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买个小米航拍大疆无人机航拍视频玩玩,在户外起飞航拍。问题来了,玩大疆无人机航拍视频的

读懂小米无人机:大疆门徒的新手村之旅
正在加载...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小米无人机以的价格,以及标准350轴距的产品规格面世。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千元无人机,反而向相反方向走了很远——带光流增稳、4K镜头。是一个致力于成为“生产力工具”的产品。这让无人机用户中比例最高的大疆用户,以及许多对小米有固定印象的人感觉“不是很看好”。毫无疑问,从参数来看,小米无人机对标的是目前仍在市面上销售的大疆精灵3 4K版。虽然价格便宜了四成,但大家疑问的是:“真的会有专业用户去买小米无人机吗?”上图是大疆官网对其精灵3系列产品的不同版本对比。其中小米无人机纸面参数最接近于精灵3 4K版:参数接近的相机、同样的光流+超声波配置、相似的图传距离。但精灵3 4K版并不是最为体现大疆技术实力的产品。事实上这是精灵3系列中最后一个发布的版本,去掉了大疆的5千米高清图传黑科技——纸面参数为高清图传1.2千米,而降低清晰度和刷新率的情况下图传距离可以延长。所以小米无人机官网宣称的图传可达2千米,至少从产品规划而言,基本接近该机技术水平。那么小米无人机的市场情况,是否可以参考精灵3 4K版呢?精灵3 4K版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大疆所面向的影像专业用户,极少出现超视距飞行的情况,这一版本迎合了这批对影像分辨率有要求的用户,而且与更高版本相比便宜许多。这为大疆赢得了更多中小规模视频工作室的专业用户。而小米无人机要切入同样的用户群,则面临众所周知的困难。大疆的品牌横亘与前自不必说。而此次发布会以直播的形式向更年轻更偏好娱乐的消费者推送,似乎也没有特别考虑向专业用户推广。大疆门徒中的“富二代”毫无疑问,大疆门徒众多(虽然未必是大疆所希望看到的),既有嫡传的,也有偷师的,还有反咬师傅的。四轴飞行器圈子里并非大疆门徒的也不少,与大疆同样出身航模行业的也有不少各有所长自立门户的。作为四轴飞行器领域的新面孔,小米无人机无疑是可以归入到大疆门徒当中的。而且看上去,似乎还是比较有前途的门徒之一。小米已经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第四极,甚至有说法认为BAT应改名ATM。小米可调用的上下游资源远超过一般的创业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未必会逊于大疆。可以说,只要小米想好好做一款产品出来,并没有绝对不可克服的障碍。但超越大疆几乎是不可能的——把小米最尖端的高手都砸进无人机项目都不现实。因为大疆拥有两面壁垒:一是大疆联合几所高校,几乎垄断了国内在飞行平台技术等方面的顶尖人才,别家只能用大疆挑剩下的;二是大疆早已完成了“预研一代、应用一代、降价一代”的层级研发体系。所以大疆在正式销售双目视觉技术的精灵4时,其他优秀厂商都还只能展示原型机,而一般厂商只能跟风对标其在降价的产品,都未必能跟得住。人才储备壁垒和技术储备壁垒,是需要很长时间很大资金投入去赶超的,而与此同时大疆还没有减速。但小米无人机以及其后续产品并不是没有可能干掉其他的大疆门徒,成为对标大疆“降价一代”中最好的产品。小米无人机成功与否,取决于小米的决心大疆在市场销售上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飞行平台和影像系统两个大件。小米在后者上的积累并不弱。如果小米倾注资源力挺无人机项目,未必不能在1/2.3英寸CMOS上做到最好,而图传技术虽没有大疆lightbridge的黑科技,但要在够用的范围内(实际使用很少超过500米)优化,对小米并不是太大的挑战。而小米在UED方面的积累可以说远胜大疆,如果能在这方面发挥长处,小米无人机可以开发出业内最友好的交互控制界面,进一步降低航拍作品输出的门槛。此外,小米如果要组织无人机开发者社区,效率可能比大疆还要高。而与通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小米也有充足的储备与供应链资源。而云台虽然是大疆的核心技术之一,不过市面上也能采购到高水平的云台系统,比如(此处广告位向飞宇开放,大木速来投广告),所以不难。最难的是飞行平台。从官网宣传来看,小米称飞控系统是飞米团队自研的——自研飞控是一个巨坑,要测试的数据比使用开源系统多得多。不过近年来随着四轴飞行器的走红,采用PID算法自研多轴飞行器飞控的开发者也越来越多,如果小米飞控是采用自研,多半也走的是这条路。