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六库到丙中洛,其实没有什么印象,除了那些貌似高大的地标建筑和形象工程

【多图】那些高大上的欧!洲!建!筑!-健康养生网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养生保健网!
【多图】那些高大上的欧!洲!建!筑!
来源:祛斑保健
浏览次数:0
如果觉得这个帖子太长图太多,可以直接戳楼主的日记,是按时期分章的(~ ̄▽ ̄)→))* ̄▽ ̄*)o [手指戳戳] http://www.douban.com/people/hongdou1020/notes而卤煮在隔壁开讲高迪的建筑,欢迎来点赞~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1332038/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快要考六级了,不去看英语卤煮我是作!死!吗!!可是看英语看到想吐!!╮(╯▽╰)╭算了,反正我知道像我这种刷分星人是不得好死的,就让卤煮我来给乃们科普一下高大上装逼必备而且还迅速拿得出手的欧洲建筑吧。因为建筑总和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卤煮在讲建筑的时候会顺带八一八相应的历史,卤煮就是个话唠,勿喷啦~(&人&)
很多欧洲建筑史会从古埃及建筑说起,但是,埃及真的在非洲好吗(卤煮不想说是因为自己懒),所以第一个我们要讲的就是古希腊建筑。深深地受古埃及影响,并且自我发展以后深深影响后代的古希腊。
希腊从BC3000年前就有文明产生,我们最早知道希腊的应该是通过希腊那堆喜欢各种到凡间强占民女或帅哥然后生下一大堆半人半神的小孩的神,这导致希腊基本上传说的英雄都是半人半神的。希腊诸神不像中国神族都是永不犯错的样子,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并且基本上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比如说雅典保护神为雅典娜,斯巴达为阿波罗与阿尔蒂密斯这对日月兄妹。
再提一下古希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是城邦制,一般比较小,好管理,而一个城邦的中心往往在山上,可以俯瞰自己的领土,利于防守,在山顶上会有政治中心,还会有很多公用建筑,因而卫城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精华,代表作就是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等。
古希腊建筑开始用盛产的大理石作为材料,并且由于他们非常敬重诸神,因此他们的神庙也是建筑的精华。
谈到古希腊建筑,最应该记住的是,古希腊的柱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那种复杂的描述卤煮是不会说的,大家只要看到,三种柱子都有很多条凹槽,多立克比较阳刚严肃,没有什么多余修饰;爱奥尼顶端是两个漩涡状的东西,显得优雅;而科斯林式顶端像个花篮,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给人感觉上更为华丽。下面上典型代表
帕特农神庙
多立克柱代表:帕特农神庙位于雅典卫城,有两千多年历史。正面8根,横面17根,显得灰常庄严。
雅典娜胜利神庙
爱奥尼柱代表:雅典娜胜利神庙,建于公元前449-前421年,爱奥尼柱式侧面衬托出雅典娜的典雅高贵。
科林斯柱代表:宙斯神庙。古希腊最大的神庙之一,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公元前86年,罗马指挥官苏拉攻占雅典,残忍地把神庙一部分拆下来运到罗马去了,真是残暴啊~所以现在这个东西在罗马市中心可以看到。小结一下,古希腊建筑的成就:①神庙和卫城的建筑是精华②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③柱式的诞生(三种柱式在现在的世界范围都还在运用,大家出门的时候可以多看看周围,一定会惊喜地发现,艾玛~这柱我认识!)做个小练习这个是神马柱?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蓝后接下来该是古罗马了。话说这两个古代文明都没有入选我们小时候所学到的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深深地残念。古罗马在大家印象当中是比较善战,事实如此啊╮( ̄▽ ̄&)╭ 说到罗马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开国,话说特洛伊战争大家都是知道的,几个女天神比美,经过一系列狗血的过程导致特洛伊王子把斯巴达王后海伦抢回国了,蓝后就发生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攻城战。埃涅阿斯是特洛伊王子这边的强将(罗马文学顶峰之作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说的就是这货啦,他是安基塞斯王子与爱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半人半神),战败以后他就跟一帮人逃走了,经过了十分坎坷的逃亡路到了现如今意大利的地方娶了一位公主,变成了罗马人的祖先。在这个传说过了400多年以后,一个阿尔巴隆王国的公主以处女之身做了服侍神的神子,某天战神马尔斯路过,趁她睡觉的时候让她怀上了两个儿子(主人公还是半人半神啊),因为未婚生子,公主只能被想篡位的叔叔打入牢房,两个孩子被丢到木桶里扔到台伯河上了,后来两个小孩被狼救下,由羊倌养大,最后建立起了罗马王国,罗马的建国日是BC753年4月21日。这就是个血液里充满狼性的民族啊有木有~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罗马起源雕像啦
进入正题。罗马受到很多希腊文化的影响(毕竟他也霸占希腊那么多年啦,吸收被殖民者的文化是罗马的强项),所以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来看看经过发展以后的罗马常用的柱子
其实对比一下,不就是,把凹槽变没了,或者是把不同的头混在一起用了么 = =!不过么有那么简单噢, 罗马五种柱式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并且罗马柱式相比希腊柱式是有台基的~~由于技术限制,希腊的柱都是截成很多段然后一段一段加上去的,所以可以看到很明显的段数,到了罗马时期技术较为成熟, 所以柱都是整体的,这个可以从照片中看出来哦~~(以上这一段,感谢似水年华大神的细心补充,撒花撒花)古罗马建筑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拱券,(其实以前卤煮都土鳖地叫拱门)
