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斗地主在线玩进不去出现非法存档咋办

软件等级:
为官三十多年,罗崇敏身上一直贴着“改革派”的标签。来源:《南方》杂志新闻背景: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革新。日,关乎中国未来十年命运的改革,终于有了答案。这一天的晚上7点,国内主要媒体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们很快在《决定》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对于这个在国家里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终决议,同样意味着他们命运的改变——它意味着学者于建嵘的建议被决策者采纳;它意味着官员罗崇敏呼吁的教育改革终于开始缓慢推进;它也意味着唐慧、任建宇的劳教悲剧不会再重现…… 他们是学者、官员、上访者、劳教者……同时也是改革的谏言者、推动者、倒逼者。当这个国家真的因他们而开始改变,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时针指向日18点30分。51岁的学者于建嵘正坐在电脑前,透过厚厚的花镜,注视着自己的微博页面。再过半小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最终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要公布。 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在等待一场“赌局”的结果:就在3小时前,他用肯定的语气,在新浪微博上对决议做出了预测。他相信新一轮改革的到来:“这次,一定会改变省以下法院地方化、法官职业化的问题,会废除劳教制度,会改革信访制度。” 于建嵘坚信:社会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中国必然走上法治之路。“我去年三月份制订的改革路线图会实现的。不信,等着瞧。” “改革路线图”指的是于建嵘2012年3月起草的《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十年发展纲要》。那时候,身边的朋友还都在嘲笑于建嵘,说他在做白日梦。有朋友打赌:“你赢了,我就徒步进京。” 微博上很多网民开始质疑于建嵘的预测。“如果你说错了,怎么办?” 于建嵘半开玩笑地抛出了赌注:“如果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思路与我的路线图基本吻合,有人请我喝酒不?如果与我的设想完全相反,我请大家喝茅台,无论多少人,卖了房子也请。” 于建嵘最终还是赢了。门户网站很快在包含16项60个条款的决议中,提炼出了若干亮点:改革信访制度;废止劳教制度;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这与于建嵘几小时前做出的预测几乎一致。 第二天,于建嵘的办公室里果真堆满了各地网友寄来的白酒。他不得不在微博上留言:“谢谢大家,但千万不要再送东西了。” 对于改革的笃定,来自这位学者过去10多年的经历。这些年,他像是个移动的信访局,他那间位于北京宋庄的办公室,几乎每天都有大批外地群众上门反映问题,就连门厅都不得不摆起流水席。 他的影响力也辐射到庙堂之上——他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官员开讲座,主题多为信访制度、维稳、法治…… 于建嵘会习惯性地以“我们农民”、“我们老百姓”自居,然后指着台下说:“你们这些当官的”。说到酣处,他对官员们说:“你们如果这样把信访公民拘留、劳教、判刑,会有报应!”听众中,竟有官员也站起来鼓掌。 《南方人物周刊》曾这样评价于建嵘:中国或许不缺少一两个学者,缺的是为声音微弱的底层代言、为民众的命运奔走呼喊、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人物。他扮演了这一角色。 于建嵘自己觉得:与其说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不如说是执政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法治之路,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 忙碌的于建嵘边吃泡面边与来访者交谈。来源:大河报任建宇:改革的“倒逼者” 《决定》公布的两天前,沪综指数跌了38.83点。这意味着,很多人觉得于建嵘会输。 身在重庆的任建宇,显然也曾把赌注压在了社科院教授的对立面。当于建嵘守还坐在电脑前等待《决定》文稿的时候,任建宇则打算跟朋友出门去看场电影。 那一天,任建宇没能亲眼见到这一幕——电视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有着这样一句话:“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晚上7点半,任建宇突然接到一位记者的电话:“劳教制度废止”。 对于劳教制度的改革,任建宇无疑是“倒逼”的关键人物。2011年8月,因转发时事评论,这位即将转正的大学生村官被劳教15个月,引发舆论关注。 任建宇没能料到劳教制度废除得如此之快。他此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劳教制度最快能在2014年的两会上进行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的那一天,他仍对改变不抱希望。当天,他在微博上写道:“又是一场大会,人们似乎依然对此充满期待。时间过得好快,一年前的今天,我还在里面焦灼不安的等待最后的宣判…… 重获自由的这一年,废止劳教仍是任建宇最大的心愿。劳教所里,任建宇见过因各种原因被劳教的人。根据此前的劳教制度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最高期限高达4年。劳教制度因此被一些学者指为“恶法”。 劳教废除之前,任建宇没有过停止对劳教制度的控诉。媒体上,他发出“如能废止劳教,我愿意站出来”的声音。微博上,他不时控诉劳教制度。 对于劳教制度这台巨大的机器,任建宇也像是让机器最终报废的试验品。如同多年前终结了“收留遣送制度”的孙志刚,“任建宇”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劳教制度改革乃至废止的重要符号。 日,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政治发展报告(2013)》写道:围绕着重庆任建宇等案,随着社会发展,劳教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劳教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
2012年11月,任建宇站在重庆江津老家的屋顶上望着远方若有所思。来源:新华网 任建宇想要去为曾经的苦难干上一杯:“让那些日子远去吧!” 从获得自由到劳教制度终结,他认为,这是每一个个体共同参与所产生的社会合力所推动的。远在湖南的唐慧则觉得,她是站在废除劳教制度十字路口,“把这把火烧得更大了”。 那天晚上,唐慧正在接待一个广州来的记者。几个月前,针对唐慧的质疑一度引起轰动,这位曾经的“伟大母亲”,突然就又被视为“泼妇”、“骗子”。她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连记者也来得少了许多。 唐慧不知道,此刻的微博上,她的一张经典照片正在流传。那是她2012年劳教被释后,在大巴上掩嘴痛哭的样子。 晚上8点多,丈夫的手机震了一下:搜狐新闻客户端推送出来一条消息——“劳教制度被废除”。唐慧感觉这不是在做梦,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改变。 那天夜里,唐慧失眠了。尽管她努力不想,但劳教时的情景,仍然一一在脑海重现。被劳教之前,唐慧也曾失去过自由。为了给“女儿被逼卖淫”的事讨说法,她本以为15天的拘留已经是最沉重的代价,但在2012年8月初,因“缠访”、“闹访”,永州市劳教委决定对她劳教1年半。 劳教永远成为历史,但唐慧看来,有些事没能随着劳教制度的废除而完结。虽然律师没少劝她支持废除死刑,虽然她自己也动摇过是否去试着原谅,但有一些事唐慧仍然不准备“放下”。她说她目前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湖南省高院对她女儿案件中两被告的死刑复核,现在还没下来;另一件则是湖南省政法委曾表示会对她女儿的事给出一个调查结果,但迄今也没等到。 “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果,我放不下。”唐慧说,如果事情一直如此,她还是会继续维权——这是她几年来的执念,是她认为最有效的手段。 说这句话的时候,唐慧还不知道:作为改革的倒逼者,她自己同样曾站在另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推动了另一项革新。那一天,发布的《决定》中,明确写入了:“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 日,唐慧走出法庭后掩面而泣。来源:新华网 邓吉元:伤心的事不再提 距离唐慧家1400多公里外的陕西镇坪,邓吉元此时还并不知道这个国家即将发生的革新。 当公布“单独家庭(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放开二胎”的时候,他正在厨房洗菜,等待妻子冯建梅回家。如果改革来得更早一些,这个家庭的故事或许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去年6月,他和妻子的第二胎在七个月大时被当地政府部门要求强制引产。妻子冯建梅在与计生部门对抗了70余小时之后,最终还是被按在了引产的手术台上。 家人如今已经默契地不再提的“那桩伤心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邓吉元瞒着家人,偷偷去了埋葬死婴的地里看了三次。他尝试向记者讲述那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那里就会想,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已经会走路说话了。” 对于妻子冯建梅来说,失去腹中胎儿的阴影,却未因此被抹去。在那之后,她无法再在镇里陪女儿上学——一年前,她被拉去强制堕胎的厄运,正是从那间租住的陪读屋开始。一家人不得不把女儿送去隔壁的平利县上学。因为路途遥远,母女俩每个周末才能回来。 这对患难夫妻的遭遇一度引发舆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轮反思。那个时候人们没能料到:“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这句话,即将被写入一份决定着这个国家命运的文件。
