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古四大天神时代只有那么几位天神呢?为什么上古四大天神时代的凡人不能修炼成神仙呢?

黄帝王朝族天下之概念?上古时代昆仑山为什么被称为万山之祖?
1.仓颉造字之神话?2.黄帝王朝的祭天传统之谜?3.神山昆仑山为什么被称为万山之祖?
按投票排序
紧跟着上一个话题:这一次的话题是【黄帝王朝之族天下的概念?上古时代昆仑山为什么被称为万山之祖?】【1、族天下】
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仓颉像,相传他长着四只眼睛。.仓颉像.马家窑文化墓葬出土的器物上的符号河南舞阳贾湖文字,据辨识,左上当为“乙”,右上当为“目”。左下当为“日”,右下当为“大父”。当我们阅读颛顼的事迹,不能不有两个疑问——一是,以他的资历,最多也就是当一个小国诸侯,怎么一下子接掌了少昊之国,领导整个东夷集团。虽然颛顼的出身确实很高贵,前面说过了,他父亲韩流和母亲女枢的结合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政治婚姻的样板。更何况他才二十岁。在夏商之后的“家天下”政治体制中,年龄比二十岁还少的天子有的是。而在黄帝王朝,那可是比的上今天的民选政府啊。怎么可能选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呢。后人一谈到上古时代的君主更替,就是一个“德”字。即便真是如此,颛顼,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像雷锋一样,每天做一件好事,也未必“德”的过老同志们啊。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青阳自己尚有一个亲生儿子,名叫蟜极。(蟜极也就是未来黄帝王朝第四任君主帝喾的父亲。)老同志们为什么抛弃了青阳的儿子,而选择了颛顼呢?二是,颛顼龙门一跃,不惟成为独霸东南的方伯。到了颛顼晚年,再次收复山河,进而成为天下共主。我们从地理上俯视颛顼的版图,这个地盘比诸黄帝全盛时期,又大大的拓展了。这些地盘肯定不可能是别人一团和气的让出来的。颛顼的这一旷世伟业甚至超越了曾祖黄帝,以至于后人评价他“实为五帝之冠”。他又如何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完成这一远迈前代的壮举呢?事实上,由于黄帝死于意外,黄帝王朝的影响力传到青阳的手上,已经日趋衰弱。对于人民来说,青阳奉行修养生息之策,当然是位好领导了。但是对于少昊之国的上层来说,青阳却又是一个类似炎帝的鸽派领导人。鸽派领导人当政,其施政之要点,往往在于平衡国内各利益团体的力量。成功者则上下一心,国泰民安。失败者,则党同伐异,内争频繁。鹰派领导人当政,其施政之要点,则是寻求大权独揽,卧榻之侧,无容他人鼾睡。从而达到唯我独尊,乾纲独断。成功者,往往能集中举国之力,奋武鹰扬,扭转国家倾颓之势。失败者,穷兵黩武,上下失望,背负独夫之恶名,身死国辱为天下笑。在青阳掌政之初,青阳的施政风格,诚然有助于国家医治地震后的创伤。然而到了青阳晚年,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彼此分歧再次扩大。因为本来黄帝王朝便是黄帝武力征服下的产物,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尚不足以形成一种向心力。在黄帝王朝统治的一百年期间,黄帝为了谋求各部族对黄帝王朝的向心力,在他的主导下,完成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前面提过的合符釜山,将天下各部族都分出等级,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构建一个以黄帝王朝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这一国际秩序,在涿鹿大地震中,已经渐趋于瓦解了。第二件,则是统一历法,统一文字。现代人之历法,已然剥离了宗教文化因素,成为纯粹之科学。而上古之历法由来,最初本不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是用以分别祭祀上帝、纪念祖先之时日。各氏族各有各的历法,通过本族之大巫师,和上帝,和祖先交流。同样的,文字之起源,也是如此。现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陶器玉器,上面雕刻纹写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之中,本氏族之族徽之图腾至少占去一半以上的比例。上古之人坚信,在祭祀中,唯有本族之文字符号,才能为本族之上帝、祖先所领会。因此,当黄帝下令仓颉造字,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之影响。据说仓颉是个有着四只眼睛的人,他接受了黄帝安排的任务之后,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仓颉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当他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么下雨如粟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么要哭呢?又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其实,以仓颉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造字工程的。他所做的工作,无非是以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两大系统文字符号为主体,再参考各氏族的文字符号,整理出一套官方文字。当文字统一之后,各氏族的上帝、祖先看不懂这样的新文字,于是人民祭祀的粮食他们就无法享受到了。因此呢,就有了所谓的 “天雨粟,鬼夜哭”。当黄帝在整个王朝推行自己拟定的官方文字,等于是剥夺了很多小语种的生存权利。等于是将各氏族的祭天权收归于一族之手。可以这么说,黄帝王朝,从创建之始一直到结束时期的大禹时代,,所有君主之努力,无非是在巩固黄帝王朝之祭天权。拥有了祭天权,则天下万方,无一不可征伐和统治。最终,黄帝王朝以一族而统万方,开创了一个上下近千年的“族天下”新时代。一直到夏启建立夏朝,以“家天下”取代“族天下”,才翻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祭天,乃因为天之高远而莫测。世界各大文明,一旦演进成型,莫有不祭天的。祭天之首要,则在于辨明天之位置。地球是一颗近圆的蓝色球体,从任何一个平面看,它都有八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要辨明天之位置,则必然登临高处。远古之中国人都是定居于高山高原之上,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冰川之融、冻,洪水之升、降。直到一万多年前才迁徙到今天之平原上。过去的年代无论多么久远,这些高原高山的生活回忆都将保留下来,成为各民族拥有的历史记忆。以中国地域之辽阔,高山之众多,氏族之繁盛,可想见各氏族各有自个儿认定的祭天之神山。东夷集团少昊之国的祭天之神山便是长留山。那么黄帝一族的祭天之神山又是那一座呢?昆仑山。【2、昆仑山】
