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键盘光轴好不好打游戏是用光轴好还是黑轴好?

机械键盘用哪种轴打游戏最好_百度知道
机械键盘用哪种轴打游戏最好
青轴打字用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黑轴W和ctrl经常被按到底容易疲劳,光轴也是一种适合打游戏的轴,茶轴是万用轴FPS游戏用红轴
机械键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4728|回复: 3
血手幽灵B740 光轴光速机械键盘 进阶体验
TA的每日心情怒 10:01签到天数: 20 天[LV.4]偶尔看看III
本帖最后由 ultrakiller 于
11:31 编辑
DSC07509.JPG (88.66 KB, 下载次数: 2)
13:27 上传
& & 之前对血手幽灵最新款光轴机械键盘B740作了外观及功能介绍,本篇主要对B740的键帽用料、光轴性能、手感体验等进行更加深入的评测。惯例来几张酷炫的霓虹彩灯刷眼提神。
DSC07533.JPG (81.18 KB, 下载次数: 2)
13:27 上传
DSC07571.JPG (80.76 KB, 下载次数: 2)
13:27 上传
DSC07577.JPG (68.25 KB, 下载次数: 2)
13:27 上传
DSC07601.JPG (69.06 KB, 下载次数: 2)
13:27 上传
录制了一段跑马灯视频:
& & 使用时6行彩灯保持恒亮,休眠1分钟后进入动态循环的跑马灯模式,按任意键回到恒亮模式。
DSC07695.JPG (52.81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49.JPG (41.67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52.JPG (35.53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 & 首先键帽部分,每次谈到机械键盘很多人都是什么轴体云云,键帽材质和工艺影响到的触感同等重要,基本骨灰级玩家到后面都去烧键帽了,血手幽灵B740光轴标配2种不同颜色和材质的键帽,大部分按键采用白色的双色注塑键帽,人体工学OEM键帽高度,左手区8个电竞游戏输入频率最高的按键采用醒目的橙色,外表硅胶材质,硅胶键帽比白色键帽要矮一些,用意应该是方便手指定位。
DSC07770.JPG (89.67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86.JPG (47.79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 & 白色键帽采用一次成型双色注塑工艺,也就是ABS二色键帽,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融合在一起,图中能够看到外层是白色ABS塑料,内部另有一层(半)透明材料,利用透明材料和白色ABS的差异性显示字体,同时也获得透光功能,相比背光键盘最常采用的ABS涂层透光键帽,二色工艺键帽的字符耐磨性极好,即使键帽用到严重打油字符依旧清晰,因为字符并非后期印刷而是键帽本身的材料。白色的ABS二色透光键帽做工中规中矩,注塑点位于底部,底部基本平整,偶尔几颗有缺口和不平整也算正常,夸赞的地方表面磨砂工艺,触感极为顺滑细腻,刚摸的时候感觉有PBT键帽的味道,缺点么ABS塑料材质的键帽始终逃不过容易打油的魔掌。
DSC07763.JPG (102.53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72.JPG (58.97 KB, 下载次数: 3)
13:28 上传
DSC07818.JPG (57.77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 & 很特别的硅胶键帽,无论外观还是手感都是如此,它的结构和双色注塑键帽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两种材料,外层是橙色的硅胶材料,内层是半透明ABS键帽,可以看成透明键帽套了一层硅胶外壳,不同于一次成型的双色注塑工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材料显然不能融合,尝试在键帽侧面可徒手剥离开来两种材料,不过越靠近顶部粘得越牢,顶部字符这一面需要费很大劲才能分离,正常使用的话硅胶层还是很难发生脱落的,字符通过半透明键帽阳刻凸起及嵌入硅胶层形成,这也导致字符不能使用精细和复杂的字体,比如Q、A等字母不能出现闭合的圆圈,即硅胶层必须为一体连续,否则分隔开的部分容易脱落,说道字符B740的字体真心喜欢不起来,辨识度低如G和数字区6。硅胶键帽带来的优点,显而易见的就是触感软、有弹性,减轻长时间玩游戏(尤其紧张时刻)大力敲击按键造成的手指酸疼,同时硅胶材质摩擦力大,表面还有凸起圆点设计,使其拥有出色的防滑效果,容易出手汗的玩家也不用担心打滑问题,只是耐磨性不好说,使用久了是否显脏、是否氧化变色和粘手等等,橡胶是有这些问题的,硅胶如何就不清楚了,除了血手幽灵以外其他家没见过,查了一下资料和八爪软胶键帽最近接,或许能作为参考。
