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德国一战赔款能够挑战欧洲大国的主要原因

最新播报:
德国成欧洲最大移民目的地 文化和名族冲突将成挑战
来自非洲西部国家科特迪瓦的弗兰克·切勒博士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2004年为了攻读电子技术博士学位来到德国,现在在杜塞尔多夫的电信行业工作。切勒博士最近加入了德国国籍,他对本报记者说,选择入籍是看重德国社会稳定,而且可以在欧盟所有国家工作。
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富有活力的就业市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根据经合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德国首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移民目的地,而2009年德国在这个排行中还只是名列第八。报告显示,2012年约有40万人来德国长期定居,几乎是5年前的两倍。
经合组织移民问题专家托马斯利·比希认为,移民人数迅速上升对德国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德国不仅一举超过英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还把传统的移民目的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远远甩在后面。
涌入德国的移民潮中,很多人来自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南欧国家,他们受欧债危机影响在本国难以就业。自2014年起,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居民开始享有在所有欧盟国家工作的充分自由,来自这两国的大量人口也涌入德国。据了解,基于较高的素质优势,来自欧盟内部的移民通常能更好地融入德国劳动力市场。有数据显示,在德国,2012年欧洲移民的就业率是69%,比2009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人口比例为34%,而来自欧洲以外移民的就业率只有40%。
尽管如此,德国联邦雇主协会联合会主席英戈·克拉默表示,面对人口老龄化,德国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德国专业人才短缺的危险尚存,这一缺口会在5—10年之后显现。因此,德国必须继续努力探寻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可能性。为吸引外来人才,德国的法律制度也在逐渐完善。德国2012年开始发放“蓝卡”,给专业人员留居德国降低门槛。在新一届大联合政府的合约中,联盟党和社民党达成一致,允许在德国出生长大的移民家庭儿童拥有双重国籍。
自上世纪50年代引入外籍劳工以来,移民与融合一直都是德国社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年来,部分德国民众喜欢将德国的社会和就业问题归咎到移民身上,仇视外国人的右翼思潮迄今在德国仍有市场。今年年初,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执政党基社盟就曾经因为担心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外来移民大量涌入德国“骗取”福利,给地方政府加重负担,抛出“谁骗人,就走人”“蹭福利旅游”等歧视性口号,引发争议。
出生于伊拉克的拉彦·阿卜杜拉上世纪80年代来到德国,在德国生活7年后加入了德国国籍,如今他在莱比锡一所高校担任教授。他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年来,自己观察到德国社会对于移民的讨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正视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政治家需要制定法律,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便利,让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也能带着自己的身份认同在这里融合,并且能够积极发挥作用。
目前,每5名德国人中就有1人有移民背景,未来这一比例还将上升。如何在吸引移民的同时,解决好社会、文化和民族的冲突是德国政府面临的挑战,不仅德国如此,许多其他欧洲国家也面临相似的问题。
[责任编辑:> 【答案带解析】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②法国为...
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②法国为驱赶德军出境而发动的战争③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④此战役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
)A.②③④
D.①②③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凡尔登战役是德国为了战胜法国而发动了一场战役,结果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德国也没战胜法国,故②表述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①③④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o第一次世界大战o凡尔登战役
考点分析: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大战的历史背景
1.两大军事集团:①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其中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矛盾是主要矛盾。③1879年在德国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首先缔结了“同盟条约”。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成为同盟的核心。④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英国分别在1904和1907年与法、俄签定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根源与实质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横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随着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尖锐起来。&
2.巴尔干火药桶: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②1913年,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作战,保加利亚战败。③两次巴尔干战争后,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④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⑤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战争的进程
1.爆发:①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②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俄国,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范围越来越大,演变为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③一战爆发后,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线。
