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兽战斗力排行的10万大军有多少战斗人员

为什么先秦时代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军会战,到了明清却缩水成几万十几万?
按投票排序
136 个回答
多图预警!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明清时的社会生产力比先秦更高,战争规模反而变小?实际上,先秦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大规模会战,只是普通规模的战役,参战的几十万“军队”大部分是民夫,实际兵力只有几万,与古代各时期的战役规模相比没有太大差距。长平之战也不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战役,只是杀战俘最多的战役。本文将通过图文和数据,尽可能还原先秦时代的本来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手段,来分辨官方历史数据的虚实,在后勤生产、后勤物流、人口结构、粮食生产和统计口径五个方面,给出一个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释。内容大纲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三、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四、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五、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结论后记一、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很多人把古代的军事后勤简化为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其实这只是军事物流,是狭义的后勤。完整的后勤系统包括军事物资的采购、生产、调配和运输等。而且因为很多军事物资是民间百姓用不到的,也不能在战场就地取材。到了战争爆发时,就必须额外动员百姓大批量生产。下图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兵马俑的部分复原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战争所需要的军事物资不是只有粮食和草料,还需要:武器:例如弓、箭、弩机、短剑、戈、矛、盾……军服:例如皮甲、铠甲、袍、鞋、帽、各种保暖衣物……另外还有兵马俑里看不见,但战场上必须的:军事物资:营帐、马具、麻绳、麻袋、漆器、舟、车、战车、攻城机械……各种工具:斧头、铲子、木锯、凿子、量尺……工程修建:桥、路、大量军营设施和防御设施……等等……军事物资的生产过程这里以武器中损耗最大的弓箭为例,为了简化,不说弓,只说箭。下图是兵马俑出土的秦箭。箭簇需要青铜,剑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箭簇需要青铜,剑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图片来自《博物》杂志图片来自《博物》杂志箭的生产过程:青铜需要铜和锡,这两种矿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别运输、采购。山西中条山出产铜,可以在矿坑边上进行精选和冶炼,制成铜锭运输。锡则需要大量从千里之外采购,通过与楚国贸易从江南进口锡锭。青铜的冶炼需要木炭,而生产木炭则需要另外一套生产体系。青铜融化按比例加入锡,混合均匀浇入事先批量造好铸造模具里。秦国的武器是高度标准化的,规格要求非常严格。批量铸造的箭头并不能马上用,需要继续磨制精加工。箭身不是普通树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质、大小、轻重都要严格符合规格。注意箭身最后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选和标准化剪裁,不能有瑕疵。很多青铜器还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标准会制罪。《吕氏春秋o孟冬》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些后勤人员的主体大部分是老百姓,被迫停止农业生产,专注于满足战争的需要。除了上面说的后勤生产,他们的后勤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粮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运输武器的制造和装配木材的砍伐、加工和运输、木炭的烧制、矿石的开采和冶炼布匹的纺织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缝制车辆的制造和修理、军用牲畜的饲养舟桥的修建、道路的维护、营地的修建伤病的医护……先秦时代的后勤生产和运输是否有规模经济效应?现代工业存在生产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低的规模经济效应,这主要是得益于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前期投资的设备成本被分摊到更多产品中,所以生产的越多新产品分摊的成本越少。理想情况下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大公司的规模比小公司大,所以平均成本更低。大公司的规模比小公司大,所以平均成本更低。为了提高武器的生产效率,秦国已经有了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武器生产效率远高于单人作业,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生产效率已经发挥到了先秦时代的极限。在没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先秦时代,要想增加产量只能靠增加人手的方式。在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满足战时猛增的生产需求,只能靠征调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粮食,这是刚性的,不会因为人数增加,每人消耗的粮食就会减少。所以武器生产成本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递减,而是出现等比例的增长。后勤运输成本也同样如此。现代运输因为有大型运输交通工具,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摊的交通工具成本会下降。但是先秦时代的陆地交通是没有大型运输工具的,战时猛增的运输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数量来增加,不会出现规模效应。尽管先秦时代已经有了车辆,但因为路况极差,车辆损耗严重,导致寿命很短。《孙子兵法o军争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破车罢马,……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出师远征,即使运输车辆能走到战场也基本报废,更不会出现规模效应。在古代,真正能出现规模效应的是水上运输,关于水运会在后面后勤运输部分中介绍。小结综上来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后勤人员来满足。随着战时需求的急剧增加,后勤生产和运输人员的数量会成比例的急剧增加。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出师和常备军的后勤模式完全不同有人说,战国时各国实行军民一体的政策,可以战时为军、平时为民,这样不就解决军队粮草的供应问题了吗?其实这种模式只适合防守的军队。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动,或近距离、小范围移动的部队才适用。例如戍边军队、地方常备军、守城守关的军队,这些可以军民一体,靠自耕来解决基本口粮问题,大大降低了后勤运输的成本。不过武器等军用物资他们是没法自力更生的,还是需要靠后勤运输来解决。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国征收辽饷,那时的辽东军队就拥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粮食可以靠自耕解决,但还是需要举国支持。一个国家拥有50万军队,不代表这个国家能远距离投放50万军队。因为远距离作战都需要大规模后勤运输系统的支持,后勤运输至少要包括兵力的投放物资的运输我们可以把后勤比作自来水网。在家里,水龙头和现成的自来水网连接,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得水。这是国内常备军的后勤支撑模式,有现成的补给网络,补给成本较低。在野外,水龙头插在土里是不会获得水的,因为没有现成的水网。要长期饮水,必须铺设新的供水管网,这个成本是巨大的。这也是投放到远方的军队面临的问题,需要建设一条庞大的后勤补给线。兵力的投放:士兵是否可以自带干粮外出打仗?我们以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作为参考,宋代的运输条件应该比先秦好一些,就作为最优策略吧。