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3人贴三个人贴一起,找朋友,就只有一个人人找不到人贴,就算出局

现代智能手机(如iPhone)要不要贴膜?贴或不贴、以及各种膜之间的优劣对比?
相关问题:
按投票排序
515 个回答
大家喜欢我开篇表态 好的 我的态度是 如果你能保证你不把手机像滑板鞋一样在地上摩擦 那就用不着贴膜 ,但如果你很容易手滑,总喜欢让手机和石头沙子亲密接吻的,我劝你来张玻璃膜为妙。事先声明 所有数据都是理论情况下的 玻璃刮擦环境取决于使用情况 而实际上手机使用情况很复杂 只能说 有的人可能就没什么显眼的划痕 有的人就会有 我的iphone4就刮过很深的划痕 那是被石头刮的 但是iphone6我依然不会贴膜 这东西不是宝贝 两年换一次的货你至于贴膜影响你眼睛吗 或者说是你手机重要还是眼睛重要我认为玻璃中康宁的大猩猩3代应该是最好的,其次是肖特玻璃xensation cover,然后是旭硝子的龙裔玻璃。首先我要拿高票回答的那个莫氏硬度开刀,因为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我这么个材料学学渣子都看不下去了。AGC的特种玻璃,其硬度可以超过6.5,经特殊处理可达到6.7左右,这样一来即使是石英粒,能将其划伤的也在少数,划痕也会比康宁玻璃更浅、更短。答主之前说莫氏硬度分等级是对的,但测量莫氏硬度只能是区间。为什么,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拿来精确测量硬度的,只是个矿业硬度参考值,只能用莫氏硬度表参考划分。所以实际实验中莫氏硬度不会出现6.7这种数的,6.5到7才是正确表达方式,测量莫氏硬度是拿已知硬度的矿石去碰未知的 出了划痕就说这货比已知的矿石软点,没出就说明这个矿石比已知的硬一些,才有的区间 。这叫划痕测量,你说能出这么精确的小数吗。下面是莫氏硬度计 看一下怎么用吧 图是来自互联网的再往下还有这种做成笔的这张是人家拿来测量瓷砖硬度的您看 这么测量怎么能测出6.7这个数字您看 这么测量怎么能测出6.7这个数字再来说说材料学精确硬度测量,教科书上一般会写很多硬度如布氏,洛氏等。但一般我们如果想要测量薄一些的物质比如玻璃的话我们要用到另一个单位~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怎么测量的,拿机器测的。让机器用金刚石凭借一定力打出一个四变形,一般是菱形的 。然后测量计算打出菱形的面积,把刚才的力除以面积再乘以0.102就得到了维氏硬度,维氏硬度是范围最广的了 精确度也非常高。基本公式就是这个样子 非常简单吧 维氏硬度计图片之前说莫氏硬度不准确也不对 毕竟只是标准不一样而已 莫氏和维氏是可以单位转换的比如我们把大猩猩 旭硝子和肖特三种玻璃拿莫氏硬度计检测的话 最多只能知道三种玻璃硬度是在6到7之间 完全比较不小谁更硬 所以莫氏测量硬度接近的物质时不准确先说材质吧——看完刚才那段,似乎有一个概念了,就是在材质性能上:肖特&AGC&康宁&中端国产(如Glass)&低端国产(杂牌)旭硝子的手机屏幕用玻璃dragontrail 龙裔玻璃官网写的维氏硬度强化后精确到673,康宁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强化后可是701,明显大猩猩硬啊。武断地说旭硝子比康宁好是不科学滴。还有我来告诉你所谓最好的肖特玻璃专门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出的一款玻璃产品xensation(R)cover。他的官网可以查的到,加工前维氏硬度617,加工后681,而大猩猩能到700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买这三块玻璃 咱也划痕法,谁出了道子划痕谁认怂。========================================================================都说无图无真相 来来来 第一个是Dragontrail 旭硝子为索尼做屏幕的玻璃材料的力学参数看到了吧 维氏硬度增强后673再来是肖特玻璃 xensation(R)cover的具体参数强化后681对吧最后是康宁大猩猩的官方文档的参数维氏硬度对吧 强化后701你说谁硬 竭尽全力为大猩猩正名 就是希望大家能保证自己不被一些不专业的理论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 而且再三提醒你们玻璃硬的背后是脆!贴不贴膜我不管 反正我是不贴。10月11日更新 ========================================================刚才又看了看排名第一对于蓝宝石 钻石 金刚砂的一些介绍 我又去翻了翻研究了一下找了好久Apple watch屏幕供应商GT Advance的产品介绍 才疏学浅只找到一个投资分析师说的文章 我放到了参考资料中 里面说那个蓝宝石的维氏硬度能上2000 莫氏硬度为9比钻石更常见的东西也有,那就是金刚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虽然比钻石还是略差一点,但虐杀玻璃是绰绰有余,更要命的是,这玩意是散落在人间的,地上的几千粒沙土中保不齐就有个一两粒,所以你如果执意要把肖特玻璃做拖地实验,可能这次就没事,下次就毁了。更何况,蓝宝石的硬度(9)依然干不过金刚砂(9.5)。