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刀牌菱形打斗风筝飞行原理线

查看: 3096|回复: 67
可以拆换骨架的菱形打斗风筝制作过程
签到天数: 7 天[LV.3]过客II
马上注册加入阳光风筝驿站, 享用更多功能,结交更多朋友。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舍管来了 于
00:54 编辑
1、准备材料。一个热缩膜塑料袋,两根玻纤杆,一截2平方毫米电线的胶皮,一根牛奶吸管,双面胶带和透明胶带各一卷。1mm×435mm玻纤杆做弓杆,1.5mm×315mm玻纤杆做直杆。下图是热缩塑料袋、玻纤杆和电线胶皮。
IMG_101.jpg (135.97 KB, 下载次数: 3)
21:32 上传
IMG_216.jpg (114.91 KB, 下载次数: 2)
21:32 上传
用小钻头或其他方法钻一个小孔横穿电线胶皮,然后再用小刀将电线胶皮1/2处切开,但不要完全切断,切口和穿孔的方向垂直。
2、用水笔画出风筝面的裁剪线,然后沿划线裁剪出风筝面。作图上下两边是塑料袋的边,左侧是袋口,右侧是袋底,按图剪裁展开即得到菱形风筝面。
IMG_258.jpg (124.85 KB, 下载次数: 3)
21:40 上传
IMG_337.jpg (114.91 KB, 下载次数: 0)
21:40 上传
左图中反光处凸出三角形外边的部分是用来做弓杆插库的,方便更换另一副硬度不同的弓杆。
3、粘贴弓杆插库。在菱形的顶角处粘1cm长的双面胶带,然后翻折过来跟风筝面贴在一起。左1、2图,然后再用双面胶带将多出的部分翻折粘贴到风筝面上,菱形顶角处就形成了一个开口的塑料袋,可以将弓杆插入并得到定位固定。
IMG_920.jpg (111.16 KB, 下载次数: 2)
21:49 上传
IMG_029.jpg (104.41 KB, 下载次数: 0)
21:49 上传
IMG_301.jpg (113.16 KB, 下载次数: 0)
21:49 上传
IMG_515.jpg (114.41 KB, 下载次数: 0)
21:49 上传
4、粘直杆的插库,这里用一小段牛奶吸管和透明胶带制作。
IMG_219.jpg (123.47 KB, 下载次数: 0)
21:58 上传
将吸管剪开成2个小塑料片,用透明胶带粘贴到风筝头和风筝尾上。透明胶带的长度要大于塑料片,并且要翻折到风筝面的另一面粘贴,这样直杆才不会穿出风筝头部或尾部外边。
5、组装风筝。将直杆从电线管的孔出入,从切口穿出,弓杆从钻孔出穿到杆的两端长度差不多相等。先装好直杆,再将电线胶皮做的连接器推到风筝头处,然后将弓杆分别插入插库中,最后把连接器往风筝中部推进来,直到弓杆将风筝面撑平,杆端头顶到插库底为止,左右调节连接器的位置使直杆处于风筝的中轴线,风筝就装好了。
IMG_005.jpg (116.47 KB, 下载次数: 1)
21:58 上传
说明:用连接器将直杆和弓杆连接起来的目的是方便今后调节风筝。如果风筝飞偏,可以通过左右微调连接器的位置来纠正。如果风筝太稳不爱旋转,可以将连接器往重心推进来,将风筝面绷紧一些。如果弓杆太软,可以换另一副硬度大一点的弓杆。
这个风筝是为了能够方便拆装设计的,所以跟常规的做法有些不同。通常用粘贴的方法固定风筝杆,已经有朋友上传了视频,我这里就不另外说明了。在这里有我用粘贴法做的过程,,感兴趣的朋友请移步到diy风筝制作吧浏览。
风筝的提线绑法和注意事项:
未命名.JPG (21.88 KB, 下载次数: 3)
00:54 上传
1、上提线长度总比下提线短,上提线绑脚和下提线绑脚到风筝的重心距离相等。(重心位置可以用手指支撑法找到)
2、上提线越短,风筝转动越快。(初学者应该尽量使两根提线的长度接近,风筝转动慢,好适应一些)
3、提线绑在直杆上,方便换弓杆。如果要换直杆,提线分成两根单独的线,线端绑成绳环,每根直杆都事先配好一对提线,这样就能方便更换。
赞一个!学习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1155, 订阅: 12
& |主题: 204, 订阅: 5
& |主题: 25, 订阅: 2
签到天数: 855 天[LV.10]以站为家III
签到天数: 855 天[LV.10]以站为家III
签到天数: 381 天[LV.9]以站为家II
签到天数: 833 天[LV.10]以站为家III
& && & 好!收藏学习了!& &
签到天数: 861 天[LV.10]以站为家III
签到天数: 826 天[LV.10]以站为家III
签到天数: 826 天[LV.10]以站为家III