注意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只计算了兵力投放的粮食消耗,没有计算物资运输部分。沈括曾任管理全国财政的三司使,也曾为了抵御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他的数据也很可信。他指出,出兵打仗最关键的是粮草,这是出兵数量和距离都受到粮食消耗的制约。下面的文字比较烧脑,看后面的图片吧。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復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復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復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沈括根据单程和往返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得出了兵力投放和所需民夫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到,随着民夫的增加,出现了新增天数却在减少的现象。也就是行进的距离越远,每个里程单位的运输成本会增加,而不是减少。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如果要远距离投放10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如果让士兵自己带粮食打仗会怎么样?宋代单位:1石 = 10斗 = 100升按照上面所说,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粮食沈括说,一头驴可以背负1石粮食,骆驼可以背负3石。无论如何,人也背负不了7.3石粮食!即使士兵背负0.5石粮食,加上武器等装备行军,走不了几天就会筋疲力尽!更何况这些粮食还不够他吃1个月。物资的运输:粮草对长平战局的决定性影响长平之战后期,秦王听说赵军被围在山谷里、粮草被断,为了支援秦军长期围困赵军,必须增加粮草供应。战场形势多变,以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来不及在全国大范围的征兵。既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秦王干脆亲自跑到离长平战场最近的河内郡,给该郡的百姓封爵一级,征调该郡15岁以上男子全部去运送粮草。因为就近解决比全国征调更及时、损耗更小。为了应急,秦王居然连全郡封爵的办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着整个郡所有人,不但将来不需要缴粮纳税,而且终生享受国家俸禄。这也说明到了战争后期,秦国的后勤已经透支到了极限。尽管秦国的状态非常狼狈,但赵国却更惨,可以说是人间炼狱了。人如果不吃饭,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压力下挺不过30天。没了后勤,被围困的赵军很快陷入绝境,到第46天,饿急了眼的赵军出现自相残杀、吃人肉的恐怖景象。后来赵军的投降、以及被坑杀,其实都和后勤补给有直接的联系,后勤粮草才是决定长平之战各方决策的关键。战场上的军队就像一只风筝,没有后勤生命线的支持,战争局势马上急转直下。后勤运输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运早在春秋早期,秦国在渭河和黄河上就有大量船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援助晋国几千吨粮食,从陕西凤翔,通过渭河、黄河、汾河到达山西翼城。庞大船队的船帆从秦都雍到晋都绛首尾相连,连绵不绝。这是中国历史最早的关于大规模航运的记载,史称泛舟之役。图片来自《王者天下》漫画图片来自《王者天下》漫画《史记o秦本纪》记载晋旱,来请粟。……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但秦国在黄河的航运到三门峡就必须中断,因为三门峡让黄河水流突然90度转向,并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阻隔,是极其危险的航道,无法航行大船。下图是三门峡水利枢纽修建前的三门峡。后来人们在三门峡的东侧开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运。图片来自《三门峡漕运遗迹:黄河水库考古隊报告之一》后来人们在三门峡的东侧开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运。图片来自《三门峡漕运遗迹:黄河水库考古隊报告之一》不过在长江上就没有这个限制了,虽然三峡也很危险,但比三门峡好多了。公元前280年,秦国发动对楚国的黔中之战,司马错从甘肃临洮进入四川,再征调巴、蜀两地10万军队,乘坐万艘大船,装载了三个月的粮食,顺长江而下,进攻楚国。《战国策o楚策一》记载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1935 年在河南省汲县的山彪镇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鉴。文物上錾刻水陆攻战图的纹饰,其中就有一种双层战船。船的下层是水手划船,船的上层则载着士兵,两艘战船在进行激烈的交战。下图是根据纹饰复原的战船模型这说明在战国时,制造双层船已经不是问题,船的动力不仅可以靠水流和风帆,也可以靠水手划桨来驱动,这样的话实现逆流而上也不再是问题。根据前面后勤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知道如果运输成本要降低,必须依靠大型交通运输工具,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损耗太大很快报废。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水运能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加,出现运输成本降低的规模经济效应。水运大幅度降低了运粮的损耗,其承载能力不仅远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顺流直下速度极快,日行三百余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运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运输方式,现在应该能明白京杭大运河和水师在古代的战略价值了吧?小结通过对后勤生产和运输过程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后勤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如果不幸陷入长期僵持,后勤带给整个国家的负担是极其繁重的。一旦被敌人切断粮草,军队很快就会陷入极度混乱的状态。接下来再对先秦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先秦时代真实的军队数量应该是多少?三、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年龄金字塔人口金字塔可以反应出人口中最根本的年龄和性别结构。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的长度表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又称作扩张型、静止型和收缩型)。这个人口规律是所有时代都通用的规律,古代和近代的区别是古代死亡率更高,因为医疗水平太差,儿童夭折率也很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足50岁,所以在图形上会更加的扁平。先秦诸国都采取积极的人口扩张政策,特别是人少地多的秦国,更是鼓励各国移民到本国开疆拓土,所以先秦诸国的人口都属于扩张型的人口结构。14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在30%以上,考虑到古代儿童夭折率,这个比例也已经低估。一国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来不能参战的比例在65%;包括15、16岁的少年在内的成年男性在总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虑到战国时代连战征战,成年男性的比例会降到30%左右。再把老、病、残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数将在20%~30%之间。这样得到的人口结构如下图所示。我们假设秦国有500人口,则我们假设秦国有500人口,则成年男性的数量在100万~150万之间。有人可能会说,100万~150万挺多的吗!别着急还没有分析完。参与政府行政的人员数量秦国的行政区划等级为郡、县、乡、亭、里、什伍。考虑到秦国的地多人少,上面这些数据比例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所以下面的数据我们尽量都按照折半处理。考虑到秦国的地多人少,上面这些数据比例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所以下面的数据我们尽量都按照折半处理。战国后期,秦始皇即位时就有14个郡,每郡下辖15到30个县不等。