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到现如今发展出来各种尖形的复式的马蹄形的,那就是后话了罗马最有名的斗兽场,可以看到大量拱券和柱式结合的应用
古罗马斗兽场
斗兽场高4层,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相比于古希腊的柱式应用来说,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并且古罗马建筑相对于古希腊而言,从神庙建筑开始世俗化,开始注重于世俗的需求。比如说建了大量的剧场、浴场、竞技场等等。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巴西利卡成为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早期的基督教堂几乎全部是参照巴西利卡的建筑方式建造的。然后其实我们比较熟悉的马赛克,也是在古罗马就开始风靡一时了。一般的民宅及公共建筑的墙面和地板、圆柱、台面,家具等都会使用马赛克来装饰
再来放两个常见的古罗马建筑
君士坦丁凯旋门
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君士坦丁是古罗马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皇帝,所以被基督教称为君士坦丁大帝╮(╯▽╰)╭。这座凯旋门相传是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万神庙,现在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万神庙采用了希腊门廊和穹顶相结合的形式,是古罗马穹顶建筑的代表作。它是纪念屋大维(也就是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传说中的埃及艳后)而建的,话说艳后还曾经想过要勾引屋大维呢,卤煮又八卦了,摔!它是第一个注重内部用途胜于外部装饰的建筑哦~放一个内部穹顶的图
小结一下古罗马建筑,①在古希腊的影响下又进一步发展,柱式发明了复合柱式和券柱式(就是柱式+拱券),并且功能从结构转变为装饰②开始注重公共建筑的建造做个小练习:下图建筑运用了什么结构?
--------------------------------------------我是拜占庭的分割线------------------------------------------------------古罗马疆域很大,公元395年分为两部分,以罗马为帝都的西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帝都的东罗马(拜占庭)。他们主要发展的基督教其实也开始有了差异东罗马 (东正教) , 西罗马 (天主教)。公元479年西罗马被日耳曼蛮族攻破, 欧洲开始进入了中世纪(4世纪中叶-15世纪)。而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则还接着延续了10个世纪。拜占庭延续了古罗马的文化,它的建筑风格显著的要素一是集中式的有圆形房顶(穹顶)的建筑,一是希腊十字型的教堂。在罗马帝国末期,东西罗马都流行着我们说过的巴西利卡类型的教堂,教堂常使用拉丁十字的形式,而到了拜占庭,则慢慢地流行使用希腊十字式的教堂,这两种类型从下图就可以看明白啦~
拉丁十字教堂平面示意
希腊十字教堂平面示意
是不是很简单,拉丁十字就是十字架的样子,希腊十字是红十字的样子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霸气的穹顶~建于公元532年,在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里面用了107根柱子,大部分都是科斯林柱式(希腊的影响很广的咧~)。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被改建成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 ̄&)╭ ,所以它现在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外面那四根矗立的大柱子就是清真寺们的标志啦~拜占庭建筑只要记住三点,穹顶,希腊十字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就差不多了咧--------------------------------------------我是插入中世纪的分割线-----------------------------------------------
由于上面讲的拜占庭式、罗马式(10~12世纪)还有哥特式(12—15世纪)这三种都是中世纪时期的建筑形式,那么卤煮就先跟大家唠唠中世纪这回事。
之前说到古罗马分为东西两个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这段时期就被叫做中世纪(Middle Ages),也被称作“黑暗时代”。其实在传统上,西方历史被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代。
被称作黑暗年代的原因就是因为蛮族的入侵,把欧洲的文明毁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古罗马的毁灭,延续了几百年的割据战争让人不得安宁。而政治上的黑暗则是由于基督教开始变得腐败和贪婪,古罗马帝国还健在的时候,狄奥多西在380年把 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国教,然后从此基督教文化开始大量传播,并且占据了中世纪文化的主要地位,教会开始与王权争夺最高领导权,对贫民精神的压制也越来越严重。
所以,不要总是向往着西欧中世纪是多么美妙,什么王子啊公主啊骑士啊,修道院啦游吟诗人啦,随时动乱,并且即使住的是城堡,也是阴森森很少有窗子的厚实城堡。(卤煮玩了很久的EA的中世纪,表示现在的人们把那段时期美化得太过美好了= =)   来个中世纪早期的西欧的地图
日耳曼诸王国(493-526)
