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白龙沙宝石开船回企沙怎么开

7月8日,防城港企沙玉石滩,烟波浩渺,风平浪静,夏日阳光下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爱,仰望天空也是一片蔚蓝,天地间一片和谐景象,很难想像这里是当年烽火连天的战场。& 我们凌晨4:30就起床了,约上89岁的老人吴永富来到海边采访,航拍、多机位同时进行,这种感觉就如同拍摄大片。&&&&  那场战争的回忆:&  防城港市原党史办主任唐上泽介绍说:日侵华日军在此登陆。当时,日军做了4个月准备,共3万多人,动用了飞机大炮。&  日军是从防城区企沙码头登陆的,登陆线绵延3公里,烧杀掠夺后还掠夺矿产资源。那良村附近盛产锰矿,当年日军还修了两条铁路到矿山,同时空袭那良矿留下了七八个大坑,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是一张日军空袭了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那良村的照片。&  主持人党军带领我们走近那场远去的硝烟:&  板寮村玉石滩,当地人称&疏鲁&。海岸线往左是蝴蝶岭,连接钦州;朝右,曾有国民党守军的炮台,远接防城港 、越南。当时蝴蝶岭至炮台约3公里长的海岸都是日军的登陆线。&  日军是在凌晨时段开始登陆的,飞机 、军舰 、装飞机的航空母舰汹涌而来,势不可挡,日军上岸后立马修建了营地,紧接着大量日军不断登陆。从地形上看,日军选择在企沙登陆,除了当地防务空虚的原因外,还因为企沙一带一马平川,沙滩宽阔、平缓,易攻难守,这也使得防城先于钦州沦陷。&  日凌晨时分,企沙海面先是大雾弥漫,后转大风,起大浪。日军最初在新19师第56团防守的钦州湾西岸企沙 、龙汀突然打响,试图从企沙镇西南面的&疏鲁&和蝴蝶岭沿岸登陆。日舰开炮轰击滩头,200多发炮弹爆炸声震天 动地,整条海岸线成了一条火龙,灰黑的天空刹那间染成橘红色。8时许,天大亮,在海军 、航空兵密集射击掩护下,日军以约两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向&疏鲁&海滩强行登陆。&  当时,驻守的新19师第56团某营第3连官兵都没想到日军会在如此恶劣的天气突袭,顿时被打懵了。因为日军登陆点正好处在中国守军两个驻防点的中间地带,两地哨兵都不留神,还以为日军只是像以往那样,发炮轰击一下而已,一时不会攻上来。因为早在日,日军轰炸过白龙尾炮台,日,数艘敌艇进入企沙港,守军毫不费力地击退,毙敌10多名。&  守军从碉堡中用机枪和步枪扫射,日军军舰立即对准碉堡工事狂轰滥炸。激战不到3小时,沿岸工事被摧毁殆尽,56团官兵伤亡惨重。很快,日军一部从防御的空当迂回登陆成功。至日10时,日军已有三个师团和海军陆战队一个师突破国民党军的海岸防线,56团实在难敌日军数千之众,只得放弃滩头阵地,撤往二线阵地防城。&  56团守军退守防城以后,日军衔尾穷追,几小时后就赶到。经过七八小时激战,56团不敌,又被日军一部包抄了后路,险些全军覆没,只得于16日19时趁着夜色突围,由此防城第一次沦陷,也意味着日军彻底击溃了中国军队钦州湾的海岸防御阵地体系。&  而16日当天,日军第5师团的第21旅团在钦州湾内的朱屋 、茅岭 、黄屋屯一带,台湾旅团在钦州湾东岸的榄尾(钦州城西南附近)地区相继登陆。17日上午,日军攻陷钦州,完成了在北部湾的全部登陆。&  北部湾沦陷,标志着广西正式成为抗战第一战场,拉开八桂儿女英勇御敌的宏伟序幕。&(南宁电视台新媒体记者综合整理)&&&&&
标签:铁血丰碑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企沙渔港:环肥燕瘦为哪般?