西王母像.西王母与玉兔捣药图关于这座被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的昆仑山,,《山海经》可谓是不吝笔墨,留下很多精彩的段落——一曰: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昆仑山, 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 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 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 的地方。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具有像 夷羿那样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二曰、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三百仞的渊潭。开明神兽的身子大小像 老虎却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都是人一样的面孔,朝东立在昆仑山顶。 三曰: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沿,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屹立 着一座大山,就是昆仑山。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尾巴 有花纹,而尾巴上尽是白色斑点,住在这座昆仑山上。昆仑山下有条弱水汇 聚的深渊环绕着它,深渊的外边有座炎火山,一投进东西就燃烧起来。有人 头上戴着玉制首饰,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在洞穴中居住,名叫西王母。这座山拥有世上的各种东西。四曰:昆仑山,此地实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 天神陆吾主管它。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却有九条尾巴,一副人的面 孔可长着老虎的爪子;这个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时节。昆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四只角,名称是土蝼,是能吃人的。昆仑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蜜蜂,大小与鸳鸯差不多,名称是钦原,这种钦 原鸟刺螫其它鸟兽就会使它们死去,刺螫树木就会使树木枯死。山中还有另 一种禽鸟,名称是鹑鸟,它主管天帝日常生活中各种器用服饰。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普通的棠梨树,却开着黄色的花朵并结出红色的果实,味道
像李子却没有核,名称是沙棠,可以用来辟水,人吃了它就能漂浮不沉。山 中还有一种草,名称是■草,形状很像葵菜,但味道与葱相似,吃了它就能 使人解除烦恼忧愁。黄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而东转注入无达山。 赤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东南流入汜天水。洋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 向西南流入丑涂水。黑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西流到大杆山。这座山中 有许多奇怪的鸟兽。照理而言,依据《山海经》对于昆仑山记载之详细,在今日中国之境内,找到这样一座符合描述的高山并不难。然而奇怪的是,几千年后现在,也不能搞定。何以故?其实答案也许很简单,黄帝一族最初部族之起源,也许不过居住在海波四五百米的高山之上。等到黄帝因强盛而一统万方,为了昭示天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就要尊崇自己祖先所信仰的上帝和曾经呆过的高山。这就有问题了。因为各氏族都是从高原上下来,凭什么黄帝你自家的山就是老大,而我们的山就是老二、老三。至少得给出一个说法不是。于是呢,黄帝一族就只能神话自家的神山昆仑山了。我家的山就是比你家的山高,大,广。而且山上应有尽有,天上最牛逼的神仙都住在里头。于是昆仑山摇身一变,成为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的高山。大家服不服啊。不服。昆仑山能通天,大家认了,可是我们家的山,也通啊。那就再加上一条,昆仑山位于天下之中。扯,给个证据不。黄帝一族就说,在古早古早的时候,我们就在山上安了一根建木。到了大中午,太阳照在建木树顶上,地上一点建木的影子也没有。站在这里大吼一声,声音很快回消失在虚空中。日中无影,只有生活在北回归线的人,才会看到。以黄帝王朝统治之疆域,是不可能有的。天下五大水系,都是源自于昆仑山的。反正当时大家都住在平原,肯定无法搞清楚每条河流的源头。还不服。再加,加到你服为止。于是《山海经》上关于昆仑山的描述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今人根据山海经一书描绘出来的昆仑山模样。今人根据山海经一书描绘出来的昆仑山模样。中国古代立八尺表,以确定历法的技术手段示意图。选自李约瑟的《中国科技技术史·天文》弦图:《周髀算经》中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希腊人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技术,中国也有。这张测量实例图,便是根据公元三世纪中国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海岛算经》所绘。属于实用几何学。当然,正如任何谎言都是建基于真实之上的,不然不能使人信服。昆仑山肯定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高,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多条河流在哪里发源。同样的,任何的神话,自有真实光照之投影。黄帝一族的昆仑山至少也保留他们源起之时的社会形态乃是母系氏族社会,不然便不会如此尊崇西王母。再有,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两大部族势均力敌,要想一口气完全吞并对方,并完全抹去对方的宗教信仰,那是很不现实的做法。后果笃定是立马爆发宗教战争,而要彻底解决,至少得打上个几百年。甚至有时候就算是彼此精疲力竭了,也未必就能分出个胜负来。怎么办?聪明人有的是,聪明的法子更有的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昆仑山上,就有东夷集团的鸟图腾影子。一是钦原鸟。虽然只有鸳鸯一样大小,力量却很强很彪悍,野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说,连树木都会被他们啄死二是鹑鸟,就是凤凰,在昆仑山上为天帝管理衣服。这两大神鸟,一文一武,地位如此尊崇,当然是黄帝王朝用来安抚暂时落败的东夷集团势力。这样,才能将之纳入自己构建的国际新秩序中。总之,对于不能征服的敌人,那就把他们当成朋友。这是一条相当古老,直到今天还依旧被遵循着的政治法则。