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五前传后面部分 主角团被送到了一个都是冰的清新世界 感觉在世外仙境传说2 等到回去的时候发现别人已经过

【慢行美洲】天堂在上,阿拉斯加九日极光童话自驾
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
欢迎加我微博:@蘑菇张-NKU
微信订阅号:蘑菇张的行摄拼图
定期有福利送出哦&~
&&&&&&&日,整个摄影界都在转发一条头条新闻——20年来最强极光风暴爆发了,极光指数达到Kp8.9的强度,整个极光带的人民都在拉着仇恨,而看到这条新闻的我却一时语塞——是的,两天之后我就要飞往了,千算万算,却还是错过了这一奇观。
&&&&&&&即便如此,带着对处于同一爆发时期内“余震”的期待,我们还是准时出发了,还好期待没有白费,虽不及这次极光风暴,但我们仍旧捕捉到了漫天飞舞的极光,传说看到光的人会有一生的好运,或者说只要自己相信就足够了。春假,,在这片最后的大陆,我来还一个愿,再许下一个新的愿望。
&&&&&&套用媒体为极光风暴的写下的大标题——Heavens&above,作为这一趟童话之旅的题目。天堂在上,当亲身站在一片绿光之下时,那些原本从来没有奢想过的场景都真切的出现在了眼前,在这一块心中永远不会崩塌的地方,愿每个人都能保留一片纯真的童话世界。
D1&飞机Chicago-Anchorage&+Art&Museum艺术博物馆&+&Glacier&Brewhouse餐厅&+&Hilton&Homewood希尔顿酒店;
D2&极地列车Anchorag-Fairbanks,&8:30am-8:00pm,一路欣赏极地风景&+&木屋拍极光;
D3&游览Fairbanks,村圣诞老人之家+&Dog&Sled狗拉雪橇&+&山顶木屋拍极光;
D4&游览Fairbanks,珍娜温泉度假村&+&Ice&meseum&冰雕博物馆+&泡温泉&+&拍极光;
D5&Fairbanks向北——Dalton高速——穿越Arctic&Circle圈界线——冷脚营地——Wiseman村落看极光;
D6()&&向北——Dalton高速——风光——看极光;
D7向南至Fairbanks,&餐厅;
D8Museum&of&North&+&飞机Fairbanks-Anchorage&+&Hilton&Homewood希尔顿酒店;
D9&Matanuska冰川公园徒步&+&飞机Anchorage-Chicago。
&&&&&&相机总是记录的最好帮手,这一次的行程,白天的风光跟人像的记录主要选择Canon&SX60&HS,轻便易携带,并且性能强大;夜晚极光拍摄主要选择Canon&5D3&Mark,画质细腻,成像效果很棒。
1.如何捕捉极光的影子?
1)关于极光预测
&&&&&&&去能不能看到极光?这是朋友们最经常问我的问题,事实上有着世界极光之都的Fairbanks,一年中有200天能够看到极光,如果选择在10月到次年3月之间的前去,在Fairbanks停留三晚以上,看到极光的概率在90%以上。如果选择在极光爆发最强烈的三月前往,那么只要你晚上勤奋的在黑夜中等待,极光定会如约而至。
&&&&&&&极光的最佳观测地并不是越往北越好,在极光观测网站上,你会看到一条绿色环带覆盖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只有被覆盖的部分才有机会看到极光,如果你一路向北到了,那么反倒与极光背道而驰了。地区观测和拍摄极光的两个最好地域是的Fairbanks和的Yellowknife,不过从拍摄的角度来讲缺乏前景,这一点上Yellowknife更胜一筹。
&&&&&&&关于极光的预测可以参考University&of&Alaska&Fairbanks&的&Geophysical&Institute&(http://www.gi.alaska.edu/AuroraForecast),可以知道每天极光的强度和范围——3级或者更高就很漂亮了,在我们昼伏夜出的几天中,遇到了5级的极光,漫天的绿狐尾巴就是对深夜的辛劳最好的奖赏。此外,咨询当地人,或者每晚跟同伴轮流守夜,都能够更快的获取关于极光的一手消息,每天晚上极光出现的时间不一样,从晚上十点开始,到天亮之前,都有出现的可能性。
2)关于极光拍摄设备
&&&&&&&&如果你是为了拍摄极光而去,那么一切的前提,就是你有一台单反相机,感光度要高,如果是佳能选手的话,至少要在60D系列之上,否则500D量级的选手就可以抱着充满噪点的成片哭了。镜头的选择上,越广角越好,的极光拍摄缺少前景,这时就需要利用广角的拉伸效果来弥补缺陷。此外,三脚架,快门线,备用电池,都要随时戴在身上,如果没有带快门线,那么调整好曝光秒数,设置成自拍模式,千万不要相信手按快门延时曝光会不抖!还有很多游记提到要给相机带上保暖罩,事实上是没什么用的,的温度还处于相机自身能够支持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在室外开机的时间就好啦。
&&&&&&&我用的是佳能5D3加24105的镜头,因为不是广角,效果就没有特别震撼,于是回来之后立刻入手16-35,血与泪的教训呀~
3)关于极光拍摄技巧
&&&&&&&根据极光爆发的强弱,曝光的时间长短要灵活控制,一般保持在10-20秒就可以了,爆发指数越高,曝光时间越短,此外如果肉眼可见的极光移动很快时,也要相应缩短曝光时间,这样才能够捕捉到极光舞动的轨迹,而不是变成一团荧光绿色。调整为B门长曝光之后,将相机调成手动对焦,镜头调至无限远然后往回拉一点(跟拍星空是一样的),拍摄完成后及时放到最大检查是否清晰,就可以增加的几率。焦点准确后,可以在菜单设置中关闭自动降噪功能,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曝光时间。
&&&&&&&在前景的选择上,的极光观测地比较空旷,除了下榻的小木屋之外,只有树木跟自己的车。拍摄时因为实在太空旷,我们甚至都让挖掘机成为了画面的主角。这时发挥想象力的时间又到啦,大家可以选择人肉背景做前景(长曝光会有点虚),或者周围的静物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可以借助手电补光,开始长曝光之后扫一两秒就行,不用一直打光,否则会过曝),再或者用光绘的方式“到此一游”。此外,在室外拍摄后需要盖好镜头盖再回到室内,不要立即打开,否则镜头会起雾。
2.寻找绿狐的尾巴
&&&&&&&讲过一些小技巧之后,放一些成片出来,基本上Fairbanks、附近最适合游人前往的观测地都在这里啦,选择住宿时我们的诉求只有一个:出门就能看到极光。因此,即使郊区没有网络,即使要住睡袋,即使每天为了换前景而改变住处,只要能够拍到心中完美的极光,我们都心甘情愿。
1)极光拍摄地之一
&&&&&&&落地Fairbanks办好手续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一行四人驶向住处的路上,极光便以左手绿色右手红色的姿态呈现在道路两旁的森林之上,夜路无法随时停车,负责播报极光的我一路心急如焚,欧若拉啊欧若拉,深夜的舞会不要这么急着开始。办好入住手续,小木屋的周围已经星罗棋布的站好了等待极光的人,换上最暖的衣服加入其中,正式成为一名极光捕手。