而答主说它还怕金刚砂 这是对的 金刚砂莫氏硬度是9.5 可是这货不是随便散落人间的 美国人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发现的 能达到这么大强度的金刚砂天然是很不容易产出来的 天然金刚砂的成分又不是很纯 硬度上还是不如蓝宝石 下表是GT Advanced的蓝宝石产品对比其他厂商的 大猩猩那一栏好像数据是老的 因为文档给的数据来源网址已经打不开了 实际还看我上面给的大猩猩的硬度参数GT的蓝宝石能做到2200 纯石英的只能做到1000 GT的蓝宝石能做到2200 纯石英的只能做到1000 同学们说我回答文不对题啊 我还是发表一下贴膜的观点通过以上的各种数据我们对现如今主流市场上多件的中高端智能机的玻璃材质有了深入了解 那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大猩猩以及其竞争对手的玻璃是非常耐艹的,小米4的奥氏体304热轧后硬度也就340-400区间(如果米4背后做成ipod classic那个样子绝对全是道子划痕)。所以不贴膜的情况下不接触沙子石头等物质,仅仅是拿手摸拿刀挂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很多同学问到底要不要贴膜 在我实际使用中来看 自己裸奔iphone 4出过两道能肉眼察觉到的深层划痕 ipad 2 代和iphone 5都是肉眼不明显看出来的划痕 不影响实际使用 屏幕点亮了也看不出刮痕 所以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经常处于的环境要接触到沙子石头等东西的话 或者你是个经常容易手滑的同学(比如我),那我还是劝你贴一张膜,如果你只是个天天蹲在电脑前的加班族,或者是个不会乱丢手机的细心的同学,那贴膜还真没啥用我其实也推荐玻璃膜 但是玻璃膜虽然硬度很高 但是还是一个问题 硬带来了脆 脆完了就是碎啊 我曾经买过Hori的玻璃贴膜 Hori他家最开始是贴PSV和3ds认识的 塑料手感很不错 市面上假的还蛮多的 他家原材料供货商是旭硝子 Hori能把它加工到很薄 手感很好 但是我换了两次
一摔就是碎 一摔就是碎 还好不会产生玻璃渣子 很安全
膜还很好贴 一点气泡也没有PS:我没说过维氏硬度和划痕无直接关系 维氏硬度也好莫氏硬度也好 不过就是一套硬度标准 硬度大的肯定会把硬度小的划伤不贴膜是个人习惯 实际上手机还是会被沙子什么的划伤的 我不贴膜只是觉得手机而已何必天天当个宝 要是天天坐办公室 手机接触不到沙子什么的贴也没什么意思 反而塑料的贴膜会让手机屏幕看起来很糟糕 PPS@章田野 同学提到他进出工地很多 不过手机也没什么肉眼一下就会发现的划痕 而且一般人生活接触金刚砂的几率很小 所以没有强迫症的同学们可以不要太担心 手机不贴膜也很耐艹 10月12日更新====================================================================对于有同学说仅仅凭借维氏硬度来证明防刮擦能力有悖于科学严谨性,这里我解释一下。1.维氏硬度和莫氏硬度说到底都是硬度单位,只不过莫氏是拿来估计一个值的,这个单位在矿业和宝石开采领域用的多一些,而相对于成品而言,维氏硬度(或者努氏硬度)更加适合。我参考的文档也没有一个会拿莫氏硬度来形容产品技术参数嘛。2.还有一点是因为我实在是不会学术搜索,没有找到肖特和旭硝子的刮擦实验论文,康宁到是找到了,但是没法横向对比拿出来也没啥用,下图是光镜下康宁大猩猩和普通玻璃的显微刮擦痕迹对比,第一个是最常见的玻璃,汽水瓶和窗户用的那种,第二个是普通的铝硅酸盐玻璃,后面是康宁特殊加工的铝硅酸盐玻璃,第一个只用了2牛的力就刮花了,实际使用会很明显,后面都用了7牛的力,康宁可以把划痕控制的非常小,即使屏幕收到刮痕也很难被肉眼发现。3.这里我只能比较玻璃的硬度,综合参数需要计算,说实话三家公司的技术参数已经不分伯仲了,实际选择玻璃膜的时候也不用非要考虑孰优孰劣,现在的技术来说玻璃做出花也不能保证非常刮擦又不容易断裂,大自然的规律还是没法避免的啊10月13日 更新====================================================================好激动啊 大家讨论贴膜越来越拼了 连
老师都开始做实验写答案了 不过这个实验结果说贴膜不会保护玻璃屏幕的观点我不认同 ,我认为玻璃膜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护手机屏幕,我来说一下我的解释。所以,我觉得钢化玻璃膜和普通膜相比,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价格贵了25倍,这性价比实在不高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力学系的应祖光教授说,膜贴在屏幕上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膜的四周如果是拉住的,相当于一张网一样的话,这个作用就会大一些。光贴在上面,主要起一个缓冲作用,零点几毫米的厚度能起的缓冲作用也是有限的。之前拿犀牛盾做实验,现在却反而说玻璃膜的效果不明显,犀牛盾是塑胶膜,不是我提到的任何一种玻璃,不是肖特不是旭硝子也不是康宁大猩猩,它是由剑桥的几个学生弄的一个kickstarter项目,因为看到测试地点都是台北市区所以我觉得团队里台湾人可能不少。 这是CHH上一位同学做的实验,对比犀牛盾与玻璃膜。玻璃膜能保护屏幕我认为是因为玻璃膜是可以碎的,玻璃膜的0.3mm厚度起不到缓冲是对的,但是玻璃膜应该是可以靠玉碎自我而保全屏幕的,手机屏幕朝下跌落时,首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贴膜,而普通膜由于材质是塑料,不会碎裂,直接把动能传递给手机屏幕,手机屏幕要承担跌落所造成的应变能。而贴了玻璃膜的手机,玻璃膜因为冲击而使其断裂,这个断裂是需要克服原子键的,克服原子键能会吸收应变能,间接的保护了手机玻璃,碎的事情交给膜。贴膜钢化膜而手机碎了的我也见过,应该是贴膜强度很不错而使得能量传递给手机屏幕,近而屏幕断裂。我自己买过三张玻璃膜,因为每次都是因为最后玻璃膜碎了才换的,都是玻璃膜碎了屏幕完好的,感谢替手机当了一枪的膜。参考资料. Corning Gorilla Glass Technical Materials. 2. [].ACG官网Dragontraili介绍 xensation玻璃肖特官网介绍 Fool 投资推荐网站 GT Advanced的数据来源