签到天数: 162 天[LV.7]常住居民III
欣赏,学习了,到时做个
签到天数: 860 天[LV.10]以站为家III
Powered by新快报记者 王翔/摄 任磊斌/文
每逢晴朗的周末,在广州鹤洞大桥旁,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追风逐影的人们沐浴在夕阳下。他们时而快速奔跑,时而卒步停止;时而高举双手,时而弯腰低头;时而蹙眉凝神,时而爽朗大笑,个个快乐得像孩子……
“文革前的夏天,如果你见到空中有好多‘纸鹞’(粤语:风筝)的话
,那个城市不是别的,就是广州。”趁着休息时间,广州追流风筝队领队孙健文跟记者聊起40年前自己在老平房屋顶上跟着父亲放风筝的情景。47岁的孙健文是一名打斗风筝职业玩家,曾在全国风筝赛上夺得名次。“当时好危险,要用绳子绑着身子玩,有几次真差点掉下来呢!”因为常有人在屋顶玩风筝摔死,1971年后广州曾一度禁放风筝。
夕阳下,穿着特制风筝裤的何家文头上戴一顶宽檐帽,就像美国西部片里的酷牛仔。风筝裤是由牛仔裤“改装”的,两只裤腿上面分别加装一条30厘米长、4厘米宽的木方,木方末端故意往外翘起,就像航母甲板上的翘板飞机跑道,木方外粘贴橡皮,目的是增大手柄的摩擦力,提高线轮的转速,控制风筝收放自如。“全手工制作,还是我自己设计的呢!”何家文不无自豪地对记者介绍。37岁的何家文,兴趣广泛,自行车、钓鱼、自驾车无所不精。何生说这些都是“败家”的爱好:“就拿玩风筝来说―――10块钱40只小风筝,一卷线30元,手柄控制杆最昂贵,得要好几百块钱。”何家文说有些发烧友天天玩,一个月差不多得花上1500元以上。
玩打斗风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放上天的风筝不带尾巴,其他风筝便可与你打斗,风筝线上粘有玻璃粉,可以把别人风筝上的线截断,被割断线的风筝便飘然落下。单打独斗讲技巧,只看着两只风筝的走向与角度就行了;而多只风筝混战,就得眼观六路,同时看住好几只风筝,既要瞄准目标下手,又要提防其它风筝偷袭,自然又是另一番刺激场面!“其实放风筝除了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性情。”孙健文说。打斗的时候最能洞察一个人性格了:如果斗输了,有些人会失落沮丧;有些人则比较暴躁,张口就骂;有些人则低沉不语,郁郁寡欢。风筝玩久了,玩家慢慢就有了平常心,是输在角度,还是输在速度?大家一起分析原因,讨论来讨论去,不光技艺见长,交情也深了。
“现在很多公务员、办公室的白领都喜欢跟我们放风筝呢!”孙健文介绍说,“我们有个队员,天天对着电脑干活,颈椎病就找上他了,到医院医生说吃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多运动才行。后来他就跟我们玩风筝,没想到一下玩上了瘾,现在颈椎病也好转了。”
图:夕阳下,玩家们时而快速奔跑,时而卒步停止;时而高举双手,时而弯腰低头;时而蹙眉凝神,时而爽朗大笑,个个快乐得像孩子……
图:何家文在特制的风筝裤后画了只老虎,看起来很威。
图:一瓶啤酒一根烟,一只风筝放在天,悠闲的情景令旁观者羡慕。
图:夕阳下,穿起特制风筝裤的玩家们,看上去就像美国西部片里的酷牛仔。
(夏天/编制)
相关链接:
本栏目最近更新: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粤ICP证020010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JinYang Network &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5478|回复: 70
菱形打斗风筝飞行原理
签到天数: 7 天[LV.3]过客II
马上注册加入阳光风筝驿站, 享用更多功能,结交更多朋友。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 & 菱形打斗风筝是我最喜欢做的风筝,小时候看大人们的风筝后自己模仿着做,居然第一次就飞上天了,当时是多么的高兴。大人们做的风筝可以在天上到处飞,我做的风筝却稳稳当当的停在空中,放得正高兴时风筝就断线了,丢了好几个风筝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在天上看见不带尾巴的风筝,不需要发出任何警告都可以直接打斗,我的风筝就是这样给别人干掉的。丢了风筝多少有些沮丧,但让我迷惑的是问什么别人的风筝可以飞来飞去,而我的只能定在那里,别人能主动来打我的,而我只能被动挨打,他们由是怎样做到的呢?