&&&&&&&晚上10点到午夜2点的天空一直被乌云笼罩,虽然极光指数已经到达4,但是大部分被木屋上方的云遮住,效果不佳。回木屋等候片刻,再出来时,终于云开雾散。此时的人们早已睡去,而极光太美,我们一口气从晚上十一点拍到凌晨五点。冬夜不算太冷,索性躺在地上看着面前的她舞动,这一晚的极光变化的太迅速,静静躺着,这大概就是苍穹之外的太阳发出的某种信号吧?不禁想起一句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地址:Hotel:(5804&Chena&Hotsprings&Road)&&,&Fairbanks
预订:(/)&&价格:每个床位$43
&&&&&&&因为距离市区远,所以这里没有光污染,就是这样一个占据了天时地利的小木屋,整座房子只有两个房间以供入住,一间男生,一间女生,共十二个床位。此外订不到床位的游人可以交十五美金在大厅避寒,会有零食提供,和极光相关的纪录片播放。络绎不绝的游客宠坏了这个地方,商业化的有些严重,如果不是住客且没有交钱,那就立刻会被主人赶走。
2)极光拍摄地之二
&&&&&&&在Fairbanks郊外观看极光的最佳住宿地中并没有的名字,但是正因为如此,这里的主人十分友好,为了照顾极光拍摄者,每一个入住的旅客都被要求在晚上不允许打开自住木屋外的大灯,以免产生光污染。自从开始拍极光,生物钟自动回归国内时间,晚上大家做了饭,喝了这边特色的蓝莓啤酒,看看窗外的雪山,酒不醉人人自醉,在一片温暖中沉沉的睡过去了。
&&&&&&&再醒来时已近十点,整装出发,起初的极光肉眼并不可见,而是通过相机长时间曝光后才能发现运动轨迹,慢慢等待一段时间后,绿狐终于狡黠的露出了她的尾巴。拍摄,冷,来到的Office避寒,泡一杯面,撒上胡椒粉,刚刚要吃,同伴急急喊着我,“大爆发了”,快来看。丢下手中的面,扛着三脚架就跑了出去。凌晨两点,看到眼前的景色,终于明白为何欧若拉会被称为“绿狐的尾巴”。寻着它看到天空尽头消失之处,突然想起一句话——列车穿过长长地隧道就是雪国,夜的底下白茫茫了。
地址:2320&Fairbanks&CreekRoad,&Fairbanks,&Alaska&99712
价格:双层木屋&$270(可住四-五个人)
&&&&&&&位于Fairbanks北面6号公路的上面,对面的山头是当地极光爱好者热衷的居住地点,上山不太容易,可以向小木屋的主人借雪具。四个人霸占一整个双层的小木屋里,炉火、厨房、餐厅、浴室应有尽有,做个菜,喝点酒,早餐Office还免费提供。如果你有足够时间,在这里跟朋友、爱人住上一段时间,也是一种与世隔绝的享受。
3)极光拍摄地之三
&&&&&&&从Fairbanks向北驾驶,能够拍摄极光的可选住宿点越来越少了,在Coldfoot,我们住在这里的&。营地汇集的卡车原本是很好的拍摄前景,但不巧的是,这里过夜的所有大车整晚必须打开车灯,保持发动的状态,车体过亮,没有办法同时跟夜空曝光在一起,不然一定会有一种天外来客的科幻感。
&&&&&&&&在营地等待极光很久,而爆发的始终不明显,看过了前两日的极光大爆发,大家的审美都已经被惯坏了,于是草草拍了一张便洗洗睡了。
拍摄地:Coldfoot&camp
地址:Mile&175&Dalton&Hwy,Fairbanks,&AK&99701
价格:双人间$19999
&&&&&&&与其说这里是营地,不如说这里是一个类似于高速服务区的地方,一个自助餐厅、一个酒吧,跟一个酒店就构成了这里的全部。停车场上停满了巨无霸卡车,乍一看还以为是汽车人在这里聚会了。餐厅中也专门设有卡车司机用餐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营地都没有手机信号,可以选择利用餐厅的公共电话,或者购买很贵的无线套餐。
4)极光拍摄地之四
&&&&&&&距离Coldfoot不远处有一个叫做Wiseman的小镇,后文还会详细的叙述,因为少有人住,这里完全没有光污染。在驱车从Coldfoot前往这里的途中,发现一处极好的拍摄地,能够完全将面前的雪山收入眼底且没有杂乱的前景。雪山、星空被荧光黄的极光围绕着,奇特无比。
&&&&&&&在我们拍摄地不远,还有一个极光捕手也在拍摄,因为站在路边,为了防止过往车灯带来的光污染,他将一件外衣遮在相机周围挡光,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拍摄方式。
拍摄地:&Wiseman
地址:Timberwolf&Trail,Wiseman,&Alaska&99709
预定:(/)&&价格:双人间,公共卫浴$11212
&&&&&&&从Fairbanks一路向北到Deadhorse的途中都没有手机信号,作为其中唯一提供免费Wifi的住宿,着实应该给不错的评价,但是几次跟住处老板交流下来,总是以不愉快收场。原因之一就是无比固执,我们一行四人计划都在这里歇脚拍摄极光,但只剩下了一间双人间,一般这种情况下其他酒店会允许多交钱铺睡袋的情况,然后这家木屋的老板却全然不通情理,一直催促另外两个朋友离开,并且当他们在场时死活不肯给我们网络密码。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1.&Matanuska冰川公园徒步
&&&&&&&著名的Matanuska冰川,位于首府Anchorage北部,这是最大的冰川,26英里长4英里宽,该冰川的消融速度为世界第一。
&&&&&&&&作为冰固的一个部分,Matanuska冰川大约在亿万年前就开始了漂移,因为这里是一个气候孔,冰川内的冷空气迫使暖空气向上朝着山峰流动,这里便形成了阳光明媚的天气,比周边地区天气更好。
&&&&&&&徒步在Matanuska冰川,存活了成百上千年的它们就这样静静的矗立在那里。气温稍有回升时,便可看见冰层下面时隐时现的气泡。总是有一些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让人一旦踏入其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穿越到了另一个星球。&
&&&&&Anchorage当地的旅行社一般只提供夏天的冰川徒步活动,比较少有提供冬天徒步向导的活动,上文中的链接是我们当时选择的一日游,早上八点左右会有车和向导来酒店接我们,随后从市区到冰川需要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的前半程可以尽情的打盹,但到了后半程,睡饱的人不妨起来看看右手边的风景,巨大的冰山跟河流遗世独立的站在一起,潇洒寥落但却一点也不孤寂。
&&&&下车之后会首先在一个礼品店签下“生死书”,表明如果攀爬冰川出现事故全由自己负责。而后根据每天情况的不同,一些团队是在徒步之前用餐,一些是反过来,我们刚好是先徒步,因此在情况不确定时,建议大家早上先吃饱,并且随身携带一些高热量的零食,以便补充体力。
&&&&&&&&&徒步之前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小小的服务站,里面有各种型号的防滑脚链(免费租借),套到鞋上之后走在冰川上面就不怕滑倒啦。接下来便是跟着向导一同向冰川中徒步。整体上比较自由,在向导可视的范围内可以随意活动,向导向大家介绍着这些冰川的历史,就像是在描述一个认识很久的老朋友,而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人却早已经撒欢一样的向旁边晶莹剔透的冰川扑过去了。