时隔半年的更新首先,感谢大家对这个答案的赞同与支持,本是无心插柳,却得到如此多的赞同,真的很感谢。很多朋友留言或私信问我推荐钢化膜,问的最多的便是iPhone6/6P,去年12月的时候我写过一次补充,当时全覆盖的技术还不成熟,所以我当时推荐了小一圈的非全覆盖,但时隔半年,全覆盖也能做的不错了,本文也该随之更新了,前两天在一位知友的邀请下,又专门为iPhone6/6P写了一篇答案【】。有两个型号值得提下,一个是Benks的【3D曲面】,一个是micimi的【环形EVA】,具体我会写在本文及另一篇文章的最后面。至于某些“利益相关”的商人,用大量马甲刷反对票,把我几千票的答案踩到了50票的后面,我也无力吐槽了(某店铺先是借我这篇答案发了一笔财,只不过我后来急于撇清关系,在文中添加声明,故导致五天之内排名迅速下跌,去年10月关注过的人大概都对经过有些许了解,不多说了)———————————————————————————————————————————(以下是原文部分,可适用于所有手机,不仅是iPhone)————————————————————我是分割线——————————————————作为一个玩智能手机的「折腾党」,刷过机、越过狱、修过排线、换过屏、大水果大三丧大火腿大乐金大狗摩大联想大粗粮大魅族大菊花往机如烟云纷纷过,铁打的双手流水的机,更是几乎给身边所有人贴过膜,练就了一身秒杀天桥祖传的贴膜神技,并且由于工作关系,试用过至少20家品牌的百十来款贴膜,我想我应该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先说结论:手机要不要贴膜?——贴不贴,看使用者的用手机的习惯和需求。(上面那句话是知乎小编建议我改过的,真实意见当然是“要贴”)个人建议贴膜,而且是贴优质的钢化玻璃膜,不建议贴塑料膜,或劣质的玻璃膜,很多人对贴膜的认识还处于塑料膜的范围,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好的钢化膜在手感和清晰度等方面是不亚于屏幕本身的。(下面这张图,一堆包装盒,只是为了证明我确实经手过无数贴膜而已,这些只是最近几天拆过还没来得及扔的,以及很早之前买过的塑料膜却一直没用上的,我没有收集包装的癖好,否则,能铺满一张床)(上方是玻璃膜、下方是塑料膜)一、首先要说一下莫氏硬度。贴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划痕,而对于划痕这件事来说,莫氏硬度是个最合适不过的参考指标,其定义就是「比较一种矿物是否会对另一种矿物造成刻划的痕迹,由此跟参考矿物比对得到硬度分级」。具体内容请参阅:。(又译摩氏硬度)结论很显然,莫氏硬度比屏幕材料高的东西就会造成屏幕划伤。而一般常见的东西中,指甲是2.5,铝、铜是3,普通铁是4-5,不锈钢是5.5,普通玻璃是6,康宁大猩猩玻璃是6.5,特种玻璃可接近7,石英(沙子的主要成份)是7,黄玉8,刚玉9(红、蓝宝石),钻石10。至于提到的其他参数,透光率顾名思义,就是透光率……你拿在手里一眼就能看出来了,理论上是越高越好,反射率理论上是越低越好,而由于贴膜都是薄层平面,所以折射率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注意:莫氏硬度不等于铅笔硬度,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用铅笔硬度来标识,你去某宝一搜,塑料膜硬度有4H、6H,玻璃膜有9H,那都是铅笔硬度,与莫氏硬度完全是两个概念,9H已经是此种标量的最高级了,但其实连莫氏4都不到,不过这并不算虚假宣传,我后面会细说。二、关于各种塑料贴膜。首先我是不推荐贴塑料膜的,不过出于对问题的尊重,还是介绍一下吧。优点:便宜,便宜,以及便宜,一般都在2块钱以内。当然也有人把塑料膜卖到几十上百,这是营销的艺术,和东西本身无关,不谈。优点都一样,缺点各不同,客气完了,开始揭短:1.高清膜:也叫高透膜,是街边、专卖店、淘宝上最常见的膜,也是塑料膜中唯一值得考虑的膜,优点是屏幕清晰,基本不会对屏幕显示造成多大影响,缺点是非常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用不了几下,屏幕就变成了世界地图。2.磨砂膜:唯一优点是手感较好,除此之外一无是处,现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的屏幕细腻度都达到甚至超过了「Retina」标准,贴上磨砂膜瞬间变成「大果粒」,那绝对是对屏幕的侮辱,要想不受磨砂膜影响,除非你屏幕的ppi低于150(具体内容请参阅:ppi),什么?防指纹?拜托,它那模糊的样子相当于涂满了指纹,如果这也叫防指纹的话,那么也可以说人死了就不怕生病了……(图就不上了,因为图片上看不出那么大的影响)3.镜面膜:效果有点类似于普通的镜子。