又一个话题结束,也意味着下一个话题的开启:------------------------------------------------------------------------------------------------最后说一句题外话:上新浪微博很久,一直没用心,所以粉丝很少。如果大家对我这篇文章比较满意,一定要加我哦。我在新浪微博上的ID——大国师王威。以上问答出自我的书稿《上古书系——从黄帝到西周王朝覆灭之历史》我们讨论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无疑是未来的世界。——葛剑雄想真正揭示历史文化的真相,除了“实”的研究,还必须有“虚”的指引。——李学勤以古籍之考定而古史层次宛若地质学家之判分世纪,则亦无负此时代之使命矣。——顾颉刚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十年前,我就想写这本书,但没想到这本书到现在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工程。写了十年,翻烂了先秦诸子,自我之前,中国上古史未能成型,自我之后,后学者必然避不开我这一套书。已经完稿图书有11本,300万字。未完稿图书4本,字数不详。现罗列书目于下:中国上古史,可以说是中国学人最为头疼的题目。中国上古史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它从来就不是信史。所以《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上,司马迁说的明白——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然而,并不仅仅是五帝的历史如下,其后而下的夏王朝、商王朝、西周王朝的历史都不被视之为——信史,即便以文物饶盛,遗址丰富的西周史,也仅能勉强视之为——半信史。我的努力的方向,并不是讲述所谓的历史的真相,事实上,在四千年之后,真相已然永不可再现。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穷尽先秦诸子百家,要将春秋战国时代之中原列国对于“中国史”的想象进行一次重述。西周王朝是中国所有王朝中对中国文明贡献最大的王朝,可以说,有了西周王朝,才有中国史。在西周文化的辐射之下,即便是北鄙最偏远的朝鲜,也将他们的开国史追溯到商末亡国之臣箕子,即便是南荒的野蛮之国楚国、越国,也将自己的族源追溯到了五帝时代。在楚,则奉炎帝之后祝融氏为始祖。在越,则奉治水之大禹为始祖。至于中原列国,更是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族源上推至于黄帝。在想象的历史中,也完成了“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这一自觉命题。降自清王朝,满人虽然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是也要祭祀黄帝,何以故,顺治八年的一份祭文说的明白——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不继承中国之文明,则不可能治理中国。想象的历史,值得尊重吗?值得。值得认真的去梳理吗?值得。正是东周时代列国官方、非官方的努力,列国之人终将不为山河江海隔阻,终将成为一国之人——中国人,这才能下启秦汉大一统时代,才能有隋唐代兴,再有宋元明清迭代,以至于今。-----------------------------------------------------------------------------------------------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 根据《山海经》之记载,上古之中国人乃是从西北之高原,迁向中原,再到沿海。是以,无论迁移到了何处,他们都认定西北方的昆仑山是天下之中心。然今日之考古证明中国人的祖先资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北京人,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两者差异之大,难以弥缝,实为一大疑案。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 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 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 (仁) [夷]羿莫能上冈之岩。——《山海经》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 (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 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 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 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 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 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 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草,其状如葵,其味如 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
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 大汜。是多怪鸟兽。——《山海经》今之中国境内的昆仑山,乃是汉代与西域通,因新疆于田一带发现了玉石。皇帝根据古代的图书,错误地认为黄河发源于美玉产地昆仑山北麓,于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仑山。
关于昆仑山之所在,现在甚至有专家考证出昆仑山即非洲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然,皆为笑谈。 《山海经》一书所记载的能通天之神山,尚有肇山、登葆山。关于肇山,《山海经o大荒西经》记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日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关于登葆山,《山海经o海外西经》说它是“群巫所从上下也”。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子·地形训》 “ 白民
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吕氏春秋·有始》 唐代僧人道宣所著《释迦方志》卷上,我们倒是发现了这一学说在后世的回响:
  “昔宋朝东海何承天者,博物著名,群英之最,问沙门惠严曰:‘佛国用何历术,而号中乎?’严云:‘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也。此国中原,影圭测之,故有余分,致历有三代,大小二余增损,积算时辄差候,明非中也。’承天无以抗言。”
