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自然灾难小说的微型小说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而成,是很艰难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比如没有臭氧,紫外线会杀死裸露的生命;春天的冷雨,会给小蝴蝶带来巨大灾难。这说明
A.大自然中的生命太脆弱了,经不起一点细微的打击B.生命太脆弱了,不值得人们去关爱和呵护C.经不起打击而夭折的弱小生命,是因为进化不完善,所以不值得人们去关爱D.生命是顽强的,但也是脆弱的,需要人们的关爱和呵护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谁有关于灾难的小故事简短一点的,尽量不要说地震那件事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故事1:“上个学期,卡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地震和地震如何引发海啸的知识.因此,当我在海滩上,看见海水开始出现异状,海水起泡沫,海潮突然退走时,我感觉到海啸就要来了,于是我及时告诉了妈妈.” 这是一个远在英国的10岁小女孩的故事.她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凭着课堂上得到的海啸知识,她不仅救了她自己和父母,也挽救了泰国普吉岛麦考海滩和附近一所旅舍数百人的生命.英国《太阳报》报道了这个故事,并把这名小女孩蒂莉称为“海滩小天使”.故事2:“如果海水迅速消失,同量的海水将卷土重来.” 这是泰国南素林岛上一个少数民族,俗称“海民”的摩根族人民间流传已久的古训.就因为想起这个古老的教诲,当海啸的预兆出现时,65岁的村长萨马奥当机立断,马上带领181名岛民,逃到内陆一座山上,躲过了一场世纪大灾难.泰国的《民族报》报导了这则消息.报道说,对萨马奥和他的族人而言,大海是仁慈的,它不会故意伤害任何人,但人类应该摸准大海的脾气,知道何时可在海上生活,何时敬而远之.故事3:“我很惊讶,因为大象从未如此哭泣.” 12月26日黎明时分,一群在泰国拷叻海滩供游客骑耍的大象突然狂躁不安地发出吼声,如悲似泣.不久,印尼就发生了大地震.一个小时后,大象又开始哀号,它们不肯听取驭象人的指挥,拼命要往山上跑.没多久,海啸就发生了.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一些游客登上了象背,让大象载着他们,安全地逃到一座山上避难.来自《路透社》的这则报道说,因为动物先天对环境的敏感,泰国大象救了数十名外国游客的性命.故事4:“令人奇怪的是,我们没有找到一具动物的尸体.没有一头大象死亡,我们甚至找不到一只野兔的尸体.” 这也是《路透社》发出的一则消息:至今(12月30日)已有2万2千人遇难的斯里兰卡,当地野生动物学家大感惊异地表示,在其东南部一个被海啸袭击的野生动物园区,他们居然没有发现一具动物的尸体.动物学家的推测是:动物也许能预知这场灾难,它们有第六感,预先了解要发生的灾难,所以都及早躲开了一场大浩劫.和其他的逃生故事比较起来,以上这4则故事也许无法赚人热泪,但它们却包含了非凡的特殊意义.故事1告诉我们:读书有用,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只要活学活用,知识甚至可以保命;故事2告诉我们:古训也非常有用,古训也是知识,古老的常识一样可以发挥救人的惊人力量.在危难的时候,知识是活命的源泉.12月26日各地相继发生大海啸时,很多人看见海啸来袭的景观时,就是因为缺乏对大自然现象应有的常识,不但不知大难临头,反而好奇地驻足观赏,因此错过了逃生的第一时间,白白断送了宝贵的生命.故事3及故事4则更值得人类反思:许多天灾的背后,其实也隐含了人祸的因素在内.人类恣意破坏大自然,不过一旦大自然反噬,人类竟然如此脆弱,逃生的本能不仅不如动物,更完全丧失了对大自然变化的本能感应,以致丧失了可能高达数十万条生命.是时候了,人类应该借这次的灾难教训自我反省,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加谦卑的“万物之灵”,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大自然相处,做大自然真正的友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灾难书写--《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灾难书写
【摘要】:灾难是一种偶然的,突如其来的,具有毁灭性的外在力量,一般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灾难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作为生活的反映和时代的感应器,自然会关注到灾难的发生以及灾难中和灾难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作家通过书写灾难来记录现实,省视人性的复杂性,拷问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迟子建在其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圣餐,她持续关注的是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书写他们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在她一系列优秀的小说中,透过灾难情境来展现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世界的小说极具特色。本文以迟子建的《伪满洲国》、《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白雪乌鸦》三部经典灾难小说为研究重点,梳理迟子建小说中的灾难书写现象,分析迟子建灾难书写的特点,研究迟子建灾难书写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灾难题材与迟子建的叙事选择。灾难是文学创作的经典母题之一,灾难题材受到了作家们的广泛关注。迟子建之所以能创作出极具特色的灾难题材小说,与其成长环境、童年生活以及人生体验等密切相关。
第二章迟子建小说中的灾难书写。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具体分析在迟子建小说《伪满洲国》、《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白雪乌鸦》中,作家设置的战争、矿难、鼠疫等灾难情境。第二节分析灾难情境中人物的不同选择所体现出的人性的丰富内涵。面对倏忽而至的灾难,有人以坚韧隐忍的态度应对,有人积极抗争灾难,还有人消极沉沦于灾难。作家一方面礼赞人性中的光辉美好,另一方面通过批判人性中的自私阴暗来呼吁健康自然的人性。第三节分析灾难情境中底层民众借助于道德伦理规范和爱的力量来超越现实的困境,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化解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实现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最后,分析“艰难时世”中的“常”与“变”。迟子建通过对失序状态下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发现了循规蹈矩的生活本身具备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日常生活的这种恒常性、延续性能够弥合灾难造成的生活的断裂,“变”中亦有“常”
第三章迟子建小说中灾难书写的意义。迟子建小说不仅记录灾难,留存创伤记忆,帮助民众提升灾难意识,增强忧患意识,而且以真挚的感情感染人,达到了宣泄情感、疗救世人和自我救赎的效果。迟子建通过审视灾难情境中民众的艰难生存状态,从中发现生活的残酷丑陋,进而控诉社会的不公,显示出作家对于良知的坚守和批判现实的精神。迟子建的温情可视为一种代偿之道,作家以温情悲悯的情怀观照笔下的人物,宽宥人性之恶,营造一种与困境和解的氛围,传达着作家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同时,这种温情也是有限度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作品的批判性,遮蔽了现实生活的残酷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I207.42【目录】:
摘要3-5Abstract5-7目录7-9绪论9-15 一、研究缘起9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9-1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15第1章 灾难题材与迟子建的叙事选择15-21 1.1 灾难:文学创作的经典母题之一15-17 1.2 作家主体经验与灾难书写的生成17-21
1.2.1 东北童年生活经历17-18
1.2.2 独特的死亡体验18-21第2章 迟子建小说中的灾难书写21-39 2.1 迟子建小说中的多重灾难21-26
2.1.1 《伪满洲国》与战争21-23
2.1.2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与矿难23-25
2.1.3 《白雪乌鸦》与鼠疫25-26 2.2 存在之艰与决断之思26-32
2.2.1 坚韧隐忍27-28
2.2.2 积极抗争28-29
2.2.3 消极沉沦29-32 2.3 道德和情感的作用32-35
2.3.1 “成德”:实现生命价值32-34