镜子膜在膜中添加了一些特殊材料,可以让膜具有较高的反射光线的能力,所以这种膜在屏幕关闭时还可以当做镜子来用,对「熄屏美学」很加分。不过这种膜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由于因为膜的反射率高,所以在白天室外你就别想看清屏幕了,对着手机看看蓝天白云吧。(你确定你还能看见屏幕内容?)4.钻石膜:这是最莫名其妙的一种膜,直接就相当于满是划痕与污点的屏幕,可以百度搜一下图片看看,此图是星点比较多的类型,也有少一点的,不过大同小异。(撒满头皮屑一般的效果,居然有人觉得好看?)5.防窥膜:采用超微细百叶窗(MICROLOUVER)光学技术,使屏幕显示出的资料只能供给正面使用者阅读,从左右只能看到漆黑一片。这种膜的好处是当你查看某些私密内容时不用担心旁边的人会看见,坏处就是你自己侧一点(如拍照取景时)也看不见、无法多人共享屏幕、别人站在你身后仍然防不住……而且现在的屏幕工艺都在尽力追求「可视角度」,甚至连偏色都难以容忍,而这货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干脆来了个全黑,简直是反人类的产物。(不知你难不难受,反正我是难受死了)最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我一竿子打翻所有塑料膜的原因,就是它们的硬度,只有2-3,没错,再怎么加工、特制、地外科技,它的硬度也不会超过质量最差的铁制品,这也就意味着,能划伤它们的东西简直随处可见,钥匙、刀子、拉链头、扣子、笔尖……甚至,你用布使劲擦都能给它擦出划痕来。如果你贴的是塑料膜,就意味着使用一块几乎一直处于划伤状态的屏幕,两年之后揭开膜,屏幕光洁如新,然后你把手机淘汰了……到底是图什么呢?有句话说的好,用手机最爽的两个瞬间,一是拆开包装取出来的那一刻,二是下决心撕掉贴膜的那一刻——此即指塑料膜。三、再说说玻璃贴膜以及划痕那些事。这里的玻璃,是指真的玻璃,不包括有机玻璃or树脂or透明亚克力。既然是玻璃,硬度至少也有6,也就是说,钢铁是无法将玻璃划伤的(砸破不算),除非玻璃实在是太劣质。至于钢化膜,其实也是玻璃膜,只不过采用了特殊处理技术,使其硬度更高、韧性更强,但终归还是玻璃,直接拿在手里,一般人是很难看出区别的,只有实际测试,去划、去刮、去砸,才能看出区别。那么玻璃最怕什么呢?答案是沙子!(当然了,日常中是不会接触这么大片沙地的,但沙子作为建筑材料,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出现)(当然了,日常中是不会接触这么大片沙地的,但沙子作为建筑材料,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出现)沙子中的主要成份石英(二氧化硅SiO2)硬度高达7,而普通玻璃是不纯净的二氧化硅,硬度一般比石英要低,只有6多一点,这样一来沙子就成了玻璃的克星,一刮即败。衣服口袋里、包里,难免会钻进细小沙土,给屏幕添上一两道痕迹,最暴力莫过于手机屏幕朝下在地上拖行一段距离,那时的屏幕,划痕如细雨中的车窗,画面太美不敢看……如果想知道具体场面,请看Zealer的测试视频:,(不过那个时候品牌钢化膜还比较贵,现在要便宜很多了)即使是特种钢化玻璃(如康宁大猩猩),也只是优化了的二氧化硅(多为铝硅酸盐玻璃),硬度达到了6.5,已经接近了石英微粒的门槛,但也只是接近而已,无法达到7,也就是说,特种玻璃与普通玻璃在面对沙尘时,该划伤还是划伤,区别只不过是特种玻璃的划痕要更浅、更短罢了。(有些商家会故意搬出抗沙子的演示,比如在屏幕上撒沙子之类,纯属避重就轻,绝对不敢把屏幕扣在桌子上磨沙子的)现在很多手机的外屏都采用了特种钢化玻璃,那么结论已经得出了:它们抗刀、抗锯、抗钥匙,但是依旧无法免疫沙子,哪怕你再仔细,但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段子:手机在别人手里出事的概率会提升10倍,在你心不在焉时出事的概率会提升50倍)所以多加一层保护,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既然提到特种玻璃,自然少不了玻璃品牌商,比如全球最有名的美国的康宁(Corning),而与康宁大猩猩齐名甚至超越的产品有没有呢?也有。在这里提名两家,一家是德国的肖特(SCHOTT),一家是日本的旭硝子(AGC / Asahi Glass Company)。(按照业界习惯,一般康宁和肖特惯用中文译名,而AGC惯用英文缩写,下文略)就按知名度顺序,也是进驻国内市场的先后顺序来一一介绍吧康宁的特种玻璃——大猩猩(Gorilla Glass)康宁公司作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玻璃供应商,其实力自然强悍,尤其是与苹果公司合作之后,受乔帮主的营销神功暴击加成,大猩猩之名更是深入人心,其产品已经更新至第三代(上图左、中、右即一、二、三代的LOGO形象图),性能自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康宁公司作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玻璃供应商,其实力自然强悍,尤其是与苹果公司合作之后,受乔帮主的营销神功暴击加成,大猩猩之名更是深入人心,其产品已经更新至第三代(上图左、中、右即一、二、三代的LOGO形象图),性能自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康宁大猩猩三代在技术指标上,已是业内顶尖,但较高的成本与不高的量产能力,使其在对抗起AGC来显得捉襟见肋,而一代二代由于技术落后也基本无优势了。