&&&&&&三月份去,赶上了开春前最温暖的季节,站在通透的冰川上面,甚至能够看到冰川下涌动的气泡,冰层较薄的地方,顽皮的男孩跑上去小心翼翼踩着,便能够用脚掌的力量将冰层下的气泡赶着走。
&&&&&&被白雪覆盖下的冰川却呈现出蓝色,尤其在钻入冰洞之后,看起来会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冰川冰不全是由水结冰而成,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空气,无数的冰-气混合体在白光深入冰层并吸收之前就将他们反射了。因此,雪和冰川表面呈现明亮的白色。然而一些光穿过更深的冰川时,一些气体已经被挤出了冰,留下的气泡使得光返回原路,结果是冰川内部深处的蓝光发生了散射。
&&&&&Matanuska冰川中有一些可以爬进去的冰洞,它们的入口都相对狭小,需要全身贴地才能进入,但进去之后却有完全是另外一篇天地,深蓝色的光线下,好像整个世界静了许多。
冰川网站:http://www./&&一日游网站:/&&价格:249美元/人
&&&&&&&&Matanuska冰川是消融速度最快的冰川,天气稍微转暖,便立刻出现融化的迹象,我们徒步的那天格外温暖,尤其在爬冰洞的时候,冰川的融化感最为强烈,基本上爬过冰洞之后,整条牛仔裤都湿透了。所以如果选择在温暖的季节去冰川徒步的朋友,请带好换洗衣服或是防潮服。
&&&&&&&&整体冰川徒步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并不会感觉累,不善户外的朋友也不用担心,返回的途中会有一辆雪地摩托在服务站跟冰川之间来回往返,如果感觉累了就可以坐上摩托免费送回到服务站。
2.&Railway极地列车
&&&&&&&对于很多人而言,飞机、火车、渡轮、汽车、单车,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多是帮助自己同环境发生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太多人有着火车情结,而这对于幅员辽阔的土地来说,在合适不过。飞机的普及,几乎让的整个铁路系统转型为观光旅行服务。除了速度非常之慢外,铁路还有很多专门为了观光而设计的火车路线,西海岸往返于和的海岸星光Coast&starlight,还有之前我在乘坐的Pike峰小火车。
&&&&&&&这一次的,为了完成关于冰雪世界的童话幻想,我们特意将行程设计为从Anchorage出发,乘坐著名的极地列车,一览冬季这片最后大陆的风貌。对这辆列车最初的期待,完全来自于2004年的那部《极地列车》的动画电影,一个小男孩跟随圣诞老人来到村的奇妙际遇。那时14岁的我,身处北方极寒之地,开始了对西方大陆极寒之地的最初幻想。而整部电影的原型,就是这辆来自于的列车。
&&&&&&早晨八点,登上火车,深蓝色的车身夹杂着明黄色的侧线条,同电影中的列车那么相似,入座,旁边没有人,在金色的晨曦中向北出发了。从Anchorage到Fairbanks,选择飞机只需四十五分钟时间,而搭乘观光火车,却要投入十三个小时的足够耐心。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在这节忙忙碌碌的车厢,一些人跑来跑去的拍照,一些人静静的看着风景。虽道不相同,但总是能够拥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隔着车窗晒晒太阳,然后看着随身带着的书,这是在交通工具上最喜欢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间,就不能成为浪费。于是这十三个小时的旅程,跟自己安静的相处,成了我最愉快的收获之一。
&&&&&&&跟冬天的最相配的一本书,我想还是约翰谬尔的《我们的国家公园》,这是关于人和自然,我们和这些壮丽的国家公园之间关系的最好描述。
&&&&&&&“今天,到大自然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这正是我们所乐见的。成千上万心里较粗生活在过度文明之中的人们开始发现:走进大山就是走进家园,大自然是一种必需品,山林公园于山林保护区的作用不仅仅是作为木材与灌溉河流的源泉,它还是生命的源泉。当然们从过度工业化的罪行和追求可怕冷漠所造成的愚蠢恶果中猛的惊醒的时候,他们用尽浑身解数,试图将自己所进行的小小不言的一切荣融入大自然中,并为大自然增色添辉,摆脱锈迹与疾病。通过远足旅行,人们在终日不息的山间风暴里清洗了自己的罪孽,荡涤着由恶魔编织的欲网。”
&&&&&&&除此之外,看着列车沿岸远处的Mount&Mckinley,以及近处的麋鹿跟山羊,成为了活动双眼的最好选择。
&&&&&&&Mount&Mckinley,,是整个洲最高峰,海拔6193米,形成于侏罗纪末的内华达造山风光运动。由于地处边陲,天气寒冷,2/3的山体终年积雪,山间经常笼罩在浓雾之中,冬季的时候,可以选择乘坐小飞机到中去看看,价格比较贵,大概在800美金以上。夏天的时候,区由于受到温暖的太平洋暖流影响,气候比较温和,青绿一片,海拔762米以下,发育了森林。1917年,被辟为国家公园,从此成为仅次于公园的第二大公园。
&&&&&&&冬季的,天气阴晴不定,列车上的向导告诉我们,看到的几率在20%左右,而我们搭乘的这天则幸运的见到了她的面庞,整车人激动,贴着车窗拍着,而列车长也贴心的帮我们停稳了火车,让人们可以在两节列车之间衔接处打开车窗拍摄远山,当然,随即带来的结果就是——晚点一小时。
&&&&&&经过几个转弯,遇见数次后,对于山的崇拜暂时到了一个疲劳的时期,这是发掘不时从森林里钻出的动物,到成了在列车员的带领下,大家集体参与的消遣项目。驼鹿,这个大块头的家伙,是在沿途最经常能够看到的动物,当听到列车员喊“moose”的时候,请集中精力在指定方位寻找。沿途中,我一共看到了不下5只驼鹿,数只山羊,它们有的只是在列车旁边一闪而过遁入树丛,有些却是胆大的在列车前面奔跑,仿佛要与这个黄色的铁家伙一比高低。时而有鹰飞过,落在树上,机警的审视着眼前的猎物。这是自然的馈赠,身处其中便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平静的快乐。
购票网站:
/travel/Transit/RailSearch/RailSearchResults/tabid/364/Default.aspx&&小贴士:
&&&&&冬季从Anchorage至Fairbanks的火车只有一趟,每周六发车,周日返回,客运列车厢只有短短两节,因此想要乘坐的朋友请提前在网上订票,提前一个月最好。
&&&&&&因属观光列车,两节车厢之间有供游人拍摄照片的地方,打开车门的窗子,就可以拍到外面的风景,车开时风比较大,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拍摄风景时请注意将快门速度调高,否则高速行驶中拍摄的照片容易糊掉。在拍摄列车转弯时需要提前判定方向,列车将要向左转时,提前在左边的车窗找好角度,这样才能拍到带有延伸线的构图,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当然,在风景非常好的地段,通常都会有大批乘客挤在一起拍照,所以在拍摄到自己喜欢的照片之后,请不要一直霸占着最佳视角,把位置让给后面的人,只有懂得分享的旅程才能长久。&