  其实楼主只是想给你们看看西哥特人,东哥特人,还有爱篮球的你们所喜欢的凯尔特人。  更重要的是!!!看看法兰克人下面那一小块勃垦第,勃垦第是现在法国非常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一等一的红酒哟!!!贵的不像样的红酒哟!!  公元9世纪左右,在经历了300多年混战后,西欧终于形成了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英格兰、西班牙等十几个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确文化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而大家所耳闻最多的关于中世纪的东西还有骑士和十字军东征。骑士是国王或者贵族的士兵,他们可以从领主那里获得封地,必须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不过在战争时得自备武器与马匹。在中世纪初期既是封臣也是战士,其主要职业就是军事训练和打仗。后来,在11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骑士就成为了一种荣誉称号。而十字军东征则是在罗马教皇的指使下,领主们派遣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进行的讨伐,其实那也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争的结果。中世纪必备背景知识就是那么多~(≧▽≦)/~啦啦啦--------------------------------------------我是罗曼风的分割线------------------------------------------------------罗曼式建筑(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也叫做罗马式或是仿罗马式风格,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由于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疯狂传播,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和金钱,所以中世纪的教堂是很重要的文化特征,罗曼式建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一般它被归为一种过渡建筑类型,算是接下来火得大红大紫的哥特式建筑的前身。越宏大的教堂会越激起教民们的崇敬感,罗曼式的教堂通常有一个宽广的大厅用于朝圣,并且罗曼式教堂把大厅建成远攻顶,这样为了支撑大型石料圆拱顶,必须将墙壁加厚,并且尽量减少窗戶或开口处。
意大利使用粗石砌筑的圣维托雷阿勒修道院,有一种典型的城堡般的
罗马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作是比萨教堂(对的,你认识,就是伽利略在上面丢球的比萨斜塔)首先的特点是,拉丁十字平面(上面有教过的,不记得的同学自觉去面壁)
第二,拱形的穹顶(和拜占庭一样是半圆穹顶)
前面这个红顶建筑是大教堂的洗礼堂。第三,半圆型的拱券
仿古罗马的样式,这个风格名字的来源,现在可以看到拱券是半圆形的,而后来中厅愈来愈高,最后演变成了哥特教堂独特的尖形拱券第四,极具装饰性的连拱
之前那几样特点几乎都是继承而来,最后这个,是最具有独创性的特点:塔楼
比萨斜塔就是比萨教堂的塔楼,它在大教堂的后右方,地面到塔顶高55米,倾斜约5.5度,修建于1173年,一千多年了依然屹立不倒,真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比萨教堂就是罗马式建筑最好的代表,从它身上可以找到所以罗马式建筑的特点,小结一下~墙壁又厚开口又少、半圆穹顶、半圆拱券、装饰性的连拱、塔楼。卤煮明天开讲最最最喜欢的哥特式风格~在此先留个小作业:
上面这个房子外面这装饰用的结构叫什么--------------------------------------------我是哥特式的分割线------------------------------------------------------好~今晚卤煮来说一说卤煮最最最喜欢的,哥特式建筑说到哥特,大家的脑海里应该都是画着黑黑眼线的不羁青年或是金属摇滚,再古老一点应该是古老家族的吸血鬼们,古堡和深渊,帅气阴邪的德古拉伯爵。在黑暗和孤独中呐喊出心里的苦痛,在爱与绝望当中挣扎,这份神秘才是吸引大众的要素。(比你们想的中二病要走的远个几百里呢╮(╯▽╰)╭)私以为,哥特风格才是最代表得了中世纪这个充满黑暗的时期。哥特(Goth)是那时对蛮族的称呼,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说的古罗马灭亡以后划分出来的小国中有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一开始哥特指的是他们,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对某种风格的定义,其实它涵盖很多方面,着装、字体、文学、音乐等等,大致都是给大家以一种孤独挣扎的高冷感觉,今天要讲的哥特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它的特点就是,来跟老师一起念,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尖基本就是这样,今天上课内容完毕,大家再见!(??ω??)一开始,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个教堂,左边的是第一座哥特式的教堂 圣丹尼教堂,右边是上面讲到的罗马式的代表作,比萨大教堂
左:哥特式 右:罗曼式
罗曼式教堂是哥特的前身,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罗曼式教堂的圆拱券以及圆顶变尖,那就演变成了哥特式教堂,变尖的意义是什么呢,在于发展的时候大家发现半圆的拱券一旦确定了宽度也就确定了高度,而如果把圆拱变成尖拱,那么教堂就变得更高耸神圣。圣丹尼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院长苏热有非常高的审美水平,建立的这个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在看过这个高耸美丽的教堂以后,很多教堂开始模仿,因而哥特建筑开始流行起来。下面来说说几个哥特的经典特色一、尖肋拱顶 (pointed arch)也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尖房顶,每个顶有四根主骨,这是从罗马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改进而来的。将所有的内部空间以骨架券链接为整体。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高耸的房间则可以更加明亮。
二、飞扶壁 (flying buttress)