开发者越多,技术风险越低,而且已经有一些工具使得自研飞控的难度,降低到采用开源飞控调参差不多的难度。这与前几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而小米最终采用与大疆精灵系列同样的350轴距,而不是传言中的小飞机,恐怕也有缩短飞控研发时间的考虑。在轴距和载重相同的情况下,许多实验数据是可以通用的。如果飞米团队对小米公司来说权重足够大,那么飞米一定在考虑完成自己独家的飞控产品,甚至不是采用的PID算法,而是类似大疆飞控的非线性算法,也未必不可能。但这一切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大疆在无人机整机走红之前,其飞控产品已经是航模圈的爆款,大疆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数据积累去改进自己的飞控。这是小米无人机团队望尘莫及的。而小米无人机同样需要足够规模的飞行实践来改进产品——现在谈这个为时尚早。“年轻人的第一次炸机”的玩笑话,并不能掉以轻心。基于这些背景知识,我的判断是,小米无人机与市场上其他忙着出货赚钱或者只是骗融资的创业公司相比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这些优势能把握好,小米的研发能力、产品能力甚至是渠道能力都可以甩一般的创业公司几条街。另外别忘了小米平衡车。大疆正在美国起诉的竞争对手YUNEEC昊翔,与小米平衡车机器人,是唯二的Realsense技术案例——这一技术今年1月份在无人机上的应用演示,在4月份被大疆嘲讽为作秀。而YUNEEC也在5月份上海的上举办开放演示回击大疆称不是作秀。——我想说的是,小米无人机在做出足够好的飞行平台和影像系统之后,去应用最新技术的机会,远超过其他创业公司。所以我猜测,小米无人机将持续对标大疆精灵系列中“降价一代”的产品,以价格优势,收割更为初级的影像用户——在目前这个时代,还包括直播爱好者。毕竟大疆的App已经可以直接接入直播平台了。小米做无人机的机会和市场,有可能宣告作为影像工具的中端无人机市场结束无序竞争。和此前的手机、手环、移动电源等产品一样,革了山寨厂的命。但这一切的猜测,都建立在小米对无人机的决心足够大的基础上。* 小米的决心,取决于给飞米打几分小米对无人机的决心够大吗?会大过空气净化器、大过手环嘛?不好说。此前有传闻小米无人机一波三折。有无人机业内人士称2015年10月左右飞米团队拿出了一个对标大疆精灵P2V+的产品版本,被小米否定。重新出发之后千元无人机并非空穴来风,但今年3月份飞米已经开始试飞此版本无人机,可能是又换了技术路线(也不排除千元机也在未来发布名单上)。但3月份的试飞状况据目击者声称并不理想。如此折腾下来,且不说小米无人机性能和稳定性在几个月后否能经得住考验,关键是小米公司对于飞米团队和这个项目的打分,是否达到了愿意全力支持的心理预期。小米生态链企业数量正在稳步向电脑上是无法流畅播放的,更不要说剪辑了。对非专业视频工作人士来说4K画质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PS又PS:小米无人机发布直播一结束,我给大疆新闻发言人发微信询问观后感,对方回复称:“雷军把无人机一些基本操作信息以及用户安全意识的必要性简单告诉了许多小白用户,这是个好事情。”哼,打官腔。腾讯科技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腾讯科技立场。
[责任编辑:chunwzh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爆料】小米无人机航拍视频首次曝光!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爆料】小米无人机航拍视频首次曝光!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城堡里聊无人机:小米无人机的看点不在无人机--百度百家
城堡里聊无人机:小米无人机的看点不在无人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MR.城堡四月底在Dronecode China的演讲中形容小米是“一只脚”踏进了无人机行业(短短一个月,屁股已经挪进来了)。2015年4月还在某无人机企业任职的副总裁曾在公开场合“炮轰”小米,称大象不应该踩死蚂蚁。
5月25号小米采通过直播发布了自己第一款无人机产品。MR.城堡并没有观看那场直播(听说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MR.城堡对于小米无人机的具体性能不感兴趣,而对于小米进入无人机领域这一现象很感兴趣。