2.过程:①第一阶段,德国按“施里芬计划”企图实行速决战,然而马恩河一役彻底打破了德军想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随后不久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②在第二阶段中,德军主攻东线,并且在德奥军队的联合下,使得俄国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随后德国又集中了50个师的强大兵力向法国的凡尔登展开进攻,从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凡尔登战役。这次战争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此,凡尔登战役又被成为“绞肉机”。但这次战争却牵制了德国在凡尔登的攻势。德国在欧洲大陆发动进攻的同时也不忘对制海权的抢夺。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然而经过这次战争,英军的损失虽然远大于德国,但却仍掌握着制海权。随后,双方开始将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③1917年,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出现了相互间的僵持状态。1917年2月1日,德国公开宣布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这给英、美国等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随后美国也放弃了自己的“中立”,宣布对德作战。由于美国的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接近了尾声。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政治危机。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奥匈帝国宣告瓦解,德军也士气大损,接连不断的军事失利也加速了德意志帝国的崩溃。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德国接受了协约国的停战条件,并派出代表签定了“贡比涅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三、一战的后果
1.战争给全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使得欧洲的工业发展至少倒退了8年。同时,战争也给数已万计的家庭带了抹不去的伤痛。
2.战争使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变化。英国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机会大大发展了自己,特别是美国,从1915年起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而日本也从原来的农业国转为了工业国,从原来的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3.战争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增强了维护和平和正义的力量,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看见了黎明的曙光,并且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我们可以看见导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帝国主义之间还是存在着重重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战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不断激化,而所谓的维护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只是打了个和平的幌子,国际关系呈现除了新格局,这就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各帝国主义国家都以夺取霸权和殖民地;&&&&&& 为自己战争目标,显示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3.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将战败国的殖民地加以瓜分也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相关试题推荐
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
)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下了伏笔。”材料中的这场近代战争应指(
)A.英荷战争
B.英法战争
C.普法战争
D.法俄战争 
“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这段话评论的是(
)A.牛顿的近代力学
B.路德的因信称义C.卢梭社会契约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治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发展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①②③
D.①③④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下列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
_百度作业帮
下列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
下列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
图一& 1919年
图一:一战中德国战败,被迫接受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原属波兰领土基本归还波兰;萨尔区暂由国联代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图二:美、英、法等国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变削弱德国为复兴德国;德国迅速恢复并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大国;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执政,推行扩张政策;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实行“中立”,苏联避战自保;德国侵略屡屡得逞,法国战败,大部国土被德国战领。图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盟国对德分区占领;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处置德国等问题上产生矛盾;两个德国分立。
本题以德国不同时期三幅地图作为切入点,从德国及国际关系方面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了史地结合,注意了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体现了大文科的特色。题目从纵的方面,考查了德国的变化及同时期的国际关系,考查了概括、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该题还加强了时空观念,突出了历史地理的考查。回答时首先根据题目的时间提示确定题目涉及的历史阶段,即凡尔赛和约签订后,二战初期德国灭亡法国后,二战后东西德分裂后。在此基础上,再分别从德自身、欧美大国与德国关系方面分析对德国版图的影响。德国一战二战时期在欧洲的重要战役_百度知道
德国一战二战时期在欧洲的重要战役
提问者采纳
德军沿马恩河进攻,西线再度转为胶着状阵地战。4月份。英,集中兵力威胁巴黎。11日、24艘战列巡洋舰,越过德比边境,在西线取守势的有利形势,战役企图是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两个突出地段防线连接起来以缩短战线,德军发动第三次进攻,发动香巴尼和阿杜瓦攻势。此后,截断英法军队联系,德军15个师被歼,在巴黎近郊玛恩河枣凡尔登一线长约180公里的宽大正面,仅一月时间,进攻比利时,德军在交出3000门迫击炮,战役企图破产,但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法军伤亡10万人一无所获、30艘驱逐舰后宣布投降。德军企图攻占列日炮台,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 1918年8月至9月.,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被激怒的德国水兵在基尔港起义。5日至12日,未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战术陈旧?&#47,德军在付出伤亡3万人代价后,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 1918年,英法军死伤约百万人,法国政府撤往波尔多,在长达700公里的宽大正面筑垒阵地呈僵持对峙势态,遭比利时守军顽强抵抗,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在英法联合反击下失败。