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排外弹道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型应该怎么专利检索

【图文】日本专利文献检索方法(修改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日本专利文献检索方法(修改版)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1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复合增程弹外弹道优化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复合增程弹外弹道优化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摘要】:
本文以某型号复合增程弹为背景,对其外弹道参数优化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以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底排—火箭复合增程是目前流行的炮弹增程技术之一,由于底排与火箭的复合,使得外弹道全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射程的参数也较多,外弹道设计相对比较困难。
本文首先分析了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特征,建立其外弹道计算模型,讨论了复合增程弹底排—火箭各参数对弹道特性的影响以及实现最佳弹道的匹配条件,对一些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的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揭示了这些参数对射程的影响趋势,为进一步确定参数值的最佳匹配组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建立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优化设计方法,达到增加射程的目的。
本文以底排外弹道计算软件为基础,用VB设计编写了以射程为函数的外弹道计算程序,对某型号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进行外弹道参数优化计算,结合该型号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靶场飞行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本文理论研究工作具有实用价值,建立的模型正确、可行,不仅为本项目的参数选择和确定提供了的依据,而且在以后的项目研制中,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TJ415【目录】:
Abstract6-9
第1章 绪论9-18
1.1 发展炮弹增程技术的特殊意义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5
1.2.1 炮弹增程技术的发展11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3
1.2.3 国内研究现状13-14
1.2.4 增程技术的发展趋势14-15
1.3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15-18
1.3.1 选题背景15-17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17-18
第2章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模型设计18-33
2.1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分析18-20
2.2 炮弹增程的外弹道设计方法20-21
2.3 复合增程的外弹道数学模型21-30
2.3.1 常用坐标系和坐标变换21-23
2.3.2 底部排气段外弹道数学模型23-26
2.3.3 火箭助推段外弹道数学模型26-27
2.3.4 火箭推力计算模型27-30
2.3.5 被动段外弹道数学模型30
2.4 外弹道数值计算方法30-31
2.5 本章小结31-33
第3章 复合增程弹的外弹道计算及数值仿真33-41
3.1 复合增程弹的结构特征参数33-35
3.2 外弹道数值仿真35-39
3.3 计算结果样例39-40
3.4 本章小结40-41
第4章 外弹道参数的优化匹配设计41-61
4.1 外弹道各参数对射程影响分析42-53
4.1.1 发射角度和火箭点火时间的确定42-47
4.1.2 火箭工作时间的散布对射程的影响47-48
4.1.3 火箭速度增量散布对射程的影响48-49
4.1.4 弹丸质量的变化对射程的影响49-50
4.1.5 弹丸初速的变化对射程的影响50-51
4.1.6 底排装药和火箭装药的质量配比对射程的影响51-53
4.2 外弹道参数的正交试验设计53-59
4.2.1 底排—火箭最佳弹道匹配的因素分析53-54
4.2.2 底排—火箭复合增程炮弹外弹道参数的正交计算及分析54-59
4.3 本章小结59-61
第5章 靶场实验结果验证61-67
5.1 最大射程飞行实验61-64
5.2 理论计算和试验对比64-66
5.2.1 试验V-T曲线和理论计算结果对比64-66
5.2.2 火箭工作特性雷达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对比66
5.3 本章小结66-67
第6章 总结67-70
6.1 工作总结67-68
6.2 展望68-70
参考文献70-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其它工作情况73-74
详细摘要79-8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钱建平,申屠德忠;[J];兵工学报;1999年03期
谢宗齐,余陵,武晓松;[J];弹道学报;2002年04期
徐德新;[J];弹箭技术;1997年01期
周海清,周俊祥,梁增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1年02期
宋仔标;刘代志;徐金华;;[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9期
钱建平;李铁鹏;宋成俊;;[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4期
张吉堂,周海清,孟宪昌;[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8年02期
梁增友,吴秀玲,辛长范;[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周海清,周俊祥;[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钱建平,李铁鹏,李月洁,张冰凌;[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义锋;[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玫瑰,谭寿再,张燕忠;[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9期
张志莲;江波;;[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6期
李平先,毕苏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朱广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王吉华,袁翔,孙梅霞;[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何芝仙,李华凯,吴善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王晓艳;徐慧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郭晓燕;王俊琦;;[J];兵工安全技术;1999年02期
黄荣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李华;李国昌;陈炯;袁书强;钟涛;刘峰涛;;[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美芹;张双喜;许冬梅;刘翠娜;;[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杨树兴;闫晓勇;熊芬芬;;[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陈联裙;张群;张锦水;潘耀忠;;[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福平;杨长春;;[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刘庆恒;王巨丰;覃丙川;郭奕亿;;[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刘志强;;[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梁佶;高博青;;[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完海鹰;任怀胜;;[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东;Feroza