3.&Anchorage&Museum&&&&&&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旅行当中一直坚持一个习惯,就是在初来乍到一个城市的时候,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馆看看,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和熟悉这个陌生的地方。因此,在到达Anchorage的第一天,我们便寻找城市中的博物馆。
&&&&&&作为最大的城市,博物馆的确不少,但是其中不乏味儿童设计的趣味性博物馆,按照Google地图搜索到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地方,进入其中转了一转,立刻转身离开。驱车来到当地的艺术博物馆,这样才对路嘛。
&&&&&Anchorage&Museum是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整州游客访问数量排名前十的景点,博物馆的使命是通过艺术、历史和科学连接与世界。整个博物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
&&&&&&史密森研究中心:位于博物馆的二楼,内部展示了来自史密森学会的600件稀有的原住民文物,包括传统的面具、礼仪服装和狩猎工具。一个一个展柜看过来,基本就对这片神秘土地的原住民民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最为神奇的,就是他们都有着人的面庞,和的人长相极为相似。
&&&&&&历史美术馆:主要讲述人民的历史,重点展示了主要历史时期的文物,包括时期、淘金时期和二战时期的内容。进入展区有一台显示屏,里面用漫画的方式展现了特有的动物,驼鹿、狐狸、熊、兔子等等,看着他们活泼的扭来扭去,实在是太可爱了。
&&&&&&&北方艺术:主要展出了以野生动物和自然风景为特色的展品,包括河巨幅的油画,在这里可以看到巨大的驼鹿,熊,牦牛,甚至还有猛犸象的标本,算是弥补了冬季来看不到太多动物的遗憾。
&&&&&&想象力探索中心:这一部分更类似于亲子活动场所,其中包括了一个巨大的泡沫,大到足以容下一个人,里面几个孩子玩儿的不亦乐乎,看到我们拿相机准备给他们拍照,更是停不下来的一遍又一遍的制造泡泡。此外还有一张地震震动台,一个内有本地还行的可触摸海洋水族池,如果带孩子来到,不妨来到这里看一看。
博物馆网站:https://www.anchoragemuseum.org/&&地址:625C&Street,&Anchorage,&AK,&99501
门票:成人15美元/人,学生10美元/人
时间:夏季时间(5月1日-9月30日),每天9am-6pm开门,冬季下午5点就关门了。
&&&&&博物馆里面可以拍照,请不要开闪光灯,因为玻璃会反光~此外博物馆内提供自助存包处,但是一定要准备好硬币哦。
4.Dog&Sled狗拉雪橇&&&&&&&冬天的Fairbanks并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乘坐狗拉雪橇算是其中一项,这是最传统的交通方式之一。为了保持狗拉雪橇的文化和哈士奇的品种,从1973年开始,在每年的三月份,都会举办狗拉雪橇的竞赛,起点为Anchorage,终点在Nome,赛道的全长为1790公里。由于2015年的天气过于暖和,比赛的起点向北延伸至Fairbanks附近,如果你去的时间刚好,那么便能够见证这个属于雪橇犬的盛会。
&&&&&&&头一天晚上在拍摄极光的Chandarlar&Ranch现场预定好狗拉雪橇的活动,在第二天约定好的时间内,便有负责狗拉雪橇的人来小木屋接我们。开车的是一个老奶奶,在七拐八拐走错好多遍路之后,我们终于到了一个家庭养狗场,下车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白色的雪堆上摆着一排彩色的塑胶恐龙玩具,接着男女主人跟三个衣着鲜艳的小孩子便从木屋中跑了出来,来自家庭的亲切感,迎面而来。
&&&&&&&主人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是雪橇犬的首批客人,所以它们每一只都充满了干劲,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两位男士先出马了。闲着的功夫,我们两个女生跟随女主人一起参观了这个拥有20余只雪橇犬的农场。
&&&&&&&走入雪橇犬的栖息地,一片犬吠声,不害怕,因为从小对狗就有一种无比亲近之感,尤其是自己也有养狗的经历。通过跟女主人聊天,得知这些雪橇犬都是跟哈士奇的混血,虽然身形不如我们平时所见的纯种哈士奇帅气,也没有纯种身形庞大,但是这种混血的犬类更加适合雪橇犬的工作,普通的哈士奇奔跑速度在20英里/小时,而这种混血哈士奇能够达到30-40英里/小时。并且从工作中流露出的智商水平,感觉也要甩开纯种的“雪橇三傻”们几条街。
&&&&&&&跟着女主人向雪橇犬栖息地深处走,每只雪橇犬都有自己的居住半径,沿着半径之间的小路走,就不会被扑倒,但是,这些可是三傻们的后代啊。坦然走进去,一只雪橇犬猛的站起来一扑,倒是不怕,但它立刻就被紧随而来的女主人拉了回去。
&&&&&&看到这些热情的雪橇犬,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书,那时迷恋动物,于是几乎看遍了所有动物小说,里面关于狗性的知识到现在还略知一二。看这里每只雪橇犬见到陌生人的反应,就大概知道了它们在整个团队中所处的位置。一些充满干劲但思维简单的狗,见到来访者便会做出站立起来扑人的动作。
&&&&&&&而一只位于栖息地中心位置的母狗,在见到我们前来时,并不狂吠,也不站起来扑咬,只是用它机警的蓝色眼睛审视我们,趁我抚摸另一只狗的时候,偷偷在我后面闻身上的味道。女主人说,她就是这一群雪橇犬的领导。
&&&&&&&一路聊着,三个小孩也一直跟在我们左右,女主人说她每隔一年便添一个小孩,于是加上肚子里的小宝宝,家里已经有四个小孩了。每隔孩子的性格有所不同,大儿子是个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的小男孩,一路上总是试图抢妈妈的话向我们介绍每一只狗的来历,虽然我们听不太懂他自创的说话方式,但是显然他非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
&&&&&&&二女儿是个酷酷的女孩,带着一副粉色的太阳镜,跟一件深蓝色的连体防寒服,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确认她是个女孩。小姑娘不太同人说话,但却对雪橇犬们照顾有加,看到雪橇犬的旁边有粪便,便拿起铁锹将粪便铲倒旁边的垃圾桶中。嗯,还是个实干型的小姑娘。除此之外,二女儿还十分较真,她站在我旁边教我讲她的犹太名字,我跟着念了十遍,她还是一直说我的发音不对,好吧,果然没有语言方面的天赋。
&&&&&&小女儿则是最可爱的,一身粉色的衣服帽子加上洋娃娃般的脸庞,任谁都认不住抱着她在脸上亲一口。而就她妈妈所言,千万不要将相机交到她手里,否则就再也拿不回来了,果然,这个好奇宝宝抓住我的相机便朝着镜头里面一探究竟,可是看着她纯真的面庞,又有谁忍心苛责她一下呢?
