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真的很好吗上的 Alfred 很好用,PC 上有近似的应用吗

来自子话题:
人家找MacBook优点也是蛮拼的,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当然要使劲吹嘘了,大家体谅下&br&&br&触摸板:有了全世界最好触摸板,再也不想Windows了,好用的触摸板那都是抄苹果的&br&OSX:精英都用,不用你就不是精英,玩游戏的人才用Windows&br&续航好:不服跑个分(从此不看flash,不装Windows,不用chrome)&br&能装Windows:能同时用OSX和Windows,工作需要&br&这可是金属的:SP3,X1 Carbon,XPS什么都是塑料货......总之看起来就是塑料的&br&价格贵:不在乎多花点钱买个设计,追求性价比的都是穷逼&br&性价比高:(当被人揭穿价格也不贵时)这个价钱性价比最高的了&br&简洁就是美:(当被人指出设计缺陷时)那都是用不到的功能,画蛇添足的设计&br&轻啊:SP3就是一个Pad,不要和老子比重量,XPS,X1 Carbon?我说的是OSX本里最轻的&br&&br&所以,拜托大家:&br&不要再黑OSX了,也不要再夸Win了,还是给人留点优点吧,毕竟你都把人家逼到这一步了
人家找MacBook优点也是蛮拼的,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当然要使劲吹嘘了,大家体谅下触摸板:有了全世界最好触摸板,再也不想Windows了,好用的触摸板那都是抄苹果的OSX:精英都用,不用你就不是精英,玩游戏的人才用Windows续航好:不服跑个分(从此不看flash…
来自子话题:
来自问自答了。写个流水账介绍一下在managed runtime中使用LLVM的大背景。&br&至于具体到LLILC的介绍,以后有机会再补充。&br&&br&作为Azul Systems的员工,我们很欢迎微软这个LLILC项目。&br&&br&我们在探索基于LLVM实现适用于我们的Zing JVM的新JIT编译器。为此我们需要给LLVM做一定改造/添加一些新功能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如果只有我们在推动把这些新功能添加到LLVM主干的话还是略显势单力薄。&br&&br&LLILC作为CoreCLR的JIT编译器,大背景跟我们完全一致,有合作的空间,当然是好事。LLILC已经明确说了会基于Azul Systems提交到LLVM主干的@llvm.experimental.gc.statepoint intrinsic来实现其准确式GC的支持,这就是个好开始。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互动。&br&&a href=&/dotnet/llilc/blob/master/Documentation/llilc-gc.m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C Support in LLILC&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里说的大背景是说Zing JVM与CoreCLR是:&br&&ul&&li&侧重静态类型系统的managed runtime;&/li&&li&已经有现成的JIT编译器;&/li&&li&已经有准确式(precise)、分代式(generational)、会移动对象的(relocating)GC,新的JIT编译器必须要能支持这样的GC的正常工作,生成所需的代码和额外的元数据(metadata);&/li&&li&CoreCLR和Zing VM都需要使用write barrier;Zing VM还进一步需要使用read barrier;&/li&&li&CoreCLR多半不需要支持deoptimization,但是Zing VM需要;&/li&&li&CoreCLR要支持object pinning / pinned pointer,而Zing VM目前不需要;&/li&&li&CoreCLR有可能要支持“fully interruptible code”,而Zing VM不需要;&/li&&li&希望尽可能复用LLVM的所有优化,并尽可能将自己需要的特定优化融合在LLVM的正常编译流程里。&/li&&/ul&关于最后一点,后面会举反例说明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跟LLILC在最后一点上的取舍可能也不一样:我们是真的尽可能把所有事情都放在LLVM层面做,包括针对Java层面的语义优化;而根据&a href=&/dotnet/llilc/blob/master/Documentation/llilc-arch.m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LILC Architecture Overview&i class=&icon-external&&&/i&&/a&文档,LLILC以后可能会逐渐在生成LLVM IR之前做更多分析和优化。&br&&br&关于“准确式”GC与JIT的交互是怎么一回事,请参考我以前一帖:&a href=&/blog/10449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找出栈上的指针/引用&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在Zing VM与CoreCLR之前,使用LLVM的项目里跟这个大背景吻合的一个也没有。其它使用LLVM的managed runtime都有不同的需求。&br&&br&在managed runtime里使用LLVM,有几种用法:&br&(回头补充)&br&&br&下面举几个实际例子。&br&&br&&b&Mono&/b&:跟Zing与CoreCLR情况看似最接近的就是它。Mono有自己实现的JIT编译器,粗略算来可以看作有两大版本:老版本实在太简单,效果不够好;后来新写了一个版本,用上了不少时髦有效的JIT编译优化,效果还不错,但顶峰性能还是不够好。所以,在能够容忍更耗资源的JIT及AOT编译的场景里,Mono就开始尝试用LLVM做后端了。&br&&br&Mono以前用Boehms GC,默认是完全保守式的mark-sweep GC,不移动对象;也可选用半保守式——栈和寄存器的扫描还是保守扫描。较新版本的Mono采用自己新实现的SGen GC,默认使用准确式GC,但一定条件下还是会使用半保守式。&br&当使用LLVM作为JIT或AOT编译器时,Mono会自动选择使用半保守式的SGen。这个行为可以从&a href=&/mono/mono/blob/173eaf1dfaf29d0ae24e38f52c589e/mono/mini/mini-gc.c#L123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ni_gc_init_gc_map()&i class=&icon-external&&&/i&&/a&看出来。&br&所以Mono选择偷懒避开LLVM与准确式GC的交互问题。还有些别的问题,这里不展开说了。&br&&br&&b&ART&/b&:Google的Android Runtime(ART)曾经尝试用LLVM实现其AOT编译器的其中一个后端,“Portable”。&br&&br&它虽然让LLVM与准确式GC搭配使用,但采用了很绕弯的方式,自己实现了shadow stack frame嵌入到LLVM IR中,然后在每个call指令前都把live variable存到shadow stack frame里,等call之后再取回出来。这等于所有live variable在call site前都要被spill,性能会比较糟糕。这原理上跟@llvm.gcroot机制很像,但ART里的Portable后端并没有使用这个机制。&br&&br&当然,后来Google干脆把Portable后端连同LLVM一起从ART里删除了,也就没LLVM啥事了。请参考另一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Android 中的 LLVM 主要做什么? - RednaxelaFX 的回答&/a&&br&&br&提到ART与LLVM,想多说几句:LLVM不是万能药,不是说用了LLVM就自然有AOT编译的能力了。LLVM只是一个compiler infrastructure,实现AOT的许多麻烦地方还是得靠自己解决。实在太多不明就里的人看到ART的代码里有用到LLVM就把它hype上天了,这个完全没必要嗯…&br&&br&&b&VMKit&/b&:VMKit一直在用LLVM做JIT编译器。&br&在转用MMTk实现GC之后,VMKit倒是开始用准确式GC了。它依赖LLVM现有的@llvm.gcroot机制来注册GC root。但这个机制有诸多问题,下面再说。请参考&a href=&http://llvm.org/devmtg/2009-10/Geoffray_GarbageCollectionVMKit.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ecise and Efficient Garbage Collection in VMKit with MMTk&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JavaScriptCore/FTL&/b&:Apple给JavaScriptCore猛打鸡血,从SquirrelFish抛弃AST解释器改用字节码解释器,到SquirrelFish Extreme(SFX)进一步把字节码解释器改造为“名为context threading解释器”的超简易JIT编译器,到抛弃这个解释器和简易JIT编译器,逐步改为用 LLInt解释器 + Baseline JIT简易JIT编译器 + DFG优化JIT编译器的强力正统组合,性能一路狂赶,总算能声称自己比V8不相上下甚至有所超越了。&br&但Apple还没满足,决定在DFG的基础上再加一层更优化的编译层,叫做Fourth-Tier LLVM(FTL)。&br&&br&JavaScriptCore坚定的使用Bartlett-style GC。它虽然会移动对象,但栈与寄存器的扫描却是保守式的,所以还是避开了让LLVM与准确式GC交互的麻烦。FTL组里的某些个同志坚定(是超级坚定)的相信Bartlett-style GC是宇宙正解,用完全准确式GC的都是傻逼;这个咱就懒得争论了。