B曹帆;王镜清;波平宜敬;邹念育;;[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蒋振新;丁桂甫;杨春生;张永华;;[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海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尹安东;[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谭林;[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焦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曹靖;[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修观;[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安宝林;[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常思江;[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丁传炳;[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佟铁钢;[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峰;[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丁凯;[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国一;[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陈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大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安进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朱碧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刘禹;[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包世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孙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鞠玉涛,武晓松;[J];兵工学报;2001年03期
徐明友;;[J];弹道学报;1990年03期
汤瑞峰,许国平;[J];弹道学报;1992年03期
苗会龙,郭锡福;[J];兵工学报;1992年04期
曹从咏,杨勇,李军,张福祥;[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钱建平,李铁鹏,李月洁,张冰凌;[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韩珺礼,徐明友,沈坚平;[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杜磊,姜志荣;[J];推进技术;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文超;倪庆杰;杨云川;;[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钱建平,申屠德忠;[J];兵工学报;1999年03期
钱建平,赵国志,申屠德忠,郭献安;[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2年03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文超;[D];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
马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王俊;[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沙志龙;[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XJTU Academic Hub
共计213,243条
文献类型选择
说明:高级检索多个条件检索时是按照顺序运算的:如 A或B与C 即:(A或B)与C
迫击炮弹外弹道仿真技术研究与实现
Research on Exterior Ballistics Simulation for Trench Mortar and its Implementation
&nbsp&nbsp
学位论文库
现代战争对制导弹药的高精度与低成本兼顾的要求非常迫切,而通过计算炮弹散布密集度来判断成品弹丸是否合格正是这一需求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弹道仿真模型来计算弹丸的射程和偏差并最终得出散布密集度,由此来判断弹丸成品合格与否。文章围绕着外弹道仿真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展开。    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仿真和外弹道学目前的发展情况、主要技术;文中研究分析了影响弹丸飞行的各种因素并建立了火箭和炮弹的一般外弹道运动方程;接着针对尾翼稳定型迫击炮弹的空气动力学特点,通过对外弹道仿真条件的适当量化、假设和估计,建立了尾翼稳定型迫击炮弹外弹道空气动力学模型;论文运用龙格—库塔法进行该模型的数值计算,并用计算机语言将模型进行了编程实现;之后,本文设计并完成了迫击炮弹仿真系统应用软件,分析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整体架构,并对各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了研究讨论;文章最后通过对迫击炮弹仿真模型的计算得到了大量的仿真实验数据,通过与靶场实测数据的比较,以图表形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本文借鉴了以往的经验提出了尾翼稳定型迫击炮弹模型,文章中采用了该模型对迫击炮外弹道进行了计算,该模型的高精度和高效率使其相对目前已有的其他模型具有优越性,但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弹道模型理论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应用,在模型使用方面后来者将可作进一步探讨。而利用迫击炮弹外弹道仿真来预测散布密集度,并根据得到的散布密集度来对被测弹丸的合格与否进行判断,为弹丸验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关键词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 版权所有(C)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增程外弹道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增程外弹道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
【摘要】:根据十五期间重点预研课题“超远程火炮总体技术研究”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超远程火炮武器系统实现增程的两种技术方案——提高初速、火箭助推、滑翔增程相结合的方案和底部排气、火箭助推、滑翔增程相结合的方案;对两种增程技术方案,分别进行方案设计,建立了外弹道计算模型,编制了仿真计算软件,进行了外弹道仿真计算;为了使本文提出的超远程火炮武器系统实现增程的方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立了主控模块,对各计算模块进行了集成。
本文利用多种计算方法对两种增程方案进行了技术设计,优化选取了各相关参数,并进行了外弹道仿真计算。针对目前155mm炮弹以及底排弹丸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实现增程的弹丸外形示意图;在给出弹丸外形尺寸的基础上,进行了气动力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气动力计算结论;对两种增程技术方案分别建立了外弹道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分析了合理的炮口初速,给出了火箭助推段的合理点火点和合理的发动机工作时间;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滑翔方式,并对每一种滑翔方式的数学模型和控制方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就滑翔段直线弹道分析了炮口速度、滑翔起点、滑翔控制参量以及滑翔结束点对射程的影响,通过对数值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有利于滑翔使射程增加的合理的起始速度范围、适合的滑翔起点、滑翔控制方案中弹道倾角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扰动方法,分析了滑翔飞行段弹丸的动态特性;利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对文中涉及到的主要参量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了优化结果;引入底排火箭串联结构,提出了合理的底排工作时间,并进行了底部排气、火箭助推和滑翔增程相结合方案的数值仿真;为了使内容具有系统性,进行了二次开发,根据增程外弹道总体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给出了总体设计结构图,结合给出的结构图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并且对本文给出的系统软件介绍了使用说明。
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本项目的方案选择和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而且在以后的项目研制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TJ012【目录】:
