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治理的“攻坚战”

时值下班繁忙时间,站台满满是乘客。
“大家关心我们工作以外的事情,这个是我们不想看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郭兰英)9月1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城市管理和大气污染“冬防”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强调,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兰州对外形象,要在思想认识、管理标准、重点工作、深化治污、完善措施、落实责任、严格问责、跟进宣传等八个方面下功夫,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主持会议。省环保厅厅长王建中,市领导牟少军、王冰、李森洙、牛向东、严志坚、丁祖全等参加会议。
  就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虞海燕强调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识要到位。要像抓大气污染治理一样,以最大的决心、坚决的行动,解决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打好城市建设管理翻身仗,力争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使我们的城市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善、城市功能有一个大的完善、城市形象有一个大的提升,给省委省政府一个积极的回应,给全市人民一个认真的交代。
  二是标准要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核心是“细、快、精”三个字。“细”是方法标准,也就是要从细节入手,从细小处入手,栽好每一棵树、铺好每一块砖、装好每一盏灯、看好每一个垃圾台、管好每一个工地、盯住每一个污染源,把工作做实做细;“快”是时间标准,也就是行动上要雷厉风行、提高效率,要下功夫整治我们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坏习惯,尤其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抓紧整改、快速整改;对群众反映的事,要在第一时间认真加以解决;“精”是质量标准,也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精细理念。
  三是重点要突出。重点要整治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要治松,也就是城市规划执法松的问题,结合四版城市规划的实施,抓紧调整修编各专项规划和控详规划,特别是要下功夫加大城市规划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要治缺,也就是城市基础设施老旧缺的问题,加大老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背街小巷的综合改造力度,继续实施6大城市出入口综合整治,特别是结合重点区域棚户区改造,加紧谋划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揽子解决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要治脏,也就是城市卫生状况差的问题,把环境卫生作为重点环节,切实下功夫整治,加大黄河风情线、城区主干道和公共区域、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居民区、夜市等重点区域的卫生集中整治,清除环卫工作死角,提高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水平;要治乱,也就是城市管理混乱的问题,重点要抓好垃圾乱扔、摊点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建等“五乱”问题,开展市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广告牌匾集中整顿;要治堵,也就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强化城市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最大限度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尤其要加大道路施工开挖监管力度,坚决防止未批就挖、反复开挖,围而不建、拖延工期的问题,同时,要强化交通执法,减少人为拥堵。
  四是治污要深化。抓好“巩固、深化、提升”。“巩固”,重点是加大对燃煤等低空面源污染治理和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工业治理项目和未供暖楼院改造、经营性茶浴炉取缔、远郊县区供热锅炉改造等工作,尽快做好工程收尾和试运行的工作。继续加大施工现场、裸露地面抑尘降尘监管力度,做好点源、面源和流动源污染管控改造;“深化”重点是要深化治理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提升”重点是积极探索大气污染防治“减、管、控”工作长效机制,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向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推进。
  五是措施要完善。坚持“建管并重,疏导结合,严管重罚,务求实效”,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和社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谁都不管”的现象。要推动力量下沉、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一线开展工作,不断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制度落地方面,重点是抓好网格化管理和“门前三包”制度的落实。
  六是责任要落实。要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领导机制,步步细化、层层分解,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落实到每个人头,落实到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工作细节上,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要切实履行好领导职责,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做到责任面前不推诿,任务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回避。
  七是问责要严格。要实行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对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区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排名。纪检和组织部门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政绩考核、绩效评估,对不履行职责、不落实任务、失职渎职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对不能如期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尤其是对连续两次排名末位的单位和主要领导,要严肃追责,绝不姑息迁就。
  八是宣传要跟进。宣传部门要抓住氛围营造、舆论监督、文明培育三个关键环节,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发动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努力形成从我做起、人人关注城市管理、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舆论监督方面,要对各种不文明行为加大曝光力度,警醒全社会强化自我约束。
  袁占亭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虞海燕书记的讲话要求,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工作落实年”行动,严肃认真、有力有效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明确标准抓落实,围绕“五城联创”目标,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当中;要围绕问题清单抓落实,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各方面要紧盯清单,一项一项抓实见效;要完善体制机制抓落实,坚持规划建设在市、管理在区的大原则,把网格化管理抓紧抓好,把“门前三包”等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坚持好、执行好;要善于攻坚克难抓落实,树立“四心”原则,要有爱心、信心、决心和恒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全力推进,把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好;各方协调配合抓落实,统筹加以推进。要形成联合督查的监督机制,善于运用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全社会打好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2842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兰州治理大气污染任重道远