&br&(那位同志…其实把所有跟他观点不同的人都看作傻逼,实在无法交流)&br&&br&GC方面FTL虽然偷懒了,但为了支持FTL,Apple还是花了些精力给LLVM添加&a href=&http://llvm.org/docs/StackMap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lvm.experimental.stackmap 和 @llvm.experimental.patchpoint.*&i class=&icon-external&&&/i&&/a& intrinsics,前者的主要使用场景是deoptimization / OSR exit,后者的则是inline caching。这些对动态优化,特别是对动态类型语言的优化有很大用处。要注意的是这俩intrinsic函数所用到的stack map,跟准确式GC所需要的GC stack map有所不同:前者主要考虑的是捕获所有live variable的信息以便deoptimization使用;而后者只关心live managed pointer,不需要所有live variable。&br&&br&然而FTL与Zing VM或CoreCLR在使用LLVM的方式上还有更深入的差别:&br&&br&FTL真的是只把LLVM用作编译器后端,而前端其实还是接在原本的优化编译器DFG上的。所有跟JavaScript的动态类型语义相关的优化都在DFG里做完了。从优化过的DFG IR生成出来的LLVM IR,其实已经接近从C语言编译生成的形态,动态语义被尽可能的抹去了。这样,DFG做了它擅长的事情——按JavaScript语义做特定优化,而LLVM也可以做它最擅长做的事情:对跟C语言语义相似的代码做优化并生成机器码。这种组合从执行效率来说是很好的,而且也很合理——DFG已经在那里了,干嘛不用;但从复用LLVM的整个编译流程来说就不够深入了——即便FTL能优化编译JavaScript代码,别的动态语言的编译器还是得自己实现一遍自己语言的动态语义优化才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使用LLVM。&br&&br&Zing VM与CoreCLR都更希望深入的复用LLVM的编译流程,尽可能将Java或C#的语义优化融入到LLVM里,而不是像FTL那样有个DFG前端来做语义优化。&br&&br&关于FTL,请参考下面两篇博文:&br&&a href=&http://blog.llvm.org/2014/07/ftl-webkits-llvm-based-ji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LVM Project Blog: FTL: WebKit’s LLVM based JIT&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s://www.webkit.org/blog/3362/introducing-the-webkit-ftl-ji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roducing the WebKit FTL JIT - Surfin' Safari&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Unladen Swallow&/b&:Google两位同行做的小项目,想给CPython安上LLVM做JIT编译器。项目是死了,不过还是可以看看当时他们做了些啥。&br&&br&Unladen Swallow的runtime直接源自CPython。这个决定为后面项目的进展推进缓慢埋下了伏笔。想要把一个从来没考虑过为JIT编译器优化的runtime改造成适合搭配JIT编译器使用,需要很大很大的努力。JavaScriptCore是一个改造成功的例子;PHPNG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但Unladen Swallow无疑是个失败的例子。&br&&br&Unladen Swallow的梦想很宏大:扔掉GIL,扔掉引用计数改为tracing GC,加上JIT编译器并且做动态类型相关优化。诶。设想中的GC想做成准确式GC,利用LLVM的@llvm.gcroot机制来注册GC root。&br&到最后,Unladen Swallow还是没有把设想中的GC做好。Unladen Swallow还是在用原本CPython的引用计数。&br&&br&而且优化也没怎么做,基本上就是把CPython的解释器每条字节码的处理函数翻译成了LLVM IR而已;然而很多动态类型相关的操作细节都还封装在runtime里,导致LLVM也做不了多少优化。Unladen Swallow做法的效果恐怕比JavaScriptCore在SFX时代的做法好不了多少,实在悲催。&br&&br&IBM的Fiorano JIT项目的“失败”在技术上感觉跟Unladen Swallow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想在CPython的runtime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基于现成的编译器框架的JIT编译器,只不过前者基于Testarossa编译器,后者基于LLVM。在runtime层面上遇到的困难都很相似。&br&从Fiorano的论文的结论看,感觉对这些动态类型语言而言,像JavaScriptCore/FTL那样有个做语言层面优化的DFG前端会好很多,而且runtime自身的缺陷带来的性能损失也很显著,必须配套改进才有效果。&br&&br&&b&Rubinius&/b&:Rubinius的JIT编译器也使用LLVM,而且有准确式、会移动对象的、分代式GC。&br&&br&Rubinius对LLVM的用法其实跟Unladen Swallow在差不多的层面上,前者比后者稍微好一些;毕竟后者是参考前者的嘛。虽然做的优化不多,Rubinius好歹把东西都做出来了。&br&Rubinius在生成LLVM IR的时候没做多少针对动态类型的静态分析,大部分call site还是靠inline caching这种动态行为来实现。&br&Rubinius生成LLVM IR的过程中并没有通过抽象解释把局部变量变为SSA scalar,而是继续保持解释器的栈帧布局,把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放在位于内存的栈帧里。这样,跟准确式GC交互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只要跟解释器共用一套stack map机制就行。但这样显然极大的牺牲了优化,要把性能推向极限的话肯定不能这么搞。&br&&br&我觉得除了参与者更多、更有爱,资源更充足(有Engine Yard赞助)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Rubinius不是直接拿CRuby(MRI)来改造,不然难说会不会跟Unladen Swallow一个命运。&br&&br&别的项目的例子就先说到这里吧。还有很多有趣的项目但是无法一一列举了。&br&&br&前面提到&a href=&http://llvm.org/releases/3.3/docs/LangRef.html#llvm-gcroot-intrins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lvm.gcroot&i class=&icon-external&&&/i&&/a&有缺陷,一方面它会干扰LLVM里的各种优化,基本上LLVM的内建优化遇到gcroot就跳过不优化了;另一方面它的语义不够清晰,使得即便用了它还是有可能用错。同事Philips Reames写了篇很好的介绍文讲解@llvm.gcroot的问题:&a href=&/Blog//why-not-use-gcroo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not use gcroot?&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而为了解决@llvm.gcroot的弊病,我的同事们新实现了前面提到过的@llvm.experimental.gc.statepoint系列intrinsic函数,以及在优化向IR插入statepoint的“late statepoint insertion”功能。前者以及在LLVM主干,后者我不清楚现状如何。&br&&br&言归正传:越多高质量的、大背景相同的项目参与到LLVM中,对我们来说就越好。所以我们很高兴看到微软为CoreCLR制作了LLILC。&br&带这个项目的Andy Ayers以前带过微软的Phoenix Compiler Infrastructure项目,是个靠谱的大牛。&br&&br&=========================================================&br&&br&当然,除了Apple自己人之外的人在实际项目中用LLVM都会遇到不少蛋疼的事情。&br&&br&我们的基于LLVM的编译器,依赖的LLVM是svn repo的最新版,时常保持同步。这也就意味着经常在同步了LLVM代码后我们的编译器就有些地方不对了,然后得手动改。&br&时常保持更新LLVM代码的好处是,就算一次更新break了我们的编译器,要做的修改还可控;如果是依赖某个LLVM release,直到下次release才再次更新的话,那就…呵呵了。&br&&br&以后想起啥再写点。写到这里都还没真写啥,居然都已经达到老赵 &a data-hash=&78e3b2ae1be4ab038a6e& href=&///people/78e3b2ae1be4ab038a6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赵劼& data-tip=&p$b$78e3b2ae1be4ab038a6e&&@赵劼&/a& 的“太长不看”长度了orz
来自问自答了。写个流水账介绍一下在managed runtime中使用LLVM的大背景。至于具体到LLILC的介绍,以后有机会再补充。作为Azul Systems的员工,我们很欢迎微软这个LLILC项目。我们在探索基于LLVM实现适用于我们的Zing JVM的新JIT编译器。为此我们需要给LLVM…
&p&你看我就整天说WP还不错,但是从来没说Windows好用,为什么呢?&/p&&p&=================================================&/p&&p&因为Windows好用还用说吗?&/p&
你看我就整天说WP还不错,但是从来没说Windows好用,为什么呢?=================================================因为Windows好用还用说吗?