尽量往少算,就算10个郡,每郡20个县,每县5个乡,每乡5个亭,每亭5个里,每里5个什伍各级行政单位数量为:10个郡10×20=200个县200×5=1000个乡0个亭00个里2000个什伍《汉书o百官公卿表》记载,汉平帝时的人口普查数据如下: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 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这是全国的数量,与上面计算的秦国乡、亭数量相比,分别是6.6:1和5.9:1的关系,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每家5人,根据理想的每个什伍管10户(50)人计算,则秦国总人口是625万人。如果折半处理,每个什伍管5户25人,总秦国人口则是312万人。这两个数据都接近秦国人口数量级范围,是比较合理的。下面估算每个级别行政单位人员的数量。各级行政,每郡需100人,每县需20人,每乡需5人,每亭需3人,每里需2人,每什伍1人。10个郡:10×100人=1000人200个县:200×20人=4000人1000个乡:1000×5人=5000人5000个亭:5000×3人=15000人25000个里:25000×2人=50000人125000个什伍:人=125000人行政人员合计为20万人。综上,地方行政人员累加起来共20万人,占成年男子数量的13%~20%,再加上中央官员和不服役的贵族,再加上我们低估的数据,参与国家行政管理的人的比例应该在15%~25%之间,这些人都是不会被送上前线打仗的。成年男子的分工和比例在前面的后勤物流中,根据宋代的《梦溪笔谈》,古代通过陆路给1个士兵运送粮食,需要3个民夫来运输,所以战争期间民夫的数量是庞大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把成年男子分为以下4种军队政府行政人员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运输民夫和工程民夫官吏是国家机器的后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军需生产。军队是国家机器的前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军需物流和工程修建。于是有了下面这张图,这张图显示军队在成年男性的比例大约是25%,即使这样,按照士兵和民夫的1:3比例,如果士兵是25%,那民夫就可以占到剩余的75%,已经把官吏、军需生产和农业生产人员的配额全用光了,要知道政府行政人员的15%~25%是无法忽略的。所以这里我们暂时把军队和民夫按照1:1的关系呈现。按照前面所说,成年男性在100~150万,这时的军队数量就在25万~46万之间,占总人口比例为5%~9%,这已经是非常高估了,因为这里的民夫的数量和军队相同。有人说,军队25万好像有点少,46万还是可以接受的!继续往下看,还没有分析完呢!最后看军队的兵力部署我们还是以秦国为例,下图是战国当时的形势。注意秦国边界上的长城和接壤的楚国,这些地方都需要驻守军队,如果撤回,很可能会后院起火,被别人围秦救赵。注意秦国边界上的长城和接壤的楚国,这些地方都需要驻守军队,如果撤回,很可能会后院起火,被别人围秦救赵。所以军队的兵力至少分为4部分:出师到东方前线作战的军队。保卫都城咸阳周边的常备部队,防止大臣、贵族趁机谋反。保卫地方城镇、关隘的常备军队,例如在蜀郡需要提防古蜀国旧势力趁机复国叛乱。戍边的常备部队,例如提防东南方的楚国、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羌人趁机收复失地。有人说,地方官吏不是有很多下属,不可以提防叛乱吗?这些官吏的力量都很分散,平时镇压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还可以,真遇上有组织的武装叛军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的兵力按照下图分配为四块,看右边放大的三角。虽然常备军也需要后勤民夫来运输补充物资,但相比移动的军队要少很多。这就可以把常备军的民夫全用到出师的士兵上。之前我们的士兵:民夫是1:1关系,把常备军的民夫用到出师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这样做的同时,没有民夫支持,常备军也没有多少可以开赴战场了。虽然常备军也需要后勤民夫来运输补充物资,但相比移动的军队要少很多。这就可以把常备军的民夫全用到出师的士兵上。之前我们的士兵:民夫是1:1关系,把常备军的民夫用到出师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这样做的同时,没有民夫支持,常备军也没有多少可以开赴战场了。《孙子兵法o作战篇》指出,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正是因为第一次征兵已经带走了大部分主力和民夫,所以如果再次征兵、征粮会比第一次更难,军队战斗力更差。所以,能够出师到前线打仗的军队只有军队总数的1/4,大约在5万~12万人,占总人口的1%~2.4%,如果体现到整体人口结构上,就是金字塔的黄色塔尖。综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师到东方前线的军队人数综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师到东方前线的军队人数占总人口的1%~2.4%,加上占5%~9%的运输和工程民夫,全体出动人数6%~11.4%。现代的学者对秦国人口的估算在300万~500万之间。如果人口是500万,则能出师5万~12万,出动人数30万~57万。如果人口是300万,则能出师3万~7万,出动人数18万~34万。所以长平之战的40万人不全是军队,而是士兵和民夫的总和,实际军队在3万~12万之间。小结人口结构以上是以秦国的人口结构为主线,结合社会分工和行政体制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为证据之一。下面再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作为证据之二。四、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先秦的土地制度如何?先秦时代主要有井田制和授田制两种土地制度。但不论哪种制度,本质上都是政府对个人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一种确认和保护。“亩”的繁体字是“畝”,注意“久”字旁,其实就是指百姓可以长期拥有的私田。但是政府提供土地权保护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获得回报,回报内容就是从土地粮食产出中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税赋。井田制和授田制的不同就在于获得回报的方式上。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征税手段。政府分配私田给百姓使用,附加条件是必须也帮政府的公田种些粮食,作为给政府的税赋回报。《春秋o谷梁传》中记载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公田就是政府的田,8块私田围绕着1块公田,内部边界形成一个井字,所以叫井田。《汉书o食货志》中记载,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步在古代即是长度,也是面积单位,1亩的面积是100步,100亩被称为1夫,“夫”是土地单位。因为一般会给一个家庭分配给100亩土地,家庭的户主就是一个成人男子。同样的,《孟子o万章下》也记载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但是井田制也有其问题,就是人们种植公田的积极性不高,交税的动力不大。虽然井田制给百姓的负担不重,但是政府收到的税收太少。政府解决民间纠纷需要官吏、抵御盗匪和外敌侵略需要军队,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些都做不好。到了战国时代,更是有实力才能生存,所以各国就基本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商鞅学习其他诸侯国的改革经验,抛弃了井田制,采用授田制。政府同样分配给百姓土地并保护土地权,但收税的不再通过公田收粮,而是给你下达每年的耕作任务,不管这块地你种还是不种,每年都必须按照土地面积向政府缴纳税收。另外,农民除了交粮,还要交刍稿税,刍为牧草,稿为禾杆,是喂养牲畜的草饲料。如果到时候完不成任务,就会按照秦律制罪。《秦律o田律》入顷刍稿,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不论垦殖与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井田制就是政府把百姓当成合伙人,政府把土地当作股份分给百姓,期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奈何大家都忙私活,对公事不上心。授田制改为政府把百姓看成合同工,上级给你制作工作目标,到时间必须交工,否则严惩不贷。虽然授田制并没有提高生产力,但是通过设定沉重的任务量,逼着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在整体上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为什么秦国把小亩变大亩?商鞅在“废井田,开阡陌”后,增大了亩的面积,把原来面积100步的小亩,改变成面积240步的大亩,这是为了什么?再对比一下秦国和鲁国的粮食产量《吕氏春秋o上农》记载了战国后期的秦国亩产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孟子·万章下》也记载了同时代的鲁国亩产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吕不韦时代的秦国已经普及了大亩,同时期孟子的鲁国使用的是小亩,面积相差2.4倍,但是供养的人数却基本相同。