  来自印度的僧人惠严为了抬高佛国的地位,也来争这个“天地之中”。北回归线横贯印度中部,在这个纬度上,确实有“夏至之日,方中无影”的现象。搞得天文学家何承天一点脾气也没有,因为中国人的天地之中“昆仑山”本就是瞎吹出来的产物,虚无缥缈。 《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
﹞有鸟焉,其名曰鶉鸟,是司帝之百服。” 郝懿行 笺疏:“鶉鸟,凤也;《海内西经》云, 昆仑 开明 西北皆有凤皇,此是也。《埤雅》引
师旷 《禽经》曰:‘赤凤谓之鶉。’”
因为上古神话故事中,昆仑是最重要的神山,很多神话或者神兽都与之有关。还有据说昆仑山龙脉一说吧,不过我觉得这一点大概也是和神话有关。
昆仑是个很好的话题,但没有人搞清楚过。1.《山海经.西山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这里 的“昆仑之丘”是黄帝之墓,正北面即是轩辕之国。此昆仑之丘与之后古籍所述昆仑不同指。2.《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 仞。”这里的昆仑虚是大禹所建,是为夏社。绝大多数古籍提到的昆仑即是昆仑虚。3.《穆天子传》,穆王西游登昆仑之丘,也即大禹之昆仑虚也。4.屈原《楚辞》中提到的“昆仑山的四面门户,什么人物由此出入? 西北两面大门敞开,什么气息通过此处?“这里提到的昆仑山,乃指整个西域之山脉总成。西域的西北角正好有两个门户,一个是阿拉山口,一个是额尔齐斯河谷.5.汉武所确定的昆仑山,乃于阗之南山,只是指定了昆仑的方位,并不想指定地点。6.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里的昆仑是康熙大帝在青海指定的两座山。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1.仓颉造字之神话?2.黄帝王朝的祭天传统之谜?3.神山昆仑山为什么被称为万山之祖?
昆仑是个很好的话题,但没有人搞清楚过。1.《山海经.西山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这里 的“昆仑之丘”是黄帝之墓,正北面即是轩辕之国。此昆仑之丘与之后古籍所述昆仑不同指。2.《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 仞。”这里的昆仑虚是大禹所建,是为夏社。绝大多数古籍提到的昆仑即是昆仑虚。3.《穆天子传》,穆王西游登昆仑之丘,也即大禹之昆仑虚也。4.屈原《楚辞》中提到的“昆仑山的四面门户,什么人物由此出入? 西北两面大门敞开,什么气息通过此处?“这里提到的昆仑山,乃指整个西域之山脉总成。西域的西北角正好有两个门户,一个是阿拉山口,一个是额尔齐斯河谷.5.汉武所确定的昆仑山,乃于阗之南山,只是指定了昆仑的方位,并不想指定地点。6.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里的昆仑是康熙大帝在青海指定的两座山。
&p& 紧跟着上一个话题:&/p&&p&&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颛顼的家世之谜和他统治之下的势力范围到底有多大?&/a&&/p&&p&这一次的话题是&/p&&p&【黄帝王朝之族天下的概念?上古时代昆仑山为什么被称为万山之祖?】&/p&&br&&br&&br&【1、族天下】
&br&&img src=&/2f9e619d2e76609c6ecce4_b.jp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br&&blockquote&&b&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b&&/blockquote&&img src=&/2b1e70d584c6d9aacc2b_b.jpg& data-rawwidth=&243& data-rawheight=&31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3&&&br&&br&&br&&blockquote&&b&仓颉像,相传他长着四只眼睛。&/b&&/blockquote&&p&&b&.&img src=&/be02d8bec1fbbb55bb6aba5_b.jp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b&&/p&&blockquote&&b&仓颉像&/b&&/blockquote&&p&&b&.&/b&&/p&&img src=&/8a57ab97bdb84e0fdb60547_b.jpg& data-rawwidth=&137&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7&&&br&&blockquote&&b&马家窑文化墓葬出土的器物上的符号&/b&&br&&b&河南舞阳贾湖文字,据辨识,左上当为“乙”,右上当为“目”。左下当为“日”,右下当为“大父”。&/b&&/blockquote&&p&当我们阅读颛顼的事迹,不能不有两个疑问——&/p&&p&一是,以他的资历,最多也就是当一个小国诸侯,怎么一下子接掌了少昊之国,领导整个东夷集团。&/p&&p&虽然颛顼的出身确实很高贵,前面说过了,他父亲韩流和母亲女枢的结合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政治婚姻的样板。&/p&&p&更何况他才二十岁。&/p&&p&在夏商之后的“家天下”政治体制中,年龄比二十岁还少的天子有的是。&/p&&p&而在黄帝王朝,那可是比的上今天的民选政府啊。怎么可能选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呢。&/p&&p&后人一谈到上古时代的君主更替,就是一个“德”字。&/p&&p&即便真是如此,颛顼,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像雷锋一样,每天做一件好事,也未必“德”的过老同志们啊。&/p&&p&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青阳自己尚有一个亲生儿子,名叫蟜极。&/p&&p&(蟜极也就是未来黄帝王朝第四任君主帝喾的父亲。)&/p&&p&老同志们为什么抛弃了青阳的儿子,而选择了颛顼呢?&/p&&p&二是,颛顼龙门一跃,不惟成为独霸东南的方伯。&/p&&p&到了颛顼晚年,再次收复山河,进而成为天下共主。&/p&&p&我们从地理上俯视颛顼的版图,这个地盘比诸黄帝全盛时期,又大大的拓展了。这些地盘肯定不可能是别人一团和气的让出来的。&/p&&p&颛顼的这一旷世伟业甚至超越了曾祖黄帝,以至于后人评价他“实为五帝之冠”。&/p&&p&他又如何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完成这一远迈前代的壮举呢?&/p&&p&事实上,由于黄帝死于意外,黄帝王朝的影响力传到青阳的手上,已经日趋衰弱。&/p&&p&对于人民来说,青阳奉行修养生息之策,当然是位好领导了。&/p&&p&但是对于少昊之国的上层来说,青阳却又是一个类似炎帝的鸽派领导人。&/p&&p&鸽派领导人当政,其施政之要点,往往在于平衡国内各利益团体的力量。&/p&&p&成功者则上下一心,国泰民安。失败者,则党同伐异,内争频繁。&/p&&p&鹰派领导人当政,其施政之要点,则是寻求大权独揽,卧榻之侧,无容他人鼾睡。从而达到唯我独尊,乾纲独断。&/p&&p&成功者,往往能集中举国之力,奋武鹰扬,扭转国家倾颓之势。&/p&&p&失败者,穷兵黩武,上下失望,背负独夫之恶名,身死国辱为天下笑。