镇坪县村妇冯建梅,在镇政府干部的强制要求下,被迫引产了已经七个月的女婴。来源:华商网。 罗崇敏:体制内的改革 改革,对于61岁的“奇官”罗崇敏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退休前,他曾多次试图通过体制内的力量推动改革。为官三十多年,他身上一直贴着“改革派”的标签——无论他任红河州委书记,还是任云南省教育厅。为此,媒体送了他个称号,“奇官”。 《决定》发布的那个晚上,罗崇敏正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一场关于“惊疑人类教育”的演讲。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考变革会有什么影响?”现场一位教授提问。 罗崇敏的回答毫不迟疑:“大的变革可能不会有,小的肯定有。”呼吁教育改革多年,他清楚这项工作推进的程度。 演讲直到晚上9点才宣告结束,罗崇敏坐上出租车返回酒店,终于看到手机上2个小时前弹出的新闻。“步子可以更大一点。”看着两万字的《决定》文稿,罗崇敏说。 2002年至2007年,罗崇敏担任云南红河州州委书记期间,曾在当地发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2008年,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时,他又尝试取消全省统一中考。 他发现,这一次,地方上曾经尝试的诸多的革措施,被提到了中央层面。《决定》中提及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让他 “很兴奋,很震撼”。在地方推动改革时,罗崇敏就深切感觉到,政府职能转变、干部选拨任用体制改革,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样的说法是首次作为改革目标提出,从中能看到党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罗崇敏觉得,这说明中央看到了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官员出身的罗崇敏,作为反腐问题学者的王明高则显得更加兴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他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今35年过去,他记得改革初兴时自己的那种激情。如今,他说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26岁的任建宇并不知道那种感觉。但他不会忘记,去年11月20日那天,他重获自由。进村前,他和妻子特意到集市上买了一整套新衣服,然后将那些旧衣服全部丢进了长江。 “希望这页历史永远翻过,不要再倒退。”任建宇所指的不止劳教,还有那些已被革新的过去。
61岁的罗崇敏,一直试图通过体制内的力量,主动推动改革。来源:南方周末。为官三十多年,罗崇敏身上一直贴着“改革派”的标签。来源:《南方》杂志新闻背景: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革新。日,关乎中国未来十年命运的改革,终于有了答案。这一天的晚上7点,国内主要媒体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们很快在《决定》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对于这个在国家里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终决议,同样意味着他们命运的改变——它意味着学者于建嵘的建议被决策者采纳;它意味着官员罗崇敏呼吁的教育改革终于开始缓慢推进;它也意味着唐慧、任建宇的劳教悲剧不会再重现…… 他们是学者、官员、上访者、劳教者……同时也是改革的谏言者、推动者、倒逼者。当这个国家真的因他们而开始改变,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时针指向日18点30分。51岁的学者于建嵘正坐在电脑前,透过厚厚的花镜,注视着自己的微博页面。再过半小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最终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要公布。 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在等待一场“赌局”的结果:就在3小时前,他用肯定的语气,在新浪微博上对决议做出了预测。他相信新一轮改革的到来:“这次,一定会改变省以下法院地方化、法官职业化的问题,会废除劳教制度,会改革信访制度。” 于建嵘坚信:社会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中国必然走上法治之路。“我去年三月份制订的改革路线图会实现的。不信,等着瞧。” “改革路线图”指的是于建嵘2012年3月起草的《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十年发展纲要》。那时候,身边的朋友还都在嘲笑于建嵘,说他在做白日梦。有朋友打赌:“你赢了,我就徒步进京。” 微博上很多网民开始质疑于建嵘的预测。“如果你说错了,怎么办?” 于建嵘半开玩笑地抛出了赌注:“如果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思路与我的路线图基本吻合,有人请我喝酒不?如果与我的设想完全相反,我请大家喝茅台,无论多少人,卖了房子也请。” 于建嵘最终还是赢了。门户网站很快在包含16项60个条款的决议中,提炼出了若干亮点:改革信访制度;废止劳教制度;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这与于建嵘几小时前做出的预测几乎一致。 第二天,于建嵘的办公室里果真堆满了各地网友寄来的白酒。他不得不在微博上留言:“谢谢大家,但千万不要再送东西了。” 对于改革的笃定,来自这位学者过去10多年的经历。这些年,他像是个移动的信访局,他那间位于北京宋庄的办公室,几乎每天都有大批外地群众上门反映问题,就连门厅都不得不摆起流水席。 他的影响力也辐射到庙堂之上——他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官员开讲座,主题多为信访制度、维稳、法治…… 于建嵘会习惯性地以“我们农民”、“我们老百姓”自居,然后指着台下说:“你们这些当官的”。说到酣处,他对官员们说:“你们如果这样把信访公民拘留、劳教、判刑,会有报应!”听众中,竟有官员也站起来鼓掌。 《南方人物周刊》曾这样评价于建嵘:中国或许不缺少一两个学者,缺的是为声音微弱的底层代言、为民众的命运奔走呼喊、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人物。他扮演了这一角色。 于建嵘自己觉得:与其说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不如说是执政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法治之路,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 忙碌的于建嵘边吃泡面边与来访者交谈。来源:大河报任建宇:改革的“倒逼者” 《决定》公布的两天前,沪综指数跌了38.83点。这意味着,很多人觉得于建嵘会输。 身在重庆的任建宇,显然也曾把赌注压在了社科院教授的对立面。当于建嵘守还坐在电脑前等待《决定》文稿的时候,任建宇则打算跟朋友出门去看场电影。 那一天,任建宇没能亲眼见到这一幕——电视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有着这样一句话:“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晚上7点半,任建宇突然接到一位记者的电话:“劳教制度废止”。 对于劳教制度的改革,任建宇无疑是“倒逼”的关键人物。2011年8月,因转发时事评论,这位即将转正的大学生村官被劳教15个月,引发舆论关注。 任建宇没能料到劳教制度废除得如此之快。他此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劳教制度最快能在2014年的两会上进行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的那一天,他仍对改变不抱希望。当天,他在微博上写道:“又是一场大会,人们似乎依然对此充满期待。时间过得好快,一年前的今天,我还在里面焦灼不安的等待最后的宣判…… 重获自由的这一年,废止劳教仍是任建宇最大的心愿。劳教所里,任建宇见过因各种原因被劳教的人。根据此前的劳教制度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最高期限高达4年。劳教制度因此被一些学者指为“恶法”。 劳教废除之前,任建宇没有过停止对劳教制度的控诉。媒体上,他发出“如能废止劳教,我愿意站出来”的声音。微博上,他不时控诉劳教制度。 对于劳教制度这台巨大的机器,任建宇也像是让机器最终报废的试验品。如同多年前终结了“收留遣送制度”的孙志刚,“任建宇”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劳教制度改革乃至废止的重要符号。 日,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政治发展报告(2013)》写道:围绕着重庆任建宇等案,随着社会发展,劳教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劳教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
2012年11月,任建宇站在重庆江津老家的屋顶上望着远方若有所思。来源:新华网 任建宇想要去为曾经的苦难干上一杯:“让那些日子远去吧!” 从获得自由到劳教制度终结,他认为,这是每一个个体共同参与所产生的社会合力所推动的。远在湖南的唐慧则觉得,她是站在废除劳教制度十字路口,“把这把火烧得更大了”。 那天晚上,唐慧正在接待一个广州来的记者。几个月前,针对唐慧的质疑一度引起轰动,这位曾经的“伟大母亲”,突然就又被视为“泼妇”、“骗子”。她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连记者也来得少了许多。 唐慧不知道,此刻的微博上,她的一张经典照片正在流传。那是她2012年劳教被释后,在大巴上掩嘴痛哭的样子。 晚上8点多,丈夫的手机震了一下:搜狐新闻客户端推送出来一条消息——“劳教制度被废除”。唐慧感觉这不是在做梦,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改变。 那天夜里,唐慧失眠了。尽管她努力不想,但劳教时的情景,仍然一一在脑海重现。被劳教之前,唐慧也曾失去过自由。为了给“女儿被逼卖淫”的事讨说法,她本以为15天的拘留已经是最沉重的代价,但在2012年8月初,因“缠访”、“闹访”,永州市劳教委决定对她劳教1年半。 劳教永远成为历史,但唐慧看来,有些事没能随着劳教制度的废除而完结。虽然律师没少劝她支持废除死刑,虽然她自己也动摇过是否去试着原谅,但有一些事唐慧仍然不准备“放下”。她说她目前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湖南省高院对她女儿案件中两被告的死刑复核,现在还没下来;另一件则是湖南省政法委曾表示会对她女儿的事给出一个调查结果,但迄今也没等到。 “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果,我放不下。”唐慧说,如果事情一直如此,她还是会继续维权——这是她几年来的执念,是她认为最有效的手段。 说这句话的时候,唐慧还不知道:作为改革的倒逼者,她自己同样曾站在另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推动了另一项革新。那一天,发布的《决定》中,明确写入了:“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 日,唐慧走出法庭后掩面而泣。来源:新华网 邓吉元:伤心的事不再提 距离唐慧家1400多公里外的陕西镇坪,邓吉元此时还并不知道这个国家即将发生的革新。 当公布“单独家庭(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放开二胎”的时候,他正在厨房洗菜,等待妻子冯建梅回家。如果改革来得更早一些,这个家庭的故事或许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去年6月,他和妻子的第二胎在七个月大时被当地政府部门要求强制引产。妻子冯建梅在与计生部门对抗了70余小时之后,最终还是被按在了引产的手术台上。 家人如今已经默契地不再提的“那桩伤心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邓吉元瞒着家人,偷偷去了埋葬死婴的地里看了三次。他尝试向记者讲述那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那里就会想,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已经会走路说话了。” 对于妻子冯建梅来说,失去腹中胎儿的阴影,却未因此被抹去。在那之后,她无法再在镇里陪女儿上学——一年前,她被拉去强制堕胎的厄运,正是从那间租住的陪读屋开始。一家人不得不把女儿送去隔壁的平利县上学。因为路途遥远,母女俩每个周末才能回来。 这对患难夫妻的遭遇一度引发舆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轮反思。那个时候人们没能料到:“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这句话,即将被写入一份决定着这个国家命运的文件。