来自子话题:
首先应该看一看iPad和Windows8目前的状态:&br&&br&&ol&&li&平板:iPad已经成了平板的代名词,销量已经不是其它平板简简单单就能撼动的, 微软如果直接出一款和iPad一样纯粹的平板电脑,很难正面与iPad竞争。&/li&&li&Windows 8:我们不妨先假设Win8这个系统非常成功,成功到在PC领域已经可以和微软自家的Win7,移动设备上可以与苹果的iOS相提并论。在此假设下,Win8注重的是触摸操作,大家的电脑却仍然是没有触摸屏的传统PC,这样一来无法让人亲身体验Win8,一款没人用得上的系统,即使好的天花乱坠又能如何?二来,让大家仅仅为了Win8立刻去换一台电脑一点都不现实,Win8的未来则可预知,更何况Win8的成功还是在此假设出来的,如果Win8实际上并不那么好用呢?&/li&&/ol&&br&结合上面两条,便有了这个平板与笔记本结合的折中产物,它的主要用途可能是打击iPad的销量,而在我看来其附加价值才更显得重要:推广Windows8这个系统。&br&&br&对想买平板的人来说,这就是平板(Surface RT)。对想在电脑上体验Win8的人来说,这也是笔记本电脑(Surface Pro)。而10.6寸的屏幕加上键盘又是苹果11寸Macbook Air的直接竞争对手,所以它的定位已经不只是平板,这或许是今后平板与笔记本融合的方向,而微软首先抓住了这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平板的功用和配件息息相关,平板可以化身成什么就加上什么配件,大家可以自由想象。所以微软首先推出这样的一款平板和笔记本的中间产物的初衷可以理解,它的成功与否也不在于销量,估计也没几个人看重它的销量,关键在它开了笔记本和平板融合的先河,只要打开了大家对Win8处于平板手机和笔记本之间相联系的地位的认识,它的使命就达到了。&br&&br&然后不要忘了微软还开始笼络学生开发者,如果做得好,明显是对App Store的直接挑战。对于苹果与微软的平板,接下来想必又是一场价格大战,而谁更胜一筹要看的仅仅是价格上谁更亲民。&br&&br&而我们的期望应该是,不要有人胜出。&br&&br&&br&&br&PS:下面有朋友提到RT和Pro的问题,这两货的本质一个是像笔记本的平板,另一个是像平板的笔记本。&br&微软的理想状态是小型移动设备中靠WP8占个位置,在中型移动设备中靠RT占个位置,再在PC和Mac的夺战中靠Pro再占个位置,几者联合起来打压iOS和Android。搞清楚这个,回到上面的假设:假如Win8是个非常成功的系统,这个理想状态才能到来,可惜Win8暂时还不能被证明是个非常成功的系统,而且定价方面已经被证明是失败了。
首先应该看一看iPad和Windows8目前的状态:平板:iPad已经成了平板的代名词,销量已经不是其它平板简简单单就能撼动的, 微软如果直接出一款和iPad一样纯粹的平板电脑,很难正面与iPad竞争。Windows 8:我们不妨先假设Win8这个系统非常成功,成功到在PC领域…
来自子话题:
【未完】&br&&br&-- 视力健康篇【字体】&br&&br&优化完的效果:你会获得炒鸡好的屏幕阅读体验。&br&&b&&br&1. 升级到Windows 10&br&2. 替换字体,把预置的微软雅黑,替换成无hinting版本的微软雅黑&br&3. 装Mactype解决legacy app的渲染问题&br&4. Modern应用会自己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渲染。&br&5. 让Mactype完全采用灰阶模式来抗锯齿。&/b&&br&&br&我来解释下这几个步骤的原因。&br&&br&1. 升级到Windows 10,这是因为Windows 10对字体渲染有很大改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br&&br&现在外国应用、简体中文部分不会胡乱fallback到日语、韩语、繁体中文了。&br&从不能用,变成了可以用。&br&&br&2. 替换无hinting版本的微软雅黑,是因为你现在用的高分屏,用无hinting版本,在新DirectWrite渲染下会非常漂亮。 不信你可以试试。 而且雅黑Mobile和其他字体(如思源)不同,基本没有UI兼容性问题。&br&&br&而MSYH 6.20在Surface的屏幕和默认放大比例下,有非常多的bug。非常,非常,非常多。会产生诸多的字体崩毁现象。&br&&br&3. 但,如果你用无hinting版本的微软雅黑替换了Windows 10预装的MSYH 6.20,那么在legacy app中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说QQ本来放大了就模糊,现在更是没法看了。因为原本雅黑有hinting信息,用来把字显示清楚。而现在这个信息被你抛弃掉了(目的是让字更好看)。所以我们的替代方法,就是安装MacType。 MacType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劫持掉GDI下的文字渲染,然后你可以把反锯齿调成灰阶反锯齿。&br&&br&说这些就是为了告诉你,总之这么调完以后,好看,清楚,字不变形,逼格高。&br&渲染效果如图:&br&&br&&img src=&/52aecbdabe_b.png& data-rawheight=&737& data-rawwidth=&9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5& data-original=&/52aecbdabe_r.png&&&br&&br&清楚又漂亮。&br&&br&&br&&b&切记:这个招数只针对高分屏用户。如果你的屏幕PPI没到200以上,不建议使用。&/b&&br&&b&切记:这个招数只针对高分屏用户。如果你的屏幕PPI没到200以上,不建议使用。&/b&&br&&b&切记:这个招数只针对高分屏用户。如果你的屏幕PPI没到200以上,不建议使用。&/b&&br&&br&&br&&b&否则你的屏幕会一片模糊,就跟macbook air的字体一样可怕……&/b&&br&&br&&br&&br&&b&&u&比较详细的教程在这里:&/u&&/b&&br&&a href=&/first-aid/& class=&internal&&让你的Windows 10字体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 急救室 - 知乎专栏&/a&&br&&br&&br&&b&适用范围:PPI高于200的平板或笔记本用户。含Surface Pro全系列。&/b&
【未完】-- 视力健康篇【字体】优化完的效果:你会获得炒鸡好的屏幕阅读体验。1. 升级到Windows 102. 替换字体,把预置的微软雅黑,替换成无hinting版本的微软雅黑3. 装Mactype解决legacy app的渲染问题4. Modern应用会自己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渲染。5. 让Ma…
微软以前也收购过类似的公司,比如收购的&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Sysinternal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nternals&i class=&icon-external&&&/i&&/a&/Sysinternals&br&这家公司有做过非常多有价值的小工具,现在微软仍然维护着并且免费发布,可以从这里下载到&a href=&/en-us/sysinternals/bb545027.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ysinternals Utilities&i class=&icon-external&&&/i&&/a&。他家的大部分工具都基于未公开的undocumented Windows API,举例其中的一些小工具:&br&&br&包括Desktops,开四个虚拟桌面&br&&img src=&/0ccb3e8bf509ad58e05e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2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Process Explorer,查看每个进程详细信息&br&&img src=&/8e2fdee1ad0ab950fd3b7335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RAMmap,详细到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br&&img src=&/f26aadeaf010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Autoruns,详细列出windows启动时的所有加载&br&&img src=&/a8fe2f686141bfab4b46358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a8fe2f686141bfab4b46358_r.jpg&&&br&还有著名的NT Locksmith,如果能物理接触到Windows机器,可以直接在几分钟内获得管理员权限&br&&br&当然,最好玩的是蓝屏模拟屏保,Bluescreen Screensaver,不仅模拟蓝屏, 还能模拟死机后的重启,整人利器!只有小公司才能搞出这样好玩的工具来!&br&&img src=&/2b7d54a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b7d54a6_r.jpg&&
