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后两年还能调查吗医疗卡还能用吗

有没有接服务台电话说我们医保卡在别的地方有可能被别人利用骗保_百度知道
有没有接服务台电话说我们医保卡在别的地方有可能被别人利用骗保
提问者采纳
这种诈骗电话太多了,不要管他。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医保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地市:&&&&&&&&&&
江西手机报发JXP到&&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借医保卡住院也能报销?上饶协和医院被指“挂床”骗保
&& &&来源:大江网专稿&&编辑:胡武龙&&作者:祝丽君、韩冷
新闻热线:
记者身份核实及监督:
  中国江西网上饶讯 &记者祝丽君、实习记者韩冷报道:11月20日,记者接到网友举报:上饶协和医院病人小斌(化名)借用朋友医保卡顺利地在医保帐户上&报销&医药费,而院方从一开始就知道小斌的医保卡是借来的。经上饶市医保局调查,发现出院且已拿到医保报销金额的小斌,还显示住院状态。对此,上饶市医保局表示将对上饶协和医院进行调查。
  借用医保卡住院也能报销?
  20日,记者接到网友小宇(化名)投诉:病人小斌本月在上饶协和医院看病,住院一周,明明拿的不是自己的医保卡,却也顺利地&报销&到了医保。小宇告诉记者,月中,小斌到上饶协和医院治疗男性病,看病前,小斌告知院方自己没有职工医保卡,可否借用朋友的卡来住院,院方承诺能够报销。小斌在住院一周后出院,总共花费5000余元,自己支付3000元,医保报销2000余元,出院后第二天,小斌顺利地拿到了医保&报销&的金额。
  记者向小斌证实此事,小斌告诉记者,本月他确实到上饶协和医院看病,由于个人原因,当时是借的别人的医保卡看病,出院后,医院确实报销了2000多元钱。
  医保局:将对医院进行调查
  20日下午,记者来到上饶市医保局,办公室主任徐建平在记者面前登录医保系统后台查阅,查阅结果显示:小斌所借用的医保卡名字仍然处于住院状态。徐建平表示,显示住院状态即是医保报销费用还未从医保帐户进行&报销&。徐建平同时告诉记者:如果借用别人的医保卡报销是典型的&骗保&,&挂空床&也是违反医保相关规定的,如果在挂床期间有用药纪录,也是骗保行为,并称在21日上午对上饶协和医院进行调查。24日,记者与医保局联系,徐建平表示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已经与当事人约谈,事情处理结果还没出来。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font color="#、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近日,家住茶山花苑的陈女士向记者反映,市一中...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家人“共用”医保卡成骗保漏洞
核心提示:若不是医保制度设计有问题,“骗保”何以盛行?
&  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社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结果母女俩双双获刑。17日,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判决了首例冒用社保卡案,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  用亲属社保卡治病,这种行为就是骗取国家的钱  这个案件的案情其实很简单:邹某患高血压已有30多年,平日里要吃不少药。因邹某只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费报销比例较少,而丈夫老周的社保卡能报销不少医药费。为省钱,邹某便让自己52岁的小女儿周某,拿着老周的社保卡去配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  这样类型的案件,虽然在诸暨市是首例,但在全国,利用社保卡或者公费医疗卡来为亲人或者他人买药而被判刑的案件却不在少数。例如,今年7月,江苏省高院就公布一起用亲妹妹医保卡报销医疗费用的案例,来自江苏洪泽的居民罗某去年8月在体检中被发现患有早期乳腺癌,需住院手术治疗,但是,罗某并没有买医疗保险,于是用自己妹妹的信息住院治疗并报销费用,前后共报销医疗费人民币20228元,出院后,其妹妹又领取大病保险补偿费用人民币6230元。结果,当事人因涉嫌诈骗罪获刑。  于情而言,无论是邹某还是罗某,都值得同情。譬如邹某自己已经75岁了,家庭经济又确实困难,但因为自己患高血压要用药,冒用的又是自己丈夫的社保卡。而罗某也确实是患有乳腺癌,经济也很困难,交医疗保险又来不及,只得冒用一下自己亲属的医疗保险,这些似乎从情理上也都说得通。但是,情理上可以同情的事情,在法律上却是不能容忍。  首先,他们骗取的是国家的钱,而国家财政的钱来自公民纳税所得或者交费所得,他们骗取了医疗费,国家的钱就会减少,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损失。其次,如果采取冒用亲属的方式来骗取医疗费用可以不追究的话,那么,这样就可能鼓励更多的人不去交社保或者交医疗保险,国家的社保和医疗保险就会形同虚设,许多人因此就会钻空子不去交这些费用,国家社保和医疗保险制度就无以存续。再次,允许亲人冒用亲属的名字去骗取医疗费用,实际上是鼓励公民采取不诚信和不合法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给社会带来一个极为恶劣的影响。