镇坪县村妇冯建梅,在镇政府干部的强制要求下,被迫引产了已经七个月的女婴。来源:华商网。 罗崇敏:体制内的改革 改革,对于61岁的“奇官”罗崇敏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退休前,他曾多次试图通过体制内的力量推动改革。为官三十多年,他身上一直贴着“改革派”的标签——无论他任红河州委书记,还是任云南省教育厅。为此,媒体送了他个称号,“奇官”。 《决定》发布的那个晚上,罗崇敏正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一场关于“惊疑人类教育”的演讲。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考变革会有什么影响?”现场一位教授提问。 罗崇敏的回答毫不迟疑:“大的变革可能不会有,小的肯定有。”呼吁教育改革多年,他清楚这项工作推进的程度。 演讲直到晚上9点才宣告结束,罗崇敏坐上出租车返回酒店,终于看到手机上2个小时前弹出的新闻。“步子可以更大一点。”看着两万字的《决定》文稿,罗崇敏说。 2002年至2007年,罗崇敏担任云南红河州州委书记期间,曾在当地发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2008年,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时,他又尝试取消全省统一中考。 他发现,这一次,地方上曾经尝试的诸多的革措施,被提到了中央层面。《决定》中提及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让他 “很兴奋,很震撼”。在地方推动改革时,罗崇敏就深切感觉到,政府职能转变、干部选拨任用体制改革,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样的说法是首次作为改革目标提出,从中能看到党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罗崇敏觉得,这说明中央看到了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官员出身的罗崇敏,作为反腐问题学者的王明高则显得更加兴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他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今35年过去,他记得改革初兴时自己的那种激情。如今,他说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26岁的任建宇并不知道那种感觉。但他不会忘记,去年11月20日那天,他重获自由。进村前,他和妻子特意到集市上买了一整套新衣服,然后将那些旧衣服全部丢进了长江。 “希望这页历史永远翻过,不要再倒退。”任建宇所指的不止劳教,还有那些已被革新的过去。
61岁的罗崇敏,一直试图通过体制内的力量,主动推动改革。来源:南方周末。,导读孩子撞倒赖账,还是老人故意讹诈?达州摔倒老太所引起的风波,并未因为警方的调查结论而盖棺定论。
如今,74岁的蒋光容并不接受达川公安分局此前公布的调查结果。在警方11月22日的调查结论中:她系自己摔倒,与三个扶她的孩子无关;而她和儿子龚发安后来的行为,则属于敲诈勒索。她不断下跪、哭泣、发着毒誓,试图扭转自己的形象,但效果甚微。蒋光容却并未意识到,这场罗生门同样影响着达州这座小城的行为方式:有人联想起热心助人却被骗的经历;有人开始对摔倒的老人充满警惕;也有人教育起孩子不要再做好事……在这个关于人与人的故事里,信任的又一道砖垒,正轰然崩塌。 74岁,蒋光容成了“恶人”。她刚刚搬到达州的儿子家里未满一年,城市生活仍仿佛是“真空”。此前的几十年里,她生活在渠县农村,耕地,担粪,种粮……直到去年夏天,老伴去世,她孤身一人。儿子龚发安在春节把她接进城里。龚发安做装修工,妻子擦皮鞋,全家月收入过万——在当地也算富足。对于蒋光容来说,城市的日子却并不如意,她没有朋友,没有故人,邻里也极少往来。蒋光容家楼下的临街住户,想不起来有这样一个新来的老太太。如今局面更加糟糕。她们这个外来户,开始成为邻居眼中的“讹诈者”。儿子涉嫌敲诈勒索而被警方拘留后,家人开始担心如何在达州生活下去。他们没有支持者,只能不断诉说“冤屈”。蒋光容家的小区位于达州老城区,老楼房的破旧墙皮裸露着水泥。沿着狭窄的街道往西走约50米,是另外一个小区——里面住着9岁的江小华和外公外婆。即使久居于此,普通人家的生活也并不容易。江小华的母亲在广州打工,父亲则在达州开车帮人送快递——一天挣七八十元。江小华下学后,常常是和朋友小文、小鹏一起玩。日那个炎热的下午,老人和三个孩子在正南花园相遇。夹着准备扔的旧衣服,蒋光容从南向北走上一个小坡。三个孩子正在上面的水泥坝上玩耍。这条路上蒋光容摔倒了,一场罗生门就此展开。按照蒋光容的说法,三个孩子从侧面一下子冲出来,撞到自己右腰处。被撞翻的那一瞬间,她感觉“就是痛,脚都木了”。情急之下,她抓住了江小华,另外两个孩子跑开了。“不是我一个人哦,老婆婆。”她听见江小华这样说。小区里没人相信蒋光容。小区居民张巧巧和陈晓萍自称目睹了此事,她们坚称老太太撒了谎。按照她们和孩子们的说法:蒋光容摔倒后,要五六米外的三个小孩子去扶。江小华走得快些,就先去扶。张巧巧说,自己一开始就看到了老太太摔倒。她以为老人是犯了头晕,但她没有去扶——电视看得多,她知道有很多老太婆会碰瓷。这个社会哪还容易相信别人?成年人的第一反应:警惕。目击的成年人不下十个,没一个人出手。9岁的江小华不假思索地把蒋光容拉起。但老人没有起来,张巧巧以为小华拉不动,犹豫了一下,也过去伸出了援手。蒋老太告诉她:“他把我推倒了,要赔150元钱。”这一句话引起了张巧巧的警惕。那一瞬间,这个老太和她在电视上看到的讹诈老太形象迅速重合。人们围了起来,“她是新来的”,人群里有人说。陈晓萍想要掰开蒋光容抓着小华的手。但老太太力气大,掰不开。江小华的父亲也在这时闻讯赶来,给了孩子一巴掌。人群沸腾:“你孩子是在做好事!”那一天,蒋光容被送到了小区门口的小诊所。愤怒的居民把诊所堵得水泄不通,蒋光容坐着靠在墙上,耳边全是人们的咒骂:“大骗子!”蒋光容后来说:那一刻,她心里很难受。
虽然没有证据,蒋光容还是人们视为众多“讹诈者”中的一个,人们说她“丢了达州人的脸”。 电视台来采访的那一天,人群中有人听到,一个不知来自哪里的中年男人说了一句:这个老太婆在超市门口坑过自己500多块钱。 这一来源不明的严重指控,在邻里间仿佛一颗烟雾弹炸开。谣言在附近居民中弥漫。蒋光容的“讹诈专业户”形象开始被人们描绘得栩栩如生——有人信誓旦旦地说那次讹诈在附近的新世纪百货,也有人说是在家家福。 每个人都言之凿凿,却没有人亲眼所见。两家超市的服务员没人记得有这样的事情。一个超市的工作人员说,她听到过类似的故事,但她坚信事件发生在另一个超市。 另一则信息更加深了人们对于蒋家的猜忌。11月16日, 蒋光容的家人背着老人敲开了江小华的家门,“不赔医疗费,把老太太养到能下地走路就行”。江家不得不照顾了老人一晚,第二天再把她背回到蒋家楼下。 最终,江小华的父亲以敲诈勒索为名报了警。同一天,蒋光容上了报纸。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漩涡,蒋家人显得不知所措。在最早将事件公之于众的一篇报道里。记者致电蒋光容的儿媳,儿媳居然承认婆婆是在家洗澡摔倒。这给了蒋家致命的打击,也让媒体给蒋光容定了性——为老不尊的讹诈者。网络上有人评论道:不是老人坏了,而是坏人老了。 蒋家人事后称,“洗澡摔倒”的说法是被人“设局陷害”。按他们说法,在家洗澡跌倒是江小华父亲的主意——因为只有说自己摔倒才能报医药费。 舆论的争议中,警方最终将事件定性为“敲诈勒索”,给予了蒋光容和儿子龚发安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但由于蒋光荣已年过七旬,行政拘留依法不予执行。一边倒谴责的人们没再能留意到:警方同时也认定,蒋老太的伤情确实是事发当天形成。 儿子被进拘留所,年过七旬的蒋光容开始面对记者不断重复着一个字:“冤。” 她牢牢握着记者的手,把脸猛然扎进记者怀里,说到激动处则突然起身跪下,发出农村女人在葬礼上特有的说唱式哀嚎。她不断发着毒誓:“如果骗人,全家死绝”。 “群众完全是冤枉我。我好怄气啊!”她和家人认为,证人住在孩子家旁,有偏袒和串通之嫌。而她们,只是个外来户。 她看着记者的眼睛,拍打记者手背,尝试获得信任:“你看我是那种人吗?”儿媳则指着1万多元购买的按摩器,证明自家并不缺钱。 只是蒋家人始终没能找到足够证据为老人正名。并不信任他们的媒体评价蒋光容“死不认账”;也有媒体起了调侃的标题——《讹人老太每次受访均下跪喊冤》。 人们不肯罢休。老人的家里,一位央视记者反复核对着每个细节:孩子是怎么撞过来的?三个孩子怎么同时撞到你?孩子跟你差不多高……“老人这么大年纪,怎么记得起来?”蒋光容的孙子事后试图为老人解围。 央视记者显然不想停止追问:“如果你自己孙子遇到类似情况,自己作何感受?”被媒体穷追猛打了几天的蒋光容终于脱口而出:“我不会让他帮助别人。” 听到这话,屋里另一家媒体的记者突然一愣,他明白这问题其实是一个套:“估计她当时已经昏掉了。” 即使没有蒋光容,不信任也早已开始在这座城市的人与人之间蔓延。 痛恨蒋光容的围观者中,很多人有过被碰瓷的经历。李梅就是其中的一个。“达州做业务的特别多。”她解释,达州人形象地将“碰瓷”称为“做业务”。 达州火车站岗亭执勤的一位民警仍然记得:曾经,达州火车站前活跃着一群职业碰瓷者。有人假装被撞、被踩,要求赔偿;有人挑着水果担子,以被撞为由向顾客强卖。 这些人在火车站对面的高楼上轮流放哨,观察警察动静。2011年火车站联合城管、警设立联合执法岗。碰瓷者一部分金盆洗手,一部分转移到市区。 1999年升级为地级市的达州,人口众多,GPD却在全省排名只能排倒数第五。多年来,达州人有着出外打工的传统。福州至达州有一班火车,乘客多为打工返乡者——老实又有钱,是理想的碰瓷对象。 李梅自己就曾在外地打工回乡时被几个女人盯上。一个女人咬定她的行李撞到了自己的脚,要赔钱。她最终借故逃脱。 她的父亲则在路上被一个中年男人“碰瓷”。“去医院检查吧,伤是真的,你怎么说得清?”父亲最后自认倒霉,赔钱了事。 李梅开始尝试去理解那些碰瓷者:“是生活所迫。进医院太贵了。”她自己生病,也是在附近小诊所解决。那些伤员去不起大医院,才会找一个人垫背。她理解他们无路可走。 住在出事小区的张道国也看到蒋光容抓着孩子的一幕。在他的观念里,如今很多人连小孩也不敢去扶。 他开了一家理发店。几年前,他目睹理发店对面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人多高的架子上跌落。周围的人们“都怕被赖”看着不动,最后是他去扶。几年前,他还目睹过一起事故:一个爬黄桷树的孩子不慎跌落,当场昏迷。没人敢去扶,没人敢去摸,直到家长闻讯而来。几天后,孩子死了。 “人心坏了。”张道国叹了口气,讲起自己去买理发剪,被人借机把真钞换成假钞。这一切,都开始让他开始怀念往日达州的淳朴民风。 “我们现在都怕。”居民们异口同声。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终于开始演变为彼此的提防。事件发生后,蒋家人表示将对警方的处理提起行政复议。三个孩子的家人则每天安排人接送孩子上学。家人说,他们害怕蒋家报复。 事件发酵中的11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两名汕头高中生扶摔倒老人,反被赖上的新闻。人们又开始谈起此前媒体聚焦下的那些山东“彭宇案”、天津“彭宇案”……——在过去,每一次类似的事件都被人们打上南京彭宇案的标签,每一次人们都开始陷入又一场关于信任的讨论。 舆论的漩涡中,同样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一则信息是:2012年,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南京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称,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彭宇最近表示确与64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碰撞”。 一种特殊的氛围,正开始改变这座城市的行为方式。在达州,有人给孩子打电话叮嘱“好事莫去做”;有人告诉孩子“看见老人要绕行”……有人说:“达州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要想做好事,先看看自己家里有没有钱。” 当事人小文的父亲记得:几天前,自己同学的一位长辈在公园中不慎跌倒。老人在寒冬冰冷的地上躺了半个多小时,没人去管。一个小孩子想扶,被家长喝止。 似乎只有学校仍在试图改变人们的观念。11月25日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面对全校3600多位师生,学校领导发言倡导向小文学习。 学校还专门让所有班级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大讨论:“再遇到老婆婆摔倒的情况,我们还会不会去帮?”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对立,让小文的班主任开始担心,这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困扰。 11月27日晚上,事发地点不远处,几个女人仍谈论着几个月前的这起事件。 “要用手机先横再竖全方位拍摄,然后再拉。”有人说。 “打120。”有人说。 “如果在农村呢?120来了,人都死了。” 沉默。人们匆匆转换了话题。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 她描述了一个隐秘的世界。那里穷尽豪奢、纸醉金迷,高官用巨款给爱情镀上闪耀的金光。 详细