微软以前也收购过类似的公司,比如收购的/Sysinternals这家公司有做过非常多有价值的小工具,现在微软仍然维护着并且免费发布,可以从这里下载到。他家的大部分工具都基于未公开的undocumented Windows API,举例其中的一…
&a data-hash=&ce91b5b28c785ce6fea8c7& href=&///people/ce91b5b28c785ce6fea8c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欲三更& data-tip=&p$b$ce91b5b28c785ce6fea8c7&&@欲三更&/a&君说得很好很对。我来稍微做些补充。&br&&br&0.先来简要回答题主的问题。&br&&blockquote&&p&系统不是一样吗?是因为用户习惯不方便转移么?&/p&&p&这些年,在手机端用过了各种系统,包括塞班、黑莓、iOS、安卓。但还是觉得不能代替电脑。现在想折腾一个平板,配合手机一起用。原以为Windows 是很好的选择,但看到用户反响平平,所以有此一问,请各位解答。&/p&&/blockquote&
·系统和PC Win8是一样的,但是和iOS、Android区别很大。尤其是体验方面。&br&
·用户习惯的确不方便转移。但是慢慢用户会自动往Win平板流去很多。&br&
·Windows平板是Windows 笔记本/桌面电脑的&b&得力补充&/b&。它&b&无法完全替代&/b&笔记本/,但是它能免去很多你用笔记本的麻烦。在性能上,毕竟还是传统笔记本有绝大优势。&br&
·目前Win8平板并非没有起色。相反,一直是受制于产能不足。可以说Win8平板已经赢得了爱好者市场,开始拥有一大批种子用户。&br&&br&简略答题完毕&br&=====================================================================&br&下面再来发挥发挥……&br&&br&首先,iPad具有&b&先发优势。&/b&&br&&b&先发优势的好处在于:可以定义人们心中的一个产品应该是什么模样。&/b&&br&&br&我们先回溯到iPad首发的时代:&br&&a href=&/421/.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评论:为何市场分析机构都不看好苹果iPad?&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c/article/126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专业人士并不看好 苹果iPad的八大败笔&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看好ipad_ipad吧&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真的不看好ipad_ipad吧&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http://www./news/html//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Pad再创销售奇迹 业界仍不看好运营商引ipad入华--滚动新闻--通信世界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你看到没?&b&人们对iPad式的平板,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许多人始终抱着悲观态度,直到iPad3时代才彻底被说服。历经了将近三年时间,用两(三)代产品才迭代出了王者地位。何况还有iOS手机生态圈的强大支撑。&/b&&br&&br&&br&那么Win的板子达到靠谱又是什么时候?Intel推出了Haswell和BayTrail T以后。&br&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请注意,Haswell的上市前发布会是&b&去年六月。 而BayTrail-T更晚。&/b&&br&&br&&br&&b&所以说,实际上第一波真正开始扭转人们对Windows平板印象的产品是这些:&/b&&br&&b&采用Haswell Core i5的:Surface Pro 2;Dell Venue 11 Pro高配版;一干变形本……&br&采用Atom BayTrail-T的:Venue 8 Pro,Iconia W4,Asus MT80A,Lenovo Miix 2……&br&&/b&&br&这一波产品出来的口碑还是&b&很不错的&/b&,他们的统一特色是:比iPad便宜,比Android平板贵。主要面临的问题也不是用户对性能不满,而是OEM们的种种不给力,比如说品控上略微困难、维修艰难(亲历)之类的。&br&&br&安卓平板除了抢占绝对低端市场、使用绝对价格优势(Win8平板再怎么贱卖也不会卖到200-300-400 rmb这个价位)以外,在Windows平板面前是毫无优势的。至少大趋势如此。我就拿安卓平板中最火爆(也公认是业界良心)的Nexus 7来说吧。&br&&br&&b&Nexus 7 2013 32G款港版非行货的淘宝实机价格为1800+ rmb&/b&&br&&b&作为对比,京东上 行货Dell Venue Pro 8 32G的价格为1999 rmb。&/b&&br&&br&可见两者的差价并不大。可以说,Win8 BT-T平板将会慢慢挤占掉绝大多数安卓平板的生存空间。而安卓平板将会转移至更低价位以谋求生存。中高端安卓平板很快会被更有利可图的Win8挤占掉。&br&&br&而Win8在平板上,只要能够先挤占调这样一部分市场,很快就能形成规模效应,猛然增长。&br&所以最终市场会是这样的:&br&iOS、Win8(9、10)平分秋色,Android挤占低端。&br&&br&题主,你所认为的“平板上没有起色”,其实在暗中已经非常明显了。&br&观察一个东西是否有起色,只要看看是不是有一大波种子用户都在讨论它就行了。&br&&br&&br&&b&2.用户体验上的历史包袱&/b&&br&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聊聊。我看到楼下有朋友在抱怨了。&br&&br&Windows的历史包袱很沉。其中很大部分是用户体验的历史包袱。&br&例如有的朋友在Win平板上还坚持使用Chrome。&br&&b&Chrome……呵呵,不说别的,Chrome是咱们内存只有2G、4G的用户用得起的么?&/b&&br&好好的Metro IE不用,这就是个问题。&br&&br&用户们在桌面上用惯了Chrome。他们觉得Chrome是最好的浏览器,所以在Win板子上也没法扭转思维,坚持要用chrome。&br&&br&最后只能点小叉点到累死……&br&&br&这种包袱,不是用户的错,毕竟人都趋同于用类似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说慢慢磨合才行。&br&&br&再比如说,用户们在其他平板上用惯了客户端。&br&&br&客户端本身是为了弥补网页端的不足而出现的。这种不足通常来自于:iOS的各种限制,比如不支持flash;Android的限制,比如说默认不给你装flash……而Win本身因为浏览器已经够牛比了,你见过谁在PC上优酷还专门去下个客户端的?不然优酷干嘛想方设法地推广他们那个垃圾iYouku?&br&&br&总之还是个历史包袱的问题。。。慢慢磨合吧。&br&&br&&br&&br&&br&&b&3.Win8平板可以干什么&/b&&br&&br&&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很多人对现在硬件进化的程度好像还没什么概念啊,那我来说说好了。。。
BayTrail-T:
COD4,,全低特效,流畅运行
COD8,800x600,全低特效,流畅运行 (尽管如此也秒杀一干Modern Combat
NFS17,800x600,全低特效,流畅运行(尽管如此也秒杀一干 Asphalt
LOL: 同样是全低特效流畅运行。这货可以用全屏。
鬼泣5: 全低特效流畅运行,可全屏
别看都是全低特效,照样不比一众iOS/Android“创世纪的大作”差。
多少1080P屏的安卓手机在运行着480P拉伸的游戏啊(
Core i5-4300U:
这个我玩的游戏更多!