&&&&&&&&转眼工夫,男主人带着雪橇犬跟两位男士回来了,刚刚奔跑过的雪橇犬们依旧摩拳擦掌整装待发,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男主人的授课时间。一声令下雪橇犬们又开始奔跑了起来,坐在雪橇上的我们因为有男主人操控全局,所以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
&&&&&&&男主人告诉我们,因为这种雪橇犬属于中大型犬种,所以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奔跑,否则是会生病的,这些运动量对于他们来说不算多。看看雪橇犬们的零食,可是真正的三文鱼片啊,比我们吃的都要丰盛很多。
&&&&&&&雪橇犬们通常以十只为一组,两两并行,每一组搭配都是主人精心设计的,一般都是一只年长的狗带一只年轻的狗,以便传授经验。而打头阵的雪橇犬除了具有良好的体力外,还需要对方向和速度的把控有准确的掌控,而这些都是通过长期的培训和对性格的培养、选择才能确定的。
&&&&&&&队伍中有两只狗非常活泼,即使在奔跑中也不忘互相打闹,男主人说他们一只年纪很小,还比较冲动,而另外一只虽然年纪稍大,但却是“老顽童”的感觉,所以它们在一起既是师徒也是玩伴。
&&&&&&&而处在队伍最后的两只狗则是父子,它们一家三口中的妈妈就是之前看到的那只母狗,整个团队的核心,狗爸爸也有着同样的沉稳。男主人说一般来讲不会让父子同行,而这一次如此安排的目的是因为狗儿子想要成为这个雪橇犬队伍的领导者,于是需要父亲在一旁指导并且教会他如何沉稳。
&&&&&&&这便是雪橇犬中的哲学,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那么不妨看看《野性的呼唤》这本书。
&&&&&&在急行中雪橇犬经常会咬道路两边的积雪,男主人说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口渴,而是通过吃雪的方式来降低因为奔跑而产生的巨大热量,就相当于充当散热器的功能吧。
地址:位于Chena&Hotspring路上
价格:80美元/人,耗时2小时左右
&&&&&雪橇犬在奔跑过程中会溅起石子和雪块,经常会打在人脸上,因此带好护目镜非常必要。
5.村圣诞老人之家&&&&&&&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的公路旁边总是会树立些巨大的塑像,在Fairbanks村的路旁,就有着全美最大的圣诞老人雕塑,只要开车从路边经过,就绝对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地方,而这也正是大型雕塑设立的目的——吸引顾客。
&&&&&&&&如果说之前乘坐极地列车来到冰雪之地是童话故事的开始,那么跟着《极地列车》故事的发展,我们终于来到了圣诞老人的家。是的,这里就是童话故事中圣诞老人住的地方。
&&&&&&&&周日早晨来到这里,一切都好像还在睡着,四处安静的很,邮局商店都没有开门。而其实每年12月的时候,这个小小村的邮局就会繁忙起来,每天无数信件从世界的各个角落雪片般的飞过来,这些信件上的收件人都是“圣诞老人”,地址是“村”,这些信大多是由孩子们寄来的,当然也不乏成年人写信为了得到“村”的邮戳。
&&&&&在这个圣诞老人的家里,可以看到一大面墙上都贴满了全世界各地儿童写给圣诞老人的信,中文、英文、法文、韩文等各种语言。很多孩子的信都是先问候圣诞老人,然后列举出今年自己良好的表现,最后列出礼物清单。而圣诞老人之家的工作人员还会挑选一些信件以圣诞老人的口吻回复。&
&&&&&&早晨来到这里,纪念品商店还没开门,于是到小镇的其他地方转转。离纪念品商店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小型农场,里面住着圣诞老人的驯鹿,在院子里面悠闲的踱着步,看来圣诞节过后的驯鹿生活很清闲哦。
&&&&&&&继续向农场旁边的树林向里面走,可以看到一些拙劣的冰雕,还有一条小河,童心大发,跟同伴跑到冻起来的河里去散步,故乡的感觉瞬间袭来。
网站:/&&地址:101&St&Niholas&Dr,&NotthPole,&AK,&99705
&&&&&&&从&Rd和Nordale&Rd交界处向南开17英里,或者从Fairbanks出发沿2号公路向东都可以到达这里。
&&&&&&&村邮局在周末的时候不开门,想要在这里收集邮戳的朋友一定记得避开这个时间段哦。
6.珍娜温泉度假村&&&&&&&是Fairbanks声名远扬的度假村,几乎所有冬季前往的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打算住到这里,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有着著名的雪地温泉,想象一下,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夜晚,穿着泳衣坐在温泉里,抬头看着极光在眼前变化,应该没有什么比这更浪漫的事情了。抱着这样的期待,我们一行人煞费苦心订到了这里一晚的住宿,两位男士还要自带睡袋打地铺。
&&&&&&&在我们看来,人并不是很会享受的民族,捏脚开背推油一系列活动都没有,对于他们来说泡温泉就是超乎寻常的享受了,这便为的火爆跟神秘增添了几分味道。
&&&&&&&&驱车前往温泉度假村,沿着&Rd一路向东开,很快就进入到手机信号无法企及的地方,又因GPS不包含的地图,我们一度陷入慌乱。看着纸质地图沿路开着,见车问路,发现大家都在寻找着温泉度假村的下落,判定好方向,我们决定沿着主路一直开下去。果然,在重重雪山之后路的尽头处,出现在眼前。
&&&&&&&&进入度假村,典型的雪地小木屋一字型在眼前展开,上面还有鹿角作为装饰,带着浓浓的原始气息。距离入住还有一段时间,我们移步到游客中心报名这里的一些活动。慕名而来的游客太多,原本世外的地方竟然多了一丝世俗气息,不喜欢。
&&&&&&&&游客中心可以选择的消费项目有很多,乘飞机看、坐雪地列车,我们只选择了这里最具特色的冰博物馆。每隔两个小时就有一次参观,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解说。在预订参观项目时,可以选择购买博物馆酒吧内的苹果Martini喝,酒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因为装在了冰制的酒杯里而有所不同。
&&&&&&&集体在冰博物馆面前站好,人聚齐之后,向导打开门领我们走了进去,旋即把门锁上。从向导口中得知,这座冰博物馆是花了十年时间建成的,冰雕形状各不相同,都是他们用在自然中找到的天然冰块做成的。
&&&&&&向里走,整座冰博物馆的规模着实不大,除了门口两座雕刻比较精细的冰雕之外,其余实在是不堪入目。十分钟时间逛完整座博物馆后,我的内心不断呐喊,请到我的家乡来看冰雪大世界,绝对胜这千倍万倍!当然,在也可以一睹冰雕的高超技艺。每年冬季的时候,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团队都会在待上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包括、范德堡在内诸多冰雕主题展览的雕刻工作,绝对震撼人民的眼球(冰雕内容会在我接下来的&美中的游记中整理出来,敬请期待)。
&&&&&&从冰博物馆里出来,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在阳光下扑腾了一会,便准备去泡雪地温泉了。
&&&&&&跟故乡在很多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除了纬度更高能够看见极光之外,其余基本没有太多不同。雪地温泉之前在家乡就已经泡过,顶着一头结冰的头发却浑身冒热气,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再到的雪地温泉,新鲜感下降很多,就权当做是一种放松的手段了。
&&&&&&&&泡过温泉后,在室内的游泳池中活动一番,因为长途跋涉而憔悴的面容重新恢复了活力,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选择酒店度假的方式宠爱自己。将近十点,一行人收拾好准备冲到餐厅吃鸡翅,却不巧已经关门,在游客中心热了泡面,就着带的零食在客房吃了,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以近十二点,我们两个妹子穿戴整齐出发守候极光,但过度游客化的温泉度假村灯火通明,唯一适合拍摄极光的角度却正对着大门,来来往往车辆带来光污染无数。拍的不尽兴,回去睡觉也罢。
&&&&&&&&这个地方,若你是为温泉而来,不妨一住,若你是为极光而来,墙裂不推荐。
预订网址:/
价格:标准双人间$313.19&(就是这么贵且小你没有看错!)