&企沙渔港 本报记者&时 楠 罗盛 摄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主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最重要的避风场所。企沙渔港作为广西第二大群众性渔港,我市海洋捕捞渔货集散地,多年来,为当地的渔业生产和周边地区的渔船补给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港池严重淤积的现状,使之未能与渔业生产同步发展。
希望通过这组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快现代渔港经济建设,为转产渔民的发展、渔业产业化、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经济聚集带的形成提供平台,提速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渔船升级改造、渔政执法船艇建造和避风港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
我市地处北部湾南端,海岸线长约584公里。在沿岸大小10处渔港及渔业港湾中,港口区的企沙渔港是经农业部确认公布的中心渔港,年鱼货卸港量约10万吨,是广西第二大群众渔港。自1956年建港后,企沙渔港一度潮满丰腴,渔船穿梭,繁荣热闹,如今她却慢慢因港池淤积而日益苗条瘦身,拥挤不堪……
天然良港,天生丽质,不可多得
4月9日,天气微寒,蒙蒙细雨中,企沙渔港显得格外静谧。
由于海面风大,8艘印有合浦字号的渔船整齐地停靠在港内,船老大吴某正在甲板上修补渔网。“七八年前,几十个合浦老乡就开始来企沙捕鱼了,除了过年,我们都住在这里。企沙近海,从合浦出海要两个多小时,而从这里出海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航程,可以节省不少油钱。”
企沙渔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避风良港。据史料称,200多年前企沙就成为附近渔民的避风港。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1990年农业部将企沙渔港列为全国渔港综合治理试点港后,企沙渔港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广西第二大群众性渔港,全国82个一级渔港之一。现在企沙渔港共有渔用港区水域面积200万平方米,航道长2015米、宽40至50米,避风港池82万平方米,可供500吨级以下渔船停泊避风。后勤设施有水产冷冻厂、渔用油库、渔船修造厂以及供水设施、网具厂、加工厂、个体修理车间等。
目前,港口区渔政大队承担企沙渔港主管机关的管理职责,履行国家相关海上交通、渔港水域管理和渔港渔业船舶管理等渔港水域管理职责。
驱车绕企沙一圈也不过二十分钟,沿渔港的两边街道除了各式各样的海鲜大排档,还有渔业、海洋、海事、海警等多个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街上行人混杂,有讲廉州话、闽南话的,也有讲越南话的,各种语言混在一起,腥腥荤荤,咸咸湿湿。像很多企沙人一样,年近花甲的老罗出生在自家的渔船上。他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世世代代都靠打鱼为生。渔船是我们的家,渔港就是渔船的家。企沙港除了本地的渔船,还有广东、海南、福建的渔船。”
据统计,目前企沙渔港籍纳入国家“双控”指标管理的渔船1455艘,渔港年鱼货卸港量约10万吨,平均每天进出企沙渔港船舶约150多艘(次),重大节假日、休渔期回港渔船达500多艘(次)。
从一个纯渔港演变成为渔业商贸综合港
“那些煤船,有我们十倍大,随便蹭一下,渔船就倒霉了!”因为修船有近半个月没有出海的黄三一肚子苦水。“港窄船多,特别是商船又大又多,再加上航道浅窄,渔船平日里被剐剐蹭蹭都是常事,而我们要修船,短则三两天,长则十几天,出不了海就要我们的命喽。”
1990年以来,随着企沙边贸的快速发展,企沙渔港的功能由过去主要为渔业生产服务,转变为现在的商贸和渔业综合功能。特别是1994年10月,企沙渔港自卫东码头以北至水产码头一带的渔港水域划为口岸监管区后,进入企沙渔港的边贸船舶不断增多,企沙渔港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综合性港口,一些个体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而扩建码头,建设货场。
“港内码头总共有8个,现在只有深水码头是渔用码头,其他的都是商贸码头了。”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老渔政骆振晖俯瞰渔港淡淡地说。“渔港只有一条2公里长的航道,大大小小的船进出都要经过这里。最低潮位航道浅水区只有1.4米,那些商贸船四五百吨,搁浅、碰撞、堵塞都是常有的事情。北港区有很多煤码头,在装卸、转运时,煤块会沉积渔港。”
随着防城港钢铁、核电以及金川铜镍项目的加快推进,光企半岛沿海很多岸线都已被重新规划利用,原有的红沙渔港、玉石滩渔港、红星渔港等群众性渔港受到挤占,大量的渔船转移到企沙渔港停靠。加上受白龙边贸口岸调整的影响,大批越南边贸船及国内运输货船都进入企沙港,港内压力日益加大,船多港窄隐患趋于严重。“渔港设计停泊渔船600艘,台风期间进入渔港避风的船都达到1300多艘,远远超过渔港的承载能力。”骆振晖说。