MR.城堡四月底在Dronecode China的演讲中形容小米是“一只脚”踏进了无人机行业(短短一个月,屁股已经挪进来了)。2015年4月还在某无人机企业任职的副总裁曾在公开场合“炮轰”小米,称大象不应该踩死蚂蚁。
有趣的是,时下有很多非常“乐观”的观点
1、无人机只是小米生态上的一个环节,小米不可能投入全部进入这个领域,因此在这个领域中会产生“不对称战争”,无人机企业在无人机领域具备绝对产品、市场、技术优势。
2、无人机产业是高度技术化产业,小米很难做出优秀的无人机产品(直博中的产品已经被吐槽gogo的了)。
3、小米注意力过度分散,不够专注,很难在无人机领域有所作为。
等等类似观点。MR.城堡个人认为这类观点逻辑上有如下漏洞:1)小米对无人机行业产生影响的方式2)小米对无人机行业维持影响的方式3)无人机行业是关于无人机的
产生影响的方式不在产品
无人机爱好者或发烧友可能会对小米无人机不屑一顾,从哪个方面看都仅仅是中规中矩。4K的清晰度2Km传输距离(MR.城堡得知2km这一数字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喘口气)?真实情况和图传质量(距离,延时,数据等)都需要产品面市才能考察。至于无人机本身的各种功能及各种相关参数(抗风等级,悬停精度,续航时间)宣传是一回事,展示是另一回事,产品是再一回事。而且变化的趋势绝一般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难看”。
小米无人机对于行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它是否算作一款好产品。而在于小米的到来会将它的产业链背景、商业模式、销售方式等等带入无人机行业。
TyphoonH以及精灵4为消费级航拍无人机设立了“4K”“壁障”这一系列技术、质量门槛。虽然这些在消费航拍中实在是鸡肋一般的存在(消费航拍非常少需要视距外、多人协作飞行),但够不上这个门槛消费者心中难免不会产生“算不上无人机”的潜在想法。
同样的,小米无人机为4K,室内定位等技术划定了“2999”这一价格门槛。也许小米无人机的性能并不出众,但小米等于在向全世界宣告“4K清晰度消费级无人机价格就是2999”,这一宣告的分量如何大家心中自然有数。小米可以凭借自己的产业链及资本优势疯狂挤压对手的剩余价值。
论证这一观点的例子不胜枚举。
2..小米的大块头使其可以维持对行业的影响
什么叫做大块头呢?
2015年小米营收780亿元人民币(约合125亿美元),仅应用软件和游戏的互联网服务营收就达到5.6亿美元。对比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70%左右份额的国内某无人机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约为10亿美元。
10倍差距,无需对比某个无人机企业,小米对于全球商业无人机市场而言都是大块头一个。
回到之前的一类观点:小米的大块头在无人机行业中会相对弱化。通俗一点说它不会拿出很多资本投入无人机产品,因此这种大块头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这一类观点将企业维持行业影响的方式过于简单化。一家无人机企业如果想要维持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必须不断跟得上新的技术(不说能够引领技术发展方向,这是行业老大与老二的任务),推出新的产品,进入可能的领域。但一个大块头维持对某一行业的影响力很容易,只需要把影子投射进去就可以了。而现在小米放在无人机行业里的可不止是影子。
大块头进入无人机行业已有先例,如CES2016上拿下了CES最佳产品荣誉的TyphoonH背后的Intel,零度空影背后的腾讯。
大块头玩家的优势在以下两点:
无人机行业中能靠产品赚钱的也就是行业老大和老二,君不见3DR也割离了无人机产品业务。每天一睁开眼,“吃喝拉撒睡”(员工工资、展会宣传、差旅费用、研发经费、试验费用……)都是银子,虽然无人机行业还在保持高速增长,但因仅仅打开了航拍一个应用领域,增长速度也在放缓之中。而无人机企业开拓新的应用市场比难产还要费时费力,搞不好也有一命呜呼的风险。
一句话,无人机行业里能不能活下去是大家都要考虑的问题。
但对于“大块头玩家”而言,整个行业一年的营销大概仅相当于自己10%的水平。任何一个行业都在不断的波动中,而无人机行业在行业变化速率上显得格外出众,行业的变化,资本市场的变化都可能给某一个无人机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但对于大块头而言,无需拿出全部的精力在某个子领域中,就能在风暴面前站得住脚。