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却企图用残余海军舰只与占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决战,德军连续在西线发动5次进攻,激战持续7个多月,军事失败引起法国士兵骚动、法为牵制德军,并不断发起反击。至8月9日。1918年3,英军在美国装备支持下,德军再次把主要力量移向西线,英法联军首次使用坦克等新式武器。 1916年,直到1917年冬季,英法联军推进缓慢,但仍未能歼灭英法联军主力,柏林爆发革命,西线法军发动春季攻势,德军主力(5个集团军)和英法联军(6个集团军),德军调集27万兵力猛攻法国北部要塞凡尔登,逃往荷兰,企图一举消灭法军,双方伤亡约120万人,兴登堡在德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与法国展开凡尔登大会战,但损失兵力14万,把法军逼向巴黎,侵占比利时全境。德军第四次攻势从6月9日至13日持续5天。5月底,从此一蹶不振,并在边境交战中将法军派往比利时的掩护部队驱回法境,德军伤亡30余万人.、机枪13000余挺,亦无力将德军逐出法国,未能实现占领巴黎的目的。8月21日,德军在安纳河一线转入固守、经济危机空前尖锐;FONT&gt。军事失败使德国国内政治,但未能切断英法交通线,造成巨大人员伤亡、5000门火炮,距巴黎仅37公里,力量消耗殆尽,德军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进犯,多次发动进攻,战役历时一个月,英法利用德军将主力用于攻击东线俄军。 1915年春,法军防线被突破。2月,入侵中立国卢森堡。9月3日,尽管推进了15。德军虽占领法国东北部大片领土,火力单薄,企图在美国军队赴欧参战之前、6600门大炮进行大规模会战。接着,多次进攻都被德军粉碎,德军逼近巴黎。7月15日,但仍未成功、大炮2000余门,投入200万军队。德军在损失21万人后、5000台机车。8月3日,德国立即集中兵力于西线一战期间的著名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地战场(西线)日、30000挺机枪、10000辆卡车,协约国在西线的战斗主要由英军承担。下半年。整个1915年西线战场。但德军在突破对方两条防线后,德军死伤61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1月9日,法国形势危急。德军依托坚固既设阵地。此役较之凡尔登战役更为惨烈,增强了协约国力量。 。法国政府动员全国力量支援凡尔登前线,把英军赶到海边,顽强固守,德方损失13万人,未能攻陷凡尔登,激烈的战斗持续近一周时间。这时美军已抵达欧洲,被迫撤至兴登堡防线,但战至11月、2000架飞机。 1917年4月;7月。第一次进攻持续半个月,占领苏瓦松,起义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和全国,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与德军展开会战,损失100多万人仍无法扭转战局,推至玛恩河;FONT&gt。德军于4月发起反击?/20公里,目标是攻占亚眠,双方均未能达到战役目的,突破法军防线,德军即损失15万人。法军伤亡14万人。9月,德军未经宣战,伤亡惨重,双方为争夺法国北部海岸进行了一系列运动战。在随后进行的佛兰德交战中,于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德军阵地发动反攻,英法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结束战争,双方进入阵地战阶段,双方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毒气,被英法援军挡住,德军为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卢森堡铁路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一战就不说了
都是堡垒占没意思
巴巴罗萨行动 突袭准备一鼓作气干掉苏联 这是开端
然后基辅保卫战斯大林非要保卫基辅 朱可夫说把兵撤回来,集结力量再打出去,斯大林没听果断跪了 是苏军保卫
接着就是打到莫斯科了
斯大林阅兵提高士气直接开赴前线
斯大林保卫战 苏联险胜
第二年春天南部德国发动第二波春季攻势在斯大林格勒打得非常激烈
后来苏联反攻 就有了德国覆灭之战 柏林战役
指挥者朱可夫
当然还有被困了三年的列宁格勒,被德国围了三年
还是朱可夫守的
求分···楼下复制的
二战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专家评一战前德国战略教训:陆地大国偏要大造军舰|威胁判断|目的和标准_凤凰军事
专家评一战前德国战略教训:陆地大国偏要大造军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871年,俾斯麦经过三场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后,精心制定了所谓“大陆政策”,确立了达成“有利于德国的欧陆大国平衡”的大战略目标。
当然,英德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德国企图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大力发展海军,挑起同英国的海军竞赛,挑战英国的战略红线。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资料图片) 大国特别是主导性大国的战略调整,不仅牵动着地区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皇威廉二世进行的战略调整就属于此类性质,其不仅对当时的欧洲和世界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必然失败的命运。在纪念一战爆发百年之际,回顾和总结威廉二世战略调整的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和结果,还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为制定正确的大战略提供历史镜鉴。
战略目标超出国力所及 大战略目标,即国家战略目标,是国家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奋斗方向。它在大战略的诸多要素中处于核心和龙头地位。目标正确,全局皆活;目标错误,满盘皆输。正如乔治&马歇尔所说:&只要目标正确,连一个尉官也能制定战略。&在确定大战略目标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平衡,最关键的是所要达成的目标与力量之间的平衡。历史上,因目标过大,超出力量支撑能力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1871年,俾斯麦经过三场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后,精心制定了所谓&大陆政策&,确立了达成&有利于德国的欧陆大国平衡&的大战略目标。这个目标是在全面分析了欧洲各国力量对比和各国战略趋向的基础上制定的,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1890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迫使俾斯麦辞职后,开始对德国的内外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特别是1897年改组内阁后,具有强烈扩张思想的人士入阁担任要职,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调整为&世界政策&,提出建立&世界帝国&的战略目标。 威廉二世进行的战略调整,主要是基于对德国综合国力的过高估计。诚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总量&超英赶美&,稳居世界第二,特别是电力和化学等新兴工业更是占绝对优势。但是,就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际动员力和战争潜力看,老牌殖民强国英国仍是世界老大。实际上,德国的殖民地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海军力量虽然发展较快,但与视海军为生命线的英国相比,更是差距较大。况且,确立了这一目标,等于是向&有利于旧的、老资格的大国的国际秩序&发起挑战。不管你的国力有多大,如与世界主要列强为敌,必然难逃失败的命运。可以说,威廉二世后来一系列的战略失误,都与战略目标过大有关。这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责任编辑:詹嘉宝]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543095
播放数:253878
播放数:234709
播放数:222615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战德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