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属性有错吗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去随便水果平价超市 配送护别人

高清海 著& & & &人来自于物,人原本就是物,然而他却突破了物种的限制,具有了某种超物性;人是生命存在,同样有生也有死,人却从来也不 满足于生命的存活,总是要去追求神圣的永恒生存。人仿佛来自两 个世界,生活在两个天地里,全身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的自我矛 盾:人依赖着自然,又要不断去否定自然;人要与物区别开,又必须同物结为一体;人以自我为中心,却又只能在他物中去实现自我;人本属软弱的动物,却有能力与大自然抗衡;人的生命很有限,生 存价值却可以是永恒的;人受制于必然性,却又能够同时享受自由;人并未走出自然,却完全超越了物种的局限;如此等等。人真是一 个奇妙的存在,以至我们说他是“超物之物”、“超生命的生命”、“超 自然的自然存在”也完全不过分。这怎么能够理解呢?在历史上,正由于人们解释不了这种矛盾性质,所以只好说“什么是人? 一半 禽兽,一半天使”。了解了人的自我矛盾性质,再听这样的话我们 就不会感到奇怪,反而可能认为它有一定的道理了。& & & &说人是一半禽兽、一半天使,这话有二元论之弊。但转换一个 角度去理解,这句话也有它的合理意义,它向我们表明:人不是一 种单纯的存在,既不能把人看作单纯的物,也不能看作就是神,然而人又既是近于物同时又类于神的存在。事情的确是这样的,这里 就体现了人不同于他物的奇特性质。对于人,我们已不能再用单一 化的绝对观点和对象性的意识去看待,像通常认识其他物那样去认识,而必须用完全新的观点和特殊的方法,即运用两重化的观点,通过自我反思的意识,我们才能把握人作为人的本性和特质。所以 在我看来,认识人的最困难之处,不是难在你把人看作什么、规定 为什么,由此把人同物区别开来,这点是容易做到的;主要是难在 怎样去看人和怎样去规定人的这个问题上面。如果我们不改变认识 的通常观点和方法,仍然按照认识物的方式去看待人和人的本规 定,试图以形式逻辑的方法从人身上找出区别于他物的单一本性,那就不管我们把人看成什么、规定为什么,他也只能是—物,哪怕 那是一个特种之物、神圣之物,例如理性动物、文化动物、符号动 物、社会动物等等说法,人终究还未跳出动物的圈子,他只不过是 具有某种附加值的动物,永远不会是活生生的人。以往人们关于“人” 的看法,总是落入抽象化的观点,摆脱不了僵化性和片面性的弊病,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 & &人的本性是双重性而非单纯性的,是自身肯定而又自身否定的, 这样的双童性就是一种“超越性”,它意味着人既是对物的规定的 超越,也是对生命的局限的超越,而且人对自身也同样是永远处在 不断超越之中的。& & & &如果说生命的产生是自然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那么人的产生, 则可以看作是生命进化的重大飞跃。人生成为人,便意味着“生命” 的本性、功能被提高到了完全新质的水平,他已是超生命的生命,我们就不能仍然从生物生命的观点去理解人了。按照我的观点,我 认为应该说人在自然给予的本能生命基础上又进一步创造出了属人的自为生命,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这样才能表达出人之为人的特质来。关于双重生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往往把人的生命区分为自然生命、生理生命、心理生命、社会生命、事业生命(如艺术生命、科学生命、体育生命、哲学生命等 等)……这些生命不但不是等值的,生命的长短也各个不同。这种 说法就表明了,人的生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不完全是给予的而是由人自己创生的这种特点。& & & &生命的双重性,使人必须经历二次的生成。人不像猫,猫生下来就是它自己,取得猫的生命它就已经是猫,对猫来说不存在“为 猫之道”的问题;人则不同,人仅仅有了自然给予的生命还不能算 作完成的人,必须再次获得人的第二次生命他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猫无须去做猫,人则必须去“做人”,还要讲求“为人之道”,只能 在做人中成为人,并成就他自己。& & & &所以生而为人,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远不如做动物省心;然而人所以优越于动物之处,人之为人的髙贵之处,甚至做人的“神 圣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猫不必去做猫就能成为猫,这说明猫 是没有它的自我的,它的一切都在自然掌握之中,它的本性是预成 的,命运是前定的,行为是程式化的,它仅仅属于它的物种,自己没有任何作为的。人之为人的特点和优长恰恰表现在这里,人不甘愿于人以外的力量的主宰和摆布,人要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安排 自己的生活、支配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发挥和实现人自身的创造价值,这才使他成为了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动物与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生命活动 对人来说已变成人“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就是说,人的 生命活动是由人自己主宰着的,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其实所谓“人”,在这一意义上也就是生命的自由主宰者的意思, 我们通常说人是“主体'其含义也在于此。如果我们嫌做人麻烦, 省去了这里的一切,人之为人的优越性和髙贵性也就会因此统统失 掉。& & & &动物只有它的生命生活,那是很单调的生存式的生活……如果 能够把它称作生活的话。维持并延续物种生命,这就是动物奔波终生的最髙追求和唯一目的。所以动物曰常吃饱了,喝足了,便悠哉 游哉,无所事事。对人来说就不同了。人也很宝贵从自然获得的物 种生命,只是因为只有以它为基础和前提,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创造和实现具有永恒价值的自为生命。人的出现已赋予了生命以完全新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生存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命本身。通过人的生命活动,打通生命与无生命的界限,实现整个存在的一体化,发挥存在本身蕴涵的内在潜能,进而使宇宙走向活化,变成本质统一 的类存在,这才是人的生命的最髙目标和价值。& & & &从这一意义我们应该说,人是肩负着使存在走向活化,即类化存在的使命来到世上的,所谓人的生命,可以看作也就是“宇宙生 命的人格化身”。& & & &所以人是不会仅仅满足于生命的存在的“存在”,对人来说, 首先是在于它的“意义”,意义是人之为人的生活内涵。那种“宠物” 的生存方式虽然十分惬意,它只能对猫和狗有吸引力,绝非人所追 求的目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论思索过还是没有思索过人生的人,甚至包括某些孩童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人都希望在他人中间占一席 位置,不愿成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 别人看不到自己的存在、把自己当做不存在。人要表现自己,追求 “自我实现”,无非就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甚至人在婴儿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本能,要用“啼哭”来表示自己的存在。“存在”对人怎么会成为问题,变得如此重要呢?其实,这里蕴涵的主要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存在对人并不是问题,人最惧怕的,是自己成为“无意义的存在”、“毫无价值的存在”。& & & &人作为人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归结到一点来说,就在于发挥“创造性”。创造属于生命的潜能,在这一意义上,人的超生命(即类生命)价值又只有通过生命活动才能体现和实现出 来。因而人的生活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彩,人的“活法”也 总是多种多样的,这点和动物也完全不同。& & & &这一切表明,“人”这一称呼本身就是髙贵的,甚而可以说有 着神圣的意味儿;我们作为人来到世上,这点是值得庆幸的,应当 感到自豪,因而也就要好自为之,善待他人;敬重人格,讲求修养, 以便提髙我们做人的水准,无愧于人的称号。作者简介:高清海(1930年-2004年):黑龙江省虎林县人,哲学家,教育家。前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顾问,吉林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剖析唯心主义》等。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快速关注。文思学智(gh_8f498b46e4d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8f498b46e4db文明 思辨 学识 智慧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8f498b46e4db文明 思辨 学识 智慧&&&&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蔬菜平价超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