2.3.2 用爱化解伤痛34-35 2.4 “艰难时世”中的“常”与“变”35-39第3章 迟子建小说中灾难书写的意义39-47 3.1 留存创伤记忆,增强忧患意识39-40 3.2 宣泄苦难,治疗创伤40-42 3.3 批判现实,凸显人文关怀42-43 3.4 温情:灾难境遇的代偿之道43-45 3.5 持守与开掘45-47结语47-49参考文献49-53致谢53-55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方守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刘传霞;[J];当代文坛;2001年06期
冯源;;[J];当代文坛;2010年03期
苏童;[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1期
文能;迟子建;;[J];花城;1998年01期
李继凯;周惠;;[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金磊;[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2期
张堂会;;[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宋海婷;;[J];名作欣赏;2011年36期
梁艳芳;徐博;;[J];名作欣赏;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光福;[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李志红;高霞;;[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王晓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赵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刘鹏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钱雯;;[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刘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方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王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陈文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剑晖;;[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金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莫先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张立群;;[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田兴国;;[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达海军;;[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田茂军;陈蓉;;[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韩兵;吴玲达;王辰;袁志民;;[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梁婷;杨义行;;[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陆贵山;;[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一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武克勤;[D];苏州大学;2010年
李言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张雪艳;[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赛力克布力;[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崔绍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长中;[D];南开大学;2010年
刘军政;[D];南开大学;2010年
蔡勇庆;[D];南开大学;2010年
刘伟;[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明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岳佳宁;[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单雅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路晓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梁健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孙丽凤;[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姜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孙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锋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杜小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石一枫;;[J];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0年05期
谢有顺;;[J];当代文坛;2008年04期
冯汉津;[J];当代外国文学;1980年01期
柳鸣九;;[J];读书;1980年07期
蒋子丹;[J];读书;2005年10期
陆以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文能;迟子建;;[J];花城;1998年01期
金磊;[J];地质勘探安全;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岳雯;[N];文艺报;2008年
袁学骏;[N];文艺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爱民,赵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修宏梅;;[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寿凤玲;;[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孙希娟;;[J];小说评论;2008年06期
汪树东;;[J];艺术广角;2009年01期
史元明;;[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4期
史玉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胡合香;黄彩琼;;[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何平;;[J];中国作家;2010年07期
苏晓霞;;[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薇;;[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赵彦芳;;[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王威;;[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郭力 崔修建
金哲;[N];文艺报;2009年
王艳荣;[N];文艺报;2008年
张学昕;[N];文学报;2010年
陈渌;[N];黑龙江日报;2013年
施战军;[N];文艺报;2006年
李卿;[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龚保华;[N];吉林日报;2001年
陈思;[N];文艺报;2010年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于文夫;[N];光明日报;2013年
刘秋韵;[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丛琳;[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倩;[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张峻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耿伟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彭丽;[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关昕;[D];黑龙江大学;2009年
王英;[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陈春燕;[D];内蒙古大学;2009年
艾娟;[D];南昌大学;2008年
孙杏花;[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邓倩;[D];苏州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灾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