HL2(原作、EP1、EP2、失落海岸线):全系列无压力运行。至少中高画质。为了保证界面元素的正常大小,我把分辨率一般设在.Portal还没试,但是应该也没问题吧。
COD 468,直接默认配置运行无压力。
一堆的steam indie games...(哎呀暴露了我穷逼的本色了完了要掉关注了呢)
RA3、文明5(曾经打过一次马拉松,打了一天多消灭所有城邦和国家,哈哈哈哈哈哈,核弹狂魔韩学森)
不过这当中的大部分游戏我建议大家配手柄玩...我自己用Surface Pro带键盘,平常玩游戏是额外带个蓝牙鼠标在玩……除了文明5自带了触屏优化,其他游戏好像还没有……
&/code&&/pre&&/div&&br&&br&&br&&b&4.时代在进步&/b&&br&从这代Win8平板开始,Win8平板具有了很高可买性。你已经可以买到值价的好东西了。
君说得很好很对。我来稍微做些补充。0.先来简要回答题主的问题。系统不是一样吗?是因为用户习惯不方便转移么?这些年,在手机端用过了各种系统,包括塞班、黑莓、iOS、安卓。但还是觉得不能代替电脑。现在想折腾一个平板,配合手机一起用。原以为Wi…
不要劝她用Mac!&br&&br&作为这方面的“前辈”,我有痛苦经历。&br&&br&对大部分女生来说,电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她们从内心深处是不太喜欢有这么多按钮和这么多规矩的一个盒子的。我觉得她能够认为Windows如此好用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你还是不要指望有更大的奇迹发生为妙。&br&&br&Mac的很多妙处,都是对创造性工作而言的。比如开发、数字艺术创作等等。我特别喜爱Mac,它的用户体验是美好的,而且品质是优异的。但是,但是,但是,对于墙内世界的大部分通俗应用,Mac基本上都是无用武之地的,作为一个4年的Mac用户,我现在也同意你女朋友的观点,Mac对她来说不好用。我老婆也觉得苹果漂亮,但是很难用,因为“该有的”通俗功能都不给力。&br&&br&我的方案现在是:我用Mac,老婆用iPad看网络视频玩游戏啥的。如果需要网络支付或者文档,她就用Windows虚拟机或者开Boot进Windows。这样我们相安无事,不再为强悍的Mac而烦恼了。&b&买电脑和用电脑是为了方便生活,不是为了支持厂家。&/b&——我用了很多年才悟出这种小孩子都懂的人生真谛,现在分享给你。呵呵。
不要劝她用Mac!作为这方面的“前辈”,我有痛苦经历。对大部分女生来说,电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她们从内心深处是不太喜欢有这么多按钮和这么多规矩的一个盒子的。我觉得她能够认为Windows如此好用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你还是不要指望有更大的奇迹发…
无论你说 OSX 体验好,还是 Win7 体验好,还是说 Ubuntu 体验好,还是说 iOS 体验好,还是说 android 体验好,还是说 WP8 体验好,都会有人说你装 B 的。&br&&br&表面上看,在于你说一样东西好的时候,是否使用了伤害与刺激他人的语气或方式。是否你在说一样东西好的时候,一定要诋毁别人正在用的东西。&br&&br&深层次的来看,由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所以对你来说好的东西对别人来说不好,这完全正常。——窃以为,某些选择就如同选老婆一样,任何人都听不得别人说自己老婆不好的。&br&&br&补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受众。&br&&br&例如:如果你买了个别墅,到普通业主的论坛里面每天呼几次:别墅的用户体验真好呀真好呀呀呀呀,然后你会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你如果专门开一个,或者加入某一个别墅业主专用论坛,那么怎么说都无所谓。&br&&br&如果苹果的粉丝想要说苹果好,开个苹果粉丝论坛,或者加入某个苹果用户论坛,怎么说都无所谓。这就是目标受众问题。
无论你说 OSX 体验好,还是 Win7 体验好,还是说 Ubuntu 体验好,还是说 iOS 体验好,还是说 android 体验好,还是说 WP8 体验好,都会有人说你装 B 的。表面上看,在于你说一样东西好的时候,是否使用了伤害与刺激他人的语气或方式。是否你在说一样东西好…
向来是程序兼容系统,不是系统兼容程序。每个软件都有个支持的操作系统列表,这代表开发者承诺软件在这些操作系统上可以跑。软件开发的时候,不可能兼容还没开始动手写的操作系统(如果有软件宣称自己兼容Windows 11现在就可以删掉了),所以如果在程序开发者不支持的Windows版本上运行出现兼容性bug是正常现象。&br&&br&为了最大化向后兼容性,微软有一套和开发人员的合同,叫做Windows API的就是。微软在升级操作系统的时候,会尽量保证API仍旧可以正常工作。至于API之外的未公开细节,即使是在微软网站上发布过,只要没进Windows SDK文档,微软并不做任何兼容性上的保证。比如IE在7.0之前是每个顶层窗口一个页面,IE7引入标签页之后就不是了。继续兼容那些假定IE窗口结构永不会变化的程序会阻止IE的改进。病毒和杀毒软件这样底层的东西,因为依赖的就是这种未公开的实现细节,操作系统没有可能去做兼容。基本上,只要使用了未公开的实现细节,软件就有在下个礼拜二的补丁日挂掉的可能。为了避免过于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微软通常是在主版本或者服务包升级的时候才做这种比较大的实现细节上的更改。对于程序员来说,应该尽量避免依赖于这样的实现细节,能用API就用API。&br&&br&对于销量很大而用户忠诚度很高的软件中的影响用户升级的软件bug,微软提供兼容模式,模拟旧版本的Windows的部分行为,作为面向最终用户的临时解决方案。但是微软不可能一直这样惯着有bug的程序,这对提高整个生态环境中的软件质量没有帮助,比如不必要地要求管理员权限的程序造成用户较难不用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增加用户被攻击的风险。兼容模式只针对开发者不愿意或者无法提供升级的场合,而且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兼容性问题。&br&&br&真正的兼容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软件作者开发个兼容性补丁,宣告自己的程序对新的系统的支持,例如Visual Studio 2005 Service Pack 1 Update for Windows Vista这样。对于病毒和杀毒软件这样底层的东西,基本上每个操作系统升级都会出问题,要升级一下才能支持新的系统。本来驱动程序也是这样每个操作系统升级都要出个补丁,因为DDK一直是升级的时候可以随便加减API参数这样,但是后来驱动开发者也开始向微软要向后兼容性了……&br&&br&XP和之前系统中流行的兼容性bug:&br&&ul&&li&直接访问显存&/li&&li&在程序中检测操作系统版本,如果不是Windows 95或者98则拒绝运行&/li&&li&在程序中检测操作系统版本,如果不是Windows NT 4则拒绝运行&/li&&li&在程序中检测操作系统服务包版本,如果低于2则拒绝运行(Windows 7到现在都没出过SP2……)&/li&&li&没有预料到用户可以用主题自定义界面风格,造成计算窗口元素坐标的时候出错&/li&&li&没有预料到系统目录不叫System叫System32,比如用WinG写的游戏&/li&&li&没有预料到显示器没有提供256色的显示模式&br&&/li&&li&没有预料到连续两次调用timeGetTime会返回同样的结果&br&&/li&&li&没有预料到系统附件(比如defrag,Active Movie)程序的更改&br&&/li&&li&写入剪贴板的时候忘记先清空&/li&&li&写入剪贴板的时候写错了数据,比如把高彩图像当作真彩图像传给系统&/li&&li&从堆中释放了内存,然后去访问自己释放的内存&/li&&li&尝试写入只读位置,比如系统目录下的ini文件&/li&&li&用16位变量保存32位的系统句柄&/li&&li&释放了DLL,之后调用DLL里面的函数&/li&&li&没有预料到空闲的磁盘空间会大于2GB&br&&/li&&li&显示Message Box的时候忘记把对话框移动到前台&/li&&li&没有预料到文件路径可以包含多字节编码的文字&/li&&li&服务之间循环依赖&/li&&li&以为当前用户一定是管理员&/li&&/ul&Vista和之后系统中流行的兼容性bug:&br&&ul&&li&在程序中检测操作系统版本,如果不是Windows XP/Vista/7 则拒绝运行&/li&&li&使用InstallShield编写的安装程序假设运行安装程序的用户是管理员&br&&/li&&li&假定用户目录在Document and Settings下&/li&&li&安装服务时设定依赖项为一个只存在于旧系统的服务。&/li&&li&在程序中检测系统DirectX版本,如果不是9则拒绝运行&/li&&li&尝试关机或者重启,但是忘记启用权限&/li&&li&错误地统计了对SHGetDesktopFolder的返回值的引用计数&br&&/li&&li&以为当前用户一定是管理员&/li&&li&Google Chrome以为某个系统DLL的地址一定低于4GB&br&&/li&&li&在没有权限的时候试图创建全局内核对象&/li&&li&PopCap一些游戏在低档显卡中的图像拉伸问题&br&&/li&&li&以为系统内一定有一些编码解码器&/li&&li&访问服务管理器却不先启用服务管理器权限&/li&&li&32位程序访问64位驱动&/li&&li&以为IE没有标签页支持&/li&&li&读取设备名的时候没有分配足够的缓冲区&/li&&li&试图删除被系统保护的文件&/li&&/ul&比较不流行的兼容性bug&br&&ul&&li&有API不用去翻注册表(&a href=&/b/oldnewthing/archive//55532.asp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ldn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thing/archive//55532.aspx&/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依赖于WM_PAINT来运行业务逻辑(&a href=&/b/oldnewthing/archive//561924.asp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ldn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thing/archive//561924.aspx&/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以为NTFS不会有新版本,以及以为编译器一定会把基类按照某个顺序编译。(&a href=&/b/oldnewthing/archive//45481.asp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ldn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thing/archive//45481.aspx&/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以为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类名是Cabinet-WClass&/li&&li&API设计的时候就有问题,没有考虑支持64位系统(比如ADO和拨号的API)&/li&&li&提供API的组件被砍掉了(比如Outlook Express)&/li&&li&提供API的组件还在但是要求更高的安全性(比如IE的ActiveX支持)&/li&&li&通过不断分配内存的方式来检测系统内存大小(在有虚拟内存的机器上会造成系统稳定性问题)&/li&&li&在有多线程/多进程执行序竞争的场合,没有等待其他函数的完成执行。&/li&&/ul&
向来是程序兼容系统,不是系统兼容程序。每个软件都有个支持的操作系统列表,这代表开发者承诺软件在这些操作系统上可以跑。软件开发的时候,不可能兼容还没开始动手写的操作系统(如果有软件宣称自己兼容Windows 11现在就可以删掉了),所以如果在程序开发…