治污阶段性成效显著,但治污道路是漫长的。
“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现实是,兰州的治污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包袱重,各项举措还处在摸索和完善之中。”武卫红说。
武卫红表示,当前,兰州市正在总体评估三年治污成效,着力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强化“从零开始”的理念,推动思想认识由自信向自觉转变,管控措施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工作机制向法治化、长效化转变。
2015年,兰州市以新《环保法》宣贯为重点,以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为核心,通过“三坚持”建立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常态,即坚持污染源治理和管理两轮驱动,将管控、治理和污染源结构性调整贯穿治污全过程;坚持法治化、精细化、项目化“三协同”,将依法治污、精细管理和项目减污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手段;坚持持续推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整体战和持久战,建立集中攻坚、整体推进和长效治污协调推进的科学治污机制,推进优良天数继续增加、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9月19日上午,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城市管理和大气污染“冬防”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强调,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兰州对外形象,要在思想认识、管理标准、重点工作、深化治污、完善措施、落实责任、严格问责、跟进宣传等八个方面下功夫,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再现的蓝天,沉淀着一份厚重的民生情怀;创新实干催生的“兰州治污模式”,记忆着一段攻坚克难的历程,更留给我们许多启示。
[责任编辑:哈文慧]虞海燕: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时间: 15:44
责任编辑:小宇
   
& & 中国甘肃网9月2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首席记者 李晓霞)9月1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对城市管理和大气污染&冬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会上强调,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兰州对外形象,要在思想认识、管理标准、重点工作、深化治污、完善措施、落实责任、严格问责、跟进宣传等八个方面下功夫,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主持会议。省环保厅厅长王建中,市领导牟少军、王冰、李森洙、牛向东、严志坚、丁祖全等参加会议。
  大会上,副市长严志坚安排部署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暨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6家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就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虞海燕强调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识要到位。要像抓大气污染治理一样,以最大的决心、坚决的行动,解决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按照省委王书记建设&大兰州、新兰州&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打好城市建设管理翻身仗,力争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使我们的城市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善、城市功能有一个大的完善、城市形象有一个大的提升,给省委省政府一个积极的回应,给全市人民一个认真的交代。
  二是标准要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核心是&细、快、精&三个字。&细&是方法标准,也就是要从细节入手,从细小处入手,栽好每一棵树、铺好每一块砖、装好每一盏灯、看好每一个垃圾台、管好每一个工地、盯住每一个污染源,把工作做实做细;&快&是时间标准,也就是行动上要雷厉风行、提高效率,要下功夫整治我们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坏习惯,尤其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抓紧整改、快速整改;对群众反映的事,要在第一时间认真加以解决;
  &精&是质量标准,也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精细理念。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
相关热词搜索:
城市排行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0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2 |& 新闻客户端 &
大气污染治理背后的“兰州经验”
兰州市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先天”受城区两山夹一河、不利气象条件、脆弱生态环境制约,“后天”受单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扬尘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近十几年来,大气污染成为这个西部省会城市久治不愈的顽疾。曾经,兰州市民这样形象地比喻自己所在的城市:晴天和阴天一个样、太阳和月亮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然而,如今,兰州曾经的这一写照,已一去不复返了。2013年,兰州让全国记住了一个数字:29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2013年,兰州还让全国有了一个新印象:摘掉了“全国10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的帽子,国家环境保护部向全国推广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这是多年来兰州坚持不懈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阶段性成果,这说明兰州市政府启动以拆除和改造燃煤锅炉为主的“蓝天工程”成效明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开启了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新篇章。9月21日上午,全国网媒记者走进国电兰州热电厂采访。治理大气污染,是一场整体战、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9月21日,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行大型采访团,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家网络媒体和10余家兰州媒体共计60多名记者走进国电兰州热电厂、兰海商贸城供热站和酒泉路街道,全面了解和探访兰州治理大气污染背后的先进经验。与全国大部分受“雾霾”困扰的城市相似,兰州大气污染呈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特征,其中工业废气占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近50%,扬尘约占20%,机动车尾气约占17%,低空生活污染约占13%。兰州是国内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曾有资料显示,三级以上污染天数占到全年的近一半,污染指数最高达到402。2011年冬季连续多日出现五级以上重度污染。“一直以来,大气污染让兰州的人们苦不堪言。”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处处长武卫红说。从上世纪末开始,兰州市为保卫蓝天持续不断地努力着,人们将这一系列治理措施统称为“蓝天工程”。近年来,在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顶层设计,明确“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的工作理念,自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了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实施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尾气达标、扬尘管控、生态增容、清新空气、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形成了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的社会化治污大格局和决策、安排、落实、督查、反馈、再决策的闭环工作机制,促进了具有兰州特色的治污新机制的形成,空气质量逐年持续改善。