目前大猩猩三代多见于智能设备屏幕覆盖,至于玻璃贴膜厂商,由于受产量和成本的限制,几乎见不到三代的产品,多为用一代、二代借康宁之名而已(很多商家标为三代,实则使用一、二代)。所以,手机屏幕看中康宁还是比较靠谱的,但在钢化膜市场,康宁却多数有名无实。(只是说多数,不绝对)AGC的特种玻璃——龙迹(Dragontrail)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熟悉这个品牌了,几乎所有的日系手机包括SONY、夏普等大厂,以及三星的部分旗舰机型,包括国内的硬件怪兽小米手机,用的就是AGC玻璃。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熟悉这个品牌了,几乎所有的日系手机包括SONY、夏普等大厂,以及三星的部分旗舰机型,包括国内的硬件怪兽小米手机,用的就是AGC玻璃。(有人说三星比苹果的屏幕更容易摔碎,因此AGC不如康宁——前半句没错,但您考虑屏幕大小了吗?屏幕当然是越大越容易摔坏了)AGC龙迹问世,其综合性能(包括硬度、透光度、韧度等多方面)超过了康宁大猩猩一代、二代,略输于三代,而其成本的低廉,量产的能力,更是使其成为铝硅酸盐特种玻璃中的性价比冠军。(仅供参考:)2014年,AGC又推出了新产品龙迹X,号称叫板大猩猩三代,按以前的惯例,龙迹X超越猩三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至少不会输,但毕竟是刚刚研制出的新品,离量产还早,手机厂商都没用上,想让它登入贴膜市场,最快也要2015年,所以这个先不用想了……肖特的特种玻璃(Xensation Cover)德国肖特也算是业界的元老,有近130年的特种玻璃开发和生产的经验,结合德国玻璃工程专业,再加上德国人室女座强迫症般的品控,其综合性能达到近乎完美的均衡,但也因此,成本和产量都比较苛刻。据我了解,采用肖特玻璃做钢化膜原材料的厂商,寥寥无几,我只用过两家的东西,确实很好很强大,几乎无可挑剔,但也真的贵,动辙就100多。(我就是不告诉你们在哪买的,省得又有人说广告)(肖特玻璃的物理抗性测试,其实肖特0.15的韧性不仅如此,甚至是可以头尾对折的)康宁猩三的维氏强度(刚性指标)略强于肖特Xen,而肖特Xen的杨氏模量(弹性指标)要略胜一筹,其他各项数据也是互有胜负,综合性能二者差不多打平(细究的话,猩三似乎微胜一丢)。但这只是实验室结果,由于德国人对品控的把握实在是严格,导致实际流向市场的产品中,Xen的表现往往要高于猩三。而且,由于近期肖特提升了量产技术,其成本已降至低于猩三,逐渐有压迫康宁之势。在玻璃贴膜市场中,由于肖特玻璃均衡出色的性能,以及严格的品控,目前只有肖特玻璃能做到0.2mm以下(现已做到0.15mm左右),AGC做到0.2mm已是极限,再薄的话,残品率会很高,国产玻璃就更不用说了,而康宁三代玻璃,基本没有贴膜厂商在用,很多号称三代的其实都是一代二代。性能排名:肖特Xen=康宁猩三&AGC龙迹&康宁猩二&康宁猩一(AGC龙迹X由于未能量产,故不参与排名)性价比排名:AGC龙迹&肖特Xen&康宁猩三(一二代略)看来肖特玻璃是玻璃中的战斗机了,那有什么东西能击败它吗?有。钻石,硬度10。但是没有人会拿钻戒去划玻璃,万一输了呢……比钻石更常见的东西也有,那就是金刚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虽然比钻石还是略差一点,但虐杀玻璃是绰绰有余,更要命的是,这玩意是散落在人间的。还有,不要以为肖特康宁AGC就不怕沙子了,仍然怕,即使把硬度做到到非常接近7的程度(注:玻璃的硬度不可能超过纯石英,只能努力接近),与石英微粒大致平级,但即使是硬度相同,也依然能划出痕迹,只不过由于屏幕材质和石英微粒「同归于尽」,可以把划伤程度降至最轻的程度而已。三点五、在这里插一段,关于「蓝宝石」刚玉(三氧化二铝Al2O3),也就是红、蓝宝石的成份,硬度高达9,在这里用的是无色人造刚玉,物理属性是一样的,其硬度凌驾一切玻璃,包括那个玻璃杀手:石英。(切割玻璃用的玻璃刀,其刀头就是人造钻石或刚玉)在iPhone6发布之前,网上流传的「iPhone6将使用蓝宝石屏幕」指的就是这个。(「蓝宝石」不等于「蓝宝石玻璃」,后者只不过是某些厂商投机取巧,给自己的玻璃命名为「蓝宝石玻璃」,就像鱼翅炒饭里面没有鱼翅,而是厨子名叫鱼翅……)(人造刚玉)既然蓝宝石(刚玉)这么强悍,为什么没有被大量采用呢?因为蓝宝石要么就太贵了,要么就太脆了。我们都知道,硬度越高的东西,韧性越差,越容易被磕碎,蓝宝石也没能突破这个规律,虽然抗划能力傲视群「英」,但实在是经不起磕碰。而若为了解决这个易碎性,所牺耗费的工艺成本将是巨大的。所以说,蓝宝石目前仅适用摄像头玻璃的那种小面积防护,或者高档手表等奢侈品,而给手机这种民用消费品大面积覆盖整个屏幕是很不现实的,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没有任何厂家拿蓝宝石这么高贵的材料造手机贴膜这么草根的产品。更何况,蓝宝石的硬度(9)依然干不过金刚砂(9.5)。(感谢NoMercyTakuma指出,硬度9.5的金刚砂只能在人工制造中得到,而大自然中的金刚砂纯度不够,所以实际往往到不了这个硬度,蓝宝石论硬度还是很牛的。但贵依然存在,并不改变整体结论)下面言归正传四、论为啥要贴个玻璃膜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手机屏幕干不过石英、金刚砂,钢化玻璃膜同样也干不过石英、金刚砂,那我们为啥要贴个玻璃膜呢?因为多层膜,就是多条命嘛!