&/p&&p&在青阳掌政之初,青阳的施政风格,诚然有助于国家医治地震后的创伤。&/p&&p&然而到了青阳晚年,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彼此分歧再次扩大。&/p&&p&因为本来黄帝王朝便是黄帝武力征服下的产物,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尚不足以形成一种向心力。&/p&&p&在黄帝王朝统治的一百年期间,黄帝为了谋求各部族对黄帝王朝的向心力,在他的主导下,完成了两件事。&/p&&p&第一件就是前面提过的合符釜山,将天下各部族都分出等级,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国,构建一个以黄帝王朝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p&&p&这一国际秩序,在涿鹿大地震中,已经渐趋于瓦解了。&/p&&p&第二件,则是统一历法,统一文字。&/p&&p&现代人之历法,已然剥离了宗教文化因素,成为纯粹之科学。&/p&&p&而上古之历法由来,最初本不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是用以分别祭祀上帝、纪念祖先之时日。&/p&&p&各氏族各有各的历法,通过本族之大巫师,和上帝,和祖先交流。&/p&&p&同样的,文字之起源,也是如此。现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陶器玉器,上面雕刻纹写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之中,本氏族之族徽之图腾至少占去一半以上的比例。&/p&&p&上古之人坚信,在祭祀中,唯有本族之文字符号,才能为本族之上帝、祖先所领会。&/p&&p&因此,当黄帝下令仓颉造字,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之影响。&/p&&p&据说仓颉是个有着四只眼睛的人,他接受了黄帝安排的任务之后,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1&&[1]&/a&&/p&&p&仓颉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p&&p&当他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p&&p&为什么下雨如粟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么要哭呢?&/p&&p&又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p&&p&其实,以仓颉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这么浩大的造字工程的。&/p&&p&他所做的工作,无非是以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两大系统文字符号为主体,再参考各氏族的文字符号,整理出一套官方文字。&/p&&p&当文字统一之后,各氏族的上帝、祖先看不懂这样的新文字,于是人民祭祀的粮食他们就无法享受到了。&/p&&p&因此呢,就有了所谓的 “天雨粟,鬼夜哭”。&/p&&p&当黄帝在整个王朝推行自己拟定的官方文字,等于是剥夺了很多小语种的生存权利。等于是将各氏族的祭天权收归于一族之手。&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2&&[2]&/a&&/p&&p&可以这么说,黄帝王朝,从创建之始一直到结束时期的大禹时代,,所有君主之努力,无非是在巩固黄帝王朝之祭天权。&/p&&p&拥有了祭天权,则天下万方,无一不可征伐和统治。&/p&&p&最终,黄帝王朝以一族而统万方,开创了一个上下近千年的“族天下”新时代。&/p&&p&一直到夏启建立夏朝,以“家天下”取代“族天下”,才翻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p&&p&祭天,乃因为天之高远而莫测。&/p&&p&世界各大文明,一旦演进成型,莫有不祭天的。&/p&&p&祭天之首要,则在于辨明天之位置。&/p&&p&地球是一颗近圆的蓝色球体,从任何一个平面看,它都有八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p&&p&要辨明天之位置,则必然登临高处。&/p&&p&远古之中国人都是定居于高山高原之上,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冰川之融、冻,洪水之升、降。直到一万多年前才迁徙到今天之平原上。&/p&&p&过去的年代无论多么久远,这些高原高山的生活回忆都将保留下来,成为各民族拥有的历史记忆。&/p&&p&以中国地域之辽阔,高山之众多,氏族之繁盛,可想见各氏族各有自个儿认定的祭天之神山。&/p&&p&东夷集团少昊之国的祭天之神山便是长留山。&/p&&p&那么黄帝一族的祭天之神山又是那一座呢?&/p&&p&昆仑山。&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3&&[3]&/a&&/p&【2、昆仑山】
&br&&img src=&/75ceb80b6d1984aebe264fa68cee5d80_b.jpg& data-rawwidth=&221& data-rawheight=&3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1&&&br&&blockquote&&b&西王母像&/b&&/blockquote&&p&&b&.&img src=&/ff5fe47d7ac80fe3d4dd31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2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b&&/p&&blockquote&&b&西王母与玉兔捣药图&/b&&/blockquote&&p&关于这座被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的昆仑山,,《山海经》可谓是不吝笔墨,留下很多精彩的段落——&/p&&p&一曰:&/p&&p&&b&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b&&/p&&p&&b&昆仑山, 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b&&/p&&p&&b&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 人合抱。&/b&&/p&&p&&b&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b&&/p&&p&&b&昆仑山 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 的地方。&/b&&/p&&p&&b&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具有像 夷羿那样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b&&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4&&&b&&b&[4]&/b&&/b&&/a&&/p&&p&二曰、&/p&&p&&b&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三百仞的渊潭。