扶壁就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在墙的外面在附加上墙或其他结构,可以给承受着拱顶压力的墙提供以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说到罗曼建筑的时候提到,圆形的穹顶非常沉重,产生向下和向外的张力使得支撑穹顶的外墙不得不做得很厚重,并且开口也很少,采光通风都不好。哥特式建筑就是在外墙外离开一段距离立一排柱,每根柱身伸出一个或数个飞券(飞扶券)支撑住外墙,抵消穹顶产生的外张力。有了飞扶壁,内墙就可以做薄,并且可以开窗了
法国亚眠大教堂飞扶壁
这个就是飞扶壁的构造,外墙的外部多了一堵墙,两者中间连着的就是飞券。三、束柱(beam-column)  也就是靠在一起成一束的柱子,哥特建筑的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
四、玫瑰花窗(the rose window)
由于有了飞扶壁,哥特建筑开始有大面积的窗,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不仅美观,还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
玫瑰花窗有柳叶窗(长条形)和玫瑰窗(圆形)两种、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基督教人对于耶稣为人类受的绞刑架上的苦难非常感恩,基督教的圣餐要吃发酵饼和葡萄汁,象征著主的身体、主的血。“饼被掰开,预表着主为我们舍去他自己的生命;酒倒出,预表着主的血为我们罪人而流。”耶稣真是神圣呢。
五、内陷的尖拱门和雕塑哥特建筑,华丽丽的精细雕塑可是常态,所以他们可以一直建很久很久
小结一下,哥特的特点,就是尖详细而言:尖塔、尖拱门、肋状拱顶、飞扶壁、束柱、玫瑰花窗、雕塑卤煮要放一大波图,看完了你们就深深地知道以上说的这一堆东西了☆.☆.☆.☆.☆. ☆.☆.☆.前方高能☆.☆.☆.☆.☆. ☆.☆.☆.☆.☆首先来看看世界上最大的哥特教堂,米兰大教堂,它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教堂
米兰大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
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可同时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白色的外观,加上高耸的尖塔,米兰大教堂真的形似天堂
飞券做工如此精细
卤煮真的非常喜欢这种精细华丽的感觉,束柱和尖券的美化
柳叶窗里包含了很多圣经故事
教堂和它广场的全景,如同深夜里璀璨的明珠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始建于1248年,1880年完成,也是几百年的工期呢。是第三大哥特教堂,和米兰大教堂相比,就像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这种黑森森的庄严感具有压倒性的气势
看起来很尖很扎手的高塔
高耸的教堂大厅,内部的束柱和尖券
内凹的尖拱门以及雕塑
教堂的尖塔以及两侧的飞扶壁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下面就介绍法国的四大哥特教堂:兰斯主教堂, 亚眠主教堂, 沙特尔主教堂, 博韦主教堂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一般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兰斯大教堂这里,曾经是法国第一位国王Clovis克洛维接受洗礼的地方,而从1027 年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这里也是几乎每个法国国王举行他们加冕仪式的地方。公元13世纪开始建造。
兰斯教堂正面构造其实和巴黎圣母院很像,但兰斯的装饰风格更细致。换句话说,看起来更扎手= ̄ω ̄=
如雷震耳的圣女贞德是法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据她声称她遇见了大天使圣弥额尔、童贞玛加利大和亚历山大的圣加大肋纳。她战术精奇,有神相助,并在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保护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在兰斯教堂得以加冕,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事件使得兰斯教堂名声大噪,可惜1431年,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一代女将就这样香消玉陨了。
以此纪念女将贞德
兰斯正面两个高耸的方形高塔,虽然不是尖耸的,但仍然是由很多细小的尖柱组成的。同时,处于凹拱门正上方的玫瑰花窗很具哥特风的代表性。一般西欧的圣坛都是面向东方,也就是耶路撒冷的方向,而玫瑰花窗则是放在西面大门的上方。亚眠大教堂坐落于法国索姆省亚眠市索姆河畔,始建于1220年,是法国最大的教堂。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亚眠大教堂洁白的外表,繁复的做工,令人叹为观止
每个小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
沙特尔教堂是12世纪起建的教堂,由于相传圣母曾经到过此地,所以这里是祭祀圣母玛利亚的圣地。亨利四世曾在这里加冕,是著名的天主教堂。
沙特尔教堂从外观来与其它哥特教堂相比更偏于朴素,但1507年被雷电击毁并重建了的北面高塔,则加入了很多华丽的装饰元素,曾获誉“欧洲大陆设计最美丽的尖塔”。沙特尔教堂以两个特色闻名于世,华丽大面积的彩色花窗和大量精致的雕像
沙特尔的彩绘玻璃共有176片,总面积2700平方米
彩绘玻璃窗故事里的人物多达一万多个
这幅彩窗画用18幅画面来衬托中间一幅贝依·弗里埃尔圣母画。两侧各7幅,中间主图以下4幅,分别叙述耶稣的事迹,其中也有最后的晚餐,圣母领报等主题,总称为《耶稣传》。中间的圣母头戴皇冠,目光端庄肃穆。这幅彩窗是沙特尔主教堂的珍宝。
正面大门称为“国王之门”,门上有雕刻极为精细的塑像
建筑是中世纪艺术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在这座教堂中存留着一万个雕刻或描画的人物,每个塑像都非常独立,这些形象围绕着基督和圣母。门口的层层叠叠的人物雕像令人赞叹不已。博韦教堂始建于1225年,号称穹顶是最高、最广,彩绘玻璃也是面积最大的。1284年穹顶坍塌,后来建到一半停工了。所以它还没!有!建!好!噢!!!!