再说直白一点,膜万一刮花了,撕掉换一张就是了,质量不错的玻璃膜也就三四十块钱的事情,最顶级的也不过百元,但屏幕刮花了呢?我见过很多裸奔主义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几个月过去都后悔莫及,至少也要为划痕烦恼,这一点,在裸奔主义者的答案下可以看到很多评论验证。虽然塑料膜比较便宜,但防划能力基本等于零,你如果想一直保持屏幕的光洁如新,有一点划痕就换,麻烦不说,最后花的钱未必比一张玻璃膜少。而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塑料膜不是手感体验极烂、就是视觉效果极烂、甚至二者兼烂。而玻璃膜是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基础上,单纯给屏幕多了一次满血复活的机会,这就是我推荐使用玻璃膜的原因。有些人说「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着的」这没错,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你们搞错了我贴膜的目的我贴膜不是为了供着手机,相反,是为了让它能承受更恶劣的使用环境,遇到意外时需要花费更低的成本。至于我为什么主张贴玻璃膜,而且不能是太垃圾的玻璃膜,就是因为在使手机更耐折腾的同时,尽可能地不影响视觉与手感,质量好的贴膜手感不亚于原装屏幕,绝不夸张。再顺带提一下关于防摔(防磕、防砸)。防摔也是大家贴膜的一个主要考虑目的,一般情况下,手机摔在地上,往往是外屏先碎、内屏完好,而贴上玻璃膜后,膜就变成了率先牺牲的「外外屏」,这正好满足了防摔性能的需求,因为膜先碎的话,就会吸收掉其临界范围内的全部冲击,保护屏幕。(其实后碎也会吸收一大部分)什么意思呢?用数字举个栗子吧(注:数值仅供参考,没有单位,没有反复实验测量,也烧不起那个钱,仅为说明问题、根据日常观察经验、用大概的大小比例而拟的数值,无所谓精确性)一般来说,玻璃膜的厚度要小于屏幕,假设屏幕的最高耐受力是100,玻璃膜是80,那么:当受到&80的冲击时,裸奔:完好无损,贴膜:完好无损当受到80-100之间的冲击时,裸奔:完好无损,贴膜:膜碎屏好当受到100-180的冲击时,裸奔:屏碎,贴膜:膜碎屏好当受到&180的冲击时,裸奔:屏碎,贴膜:膜碎屏碎可见,贴膜的话,在80-100这个范围,你会白白损失一张膜,而在100-180的范围,你挽救了你的屏幕!(考虑到现在的玻璃膜越来越薄,可能80这个数要改成70甚至60了)(图片来自micimi)有人说:你手机都淘汰了,屏幕却还是新的,这样值当吗?我想说:我宁可如此,也不愿手机还是新的,屏幕却先坏了选择玻璃膜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贴起来比塑料膜容易太多了!因为玻璃膜是硬的,所以你拿起来会很稳,更容易对正位置。另外,如果贴合是不小心粘上飞灰,在塑料膜下就是一个巨明显无比的气泡,而在玻璃膜下就不会有气泡,只有不明显的灰尘。当然,除非灰尘实在太大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一次贴合成功,因为如果再次揭起的话,新手经常会把玻璃掰断,或者不小心抠到里层的AB胶,或者由于揭起高度太大导致静电吸灰,如果经验足够的话可以避免或挽救这些问题,但又有几个人是贴膜Boy呢?这里有个小经验,就是在贴之前先不要撕掉保护层,而是先放在屏幕上比比位置,看看最完美的孔位对在哪里,然后再正式贴,以免贴歪了(感谢某店客服告诉我这一招,不过我不会告诉你们是哪家的)五、玻璃膜材质与规格先说材质吧——看完刚才那段,似乎有个大致概念了,就是在材质性能上:肖特=康宁三代&AGC龙迹&康宁二代&康宁一代&中端国产(南玻、洛玻)&低端国产(杂牌)没错,但是在价格上,也差不多是这个顺序。以最常见的规格(0.3mm 弧边 iPhone5)为例,最低价格含邮费大概在肖特50(顺带提一句,肖特一般不做这么厚的规格,因为竞争不过AGC,0.2mm以内的超薄规格才是其发挥特长之处,当然价格也会更高),康宁三代60,AGC36,康宁一代35,国产25,杂牌玻璃8.9,连防爆都没有的就是4.9。这差不多是正常销售的最低价格,当然材料市场是会有一定浮动的,所以成品也会有相应的浮动,但绝不会相差太多(注,一般屏幕越大越贵、厚度越薄越贵,iphone5是这个价格,各种巨屏NOTE就不要想了,0.3mm是这个价格,0.15mm就不要想了)。最终结论:注重极致体验选肖特,追求最优性价比选AGC,信任品牌选康宁,中端国产高不成低不就属鸡肋,价格没太大优势但质量差不少,至于杂牌玻璃,本人以亲身吐血经历建议你不要考虑,从4.9包邮这价格来看,你也可以想象卖的是个什么级别的东西,而售后更是想都不要想。(注意前面说的是玻璃材质的品牌,后面要说的才是贴膜品牌,一个是材料商,一个是成品商,相当于德清源、蒙牛和味多美、好利来的关系)(某杂牌4.9包邮)顺带提一句,上述三大品牌的玻璃,做手机膜的话,一般都会加一道电镀涂层的工艺,纳米不纳米就不细究了,但至少它对防指纹确实有一定效果,据本人平时的使用经验来看,比起塑料高清膜能减少60%-80%的程度,手感完爆,跟裸奔比起来,手感基本相当。再说切割工艺——这个比较简单,基本就分两种:直边切割、弧边切割直边切割纵截面:┌———————————————┒弧边切割纵截面:╭———————————————╮(由于字体不同,符号未必能完美表达,见下面的图吧……)区别就是,直边略微硌手但便宜一点,弧边手感好但稍贵一点。二者差价一般不会超过10%,而对于手感而言,也是各人各异,而且厚度越薄、影响也越小,我本人喜欢多花一点钱买弧边的。