那层神秘面纱背后:催情药都是假货,避孕套有几十倍利润,全球性玩具70%产自中国。 详细
小镇井眼封闭,蚊虫绝迹,部分人相继患上胃癌、肺癌、食道癌,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村落。详细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来源:CFP图新闻背景: 骆家辉要走了。明年初,他将告别中国。 自从2011年3月被奥巴马提名为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以来,骆家辉一直成为中国乃至华人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东方的外表下,他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的奋斗经历被认为是美国梦的杰出代表;另一方面,他又喜欢,甚至推崇东方的传统文化。在他身上,中国民众寄托了两种情绪。一方面,中国的网民称赞他清廉,并以此鞭策自己的官员;另一方面,骆家辉对中国的批评引发抨击,也有人怀疑他在作秀。 在喜爱和敬佩、猜测与指责等复杂的情感中,骆家辉这段充满争议的大使之旅即将结束。回顾两年中国之行,他又给中国留下了什么? 骆家辉的告别来得如此突然,几乎毫无征兆。 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知识产权圆桌会议上,骆家辉还发了言,“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6天之后传来了他的离讯,据中新社报道,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于11月20日上午发表告别声明。 在这份声明中,骆家辉表示,自己明年初就将去任——事实上,骆家辉早在面见奥巴马时便告知他,自己决定2014年年初卸任,回到西雅图,与家人团聚。 骆家辉在声明中称,担任驻华大使是自己一生的荣耀,他向奥巴马致以感谢,感谢其给予自己在北京的机会。“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我是第一个担任此职位的华裔。为美国帮助管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是一个巨大的、有回报的挑战。代表美国在中国居住对我的家庭也是令人激动的特权。” 骆家辉日出生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祖籍广东台山,1997年至2005年曾出任美国华盛顿州州长,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任美国商务部长。2011年,奥巴马在骆家辉作驻华大使时就曾表示,作为一位中国移民的后代,骆家辉是“继续推动美中合作的恰当人选”。 骆家辉称,“我对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的人员在中国的工作感到非常骄傲。我们在一起代表美国人民共事,为中美关系作出贡献”。 他对其任期内的工作充满自豪:“我们致力于通过提高美国对华出口来增加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为美国企业打开更多的市场,增加中国在美投资。通过将签证获取的等待时间从历史最高的70至100天降至3到5天,我们得以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到美国的商务和观光旅行的数量。”。 离别之际,这位华裔大使对中美外交的未来寄语祝福——我知道中美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增强。尽管我们的双边关系相当复杂,我相信两方的领导能够处理好我们的分歧,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加强合作,为不仅仅是中美两方,而是整个世界带来益处。 11月14日,北京举行的一次知识产权圆桌会议上,骆家辉正在发言。来源:新华网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年前。 日,骆家辉作为新任美国驻华大使抵华,顿时成为当日中国乃至华人世界关注的焦点。 当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内,记者云集。此前,骆家辉到来的消息已经钓足了中国媒体的胃口——登机前,骆家辉拿着优惠券,背着书包,牵着孩子在机场星巴克买咖啡的照片,早已通过社交网络传遍中国。更何况,这次穿越半个地球,近9000公里的飞行,骆家辉全家坐的都是经济舱。 当晚,走出机场时,骆家辉身着休闲装,装着双肩包,一家五口人各提行李……面对扑面而来的镁光灯,骆家辉略显惊讶。 首次引发关注,骆家辉凭借的不是职务上的表现,而是个人风格。 此后,骆家辉在媒体面前一直保持着轻松、随意的风格,一种“美国式”的简单。 到中国后不久,骆家辉便跟美国副总统拜登一起,到北京街边的小吃店品尝。一边吃着小吃,他还不忘跟中国民众唠唠嗑。 同年9月,骆家辉邀请童话大王郑渊洁一起,看望打工子弟和孤儿。见面会上,骆家辉和郑渊洁向他们赠送《童话大王》,还鼓励打工子弟继续接受教育。 骆家辉带着全家去长城游玩。他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混迹于普通游客间,游长城、坐缆车…… 骆家辉的每一次出场都受到了关注。让人们尤为惊叹的,是2012年4月骆家辉参加海南博鳌论坛时,他拒绝入住会议指定的五星级酒店。原因是:该酒店价格超出了美国政府所允许的差旅费用3倍。 他又开始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张到时事上。2012年起,美领馆开始每天发布自己测出的PM2.5数据,这对PM2.5监测进入中国客观上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对此,骆家辉自己的解释是:美领馆提供PM2.5的信息,是为了使馆的工作人员及其家人,还有其他在北京的美国人。 然而,这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注意。“我认为是中国人把PM2.5的数据传播开来。很多人发微博,全北京都知道了,也传遍了全国。”骆家辉说。 曾经代表亚洲人向奥巴马发问的央视记者芮成钢,则调侃地询问骆家辉:“乘坐经济舱,是不是因为美国欠了中国的钱?” 向骆家辉提问前,芮成钢就曾发微博称,骆家辉在有意地展示自己,“竞选过州长的他,懂得媒体是怎么回事”。 后来,芮成钢把这番言论解释为幽默。当然,在幽默背后,藏着人民对“官吏清廉”的渴望。 有评论认为:如果说,骆家辉把自己塑成了一面镜子,那么透过这个镜子,中国人看到更多的是自己——官员必须乘坐公务舱、走VIP通道,而且以之为应然和正当的背景,才会显出一个大使乘坐经济舱的可笑。 至于骆家辉的风格,到底是设计出来的,还是自然风格的体现,至今仍有争论。但无论如何,他作为一个国家代表体现出“去官化”特征——重要官员以轻松的生活化方式出场,这是真正的国家形象宣传。 2011年8月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携妻儿出现在北京的大使馆官邸。来源:CFP图。 骆家辉之所以引发如此的关注,与他的华裔身份分不开——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华裔与美国驻华大使身份间的反差,让中国人在心理上产生了化学反应。 作为美国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祖籍广东台山。他会一点粤语,但普通话不行。他上了两年中文课,因为常把粤语和普通话搞混,老师很生气,他考试也没通过。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被要求说几句中文,骆家辉都会拒绝:“不不,除非我知道我说的绝对是对的,(否则)我绝对不会说的。” 除了外表,他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严谨的外交官,其奋斗历程也被视为实现“美国梦”的典范。他出使到这片祖先的土地,(却)认为不会说普通话也有好处:“我不会说普通话的事实或许能提醒人们,我代表的是美国。” 在美国政坛,骆家辉被视为“温和派民主党人”。不少民主党人士曾经批评他接受共和党所提出的保守财政政策,包括“不开征新税种”和“减少州府开支”等。 此外,骆家辉亦被认为是民主党内较“亲商”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他在削减公共经营开支的计划书中则有多项建议,其中包括:解雇数千个州政府公务员、削减州立医疗保障范围、冻结绝大多数州政府公务员的薪酬待遇,以及减少疗养院和残疾人士发展计划的数目。 然而,他又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推崇者。 他的办公室里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气息:墙上挂着孔子第73代孙的墨宝,上面写着繁体字“龍”;鼠标垫上,依然是龙的图案;长条会议桌中间摆着一件瓷盘,盘子四围以及盘底,都画着龙。 此外,还有中国画屏风、大如意摆件、竹简上书孙子兵法、雕“福”的盆植……如果算上书架上的五口人的全家福,中国元素充满整个空间。他的书架上甚至有“考古”字样的书籍。 骆家辉说,自己以身为华裔为荣,几千年来,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指南针、钟表、印刷、火药……他为此感到骄傲。 与他对话时,你能随时感觉到他对中国的关心。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他说:“自邓小平以来,中国的改革在过去几十年已经有了巨大进展。你可以看得到这个国家的繁荣,你也能看到它面临的各种挑战。” 另一方面,骆家辉口中永远挂着美国梦:“我是个美国人,我也为美国所代表的自由、希望、机会、平等,为我们的创新、民主以及美国为全世界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我就像两种文化的联合展示。” 骆家辉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只很旧的风筝。这是1988年骆家辉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买的。