最后,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没有社保或者医疗保险,但又身患重病,但是,这种感情上值得同情的事情宜用其他方式来解决,比如求助于慈善组织,发动其他人募捐等等方式,但绝不允许利用违反法律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困难问题。  这一事件也反映了情法冲突的问题,不过,情不能违法,但并不意味着法绝不容情。譬如说上述两起案件,当事人都违反法律,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司法机关还是考虑到了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了从轻处罚,譬如说法院只判处邹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判处其女儿周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这一事件给人们的最大教训在于,别轻易用亲属的社保卡、医保卡来治病、买药,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骗取国家的钱,是诈骗,法律并不会因为你是用亲人的社保卡、医保卡和因为你确实是在治病而置之不理的。  若不是医保制度设计有问题,“骗保”何以盛行?  家人“共用”医保卡,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这和“小病大治”是一个道理,医保制度就是这么设计的,得达到一定起付线才能报,家人“共用”医保卡因此比较划算。当然,此案情形稍有例外,妻子邹某参加的是城镇职工保险,药费报销较少,而丈夫老周的社保卡(或许是之前的公费医疗)能报的更多,于是女儿用老周的卡给邹某买药。这算不算骗保?严格意义上讲,肯定算。又是翻倍罚款又是判诈骗罪,因此都不能说于法无据。  此事之所以遭到网民炮轰,不是因为大家都法治意识淡薄,而是因为判罚这样一个被疾病压垮的家庭似乎不够人道,而且,医保基金“钱多到花不出去”的问题,被舆论热议早有年头了,若不是自己的医保报销太少又何须用丈夫的?在我看来,简单用“弱势群体”来否定依法判决的必要,当然是要不得的“仁慈”,但值得反思的是,若不是医保制度设计本身有问题,又何以“骗保”盛行?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这是当下并存的三种医保制度。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前者用于住院报销后者用于门诊买药。对于个人账户,最普遍的看法是,那是“咱自己的钱”。新闻中的妻子邹某,之所以不用自己的卡买药,大概就因为自己卡里的钱是自己的,而公家的不报白不报。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于是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最后通常被用来购买生活用品,或者买出药来再卖给街边“高价收药”的。
  花费那么大的行政成本,先一个个地收上来,转个弯又让参保者都取出去,或者间接取出去,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非但谈不上真正的“保险”,反而有点“吃饱了撑得慌”的感觉。所以,有没有必要设置医保个人账户,其实业内一直是有争议的。倘若没有医保个人账户,新闻中的妻子邹某固然犯不着拿丈夫的社保卡买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骗保中介也必然没了生意。当然,取消个人账户之后,缴费比例和报销限制都应随之调整。  夫妻共用医保获刑,还说明不同社保种类报销水平差异巨大。丈夫老周可以报销更多的社保卡到底是什么卡,新闻中并未提及,若涉及公费医疗,那自然是一个腐败话题——“山西一退休厅官公费买药卖药店,十余年风雨无阻”之类的新闻,过去已经有过很多。这两年,公费医疗逐渐被取消,公务员纳入城镇职工医保是个很大的进步;但是,现存医保制度依然有三种之多,而且报销差异巨大,全民统一的医保制度如何改革,应该尽快被提上议事日程。  医保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制度安排,背后的合理性在于:人总会生病,而又不会同时生病。可是,如果夫妻之间都不能“共济”,那还如何体现医保“共济”的特点呢?自己有医保,却要用丈夫的医保卡买药,最终还被判了刑,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但更深层的问题却在于医保制度本身病得不轻,既有医保个人账户这样的“怪胎”,也有医保“钱多到花不出去”与看病贵看病难之间的矛盾,更有鸿沟巨大的医保不统一的弊端。
《中国网民健康需求调查2015》,仅需3分钟填写,即可了解个人健康、表达医疗需求,参与即有奖,中奖率100%!同时关注39健康网微信号(health39net),更有机会赢取iPhone 6s大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甚至可引起脑死亡有人天生容易摔倒大蒜素能抑制炎症反应治肥胖要治生活方式半数中风病根在脖子
额头皱纹和抑郁症有关心血管病成高死亡率首因可通过锻炼改善最常见理由:太胖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
12月7日上午,绿叶集团旗下的绿叶医疗集团公布,已与澳洲Archer Capital Fund正式签约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私立医院集团——Healthe Care Australia Pty Limited,交易金额为6.88亿美元。*手机号码:
*手机验证码:
*登录密码:
*确认密码:
性别:男 女
出生年月:
日&&星期五
用他人医保卡犯法?社保局:骗保才是判刑关键