地址:2040&Richardson&Highway,&North&Pole,&AK&99705
&&&&&&&店大欺客用在这里不知道且不恰当,不过因为游客太多的缘故,这里的服务质量的确要比其他酒店低一些。首先在游客中心预定行程时因为人太多而服务人员太少,经常出现要排队十几分钟的情况;其次在度假村内设的餐厅,服务员对待客人也总是不冷不热的。除此之外,在人不是很多的温泉中心,服务人员的态度倒是很好。
&&&&&&&&&度假村内参观冰博物馆的行程价格为15美元/人,苹果Martini的价格是15美金一杯,喝之前要出示护照等证件,我因为把护照落在车里而华丽丽的错过了这次品酒的机会。
&&&&&&&如果不在入住,而是专程到这里来泡温泉,那么一次为15美金,而对于这里的住客是免费的,并且在入住时间内不限次数。温泉中心提供毛巾跟浴巾的出租,而泳衣却是免费租借的。来之前我特意买了好看的泳衣,而到了温泉度假村却发现,忘记带了......还好在这里借到了合适的泳衣。
&&&&&&&&如果想要尝试在这里拍摄极光,那么可以参加这里的极光观看团,半夜爬到山顶去看极光,或许远离度假村的光污染,会拍到比较漂亮的极光哦。
&&&&&&&&&需要注意的是温泉度假村里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无线网路,大家一起出行要尽量保持在一起,否则出现人员丢失不好联系。如果需要给家人报平安,可以购买卫星电话,如果不想这么麻烦,那么一定要在动身前往度假村之前就交代好,否则在驶向度假村的路上,说不好从哪段路开始,就进入与世隔绝的世界了。
7.&Museum&of&North&&&&&Museum&of&North,第一次听到的名字,想到的竟是《权力的游戏》里面的King&in&the&North,北境之王,十分亲切,于是决定称之为北境博物馆。作为Fairbanks市区为数不多的文化场所,这里是当地人都极为推荐的地方。在整个行程结束之后回到这里,再一次看看曾经的原住民的生活,以及在这里奔跑的动物,权当是对这趟旅程进行了彻底的复习了。
&&&&&北境博物馆属于大学的一个机构,什么?竟然有大学?这也是我到达这里之后第一个惊讶的地方。不过的确是这样,有七十余万人口依然生活在这片最后的大陆上。
&&&&&博物馆的外观以利落的白色线条呈现,给人一种舒服的美感,一眼望过去,便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山脉、冰川的想象。整座博物馆迅速看完需要大约两小时的时间,主要可以分为几个展区:
&&&&&一楼主要讲述了大陆的地质结构,包括永冻土的地貌,以及过去100年来淘金所开采出的极地化石,例如一直存在于故事中的猛犸冰象、美洲野牛、美洲狮等等。
&&&&&&此外,也可以看到很多早期人民的狩猎、生活方式与宗教生活,以及了解传承至今的鲑鱼产业,还有现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油管的建设理念等等,目的就是让民众更加了解这块土地。
&&&&&&&&博物馆一楼位于中央区域的便是镇馆之宝,这是于1950年被捕获,身高达到270厘米的棕熊,这让冬季来到,看不到太多动物的游客兴奋不已。
&&&&&&&&博物馆二楼的部分主要展示了过去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御寒装备,过去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他们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
&&&&&&&&另外在走廊的一个小角落里,有一间叫做《The&pl&where&you&go&to&listen》的房间,静静地坐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极光的声音。虽不能与天外来客对话,但听到这奇妙的声音也足矣。
&&&&&&&&除了参观博物馆之外,还可以购买博物馆电影院的门票,因为赶时间,我们只观看了一场讲述极光成因的电影。进去看了半小时,内容基本等同于科普教育片,没有太大意思,强忍着困意看完,准备离开,定睛一看,左边的男生已经睡了,再一看,右边的男士也已经开始打呼噜了。
网址:/p/&&地址:907&Yukon&Dr,&Fairbanks,&AK,99775
门票:成人12美元/人,电影票5美元/人
8.Arctic&Circle穿越圈&&&&&&&告别Fairbanks,告别在定位系统上能够找到的最后城市,一路向北,这次旅程真正的冒险开始了。我们向着圈进军,期待到达冷脚Coldfoot和死马点Deadhorse。
&&&&&在Fairbanks租了一辆很小却带有卫星电话的车(篇会详细讲解),一路向北。踏上了恶名昭著的Dalton高速,从此开始手机信号消失全无,我们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
&&&&&&&&对于这条高速要多浪费一些笔墨,在出发之前对于它并没有多大了解,只知道Dalton&Highway是世界上十大死亡高速之一,网上关于这条高速的信息少之又少,只知道冬天路上充满暗冰,整条路段没有信号,事故频发,不方便救援。而一路下来,我们却毫发无损,所以,选择靠谱的旅伴有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不开车的人,我要在这里感谢我的旅伴,谢谢你们带领大家安全归来。
&&&&&&&&&&Dalton公路全长414英里,从河到霍湾,沿途经过苔原,最远到达北部。由于坐落在极度偏远跟荒凉的地区,Dalton&Highway几乎所有路段都没有进行铺筑,路面上到处都是砾石,目的是为了给大车增加摩擦力。土地管理局提醒驾驶者,“你不会看到任何餐馆、礼品店以及加油站,所能看到的就只有森林、苔原和山脉。”
&&&&&&&&&Dalton公路是大卡车的故乡,这里除了少数游人之外,每天有无数卡车穿梭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在遇到大车时应当避让,否则后果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在一些较为狭窄的路段,会有先导车为大车开路,看到标有Oversize”标识的车,就应当立刻找一个较宽的路面停在旁边,等待大卡车安全通过之后再继续出发。
&&&&&&&&从Fairbanks到Coldfoot&camp这一段的高速景色荒芜,一路与我们相伴的只有贯穿大陆的输油管道。对于来自油田的我来说景色太熟悉,在异国他乡又好像找到了故乡。
&&&&&&&在这一段路途中,除了雪山,值得关注的景点共有两处,一处是河(Yunkon&River),天然气管道横亘在长达1875英里的河上,是地区唯一横跨该河的桥梁,因为冬季的缘故,河流被冰雪覆盖,不如夏天来看那么壮观。
&&&&&&&&另一处则是圈(Arctic&Circle)公园,开车停到公园的入口处,有一个木牌显示这里是圈,还有一些文字介绍,那么过了这里再向北就是圈的范围了。这些过去的人生里只在地理课本中学到的地理名称,正在逐渐的变成现实,本应激动万分,但轻轻迈过一步,感受到的净只是淡淡的一句,我到了。
&&&&&&&&除开两处景观,一路上最让我牵挂的竟然就是卡车,的卡车色彩鲜明,我想这也是孤独的公路上唯一能够聊以慰籍的色彩了吧。睡睡醒醒间,抬头便可看见雪山与来来往往的重型卡车,在这片孤独的土地上,似乎汽车人才是永远的主角。
9.&Wiseman村落&&&&&&中途停歇在Wiseman村落,这里是世界最靠北的长年有人居住的村落。看到中文有将其翻译成智叟村,蛮喜欢。
&&&&&&据说,智叟村在2000年人口普查时有7户人家21口人,到了201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就只有14口人了。我们所住的就是位于这里,因为很多房间都租给了常住户,所以非常难定。
&&&&&&&村中的人们要自给自足,与动物和谐相处是当地人们最重要的生活本领。在这里的一夜,不时想起一在《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我独居林中,是因为我想过一种省慎的生活,只面对生活最基本的要素,看看自己是否能从中学到生活想要教会我的东西。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在这里隐居一个月,或许会更有一番收获。
地址:小镇位于Coldfoot北侧11.5英里处,先沿着Dalton&Highway向北开一阵,然后看到Wiseman的路牌左转进入支路,沿着支路弯弯曲曲开上去一段就到了住处。
10.&向北70英里&&&&&&继续开完这条死亡高速。