&/b&&/p&&p&&b&开明神兽的身子大小像 老虎却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都是人一样的面孔,朝东立在昆仑山顶。 &/b&&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5&&&b&&b&[5]&/b&&/b&&/a&&/p&&p&三曰:&/p&&p&&b&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沿,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屹立 着一座大山,就是昆仑山。&/b&&/p&&p&&b&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尾巴 有花纹,而尾巴上尽是白色斑点,住在这座昆仑山上。&/b&&/p&&p&&b&昆仑山下有条弱水汇 聚的深渊环绕着它,深渊的外边有座炎火山,一投进东西就燃烧起来。&/b&&/p&&p&&b&有人 头上戴着玉制首饰,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在洞穴中居住,名叫西王母。&/b&&/p&&p&&b&这座山拥有世上的各种东西。&/b&&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6&&&b&&b&[6]&/b&&/b&&/a&&/p&&p&四曰:&/p&&p&&b&昆仑山,此地实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 天神陆吾主管它。&/b&&/p&&p&&b&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却有九条尾巴,一副人的面 孔可长着老虎的爪子;&/b&&/p&&p&&b&这个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时节。&/b&&/p&&p&&b&昆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四只角,名称是土蝼,是能吃人的。&/b&&/p&&p&&b&昆仑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蜜蜂,大小与鸳鸯差不多,名称是钦原,这种钦 原鸟刺螫其它鸟兽就会使它们死去,刺螫树木就会使树木枯死。&/b&&/p&&p&&b&山中还有另 一种禽鸟,名称是鹑鸟,它主管天帝日常生活中各种器用服饰。&/b&&/p&&p&&b&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普通的棠梨树,却开着黄色的花朵并结出红色的果实,味道
像李子却没有核,名称是沙棠,可以用来辟水,人吃了它就能漂浮不沉。&/b&&/p&&p&&b&山 中还有一种草,名称是■草,形状很像葵菜,但味道与葱相似,吃了它就能 使人解除烦恼忧愁。&/b&&/p&&p&&b&黄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而东转注入无达山。 &/b&&/p&&p&&b&赤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东南流入汜天水。&/b&&/p&&p&&b&洋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 向西南流入丑涂水。&/b&&/p&&p&&b&黑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西流到大杆山。&/b&&/p&&p&&b&这座山中 有许多奇怪的鸟兽。&/b&&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7&&&b&&b&[7]&/b&&/b&&/a&&/p&&p&照理而言,依据《山海经》对于昆仑山记载之详细,在今日中国之境内,找到这样一座符合描述的高山并不难。&/p&&p&然而奇怪的是,几千年后现在,也不能搞定。&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8&&[8]&/a&&/p&&p&何以故?&/p&&p&其实答案也许很简单,黄帝一族最初部族之起源,也许不过居住在海波四五百米的高山之上。&/p&&p&等到黄帝因强盛而一统万方,为了昭示天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就要尊崇自己祖先所信仰的上帝和曾经呆过的高山。&/p&&p&这就有问题了。&/p&&p&因为各氏族都是从高原上下来,凭什么黄帝你自家的山就是老大,而我们的山就是老二、老三。&/p&&p&至少得给出一个说法不是。&/p&&p&于是呢,黄帝一族就只能神话自家的神山昆仑山了。&/p&&p&我家的山就是比你家的山高,大,广。而且山上应有尽有,天上最牛逼的神仙都住在里头。&/p&&p&于是昆仑山摇身一变,成为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的高山。&/p&&p&大家服不服啊。&/p&&p&不服。&/p&&p&昆仑山能通天,大家认了,可是我们家的山,也通啊。&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9&&[9]&/a&&/p&&p&那就再加上一条,昆仑山位于天下之中。&/p&&p&扯,给个证据不。&/p&&p&黄帝一族就说,在古早古早的时候,我们就在山上安了一根建木。&/p&&p&到了大中午,太阳照在建木树顶上,地上一点建木的影子也没有。站在这里大吼一声,声音很快回消失在虚空中。&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10&&[10]&/a&&/p&&p&日中无影,只有生活在北回归线的人,才会看到。&/p&&p&以黄帝王朝统治之疆域,是不可能有的。&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11&&[11]&/a&&/p&&p&天下五大水系,都是源自于昆仑山的。&/p&&p&反正当时大家都住在平原,肯定无法搞清楚每条河流的源头。&/p&&p&还不服。&/p&&p&再加,加到你服为止。&/p&&p&于是《山海经》上关于昆仑山的描述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p&&img src=&/6a1fdc85af483c58f5daf3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6a1fdc85af483c58f5daf3c_r.jpg&&今人根据山海经一书描绘出来的昆仑山模样。&br&&br&&img src=&/bfe84bc7dea170dede09acf_b.jp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2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br&&blockquote&&p&&b&中国古代立八尺表,以确定历法的技术手段示意图。