“现在我们很多老乡已经转去广东那边的渔港了,这里虽然近海,但是进出太不方便,尤其是商贸大船太多了,抢航道、抢泊位,太危险。明年我也考虑是不是要去广东了。”船老大吴某无奈地说。
渔船不断长大增多,渔港没长大反而越来越小了
近年来,我市不断为企沙渔港“梦回大唐”助力“帮红”。
2006年底,农业部批准企沙渔港作为国家沿海中心渔港项目进行扩建,项目总投资为4482.11万元。按照项目规划,竣工后的企沙中心渔港将是一派新景象——疏深后的航道为渔船进港靠泊便利;疏浚吹填造地解决后方用地,充分发挥陆域设施的潜力,加快后勤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外港渔船进港靠泊卸货和补给。
时隔七年,项目仍未全部竣工。“2009年,在企沙中心渔港建港工程中,清理水产码头园墩及三解塘至深水码头水域,虽然缓解了淤积程度,但这样能带动港池清淤的项目太少了。”骆振晖说。由于企沙渔港超负荷运转,港池淤积情况日益严重,常常是清淤工程还没有结束新的淤积又出现。“渔港建设多是水下工程,投入大、技术复杂、风险又高,操作起来难度很大。难度大资金投入就格外大,现在这些钱远远不够,能建立专门的定期清淤制度就最好了。”
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和政策优惠,我市大部分渔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乏供水、供油、供冰、渔货装卸设施和渔产品交易场所。有着多年远洋捕捞经历的老罗一度停泊过广东的渔港,他说:“广东那边的渔港配套设施很先进,渔港功能也很全面,不像我们这里,渔船补给主要靠个体老板供油船、供水艇、供冰船,装卸鱼货也是靠私人的小艇。”
黄成就是1978年从越南回来的华侨渔民,30多年来他日日夜夜守着这片海。“刚开始我们的渔船只有4米长,现在长到50米长,可是渔港不但不见长大,好像还越来越小了。”
显示更多评论
24小时排行
Copright @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防城港市新闻网
主管:中共防城港市委宣传部&&主办:防城港日报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网警备案号: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合作QQ:&&&&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QQ:&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企沙渔港:环肥燕瘦为哪般?年鱼货卸港量约10万吨
&&日 15:49&&字号:大 中 小
&企沙渔港 本报记者&时 楠 罗盛 摄 策划动因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主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最重要的避风场所。企沙渔港作为广西第二大群众性渔港,我市海洋捕捞渔货集散地,多年来,为当地的渔业生产和周边地区的渔船补给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港池严重淤积的现状,使之未能与渔业生产同步发展。 希望通过这组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快现代渔港经济建设,为转产渔民的发展、渔业产业化、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经济聚集带的形成提供平台,提速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渔船升级改造、渔政执法船艇建造和避风港建设,支持发展远洋渔业。 我市地处北部湾南端,海岸线长约584公里。在沿岸大小10处渔港及渔业港湾中,港口区的企沙渔港是经农业部确认公布的中心渔港,年鱼货卸港量约10万吨,是广西第二大群众渔港。自1956年建港后,企沙渔港一度潮满丰腴,渔船穿梭,繁荣热闹,如今她却慢慢因港池淤积而日益苗条瘦身,拥挤不堪&& 天然良港,天生丽质,不可多得4月9日,天气微寒,蒙蒙细雨中,企沙渔港显得格外静谧。 由于海面风大,8艘印有合浦字号的渔船整齐地停靠在港内,船老大吴某正在甲板上修补渔网。&七八年前,几十个合浦老乡就开始来企沙捕鱼了,除了过年,我们都住在这里。企沙近海,从合浦出海要两个多小时,而从这里出海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航程,可以节省不少油钱。& 企沙渔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避风良港。据史料称,200多年前企沙就成为附近渔民的避风港。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1990年农业部将企沙渔港列为全国渔港综合治理试点港后,企沙渔港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广西第二大群众性渔港,全国82个一级渔港之一。