1 绪论8-17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8-9
1.2 文献综述9-14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1.3 论文的主要结论14-15
1.4 论文的创新介绍15-17
2 炮弹增程的外弹道设计17-31
2.1 气动外形设计17-18
2.2 炮弹增程外弹道特点18-19
2.3 炮弹增程外弹道设计的方法19-20
2.4 炮弹增程的外弹道数学模型20-28
2.4.1 常用坐标系及其坐标变换20-22
2.4.2 底部排气外弹道数学模型22-24
2.4.3 火箭助推外弹道数学模型24-25
2.4.4 炮弹滑翔外弹道数学模型25-28
2.5 炮弹增程外弹道解算的数学方法28-30
2.6 本章小节30-31
3 火箭助推和滑翔增程外弹道理论及数值仿真31-71
3.1 火箭发动机助推段外弹道研究31-40
3.1.1 助推段模型及计算程序32
3.1.2 合理点火点的确定32-38
3.1.3 发动机工作时间研究38-40
3.1.4 助推段仿真结果分析40
3.2 弹丸滑翔段外弹道研究40-59
3.2.1 滑翔方案研究41-43
3.2.2 滑翔段理论计算模型43-47
3.2.3 炮口初速对滑翔射程影响的研究47-50
3.2.4 弹丸滑翔起点研究50-53
3.2.5 控制参量对滑翔段射程影响的研究53-57
3.2.6 弹丸滑翔结束点研究57-59
3.3 滑翔飞行段弹丸运动的动态特性59-62
3.3.1 纵向扰动模型的建立59-60
3.3.2 纵向动态特性分析60-62
3.4 火箭助推和滑翔增程外弹道优化设计62-69
3.4.1 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确定62-64
3.4.2 选择优化方法64-66
3.4.3 程序设计与优化结果分析66-69
3.5 本章小结69-71
4 复合增程和滑翔增程理论及数值仿真71-81
4.1 底排段外弹道理论及数值仿真72-78
4.1.1 底排段数学模型及计算程序72-73
4.1.2 底排段数值仿真73-78
4.2 火箭助推段理论及数值仿真78-79
4.2.1 合理点火点和发动机工作时间的确定78
4.2.2 火箭助推段数值仿真78-79
4.3 滑翔段数值仿真79
4.4 本章小结79-81
5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总体设计81-97
5.1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81-85
5.1.1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原则81-82
5.1.2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82-83
5.1.3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模块规划83-84
5.1.4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功能84-85
5.2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使用说明85-96
5.2.1 系统软件的硬件配置85-86
5.2.2 系统软件的软件配置86-88
5.2.3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使用说明88-96
5.2.4 增程外弹道系统软件的帮助系统96
5.3 本章小结96-97
6 结束语97-99
6.1 工作总结97-98
6.2 展望98-99
致谢99-101
参考文献101-10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小迪;[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江宏寿;[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向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田方礼;[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于栋梁;[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松滨,王中原;[J];兵工学报;2002年01期
吴甲生,居贤铭,徐文熙;[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张才文,周同礼;[J];弹道学报;2000年02期
武频,赵润祥,谭俊杰,郭锡福;[J];弹道学报;2001年04期
赵汉元;[J];航天控制;1994年01期
朱如华;;[J];现代军事;1995年07期
赵汉元,谢晓全;[J];宇航学报;1992年01期
赵汉元,陈克俊,郭振云,程国采;[J];宇航学报;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洪文,朱广斌;[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钟伟红;关宏伟;;[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张成堂;毕守东;;[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徐辉;;[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胡远东;;[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徐望宝;陈雪波;李小华;苏晓英;;[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祝振军,王平;[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李伟,杨晓翠;[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冯震;王娜;王连俊;;[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姜华;刘健;张安妮;;[J];办公自动化;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果乃涛;;[A];2011年全国冶金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穆育强;钱龙军;盛安冬;;[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陈洁;潘长鹏;顾文锦;;[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杨树兴;闫晓勇;熊芬芬;;[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杨宝庆;毕永涛;姚郁;金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邓方;陈杰;白永强;;[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李聪颖;韩蕾;于进勇;许晓飞;;[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洪蓓;辛万青;;[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王永;朱竹婷;张雷;彭程;;[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余跃;刘藻珍;;[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莎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郑大腾;[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肖春华;[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王建强;[D];武汉大学;2010年
葛健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杨涛;[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修观;[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安宝林;[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徐一鸣;[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常思江;[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希花;[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斌;[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时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马宏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安进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徐建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曾凡菊;[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段桂茹;[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郑学恩;[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马涛;[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建春,潘功配;[J];火炸药学报;1998年01期