很多人认为小米进入无人机领域的一大劣势是不够专注,但MR.城堡认为多元化是小米的一个优势。
无人机作为飞行机器人,技术,硬件,软件功能都要根据任务不同而发生变化,无人机行业仅仅打开了航拍一个领域,众多蓝海尚未开采,甚至对于航拍而言也仅仅停留在比较单一的图片/影像数据获取方式上(开始有无人机企业玩家探索更多的航拍模式)。
为什么进入蓝海这么困难,是因为要面对很多新的技术问题,而之前的很多技术成果无法直接应用于新的行业应用。比如对待自拍和户外航拍,无人机产品需要的技术在很多方面并不相同,甚至承载这些技术的无人机本身也会产生诸多变化。因此无人机领域每进入一个蓝海都有着非常漫长并价值高昂的资金、技术、时间周期。举例来说,大家看看行业内着名无人机厂商在农业应用方面的现状就足够了。
而大块头玩家在多个领域已经具备该领域的技术储备,这些技术储备本身就可以应用在无人机在该领域的开拓中。同时大块头玩家有足够的资源同时展开多个领域的技术推进,凭着强大的资本后盾率先进入蓝海支流,这对于小体量的无人机企业而言实在是噩梦一场。
3.无人机行业不是关于无人机的
在MR.城堡之前的文章“MR.城堡聊无人机:数据视角看无人机 - 无人机中的城堡 - 知乎专栏”中已经提过,从数据系统的角度看待无人机行业。
因此无人机行业的技术范畴非常广发,不止涉及到无人机本身的控制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更多涉及这个系统构建目的下数据所涉及的技术内容。比如航拍一定会涉及到图像数据的传输,补包,优化等算法。在遥感测绘、农业应用、工业检测中可能就不在只是图像数据,而涉及到其他数据种类,同时对数据处理的需求也可能发生变化。
不同的数据种类,数据需求,不同的算法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不同,对实现数据处理的硬件种类等也会有不同要求。比如地理测绘中的机载专业相机拍下的结果可以保存在相机或SD卡中,回来在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而事实环境建模就要求数据能够快速处理,并让飞行器对相关结果产生相应,而不能等待无人机走完一圈再下载分析。
说了这么多,小米在智能硬件系统中布局已久,无论是硬件平台种类,还是相关硬件技术都有自己的涉足,因此更容易在大系统中进行整合。而这种系统整合能力对于无人机企业而言是非常吃力的。
在CES Asia2016里走一圈,问一问无人机展览企业,你们的APP能给我看一下么?十家企业,九家的都看不到。
小米介入无人机领域给行业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内容。MR.城堡无意于预测小米无人机本身是否会是一款优秀产品。因无论小米无人机这一款产品的表现如何,一股无人机行业不能回避的力量已然临窗而现。
更多无人机行业资讯,请关注宇辰网(微信号:yuchenshiji)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土地市场火爆基本上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合谋玩的一种欺骗市场...
谁是独角兽
杨国英观察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超详细无人机新手教程,五分钟学会航拍! -- 极客视界 -- 传送门
超详细无人机新手教程,五分钟学会航拍!
如果经常看跑男或其他综艺节目时不时看到一些无人机在空中晃悠,如果你正准备不买单反而考虑入手一部无人机而又对航拍一无所知不知道怎么开始。看完这个教程,你就都明白了。这两年得益于无人机的技术发展,航拍逐渐流行起来。同时GPS 定位系统、电池以及 Go Pro 式的运动摄像头越来越便宜,加起来不会超过一部入门级单反的价格。除了摄影,鸟瞰视角的视频拍摄也因为机动平衡环(motorized gimbals,一种用于视频防抖的装置)的造价降低而不再是个难题。早期的无人机航拍作品艺术性都不强。因为那时候人们才刚刚意识到无人机能做什么,比如这个爬铁塔:现在无数的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借助无人机的视角,拍摄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比如说 Renée Lusano 拍摄的这段:就像地面上的摄影,航拍细分起来也有很多类别。有些人喜欢拍摄一些缓慢而稳定的、非常电影化的镜头。而有些人则喜欢不用任何防抖装置,让无人机快速飞行,拍摄出来的作品风格非常粗犷。比如 Charpu,只要提到这个名字,航拍爱好者们都会默契地会心一笑。