浙江省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医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结果母女俩双双获刑。这一事件被诸多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能用他人的医保卡买药?对此,不少济南市民感到疑惑。就这一事件及市民的疑惑,记者采访了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员。注意:母女俩被判刑是因骗保 不是因用他人医保卡买药日前,75岁的邹某患高血压,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医保卡为自己配药34次,后来报销了医药费11376.64元。案发后,邹某和女儿退缴赃款11376.64元,并被诸暨市人社局处以罚款22753.28元。母女俩涉嫌犯诈骗罪被判刑。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母女被判刑”的事件,很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断章取义,把事件描述成“母亲让女儿用父亲医保卡里的钱买药,母女双双获刑”,但事实却是,母亲让女儿用父亲的医保卡买药后报销了一万多元,最终母女俩因涉嫌诈骗公私财物被判刑。“母女俩被判刑的关键因素是冒用他人医保卡后进行报销,这意味着母女俩在骗国家的钱,所以才会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刑。很多媒体 断章取义的报道误导了很多人,让人觉得用别人医保卡里的钱买药就会被判刑。”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说。解惑:医保卡里的钱属于个人财产 个人可自主支配记者了解到,医保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两部分。个人账户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门诊、急诊费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费用以及个人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等费用中个人负担的费用;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为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依法继承,不得提取现金。医保统筹基金则属于全体参保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发生的医药费、手术费、护理费、基本检查费等。“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属于个人财产,个人有权自己支配,可以用个人账户里的钱给自己或者他人买药;但是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属于全体参保人员的,是每一位参保人员的救命钱,住院报销的费用就是统筹基金来支付的。”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说,邹某用丈夫医保卡买药后报销了一万多元,就是骗保行为,所以母女才会被判刑。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表示,济南市民用他人医保卡到药店买药时,药店会登记买药人的信息,这是为了日后进行核查,防止有人盗刷别人的医保卡或者非法将医保卡里的钱变现。提醒:市民可举报济南医保违规行为 举报人最高可获5000元奖励记者了解到,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第266条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三千到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三万至十万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五十万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意味着,骗保超过3000元就会被判刑。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违反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行为向济南市社保局进行举报。举报对象主要包括:对冒用、伪造、变造或者出借医疗保险卡,骗取医疗保险待遇的行为不制止或隐瞒不报者;将非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列入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者;通过以药换药、以药换物等方式,将营养保健品、化妆品、生活用品、儿童用品、医疗器械等费用列入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者等。此外,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果发现有人骗保,也可进行举报。据《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若干规定》,对举报人的举报查证属实的,济南市社保部门将给予一定奖励。其中,查实违规医疗费用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奖励举报人200元;查实违规医疗费用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按查实金额的20%奖励举报人,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对举报查实的违规行为,不涉及金额的,酌情奖励举报人;对举报及时、案情重大,帮助有关部门追回费用50000元以上的举报人,除物质奖励外,另颁发荣誉证书。