就是因为你用Linux你才需要【各种】开发环境的。我们用Windows的就都是Visual Studio,需要什么library直接拖代码进来编译进exe里,才不搞那么多奇怪的动作,什么安装头文件啊,什么设置path链接so啊,鬼才需要。&br&&br&如果library不开源就更方便了,把dll放编译好的exe旁边就好了,连dll一起check in到source control里。
就是因为你用Linux你才需要【各种】开发环境的。我们用Windows的就都是Visual Studio,需要什么library直接拖代码进来编译进exe里,才不搞那么多奇怪的动作,什么安装头文件啊,什么设置path链接so啊,鬼才需要。如果library不开源就更方便了,把dll放编译…
看到这篇文章我很生气,其中有很多事情妄加推断,有些不合常理。作为一个长者有必要对你们的行为批判一番!&br&&blockquote&但是如果Apple被赶走了,还会有iOS用?&br&君不见,天朝政府现在对Apple是处处提防?&/blockquote&开玩笑,谷歌不配合政府审查,政府可能出于政治考量,会造成不政治上的问题(具体为什么我也不敢完全肯定,但是目前来看是这样的),所以才会滚蛋。但是android系统这玩意就和linux一样,都是开放源码的,在国内使用的话,最后数据也不会到外国,数据拥有的公司也配合审查,自然半点问题没有,所以最后结论就是,不是看你这个设备或者系统封不封闭,而是最后数据的拥有者数据会不会保持在国内并且接受审查。微软曾经因为代码闭源导致可能数据被盗用的情况进行了对政府开放了代码审查,消除了嫌疑。苹果把中国的数据放到国内的数据中心,因此也没太大问题。&br&&blockquote&在Vista发布时,微软对整个IT世界来说,还是一个十分强硬的公司,话语权很大,大家都跟着他混。&br&所以微软肆无忌惮的搞出了个UAC,即【用户帐户控制】策略。&/blockquote&什么叫肆无忌惮,这是对用户的安全负责,这是一个系统厂商的责任!在XP下面你们说XP安全性烂,什么软件都可以随便地后台安装,给用户造成损害,说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烂,现在给你加一层安全保护就是肆无忌惮了?你这是什么逻辑?&br&&blockquote&MetroSet在微软平台获取了收益,对开发者协议点了同意按钮,微软自然可以在不动声色就杀死他的账号,就像上次毫无理由的封了一大批淘宝edu认证的账号一样。&/blockquote&首先edu账号可以随便交易?你看没看授权协议的?微软封号的理由呢?全篇没看到。微软和这位开发者之间莫非还会有很严重的利益关系,要微软不按照协议来封号?我想这完全不可能,微软既然封停账号就有其原因。&br&&blockquote&这不是感情的问题,即便你开发了很多APP,但是你点了同意协议按钮。&br&你不同意协议,你不能陪我玩这盘棋,你不能上传APP获得收益或者用户,你点了同意,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控制你的生死。&/blockquote&这就好像我对人民做了很多贡献,但是有一天我做了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莫非政府会法外开恩,饶我一命?开玩笑,一切都要按照规定来,只要不是恶法都是要遵守的。典型的中式思想,讲人情,那么法律要来干嘛?规定要来干嘛?&br&&blockquote&这个按钮是让你开发者点的,而不是像以前你安装桌面APP那样,什么协议,下一步就行了,因为说难听了,桌面APP怎么玩,那个协议其实没太大效用。因为桌面APP,厂商无法控制用户,用户也无法控制厂商,甚至平台提供方微软,也无法控制用户和厂商怎么运行,我该怎么玩这个桌面APP,这个桌面APP界面应该怎样。&/blockquote&就是因为原来的平台上面太多对用户不安全的情况了,即使加了uac。依然有用户喜欢随意给最高权限,这样微软背了黑锅,用户遭受损失。微软才决定用沙箱来进行防护,保证用户的安全,结束平台上面的乱局。你都不看看以前的注册表被胡乱修改带来的各种麻烦还有各种奇怪的故障。&br&---------------------------------------------------------------------------------------------------------------------------------&br&最后,PC要完全封闭绝无可能,因为总有些东西不能在沙箱里跑,但是微软竭尽所能保护用户的安全也是必须的。APPX不是要控制第三方,而是要限制第三方,让第三方不要肆意妄为。像安卓那样的应用肆意妄为,是生态的毒瘤。当然PC非metro的情况也和安卓一样,结果是相当恶心的。在开发商不自律的情况下,就需要要有人帮助他们自律,就如同法律的作用,需要有人来用强制手段逼迫这些不安分的人安分下来。
看到这篇文章我很生气,其中有很多事情妄加推断,有些不合常理。作为一个长者有必要对你们的行为批判一番!但是如果Apple被赶走了,还会有iOS用?君不见,天朝政府现在对Apple是处处提防?开玩笑,谷歌不配合政府审查,政府可能出于政治考量,会造成不政治…
不是,这是很大的经济难题和智商难题。比如说根据中国经济水平一般人用不起高质量的正版软件,所以就会去搞盗版或者免费版,从用户变成产品。&br&&br&智商难题就是,即使是用盗版,有的人也能用的舒舒服服不残留,其他人就不行。这就是智商难题。
不是,这是很大的经济难题和智商难题。比如说根据中国经济水平一般人用不起高质量的正版软件,所以就会去搞盗版或者免费版,从用户变成产品。智商难题就是,即使是用盗版,有的人也能用的舒舒服服不残留,其他人就不行。这就是智商难题。
来自子话题:
&b&首先,我认为本次联想发布会所发布的Yoga 3 PRO笔记本以及Yoga tablet2 在工业设计水平上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也是我第一次对“美帝良心”刮目相看。第一次看见Yoga tablet2 PRO的时候我甚至有种“这尼玛是苹果的产品吧”的错觉。&/b&&img src=&/d8bb610eedb8cf7ffe4bfa_b.jpg& data-rawwidth=&1480&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80& data-original=&/d8bb610eedb8cf7ffe4bfa_r.jpg&&&br&&br&好吧,现在咱们聊聊Yoga 3 PRO吧~&br&&br&这次联想的发布会我看的直播(youtube的),整体感觉发布会水平很一般(阿什顿.库彻估计还没从《乔布斯》里出戏,有时候刻意模仿乔帮主是闹哪样),但是产品足够惊艳。特别是Yoga3 PRO&br&&br&1.相比surface的外观,Yoga更加不商务,阳光橙的配色+金属表带似的铰链,确实是很“潮”,很适合一些学生党和年轻女性。而SP3的配色平板部分只有银色可选,而键盘相比SP2颜色深了许多,不再有荧光亮色,我也是有些遗憾的。&br&&img src=&/d8b2cc03a53f33c1d1a407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d8b2cc03a53f33c1d1a407_r.jpg&&&img src=&/ae643fa0bb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ae643fa0bbb_r.jpg&&&img src=&/c0f9a52f1fbf638adca058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9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0f9a52f1fbf638adca058_r.jpg&&&br&2.关于性能,Yoga3用的是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的最高端型号M-70,整体性能高于英伟达K1,带起1800P的3K分辨率屏幕是绰绰有余,看高清视频、打打Flash游戏、处理办公文档是绝对够用的。但是如果你想做高清视频渲染和PS等等的话还是买i5以上版本的SP3吧。而大型游戏方面,Yoga是HD5300的集显,GT2核心,相比SP3的HD4400基于GT3的确实弱,但是鉴于两者都不足以运行大型游戏,所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br&&br&3.关于价格,Yoga3在美国1349.99美刀,约合人民币8300元,而SP3大家基本上不会选128G和i3的版本,256G i5版本售价1299美刀,看似是比联想还便宜,但是加上129.99美刀的键盘就不一样了.........而且SP3的硬盘容量是个很大的瓶颈,你如果想要512GB只能选i7,总价也飙升到2000刀,但是Yoga3你只要加200美刀就好了。其实价格方面Yoga绝对是不突出的,特别是处理器大幅落后,但是也还没到坑爹的地步,顶多是性价比不突出。&br&&img src=&/881a30d5cd22fbb93f528e_b.jpg&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4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img src=&/a18433dfca45fd741fc4fca4d0c1274d_b.jpg& data-rawwidth=&1542& data-rawheight=&7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2& data-original=&/a18433dfca45fd741fc4fca4d0c1274d_r.jpg&&&br&4.其他差异性就是SP3的那支笔了,如果你非常喜欢写写画画的话,yoga基本上就不予考虑了。那么Yoga就没有什么优点么?当然不是,它那一块1800P的3K显示屏比SP3的1440P强,特别是大尺寸二合一产品ppi普遍没到300的情况下,分辨率的提升是尤其明显的。&br&&br&5.重量方面Yoga为2.6磅,SP3为1.7磅(平板),厚度也是SP3薄,但是Yoga不仅更大,还多了键盘,所以这方面也无从比较。但是考虑到yoga2足足有3.2磅,今年联想很明显是有进步的&br&&br&&b&总结:其实Yoga 3 PRO很棒,当然SP3也很棒,二者基本上难分高下,不能说谁压倒了谁,最后就一句话:喜欢时尚活泼,平时仅仅处理办公文档的普通用户可以考虑Yoga3,但是微软死忠和对性能要求高的白领恐怕只能选SP3了,当然,MBA是不能忘的。&/b&&br&&br&&br&&b&最后补充一句:有些人觉得高端本才配超低压处理器是不是说不过去,太坑爹了?其实不然,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那些高端商务人士才不管你里面装的是i3还是i7,只要本子超薄便携,外观大气,品牌拿得出手,自己的PPT和OFFICE能流畅运行就已经很好了。而我认为此次联想搭载酷睿M处理器,减轻了厚度,提高了续航,甚至还去掉了风扇(还剩一个超小的可以忽略不计),仅仅牺牲了性能,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策啊。我觉得评价一款超极本就是要抛去玩机人的视角,性能极致不是厂商关心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贴吧屌丝抱着自己的神舟骂超极本了,主要还是没有设身处地的想问题&/b&
首先,我认为本次联想发布会所发布的Yoga 3 PRO笔记本以及Yoga tablet2 在工业设计水平上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也是我第一次对“美帝良心”刮目相看。第一次看见Yoga tablet2 PRO的时候我甚至有种“这尼玛是苹果的产品吧”的错觉。好吧,现在咱们聊聊Y…