DSC07650.JPG (409.04 KB, 下载次数: 2)
13:50 上传
& & 2种键帽均支持透光,橙色硅胶键帽亮度低一些。
DSC07863.JPG (89.15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884.JPG (68.88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900.JPG (104.66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915.JPG (65.26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17.JPG (80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18.JPG (85.65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 & 除了Cherry原厂和少数机械键盘,大部分品牌的产品都采用带钢板设计,所以当拔掉B740键帽而没有看见钢板时不免有些惊讶,事实上B740光轴依然是一款带钢板的机械键盘,不过它的设计比较有新意,上盖外壳覆盖到了整个按键区域,只露出轴体和灯,定位钢板被隐藏到内部,需要拆解键盘外壳后才能看见,此外每个轴体周围筑起一道6mm高度的保护墙,能够更好地保护机械轴免受液体和灰尘侵入,血手幽灵的这个上盖保护设计确实很有创意和实用价值,值得借鉴。
DSC07736.JPG (80.56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739.JPG (82.41 KB, 下载次数: 5)
13:28 上传
& & 因为上盖的保护设计,平衡杆结构是不能用了,大键位采用一种修改版的卫星轴结构,原本在机械轴左右的2个小卫星轴改为键帽内的黑色卡扣(类似龙豆),空格键还加了2个弹簧,卡扣可拆所以兼容主流OEM键帽,不影响换键帽的乐趣。
DSC08155.JPG (83.44 KB, 下载次数: 2)
13:27 上传
& & 为了看清光轴轴体的全貌需要作拆解,B740键盘拆解不难,上下盖没有暗扣,背面一共27颗螺丝,加上内部固定PCB的螺丝,一共拆出30多颗螺丝,包括评测其他硬件产品在内,本次可说是最费时的一次拆解经历,不过侧面说明B740足够稳固。
DSC07943.JPG (114.93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7951.JPG (80.88 KB, 下载次数: 2)
13:28 上传
DSC08100.JPG (95.51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7967.JPG (85.71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7986.JPG (80 KB, 下载次数: 3)
13:29 上传
& & 血手幽灵B740光轴的结构和传统机械键盘没什么两样,上盖、下盖加钢板PCB三部分,下盖和掌托有多条加强筋处理,PCB引出两根线,底部是血手呼吸灯和透光面板,还有一根是USB线缆,看到左、右两边的半透修饰带其实也有空间做背光效果设计的。
DSC08118.JPG (115.28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8126.JPG (121.55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 & 看一下血手幽灵B740的PCB做工,默认和钢板固定在一块儿。
DSC08028.JPG (131.8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8032.JPG (106.08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 & PCB指示灯区域,每颗灯功能作了标注,右面还预留2个指示灯空位。
DSC08131.JPG (105.27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8133.JPG (118.28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 & USB接线、血手呼吸灯供电使用可插拔设计,接线有点细所以拆解键盘时切忌蛮力以免扯断。
DSC08071.JPG (177.04 KB, 下载次数: 3)
13:29 上传
& & PCB上总共有3颗SONIX SN8P26L38FG型号的单片机芯片。
DSC08073.JPG (253.44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 & 还有1颗SONIX SN8F22885C芯片及周围多颗三极管用来实现按键背光控制。血手幽灵B740光轴采用红色PCB,大体看板子干净整齐,做工规范焊点饱满,没有手工补焊或飞线痕迹。