责任编辑:韩晓梦
str += '';
str += '' + item.mname + '' + item.content + '';
if(item.replylist != null){
$.each(item.replylist, function(j,item2){
str += '';
str += ''+item2.mname+':'+item2.content+'';
str += '';
str += '我要回复';
str += '';
if($.parseJSON(data).tmp == 1){
str += '';
$('#comment').append(str);
$('#comment').append('暂时没有相关信息');
getComment(1);
$('#comment').delegate('.j_lzl_p', 'click', function(){
$(this).hide();
var html = '';
html += '';
html += '发表';
$(this).parents('.wrap-action-gw').append(html);
$('#comment').delegate('.lzl_panel_submit', 'click', function(){
var form = $(this).parents('.lzl_editor_container_s').find('form');
if(form.find('textarea').val() == ''){
alert('请输入要发表的内容!');
$.post('/index.php?g=Web&m=Index&a=addCommentReply', form.serialize(), function(data){
alert($.parseJSON(data).info);
if($.parseJSON(data).status == 1){
location.reload();
}else if($.parseJSON(data).status == 2){
ShowLoginBox(1);
烟台传媒网-烟台新闻门户网站,掌上烟台,手机烟台,数字烟台
主管:烟台广播电视台 主办:烟台广播电视报o烟台传媒网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33号 客服热线:
烟台传媒网: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鲁ICP备号滥用医保卡骗保现象日益严重 亲属代开药为骗保开绿灯
时间: 07:23:00作者:程胜清 陆叶新闻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姚雯/漫画&
  “虽然这只是一起普通的诈骗案,涉案金额不算大,但值得关注和警惕。”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张文秀谈到王云诈骗医保基金和非法经营药品一案时说,“医保基金被称为‘保命钱’,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这类案件以前曝光得很少,医保基金的安全问题尚未引起公众、社会乃至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王云的收药经历&&
  今年46岁的王云是黑龙江肇庆人,来北京之前在家务农。与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靠着夫妻俩的辛苦劳作,王云一家四口一直过着虽不富裕但也不愁生计的小日子。然而,随着孩子长大,作为母亲的王云感到肩上的压力骤然增大。&&
  2010年6月,王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帮人卖过早点,也做过钟点工,但都没挣到钱。”&&
  就在她为找不到挣钱的工作而苦恼的时候,街头随处可见的“回收药品”的小广告启发了她。王云发现,那些收药的人中不少是和自己一样从农村来的家庭妇女,照样干得很好。经过一番了解之后,王云铁下心来专事“收药”了。&&
  接下来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得多。她按照医院药价的一半收购,然后再加价销售出去,几个月下来,她不仅在这一“行当”里站稳了脚跟,而且生意越来越好。&&
  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把远在老家的侄女婿、28岁的鲁占海叫来帮忙。后来,王云买了一辆红色中华轿车,也由鲁占海开着。(据王云供述,中华轿车本来是买给大儿子开的,因为还没来得及开回老家,就先由鲁占海开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云案发后,这辆车未被作为犯罪工具予以没收。)&&
  很难说王云自述的这番“从业经历”到底有几分真实。一位自2001年就一直在人民医院门口发放广告的知情人士说,从2003年起,他就经常见到王云在人民医院门口晃悠,只是不知道她具体干了些什么。&&
  用他人社保卡开药&&
  王云心里很清楚,她收来的药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卖药者利用社保卡从医院开出来的,有人就靠这个赚钱,甚至以此为生。他们不仅拿自己和家人的社保卡去开药,还借用甚至骗取别人的社保卡去开药。因为达到起付线后,凭卡开药,最多只需付药价30%的钱,然后再按药价的一半卖出去,赚头不小。&&
  于是,在收药的同时,王云也用别人的社保卡到医院开药。为得到别人的社保卡,她动了不少心思。最先想到的是帮亲戚开药时“搭便车”,因为这个办法最安全。&&