法国哥特教堂最后用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来收尾吧~巴黎圣母院是从雨果的名著里走出来享誉世界的,小说阴暗的基调给这座教堂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但实际上,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美奂绝伦的哥特式教堂早期风格的代表作。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西堤岛上,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巴黎圣母院和上面讲到的兰斯主教堂正面构造很相似,但兰斯的装饰更精细华丽一些
飞扶壁经过美化以后有种独特的美感
教堂内部金色的尖券显得富丽堂皇
那最后的最后,我们来用在广州的圣心大教堂来做作业吧,大家来看看,可以从下面两张图里面看到哥特教堂的什么元素
参考答案:图一:拉丁十字平面、飞扶壁、尖塔、内凹门、玫瑰花窗
图二:柳叶窗、尖肋拱顶、束柱、尖拱门?.:*??(?????)?我是哥特式建筑终于讲完了的分割线?(?????)??*:. ?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指的是继中世纪以后欧洲国家14世纪到17世纪的那个时段,经历了中世纪黑暗的教会精神压迫和各种战乱,经济的发展带来精神方面的发展。这个时段的欧洲国家人才济济,我们看到的很多经典的西方名作都是在这个时段产生的。    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末期意大利首先产生的,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理论,当社会形态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预示着资本主义必定是要把封建社会推翻的。文艺复兴,从文字上就可以理解它的本质,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曾经兴旺的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    在说建筑之前我们来熟悉熟悉当时的文化氛围,大家想必对那时的名家名作也是早有耳闻,说说文艺复兴的“文坛三杰”和“美术三杰”。  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的《神曲》应该在中学的时候就被列为课后必读吧,里面假想自己到冥府游历了一番,记下所见所感,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这部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代表了中世纪文学和最高成就,里面也开始显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彼特拉克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也是意大利人,以其14行诗著称于世,后来的莎士比亚著名的14行诗也是从他这里模仿并升华的,不过卤煮木有看过他的大作,就不好做什么感慨啦。  薄伽丘的《十日谈》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广为传阅,里面批判宗教守旧思想,宣扬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简而言之就是要简单快乐的生活。在当时教会宣扬禁欲主义的压抑年代这种思想是很先进的,薄伽丘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虽然他的《十日谈》被称作是《神曲》的姊妹篇,但在年代上他比但丁要晚一些,他写的《但丁传》是比较早的研究但丁的作品。    而“美术三杰”们的名字就更如雷贯耳啦,画了无数个鸡蛋的达芬奇、画了好多年天花板的米开朗基罗和一直在画圣母的拉斐尔。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就不必说了,但是达芬奇一直是卤煮的偶像啊!!年幼时的卤煮觉得他绝逼是穿越回来的!!!怎么可以有一个人才活了67岁,会画画和雕塑就算了,音乐数学解剖物理机械哲学他都掺一脚而且还有模有样,更奇葩的是他还会发明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画一些即使现在都做不到的发明图。敢分点智商给我嘛!!!  ╮( ̄▽ ̄&)╭ 碰到偶像楼主激动了一下,你们选择性忽略就好。  咳,米开朗琪罗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那个美到不行的美男大卫了,他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还画了很多壁画,西斯廷礼拜堂的《最后的审判》、《创世纪》都是著名之作,所以相传画到后面他的身子都有很严重的职业病了,比如说颈椎病什么的。  而拉斐尔的作品相对于总是悲愤的米开朗琪罗来说文雅太多啦,他的代表作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温情作品最高峰,画了各种圣母,花园里的、草地上的、凳子里的各种圣母,主要的特点是母性温情并且青春健美,可惜大师只活了37岁。?~。~。~。~。~。~。扯了那么多了终于要开始正文了~。~。~。~。~。~。~。~?  文艺复兴建筑的特征是反对哥特建筑,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崇尚自然。所以其实这个时期的建筑又开始了我们以前学的柱式啦,半圆形拱券啦,以穹顶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形式啦。老实说,不用学新东西的感觉是不是很棒。    早期代表作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也称圣母百花大教堂。这座教堂被称为文艺复兴的报春花(其实也就是这个是第一座文艺复兴建筑),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它的特点是直径达50米,高107米的圆形穹顶,光是中央穹顶的工程就历时14年,这是世界第一大穹顶,在佛罗伦萨的每个地方都可以仰头看见这座教堂,算是地标吧。
佛罗伦萨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