现在企沙渔港共有渔用港区水域面积200万平方米,航道长2015米、宽40至50米,避风港池82万平方米,可供500吨级以下渔船停泊避风。后勤设施有水产冷冻厂、渔用油库、渔船修造厂以及供水设施、网具厂、加工厂、个体修理车间等。 目前,港口区渔政大队承担企沙渔港主管机关的管理职责,履行国家相关海上交通、渔港水域管理和渔港渔业船舶管理等渔港水域管理职责。 驱车绕企沙一圈也不过二十分钟,沿渔港的两边街道除了各式各样的海鲜大排档,还有渔业、海洋、海事、海警等多个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街上行人混杂,有讲廉州话、闽南话的,也有讲越南话的,各种语言混在一起,腥腥荤荤,咸咸湿湿。像很多企沙人一样,年近花甲的老罗出生在自家的渔船上。他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世世代代都靠打鱼为生。渔船是我们的家,渔港就是渔船的家。企沙港除了本地的渔船,还有广东、海南、福建的渔船。& 据统计,目前企沙渔港籍纳入国家&双控&指标管理的渔船1455艘,渔港年鱼货卸港量约10万吨,平均每天进出企沙渔港船舶约150多艘(次),重大节假日、休渔期回港渔船达500多艘(次)。 从一个纯渔港演变成为渔业商贸综合港 &那些煤船,有我们十倍大,随便蹭一下,渔船就倒霉了!&因为修船有近半个月没有出海的黄三一肚子苦水。&港窄船多,特别是商船又大又多,再加上航道浅窄,渔船平日里被剐剐蹭蹭都是常事,而我们要修船,短则三两天,长则十几天,出不了海就要我们的命喽。& 1990年以来,随着企沙边贸的快速发展,企沙渔港的功能由过去主要为渔业生产服务,转变为现在的商贸和渔业综合功能。特别是1994年10月,企沙渔港自卫东码头以北至水产码头一带的渔港水域划为口岸监管区后,进入企沙渔港的边贸船舶不断增多,企沙渔港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综合性港口,一些个体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而扩建码头,建设货场。 &港内码头总共有8个,现在只有深水码头是渔用码头,其他的都是商贸码头了。&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老渔政骆振晖俯瞰渔港淡淡地说。&渔港只有一条2公里长的航道,大大小小的船进出都要经过这里。最低潮位航道浅水区只有1.4米,那些商贸船四五百吨,搁浅、碰撞、堵塞都是常有的事情。北港区有很多煤码头,在装卸、转运时,煤块会沉积渔港。& 随着防城港钢铁、核电以及金川铜镍项目的加快推进,光企半岛沿海很多岸线都已被重新规划利用,原有的红沙渔港、玉石滩渔港、红星渔港等群众性渔港受到挤占,大量的渔船转移到企沙渔港停靠。加上受白龙边贸口岸调整的影响,大批越南边贸船及国内运输货船都进入企沙港,港内压力日益加大,船多港窄隐患趋于严重。&渔港设计停泊渔船600艘,台风期间进入渔港避风的船都达到1300多艘,远远超过渔港的承载能力。&骆振晖说。 &现在我们很多老乡已经转去广东那边的渔港了,这里虽然近海,但是进出太不方便,尤其是商贸大船太多了,抢航道、抢泊位,太危险。明年我也考虑是不是要去广东了。&船老大吴某无奈地说。 渔船不断长大增多,渔港没长大反而越来越小了 近年来,我市不断为企沙渔港&梦回大唐&助力&帮红&。 2006年底,农业部批准企沙渔港作为国家沿海中心渔港项目进行扩建,项目总投资为4482.11万元。按照项目规划,竣工后的企沙中心渔港将是一派新景象&&疏深后的航道为渔船进港靠泊便利;疏浚吹填造地解决后方用地,充分发挥陆域设施的潜力,加快后勤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外港渔船进港靠泊卸货和补给。 时隔七年,项目仍未全部竣工。&2009年,在企沙中心渔港建港工程中,清理水产码头园墩及三解塘至深水码头水域,虽然缓解了淤积程度,但这样能带动港池清淤的项目太少了。&骆振晖说。由于企沙渔港超负荷运转,港池淤积情况日益严重,常常是清淤工程还没有结束新的淤积又出现。&渔港建设多是水下工程,投入大、技术复杂、风险又高,操作起来难度很大。难度大资金投入就格外大,现在这些钱远远不够,能建立专门的定期清淤制度就最好了。& 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和政策优惠,我市大部分渔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缺乏供水、供油、供冰、渔货装卸设施和渔产品交易场所。有着多年远洋捕捞经历的老罗一度停泊过广东的渔港,他说:&广东那边的渔港配套设施很先进,渔港功能也很全面,不像我们这里,渔船补给主要靠个体老板供油船、供水艇、供冰船,装卸鱼货也是靠私人的小艇。& 黄成就是1978年从越南回来的华侨渔民,30多年来他日日夜夜守着这片海。&刚开始我们的渔船只有4米长,现在长到50米长,可是渔港不但不见长大,好像还越来越小了。&
编辑:陶媛&
&来源:防城港日报&&【打印】&&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和尚骑白龙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