谢邀。&br&&br&在之前试用Windows Developer Preview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平板和桌面的两种体验糅合得十分生硬,使用鼠标控制很不方便,也是我觉得Windows 8可能会失败的地方。在试用Consumer Preview版本几个小时以后,这些疑虑基本打消了。&br&&br&跟之前的版本相比:&br&1)&b&屏幕边缘的鼠标滑动。&/b&通过把鼠标移动到屏幕左上角或左下角然后沿着垂直方向轻轻滑动鼠标,就会弹出Metro应用的导航历史缩略图,因为不需要点击,习惯之后感觉意外地顺畅(有点上瘾…)。之前我不理解MS为何要去掉开始按钮,现在感觉开始屏+手势确实效率更高,功能也不会减弱。&br&&img src=&/af68a866a2ed5da5d5ec82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2)&b&抓取手势和分屏显示。&/b&在桌面或者Metro App都可以通过抓取屏幕顶端来把App放在屏幕左侧或右侧分屏显示。如果拖动窗口标题栏放在两侧,则行为与Win7相同,是填满半侧桌面。在上图的缩略图中也可以将App拖出来分屏显示。&br&&img src=&/dcaee4a45b78b8f6a93ac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3)&b&新的App Bar唤起方式。&/b&App底端的Application Bar过去是通过鼠标点击屏幕最下方弹出的,在这个版本中只需要在屏幕空白处点右键就能唤起,体验流畅了很多。&br&&img src=&/168f2a68c76ebcc61b8ee26de906e735_b.jpg& data-rawwidth=&1422&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2& data-original=&/168f2a68c76ebcc61b8ee26de906e735_r.jpg&&&br&&br&MS在这几个鼠标操作上的进步确实改变了Developer Preview版本中蹩脚的桌面体验。基本做到了流畅和自然。&br&&br&4)&b&全新的工具条。&/b&把鼠标移动到右上角或右下角然后沿垂直方向滑动鼠标,右侧会弹出工具条。有五个选项:“搜索”、“共享”、“开始”、“设备”和“设置”。&br&&img src=&/4de136bb9f9ee3f56b1d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这个工具条是我觉得Windows 8非常有创意的一个地方,因为&b&除了“开始”,其它四个选项都可以由App定制&/b&。比如QQ的“搜索”可以搜索联系人,IE的“分享”可以分享链接到人人网和邮件,IE的“设备”可以使用打印机直接在工具条上预览和打印,而所有App的配置都可以用这个系统工具条的“设置”来访问。这给Windows 8的App带来了一致的基础体验,更符合用户的直觉。&br&&img src=&/bebc3ef864fc88fc19c5b102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Windows 8 的App整合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在Metro下选择壁纸图片时,索引位置甚至可以是人人网相册,Windows会自动连接人人的相册进行下载。 &br&&img src=&/94c325867ce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 5)&b&开始屏的搜索。&/b&按Win键进入开始屏后可以直接打字进行搜索,在右侧可以指定搜索App,设置或文件,文件搜索速度非常快,而且可以选择搜索图片文件,视频文件,还是文档,在右下方也可以直接选择搜索位置,比如商店,邮件,股票等等。习惯之后效率远远高于Windows 7的开始菜单。&br&&br&&img src=&/2dbf66c11a5cbb2f6168f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img src=&/59b3ffadd47cfee4abeab1eb1ee096d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6)&b&应用商店。&/b&Windows 8的应用商店体验跟Windows Phone Marketplace基本一致,在桌面上感觉很新鲜。应用下载的速度也够快。卸载也很方便,右键点一下,再点卸载就可以了。&br&&img src=&/0a395f64f215be5fa71a1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img src=&/548b7f34a14c9ce90fd5c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7)&b&锁屏应用。&/b&Windows 8可以设置7个锁屏应用,锁屏应用可以将通知显示在锁屏画面上。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个显示详细状态的应用,该应用可以把详细信息显示在锁屏界面的时间旁边。&br&&img src=&/c3b5e074aff53c926509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br&8)&b&其他细节:&/b&&ul&&li&LiveTiles(官方翻译“动态磁贴”)可以显示动态显示很多信息,比如Facebook状态,新邮件内容,游戏成就,音乐正在播放,实时天气等等,开始屏不仅是应用入口,也是有用信息的动态聚合。&/li&&li&基于Windows Live的云同步十分方便,登陆之后我Windows Phone中的联系人都进入到了Windows 8的“人脉”中,每个人的电话、邮件、facebook等都是在一起的,信息会以这个人为中心聚合起来。整合Skype之后应该可以直接打电话了。&/li&&li&语言栏被取消了,输入法与语言一起整合到控制面板的一个新选项中。默认的输入法很方便,按一下Shift即可切换,不需要过去那样反复按Ctrl+Space了。&/li&&li&驱动是不知不觉就给你下载安装好了,用着用着所有设备就都正常了,很人性化。&/li&&li&安装程序时缺少的组件比如.NET运行库,Windows 8会为你提供一键下载安装,不需要再到处找了。&/li&&li&屏幕的右上角会弹出通知,比如QQ消息之类的。&/li&&li&Ribbon菜单功能更实用更强大了,视觉设计经过微调也更美观了。&/li&&li&复制粘贴过程可以暂停继续,过程中所有的命名冲突在最后通过对比列表处理,效率更高,不至于被频繁打断。&/li&&li&内置了PDF阅读App,体验比较简捷。&/li&&li&内置了XBOX Live,可以想象会有家用主机一般的联机服务。&/li&&li&暂未发现任何兼容性问题,包括软件,游戏,驱动程序。&/li&&li&按Delete会直接丢回收站,不会再问你了,开始我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 )&/li&&li&ISO和IMG光盘镜像可以直接装载虚拟光驱。&/li&&li&Metro下右键把item一个个点下去就是多选。&/li&&li&传说中的新文件系统没有出现。&/li&&li&安装更新后自动重启的时间延长为2天。&/li&&li&微软安全软件MSE被作为Windows Defender整合进了Windows 8中。&/li&&/ul&可以看出微软这次在Windows 8上确实下足了功夫,细节做得足够到位,平板和桌面体验的融合基本做到了之前承诺的程度。跟Win 7比起来桌面上的鼠标键盘的点击次数感觉明显少了很多,Metro界面用鼠标键盘操作不再别扭,反而在大屏幕上用Metro App感觉很爽快,一般的日常应用比如看视频,逛SNS,聊天,查收邮件等用Metro App非常高效和优雅,专业性比较强的任务比如文档、编程、设计等更是超越了Windows 7的体验。&br&&br&用了Windows 8 CP整体感觉比较意外和惊喜,对其更加看好。&br&&br&=============&br&&b&分享一些操作技巧:&/b&&ul&&li&在左侧导航栏把App缩略图拖拽到屏幕最下方可以彻底关闭App。&/li&&li&Win+C:调出右侧工具条。&/li&&li&Win+Q:直接开始屏搜索。&/li&&li&Win+H:分享。&/li&&li&Win+K:调用设备。&/li&&li&Win+ I:打开设置。&/li&&li&Win+Z:打开Metro App Bar。&/li&&/ul&============= &br&&b&用了一天,再补充一些缺点:&/b&&br&&b&&br&&/b&&br&1)Windows 8的内容定位方式使用搜索的模式,也就是用户打开开始屏,然后直接键入关键字。这种方式很高效,但仅限于用户十分清楚他想&b&要什么&/b&的时候。这就忽略了另一种不太明显,但是又很必要需求:即用户同时需要很快知道自己&b&有什么&/b&。这种需求在Windows 8中没办法很好地满足,这是我目前看到的唯一硬伤。&br&&br&在以前版本里面开始菜单可以满足这个需求,开始菜单是一种目录式的组织方式,打开它可以浏览电脑上大多数常用的程序,很多人找一个程序常常都不是靠名字,而是打开开始菜单,用滚轮定位到一个大致的位置,然后瞄一眼就能找到。这种模糊的定位方式非常适合组织大量的内容,搜索的模式效率很高,但是太过精确,用户使用的成本和记忆的压力相对于开始菜单都有增加,这不是简单靠习惯就能解决的,所以说是硬伤。&br&&br&有一些安装程序中有“添加快捷方式到开始菜单”这个选项,现在这些全部被重定向到开始屏上。在开始屏上查看“全部应用”,会发现按照原来开始菜单的结构对程序进行了分栏,而且不支持二级目录。显然这个开始屏只是一个磁片化的开始菜单。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ul&&li&磁片很大,所以开始屏能够容纳的程序数量将要比开始菜单小很多,一旦磁片多了,鼠标体验就会变差,找到一个程序需要翻很多屏,用滚轮要滚很久。这个问题iOS原来也有,现在iOS可以建立文件夹,Windows 8以后也应该对此进行改进。但即便如此,目录效果还是很难替代开始菜单,开始菜单只要看一眼就能浏览大量的程序。&br&&/li&&li&开始屏适合贴Metro App,不适合传统快捷方式,或许可以通过开放动态磁贴的API给桌面应用解决。微软貌似鼓励用户大量在Taskbar上挂传统的快捷方式。&/li&&/ul&Windows 8在强调动态信息的同时削弱了静态内容的呈现和组织,而静态内容绝对是桌面PC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桌面和平板的一个矛盾,现在的Windows 8解决地还不够好。&br&&br&2)Metro和桌面之间的切换。从桌面切换到Metro的体验是无可挑剔的。问题在于从Metro切换回桌面。在Metro下用手势调出App缩略图会发现一个问题,整个桌面只相当于一个App,也就是说在Metro下无法进一步定位到桌面上的很多个窗口,想要具体切换到一个桌面程序比如Word,就必须要走两步:1.从Metro切换到桌面。2.在桌面通过Taskbar找到想要的窗口。这跟Windows之前版本直接使用Taskbar切换显得很麻烦,这在遇到需要立刻处理的情况下(如Metro下收到桌面IM消息)显得特别麻烦。可以通过分屏来解决一部分,但还是不够好。&br&&br&这个今后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比如允许桌面程序Pop消息。但是跟开始菜单一样,想要彻底解决很困难,即便推出平板和桌面的定制版本,依然会牺牲另一种界面的体验。这是糅合两种风格势必要付出的代价,只能看微软在正式版里把它降低到何种程度。最好可以根据运行环境(平板 or PC)动态做出调整。&br&&br&3)其他小问题。&ul&&li&Metro App导航历史跟Windows Phone一样最多保留5个,超过五个时第一个会被关闭。&/li&&li&App在墓碑化之后无法拖出来分屏显示,必须进去激活一下才可以。&/li&&li&App分屏化需要开发者支持,不支持分屏的App拖出来只会显示一个图标,不能用。&/li&&li&桌面分屏显示后会显示已打开的窗口,不能在分屏直接操作,点击后桌面会变成主屏。这个还算合理,毕竟那么小的空间无法做太多操作。&/li&&li&对过去版本Windows的输入法兼容性不好,Metro的输入法需要开发者单独支持。&/li&&li&电源和账户操作不方便。注销需要在开始屏点头像,休眠需要在桌面按Alt+F4?关机需要在右侧工具条点“设置”再点“电源”再点“关机”。&/li&&/ul&
谢邀。在之前试用Windows Developer Preview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平板和桌面的两种体验糅合得十分生硬,使用鼠标控制很不方便,也是我觉得Windows 8可能会失败的地方。在试用Consumer Preview版本几个小时以后,这些疑虑基本打消了。跟之前的版本相…
使用盗版当然是不对的啊,这还要问?
使用盗版当然是不对的啊,这还要问?