&&&&&&&从继续前行,尽头就是现代公路文明的结束——Deadhorse死马点,而这也是我对此程最最期待的终点,它没有任何可看之处,只对想去的人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部分道路被河流淹没,而我们的suv底盘不够高,只能听从当地人建议,向北推进70英里,也是最后这段公路风景最好的地方。
&&&&&&不知是天气变冷还是即将到达极北之地而产生的心理作用,竟然从踏上这段路开始就不断发冷,吃饼干、吃牛肉干,几天只靠这些食物充饥,或许带来的热量不够了吧。一路开着,我在后座上半梦半醒。在一片荒凉至极的雪山当中,我们停下了车,就到这里了吧。
&&&&&&这是Dalton&Highway的最高点Atigun&Pass,位于Brook&Range山脉,被称为整个Dalton&Highway最美丽的部分。
&&&&&&去过的同伴说,如果这里没有卡车驶过,那恍然间我真的觉得到了。
&&&&&&眼前的画面已经不美,被无尽的荒凉取代,只想离开。
&&&&&&在这般唯有雪山相伴的境况下,海子的《枫》跃然脑中:天寒地冻,日短夜长,路远马亡。
&&&&&&旅程尽头了,一些人梦想的终点是一些人梦想的起点。
&&&&&&在心心念着的只有大螃蟹,吃了许久泡面,跑了几家餐厅,选出最喜欢的一家推荐给大家,名字叫做Turtle&Club,直译过来就是小海龟餐厅。
&&&&&&海龟餐厅的好吃程度跟它难找程度完全成正比,在即将没油的情况下,我们走了无数次错路,才找到这里&。
&&&&&&这家店从外观看起来其貌不扬,走进去却发现别有一番装饰,店如其名,到处都是小海龟的装饰,哪怕只是看看,都觉得赏心悦目。
&&&&&&&&这里的菜码很大,点牛排的朋友一定小心,因为就连同伴中号称大胃王的都没有完全吃完,但如果你有着人的牛胃,那么不妨尝试一下吧。我呢,当然叫帝王蟹腿啦,无论来多少只都能照单全收,怎么吃都吃不够~
网址:/&&地址:2096&Old&Steese&Hwy,&Fairbanks,&AK&99701
电话:(907)4573883
&&&&&&如何找到这家店?Turtle&Club位于Fairbanks2号公路和6号公路的交界处,从Fairbanks市中心出发,到了交叉路口时向左转,车行两三分钟左右在左手边就有很大一片停车场,便能看到Turtle&Club的招牌。&
&&&&&&&的路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如果只是在Anchorage&和Faribanks附近旅行,那么并不需要租赁特殊车辆,普通公司的四驱车足够应付,甚至爬雪坡都不费劲。如果像我们一样在Fairbanks附近的郊区拍摄极光,那么只要走高速就基本可以到达,在离雪山比较近的地方会有少许积雪和冰雪路段,不过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
&&&&&&从Fairbanks向北继续走继续摇租赁特殊车辆了,因为很多租赁公司都明确规定了不允许开的路段,Dalton&Highway就在其中,一旦出了事故,公司不负责救援。因此我们租了一辆改装车,里面有卫星电话,并且公司负责车辆救援。
&&&&&&在Anchorage和Fairbanks非常方便,在上有着非常完善的体系。在这两个比较大的城市,下了飞机就可以直接在机场,换车在机场附近指定停车场,将车停好就可以。我们在Anchorage的机场租了一辆吉普,税前50美金一天,非常便宜。在Fairbanks的机场租了三天suv,72美金一天,加税(46美金)后216美金一天。在机场可选择的公司非常多,我们提前预定了AVIS公司。因为是做极地列车前往,所以公司又专门派车到火车站将我们接到了机场,非常贴心,
网址:/car-rental/avisHome/home.ac&&预定单:
&&&&&&&从Fairbanks向北的公司就需要下一番功夫来找了,一定要提前预定,因为我们提前一个月准备也只预定到了四天的卫星车,这直接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前往Coldfoot。我们选择的公司叫做Arctic&Outfitters,在一个小型的飞机场旁边。这家公司提供的设备非常完善,卫星电话、急救箱、雪胎一应具全,车内还备有两个备胎,让我们放心很多。开车之前,工作人员教会我们如何使用卫星电话,包括一旦出现意外应该拨打的电话顺序(先拨打公司,再不打附近的救援站)。可惜公司只提供了福特Escape,车型太小,四个人的行李没办法塞进去,只能将两个28寸的箱子寄存在公司的办公室,将必需品随车带着。此外车的底盘也不够高,这也是我们没能从Coldfoot开到Deadhorse的原因。还要吐槽的是后座的安全带非常不舒服,只要有一点空间就会完全收紧,坐在后座的四天差点被勒了个半死。这台卫星车的价格略贵,每天税前179美元,每天的平均里程不能超过250英里,否则每英收0.35美金。
网址:http://www./&&
&&&&&&&从&Fairbanks向北的攻略很少,在这里多提几句:
1.&从Fairbanks到Coldfoot一共有254英里,从Coldfoot到Deadhorse一共241英里,这两段路中间冬天都没有加油站。虽然出发时工作人员说不用单备油箱,但是满箱油开到Coldfoot时油表已经降到最低了,实在是小怕。所以如果开车费油且愿意在岔路上多开一段的朋友请注意自备油箱。
2.&&很多GPS车载导航都不包含的地图,因此在购买或租导航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询问好,很多包含“全美”的地图里面也没有,我们携带的导航就不幸中招了,一路靠着路边的指示牌走完。
3.&&一路向北全程无信号,手机只能当成闹钟用,听说只有到了Deadhorse才有信号,但很可惜我们没有撑到。因此冬天租赁专用的车辆非常必要,因为车上配有无线电广播,19频道时沿途车辆的专用频道,可以用作紧急呼叫,此外,车上的卫星电话也可以用作求救,当然价格不菲。
4.&&路上大多是oversize的卡车,遇到时尽量靠边减速或者停住避让,以免发生意外。会车时经常沙石飞溅,再好奇旅者也不要开窗拍摄会车,不然车内就会变身沙漠了。此外由于迸溅而造成的车身小坑是不会被罚款的,当然仅限于特殊车辆的租赁公司。
5.&&全程需要开车灯,无论白天晚上,所以在入住时,可以看到一个服务区的大开车都开着车灯,恍若白昼。
6.&&&如果夜晚温度较低,需要将车前盖的电源插头插在停车场的电源板上,不然第二天起来可能没办法发动车辆。
7.&&的高速是全美最特别的高速,它们每一条都有自己的名字,Dalton&highway就是11号高速,是以本土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的,颇具纪念意义。
&&&&&&&&最后给陪着我们闯过了死亡高速的小泥车留个影,谢谢你一路陪伴。
&&&&&&&去往之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各种设备,因为女生总是想美美的出现在画面里,但是在找了很久的防寒衣服之后还是哭着放弃了,实在太难。这里先把我在穿的衣服贴出来给妹子们参考,随后再放上在的御寒参考。
&&&&&&&&羽绒服:Canada&Goose(黄色),亚马逊直邮
&&&&&&&&&&&&&&&&&&&&&Naning9&(白色),直邮
&&&&&&&&防水靴:Timberland(黄色),outlet购买
&&&&&&&&&&&&&&&&&&&&&Muk&Luks(灰色),亚马逊直邮
&&&&&&&&抓绒服:Columbia(黑色),outlet购买
&&&&&&&&防水手套:Columbia(白色),outlet购买
&&&&&&&附一份英文版的御寒参考,如果你是在准备装备的话,直接把这部分打出来,拿到户外用品商店指给导购就可以了。
&&&(1)&The&First&layer&or&Base&layer&&第一层
&&&&&&&Clothing&next&to&your&skin&must&wick&perspiration&away&from&your&skin&to&keep&you&dry&and&warm.&Capilene&is&excellent.&Polypropylene&is&good.&Wool&or&cotton&are&inappropriate&as&they&are&poor&wicking&layers.&&&
&&&&&&&贴近皮肤的这一层要满足保暖且速干的要求。
&&(2)&The&Second&layer&(or&layers)&&第二层
