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西德分界线人往西德跑的纪录片

为什么都是东德人往西德跑,朝鲜人往韩国跑,没有相反?_广州fc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41,595贴子:
为什么都是东德人往西德跑,朝鲜人往韩国跑,没有相反?
1961年,刚刚开始修建时的。背景中可见。最荒诞的地方在于,它表面上是用来防御“”入侵的,但却完全是修筑在境内——只是东德领土包围下的一块飞地,没有人能从那里派出大军入侵东德;而整条柏林墙全部构筑在东柏林领土之上,甚至特地留出了10多米宽的边缘带。换言之,它除去防止本国公民外逃外并无其他用处(自1949年起到1961年夏,东德公民累计外逃35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6。)。
也有美国人往中国跑的
为什么有台湾人往大陆跑呢?
那你往你二奶家跑干嘛
火影三大流派哪家强?
每个阶段班里总有几个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一直在社交软件里聊着日常、工作,偶尔也会出来吃饭、宵夜、喝酒。只要负担得起谁付账都没所谓吧!至于班里的同学聚会我现在是能不去就不去了,就算去了也只是小圈子交流和埋头吃饭。
也有美国人往朝鲜跑的
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
内地人往香港澳门台湾跑咯
赶尽杀绝,屠戮天下
有美国人去朝鲜哦
朝鲜六七十年代,生活比大陆和韩国都要好韩国人有往朝鲜跑的,虽然三八线很严密
林毅夫笑而不语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之前手机码字太烦,我重新更新下关系东德死亡率异常相关.找了很久找到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可以看各种国家的历年的各种数据,包含人口,能源,教育等等,大家或许用得到:(不知道需不需要挂代理)不废话,先上图,再给结论.我用线大致将左右分开,
(90年两德统一)我用线大致将左右分开,
(90年两德统一)民主德国瓦解后,死亡率迅速下降到千分之11以下,我不觉得这仅仅只是一个偶然.维基原文:"1968年在布拉格之春中,苏联通过华约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导致东德内部希望对社会主义进行更多改革和自由的气氛骤然下降,许多年轻人在东德主要城市进行了小规模的抗议,史塔西记录在1968年11月有2000起“敌对行为”.对照图你会发现 几乎是全图的最高点.图是德国的死亡率,在两德统一前,"史塔西"拉高全德国的死亡率可谓是功不可没.而且有意思的是全图左端都在高水平上进行波动.这也是很不正常的事看一个正常点的社会人口死亡率吧.(我选择法国作为参考,因为两个国家都是邻居而且在很多地方有相似的点)和平时期,政治平稳,医疗的进步也能将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和平时期,政治平稳,医疗的进步也能将死亡率大幅度降低.我感觉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吧.苏联解体后,史塔西的数据才逐渐被公开,(注:仅仅部分)维基原文:"斯塔西的标语是“我们无处不在”(WIR SIND ?BERALL)。至1989年,东德有约600万人被建立过秘密档案,超过东德总人口的1/3。(BStU)保存的斯塔西档案,书写材料长达112公里,转作胶片的材料有47公里,图片和幻灯片多达140万张,影像资料16.9万份,碎片材料1.55万袋。日,大多数斯塔西办事处都已经被公民运动占领,然而位于诺尔曼恩大街的总部却是个例外。