骆家辉一直把它挂在办公室,2011年又把它带到中国。25年过去了,风筝已经褪色,绸子也开始皲裂,但骆家辉依然舍不得扔掉它。 明年初,骆家辉又将带着这只风筝一起回到美国,留下的,是一道熟悉而陌生的背影。 日,骆家辉回到故乡台山市水步镇吉龙村,在祖屋门口,与村中的叔伯婶姆、父老乡亲合影留念。来源:《江门日报》为官三十多年,罗崇敏身上一直贴着“改革派”的标签。来源:《南方》杂志新闻背景: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革新。日,关乎中国未来十年命运的改革,终于有了答案。这一天的晚上7点,国内主要媒体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们很快在《决定》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对于这个在国家里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终决议,同样意味着他们命运的改变——它意味着学者于建嵘的建议被决策者采纳;它意味着官员罗崇敏呼吁的教育改革终于开始缓慢推进;它也意味着唐慧、任建宇的劳教悲剧不会再重现…… 他们是学者、官员、上访者、劳教者……同时也是改革的谏言者、推动者、倒逼者。当这个国家真的因他们而开始改变,他们又在做些什么? 时针指向日18点30分。51岁的学者于建嵘正坐在电脑前,透过厚厚的花镜,注视着自己的微博页面。再过半小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最终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要公布。 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在等待一场“赌局”的结果:就在3小时前,他用肯定的语气,在新浪微博上对决议做出了预测。他相信新一轮改革的到来:“这次,一定会改变省以下法院地方化、法官职业化的问题,会废除劳教制度,会改革信访制度。” 于建嵘坚信:社会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中国必然走上法治之路。“我去年三月份制订的改革路线图会实现的。不信,等着瞧。” “改革路线图”指的是于建嵘2012年3月起草的《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十年发展纲要》。那时候,身边的朋友还都在嘲笑于建嵘,说他在做白日梦。有朋友打赌:“你赢了,我就徒步进京。” 微博上很多网民开始质疑于建嵘的预测。“如果你说错了,怎么办?” 于建嵘半开玩笑地抛出了赌注:“如果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思路与我的路线图基本吻合,有人请我喝酒不?如果与我的设想完全相反,我请大家喝茅台,无论多少人,卖了房子也请。” 于建嵘最终还是赢了。门户网站很快在包含16项60个条款的决议中,提炼出了若干亮点:改革信访制度;废止劳教制度;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这与于建嵘几小时前做出的预测几乎一致。 第二天,于建嵘的办公室里果真堆满了各地网友寄来的白酒。他不得不在微博上留言:“谢谢大家,但千万不要再送东西了。” 对于改革的笃定,来自这位学者过去10多年的经历。这些年,他像是个移动的信访局,他那间位于北京宋庄的办公室,几乎每天都有大批外地群众上门反映问题,就连门厅都不得不摆起流水席。 他的影响力也辐射到庙堂之上——他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官员开讲座,主题多为信访制度、维稳、法治…… 于建嵘会习惯性地以“我们农民”、“我们老百姓”自居,然后指着台下说:“你们这些当官的”。说到酣处,他对官员们说:“你们如果这样把信访公民拘留、劳教、判刑,会有报应!”听众中,竟有官员也站起来鼓掌。 《南方人物周刊》曾这样评价于建嵘:中国或许不缺少一两个学者,缺的是为声音微弱的底层代言、为民众的命运奔走呼喊、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人物。他扮演了这一角色。 于建嵘自己觉得:与其说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不如说是执政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法治之路,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 忙碌的于建嵘边吃泡面边与来访者交谈。来源:大河报任建宇:改革的“倒逼者” 《决定》公布的两天前,沪综指数跌了38.83点。这意味着,很多人觉得于建嵘会输。 身在重庆的任建宇,显然也曾把赌注压在了社科院教授的对立面。当于建嵘守还坐在电脑前等待《决定》文稿的时候,任建宇则打算跟朋友出门去看场电影。 那一天,任建宇没能亲眼见到这一幕——电视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有着这样一句话:“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晚上7点半,任建宇突然接到一位记者的电话:“劳教制度废止”。 对于劳教制度的改革,任建宇无疑是“倒逼”的关键人物。2011年8月,因转发时事评论,这位即将转正的大学生村官被劳教15个月,引发舆论关注。 任建宇没能料到劳教制度废除得如此之快。他此前最乐观的估计是:劳教制度最快能在2014年的两会上进行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的那一天,他仍对改变不抱希望。当天,他在微博上写道:“又是一场大会,人们似乎依然对此充满期待。时间过得好快,一年前的今天,我还在里面焦灼不安的等待最后的宣判…… 重获自由的这一年,废止劳教仍是任建宇最大的心愿。劳教所里,任建宇见过因各种原因被劳教的人。根据此前的劳教制度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无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最高期限高达4年。劳教制度因此被一些学者指为“恶法”。 劳教废除之前,任建宇没有过停止对劳教制度的控诉。媒体上,他发出“如能废止劳教,我愿意站出来”的声音。微博上,他不时控诉劳教制度。 对于劳教制度这台巨大的机器,任建宇也像是让机器最终报废的试验品。如同多年前终结了“收留遣送制度”的孙志刚,“任建宇”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劳教制度改革乃至废止的重要符号。 日,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政治发展报告(2013)》写道:围绕着重庆任建宇等案,随着社会发展,劳教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劳教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
2012年11月,任建宇站在重庆江津老家的屋顶上望着远方若有所思。来源:新华网 任建宇想要去为曾经的苦难干上一杯:“让那些日子远去吧!” 从获得自由到劳教制度终结,他认为,这是每一个个体共同参与所产生的社会合力所推动的。远在湖南的唐慧则觉得,她是站在废除劳教制度十字路口,“把这把火烧得更大了”。 那天晚上,唐慧正在接待一个广州来的记者。几个月前,针对唐慧的质疑一度引起轰动,这位曾经的“伟大母亲”,突然就又被视为“泼妇”、“骗子”。她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连记者也来得少了许多。 唐慧不知道,此刻的微博上,她的一张经典照片正在流传。那是她2012年劳教被释后,在大巴上掩嘴痛哭的样子。 晚上8点多,丈夫的手机震了一下:搜狐新闻客户端推送出来一条消息——“劳教制度被废除”。唐慧感觉这不是在做梦,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改变。 那天夜里,唐慧失眠了。尽管她努力不想,但劳教时的情景,仍然一一在脑海重现。被劳教之前,唐慧也曾失去过自由。为了给“女儿被逼卖淫”的事讨说法,她本以为15天的拘留已经是最沉重的代价,但在2012年8月初,因“缠访”、“闹访”,永州市劳教委决定对她劳教1年半。 劳教永远成为历史,但唐慧看来,有些事没能随着劳教制度的废除而完结。虽然律师没少劝她支持废除死刑,虽然她自己也动摇过是否去试着原谅,但有一些事唐慧仍然不准备“放下”。她说她目前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湖南省高院对她女儿案件中两被告的死刑复核,现在还没下来;另一件则是湖南省政法委曾表示会对她女儿的事给出一个调查结果,但迄今也没等到。 “这个案子还没有结果,我放不下。”唐慧说,如果事情一直如此,她还是会继续维权——这是她几年来的执念,是她认为最有效的手段。 说这句话的时候,唐慧还不知道:作为改革的倒逼者,她自己同样曾站在另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推动了另一项革新。那一天,发布的《决定》中,明确写入了:“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 日,唐慧走出法庭后掩面而泣。来源:新华网 邓吉元:伤心的事不再提 距离唐慧家1400多公里外的陕西镇坪,邓吉元此时还并不知道这个国家即将发生的革新。 当公布“单独家庭(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放开二胎”的时候,他正在厨房洗菜,等待妻子冯建梅回家。如果改革来得更早一些,这个家庭的故事或许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去年6月,他和妻子的第二胎在七个月大时被当地政府部门要求强制引产。妻子冯建梅在与计生部门对抗了70余小时之后,最终还是被按在了引产的手术台上。 家人如今已经默契地不再提的“那桩伤心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邓吉元瞒着家人,偷偷去了埋葬死婴的地里看了三次。他尝试向记者讲述那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那里就会想,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已经会走路说话了。” 对于妻子冯建梅来说,失去腹中胎儿的阴影,却未因此被抹去。在那之后,她无法再在镇里陪女儿上学——一年前,她被拉去强制堕胎的厄运,正是从那间租住的陪读屋开始。一家人不得不把女儿送去隔壁的平利县上学。因为路途遥远,母女俩每个周末才能回来。 这对患难夫妻的遭遇一度引发舆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轮反思。那个时候人们没能料到:“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这句话,即将被写入一份决定着这个国家命运的文件。