(图片来自Benks)再说厚度——厚度没啥可说的,就是厚度,市面从最厚的0.5mm到最薄的0.1mm都有,越厚越影响手感和透光,越薄越贵越不抗砸(但抗划能力是一样的)0.4mm以上,基本被淘汰了,太厚,已经影响触屏反应了。0.3mm是现在的主流入门厚度,性价比最高(AGC弧边40元左右),但看起来还是略厚一点,有些带物理按键的手机(果、星)会略微影响按键手感。0.2mm是现在的主流高品质,通透性、手感都属上佳,价格略贵(AGC弧边70元左右)。0.15mm是现在的最薄工艺,追求极致通透和手感的不差钱土豪专用,裂了直接换一张,价格较贵(AGC弧边100元左右)。0.1mm以下,目前仅存于某些品牌的虚标之中,一张A4纸才么厚,100张摞起来才1cm,这个厚度能当刀使了,想想也知道是夸张。六、目前商家惯用的噱头以及夸张宣传(实在对不起各位商家,要打脸了……)刚才最后说到厚度,这次就先说厚度吧——面对各路商家的各路货,我曾经拿着螺旋测微仪挨个测试遍,得出如下结论:1.没有任何一家的厚度是指的「玻璃+防爆胶」的总厚度,若以此为标准,所有商家全部虚标。2.较为诚实的商家,其厚度规格仅指玻璃的厚度,不包括防爆胶,而防爆胶的厚度一般是0.1-0.15mm,所以若论实际使用厚度,要再加上0.12左右(如标注0.3mm,实际使用的总厚度是0.42mm左右)(允许微小误差)。3.更多的商家,连玻璃本身的厚度也是虚标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算防爆胶,仅算玻璃,也是超过了标称厚度(比如标注0.2mm,实际单算玻璃就已经超过了0.3mm)。再说说硬度——1.很多商家都宣称自己的玻璃达到了「9H」,之前就说过了,这个9H其实是指的铅笔硬度,没错,就是HB铅笔中的那个H,而9H级,就是最硬的铅笔的级别——这撑死能有多硬?显然是不可能超过削笔刀(5)的。也就是说,但凡是块玻璃,统统都能达到9H以上,并且统统「爆表」。9H这个宣传点,虽然不是虚假宣传,但毫无意义。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不宣称自己9H,否则会很吃亏,会让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自己连9H都达不到。2.很多商家都用一段刀砍斧剁的视频或者GIF来证明自己的产品不怕刀划、不怕针刺、不怕钥匙、不怕剪子……刚才说过了,钢铁的莫氏硬度只有5-5.5,而玻璃最少也有6。也就是说,但凡是块玻璃,也都能做到这一点,窗子、水杯、镜子,随便试试就知道。(当然了,如果用刀子锲而不舍、反复不停、持之以恒、愚公移山般的划刮同一个地方,那很可能也会刮出痕迹,绳锯尚能木断,水滴且待石穿,故刀刮亦可璃伤啊)(图片来自耐尔金,对不起我只是借张图,不是故意黑你,大家都一样)再说说防指纹——很多商家的宣传方案是滴上一滴水,然后让水滴滚来滚去,表示屏幕不沾水,于是就「防指纹」了。无语,皮肤会分泌油脂,指纹是油性的,屏幕不沾水不代表不沾油脂。诚然,现在很多玻璃膜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指纹效果,但那也只能降低指纹的沾染程度,高级点的「电镀纳米涂层」能使指纹减轻80%左右,而且擦拭起来也变得更轻松(优点还是要承认的),但是,谁都无法做到完全不沾,像防水滴那样防指纹纯属胡说,几个小时不洗手,正常的油脂分泌,一定会留下指纹,只是深浅的区别。想彻底不沾指纹,请把手洗干净。再说说防紫外线——懒得复述广告了,请自行搜索或脑补。只说结论:第一,手机屏幕所发出紫外线的量,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第二,即使这忽略不计的微量,任何玻璃(包括屏幕本身)也能将其削减大半。如果这点微量的紫外线能对人造成伤害的话,那么我们站在阳光下,简直是沐浴在核爆炸中心。最后说说「抗蓝光」——忍不住单独给「抗蓝光」三个字加了引号,因为这一宣传点实在是太不靠谱了。什么?蓝光引起视网膜病变?蓝光导致近视眼?蓝光还还还致盲???居然还是「经科学研究」只要懂物理哪怕只懂三原色的,就能看出那些论述说来说去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说,槽点实在太多。看到宣传这一噱头的页面,有着莫名的厌恶感。就像……(对不起,我不再黑金坷垃了)。首先请回看抗紫外线那一段,同样的道理,如果手机屏幕的那点蓝光是有害的话,那么明亮千百倍的全谱太阳光早就闪瞎人眼了。所谓抗蓝光,并不是贴膜行业首创,而是眼镜行业发明的,是当初无力宣传而硬生生创造的新卖点。抗蓝光贴膜只是给玻璃染上一层黄褐色,这跟「护眼」没什么关系,你把屏幕整体亮度调低,同样有「护眼」效果,而且色彩还要更准确。至于有人觉得,屏幕偏黄色(暖色、色温低)会让人眼睛感觉不那么刺激,我想说,这一定是你在晚上临睡前得到的感觉。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陪伴人类的一直是自然光,越接近中午,光线越偏白(色温高),越接近傍晚,光线越偏黄(色温低),而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篝火/烛光的颜色是最偏黄甚至偏红的。所以这导致了人体对色温的反应是,色温越高(冷色、偏蓝),则精神越兴奋,色温越低(暖色、偏黄),则精神越松懈,所以晚上临睡时你觉得暖色舒服,因为那更接近你千万年进化来的临睡时的篝火、烛光的颜色。