&/b&&/p&&p&&b&选自李约瑟的《中国科技技术史·天文》&/b&&/p&&/blockquote&&img src=&/eb3ae22097eba8e9ba60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lockquote&&b&弦图:《周髀算经》中对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b&&/blockquote&&img src=&/c1ca076fd17ec09509ed5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blockquote&&p&&b&希腊人测量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技术,中国也有。&/b&&/p&&p&&b&这张测量实例图,便是根据公元三世纪中国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海岛算经》所绘。属于实用几何学。&/b&&/p&&/blockquote&&p&当然,正如任何谎言都是建基于真实之上的,不然不能使人信服。&/p&&p&昆仑山肯定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高,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多条河流在哪里发源。&/p&&p&同样的,任何的神话,自有真实光照之投影。&/p&&p&黄帝一族的昆仑山至少也保留他们源起之时的社会形态乃是母系氏族社会,不然便不会如此尊崇西王母。&/p&&p&再有,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两大部族势均力敌,要想一口气完全吞并对方,并完全抹去对方的宗教信仰,那是很不现实的做法。&/p&&p&后果笃定是立马爆发宗教战争,而要彻底解决,至少得打上个几百年。&/p&&p&甚至有时候就算是彼此精疲力竭了,也未必就能分出个胜负来。&/p&&p&怎么办?&/p&&p&聪明人有的是,聪明的法子更有的是。&/p&&p&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昆仑山上,就有东夷集团的鸟图腾影子。&/p&&p&一是钦原鸟。虽然只有鸳鸯一样大小,力量却很强很彪悍,野兽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说,连树木都会被他们啄死&/p&&p&二是鹑鸟,就是凤凰&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12&&[12]&/a&,在昆仑山上为天帝管理衣服。&/p&&p&这两大神鸟,一文一武,地位如此尊崇,当然是黄帝王朝用来安抚暂时落败的东夷集团势力。这样,才能将之纳入自己构建的国际新秩序中。&/p&&p&总之,对于不能征服的敌人,那就把他们当成朋友。&/p&&p&这是一条相当古老,直到今天还依旧被遵循着的政治法则。&/p&&br&&br&&p&又一个话题结束,也意味着下一个话题的开启:&/p&&p&&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上古制定历法之建木测天的技术何以与柱居时代息息相关?&/a&&br&&/p&&br&&p&------------------------------------------------------------------------------------------------&/p&&p&&b&最后说一句题外话:&/b&上新浪微博很久,一直没用心,所以粉丝很少。如果大家对我这篇文章比较满意,一定要加我哦。我在新浪微博上的ID——&b&大国师王威。&/b&&/p&&br&&br&&p&以上问答出自我的书稿&br&《上古书系——从黄帝到西周王朝覆灭之历史》&br&&/p&&blockquote&&p&&b&我们讨论的是昔日的天下,但面向的无疑是未来的世界。&/b&&b&——&/b&&b&葛剑雄&/b&&/p&&p&&b&想真正揭示历史文化的真相,除了&/b&&b&“&/b&&b&实&/b&&b&”&/b&&b&的研究,还必须有&/b&&b&“&/b&&b&虚&/b&&b&”&/b&&b&的指引。&/b&&b&——&/b&&b&李学勤&/b&&/p&&p&&b&以古籍之考定而古史层次宛若地质学家之判分世纪,则亦无负此时代之使命矣。&/b&&b&——&/b&&b&顾颉刚&/b&&/p&&p&&b&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b&&/p&&br&&p&十年前,我就想写这本书,但没想到这本书到现在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工程。&/p&&p&写了十年,翻烂了先秦诸子,自我之前,中国上古史未能成型,自我之后,后学者必然避不开我这一套书。&/p&&p&已经完稿图书有11本,300万字。未完稿图书4本,字数不详。现罗列书目于下:&/p&&/blockquote&&img src=&/cde39ab1d7b5a462bc8110_b.jp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8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cde39ab1d7b5a462bc8110_r.jpg&&&p&中国上古史,可以说是中国学人最为头疼的题目。&/p&&p&中国上古史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它从来就不是信史。&/p&&p&所以《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上,司马迁说的明白——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p&&p&然而,并不仅仅是五帝的历史如下,其后而下的夏王朝、商王朝、西周王朝的历史都不被视之为——信史,即便以文物饶盛,遗址丰富的西周史,也仅能勉强视之为——半信史。&/p&&p&我的努力的方向,并不是讲述所谓的历史的真相,事实上,在四千年之后,真相已然永不可再现。&/p&&p&我所能做的,仅仅是穷尽先秦诸子百家,要将春秋战国时代之中原列国对于“中国史”的想象进行一次重述。&/p&&p&西周王朝是中国所有王朝中对中国文明贡献最大的王朝,可以说,有了西周王朝,才有中国史。在西周文化的辐射之下,即便是北鄙最偏远的朝鲜,也将他们的开国史追溯到商末亡国之臣箕子,即便是南荒的野蛮之国楚国、越国,也将自己的族源追溯到了五帝时代。&/p&&p&在楚,则奉炎帝之后祝融氏为始祖。&/p&&p&在越,则奉治水之大禹为始祖。至于中原列国,更是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族源上推至于黄帝。&/p&&p&在想象的历史中,也完成了“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这一自觉命题。&/p&&p&降自清王朝,满人虽然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是也要祭祀黄帝,何以故,顺治八年的一份祭文说的明白——&/p&&p&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p&&p&不继承中国之文明,则不可能治理中国。&/p&&p&想象的历史,值得尊重吗?值得。值得认真的去梳理吗?值得。&/p&&p&正是东周时代列国官方、非官方的努力,列国之人终将不为山河江海隔阻,终将成为一国之人——中国人,这才能下启秦汉大一统时代,才能有隋唐代兴,再有宋元明清迭代,以至于今。