镇坪县村妇冯建梅,在镇政府干部的强制要求下,被迫引产了已经七个月的女婴。来源:华商网。 罗崇敏:体制内的改革 改革,对于61岁的“奇官”罗崇敏来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退休前,他曾多次试图通过体制内的力量推动改革。为官三十多年,他身上一直贴着“改革派”的标签——无论他任红河州委书记,还是任云南省教育厅。为此,媒体送了他个称号,“奇官”。 《决定》发布的那个晚上,罗崇敏正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一场关于“惊疑人类教育”的演讲。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考变革会有什么影响?”现场一位教授提问。 罗崇敏的回答毫不迟疑:“大的变革可能不会有,小的肯定有。”呼吁教育改革多年,他清楚这项工作推进的程度。 演讲直到晚上9点才宣告结束,罗崇敏坐上出租车返回酒店,终于看到手机上2个小时前弹出的新闻。“步子可以更大一点。”看着两万字的《决定》文稿,罗崇敏说。 2002年至2007年,罗崇敏担任云南红河州州委书记期间,曾在当地发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尝试。2008年,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时,他又尝试取消全省统一中考。 他发现,这一次,地方上曾经尝试的诸多的革措施,被提到了中央层面。《决定》中提及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让他 “很兴奋,很震撼”。在地方推动改革时,罗崇敏就深切感觉到,政府职能转变、干部选拨任用体制改革,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样的说法是首次作为改革目标提出,从中能看到党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罗崇敏觉得,这说明中央看到了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官员出身的罗崇敏,作为反腐问题学者的王明高则显得更加兴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他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如今35年过去,他记得改革初兴时自己的那种激情。如今,他说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26岁的任建宇并不知道那种感觉。但他不会忘记,去年11月20日那天,他重获自由。进村前,他和妻子特意到集市上买了一整套新衣服,然后将那些旧衣服全部丢进了长江。 “希望这页历史永远翻过,不要再倒退。”任建宇所指的不止劳教,还有那些已被革新的过去。
61岁的罗崇敏,一直试图通过体制内的力量,主动推动改革。来源:南方周末。,导读从东莞小镇匆忙逃出后,肖红和姐妹们各奔东西:有人藏身乡下,有人躲进工厂,还有人结伴北上,继续淘金。 她们是东莞的技师,也就是俗称的小姐。她们大多出身农村或三四线城市,去南方打工,是父辈们趟出来的唯一出路。可与父辈们的时代不同,凡有些许姿色的女孩,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在流水线上拼命加班,还是在欢场上取悦男人。肖红几乎没有什么挣扎,就选择了后者。那是一个集体性的选择,据媒体报道,在东莞,从事性服务行业的人数约有25万人。 从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刮起的东莞扫黄风暴,让肖红和她的姐妹们四散而去。未来,她们仍然要再次做出选择。机器的轰鸣声从深巷内的工厂中传出。这晚是元宵前夜,但小镇上年味稀薄,夜幕阴沉,烟花冷清。工厂之内,一群神情麻木的打工妹正在紧张忙碌。穿着绿色工装的肖红在人群中显得有些惹眼——纤细的身材、白皙的皮肤、褐色的美瞳、浓艳的美甲 这一切,与尘土飞扬的工作环境并不搭配。在这个工厂里,26岁的肖红只是个“临时工”。就在一周之前,她的身份还是“技师”,或者叫“小姐”,常出入于东莞的洗浴中心、星级酒店和高级会所之中。接受采访时,肖红先是堆起职业的笑脸,称记者为“老板”,随即反应过来,改称“靓仔”——6年的技师生涯,在她身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个工厂只是她的暂避之所——8天前,一场扫黄风暴,将东莞的灯红酒绿扫得支离破碎。2月9日上午,广东省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的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被央视曝光。东莞市公安局对全市娱乐场所开展统一清查行动打击卖淫嫖娼。当天下午,肖红和同事们就接到经理的短信:“起风了,未来一段时间自由行动。事情过后,我会联系你们。”肖红并不是第一次接到这种短信。自从2009年她开始做这行起,东莞每年都有不同规模的扫黄行动。在行话里,这个叫“起风”。肖红和同事们如同一群候鸟,每当“起风”时,就会躲到广州、惠州等周边城市里。这一次,她躲到了东莞市道滘镇。按照经验,她以为这场风暴会很快过去,几年前,她经历了一次“起风”,结果一个镇扫得人仰马翻,但相隔百米的另外一个镇却安然无事。然而,这次扫黄的力度超出她的预期。新闻一天天跟进,姐妹们的神情也一天天严肃,开始有人联系广州和惠州相熟的会所经理,准备去那里短期工作。很快,广州和惠州也不再是理想的避风地。2月10日,广州市和惠州市公安机关连夜开展扫黄行动,对全市娱乐服务场所开展清查。广东省公安厅公告称:东莞将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扫黄。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也做出“坚决打击、绝不手软、深挖保护伞”的批示。肖红还记得逃离东莞那一夜。当晚,她和几个姐妹在工作的洗浴中心对面找了家火锅店,吃起“散伙饭”。这家店平时24小时营业,吃饭需要排队,这天却空着7成以上的座位。酒桌上,有人打算回老家休息,有人计划出去旅游,也有人联系上其它省份的经理,准备去“面试”。肖红则选择了朋友所在的道滘镇这家工厂临时帮忙,避避风头。席间,小姐们神情落寞。有个重庆女孩认真地说:“我要回老家,嫁人”。一片哄笑声,没人相信。截至元宵节,参加那顿散伙饭的小姐们都已逃离了东莞小镇。百度迁徙图显示:自2月9日扫黄开始后,从东莞迁出的人流激增,去向以香港最多。没有了“肖红”们的东莞,犹如女子卸下了残妆。城市街道车流稀少,高档会所门庭冷落。在一家贴着封条的会所门口前,趴着一只宠物狗。工作人员说,那是匆忙出走的技师留下的。 6年前,肖红入行,穿上人生中第一件漂亮的高档吊带裙,成为东莞地下黄业大军中的一员。她的工作地点在东莞市常平镇一家装潢华丽的洗浴中心。入职前半个月,她接受了严格的体检以及各种职业培训。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比如如何预防艾滋病;比如遇见警察查房时如何用最快的速度穿衣服,哪怕那件所谓的衣服在灯光下近乎透明;再比如如何穿着这件透明的衣服和十几厘米的高跟鞋,在一群男人凶狠的目光下模仿模特走秀……当然,培训的内容也包含著名的“东莞ISO流程”。她不愿讲述所谓ISO的细节,总之是“用不同的姿势取悦那些男人”。正式入职后,另外一个东莞向肖红露出真容。KTV、夜总会、发廊、会所、洗浴中心……名目繁多的场子纵横交错,隐私的性事成为明码标价的生意,只要你有钱,那么任何欲望都可以得到满足。洗浴中心是肖红们的主战场。在肖红工作的洗浴中心,客人们的消费每45分钟算“一个钟”,不同的项目包含不等的钟数,每个钟的收费是500起,最贵的2000以上。一个技师红不红,只有一个标准:客人点的钟多不多。肖红说,在多数场子里,经理的权力很大。依靠经理的拉客和推荐,技师才能有钟上,才能拿到不错的收入。在东莞,这一行的竞争非常激烈。日入斗金的小姐们并没有什么尊严,如果客人对小姐服务不满意,可以向经理投诉。经理每填一张投诉单,就可以扣掉小姐几百元奖金。肖红就这样开始了皮肉生涯,她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又麻木:吃饭、睡觉、上钟。钱慢慢变得只是一个数字。她身边的技师月收入多数超过1万元,客人青睐的头牌技师,月收入可能超过2万。无聊时,她们都沾染上了赌瘾,一场麻将下来,输赢时常超过千元。她们大多没有同龄女孩的爱好,不爱逛街也懒得追求名牌。22岁的张艳是肖红的同乡。她平时的衣服都是在淘宝上买——白天,她大多在昏睡,到了夜里,穿什么名牌其实都一样。张艳曾经有一段短暂的爱情。这个娃娃脸的女孩在入行之初爱上了浴场的经理。男友还算照顾她,从来不上报客人投诉她的单子。但是,每逢男友卖力地向客人推荐张艳时,她总是心情复杂。这段畸形的爱情很快就结束了。在这行做久了,张艳知道爱情是个奢侈品,“我们那不叫谈恋爱,只是搭伙过日子而已”。在蒸汽潮湿的浴场内,没人仔细想过未来的日子。很少有技师选择在东莞买房——对她们来说,这里只是贩卖青春的市场,没有人会在这里安家,就连租房也多数是合租。不是她们付不起房租,而是孤身在外,多个室友多个照应,也多个人说话。只有在青春彻底消散后,才有人想过逃离。一位年近30岁的同行告诉张艳,她存了50多万,准备去个没人认识的小城,开一家美容店,重新开始生活——说这话已经是几年前,张艳有时还会遇到她“上班”,理由是“再多存一点”,后来张艳也就不问了。肖红没想过换行,她的奋斗目标是成为“妈咪”,那时不用再贩卖自己,还可以穿着光鲜地周旋于众多老板间。她没有什么道德上的羞耻感。入行之初,她还编了一个弟弟求学母亲重病的段子备用,后来问得人少了,自己也记不清细节了。上网时,她看见论坛有“妓女”“小姐”的标题,总会快速关了页面。几年前,有人推荐电影《榴莲飘飘》,看到简介是小姐的故事,她也就一直没看。她从来不觉得自己脏,只是不愿面对。一年前,张艳的父母听闻女儿在东莞的工作,当着众人的面痛打了女儿。从那天起,张艳就没有回过老家。张艳和肖红的老家在广西农村,村里土地贫瘠,没什么挣钱的路数。每年年关一过,村庄便死气沉沉,青壮劳力开始远行打工。小时候,肖红就知道外出打工已经是人生写好的篇章。她的父亲和叔叔都是打工族,上世纪90年代初,兄弟俩走出农村,到珠三角做体力活。肖红口中的父辈,有着中国第一代农民工的典型特征:坚强、隐忍、能吃苦。在珠三角的那些年,肖红的父亲和叔叔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月收入从几百元涨到两千多元。然而,十几年打工下来,除了抚养一双儿女长大,他们并没什么积蓄,与中国很多农民工一样,打了半辈子工却没有养老金。在中国,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农民们进入城市,以工人的方式工作,却仍然保持农民式的收入,与现代社保制度隔离。在深圳,政府刚刚在2013年出台政策,农民工可以要求工厂追缴亏欠的养老保险。可一切仍困难重重,工人们只能以罢工的方式要求落实这一政策。肖红的父亲和叔叔,从来没有想过养老金的事情,他们对子女的未来期望也很简单:追随自己的足迹,去广东打工——在他们眼里,那里是生活的唯一出路;未来需要的每一分钱,都要现在赚到。虽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对大多数如肖红一样成绩不好的女孩,生活并没给出更多的选择。18岁那年,中专毕业的肖红和7、8个同乡一起,搭上了去东莞的火车。同乡大哥把她介绍到自己工作的工厂。那是东莞石碣镇一家电子器材加工厂。工作面试仿佛只是走个流程,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肖红连“碣”的准确发音都读不出,但依然被录用了。从那之后,她开始每天与数千工人一起,在生产线上站足10小时,机械地重复同一组动作……夜晚,她和其他11名女孩一起,挤在一间仅20余平方米的宿舍内。空气中充满潮湿的味道,她感觉自己好像也发了霉。她的月薪不足1000元。她喜欢加班,因为那样可以多赚钱。只有多赚些钱,才能买到喜欢的衣服,才能给年迈的父母寄钱。她想过换个工作,但却没有相应的技能。那时候她眼中的东莞,是一个表情冰冷的大工厂。这也正是东莞的另一重标签:一方面,东莞在向全世界显示其“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的魅力,另一方面,其劳动密集型产业过于集中又饱受诟病。在工厂密如网织的流水线外,东莞的夜晚纸醉金迷。那里永远不缺热闹的酒吧、夜总会和大商场,在深夜街头,名牌服饰店的橱窗上依然挂着精美的招牌……年轻的肖红们在经历着父辈们想象不到的诱惑。2008年春节,肖红从父母口中得知,当年跟自己同去东莞的同乡,开了一辆车回家。见面时,这位同乡告诉肖红,她在东莞洗浴中心做技师,“一起来吧,很好赚的。”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挣扎,肖红就接受了这个工作机会,“如果不这样,我可能一辈子跳不出打工这个圈。”入行后,肖红才发现,自己成了同乡的“下线”。每拉一个朋友入行,她们可以得到4位数的中介费。不久后,肖红便把90后同乡张艳发展成自己的“下线”。发薪水时,肖红偷偷算了下,她的收入是仍在工厂加班的同乡大哥的10倍。就这样,许许多多像肖红一样的打工妹,从工厂的流水线前转移到了洗浴中心的包房内。换行的门路并不难找,即便没有同乡引荐,也可在东莞的街头轻易找到小广告。小广告上的月薪收入总会轻易晃花打工妹的双眼。在张艳看来,几乎所有下水的打工妹都是自愿的,“没人逼我们,如果硬要说,就算生活逼的吧。”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肖红和张艳只需要乘坐4个多小时的火车就可以回到老家,但她们总说回不去了,家乡离她们越来越远了。虽然因这次扫黄四处躲藏惶惶不可终日,但肖红从没后悔做这行。“除了干这个,我还能干嘛?”她反问。她夹着一根细长的女士烟,桃红色的指甲上已经有了一层烟垢。(文中受访者为化名) 在民族主义夹缝中,他探寻着日本演员的中国生存逻辑。他的命运随着中日的民间情绪起伏。详细