DSC08034.JPG (127.28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8042.JPG (145.94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DSC08049.JPG (203.02 KB, 下载次数: 2)
13:29 上传
& & 最后着重分析血手幽灵独家研发的光轴 ,外观是很熟悉的机械开关,但仔细看每个轴体下方有LK(Light Strike)代表光轴的标记,和Cherry樱桃轴或Kailh凯华轴、Greetech冠泰轴等轴体符号不同,所以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开关轴体,轴体上方是方形的LED二极管,和Cherry轴的那种LED外观区别也较大。捎带一提,现在单看机械轴体的LOGO已经不能鉴别谁家代工的,雷蛇、雷柏、镭拓等(怎么都是雷)都有自主品牌标记的轴体,实际还是凯华轴。
光轴.jpg (98.89 KB, 下载次数: 3)
12:03 上传
& & 光轴结构有什么特别、实际手感如何相信是玩家最感兴趣的话题,说实话我第一次听到光轴机械键盘时对其态度有所保留,因为很多国产牌子喜欢老架构装新概念的玩法,比如凡是介绍说“机械式手感”的键盘百分百是薄膜结构。借用官网的剖面图介绍,可以看到光轴与传统机械轴主要不同点就是使用光学感应组件代替物理金属接触拨片,导通时无接触点无物理性磨损,触发方式发生了变化,不过机械轴经典的轴芯十字柱和弹簧结构得到保留,而这部分对手感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理解的光轴机械键盘,即光学触发原理加机械轴手感,血手幽灵的这种新结构和机械键盘高度相似,因为也是一个按键对应一个开关,与薄膜键盘仅有薄膜层的结构还有橡胶碗手感有着本质的区别。光轴的优点众多,光学脉冲信号理论上能达到零延迟的响应速度,对分秒必争的电竞玩家比较有用,没有金属氧化造成的双击、卡键、磨损等问题,不惧灰尘,按键寿命高达上亿次,当然寿命数据只是理论上的,光学组件是否这么耐用还是未知数,需要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各类轴体的数据对比:血手幽灵 光轴Cherry 黑轴Cherry 红轴Kailh 黑轴Kailh 红轴总行程<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触发行程<font color="#.5 mm<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font color="# mm初始压力<font color="# cN *<font color="# cN min<font color="# cN min<font color="# cN min<font color="# cN min触发压力<font color="# cN *<font color="# cN<font color="# cN<font color="# cN<font color="# cN段落压力无无无无无段落行程无无无无无触底压力<font color="# cN *<font color="# cN min<font color="# cN min<font color="# cN min<font color="# cN min按键寿命上亿<font color="#00W<font color="#00W<font color="#00W<font color="#00W
& & 关于光轴手感,如单纯用文字描述可能过于主观,引入一组物理数据对比最客观,这张轴体数据表是自己做的,提醒部分数据可能有误,因为只有Cherry轴可在官网查询到详细的数据图表,Kailh凯华轴的数据摘自媒体评测,但部分网站之间有出入,Greetech冠泰轴数据压根没找到,而血手幽灵的光轴除了行程数据官方图片有介绍,并没有压力数据,个别评测提到过触发压力为50cN,最后我用老土的硬币法初略测算了一下,再结合对比其他轴体的弹力大小得出3个压力数据(带*号),精度不高但误差应该很小。
& & 光轴的按键过程直上直下没有段落感,所以主要对比相近的黑轴和红轴,初始压力,各种轴体基本一致都是30cN左右,触发压力,光轴介于Cherry黑轴和Cherry红轴之间,虽然光轴的颜色使用黑色,不过数据上和红轴更接近,仅比红轴重5cN,比黑轴轻10cN,触底压力和Cherry黑轴差距还要大,因此我把血手幽灵光轴归类为和红轴一样属于压力绵软的轴体,不像黑轴回馈入肉的弹力那么强烈,再加上非段落轴,导致第一次体验光轴的用户很可能觉得光轴和薄膜键盘差不多,实属正常,类似这种“xx轴和薄膜手感相同”评价在红轴和茶轴新手用户中也经常可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会个中差异。光轴和Kailh红轴的压力数据倒是完全相同,但我没用过也就不做评价了。另外官方一直强调光轴触发快,并且给出快30%比例数据其实也是有理论支持的,看到触发行程和总行程两项,光轴分别是1.5mm和3mm,只有传统机械轴2mm和4mm行程的75%,触发速度更快,如果玩游戏时两人同时放大招,那么光轴用户就会抢先一步。
Test.jpg (463.14 KB, 下载次数: 3)
20:25 上传
& & PassMark KeyboardTest测试光轴的无冲情况,选择字母区一巴掌按下尽可能多的键位,数了一下30键无冲,默认就是USB模式全按键无冲。