&/p&&p&-----------------------------------------------------------------------------------------------&/p&&br&&br&&br&&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1&&[1]&/a&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2&&[2]&/a&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p&&p&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3&&[3]&/a& 根据《山海经》之记载,上古之中国人乃是从西北之高原,迁向中原,再到沿海。&/p&&p&是以,无论迁移到了何处,他们都认定西北方的昆仑山是天下之中心。&/p&&p&然今日之考古证明中国人的祖先资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北京人,也就是说,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p&&p&两者差异之大,难以弥缝,实为一大疑案。&/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4&&[4]&/a&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 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 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 (仁) [夷]羿莫能上冈之岩。——《山海经》&/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5&&[5]&/a&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6&&[6]&/a&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 (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 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山海经》&/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7&&[7]&/a&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 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 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 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 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 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草,其状如葵,其味如 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
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 大汜。是多怪鸟兽。——《山海经》&/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8&&[8]&/a&今之中国境内的昆仑山,乃是汉代与西域通,因新疆于田一带发现了玉石。皇帝根据古代的图书,错误地认为黄河发源于美玉产地昆仑山北麓,于是便把河源所出的山叫做昆仑山。
&/p&&p&关于昆仑山之所在,现在甚至有专家考证出昆仑山即非洲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p&&p&然,皆为笑谈。&/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9&&[9]&/a& 《山海经》一书所记载的能通天之神山,尚有肇山、登葆山。&/p&&p&关于肇山,《山海经o大荒西经》记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日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p&&p&关于登葆山,《山海经o海外西经》说它是“群巫所从上下也”。&/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10&&[10]&/a&&strong&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子·地形训》&/strong&&/p&&p&&strong& “ 白民
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吕氏春秋·有始》&/strong&&/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11&&[11]&/a& 唐代僧人道宣所著《释迦方志》卷上,我们倒是发现了这一学说在后世的回响:&br&
  “昔宋朝东海何承天者,博物著名,群英之最,问沙门惠严曰:‘佛国用何历术,而号中乎?’严云:‘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也。此国中原,影圭测之,故有余分,致历有三代,大小二余增损,积算时辄差候,明非中也。’承天无以抗言。”&br&
  来自印度的僧人惠严为了抬高佛国的地位,也来争这个“天地之中”。&/p&&p&北回归线横贯印度中部,在这个纬度上,确实有“夏至之日,方中无影”的现象。&/p&&p&搞得天文学家何承天一点脾气也没有,因为中国人的天地之中“昆仑山”本就是瞎吹出来的产物,虚无缥缈。&/p&&br&&p&&a href=&file:///L:/%E7%9F%A5%E4%B9%8E/%E6%98%86%E4%BB%91%E5%B1%B1.htm#_ftnref12&&[12]&/a& 《山海经·西山经》:“﹝ 昆仑之丘
﹞有鸟焉,其名曰鶉鸟,是司帝之百服。” &/p&&p&郝懿行 笺疏:“鶉鸟,凤也;《海内西经》云, 昆仑 开明 西北皆有凤皇,此是也。《埤雅》引
师旷 《禽经》曰:‘赤凤谓之鶉。’”&/p&
紧跟着上一个话题:这一次的话题是【黄帝王朝之族天下的概念?上古时代昆仑山为什么被称为万山之祖?】【1、族天下】
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
因为上古神话故事中,昆仑是最重要的神山,很多神话或者神兽都与之有关。还有据说昆仑山龙脉一说吧,不过我觉得这一点大概也是和神话有关。
因为上古神话故事中,昆仑是最重要的神山,很多神话或者神兽都与之有关。还有据说昆仑山龙脉一说吧,不过我觉得这一点大概也是和神话有关。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有夏虽衰,杞缯犹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古天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