她描述了一个隐秘的世界。那里穷尽豪奢、纸醉金迷,高官用巨款给爱情镀上闪耀的金光。 详细
那层神秘面纱背后:催情药都是假货,避孕套有几十倍利润,全球性玩具70%产自中国。 详细
小镇井眼封闭,蚊虫绝迹,部分人相继患上胃癌、肺癌、食道癌,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村落。详细11月13日,欧阳自远在贵州师范大学做宣讲报告。来源:金黔在线新闻背景:12月2日凌晨,中国西昌,承载着国人千年追月梦的嫦娥三号,开始了“她”的奔月和落月之旅。无数人为此而振奋。这将是中国航天器的首次登月,意味着我们离月球又近了一步。在北京北四环外的国家天文台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无疑是数亿国人中最为此刻骄傲的人之一。他连续七年担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被称为“嫦娥之父”。中国探月之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荣耀背后有哪些辛酸?我们离登月到底还有多远?嫦娥三号发射之际,搜狐网专访“嫦娥之父”,试图从元老视角,解读我们和月球的故事。 嫦娥三号的发射,让79岁的欧阳自远先生,又进入到夜不能寐的状态。 在老人心中,“嫦娥”系列如同他的孩子。他亲手将“大姑娘”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完成任务后撞月,目送“二姑娘”嫦娥二号紧随其后,至今在太空翱翔,这一次,“三姑娘”嫦娥三号再次出发,并肩负开拓全新领域的任务: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发射前几天,欧阳自远心情一直很复杂。 “一方面是担心,其实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无谓的担心,一方面又很有信心,信任我们这批人是真正有能力的”,11月底,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他笑着摇摇头。他已经不需要对嫦娥三号探测结果直接负责,但作为元老,他永远逃离不了这种压力。 这已经是他当天接受的第三场采访,这些日子他格外忙碌,每天凌晨才能入睡,早上6点准时起床,“很累,大部分时候睡得不错,但只要睡前想起发射的事情,就难以入眠了”。 “嫦娥三号”从发射到着陆的整个过程中,探测器能否被月球抓住和实现软着陆,是欧阳自远最牵挂的两个步骤:前者决定探测器是否能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后者决定“玉兔号”是否能开始“月球漫步”。 而月球备选着陆区虹湾的图片,欧阳自远已经记不清看过多少遍。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幅约2米长的月表照片,“虹湾”在一片开阔地带,“我们把这一大块统称为‘广寒宫’”,他指着“虹湾”位置笑着说,“这次嫦娥要回广寒宫后院了”。 在“广寒宫后院”里,嫦娥三号探测器主要完成观天、看地、测月三项任务,即用月基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用月基极紫外照相机检测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和结构变化,用雷达探测月球次表层的结构——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欧阳自远此次最期待得到的科研成果,每次向记者介绍时,他脸上总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2006年,欧阳自远参加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来源:中国经济网“经受不起失败”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13天14个小时19分走了206万公里,最终进入月球轨道。 “老天爷,那真是煎熬”,欧阳自远感慨,那几乎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十几天,“心都是悬着的”。他总担心技术有疏漏,近二十万个元器件,只要一个出了问题,就是前功尽弃。特别是最后几天,手心一直出冷汗,血糖血脂血压全高。 中国人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 确认嫦娥一号卫星被月球“抓住”,进入月球轨道的瞬间,他抱住时任总设计师孙家栋大哭了一场。“恰好的距离,恰好的速度,恰好的方向,一切都做到了”。美国和前苏联的探月工程失败案例,多发生在这个位置,要么飞得不知踪影,要么直接撞向了月球。 在现场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请他谈谈当时的感想,他只是反复念叨着“绕起来了”,“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巨大的压力让他如今想来都感慨,“一般人可能经受不起”。 作为科学家,他清楚科学试验难免失败,但在中国航天事业却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特色”,“我们的民族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他明白,一旦失败,自己这一生都会很难平息,“我从来不在乎名誉和地位,但我会觉得责任没尽到,愧疚一辈子”。 他很佩服美国对待科学的态度。两架航天飞机爆炸,14名宇航员牺牲,但他们依然在坚持,总统发表演说表明态度:我们还要继续去实现探索宇宙的愿望。 在中国,很难做到这样的坦然。探月早已超出了纯科学的意义。 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欧阳自远也闹出过笑话。2007年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欧阳自远对系统下达“拍照”的指令,3秒钟后,屏幕仍然一片漆黑,没有获取图片——他清楚,信号从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传输到地面系统,只需要1秒多的时间。 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出问题了。没等多想和开口问,屏幕亮了,出现一张月面照片,他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反应过来,“信号往返的时间,不正好是3秒左右吗?” 2009年3月,嫦娥一号完成绕月1年零4个月的使命,撞向月球。 “最心疼了”,直至今日,欧阳自远仍然大呼伤心,“‘她’真的是为了科学勇敢献身,粉身碎骨,报效祖国”。嫦娥一号撞月的最后时分,仍在不停地传回照片,但所照区域越来越窄,“飞得真好”,他的语气充满疼惜。 “鸦雀无声”,嫦娥一号传回最后一张照片后,彻底失去了信号,现场五六十人的屋子,谁也说不出话来。欧阳自远随后立下规矩:今后绝对不能再撞了,“实在舍不得”。 “所以嫦娥二号很幸运”,他一脸为孩子而骄傲的神情,“‘她’永不退役,直到与地面失去联系,我希望‘她’永远翱翔下去”。 北京,欧阳自远为青少年介绍月球环形山知识。来源:《北京日报》 “我是做月球的。”11月初,在果壳网举办的“万有青年大烩”活动中,欧阳自远受邀做一场15分钟的演讲。开场白一出,现场马上一阵躁动。 他接着说道: “我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因为不能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他笑了笑,话锋一转,“但我们的工作却为整个中国的技术进步做了贡献”,比如带动关键技术的攻克,使更多企业的技术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此外,探月工程还能推动科学进步,促进队伍培养。 在台下年轻人专注眼神的注视下,他侃侃而谈,讲月球的来历、中国为什么要探测月球、中国探测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只有15分钟,还有好多想谈的,时间不够,有些遗憾”,欧阳自远称,主办方已经在筹办一次专场讲座,邀请他参加。而果壳、豆瓣等网站的论坛里,有不少听过演讲的年轻网友称自己现场落泪了,“很感动”。 在欧阳自远的生命里,“月球”是比吃饭睡觉重要得多的事情。 他从1958年起研究陨石,1993年提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申请报告。围绕这个项目的论证进行了约10年,2004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批准,启动首次月球探测工程。 工程正式启动前后约两年的时间里,欧阳自远一直在游说不同人群,解释中国探月工程的意义,“一年做了50多场科普报告”,有媒体将其称为“宣传理想的虔诚牧师”。这个过程很艰辛,却也让他感受到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理解的人都表示了支持”。 随着探月工程的顺利进展,人们提出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欧阳自远被问到最多的是“我们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提问者身份多样,包括官员、学者、学生等等。“我们总是热衷于这样的排名,很浮躁”,他相信这只是阶段性的“苦恼”,熬过这个阶段,人们的关注终会回归到科学本身。 他也清楚提问者的期许,尤其是官员,“我们的技术落后于美国,这是常识,大家都接受。很多人希望我们能排到第二”。 “我说得排位越高,听者越高兴”,但他总是泼冷水,“科学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胡说八道。”他分析,美国和俄罗斯在整体技术、科研水平、队伍建设方面,都要强于我们,日本、欧洲和中国算是后起之秀,但各有优势,比如日本的器件设备很好,欧洲在理论和材料等方面,明显强于我们。 这样的回答很容易让官员不满意,“没办法,不能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 科学如同一种基因,流淌在这位老者的血液里。香港回归前,有人提出要发射一块纪念品到月球上去,以表庆祝,预算14亿元。欧阳自远是最坚定的反对者之一,“很简单,第一,这事儿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意义,第二,花纳税人的钱一定要精打细算”。所幸,该方案最终被高层否定。 对于月球,他有自己的畅想。中国探月工程的远期目标之一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欧阳自远认为,基地建设可以考虑“延安”模式,操纵机器人在月球上挖“窑洞”,确保其密闭性,随后在窑洞内部打造出地球环境,并配备生命保障系统。 但他认为,人类大规模移居月球,并不具备可行性。“月球不具备人类生存的环境”,除去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难题,大气层是最基本的问题,“月球本身太小,抓不住大气层”。 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欧阳自远称,目前无法给出时间表。 他介绍,美国航天局局长曾发表讲话,称“假如中国人愿意,他们将会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也有中科院院士给出2025年、2030年这样的预测。对于这些说法,他“不做评论”,但他也透露,自己心中的日期,比上述都要晚。 “我不是追求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增加民族的振奋精神”,正如他在“万有青年大烩”现场告诉年轻人的话,“我认为这些都是虚的,我们切切实实做事情,也的确发挥出了效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同时,他也有浪漫的太空梦想,“月球只是开始,太阳系是宏大的,我们中国人还要走得更远”。11月13日,欧阳自远在贵州师范大学做宣讲报告。来源:金黔在线新闻背景:12月2日凌晨,中国西昌,承载着国人千年追月梦的嫦娥三号,开始了“她”的奔月和落月之旅。无数人为此而振奋。这将是中国航天器的首次登月,意味着我们离月球又近了一步。在北京北四环外的国家天文台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无疑是数亿国人中最为此刻骄傲的人之一。他连续七年担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被称为“嫦娥之父”。中国探月之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荣耀背后有哪些辛酸?我们离登月到底还有多远?嫦娥三号发射之际,搜狐网专访“嫦娥之父”,试图从元老视角,解读我们和月球的故事。 嫦娥三号的发射,让79岁的欧阳自远先生,又进入到夜不能寐的状态。 在老人心中,“嫦娥”系列如同他的孩子。他亲手将“大姑娘”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完成任务后撞月,目送“二姑娘”嫦娥二号紧随其后,至今在太空翱翔,这一次,“三姑娘”嫦娥三号再次出发,并肩负开拓全新领域的任务: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发射前几天,欧阳自远心情一直很复杂。 “一方面是担心,其实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无谓的担心,一方面又很有信心,信任我们这批人是真正有能力的”,11月底,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他笑着摇摇头。他已经不需要对嫦娥三号探测结果直接负责,但作为元老,他永远逃离不了这种压力。 这已经是他当天接受的第三场采访,这些日子他格外忙碌,每天凌晨才能入睡,早上6点准时起床,“很累,大部分时候睡得不错,但只要睡前想起发射的事情,就难以入眠了”。 “嫦娥三号”从发射到着陆的整个过程中,探测器能否被月球抓住和实现软着陆,是欧阳自远最牵挂的两个步骤:前者决定探测器是否能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后者决定“玉兔号”是否能开始“月球漫步”。 而月球备选着陆区虹湾的图片,欧阳自远已经记不清看过多少遍。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幅约2米长的月表照片,“虹湾”在一片开阔地带,“我们把这一大块统称为‘广寒宫’”,他指着“虹湾”位置笑着说,“这次嫦娥要回广寒宫后院了”。 在“广寒宫后院”里,嫦娥三号探测器主要完成观天、看地、测月三项任务,即用月基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用月基极紫外照相机检测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和结构变化,用雷达探测月球次表层的结构——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欧阳自远此次最期待得到的科研成果,每次向记者介绍时,他脸上总有掩饰不住的兴奋。
2006年,欧阳自远参加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来源:中国经济网“经受不起失败”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13天14个小时19分走了206万公里,最终进入月球轨道。 “老天爷,那真是煎熬”,欧阳自远感慨,那几乎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十几天,“心都是悬着的”。他总担心技术有疏漏,近二十万个元器件,只要一个出了问题,就是前功尽弃。特别是最后几天,手心一直出冷汗,血糖血脂血压全高。 中国人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 确认嫦娥一号卫星被月球“抓住”,进入月球轨道的瞬间,他抱住时任总设计师孙家栋大哭了一场。“恰好的距离,恰好的速度,恰好的方向,一切都做到了”。美国和前苏联的探月工程失败案例,多发生在这个位置,要么飞得不知踪影,要么直接撞向了月球。 在现场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请他谈谈当时的感想,他只是反复念叨着“绕起来了”,“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巨大的压力让他如今想来都感慨,“一般人可能经受不起”。 作为科学家,他清楚科学试验难免失败,但在中国航天事业却有“不成功便成仁”的“特色”,“我们的民族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他明白,一旦失败,自己这一生都会很难平息,“我从来不在乎名誉和地位,但我会觉得责任没尽到,愧疚一辈子”。 他很佩服美国对待科学的态度。两架航天飞机爆炸,14名宇航员牺牲,但他们依然在坚持,总统发表演说表明态度:我们还要继续去实现探索宇宙的愿望。 在中国,很难做到这样的坦然。探月早已超出了纯科学的意义。 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欧阳自远也闹出过笑话。2007年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欧阳自远对系统下达“拍照”的指令,3秒钟后,屏幕仍然一片漆黑,没有获取图片——他清楚,信号从月球轨道的嫦娥一号传输到地面系统,只需要1秒多的时间。 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出问题了。没等多想和开口问,屏幕亮了,出现一张月面照片,他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后反应过来,“信号往返的时间,不正好是3秒左右吗?” 2009年3月,嫦娥一号完成绕月1年零4个月的使命,撞向月球。 “最心疼了”,直至今日,欧阳自远仍然大呼伤心,“‘她’真的是为了科学勇敢献身,粉身碎骨,报效祖国”。嫦娥一号撞月的最后时分,仍在不停地传回照片,但所照区域越来越窄,“飞得真好”,他的语气充满疼惜。 “鸦雀无声”,嫦娥一号传回最后一张照片后,彻底失去了信号,现场五六十人的屋子,谁也说不出话来。欧阳自远随后立下规矩:今后绝对不能再撞了,“实在舍不得”。 “所以嫦娥二号很幸运”,他一脸为孩子而骄傲的神情,“‘她’永不退役,直到与地面失去联系,我希望‘她’永远翱翔下去”。 北京,欧阳自远为青少年介绍月球环形山知识。来源:《北京日报》 “我是做月球的。”11月初,在果壳网举办的“万有青年大烩”活动中,欧阳自远受邀做一场15分钟的演讲。开场白一出,现场马上一阵躁动。 他接着说道: “我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因为不能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他笑了笑,话锋一转,“但我们的工作却为整个中国的技术进步做了贡献”,比如带动关键技术的攻克,使更多企业的技术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此外,探月工程还能推动科学进步,促进队伍培养。 在台下年轻人专注眼神的注视下,他侃侃而谈,讲月球的来历、中国为什么要探测月球、中国探测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只有15分钟,还有好多想谈的,时间不够,有些遗憾”,欧阳自远称,主办方已经在筹办一次专场讲座,邀请他参加。而果壳、豆瓣等网站的论坛里,有不少听过演讲的年轻网友称自己现场落泪了,“很感动”。 在欧阳自远的生命里,“月球”是比吃饭睡觉重要得多的事情。 他从1958年起研究陨石,1993年提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申请报告。围绕这个项目的论证进行了约10年,2004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批准,启动首次月球探测工程。 工程正式启动前后约两年的时间里,欧阳自远一直在游说不同人群,解释中国探月工程的意义,“一年做了50多场科普报告”,有媒体将其称为“宣传理想的虔诚牧师”。这个过程很艰辛,却也让他感受到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理解的人都表示了支持”。 随着探月工程的顺利进展,人们提出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欧阳自远被问到最多的是“我们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提问者身份多样,包括官员、学者、学生等等。“我们总是热衷于这样的排名,很浮躁”,他相信这只是阶段性的“苦恼”,熬过这个阶段,人们的关注终会回归到科学本身。 他也清楚提问者的期许,尤其是官员,“我们的技术落后于美国,这是常识,大家都接受。很多人希望我们能排到第二”。 “我说得排位越高,听者越高兴”,但他总是泼冷水,“科学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胡说八道。”他分析,美国和俄罗斯在整体技术、科研水平、队伍建设方面,都要强于我们,日本、欧洲和中国算是后起之秀,但各有优势,比如日本的器件设备很好,欧洲在理论和材料等方面,明显强于我们。 这样的回答很容易让官员不满意,“没办法,不能一味迎合他们的口味”。 科学如同一种基因,流淌在这位老者的血液里。香港回归前,有人提出要发射一块纪念品到月球上去,以表庆祝,预算14亿元。欧阳自远是最坚定的反对者之一,“很简单,第一,这事儿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意义,第二,花纳税人的钱一定要精打细算”。所幸,该方案最终被高层否定。 对于月球,他有自己的畅想。中国探月工程的远期目标之一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欧阳自远认为,基地建设可以考虑“延安”模式,操纵机器人在月球上挖“窑洞”,确保其密闭性,随后在窑洞内部打造出地球环境,并配备生命保障系统。 但他认为,人类大规模移居月球,并不具备可行性。“月球不具备人类生存的环境”,除去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难题,大气层是最基本的问题,“月球本身太小,抓不住大气层”。 至于中国人什么时候能登上月球?欧阳自远称,目前无法给出时间表。 他介绍,美国航天局局长曾发表讲话,称“假如中国人愿意,他们将会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也有中科院院士给出2025年、2030年这样的预测。对于这些说法,他“不做评论”,但他也透露,自己心中的日期,比上述都要晚。 “我不是追求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增加民族的振奋精神”,正如他在“万有青年大烩”现场告诉年轻人的话,“我认为这些都是虚的,我们切切实实做事情,也的确发挥出了效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同时,他也有浪漫的太空梦想,“月球只是开始,太阳系是宏大的,我们中国人还要走得更远”。,
·上一软件:·下一软件:
捕鱼机哪有网友
扑克牌什么花色最大
谁能告诉我
软件若有错误,请打勾通知网站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欢乐斗地主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