Test2.jpg (372.95 KB, 下载次数: 4)
19:21 上传
& & 同时按下两个任意键,延迟只有1ms。
Test - 副本 - 副本.jpg (135.76 KB, 下载次数: 3)
12:03 上传
Test - 副本 - 副本 - 副本.jpg (117.55 KB, 下载次数: 2)
12:03 上传
& & 官网下载血手幽灵的控键宝典软件,全键位支持自定义和宏编辑,可以一键完成复杂的组合操作,而且软件预设提供如LOL、DOTA、WOW、CS等最热门的网络和电竞游戏的宏设置文档,就是不太清楚在电竞游戏PK中或其他MMORPG刷装备中算不算作弊。
game GRIDAutosport_avx__19_13_48_565.jpg (422.19 KB, 下载次数: 2)
19:22 上传
game _18_50_55_253.jpg (418.41 KB, 下载次数: 2)
19:22 上传
& & 再聊聊游戏手感,光轴“软”压力和“短”键程的特点在游戏中有着不小的优势,特别适合长时间玩游戏的朋友,首先光轴压力远小于黑轴,而且整个按键的触发和回复过程能更快速完成,加上WASD等8个主要游戏按键采用弹性的硅胶键帽,降低了手指疲劳程度,比如《Grid:Autosport》赛车竞速游戏需要长时间按住加速键和左、右方向键,使用血手幽灵B740光轴即使连续玩3~4个小时也不会觉得手指累,光轴压力虽然偏软但也绝不是无力的肉感,最起码比最软的红轴重一些,内置钢板则增强触底反馈感,大键位看上去像卫星轴,实际手感并不肉反而很清脆。光轴的触发快还体现在另一个地方,以《DOA 5》举例,感觉FTG格斗类游戏对按键速率、延迟时间特别是目押连续技和多键无冲突等是所有类型游戏中对手指操作要求最高的,应该是作为测试键盘最好的试金石,说起来《死或生 5》连续技并不算太难,之前用青轴和绿轴也都能完成大部分Combo Training,只是碰到←↙↓↘→这种半圈输入的出招有点不顺利,玩《King Of Fighters》或者《Street Fighter》系列FTG游戏用键盘都能轻易发出半圈大招,但《DOA 5》↓键判定很奇特,按快了很容易变成←↙↘→导致出招失败,可以延长↓键按住时间但这样会降低节奏感,太慢的话其他连续技也难接上,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快速输入←↓→三键过渡同时避免三建有同时按住,此时光轴触发/总行程低就有先天优势了,相比机械轴更早完成单独一个键的下压和回复过程。
& & 光轴的创新,在于使用光学感应组件代替金传统机械开关的属接触拨片,而不是像其他国产轴体一样拷贝Cherry轴,因此光轴拥有更快的相应速度、更低的触发行程,适合分秒必争的电竞游戏,同时避免金属氧化造成的双击、卡键、磨损等问题,手感方面光轴表现和红轴接近,机械轴弹簧特有的线性回馈非常清晰,远非薄膜结构单一手感所能比拟,轴芯十字柱兼容主流OEM键帽丰富了可玩性,还有一个亮点设计是上盖保护,防水防尘极具实用价值,要说缺点,光轴现阶段最大遗憾是缺乏其他手感的轴体,尤其像青轴这种最具有机械键盘代表性的段落轴,还有一点不支持用户设置背光效果,霓虹灯只能恒亮1分钟,如果在线浏览帖子会不时地进入跑马灯模式,有点晃眼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11:22签到天数: 341 天[LV.8]以坛为家I
强力好贴,鉴于桌子小,只想要一个87键的filco的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7:51签到天数: 6 天[LV.2]偶尔看看I
需要了解性价比高的键盘的朋友,可以戳看看,里边有按预算详细介绍的,整理的不错的,能节省不少挑选时间。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7:51签到天数: 6 天[LV.2]偶尔看看I
需要 了 解 性 价 比 高 的键盘的朋友,可以戳/?a=index&m=article&id=12看看,里边有按预算详细介绍的,整理的不错的,能节省不少挑选时间。打MOBA游戏用红轴好还是黑轴好,还有所谓光轴怎么样?
最好推荐一款入门级的机械键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问 机械键盘 什么 轴 最适合玩游戏_百度知道
问 机械键盘 什么 轴 最适合玩游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只要使用寿命未到.2mm太容易误触发,光轴点击理论寿命是黑轴的2倍,坏是彻底损坏(光学组件只会完全损坏),易受异物和灰尘影响,红轴也不错,红轴触发力太小,尝鲜的用光轴,一般的游戏玩家都选黑轴,光轴的确玩游戏比一般的黑轴更高效,黑轴结构简单,不过光轴触发键程只有1,特点是不坏可以一直用,适合力量不大的玩家,而非完全损坏,也容易误触发、光轴两种最适合打游戏,损坏都是接触不良引起的性能和稳定性下降;不同点黑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机械键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轴键盘和机械键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