它的建筑师是伯鲁乃列斯基,这是一位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先驱,亲自设计了建穹顶的起重机,用于把砖头送到顶端,这个穹顶的建造使用了400多万块砖,没有机械的建造辅助,人力非常难以完成。
如同古罗马有巴西利卡一样,文艺复兴建筑也有他的经典小单元------坦比哀多。两层的小建筑,下层是柱廊和圣坛两个同心圆组成,上层盖半球形穹顶。这座建筑物的形式,在西欧是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创新,后来的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有模仿,将其放置在中央顶端。比如说巴黎的先贤祠就是从这里得到的设计灵感。
巴黎先贤祠的建筑灵感来源就是坦比哀多
文艺复兴的盛世代表作也就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教堂,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无数个感叹号,世界最大的教堂你总该记住了吧~
它是现在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中最亲密和忠诚的门徒,也被称为罗马的第一任大主教。教皇是天主教会最高领袖,梵蒂冈君主,已延续266任,历代教皇都葬在圣彼得教堂当中。历时千年的修建和毁后重建,有过很多建筑师,米开朗琪罗当过它的设计师。由于历时很长,圣彼得大教堂是属于两种风格的,主建筑是文艺复兴式,而它能容纳30万人的圣彼得广场是由巴洛克之父-----贝尔尼尼主持建造的。
圣彼得大教堂的中央也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坦比哀多的形式。广场上这座方尖碑公元37年由罗马卡利戈拉皇帝从埃及运到罗马,放置于竞技场。1586年教皇西斯图斯五世把方尖碑迁到广场中央。大殿下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右边的圣门25年才打开一次,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后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
圣彼得的穹顶也相当高,136m
教堂内部有大量的精品,有三个是绝世珍宝。(以下这三段来自百度百科,卤煮懒了)一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母哀痛》。
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
三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
而这个广场则是由贝尔尼尼设计的,这个广场是巴洛克式的,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多立克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140个圣人像。
╰●●●●●●●╯文艺复兴式建筑就讲完啦~小结一下:复兴回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穹顶、圆拱门、柱式,反对哥特的尖细风格,重回自然。要记住的建筑是佛罗伦萨主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还有坦比哀多这个建筑经典。作业时间~下面这个就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美国国会拉,可以发现它顶端建筑灵感来源于哪个建筑?
美国国会大厦
?※?※?※?※?※?我是楼主要过周末去了的分割线※?※?※?※?※?※?※?※
知识越讲越多,大家绝对会混乱掉,所以卤煮画了个小示意图,往后这一段时间里的建筑大家一看就清楚了历史这种东西没有简单的记忆图根本就是一团乱麻呀。☆.☆.☆.☆.☆. ☆.☆.☆.☆.☆.☆.☆.☆.☆.☆.☆. ☆.☆.☆.巴洛克风格是在文艺复兴晚期所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这个一开始也是贬义词,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他们带贬低意味的称呼,不过到后来就演变成了一个只是描述风格的名词。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当中有一个过渡的风格叫做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艺术风格,但在此就不深入介绍了。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罗马教廷十分兴旺,富足之后当然就开始追求艺术上的发展,各地艺术家和建筑师向罗马集中,大量兴建中小教堂、城市广场和花园别墅。并且开始舍弃之前的古典建筑的死板精神,建筑的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高贵。简而言之,就是用了很多曲面,色彩华丽,装饰精细,珠光宝气。所以这个时期因为一味地创新搞怪、堆砌炫富,也产生了不少看起来非常爆发户或是奇奇怪怪的烂作品。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
这个教堂的创新点在于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还有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山花,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指檐部上面的三角形山墙。这个三角形的山花和两边的涡卷也成了后世模仿的经典。而巴洛克建筑到盛期的代表作非罗马的圣卡罗教堂莫属,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外观一看不能忘啊。
巴洛克建筑常用曲面,这栋建筑内外都很少使用直角,线条全为曲线,装饰图案复杂,并使用了大量的雕刻和壁画。这个教堂正面中间的山花都不成三角形的形状,断开加了个曲面,并且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
连室内的空间都设计得如此圆滑,真的是奇思妙想。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巴洛克的弯弯曲曲,比如在平面构图上:文艺复兴的建筑平面,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來的更复杂的图形。
贝尔尼尼设计的圣彼得教堂里青铜华盖的柱子