蒋浩征,李海昌;[J];兵工学报;1993年S1期
齐杏林,马宝华;[J];兵工学报;1995年04期
王浩,梁世超,邵志坚;[J];兵工学报;1998年04期
王浩;[J];兵工学报;2001年02期
孙新利,蔡星会,王少龙,范武杰;[J];兵工学报;2002年02期
郭锡福;[J];兵工学报;2003年02期
陈军,武晓松;[J];兵工学报;2004年04期
熊志平;武晓松;孙波;夏强;;[J];兵工学报;2009年08期
谭大成,袁曾凤;[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强;[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李臣明;[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郭健;[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宗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顾玉萍;[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张珑;[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沙志龙;[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罗云;[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钱华梅;[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吴义锋;[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马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吉秋平;[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董家峰;[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强;武晓松;王喜耀;孙波;;[J];弹道学报;2009年04期
夏强;武晓松;陈志刚;孙波;;[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1期
魏韬;武晓松;;[J];固体火箭技术;2012年04期
林彬彬;潘宏亮;刘洋;;[J];固体火箭技术;2012年04期
谢爱元;武晓松;马虎;封锋;;[J];推进技术;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强;[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张磊;[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刘巍;[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小迪;[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魏韬;[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于栋梁;[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罗盟;[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润祥,陈少松,崔龙波,康九生,武频,谭俊杰;[J];弹道学报;1999年02期
朱纪洪,夏云程,郭锁凤;[J];弹道学报;1998年01期
丁松滨,王中原,王争论;[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0年04期
赵汉元,陈克俊;[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王永平;[J];航天控制;1987年03期
汪朝群;;[J];航天控制;1988年03期
汪朝群;;[J];航天控制;1990年01期
李小龙,陈士橹;[J];宇航学报;1993年01期
陈克俊,赵汉元;[J];宇航学报;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亲瑜;[J];润滑与密封;2000年06期
杨涛,Adler W,Specht E;[J];推进技术;2002年02期
吴军,钟志华,谷正气;[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9期
徐伟民,孙国正;[J];包装工程;2004年04期
别小勇,周国庆,赵光思,刘志强;[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5期
汪建文,孙科,贾瑞博;[J];能源技术;2004年05期
范群波,王鲁,王富耻;[J];兵工学报;2005年04期
倪进峰,徐诚,王亚平;[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刘佩进,吕翔,何国强,田维平;[J];推进技术;2005年05期
王琰,白万民;[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中华;梁杰;;[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陈颖;邓小燕;;[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周凯;张洪军;殷兴景;苏中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詹杰民;李毓湘;;[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乐莉;王俊佳;闫军;;[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袁化成;江海;刘栋梁;郭荣伟;;[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09年
陈众迎;龙连春;;[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顾宝栋;陈忠明;;[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金志光;张元;;[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郝小礼;张国强;邹声华;刘何清;;[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通讯员 徐瑞哲 张小果;[N];中国建设报;2006年
记者  徐瑞哲;[N];解放日报;2006年
严风华;[N];中国船舶报;2007年
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
王正中;[N];大众科技报;2007年
金敏 记者
陈铁;[N];中国质量报;2010年
;[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N];科技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云天;[N];机电商报;2010年
刘兴亮;[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金敏;[N];长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庆;[D];浙江大学;2012年
焦培刚;[D];山东大学;2010年
杨启;[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董曼玲;[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高慧婷;[D];吉林大学;2004年
周超;[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蒋光彪;[D];湘潭大学;2009年
王帅;[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王晓煜;[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王芙昱;[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燕;[D];中南大学;2007年
刘绍华;[D];重庆大学;2008年
赵金石;[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王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王博;[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窦磊;[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王勇;[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朱孟巍;[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张伯熹;[D];浙江大学;2006年
侯荣国;[D];山东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数学仿真模型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吗?_百度知道
数学仿真模型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先做个检索,如果检索你的东西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那就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发明专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射弹道导弹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