为什么秦国每亩的面积更大,产量却不增加?这要说到土地、作物和降水量的关系。很多人认为战国时代引入了铁器农具和耕牛,使土地亩产提高。其实真正能提高土地亩产的是灌溉,而不是农业工具。因为工具再好也只是增加了开垦这一个环节的效率。如果作物在未来几个月的生长期里,没有稳定的水源来灌溉,把有限的水分摊到更大面积的土地里,产量反而可能会下降。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足够的水源,不仅可以提高亩产量,还可以耕种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进一步提高亩产。先秦土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其实就是根据灌溉条件好坏来区分的。上田的亩产可以达到下田的2倍。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根据《秦律o仓律》记载,秦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禾(粟、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稻(水稻)、荅(小豆)和菽(大豆)《秦律o仓律》《秦律o仓律》“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一斗,黍、荅亩大半斗,菽亩半斗”。麻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不是粮食作物。作物和灌溉条件秦国作物以粟、麦为主,因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适合秦岭以北的旱地。如果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粟、麦的产量会大幅提高,但秦国直到战国快结束时才修完郑国渠,战国大部分时间里灌溉条件不好。水稻产量最高,但只适合秦岭以南的降水充沛的地区,例如巴蜀、汉中。在商鞅变法时这些地方还不是秦国的领土。降水越充沛,可以种植水稻等亩产更高的作物,单位亩产才能大幅提高。降水越充沛,可以种植水稻等亩产更高的作物,单位亩产才能大幅提高。但是秦国地处内陆,降雨量不如中原和江南充沛,也没有很好的灌溉条件,大部分是旱地。如果这种土地长期耕种,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养分也逐年降低,最终导致亩产减少,变成产量极低的贫田。这种土地退化的问题,必须通过轮耕的方式来解决。《汉书o食货志》中记载,授田时,上田面积100亩,中田面积200亩,下田面积300亩。上田不用轮耕,中田要种1年休1年,下田要种1年休2年。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之,自爰其处。下田给的多,是因为如果只给一家人100亩地,第二年就没有可以轮耕的空间了。秦国的大亩面积是小亩的2.4倍,说明秦国的土地质量普遍处于中下的水平。虽然秦国大亩的面积变大了,但以先秦时代的生产力,一家人在20多天的春耕期里,能耕种的面积是固定的,一个男性最多种30小亩,一家最多种100小亩地。再加上必须要轮耕,让其他土地得到休养,耕种面积也还不能超过100小亩,所以秦国的亩产和鲁国的亩产是接近的。粮食消耗数量战国初期的魏国宰相李悝指出:一个典型的五口标准家庭,能耕种100亩,1年收成150石,交税1/10共15石,每人每月消耗1.5石,一年90石,年终剩余45石。拿出30石交换成钱,用于衣物、祭祀等的必要开支,基本所剩无几,如果不幸遇到病丧更是入不敷出。5口人耕种100亩,年产150石,上交政府十一税15石,每人一年吃18石粮食,能剩余45石。先秦时代士兵和后勤的比例关系是怎样的?《孙子兵法o用间篇》指出:“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这是先秦孙武所列的数据,注意最后是七十万家,而不是七十万人。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曾帮助吴国击败强大的楚国和越国,军事经验丰富,不会纸上谈兵、信口开河,所以这个比例是可信的。《孙子兵法》指出,一旦出兵打仗,7个家庭要停止农业生产,来回奔波,为1个士兵运送军需物资和粮草。先秦时代的一家有多少人?先秦时代标准家庭的1家是5口人,标准家庭是个平均概念,不是说一家只有1个儿子。有的家庭全是男孩,有的家庭全是女孩,有的家庭还没有生孩子,有的家庭已经生了4、5个孩子。整体平均下来每家有子、女2人。夫、妻、子、女,加上儿童、老人,大约5人。根据孙武所提的1兵:7家的比例,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在1:21到1:35之间。在井田制时代,受到生产力较低的限制,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应该是1:35。在授田制时代,假设生产力已经提高,不需要这么多人,我们按照1:20的比例的计算。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10万军队要动员200万以上的后勤人员,这些人要停止一切农事,进行后勤生产和运输的保障工作。要注意的是,这200多万停止生产粮食、专注做后勤的非战斗人员,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士兵和后勤人员的粮食供应按照李悝所说每人1年消耗18石粮食,约等于和平时期5口之家一年上交的15石的十一税。和平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1兵:1户(5人):100亩耕地假设战争时代的征收40%战争特别税,税赋是和平时代的4倍,每家征收60石,可以养活4个士兵。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供给人口的比例关系是4兵:1户(5人):100亩耕地按照上面修正后的孙武兵民比例:出师1年,1个士兵+20人后勤,共21人,所需粮食为:平时:20户人家(100人)上交的十一税300石,需要2000多亩耕地供应。战时:5户人家(25人)上交的战时税收300石,需要500多亩耕地供应。以此类推1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2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平时:200多万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2亿多亩!战时:50万多户共25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5000万亩。40万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80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平时:800多万户共4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8亿多亩(达到了清代的耕地总数)!战时:200万多户共10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1亿亩。根据现代估计,战国时代总人口2000万~4000万,即使按照最多的人口计算,40万军队出师一年,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战国诸国所有人口1年生产的粮食!中国人口规模变动趋势,数据来源: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规模变动趋势,数据来源:葛剑雄,《中国人口史》所以,出师到战争前线的40万军队都是士兵,这个假设已经被证伪,是不可能的。如果这40万不都是士兵,而是加上后勤百姓的总和,结果会如何呢?用40万除以20,就会得出2万兵力的规模,按照这个数量级计算就很合理了。2万士兵,需要40多万后勤人员,所消耗的粮食是和平时期40多万户共200多万人生产,需要耕地4000多万亩!根据现代对秦国人口300万到500万的估计,200万人数量已经是很接近秦国人口总数了。即使按照战时40%的税率征粮,从粮食上也最多只能供应8万士兵。根据以上计算,在军队数量是40万、还是2万之间,更合理的数量是后者,也就是40万人不全是士兵,而是士兵和后勤人员的总和,实际参战军队在2万~8万的数量级上。小结以上是以先秦的粮食生产为主线,结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粮食消耗进行的数据分析,这就是证据之二。通过人口结构、粮食生产的分析,从两条完全独立的数据和分析方向,计算出数量级相同的结果。按照人口结构估算是3万~12万之间,按照粮食生产估算是2万~8万之间,这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证据。五、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夸大兵力是兵不厌诈、虚张声势的心理战。《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心理战虽然不是上策伐谋中的最高境界,但也是伐谋的一种。夸大出兵人数和敌人的死亡人数可以极大的震慑敌方,国内舆论的压力促使敌人屈服谈判,用最小的风险和代价来获得自己最大收益。在《三国志o魏书o国渊传》就记载,曾经存在把战绩扩大十倍的现象,一方面是为了邀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震慑。汉末将领国渊没有虚报,曹操非常高兴。国渊字子尼,太祖(曹操)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冠,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为什么伐兵是下策?