  杨彩云是王云的老乡,还是远房亲戚,因为患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2010年11月的一天晚上,王云去看望杨彩云。临走时,王云装作非常关切地对她说:“天冷了,以后就别出去开药了,我来帮你开。”杨彩云和丈夫年岁已大,行动不便,女儿和老两口又没住一起,对她们来说开药确实是件麻烦事。&&
  杨彩云不知道王云心里的算盘,觉得王云是关心自己,就把自己和丈夫、女儿三人的社保卡都交给了王云,让她到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帮忙开药。王云案发后,公安机关来调查时,杨彩云才从警方提供的药品明细单中发现了一些她从未服用过的药。&&
  有时候,不是亲戚也能“顺带”开药。谭宏毅因工伤致二级伤残,每次去医院看病都要坐着轮椅,出入极为不便。日,王云“恰遇”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病的谭宏毅,就对他说:“看你挺不方便的,你把社保卡交给我,我可以帮你开药、拿药。”谭宏毅觉得王云挺实在的,就同意了,把自己和妻子的卡一并交给了王云。王云怕谭宏毅不放心,还给写了一个收条,同时借机说想用他的卡,给她自己开些药。谭宏毅答应了,告诉她每次最多不能超过5000元。不知是有意还是因为被抓,直到警方找到谭宏毅调查时,王云还没有把谭的药给送过去。&&
  为了能用别人的社保卡多次开药,王云还想办法盗取别人的社保卡。据调查,王云至少窃取了两个人的社保卡。日,来北京旅游的李炳乾带爱人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病时,王云过来问能不能借他的社保卡开点药,李炳乾没有同意。后来,王云趁李炳乾不注意,将他的社保卡偷走。两天后,王先友和女儿去人民医院看病,人很多,一时半会儿挂不上号。这时候,王云就走过去说可以帮忙挂号。帮王先友挂完号,等他看完病准备交费时,王云说想省些钱,用他的社保卡开点药。出于感谢,王先友同意了,把自己的处方和社保卡一起交给了王云。结果,一不留神,王云就不见踪影了。&&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上述三种形式“借”卡骗保外,比较常见的骗取医保基金的手段至少还有两种:一是收药者与社保卡持有人事先约定,由其本人去开药,然后收药者按药价的一半左右回收;二是收药者与社保卡持有人事先约定,收药者付给持卡人一定的“报酬”,持卡人将一定期限内社保卡的使用权让渡给收药者。在这个过程中,有时还有医生参与其中。&&
  案发与审判&&
  去年10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举报称,有一伙人经常用社保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药,然后卖给收药者。经过药品稽查部门一个多月的跟踪、调查和取证,医保、公安、药监等部门联合组织了一次专项打击行动。12月1日下午两点,就在王云、鲁占海两人将用别人的社保卡开的药装上车,鲁占海在旁边望风,王云数钱给其中一人时,早已守候多时的执法人员突然现身,打了王云一个措手不及,另两名已经将药卖给了她的人也在附近肯德基餐厅被抓获。执法人员当场从王云身上搜出10张他人的社保卡,而王云开的三轮车和鲁占海开的中华轿车里的67种药品,后经查明价值达7万多元。此次行动共抓获了王云、鲁占海等十多名收药、卖药者。&&
  在王云位于丰台区五里店的租住地,侦查人员看到房间里到处都是用塑料袋装的药品,柜子里、地上、床上堆得满满当当。房间里还有很多崭新的包装药品的空盒子,甚至让人怀疑王云还从事其他与药品有关的犯罪活动。后来的统计结果显示,从王云的租住地起获的药品达559种,价值近120万元。&&
  日,西城区检察院向西城区法院提起公诉。经过开庭审理,同月30日,法庭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王云和另外三名被告人利用社保卡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其中王云的诈骗金额为55674.84元(注:王云单独实施的诈骗金额为10788.13元,与另外三名被告人共同实施的诈骗金额为40651.58元,与鲁占海共同实施的诈骗金额为4235.13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另外三人因犯罪情节较轻,分别被判处八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00元;鲁占海因冒用他人社保卡开药的金额未达到诈骗罪的起刑点而未被认定诈骗罪。同时,王云和鲁占海因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而以出售为目的收购药品,犯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5.2万元和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万元;数罪并罚,王云被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5.2万元。&&
  被告人上诉后,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起案件并不神秘,作案手段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人们甚至有些熟视无睹―――大街上“高价回收药品”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就是明证。这些收药的人中不乏王云这样的收药者,至少他们收来的药中有部分就是人们用社保卡开来卖给他们的。&&