下面这根柱子,大家可以悟一悟巴洛克的感觉我们现代人对于巴洛克的了解,其实更多在于巴洛克室内装饰或者家具。圣地亚哥大教堂是巴洛克室内装饰的典型
巴洛克室内装饰材料主要以大理石,金箔为主。顶端椭圆的造型构造,用严而有序的动感线条和富丽堂皇的油画图案。
顶面华丽的金箔线条搭配回旋叶元素显得淡雅高贵。这种回旋叶子的装饰即使在现在的室内装饰上也不少见啊,而且金箔是巴洛克装饰的必备元素。而其他比较常见的装饰元素有小男孩(丘比特类似物)、人名和家徽、纬幔图案等等。巴洛克装饰还会使用大面积的顶棚壁画, 搭配金箔显得富丽堂皇。
对于巴洛克的家具大家更为熟悉了,貌似家具城里跟这个名词沾边的都很贵 = =~不过一般大家都会比较不专业地叫做欧式。其实欧式家具风格也是会细分为好多种。首先巴洛克家具给人的第一感觉绝对是豪华,其次是大量曲面的运用还有金箔的运用。它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并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
像上面这种在靠背,座位面有软垫样式的椅子是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并且,它们带有另外一个明显的巴洛克特征就是它们椅子腿都不会是直的╮( ̄▽ ̄&)╭
上图这种柜子属于低调奢华型的巴洛克
这个就更不必说了,小伙伴们一看就明了~最省事的记法:巴洛克:曲面、金箔、豪华大气、顶棚壁画、大理石。还有,不要忘了之前我们说的设计圣彼得教堂广场的那个巴洛克之父,贝尔尼尼啦啦啦,巴洛克的说完了,风格这种东西其实并不能完全定义,只能靠大家的悟性啦,并且科普这种东西,看了能跟别人说个一二就很牛逼了是不是。≈≈≈≈≈≈□我是古典主义建筑的分割线■≈≈≈≈≈≈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的是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也就是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国王在15世纪之末就在城市资产阶级支持之下抑制了贵族,统一了全国,17世纪后半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绝对君权时期的法国开始致力于发展它的宫廷文化。古典主义和我们说到的巴洛克式建筑是同时产生并且相互抵制的,宫廷文化必然是简洁大气,古典主义建筑崇拜古罗马建筑,对柱式推戴备至,提出理性原则。并且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提倡纵横三段式构图。然后古典主义传播至整个欧洲,相当于是王室建筑的“正统”,也运用于很多官邸和广场上。(有没有看黑执事的小伙伴们~那里面的建筑和花园都是古典主义的啊~( ? 3?)?英伦范~那是法国传过英国去的)其实那么想想,古典主义跟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差不多的概念,简洁大气,对称。主要的原因是这样才能体现出王者风范。早期的古典主义典型是尚堡府邸
这栋建筑的外表简洁齐整,并且还可以发现一个特征,这个风格的建筑开始运用很多的大型窗和柱子。但早期的古典主义建筑都还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气息。发展到盛期的典型代表,是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赛宫,它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在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在位的107年间作为法国王宫。
凡尔赛宫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表现出了古典主义建筑的理性美。
凡尔赛宫包括三个部分: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跟故宫的对称有的一拼。
法国园林规模较大而且更突出中轴线,装饰以坛植、喷泉、雕塑,水体大多为宁静的水面。特点是均衡对称,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整整。凡尔赛宫的草坪就是标准的古典主义的花园样式。和中国的园林追求的自然美不同,古典主义的园林追求的是理性美。凡尔赛宫是个喜欢欧式风格值得一去的地方(ヽ(≧Д≦)ノ哪儿都没去过的卤煮有什么资格说这句话),它的建筑外表和园林都是古典主义的,而它内部的装饰大部分是巴洛克风格,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时候又加了些我们即将会讲到的洛可可风格。很出名的镜厅是必须要看一下的
它是凡尔赛宫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里面有17面由483块镜片组成的落地镜,同时厅内3排挂烛上32座多支烛台及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所点燃的蜡烛,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支烛光。加上窗外的美景和顶上辉煌的壁画,想想真是美好( ̄へ ̄)和巴洛克的区别主要是巴洛克的建筑艺术题材多为宗教性的,代表作是天主教堂,而古典主义, 建筑艺术题材多为世俗的异教题材, 用来颂扬君主, 代表作是宫殿另一个我们熟知的古典主义建筑是也在巴黎的卢浮宫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还是处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位于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
它的东立面建于1667年—1670年,主体是由双柱形成的空柱廊,和凡尔赛宫一样是三段式,并且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纵向将立面分为5段。这种构图反映着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的社会秩序,也就是它们执着的理性美啦。
它的西立面建于1546年,由法国建筑师皮埃尔?勒斯考所设计,强调建筑与装饰的结合,有着纯粹古典的立面。像里面有什么蒙娜丽莎啊断臂的维纳斯啊这些大家都晓得的事情卤煮就不多嘴了,它门口新建的玻璃金字塔新入口是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设计的