攻城是下下策?从上面的估算可想而知,一旦出兵就是耗资巨大,攻城更是旷日持久的烧钱、烧粮、烧物资的无底洞。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出兵绝对是下策和下下策。再厉害的名将和军队也要向粮草低头。长平之战持续了3年,到了后期,赵王的压力是极大的,临阵换帅、急于出战也是赵国支撑不下去的表现。其实秦国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否则白起也不会坑杀投降的赵兵,他以为这样能减轻秦国的国内后勤压力,说服秦王下决心马上攻赵,一句灭掉赵国。没想到秦王实在拿不出更多粮草,也支撑不了更长的补给线,只能被迫放弃,眼睁睁的错失了灭赵的良机。为什么到明清就不太夸张出兵人数了?夸张兵力是中国历史早期的军事策略,那时候资讯和经验匮乏。但到了明清时代,距离先秦时代已经过去了2000年,这期间夸大兵力的招数也被用了成千上万次了,明清时代的军官知道不要轻易相信敌方宣传,有办法去分辨真假。就像现在的李克强指数,通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可以反应出真实的经济增长量。尽管官方经济数据大量造假,但因为数据渠道众多,政府不能全部垄断,总能找到很难造假的数据。同样在明清时代,获得数据的渠道也比先秦时代更快、更多,只要注意收集官方和民间文献,例如邸报,就可以通过历年的耕地、税收、人口和驻兵数据,来估算出对方最大的动员能力。明清时代的兵力虽然还可以夸张,例如加入了大量的辅兵数量,但已经不像先秦那样,把兵力当个筐什么人都往里装了。写明清史书的人也可以通过大量官方和民间的文献来核实和修正数据,所以极度夸张兵力的现象就大量减少了。结论通过分析人口结构和粮食生产两条独立线索,以下的结论可以得到相互印证。先秦时代所说的几十万人的大会战,实际上只是数万军队规模的战役。这几十万人的主体是大量从事后勤运输和保障的民夫。先秦时代的军队和古代世界任何国家的军队一样,在规模数量级上没有特殊之处。长平之战的确是屠杀俘虏最多的战役,也是倾国之战,但不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战役。先秦夸大出兵数量是为了对敌人实施心理战,但到了明清就不再奏效了。数据是混合物,统计口径在历代都不是统一的,我们分辨清楚就可以了。后记能分辨历史虚实才能开民智假设2000年后,我们的子孙出土了新闻联播资料,他们根据这些官方资料,能还原当今社会的原貌吗?如果他们因为看新闻联播,极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不知道你会做何感想?同样,当我们看史书时,发现早在先秦时代,仅仅一个诸侯国的军队就有几十万、甚至百万时,的确有傲视古代世界所有国家的感觉,我们的祖先真的超牛逼!但热血沸腾过去,冷却下来仔细想想,几十万大军和更多后勤人员的吃饭怎么办?大量军事物资的生产和运输怎么办?以先秦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支撑后世都难以承担的庞大军队,真的可行性吗?有趣的是,我们不会为明清时代的军队数量争吵,反而会为年代更久远、生产更落后的先秦军队数量,争得面红耳赤!我想这和先秦资料匮乏有关,现代人不清楚先秦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再加上先秦官方有意无意的扩大统计口径,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难免会幻想出一幅气势磅礴、史诗般的战争画面。但这种资料匮乏同时也为后人分辨数据虚实设置了极大的障碍,难以得出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直观解释,出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激烈争论局面。再看明清时代,因为官方和民间都有大量的文献可以考证,能够多渠道的相互印证,没给我们留下多少想象空间,争议反而少了。可以理解,本文的结论不仅毁掉了先秦战争的史诗感,更是减弱了民族自豪感,这对很多军事迷来说难以马上接受。但换一个角度想,借助这个问题,我们了解了先秦的社会面貌,学会了多种数据分析的手段,提高了分辨数据虚实的能力,这种民智的提高可以减少被政治操弄的可能,我认为这些收获比单纯的民族自豪感更有价值。关于本文的精简版和详细版到目前为止,你看到的只是精简版。因为原答案论证过程过于详细,影响了阅读体验。所以我把原文拆成了系列文章,重新起名为《先秦战争的数十万军队是怎么来的?》,放到了我的知乎专栏。要阅读详细版,请访问下面的专栏文章链接。:先秦的后勤生产有那些内容?: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实现?:先秦的人口结构是怎样的?:先秦的粮食生产力如何?:为什么先秦时代要扩大军队的统计口径?结论、后记、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都在里。
突然想到用数学可以从一个方面来看这问题,那么首先对于古代战争我得说下,古代副食贫乏,人体主要热量来源就是主食。不能理解的可以问问家里老人在建国后很长时间里一天能吃多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现在已经得知的粮食热量计算出一个人一天要吃多少粮食,基础消耗再外加一定热量差不多需要500克大米(小米和大米热量上差距不大也算500克),由于没有今天又是菜油又是肉还有各种奶啊水果或者饮料的热量来源,那么古代士兵只能煮了一锅饭全吃了,虽然不是没有副食但是都是些咸菜酱油一类没啥热量的东西所以就这么算,再加上古代没有啥好的保存方法,军粮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椿过的稻子运上去让当兵自己椿米。而传统技术椿米出米率是50%,所以实际上每个士兵一天要吃掉一公斤没椿过的稻子。接下来还要说下运输粮食的马车,传统马车我见过最能拉的也就一马拉一吨,也就是1000公斤,而马是必须吃粮食的,不是想当然就吃草的,所以在我计算中按照马车运输马可以吃人两倍的稻子粮食计算也就是2公斤(战马吃的数量直接是人三倍以上)那么我想了下,假设一只军队只依靠出发时马车携带的粮食,不中途补充粮食,就可以设出数学等式。设军队出发到解散时间为T军队总人数为Y运输队马匹数为X公式如下算出T小于334天,那么代入原等式中333天,发现什么乱七八糟的,重新理了下思路,再改进。通过这等式就可以看出每个士兵都拉一吨粮食自己吃,最多支持330天左右时间军队里一半都是后勤,最多支持250天左右时间三分之一是后勤,最多支持200天四分之一是后勤,最多支持167天等等这个还是纯步兵情况,如果算上军队还存在大量骑兵和运输武器的话,战马吃的粮食至少是人吃的三倍以上,再加上运输武器的后勤需求,粮食需要的更多。所以历史上拿破仑远征俄国,明确记载的60万军队,有20万后勤,总共作战6个月左右并没有超过我计算的200天(而且还饿死士兵,缺衣少弹人员锐减)暂时算那么多,过会讨论其他情况
一) 秦国有带甲(或作奋击)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秦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韩策一》、《楚策一》张仪语、《秦策三》范雎语)。(二)魏国有带甲三十万或三十六万,防守边疆和辎重部队十万(《战国策·齐策五》策士所造苏秦语、《魏策一》张仪语、《魏策三》须贾语)。它最强大的时期,据说有“武力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奴隶)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战国策·魏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三)赵国有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赵策二》策士所造苏秦语)。(四)韩国兵卒不过三十万,包括厮徒在内,除了防守边疆关塞的以外,“见卒不过二十万”(《战国策·韩策一》策士所造张仪语,《韩策一》苏秦说有“带甲数十万”)。(五)齐国有带甲数十万(《战国策·齐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六)楚国有带甲(或作持戟)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楚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楚策一》江乙语、《秦策三》蔡泽语、《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大射者语)。(七)燕国有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战国策·燕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孙子兵法》说:“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又说:“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作战篇》)。更说:“凡兴师十万”(《用间篇》)。据说,“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吕氏春秋·用民篇》)。公元前三四一年马陵之战,魏国也不过动用“十万之军”(《战国策·魏策二》)。《墨子》也说:“君子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非攻下篇》,“君子”下原多“庶人也”三字)。到战国中期以后,参战的军队,数量既多,死伤也多。