Charpu 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用一个极其简陋的小四轴来完成的:除了实时手动控制,无人机的路线和拍摄视角也可以预先编程设定。有人用这种全自动的方式也拍出了不错的作品。比如说下面这个用无人机跨越整个香港:首先,你要有一部无人机要想拍出好看的航拍视频,首先你必须学会怎么操控无人机。在这里推荐两款入门级的小四轴:Hubsan X4 和 Blade Nano QX.Hubsan X4是一款小巧的四轴飞行器,自带遥控器,在美国亚马逊上的售价是 50 美元。它的特点是简单易用,开箱可飞;但是只支持 7 分钟左右的飞行时间,你最好多买几块电池。虽然机身不怎么怕摔,但是螺旋桨很容易摔坏,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你也应该顺便买一套备用螺旋桨。Hubsan 有两种飞行模式。以第一种模式飞行的时候,无人机的反应比较迟缓,你可以在这个模式下练习基本的悬停和巡航等操作。第二种模式则灵敏度比较高,能够以更高的速度飞行。Blade Nano QX的尺寸和 Hubsan 相当,但是各个型号的价格却要贵上 40 到 60 美元不等。要解释这两款飞行器之间的不同,我们需要理解上面说到的两种飞行模式。1、姿态模式(attitude mode)此时遥控器控制的是飞行器的倾角。放开摇杆,无人机会在某个水平高度悬停。而且在这个模式下,我们所能够调整的角度范围也是有限的:就算把摇杆推到尽头,飞行器也只会往前或往后倾斜到某个最大角度,而不会整体翻转。2、速率模式(rate mode)这个模式只有Blade Nano QX 才有。在这个模式下,摇杆控制的是无人机倾斜角度变化的快慢。如果放开摇杆,无人机不会悬停,机身会保持当前倾角不变。而且这时候倾角大小是没有限制的。所以如果你把摇杆向前推到尽头,飞行器就会做一个前空翻。注意 Hubsan X4 是没这个模式的,因此 Hubsan 是没法完成空中翻转的动作的。区别很清楚:如果你想拍出电影式的稳定画面,也没兴趣玩竞速和花哨的飞行动作,那么一部Hubsan X4,配上备用电池和螺旋桨就够了。Hubsan有个型号自带一个小摄像头,价格稍贵一些。还有支持第一人称视角的型号,价格更贵,传输距离只有二十多米。在这里都不推荐购买,因为拍摄质量实在太烂。而且大多数人的第一部无人机都会面临被摔的命运,当然是买越便宜的越好。如果你实在想玩玩竞速和飞行特技,但是预算又不太宽裕,推荐Blade Nano QX 3D RTF(备好电池和螺旋桨)。价格只比非3D的版本贵上20美元,但是从此你就能让无人机倒着飞。如果你不小心把无人机正面朝下落在了屋顶上,3D RTF可以让你倒着重新起飞,而不必费劲爬上屋顶取下来。如果不差钱,可以试试Blade Nano QX FPV RTF. 名字里的“FPV”表示它自带一个小摄像头,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实时传输拍摄内容,让你以无人机的第一人称视角体验飞行。飞起来的时候它和其他大一点的竞速无人机没什么区别,但是因为体型小重量轻,所以不幸摔落或者碰上什么东西的时候,对无人机和障碍物的伤害都不大(这一点很重要!)。结论:对于入门玩家来说,在预算范围内随机挑一款就好。没必要花太多时间来研究比较各款机型的优缺点。等你熟悉了飞行操作,知道了自己的需求,升级机器的时候自然懂得该怎么选。基本飞行技巧等你的无人机到手之后,下面有几种方法可以练习基本的飞行技巧。下面的练习都不需要第一人称视角,但是它们都是最基本的操控练习。万一第一人称视角不能用了,你也能够凭着肉眼观察让无人机安全回家。起飞之后在一米左右的高度悬停,完全松开遥控器的摇杆,观察无人机的偏移方向。然后降落,依照附带的说明书指示,对无人机进行调节。然后再起飞悬停观察。反复几次,直到你不给任何输入,无人机也能够在空中稳定悬停。“稳定”指的不是在空中完全一动不动,而是指无人机每秒的涨落幅度在5厘米以内。新手常犯的错误是过度补偿(overcompensate),即油门推得太大,导致起飞过快,然后又一下子松开摇杆,导致下落的速度太快,甚至碰到了地面。正确的做法是缓慢地给油门,让飞行器慢慢达到平衡状态。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在要撞上东西之前持续给油门,这样其实很不好。如果感觉快要撞上障碍物了,正确的做法是把油门推到0,让无人机轻轻地自己掉下来。当你的无人机能够在空中悬停之后,尝试用遥控器的纵横摇杆来控制无人机飞行。让它飞到稍远的地方,然后回来。现在暂时不要偏航(yaw)。遛狗:选一块空旷少风的地方,让无人机在你面前一米处起飞,控制它向左或向右偏航。同时身体始终保持在无人机的背面,这样你能够更好地判断偏航的方向。缓慢地重复几次,直到有感觉为止。