小结一下~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法国,与巴洛克同时产生并相互影响,追求的是理性美,以宫廷建筑为代表。三段式的立面和修剪整齐的园林是特征。●════════════════════●洛可可●════════════════════●题外唠叨:我们下面要讲的洛可可风格跟之前讲过的巴洛克风格很容易让人 混淆。比如说都喜欢用金线,还很喜欢用曲线。看到网上会把这两种风格的图片也混来混去做例子。这两种风格是不能用条条框框的规定来严格区分开的,洛可可是法国古典主义以后18世纪所衍生出来的风格,其中17世纪巴洛克风格也会慢慢地渗入到它的产生当中。洛可可(ROCOCO)一词源于法语岩石贝壳(rocaille),从这个词来看也可以想象到洛可可运用了很多贝壳状的装饰,其他还有一些花花草草。这些题材不但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也用在撑架、壁炉架、镜框、门窗框、家具腿和其它建筑部件上。它以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多采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一看就觉得像是小女人的感觉。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常以质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使用的大理石(巴洛克有一个特征就是大理石的使用),并且洛可可的室内装饰在处理墙边这些棱角地方,会用镶板或玻璃镜面来替代。
在色彩上,为了构成柔媚顺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喜用娇嫩的色彩,如白色、金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就是小女生爱的颜色啦( ? 3?)?)线脚多用金色,天花板常涂上天蓝色,常画上飘浮的白云。
喜欢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水晶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力图从装饰到小品、到室内物件的设置,显出豪华的高雅之趣。
法国的洛可可的建筑外表一般都还是比较严肃的古典主义,他们发展的洛可可风格大多在于室内装饰和家居。巴黎的苏比兹公馆椭圆形客厅是洛可可早期的代表作品,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椭圆形客厅。
它的外表我们还能看见古典主义柱式的运用以及三段式的风格
上层客厅整个椭圆形房间的壁面被八个高大的拱门所划分,其中四个是窗,一个是入口,另外三个拱相应做成镜子装饰洛可可风要是太过了就会有种密集恐惧症渗入的感觉
今天的洛可可福利是来八一下路易十五的情妇。洛可可是在路易十五时期()风靡法国啊,蓬帕杜夫人号称当时的法国第一美女,当了路易十五20年的情妇,洛可可艺术没有她的大力发展是不会又那么辉煌的成就的。
蓬帕杜夫人
她原名是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9岁的时候就有女巫预言她会成为法国国王的情妇o(-`д′- ?)真乃天赋异禀~当时她嫁给了贵族埃蒂奥斯,因此她跻身上流社会。当时的贵妇整天能做的事就是办沙龙,她成功和伏尔泰变成了至交,他当时在法国文化圈里可是响当当的大家,经过伏尔泰的鼓吹与宣传 , 埃蒂奥斯夫人的沙龙开始宾客盈门,名流云集,慢慢地还传出了她是法国第一美女的称号。经过一系列的各种勾引,路易十五最终被她收到石榴裙下(过程参见:如何嫁入豪门系列)s(?`ヘ′?;)ゞ。在各种柔情蜜意以后,路易十五加封埃蒂奥斯为蓬帕杜侯爵 ,蓬帕杜夫人 的名头就是这么来的。男同胞们看看,娶一个好老婆对自己飞黄腾达的重要性。
而且她讨好路易十五的同时还解决了他的黄脸婆,帮王后还清大量的赌债 , 直接稳定了自己第一情妇的地位。再加上她把沙龙上从各个大臣那里学来的东西向国王推销,称为女中诸葛也不为过啊。路易十五非常疼爱她,后来发展到连凡尔赛宫都不回了,直接在她家里办公。
蓬帕杜夫人不仅在各种装饰上大量广泛地采用洛可可艺术 , 而且对于洛可可艺术的艺术家们给予优越待遇。为了讨好这个实际上的法国女主人, 洛可可艺术家使出浑身解数,洛可可那种精致优美发展到极致。
聪明又漂亮的姑娘就是人生的赢家, 蓬帕杜夫人自己主演和导演了62 部歌剧、戏剧 , 演出了122 场芭蕾舞剧,推动了法国歌剧的发展,并且,她还设计了蓬帕杜发型, 男性将前面的头发向前梳起 ,女性则是在前额留下一缕卷发。做情妇能牛到这份上实在不容易(╯-_-)╯╧╧
可惜最后因为她的怂恿,路易十五与奥地利结盟 , 参加对普鲁士的战争。历时七年的战争最后惨败,路易十五由此成为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不过对于蓬帕杜夫人自身来说,对艺术的贡献足以让她流香千古了。?.:*??(?????)?回正文?(?????)??*:. ?洛可可家具和巴洛克的家具很相似,洛可可显得小女人、用很多花花草草,而巴洛克会显得大气一些。洛可可排斥古典主义的理性, 也反对巴洛克的放荡不羁和强悍,它追求的是细腻轻软、 机巧香艳。
.·°∴ ☆..·°.·°∴ 高亮☆..·°.·°∴ ☆..·°亲爱的小伙伴们,卤煮的图已经贴到上限了,昨晚发现怎么贴都显示不出了,今天终于发现是豆瓣的图的个数是一定的,贴图数已经破百,把之前的几张图删掉,终于可以把洛可可说完啦~(≧▽≦)/~请为勤奋贴图的卤煮加一分,幸好预计的欧洲建筑史上精华的部分已经八完了~接下去进入了19世纪,相对的就没有那么豪华精美,但接下去折衷主义或浪漫主义之类的卤煮会在日记里面抽空八完的~日记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看到这里的小盆友都是认真学习的小盆友~说实话现在在豆瓣肯踏实学习的人不多了,原因你懂的~你们去考外建会及格了~老师给你们发学分~(= ̄▽ ̄=)V毕业愉快建筑科普第二期——安东尼高迪的建筑,欢迎来点赞~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1332038/  以上是本站为您介绍【多图】那些高大上的欧!洲!建!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发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做检查,一方面不会加速病情滋长,另一方面,早发现早治疗,节约费用。您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期待!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六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