公元前二九三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二七三年秦白起败魏军于华阳,斩首十五万(《史记·秦本纪》、《魏世家》,《白起列传》作“十三万”)。公元前二六○年长平之战,秦竟俘虏了赵军四十多万,都活埋了。公元前二五一年燕攻赵,起兵多至六十万,“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战国策·燕策三》)。公元前二二五年秦派将军李信带二十万人攻楚,被楚击败;次年改用王翦带六十万人再度攻楚,结果大破楚军 以上是有水分的,战国粉考据如下 战国:秦---虎贲60万楚---带甲100万 齐---技击60 魏---武卒70万 赵---带甲50万 燕---带甲30万 韩---带甲30万 共计400万 (神一样的战国粉们)战国人4000万,总计动员率10%!再看看二战的动员率,我不得不说我们早在先秦就已经赶上工业化国家了!以下也全是国战, 而且都是生死存亡之战,结果这动员率根本没法看。战争动员学还说么“动员率随着社会演进逐步发展”根本就是胡扯, 一看就是是假的。我们先秦的时候比你们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以下也全是国战, 而且都是生死存亡之战,结果这动员率根本没法看。战争动员学还说么“动员率随着社会演进逐步发展”根本就是胡扯, 一看就是是假的。我们先秦的时候比你们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再添加些材料,转自冷兵器吧转个老贴,源于战争研究论坛。华丽的分割线=======================中国史书中关于古代战争的规模是否有所夸大tito 中国史书中关于古代战争的规模是否有所夸大?即使按人口和兵力的比例来看也是挺高的。战国时,按纵横家苏秦的说法,战国七雄兵力总和超过500万。即使当时有2500万以上的人口,人口和兵力的比例也高达5:1,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年代,要供养如此多的脱产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这至多是各交战国所能动员的兵力总和,绝不可能是各国常备军的数字。以下这段转载自《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3世纪军队的规模《史记》报道的军队的巨大规模引起了可信性的严重问题。例如,该书声称秦在前224至前223年使用60万大军灭楚并把它吞并:见《史记》,卷七三,第页(率军征讨的秦将王翦传)。此数系指秦成为帝国以前的军队,如与前133至前90年汉武帝征讨亚洲腹地匈奴时所记载的整个汉帝国的军队和骑兵13万至30万人的数字相比,它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事实上,即使汉代的数字也很可能是夸大的。见鲁惟一:《汉武帝的征战》,第92、95—96页。秦军造成的伤亡《史记》记载,从前364至前234年这130年,秦参加了15次大战斗或大战役,书中列出了秦给其敌人造成的伤亡数字。除一次外,伤亡数都达两万人以上,有四次竟达惊人的10万人以上。最不寻常的一次是前260年对赵的长平之役,在五六个月的初期战斗中,赵国一方据说损失了五万人;后来当所剩的40万名士兵在常平向秦将自起投降时,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只让240名最年轻的士兵回赵。②因此,据推算秦在这整整130年中给其敌人造成的伤亡总数竟达1489000人。这些数字需作评论。首先,应该指出,它们只表示秦给其他国家造成的伤亡;秦自己的损失从没有记录,虽然数字必定是相当大的。第二,这些数字不完整,因为数字中只有两起包括了受伤和被俘的数字。在所有的事例中(除了前260年用“坑”字外),所用的标准字眼为“斩”(此字的用法可追溯到商鞅时代),严格地说是指战斗中杀人。第三,除了《史记》中具体列出伤亡数的15次战斗或战役外,还有它根本没有列出数字的其他战争。这一切考虑意味着,秦及其敌人同样要遭受的伤亡数,包括受伤、被俘以及被杀,必定相应地远远高出所记载的数字。最后,如与伤亡数比较准确并具有世界重要性的近代战争和战役的数字相比,上述的数字就显得不可信了。以1812年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役为例,他在6月率军453000人侵俄,在11月返法时不到10万人。乍一看,这与五个或六个月的长平之役相比很恰当,后者赵国士兵总的伤亡据说几乎达45万人。但是这种相似性应该说是表面的,不符实际情况。因为这45万人中,在最初几个月的战斗中损失了五万人(数字合理),而在长平时,突然消灭的人数竟为40万人(数字不合理)。总之,秦造成的伤亡数,象前面提出对军队规模的怀疑那样,在字面上是难以接受的。例如,以掌握的技术手段来说,真要把一支40万人的军队斩尽杀绝,实际上似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考虑到这支军队在向也许是更强大的军队投降以前已经被围困和饥饿所削弱这一已知事实,情况依然如此。秦的敌人或秦自己在面临这样灭绝性的损失时,似乎也不可能再三地继续征召庞大的军队,而不出现经济的、或可能的政治崩溃。①对这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可能在于“万”字的意义上,这个整数经常见于军事记载中(在非军事的记载中也能见到;见下面的最后两个问题),它也许只是象征性的,所以只应该被理解为“大部队”。①② 此事在《史记》的白起传(卷七三,第2335页)中有详细描述,文中使用“坑”字,使这件事具有可怕的气氛;“坑”这里应作“屠杀”解,但此字常常被错误地解释为“埋”或“活埋”。见前面注76。 ① 许焯云的《变迁中的古代中国》第68页的脚注持相反的观点,但他的论点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说服力的。例如,他认为魏约有人口500万,因此,可以“相当容易地”征召一支30万至50万的军队。即使偶尔一次做得到(但也远不能肯定),它能再三地进行这样规模的征兵吗? ① 鲁惟一在联系到汉代的军队数字时,已经提出这一假设,见《汉武帝的征战》,第96页。杨联陞对处理中国的数字和统计数的困难,已在《中国经济史中的数字和单位》一文中详加讨论;此文载《中国制度史研究》(坎布里奇,1961),第75—84页。可能“万”应与“千”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整数,杨联陞的文章(第77页)对它的模糊性进行了探讨。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买过鞭炮,就是一大捆拆开那种,现在城市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不过小时候或者农村地区还有销售,鞭炮的参数都是用X万响来标识的,动则十万百万响,实际你数一数,根本5分之一都不到,哈哈
你问得就不对,其实先秦没有百万部队的战争,历史上百万军队也就富坚征晋和杨广征高丽。其次,明朝军队也很多,土木堡不就五十万明军吗?明朝后期也能发动十几万军队。特殊的是清朝,一下子军队变少了,各个时期都没有出动大量军队,后期就更少了,鸦片战争英国才出动四千人,清军也没多少人。原因一是到了近代资料全面,不好吹了,二是养兵难,养着八旗但不能打仗了,还要额外花钱再养兵。但是到了二战军队又一下子多了起来,德军550万军队袭击苏联,二战结束是美军1200万。夸张的成分肯定有,但科技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估计是后来不带家属了吧。。
现在很多人单纯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归结到历史记载不准确,无法考证等等,一味的说先秦的战争参与人员是不真实的,我个人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首先必须承认,先秦时期的记载有可能夸大了事实,但是从军制角度上来看,商鞅变法中就有很明确的关于军制的规定,所以后世军制清晰容易计算,记载不掺水,早期都严重的掺水的说法并不能完全站得住脚。为什么先秦战争的参战人员可以那么多,而后期参战人数越来越少腻?我所知道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参战双方的体量对比情况,简单对比一下,秦赵的长平之战和万历三大征,秦赵的长平之战发生在两大体量和国力相似的国家之间,是生死存在之战。而且不存在闪电战一战获胜直接搞定的情况。而且事实上,从公元前262年赵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开始,两国就都开始为后来的战争进行了准备和动员。到公元前260年秦国出兵上党,廉颇应战开始,这场战争就变成了两国全力死磕,争夺国运的超级大战。进过前期的互有得失之后(主要是赵国吃亏多些),但是廉颇一直坚守,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参战人数才开始急速攀升的。到赵括到达战场成为指挥官时人数投入到达顶峰,双方几乎将全国的兵力全部投入。所以才有了百万级别人数的大战。而万历三大征,包括后来的征剿农民军和对后金的作战,无论对手的战斗力是否强悍,体量上和明朝政权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不需要征发上百万的兵员参与战斗,有人会说倾力而为,以泰山之势压卵多好,如果提前知道战争的结局的话,那么万历和崇祯都会毫不犹豫的这么做,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兵力投入已经足够了,甚至是极可能的多了,毕竟明朝的军制和战国时期的军制完全不同,已经都是职业军人了,不是战国时期那么后续兵员可能都是现征发的农民,而且钱粮只能维持这样的一支部队了。