在没有目击者证明的情况下,这里存放的关于国家特工所作所为的一切档案都被秘密销毁。当人群冲进这栋大楼时,很多卷宗档案都已经不知去向。"同时很多人提到了&&窃听风暴&&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网上讨论这个电影的很多,我说几个和我回答相关的点.1977年,很有意思的年份,可以返回去看看第一张图里面的1977年的数据.后来片中的主角出了这本书,后来片中的主角出了这本书,人的自杀行为可以编成一本书,可以参考****(算了,怕河蟹)我在&&窃听风暴&&的维基法语界面找到了一段话.维基原文:" Hubertus Knaabe, directeur du mémorial à l'ancienne prison de la Stasi à Berlin affirme qu'on ne conna?t aucun cas d'officier ayant protégé ceux qu'il avait à observer. <>大意为这个叫 Hubertus Knaabe的前柏林史塔西监狱纪念馆主任觉得这部电影失实,因为秘密警察的官员根本不可能给被监听者提供任何庇护.因为这很可能会被以叛国罪名处以死刑(peine de mort) 即使电影里的那位秘密警察还比较有人性,这个秘密警察的职业让人感到不适.更遗憾的是,这位唯一有人性的"HGW XX / 7"也是虚构的.就这么多吧,如有引用或论述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指教.感谢阅读.--------------我是分割线------------------以下是之前的原回答:不扯那么多大道理,我万万不可接受把东德人的行为归纳为“逐利”经济学帝国主义不是这样用的。当时的东德人只是生活在一个大监狱。总有人不愿意苟且,宁愿冒着被枪杀的危险也要越过柏林墙。无数人付出了鲜血代价去追求他们觉得他们应该拥有的生活方式,然有人草草几个数据 遂得出结论 “逐利”如果你真的要从经济上去分析这个的话,
我们可以从人口上下手,(系统告诉我图片上传失败…服了)1950年,1838.8万1960年,1718.8万
(柏林墙1961修)1970年,1706.8万1980年,1674.0万1988年,1667.5万
从数据可以得出:1.大量人口流失,尤其是前十年。2.人口年年下降按道理讲,这么大的一堵墙应该阻止了东德社会人口锐减,使之趋于正常。但是人口并没有回到正常值且逐年减少,也没有出现二战后期的婴儿潮。这难道是一个处于和平时期的社会应该有的现象?东德人口出生率很低,但是也是一个正值。人口也不至于年年下降。因为这里死亡率异常苏联直接领导的东德国内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对东德人抗议的高压镇压,以及一系列的对“敌对势力”的“合法”肃清。换做是你,你想不想跑?(暂时就这么多吧,手机码字太累。)
从穷人的需求上来说可以理解为:&br&朝鲜人为什么要去韩国?&br&富人:&br&中国富人为什么移民?&br&只说前程:&br&为什么要北漂?&br&&br&再文艺一点:&br&除了生活,还有诗与远方。&br&&br&并不是抖机灵
从穷人的需求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朝鲜人为什么要去韩国?富人:中国富人为什么移民?只说前程:为什么要北漂?再文艺一点:除了生活,还有诗与远方。并不是抖机灵
答复某些洗地之徒:&br&&br&监狱里的人明明是向往监狱外的富足生活。如果监狱内的物质条件高于监狱外,人们宁愿呆在监狱内。&br&&br&监狱每年也就出去很少一部分人,说明监狱里的人大部分不想出去的。&br&&br&所以,监狱里的人大部分是接受和赞同监狱的制度的。就是越狱和想减刑的人也只是向往监狱外的物质生活,和监狱外的自由没有关系。&br&&br&否则出狱的人怎么不去偏僻的乡下?
