是单单某一页,而是整本书……我的同事龚臣帮我询问这种香味的工艺,暂时没有回音。这,将会是我要解决的谜题。以及函套方案、罗盘的设计失误处将如何解决,简体版如何做到与原版identical,谁来写字,等等等等。以上内容,我的同事马涛、龚臣教了我很多,在此感谢他们(如果你们看到,找我吃饭)。马涛提醒我注意若不插入附件,难以保持整体平整;一眼看出罗盘出现的问题,佩服^_^!龚臣帮我对每款用纸和工艺进行了测评,还提出了很多堪称“疯狂”的想法,比如附件包上的页码用隐形墨水印,要用特殊光照才显示;复印件找外面的差复印机唰唰印出来(我问用社里的打印机不行吗?他说咱们社里的是挺好的了-_-);看到封三的各款章时,他说,可以搞手工的,红蓝黑,做几个章,找人盖上去,啪!啪!啪!我赶紧制止了他。出去吃饭回来,龚臣很认真地说,是本好书,“我帮你实现它。”我一下没听清,还啊了一句,他重复了一遍,我差点儿泪洒富盛广场,脑中只有一句话:“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is working with someone even crazier than you!”但是我忍住了,淡淡地说,你太帅了。“影子写手“招募进行中《S.》不仅挑战了人们对书籍外在形式的想象,还通过“手写字”深入探究“纸书”存在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书中年轻男女主角的四轮对谈过程,和高达8种颜色的字迹,需要通过与印刷体同样分量的手写字来展现,对笔的选择、颜色、字迹和“影子写手”的耐心要求都极其考究。这样的图书、这样的招募在国内出版界史无前例。我们有耐心和信心制作出完美的简体中文版本,而找到合适的“影子写手”是正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目前,我们已正式启动“影子写手”的招募活动,希望此书能寻得志趣相投的书写爱好者,共同打造出这本完美的《S.》。■觉得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可与好友共享精彩。想获取更多好文推送?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中信出版社多样交流平台搭建中~欢迎您参与到“悦读”与“思享”的体验中来!喜欢的话也请多多向好友推荐哦~我们的微信ID是citicpub,搜索“中信出版集团”可直接找到我们!o(* ̄▽ ̄*)o“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中信出版社(citicpu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谁说懒人与“homemade”无缘?阿信给你最简家庭面包操作手册!他们用十年,给摇滚乐,革了一命给汤唯写信的吴秀波,给你写了一本书……这个六一,让孩子们忘掉电子设备,当个无忧无虑的宝宝吧!在电子化时代,杜莱对颜色的纸上演绎如此纷繁、开放与互动,足以抵抗手机按钮。韦尔奇魔术般的魅力来自哪里?他又是怎样诠释“商业的本质”的?刘墉谈金钱,坦言:会用钱的人比较长寿。“不要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那个万能的安迪,她的原型是谁呢?近50年后,黄仁宇以历史学家的身份回顾往事,重视当时的重要事件与社会情形,以亲身的经历,求历史的洞见。史上最“烧脑”内容业变革对话即将上演!一个船员一面旗,一艘船舶一堡垒,洞察一个巨大的航运世界。牛人的问题是,你已经被他撞得遍体鳞伤了,他却毫无知觉,兀自在自己牛逼的路上继续前行......如果没有这把钥匙,将我的心锁打开,我就不能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你。天哪,我们是如此相爱。天哪,我们是如此地彼此信任。天哪,我们是如此愚蠢,愚蠢到如此地相爱。生活难免不顺,当孩子遭遇别离时,我们不妨给他讲讲这条橙色小鱼的故事。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女性重要的课题。新人,你记住!要建立真正的友谊,而不是说说的人脉!在中国,为什么高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成功率只有1%?对于创业者、投资人,他有话要说。2016将近过半,你还没上当呢?这样的历史,这样的八卦,和我们脑海中的正史不断的冲撞着,也不断的刷新着我们的记忆。我们不能指望一套书就改变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但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带他看世界。上班或不上班都只是个人的选择,自由和理想也是内心给予自己的,能够乐在其中并承担自己所选择的就好。和高智商的人坐在一起打牌,你确定玩儿的是同一种游戏?手写的信是一种尊重,表示白纸黑字,永不抵赖。有时候信没有了,句子仍在脑子里,证明着曾经的爱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夏天来了,给你和你的家一起减减肥啊!人真不是东西!一个男人要多有爱,才能把动物拍成这样?假装相爱、假装欲火焚身、假装妒忌……对于被无聊侵蚀殆尽的贵族们而言,玩弄别人的真感情才是最有趣的游戏。李自成清晨登基武英殿,缘何傍晚点火焚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是一场非常大的人类革命,人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生存意义。埃隆o马斯克的人生经历,是那种可以被千百次地写进小说、搬上银幕后,每一次重看都依然激动人心的传奇故事。今天,阿信与大家一同分享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先生的主题演讲。世界读书日中信出版集团“大集”首秀,《人类简史》作者2小时演讲精髓版来啦!五月不减肥,七月徒伤悲,娱乐圈健身大咖刘畊宏教你怎样愉悦地减肥~这是一对跨国笔友的传奇爱情......一朵花的世界,信,得永生这是一本人类的大历史,却极简到读完结尾还记得开头!日,历时3小时的《你,定义未来》中信“大集”首秀在北展剧场落下帷幕,将近2700人的现场座无虚席,大家共同聆听了一场大型思想盛宴。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先生在“大集”大型作者秀视频节目上的主题演讲大部分的孩子,哪怕是大人,都对夜晚有或多或少的畏惧,这是为什么呢?贪婪是人性的一个巨大弱点,如果人类不懂节制,任意向大自然索取,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对于公民劳动者而言,尊严、权利与梦想,一个都不能少。社交,是很重要的!俞敏洪:为什么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次创业?就算以后出现第二个科比,我们也不会有第二个青春。只有在为幸福奋斗的过程中,你才会找到幸福。对,他刚出完新车,又去回收火箭了,你想了解的SpaceX都在这里!宋朝美学,极简之源citicpub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iticpub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忒休斯之船 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