即使在崇祯死后的南明,实际上正规军和辅军加起来其实也接近百万,内耗和不团结暂且不说,主要是苦于汉族政权面对异族入侵时期往往是守方,国土面积这么大。你集中兵力,我就避其锋芒。你分散防御,我就各个击破。蒋校长不也是这么吃的大亏么?所以即使有百万大军,后世的汉族政权也没有办法在一场大战中使用几十万的大军了。而且考虑到先秦时期的政治军事原因,大家也会发现,最著名的商鞅变法其实就是建立了一种全民爆兵,全民大搞粮草生产的战时经济与军事制度。而后来的宋元明清都是国内相对安定,军事制度都是主要是边境上针对一两个大的敌国进行战略防御,国内有常备军应对内地的叛乱这样的和平时期政治军事制度,并不追求大规模爆兵。尤其明显的就是秦朝制度,秦始皇不是白痴,但是为什么搞苛政搞到民怨沸腾,主要原因就是之前一直都是战时制度,高赋税,高人力征用。习惯了这样战时思维和制度,平定六国之后依然是高税收,这么多钱放在这,每年征用的人力那么多。自信心爆棚又喜欢享乐的秦始皇当然控制不住大兴土木了。但是对于人民来说战国末期承受这些是为了保家卫国,还有战争中普通人可以又快速的晋身之路。但是和平时期让这么多人去从时搬砖这种一没责任感使命感,二没荣誉感,进取感的工作。人民可能不民怨沸腾么?所以到了刘邦的汉朝开始,彻底推翻了之前的战时制度,休养生息,鼓励民耕,军队数量大幅下降。直到汉武帝北击匈奴时期,军队数量才再次上升。其次就是有的答案里说的,距离问题。秦赵之战对于秦国当时来说是举国之战,但在今天的地图上来看,也就是从陕西往山西打,距离不是特别的远,增兵和粮草补给相对容易。但是明朝都是从首都出发,打到山海关以外,或者平壤那么远的地方。军队人员没有办法搞到那么庞大。而且长平之战的位置也有利于双方爆兵,因为没有奇袭和突进到对方国土深处作战,上党地区对于两国来说,在地理位置上恰好接近双方国境线。从各自国内征兵上前线距离都差不多。打的时间又长,从有战争征兆开始到结束是2年半,从正事动手到结束是9个月左右。所以兵力一步步压上国境线进行这场疯狂大战。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上党地区当时既不是秦国绝对控制区域,也不是赵国绝对控制区域。那么都是客境作战的话,双方都需要大量的运输人员和修桥补路,筑城修寨的工兵。主要作战的核心军力应该都是10万——15万左右,这些主战军力负责关键时刻决战决胜,一旦胜负已分,这些主战兵力对辅助兵种就是碾压和收割了。还有重要原因的话,那就是个例问题。仔细想想,整个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这种人数上百万的有几场?其实是不多的。就像我们熟知的三国时期,三大战,官渡,赤壁,夷陵之战。只有赤壁之战参与人数最多,单曹操一方面投入兵力大概有20多万。剩下像夷陵之战刘备大概是8万人左右,陆逊4万。所以说,十几万大军的大规模战役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常态,而上百万的从来都是个案。我们往往在潜意识里对于先秦战争有以偏概全的印象,因为一说先秦战争,马上想到长平之战。坑杀赵军降卒40万,参战人数近百万。这个几乎妇孺皆知,所以大家都因为先秦好像都这么打仗,但实际上腻?但是我们对比一下长平之战和战国第二著名大战,孙膑杀庞涓的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马陵之战看到没有,即使是一战将魏国从一流国家打到二流都排名靠后的马陵之战,双方兵力总和也就是20多万。再有能接近长平之战参与人数之多的就是王翦的所谓二十万够用还是六十万够用的“秦夷六国”之战。那是一系列灭国级别的战争,所以人数空前的高。除了长平和秦夷六国,战国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近百万级别的大战了。所以说先秦时间经常出现百万级别大战是一个潜意识里的认知错误。(而且从王翦的二十万还是六十万的争论中,我们也会发现,即使是战国第一战争发动机的秦国,有那样的征兵制度和军事制度,能接受的也仅仅是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召集,六十万大军都是军政两届迫于现实压力才能接受的一个数字。)看到没有,即使是一战将魏国从一流国家打到二流都排名靠后的马陵之战,双方兵力总和也就是20多万。再有能接近长平之战参与人数之多的就是王翦的所谓二十万够用还是六十万够用的“秦夷六国”之战。那是一系列灭国级别的战争,所以人数空前的高。除了长平和秦夷六国,战国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近百万级别的大战了。所以说先秦时间经常出现百万级别大战是一个潜意识里的认知错误。(而且从王翦的二十万还是六十万的争论中,我们也会发现,即使是战国第一战争发动机的秦国,有那样的征兵制度和军事制度,能接受的也仅仅是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召集,六十万大军都是军政两届迫于现实压力才能接受的一个数字。)而且具体到长平之战,历史记载有很多疑点,现在发掘出来的尸骨坑比较支持的是坑死人数以十万为单位计。但是可疑之处在于赵括真的是个纸上谈兵的白痴么?我们现在看长平之战好像秦军把握住全部的主动权,但是实际上腻?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看这段记载你会发现,即使战争打到了这个阶段,秦军截断了赵军粮道,秦王都完全不敢掉以轻心,不断对前线增兵并鼓舞士气。再有,历史记载这一场战争,赵国前前后后45万大军全军尽墨,全国14岁以上男性几乎全部死于此战。但是秦军战死15万之多,史书上说秦亡半数,那么坑死赵军40万人的话,也就是说,死在战斗中的秦军是15万,赵军只有5万?这可能么?当然不太可能,所以说,这40万的坑死是为了后来史书偏袒秦国的一个记载,有可能在战斗死亡的赵军是20万以上,剩下的才是杀降的结果。廉颇一直是战略防御态势,战死人数和杀死秦军的人数可能都不多,这15万战死秦军,可能大部分是赵括到达战场后造成的。赵括本身要对赵军的战略失败负全责,但是很可能并非纸上谈兵的白痴,他极有可能是为赵王背了个大黑锅,所以的战败责任都被推倒赵括轻敌冒进上了,而掩盖了赵括的进攻也给秦军造成重大伤亡的事实。长平之战的真是面目可能是类似凡尔登绞肉机式的打发,双方水平相差不大,僵持之中升级为一战赌国运的超级大战,最终杀出重大仇恨和秦国对赵国军事能力的忌惮,才有了坑死几十万降卒的无奈选择,并不是单单赵括白痴,白起凶残这么简单。而且写到三国这一段的时候,我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就认为只要是上百万的战争投入就一定不是真的,很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种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的演义式说明被推翻太多次了,所以大家都对这个数量级的战争持高度怀疑。但是战国时期虽然历史遥远,但是史料还是不少的,如果长平之战这样的战争真的只是吹嘘出来的,那么早就被历史学者像推翻八十三万那样彻底推翻了。现在还不能彻底推翻长平之战,也从侧面说明,长平之战所说的兵力投入可能并不完全都是夸张出来的。PS.首先感谢各位的赞同和感谢,谢谢支持!其次我想说说这几天看了大家的评论和一些其它答案,还有很多人对长平之战的看法是认为长平之战的参战人数是吹牛。这里我想说明一下,我是业余爱好历史,没有专业学过,但是看对历史的众说纷纭怎么看待的问题,我还是采用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留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作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了,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基于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对于一些历史记载,我是不敢于轻易就说这个没有,这个是吹牛的。对于长平之战,是不是双方参战人数相加一定是百万级别的,我个人也持怀疑态度,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说长平之战是战国乃至中国历史上参战人数位列前几的超级大战。那么题主的问题说战国常常百万大战,后世就缩水的几万十几万,我也指出说,战国时期即使有百万大战也是少数,只是个别大战太被大家熟知导致大家觉得战国百万大战很多,我的说法已经尽量的谨慎和客观了。对于说长平之战等古代战争一定是吹牛的说法,我还是想破一破的。首先明确一点,《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这本书我是专门读过的,对于战国时期什么史料可信,什么特别不可信不是我自己在家随便琢磨出来的,其次我没有能力去考据,也没有能力去考古,所以我没有什么新鲜的实证来说什么,我只能给大家看一些旁证,至于这些旁证的效果,大家自行判断。比如说有的答案里说长平之战是吹牛,理由是古代没有铁路和现代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几十万人上战场,粮食的运输和战场的指挥是完不成的任务,所以长平之战是吹牛,一定是假的。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条件论,很现代视角推断古代事实的猜测性说法,不足为信,不经推敲。我也举几个旁证说说。首先金字塔在现代人视角来看,在古代一定是完不成的,以至于很多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立的,真的就是外星人干的么?美洲土著在没有发明轮子的情况下依然建成很多巨型建筑,也是外星人建的?没有轮子就没有别的办法?那么蚂蚁和蜜蜂有什么现代工具么?为什么能建成和自身体积比例相差那么多的蚁穴和蜂巢?不理解和想象不到的时期不代表在古代一定不能成为现实。回到中国古代,万里长城难不难,即使之前有秦长城,赵长城。