  “有的人根本不认为利用社保卡骗取医保基金或套现的行为是诈骗,反而觉得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他们和收药者是互利互惠。”正如张文秀说,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社保卡实施骗取医保基金或套现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问题出在哪儿&&
  作为惠民之举的医保政策却被一些人钻了空子,成为他们发财致富的捷径,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还是实践中执行不到位?&&
  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李S介绍,目前各统筹地区的医保政策尤其是缴费比例、报销比例不同,因此不同统筹地区的参保人员实际享受到的优惠程度有所不同。在北京市,参保人员就医时,根据不同情况,超出1800元的起付线后可享受70%、85%、90%三个档次的医保基金报销,其余部分由个人支付。&&
  2010年全面实施“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后,参保人员持卡就医时,只需交纳由个人负担的部分,而所享受的医保报销部分,由医保中心直接和医院结算。这一措施的实行,在将医药费报销周期从原来的几个月缩短为“实时结算”的一瞬间,减轻参保人员垫付医药费的经济负担及为报销医药费而往返奔波的辛苦劳顿的同时,也方便了犯罪分子――他们冒用别人的卡开药,同样无须先垫付医保报销部分再通过报销拿回来。&&
  有人怀疑结算制度存在漏洞。对于这一点,李S告诉记者,每家定点医院都与医保中心联网,而医院和医保中心的电脑系统均能“识别”社保卡;同时,每一个处方都要“上传”到医保中心,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核对每一个处方和每个人的社保卡的报销情况。在这方面,唯一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医院与医院之间不互联互通,有人可能持卡到不同医院重复开药。不过,这种情况医保中心的系统会显示出来,医保中心就会根据所开药量而限制参保人员的报销期间。比如,某人因同一疾病在三家医院各开一个月的药,医保中心发现后就会“约谈”该人,并且明确告知他,他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再开此类药品,医保将不予报销,直至停止其使用社保卡。因此,结算制度本身不存在任何漏洞。&&
  据记者调查,住院病人是在医院用药,并且完全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所用的药是否是用于治疗所患疾病的药,一查便知,几乎没有通过住院来骗取医保基金的可能性,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案例。因此,问题主要出在门诊。&&
  一方面,尽管对开药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但还是有空子可钻。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病人需自行就诊开药,行动不便的病人可由亲属代为开药。通常医生一次只能开三天的药量,但常用药可开七天的药量,即人们常说的“急三慢七”,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十种慢性病则可开一个月的药量。这些规定减少了患者频繁开药的麻烦,也大大便利了那些冒用他人社保卡的骗保者。&&
  而亲属代为开药在方便患者的同时,更是为骗保者开了绿灯。因为医生无权要求开药者出示身份证明文件,也就无法辨别开药者是否真的是社保卡所有人的亲属。“只要开药者说是社保卡所有人的亲属,医生就不能拒绝开药。”&&
  据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一位医生介绍,王云经常前去开药,尽管每次拿的是不同的社保卡,但她都说是替亲属开药,而且每次都要求开一个月的药。他拒绝过,还因此争吵过,但最后还是得按照王云的要求开药。&&
  即便确实是亲属持卡来开药,医生也很难知道社保卡所有人是否真的患病了,开的药是否是治疗其所患疾病的药。&&
  另一方面,医保中心在核查时也无法查清是社保卡所有人本人或亲属还是其他人冒用社保卡开药,也不可能对持卡人是否真正患病、所开的药是否是治疗所患疾病的药、所开的药是否超过治疗所需等逐一进行全面核查。&&
  此外,医院、药店和医生也有可能与这些骗保者互相勾结,为他们提供便利。&&
  据记者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对4家严重违反医保规定、骗取医保基金的定点医疗机构和1家定点药店取消医保定点资格;17家定点医疗机构给予黄牌警示;20名医师因参与骗保、不执行实名就医规定、开大处方等作为“不信任医师”记入医保诚信系统,三年内其处方医保不予报销;114名参保人员因涉嫌骗保被停止使用社保卡。&&
  李S说,医保部门能作出的处理措施基本上限于上述几种。而对医院、药店、医生的监督和约束要靠卫生行政部门;查处利用社保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要靠医保、药监、公安等部门,因此,要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
  骗保的显然不仅仅限于王云他们几个人。这种势头必须严厉打击,正如一位受访者所指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人人仿效,其危害不可估量。”&&
  (文中杨彩云、谭宏毅、李炳乾、王先友均系化名)
[责任编辑:齐磊]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骗保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