&&&&&&This&layer&provides&insulation&and&retain&your&body&heat&without&restricting&movement.&Pile,&polar&fleece,&and&synchilla&are&great.&Wool&is&heavier&and&will&hold&moisture&longer&but&maintains&most&of&its&insulating&ability&even&when&wet.&&
&&&&&&&这一层主要用来保暖,因此抓绒衫是最好的选择,从Fairbanks向北开始穿在身上就再也没有脱下来过,非常好用。&
&&(3)&The&Third&layer&&第三层&
&&&&&&&This&offers&extra&insulation.&A&down&filled&parka&or&thinsulate&are&good&examples.&Some&down&filled&parkas&can&be&used&as&outer&layer&if&they&are&water&repellent.&A&down&filled&parka&with&insulated&hood&will&keep&you&warm&&&toasty.&&
&&&&&&&这一层也是用来保暖,一般都是鸭绒等体积比较小的羽绒衣,如果这一层防风的话也可以作为最后一层。
&&(4)&The&Fourth&layer&or&outer&layer&&第四层
&&&&&&&This&must&offer&protection&from&the&wind,&rain&and&snow.&The&more&wind&proof&often&is&the&less&breathable.&Goretex&is&a&good&choice&as&it&is&very&windproof.&Make&sure&that&the&outer&layers&are&large&enough&to&fit&over&your&other&layers.&&
&&&&&&&&主要用来防风、雨和雪,基本上户外运动服都可以满足这一点。
&&&&&&多层叠加的穿戴方法非常实用,可以根据温度高低进行调整,我们去的时候温度比较温暖,加上本身比较不怕冷,因此我的穿法是上身:薄毛衣+抓绒衫/羊绒围巾+防水羽绒服;下身:保暖裤+牛仔裤/打底袜+防滑厚靴子。
We&also&suggest&the&following&items此外还需要如下防寒装备:
&&&(1)&Warm&windproof&hat&that&covers&your&ears&well,&ear&warmers&or&balaclava&&
&&&&&&耳包、耳罩或者面罩,前两个我们在每天都带着,尤其在夜晚拍摄极光时更要注意保暖,面罩虽然准备了,但是因为带上实在太傻,于是就放弃了。
&(2)pair&light&weight&fleece&gloves,&heavy&fingered&gloves&or&mittens.&Tip:&tie&small&pieces&of&ribbon&or&nylon&cord&through&the&eye&of&each&zipper&pull&on&all&zipper&heads&to&enable&you&to&operate&zippers&with&mitts&on.&&
&&&&&&&&很多攻略都建议准备两副手套,一副用于保暖一副用于防水防风,尤其在拍摄极光时经常需要调整参数,一副灵活的手套很重要。
&(3)pair&of&light&weight&liner&socks&(capilene,&polypropylene,&or&silk&are&excellent)&2&pair&of&warm&wool&or&fleece&socks&sized&to&fit&over&the&liner&socks&&
&&&&&&厚袜子很重要,去的时候我专门备了一次性的速干袜还有长的羊毛袜子,两种厚度穿在脚上的感觉很明显,建议袜子要穿厚,否则即使坐在车里也会有冻脚的感觉。&&
(4)Warm&boots&(with&double&liners&rated&to&-40°F)&In-lodge&Footwear&-&something&to&get&you&out&of&your&boots&(mukluks&with&insulation,&lightweight&insulated&boots,&even&tennis&shoes)&&
&&&&&保暖靴,购买时要注意上面标注的最低保暖温度,在华氏-40度的比较达标。靴子一定要防滑,如果只穿普通的UGG类型的雪地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防水,脚经常会湿。此外,建议靴子能买高的就买高的,因为有些地方的积雪总是出乎意料的深。我带的靴子是同伴中最高的,因此很多时候充当了开路的角色,完全不用怕雪进到靴子里。&
(5)Sunglasses&that&block&out&most&ultraviolet&rays&and&sunscreen,&spare&hats&-&a&wool&stocking&cap&makes&a&good&&a&lightweight&hat&or&headband&is&often&useful,&lip&balm&and&comfortable,&warm&clothes&for&the&evenings.&&
&&&&&&&太阳镜跟滑雪镜都很重要,因为长时间在雪地中行驶容易患雪盲症,带上之后一是可以保护眼睛,另外也可以防晒。滑雪镜则是在前面提到,在玩狗拉雪橇等户外项目时候可以防止石子飞溅。&
(6)Bring&along&some&packages&of&hand&and&foot&warmers.&To&use,&simply&open&a&packet--contents&are&air-activated,&providing&heat&for&up&to&seven&hours&&
&&&&&&&带一些暖宝宝的手贴和脚贴很必要,冻脚的时候基本上是靠这些小东西挺过来的,晚上拍摄极光的时候在靴子里塞一个,手里捧一个,能够在夜里坚持更长时间。
&&&&&&&酒店的概述在前文中大多已经讲过,这里就将每晚酒店的信息罗列在一起,供大家参考:
1.&HomewoodSuites&by&Hilton&Anchorage
地址:101&W&48th&Ave,&Anchorage,&AK&99503
价格:两室一厅&$261
&&&&&在Anchorage酒店的选择很多,这家希尔顿在机场-酒店,市中心-酒店之间有免费的摆渡车可用。上网免费。
网址:/&&地址:Hotel:5804&Chena&Hotsprings&Road,&Fairbanks,AK
价格:每个床位$43
地址:2320&Fairbanks&CreekRoad,&Fairbanks,&Alaska&99712
价格:双层木屋&$270(可住四-五个人)
预订网址:/
价格:标准双人间$313.19&(就是这么贵且小你没有看错!)
地址:2040&Richardson&Highway,&North&Pole,&AK&99705
5.&&Wiseman
预定:/&&地址:Timberwolf&Trail,Wiseman,&Alaska&99709
价格:双人间,公共卫浴$112
6.&Coldfoot&camp
预定:/&&地址:&Timberwolf&Trail,Wiseman,&Alaska&99709
价格:双人间,公共卫浴$112
7.Westmark&Fairbanks
预定:/destinations/fairbanks-hotel/
地址:813&Noble&St,Fairbanks,&AK&99701
价格:标准双人间$96&
--------------------------------------------------End---------------------------------------------------------
@蘑菇张-NKU&
&&&&&&&&旅行体验师及酒店体验师,新浪签约摄影师,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旅居,之后常驻。供稿于《环球时报》、《国家旅游》、《云端》等多本旅游杂志。对生活的定义就是能够在世界尽头的某个角落安静的折腾。合作约稿请联系
本篇游记共含25568个文字,181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蚂蜂窝客服:国内 海外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丽丝梦游仙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