但是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工程量远超之前各国长城之和,怎么在丛山峻岭之间设计和建立长城,石材怎么取的,怎么运上山的,怎么多人的口粮是维持的,我们现代人依然没有办法拿出一套在那种技术条件下完成它的方案,但是它就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不要轻易低估古代人的智商和在简单工具下的笨办法。我们再从古代战争角度找些旁证来看,这里用大家最熟悉的三国时期的战争可以吧,一来熟悉,二来和秦国比年代不是很久远,三来都是分裂状态下的战争,不是统一王朝发动的战争。官渡之战,袁绍出动兵力10万左右,这个数字有考据为证比较客观吧,战争持续时间超过1年半,袁绍之前是士族,但不是封疆大吏,是后来才有的根据地,这个是事实吧。乌巢在被烧之前就供应了袁军1年多的粮草,被烧的时候还是有大量粮草囤积的。距离上看,袁绍老窝幽州在现在北京附近,战场在现在河南境内,距离也不算短。那么在没有科技大发展,没有火车和通信设备的情况下,袁绍能完成的事情,秦国和赵国就一定完成不了么?秦国和赵国是立国时间以百年计算的国家,而且战国时期很重视军队和粮草,比三国时期刚经历过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之后的时期土地和人口都有优势吧。距离上也差不多,秦军从陕西到山西,赵军从河北到山西。袁绍能发精兵10万,有供这些人吃一年半还多的粮草,有着战时军事制度的秦国和赵国就没有能力解决30-50万不到9个月的粮草问题?要知道秦国一出函谷关必须首先搞定的国家一定是赵国,那么多年的经营,这秦国到赵国的毕竟之路上,粮仓和运输通道等战争必要事物会不会一定在准备和完善?还有打长平之战之前,秦军打了野王之战,野王在今天的河南境内,那么从秦国出来到这一地带的补给点和道路就一定是在长平之战前就有建立和维护的。粮草的问题暂时说这么多,咱们再说说军制和指挥,有人说商鞅的军制不算军队指战制度,或者说商鞅的军制是后人根据西方历史记载杜撰的。这个我不能认同,春秋战国战火连年,各国没有完善军制还打什么仗?商鞅军制是不是杜撰暂且不说,我就说一点,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大家都是人,在面对战争和社会组织方面,全体人类是有共同之处的,多少人一小队,多少小队是一大队,多少大队是更高级别的战斗单位是人类不需要沟通和学习一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东西好么?因为凡是战争都追求最高军事长官能做到如臂使指的,所以这是唯一能走通的一条路。而且军制问题在春秋战国和我们想象不一样,最早职业军人都必须是贵族,农民连给贵族提供战马和盔甲的资格都没有,打仗的时候,诸侯一下动员令,贵族准备战马,战车,兵器和盔甲,附属的农民是被主人提供驮兽和粮草,负责辅助和运输的。直到鲁国搞兵甲制和作田赋的时候开始,农民才有资格为贵族提供盔甲和战马等,到商鞅的时候农民才有资格正式参战和按军功进爵的,粮草的自备是春秋战国战争的一个特点。不是后世那种职业军人制度的好么!说完军制我们再说说指挥系统,几万人的战斗相对好指挥一些,比如有评论说,几万人的集结不是不可以想象,鸟巢就能容纳8万人。即使主战部队在战场上铺开不可能是一个体育场那么大的面积。但是找一个制高点通过旗语指挥协调也不难想象。几十万人的大战不可能一仗都上场吧,精英主战部队也就是几万人,决定性的大战完毕之后,基本就是收割战了。而且我为了研究古代战争通讯和指挥特意跑过不少博物馆,看到例如汉朝的狼烟体系,那可不是简单的一把大火来传递信号。而是有每个烽火台都是3X3的9格或者是4X4的16格矩形火塘,点几个火塘,点的都是哪个位置的火塘是有不同意义的,警报的级别和敌军进攻方向都能传达出来的,所以不要随便低估古代战争智慧好么?快马和飞鸽,各军团长的自发性和一定范围内的主动性,古人都是细致考虑过的好么?所以条件制约论,这种简单的反证长平之战一定是吹牛的论证方式可不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好么?能说法我的只有确切的考古事实。最后说说古人思路和现代人思路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要随便拿我们的思路去猜测古人。简单说两个春秋战国的例子,宋襄公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他不在楚军渡河的时候动手?是傻,是迂腐?我想不是的,春秋时期的社会道德标准和军事政治关系和现代社会完全不一样,真就是讲究堂堂之阵,列鼓而击的,宋襄公是去讨伐郑国的,充当的是国际警察的角色,目的是建立霸权。楚国去救郑国,宋国必须按照那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和默认的军事规则作战,不然即使胜利也失去了成为霸主的资格,没有道德外衣连国际警察都没有资格当好么?楚国当时还是被视为蛮夷的,堂堂王师和蛮夷玩计谋,即使赢了弄不好也会因为违反游戏规则被其它国家联手借机讨伐的。还有赵国,一说的改革,大家都会想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很多人不理解胡服骑射这算什么重大改革?不就是军事装备适应战场化么?但是那么周王朝末期啊!周王朝是宗法制社会,礼乐制度是社会普通标准。什么级别穿什么衣服,用什么礼仪是有规定的。而且华夷之防很严重的。孔子都是,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为了战争的方便,竟然穿野人的衣服!就像现在社会有人为了凉快,夏天围着点树叶就出门一样难以接受好么!如果说商鞅变法是为了战争和国家富强,违反了宗法制社会结构的话,那么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为了战争违反了礼乐制度这一个周王朝的普遍真理和社会根据。所以才说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雄才大略的体现。终上所述,长平之战参战人数究竟多少可以存疑,但是随随便便就简单质疑历史记载是不合理的,确是是吹牛的,我们可以下定论。但不是有吹牛的情况存在就说什么都是吹出来的,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谨慎性的相信历史记载可能相对合理一些。杨宽先生所著《战国史》对长平之战中王龁军进击上党的时间有独到的见解。关于秦军的参战人数,史无明确记载。一般认为应与赵军相当。也有学者认为秦军应有100万人以上。长平古战场的存在历代有考,民间亦有传说,当代则叠有考古发现。1995年5月,山西高平永禄乡永禄村农民李珠孩及其子李有金在地里工作时发现了战国时代的尸骨。此处后来经考古人员发掘,被编为一号尸骨坑,现已就地建成小型博物馆,开放给游人参观,其蓝色屋顶(35°51'57.32"N 112°53'9.71"E)在卫星照片上显得格外醒目。附上 老师最近在专栏里更新的文章,比我讲得更有逻辑性和专业性。感兴趣的朋友们去看看吧。至于那些说什么都不肯相信长平之战人数的,非得天天把史料都是吹牛胡说论调挂嘴边的,我也不想和你们争论,你们开心就好!请不要@我或者私信我争论这个,我没时间回。
摘录自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P359页,主要说明的德国的军事战略家戴布流克对于古代战争中人数记录的观点: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公元前480年入侵希腊的波斯大军有战士264 1610人,戴布流克指出以19世纪德国陆军为例,3万人的一个军在行军时,其纵队长达3公里。一次类推,波斯大军的行军纵队应长达420公里,足以显示希罗多德之言不可信。他用科学方法分析过去战争的各种不同数字记录,发现古人的话多有夸张不实的趋势,他很幽默的说:1870年普法战争时,毛奇一共指挥50万大军,他有铁路、道路、电报和参谋本部,但仍然感觉到那是非常艰难的任务。然则阿提拉又如何能率领70万大军,从日耳曼渡过莱茵河直入法兰西呢?
此种数字分析不仅有考古的兴趣,而且也还有实际的价值,因为在实际的现代战争中,数字也同样具有高度重要性。戴布流克曾指出: 1000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执行的运动,对于1万人却可能是一种艰巨任务,对于5万人可能是一种艺术,对于15万人则会变为不可能。
所以,除非能对数字作精确的计算,否则从过去战役中不能获得任何教训。 同理,我们也可以看待中国古代战争中参战人数的记载,在古代如此落后的通信条件之下,如何保证军事命令的顺利有效传达是相当艰难得事情,动则几十万大军的交战,对主将的运筹帷幄能力真的是极大的考验。如果这种记载为实,古代名将放到今天首先一定是一位管理学运筹学天才!!!!
所以说这种数据的记载肯定是有水分的,排名第一的答案,分析的很全面和到位。正如钮先钟在书中所说,除非能够对数字做精确的计算,否则我们所进行的战役推演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空想,不具有太多的实际借鉴意义,这是我们最需要去做的,而不是在这里一味的维护这个所谓的“神话”
其实这是军队制度进步的表现,随着军事制度和文化程度的发展,每只军队的人数都固定化了,军队的由来也做不得假了,所以人数也吹不上去了。就好像你看古罗马时期的战争,罗马人的军团人数是固定了的,马略改革前有人,改制后就定员为6000人,一场仗也就是几个军团上战场,而且哪一场仗派了哪几个军团都是有记录的,人数上掺不了水分。反观时常与罗马人交战的蛮族人,人数动不动就是二三十万,但是不同史书上的记载互相之间也时不时的有数以十万计的浮动,就是因为蛮族人的军队制度落后,具体参战人数由得他们自己吹,所以罗马人也就顺便掺水夸大自己的战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战斗暴龙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