挑一块方圆30米或以上的空地。无人机起飞后让它飞到你的左侧,然后180度转弯,再飞到你的右侧,反复几次,你会发现如果中途让无人机悬停,再次启动就很容易就会忘了它的朝向,甚至撞上障碍物;只有一直不断地飞,你的大脑才会适应无人机的朝向,遇上障碍物时的反应也更加迅速。安全问题总的来说,我们上面谈到的入门级小四轴还是挺安全的。即使不小心碰到人或其他障碍物,都不会带来什么大的伤害。但是万一接触的是特殊部位,比如说眼睛,就变得相当危险!因此,永远不要在人多的地方飞行!切记不要用你的飞行器去向路人挑衅;不要有人让你降落,就听话降落;注意不要碰倒别人的东西。从小四轴升级到大四轴随着你的飞行次数越来越多,你会逐渐不再满足于巴掌大小的小四轴。如果你想拍出更好的航拍作品,在这里我推荐另外三款无人机。首先是价格亲民,到手可飞的DJI Phantom 3.不久之前刚推出的Phantom 3和前一代相比有了很大进步。Phantom系列的特性基本上都取自Inspire 1,但是前者的优势是体型小,便携性更好。基于声纳和视频的导航系统可以在无GPS信号的室内精确导航,附带的摄像头各项参数与Inspire 1相似,整体续航能力也比Inspire 1要好。配备用电池的Pro版售价1359美元,高级版(Advanced)则便宜了100美元,还不算太贵吧。该选Pro还是Advanced取决于你的预算,但是强烈推荐上Pro. 因为前者的摄像头能拍4k视频,而Advanced版则限制在1080p. 就两者的差价来说,还是很值的。DJI Inspire 1要不要升级到Inspire 1其实取决于你的需求。在下面这几个场景里,Inspire 1有着Phantom 3无可比拟的优势。Inspire 1的电机比Phantom 3更强劲。如果你飞得地方经常遇到大风,后者也可以保持稳定。请注意,风速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就算地面上没有风,普通的无人机升到高空也可能会被大风吹走。而且Inspire 1的起落架在起飞后可以缩回,在大风场合也不会阻挡航拍的视线。如果你要进行非常专业的拍摄,比如说“从几棵树的狭窄缝隙中穿过,同时摄像头的视线要紧跟旁边的车,然后抬起抬起摄像头逐渐聚焦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可以选择Inspire 1。它支持多遥控器操控,让一个遥控器控制飞行,另一个遥控器控制摄像头。Inspire 1的支架可以用于固定第三方相机。所以如果你想用自己的相机来进行航拍,也可以考虑Inspire 1。 Phantom 3的相机是集成到机架上的,不可拆卸。除非动大手术,否则很难升级摄像头和传感器。话虽如此,Inspire 1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价格贵,体型大,电池寿命短,看上去也略丑。其实无人机的颜值也挺重要的。另外Inspire 1不能自动驾驶。所以对不少人来说,Phantom 3其实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TBS Discovery Pro这款机型是为DIY爱好者准备的。如果你喜欢裸露的机架和线路板带来的工业美感,也不想被各大厂商设置的禁飞区束缚手脚,那么依照自己的喜好DIY一款无人机是个不错的选择。TBS Discovery Pro系列配备4S电池,起飞和降落速度极快,完爆任何DJI系列。上面的横跨香港就是用TBS Discovery Pro拍摄的。不过和 Inspire 1相比,Inspire 1在任何情况下视角都不会阻挡,而TBS摄像头的位置决定了只要机身倾斜超过一定角度,视角范围内就会出现障碍物。看完下面这个你就知道TBS Discovery Pro的改造可以牛逼到什么程度:via: mediumGeeker说对于无人机的线上社区,我的一贯态度都是:这些地方都很赞,你可以得到过来人的建议,也可以观摩牛人的作品。但是,如果你想真正地开始玩航拍,先买一部Hubsan入门机再说。天天泡论坛并没有什么卵用微信号:GeekView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极客视界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极客视界,创造极致生活
极客视界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6月7日 15: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机航拍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