答复某些洗地之徒:监狱里的人明明是向往监狱外的富足生活。如果监狱内的物质条件高于监狱外,人们宁愿呆在监狱内。监狱每年也就出去很少一部分人,说明监狱里的人大部分不想出去的。所以,监狱里的人大部分是接受和赞同监狱的制度的。就是越狱和想减刑的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悬疑片发烧友/Hogwarts School  这是现代的管理制度和落后管理制度一次兼容,看看付出啦什么代价。  东西德统一
和香港回归大陆
有什么有趣的现象
东西德还没统一
东德人都想尽办法跑到西德去,
而香港还没回归大陆,大陆人都想方设法往香港跑。
以上就只一点就说明大陆人插手香港事物,是一相情愿巴。  以下转字百度:  德国统一,瓜熟蒂落  与一百多年前的俾斯麦相比,当时的西德总理科尔不具备俾斯麦那种外交天才和巨大权势,而且西德也不如当年的普鲁士王国那样独立自主。在美国主导的苏东“和平演变”大势中,德国统一获得了瓜熟蒂落和水到渠成的效果。科尔属于那种刚毅木讷近乎仁的政治家,两德的顺利统一得益于他长期以来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在关键时刻的坚持。  早在1983年,科尔在一份政府声明中强调西德政府“将竭尽全力在和平与自由中争取并完成德国统一”。为此,他与东德签订了包括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环境等多领域的协议,旨在全方位密切两德关系。对此,联邦德国舆论评价说,“科尔政府试图用大步子来超过以前社会民主党对民主德国的小步子政策。”  在1989年东欧剧变的狂潮中,东德人心思变,大量公民取道匈牙利经奥地利中转逃往西德。日,东德当局开放了柏林墙和两德边界。柏林墙开放后,东德的形势更加动荡,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涌向西德和西柏林。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日,东德人民议院举行第九届11次会议,人民议院主席团宣布集体辞职。17日,组成了以莫德罗为首的东德联合政府。莫德罗提出了改革东德的一系列建议,并提出要与西德建立“条约共同体”。  科尔以其政治家的敏锐,感觉到夏秋以来东德发生的一连串震撼欧洲的事件,最终必将导致德国的统一。科尔审时度势,决心把两德统一迅速变为现实。因此,10天后,科尔在吸收莫德罗的“条约共同体”中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德统一的“十点计划”,把两德统一提上了议事日程。  针对科尔的“十点计划”,当时的东德总理莫德罗在日表示两德不会出现重新统一,但日,他访问莫斯科寻求苏联对东德的支持,延缓苏军从东德撤出。莫德罗未能获得戈尔巴乔夫的支持,因此不久后他就被迫改变了调子,不再公开反对两德统一。
  内容均转自百度:  戈尔巴乔夫原本反对两德统一,因为他担心德国的统一,“会撕毁苏联安全系统的心脏”。一个加入了北约组织、统一的德国将会使华约组织很快瓦解,使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崩溃。为了软化戈尔巴乔夫的立场,联邦德国展开了银弹攻势,给苏联开出了150亿美元的欧共体援助,还有西德向苏联提供的50亿马克政府担保的银行信贷。
  随后西德又同意向苏联提供120亿马克以补偿苏军在东德留驻和撤出的费用,以及30亿马克的直接财政援助。由于苏联国内的经济困难,急需西德和西方的援助,戈尔巴乔夫同意德国统一的方式、时间、速度和条件等问题应由德国人自己决定,放弃了苏联预定的一切立场,最终消除了德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日,在与来访的科尔总理会谈时,一向对德国统一持反对态度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明确地表示:德国人“有权统一”,“原则上没有人对此怀疑,时代本身正在加速这一进程”。戈尔巴乔夫的此番讲话无疑为德国统一开出了许可证。随后,两德的统一进程加速。日,两德与苏、美、英、法制定“2+4”程序,即两德讨论国内政治、经济、法律问题,再与四大国讨论统一的外部问题。  3月18日东德大选,主张尽快统一的基民盟获胜组阁,提出东德恢复5个州的建制按西德基本法第23条加入西德。4—5月,两德就实现货币联盟和关键的两德马克汇率问题达成一致。5月18日两德正式签署建立货币、经济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生效,两德实现经济统一。8月31日,两德签署实现政治统一的“国家条约”。
  mark  
  规定东德各州依照当时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于同年10月3日加入西德,基本法适用于全体德国人民和德国全境。至此,两德统一大功告成。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和东德六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国在国际法上实现了统一。
  楼主继续  
  作者:呵呵4774 时间: 12:45:02    楼主继续  __________  我写不出来的,转自百度。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德西德分界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