&ol&&li&注重合作伙伴关系。Intel,AMD,NVIDIA,众多OEM厂商。&br&&/li&&li&一对一技术支持,谁用谁知道。&/li&&li&开放性和体验的平衡。&/li&&li&微软自身的软件研发能力,强大的第一方解决方案,Office,.NET,SqlServer,Visual Studio,Azure。&/li&&li&DirectX,几乎垄断PC游戏图形API市场。&/li&&/ol&总之Windows最NB的地方就在于它整合了微软的产品线,就好比QQ之于腾讯,它的NB更多地体现在战略上,而非Windows本身的细节和素质。
注重合作伙伴关系。Intel,AMD,NVIDIA,众多OEM厂商。一对一技术支持,谁用谁知道。开放性和体验的平衡。微软自身的软件研发能力,强大的第一方解决方案,Office,.NET,SqlServer,Visual Studio,Azure。DirectX,几乎垄断PC游戏图形API市场。总之Window…
来自子话题:
因为XP对很多人来说足够好,所以他们没有动力去更换。很多人并非“喜欢XP”,只是不想更换系统。更换系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麻烦的一件事。&br&&br&对于普通用户,他们要:&br&&br&&ol&&li&&b&备份文件&/b&:对于一般用户,他们喜欢把文件放桌面,如果不备份,那么文件就都找不回来了(我知道文件会在windows.old里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而且如果硬盘是FAT32的,那么格式化为NTFS文件就完蛋了,特别是一般用户无法知道可以在安装前无损转换。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麻烦事,他们甚至搞不懂什么叫硬盘格式。&/li&&li&&b&重新安装软件&/b&:一部用久了的电脑会装了很多软件,而且往往不少是别人帮他们装的,他们自己都不是很了解。所以重装系统之后,他们只会发现,以前可以做的很多事情,现在都做不了了,这完全就是个麻烦。&/li&&li&&b&备份资料和设置&/b&:和文件不一样,有很多资料是依赖软件的。比如一些设置的习惯,输入法的词库、浏览器的收藏夹。很多用户缺乏对软件的理解,他们无法知道怎样去备份那些东西,他们只会知道,重装系统之后,这些软件就没有原来好用了。&/li&&/ol&&br&对与单位的公家电脑,他们要:&br&&br&&ol&&li&&b&淘汰老机器,升级新机器&/b&:XP在256M的赛扬机器上都能跑,很多单位的电脑就是这配置了,要装win7,就必须要升级,这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单位为什么要那样做?因为win7更美观?&/li&&li&&b&帮助职工做好资料备份&/b&:很多单位职工的电脑只是办公用,职工本人对于电脑没什么特别的喜好或者兴趣。这就意味着这些人缺乏自己备份文件的能力,电脑里大量的工作用的文件必须找专人来搞定备份,不然丢了什么谁来负责?&/li&&li&&b&重新设置办公网络&/b&:办公室的网络环境往往很乱,除了也接入全单位的局域网,还有各种网上邻居、共享打印机。重装系统之后这些都要重新来,不然就干不了活。&/li&&/ol&&br&&p&很多用户实际上不是眷恋XP,只是觉得重装麻烦。他们升级电脑的时候,电脑城给他们装上Win7后,还不是照样用。而单位企业升级,往往都是因为旧的电脑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了,才会去升级,只要能跑业务必须用到的软件,XP还是Win7根本不重要。&/p&
因为XP对很多人来说足够好,所以他们没有动力去更换。很多人并非“喜欢XP”,只是不想更换系统。更换系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对于普通用户,他们要:备份文件:对于一般用户,他们喜欢把文件放桌面,如果不备份,那么文件就都找不回来了(我知…
来自子话题:
首要的,不光 .NET,其他诸如 Java、Python 或是 JavaScript 这类语言/平台一样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它,只为了了解它的使用方法,而不是要让自己爱上它、沉迷于它,自己的将来(生活)也与它没有必然关系。&br&&br&有必要先从一个全局的视角来看待这样一个平台。&br&作为一个普通开发人员,我的理解是,.NET 指定的是使用一系列受支持的编程语言(如 C#、&a href=&http://VB.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B.NET&i class=&icon-external&&&/i&&/a&),基于已存在的程序集库(如 Windows GAC、Nuget Gallery)去面向可能的平台(如 Windows Phone、Web)完成新应用的开发工作。这意味着,.NET 并非特指其中的某一项开发语言,或是面向一种特定平台的开发,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NET 最初是微软发起的,这没错;不过显然现在 .NET 社区已经形成了自有独特的文化,也有了完善的生态链。&br&&br&当然,要学习 .NET 开发,掌握其中至少一门开发语言是必要的,推荐使用 C#。如大家所见,它是一种几近完美的编程语言:它表达力强、简洁优美,可读性高。MSDN 中大量的文档的首选语言也已经由 &a href=&http://VB.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B.NET&i class=&icon-external&&&/i&&/a& 改为 C#,相关的资料和开发者最丰富。&br&&br&了解完基本语法特性之后,就可以找一个具体的开发方向来尝试一下了,顺便也可以巩固开发语言的掌握程度。&br&推荐一开始编写控制台应用程序,学习常用内置类型的使用,比如 System 命名空间中的 int、String、Array 与异常处理;尝试声明类型来描述实体、声明多个类型/抽象类型/封闭类型、接口等,体会 .NET 开发中常用的方式;尝试使用集合编程、使用数据(Enumerable & Data );使用并体会 LINQ 与 Lambda。&br&别忘了练习一些 Windows 窗体应用程序,体会多线程在其中的必要性;使用多线程处理几个综合案例(如典型的 Web 采集、文件搜索、数学函数绘图)。&br&接下来,尝试 一下 &a href=&http://ASP.NE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SP.NE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WebForm 的 Web 应用程序吧,用它自己编写一个博客网站,并实现其中的文章发布,按顺序、时间列表,登录与注册(MemberShip),Session 管理,访问统计等基本功能。如果有空,试着开发一个网上商店网站吧,卖书、CD 或者衣服,什么都行;这次,试着完善供管理员使用的「管理视图」。&br&&br&在上面的学习过程之后,你将熟悉 .NET 开发的常见工作方式,IDE 的使用(编辑器、快捷键、调试)等基础技能。&br&此时,对于一些自己做过的项目,请你挑其中一个中意的项目(比如在线博客,或者商店)作为基准,去开源网站上找一个有名的类似项目(如 BlogEngine、DNN)的源代码,并比较别人的代码与自己的异同,体会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给开发带来的改变。刚开始可能有点没有头绪的感觉,这时不要退缩,请根据你的经验,从应用程序加载入口开始跟踪代码的执行,并弄清开源项目的执行路线。&br&利用在开源项目中学习的知识,对你自己的代码进行完善(重构),这次可以试添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在博客网站上添加一个上传附件的功能等。&br&如果你愿意,你这辈子都可以一直持续完善它。是的,这也可以成为你的事业。&br&&br&你可以继续尝试不同的开发平台(如 WCF、Windows Phone),不过如果你尝试了 &a href=&http://ASP.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P.NET&i class=&icon-external&&&/i&&/a&,你就知道,不论哪种平台,在开始之前,你肯定要了解这个平台的一些特有机制,还有特有类库的使用方法。永远都是这样:比如,Windows 应用程序里需要了解控件与窗体;&a href=&http://ASP.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P.NET&i class=&icon-external&&&/i&&/a& 里需要了解 Web 请求过程;WCF 里需要了解远程调用机制。最近我在使用 &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uperSocket, an extensible socket server framework&i class=&icon-external&&&/i&&/a& 以及 &a href=&http://signalr.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P.NET SignalR&i class=&icon-external&&&/i&&/a&,我也需要学习它们的使用方法。&br&一个熟练的开发者,当然应该是了解各种开发技术的,所以在你熟悉了 .NET 风格之后,除了从一而终去完成项目,你还应该多了解相关的其他项目。那些项目让你知道面对特定问题时怎样解决,让你知道你可以做的还有更多。&br&&br&最后说几句废话。&br&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NET 的魅力所在(清晰的模块化、优美的 API 风格、令人放心的封装,以及由这种开发风格发展来的更工业化的软件工程能力),热心的社区开发者将这种技术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更多平台(如 Linux、iOS 等)的开发中。这是一项值得拥有的技术。&br&时值今日,仍然很遗憾地看到,狭隘的国人还是那么仇视 .NET 这个平台,并隐约将这种仇视投射到 .NET 开发者身上。.NET 首先是一种技术,然后才是它由微软主导;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而极富生命力的开发风格并拥有大量的应用方向。
首要的,不光 .NET,其他诸如 Java、Python 或是 JavaScript 这类语言/平台一样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习它,只为了了解它的使用方法,而不是要让自己爱上它、沉迷于它,自己的将来(生活)也与它没有必然关系。有必要先从一个全局的视角来看待这样一个平台…
本人软件专业,写代码近十年了,在三大操作系统上都工作过。使用 Windows 的历史最久,使用 Ubuntu Linux 约两年,约一年半前开始使用 OS X 至今。这里从个人经验出发,提几点看法:&br&&br&&ol&&li&&b&PC 或 Mac,对开发的限制并没有那么大。&/b&如题主所言,选择机器时确实需要考虑未来开发方向:比如 iOS 和 Mac App 的开发必须要在 OS X 上进行,微软的开发工具基本也只能在 Windows 上使用。但是这个限制并不绝对:Mac 也可以安装 Windows,PC 也可以黑苹果——我的同学在 PC 机上用黑苹果完成了两个 iOS App 的开发,目前均已上架。当然这里有道德和法律的考量,但是单从技术层面讲,PC 或 Mac,对开发的限制并没有那么大。&br&&br&&/li&&li&&b&不过 OS X 确实更能提高效率,尤其是运行在 Mac 上&/b&。 使用 MacBook 一年半之后,我几乎没法离开触控板手势(全屏应用推送,Mission Control 和 Exposé)。而这一特性的发挥必须依赖 Mac 的多点触摸设备。此外,得益于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MacBook 一般更为轻薄便携,运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这些都是潜在提高生产力的因素。&br&&br&软件方面,Alfred,PopClip,Omni 系列效率工具等杀手级应用在 Windows / Linux 平台上尚无对等水准的替代品,另外 OS X
可以完全运行兼容 BSD 的命令行程序,对编程学习也是大有裨益。不过如上一条中所言,这些好处通过黑苹果也能享受,并不是购买 Mac 的充分理由。&br&&br&&/li&&li&&b&但是 Mac 确实贵&/b&。「Mac 值不值这个价」的争论几乎永无休止,因为 Mac 的附加价值是「更好的体验」,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体验」的定价可以千差万别。所以请冷静评估自己的需求和愿意。此外,想要充分发挥 Mac 的价值,购买一些应用几乎是不可避免,而 Mac 上的应用大都比 Windows 替代品要贵一些,这也是隐性的成本。&/li&&/ol&&br&一句话结论:&b&相比于 PC,Mac 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b&。请根据你的财务状况和实际学习编程情况(而非学习的计划或决心——明白两者的区别很重要)理性做出决定。&br&&br&祝题主编程愉快。
本人软件专业,写代码近十年了,在三大操作系统上都工作过。使用 Windows 的历史最久,使用 Ubuntu Linux 约两年,约一年半前开始使用 OS X 至今。这里从个人经验出发,提几点看法:PC 或 Mac,对开发的限制并没有那么大。如题主所言,选择机器时确实需要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pcb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