网媒记者采访兰州热电厂中控室,了解企业除尘脱硫脱硝治理情况以及尾气排放监控系统。9月21日上午,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行大型采访团走进国电兰州热电厂,采访了兰州热电厂中控室,全面了解了企业除尘脱硫脱硝治理情况以及尾气排放监控系统。随后,采访团还来到了兰海商贸城供热站,深入了解了兰海商贸城煤改气项目以及天然气锅炉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在兰海商贸城供热站现场,武卫红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兰州市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等八大核心治污措施。全国网媒记者走进兰海商贸城,采访煤改气以及天然气锅炉余热回收利用项目面对全国媒体记者,说起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阶段性成果,武卫红感慨中带着喜悦:“让天蓝、水清、山绿、空气清新的‘蓝天工程’成了兰州全民期盼的一个梦想。如今,我们基本实现了这个梦想。”从全国横向比较——2014年新标达标天数250天,同比增加57天,达标率68.5%,比全国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多9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7天,同比减少10天,远低于全国74个城市平均21天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城市排名取得较为向好的位次,月度和年度排名均退出全国空气重污染十大城市行列;综合指数由2013年的6.64下降到6.56,下降幅度为1.2%;……从兰州市纵向比较,2014年旧标优良天数达到创纪录的313天,同比增加14天,达标率85.8%,实行了2011年以来优良天数的“五连增”。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染防治处处长武卫红向全国网媒记者介绍兰州市“煤改气”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做法。武卫红介绍,在群众受益方面,空气质量改善有力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2014年至2015年冬季采暖期,全市城乡居民到医院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就医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4.5%和20.68%。长期以来,为防治大气污染,兰州市上下付出了持续艰辛的努力。这是一场“空气革命”,关系到每一个兰州市民,责任大,担子大。但兰州打赢了,给市民勾勒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在治污工作中,兰州市注重创新举措——全国首家开展了国家环境审计试点工作,建立了区域性排污权交易试点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每半月媒体集中曝光环境违法行为,2014年处罚55家、曝光41家;成立了市公安局环保分局,年出动警力480余人次,构成环境污染罪被刑事逮捕1人、刑事拘留2人,对20余名环境违法人员实行训诫谈话;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对市区燃气热水锅炉实施了余热深度利用,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10%以上;综合执法严控污染排放强度,采取航拍取证、驻区包抓、驻厂执法、流动监测、平台监控、视频监视、工况监管、网格监管等创新式监管措施,将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降至最低;狠抓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调度解决,每天在地方媒体发布城区空气质量状况,每周公示重点企业排污情况和各区降尘排名,促进全民治污氛围的形成;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网媒记者采访酒泉路街道办事处,现场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9月21日,2015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行大型采访团,深入酒泉路街道,现场采访了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据酒泉路街道处工作人员介绍,该街道按照“属地化、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区划分为169个责任网格、4137个单元网格。每个网格内配备1名网格长,2—4名网格员,做到“定点、定人、定岗、定责”。同时,该街道还围绕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煤炭市场、小火炉、集贸市场集中点火、垃圾堆倒点等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做到监管、宣传、处置全覆盖,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实现环境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细化。该工作人员说:“2012年,我们就建立了辖区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对13条小街巷及管辖内的所有学校、工地等进行全覆盖24小时监控。共安装有93个摄像头,如有网格员未发现的区落,我们第一时间通知网格员,对其进行处理。同时,也保障了学校等地的安全问题。派出所也能看到我们街道的监控录像”。“坚持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检验工作作风的主战场,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将治污工作作为干部的试金石,形成治污硬约束。”武卫红说。武卫红介绍,2014年以来,对3名县级干部及22名其他治污不力的人进行了效能问责。国务院、环保部、甘肃省委对兰州市取得的治污成效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环保部在兰州召开的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重点推介兰州市治污做法,全国156个城市先后来兰州调研治污工作。省委王三运书记要求兰州市“变激励为动力,更坚决、更扎实、更有效地向既定目标迈进”。兰州人民群众称赞,兰州的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空气的洁净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治污阶段性成效显著,但治污道路是漫长的。“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现实是,兰州的治污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包袱重,各项举措还处在摸索和完善之中。”武卫红说。武卫红表示,当前,兰州市正在总体评估三年治污成效,着力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强化“从零开始”的理念,推动思想认识由自信向自觉转变,管控措施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工作机制向法治化、长效化转变。2015年,兰州市以新《环保法》宣贯为重点,以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为核心,通过“三坚持”建立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常态,即坚持污染源治理和管理两轮驱动,将管控、治理和污染源结构性调整贯穿治污全过程;坚持法治化、精细化、项目化“三协同”,将依法治污、精细管理和项目减污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手段;坚持持续推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整体战和持久战,建立集中攻坚、整体推进和长效治污协调推进的科学治污机制,推进优良天数继续增加、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9月19日上午,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城市管理和大气污染“冬防”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强调,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兰州对外形象,要在思想认识、管理标准、重点工作、深化治污、完善措施、落实责任、严格问责、跟进宣传等八个方面下功夫,打一场城市建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再现的蓝天,沉淀着一份厚重的民生情怀;创新实干催生的“兰州治污模式”,记忆着一段攻坚克难的历程,更留给我们许多启示。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
没有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