& && & 上面的疑问现在已经成为过去时了,转眼间30年就过去了,变化的太多了。过去抬头看,总能在天上找到几个飞舞的风筝,时不时有风筝飘落,之后又有新的风筝飞起,最热闹的时候是7、8只一起群斗。现在,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玩这种风筝,还有人通过网络联系到我,然后上门来观看见识打斗风筝是怎样的。其实,在盛行风筝打斗的年代里,我一直没有解开打斗风筝的飞行之谜,为了放风筝不得不在风筝上挂条尾巴,避免给别人打下来,直到读大学后,才慢慢根据物理知识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己也做出了可以随意控制飞行方向的打斗风筝。
& && & 我常做的是菱形打斗风筝,这是一种很典型的风筝结构,骨架由一条直的竹条放置在风筝的中轴线上,再用一根弯曲的弓杆将风筝面的两边撑开,我们习惯叫它弓箭风筝,是流行在广州一带的打斗风筝(见图1)。
图.JPG (41.25 KB, 下载次数: 8)
01:52 上传
& && &这种风筝的结构特点是重心(蓝色点)高,空气作用力点(红色点)低,风筝线和提线的结点在重心的上方,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就可以知道,这样的结构受力后是不稳定的平衡,很容易受到干扰后失去原来的状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弓杆分布在风筝的上半部(以杆两端连线区分,如图中红线所示),使风筝受到风力作用时,上半部保持形状的能力强于下半部。正是这个特点,使得风筝的空气作用力点位置会随着风力的大小而发生改变,从而使风筝的稳定性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就是打斗风筝可控制的奥秘所在。
& && &随着最用在风筝面上的风力增大,风筝的下半部由于没用骨架的支撑,变形就越来越厉害,风筝下半部的实际有效受力面积减小,整个风筝的空气作用力点位置不断上升(如图1~4所示),由于重心和空气作用力点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风筝有不稳定结构转为稳定结构。因为风筝的空气作用力点可以随风力变化,风筝也就可以随风力变化,在稳定和不稳定之间相互转换,不稳定时风筝转圈圈,稳定时风筝直线飞行。人通过收放风筝线的速度,就可以改变风对风筝的作用力大小,进而改变风筝的稳定性,实现风筝的转向和直线飞行控制。
& && &打斗风筝的放飞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即起飞和控制。起飞时,我们要把风筝先放出去,同时让风筝飞高。由于风筝是对称的,所以,风筝两侧的受力相等,力矩相等,风筝处于平衡状态,但是,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因为风筝的重心高于空气作用力点,受到干扰就会失去平衡。起飞时能控制好放线的速度,就能让风筝保持这种平衡的时间长一点,放出的线多一些,风筝飞得高一些,为以后继续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容易出现控制调整状态的失误。当放出一定长度的线后,风筝受到气流干扰失去平衡,这时就转入控制飞行了。在控制飞行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放线,把风筝放得更高,一般放出50米线长后,风筝的控制就比较容易了,风筝可飞行的空域增大了,人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调整风筝的状态,不容易发生坠地。控制的基本要领是,风筝头指向正确方向时收线,加大风力使风筝稳定飞直线,要风筝转向则停止收线或缓慢放线,风筝就会转圈圈,风筝头朝下并且离地面较近时,不要收线,避免风筝俯冲坠地。
& && &做一个好的打斗风筝,骨架的制作是关键。弓杆的软硬程度和弹性对称对风筝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太软了不行,风筝一受风力就变成了图4的样子,这个风筝是没法控制飞行的,它只能作为普通单线风筝放,这就是我小时候做的风筝,那时的弓杆用的是建筑工地绑棚架的竹篾,硬度不够。弓杆太硬了也不好,需要很大的风力才能使它变形,风筝的起飞就很难掌握。另外,直杆要稍微硬一些并且有点弯曲,这样的风筝才能较好保持纵向的形状,同时不容易翻车。
& && &做打斗风筝的材料比较好找,风筝面可以用报纸、蜡纸、塑料膜、格子布等,骨架可用竹、玻纤杆、碳纤杆或碳纤片等。制作方法在论坛里有视频了,可以按视频的方法制作。风筝的图纸论坛中也有,但是,根据我跟人的经验,做一个打斗风筝有没有图纸并不要紧,我从来就没按图纸做过,没有做过两个尺寸或外形相同的风筝,只要懂得了原理,制作中注意到前面讲到的问题就能做出满意的打斗风筝来。
& && &打斗风筝制作简单,工作量少,不花太多的时间,制作要求较低,放飞的乐趣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玩打斗风筝。
好贴,很有启发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1155, 订阅: 12
& |主题: 204, 订阅: 5
& |主题: 853, 订阅: 3
& |主题: 25, 订阅: 2
签到天数: 710 天[LV.9]以站为家II
赞赞赞、好好好{:jd030:}
签到天数: 710 天[LV.9]以站为家II
赞赞赞、好好好{:jd030:}
签到天数: 289 天[LV.8]以站为家I
签到天数: 518 天[LV.9]以站为家II
{:jd030:}{:jd030:}
签到天数: 807 天[LV.10]以站为家III
好帖,很有启发。建议您在六楼风筝启蒙栏目再介绍一下最简单的制作方法。非常期待。
签到天数: 517 天[LV.9]以站为家II
我正想学习制作放飞打斗风筝,感谢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到一点体会后再交流,谢谢.
签到天数: 517 天[LV.9]以站为家II
我正想学习制作放飞打斗风筝,感谢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学到一点体会后再交流,谢谢.
签到天数: 736 天[LV.9]以站为家II
赞赞赞、好好好
签到天数: 569 天[LV.9]以站为家II
给个尺寸让我也学做。敢受下乐趣。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斗风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