下图是工作环境与入睡环境的灯光颜色对比,快睡觉时看到黄光当然会觉得舒服,但如果大白天你看到这种偏黄光,暖色,反而觉得昏昏欲睡,相比之下,白光会更让人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左:办公室/会议室,右:卧室)(左:办公室/会议室,右:卧室)咳……扯的有点远了……所谓的抗蓝光护眼,无非就是把纯白色给弄成了黄褐色,让你精神放松or犯困罢了。这个功能随便找个调节色彩平衡的软件就能实现(如安卓的Screen Adjuster)。再说,如果蓝光真的那么有害,夏普、JDI、三星、LG等各大顶尖屏幕厂商这些年来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卖点居然没有一个屏幕厂商看到?没有大肆宣传?难道尖端科技掌握在贴膜小厂手里?有点扯远了……毕竟只是噱头,东西不会因为多个噱头,质量就变差了,上面那些纯属吐槽,不要影响到商品选择,看到抗蓝光这噱头的时候,直接略过就好,当没看到……七、各大品牌印象有人要问,你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厚度大家都虚标、9H大家都能达到、防指纹大家都做不到、防紫外线、防蓝光也都没有意义,那还挑选个啥啊?问的好,这就是网购挑选的难处,材质、规格,在第五段已经说过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最能区分档次的「软」指标,如手感、透光度、虚标程度,这些东西在照片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只有东西真的到你手上之后才能品出优劣,甚至有些指标,需要两块放在一起对比,才能看出来(所以我对那些敢在实体店铺货、并且能摆出样品让顾客试手的品牌,会多一些好感)。本人由于工作关系,曾经游荡过京城很多手机营业厅(移动、联通、迪信通之类),也参加过N多网络品牌的试用,经老衲「染指」的品牌,已经屈指不可数了。下面简单评价一下x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品牌:先把在厚度上不虚标的,也就是它标的厚度确切等于玻璃厚度的(允许微小误差):(注,排名无先后顺序,纯粹想到谁说谁)Benks(邦克仕)该领域起步较早,以AGC为主,兼康宁,适配型号多,在网上平台和实体营销都有较大名气,缺点是价格较高、仿冒品最多(上百家加盟店、专营店,难以判断),而官方直营店存在感弱,埋在众多代理商里面几乎找不到……代理商众多,实体店售价高于网店。Nillkin(耐尔金)成熟商家,产品线丰富,基本就是规模缩小了的邦克仕,有一定数量的代理商,以AGC玻璃为主,亦有实体经营,很多苹果专卖店、迪信通手机卖场均可以见其踪影。缺点也是价格较高,代理商较杂,实体店售价高于网店。MICIMI(米西米)实体店开的网络分店,以AGC玻璃为主,兼肖特,网上只有直营店所以服务很不错,经常做促销性价比也还可以,缺点适配型号较少,供货量也有限。实体店有众多代理,北京移动/联通营业厅可见其踪影,门店价格高于网店。MOMAX(摩米士)新兴网店,质量好,性价比尚可,产品线尚可,中规中矩,缺点也是中规中矩,没啥特别的优点……TORRAS(图拉斯)以国产中端玻璃为主,0.2mm的性价比尚可,毕竟价格要低于进口玻璃,0.3mm略坑,比起上述品牌来没有什么优势。算是主打中低端吧。Remax(睿量)同上,以牺牲玻璃材质换取低价低厚度,也是一种选择FEELYMOS(非尼膜属)以康宁玻璃为主(第几代未知),质量不错,缺点是宣传过于花哨,由于是有代表性的康宁材质,所以提上来单说。至于其他品牌,有些我不了解,不敢妄评,有些有较为严重的虚标,具体品牌就不列举了,0.3的居然敢标0.1,更有甚者会用国产普通玻璃来号称AGC、康宁等特种玻璃,虽然这些品牌中,有的质量尚佳,有的性价比也尚可,但你根本不知道你会买到什么规格的产品,对于消费体验而言,实在有些恼火,愿意尝试的,可以一赌运气……最近有很多评论问推荐iphone6的贴膜,在这里我统一给个建议(请注意看更新部分):品牌是次要的,首先要注意的是这一点:iphone6/6Plus的手机正面面板是弧形的(诺记Lumia的很多型号、三星S3、Note2、Note4、LGG2、小米Note等机型也有如此弧面,只是程度不同),任何钢化玻璃膜都无法贴满整个面板,都会在周围留下一圈空隙,如果贴满的话,四周一圈就会悬起来,丑、容易磕碎、容易进灰,现在iphone6已经出来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各个厂家都改进了几次工艺,能拿到的最新的货应该已经是大到不能再大了,一般是左右刚好覆盖屏幕显示部分。————————————————重要更新————————————————去年(2014)12月的时候,我曾经写过目前全覆盖贴膜的诸多缺点,建议大家选择非全覆盖,而事隔几个月,工艺技术自然是在发展。当时关注过的Benks和MICIMI,在今年(2015)4月分别上架了自家的新品,是目前相对理想的两种代表,分别说明一下:1.Benks的「3D曲面」顾名思义,就是把钢化膜真正给弄成了弯的,边缘是整体向下弧的,而不是一般的2.5D打磨,我实在是懒得写太多描述了,直接搬来页面详情大家看吧 ,算上优惠券是188元(源自Benks旗舰店)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拥有和原机边缘十分接近的圆润手感,“在理想状况下”应该是市面上手感最好的钢化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强调“在理想状况下”呢?——因为每台iPhone手机的弧度是不一样的,它是存在一定公差的。科普链接:因此,除非你的运气很好,手机本身的弧度和该3D曲面膜的弧度刚好一致,或者误差极小,那么该贴膜的效果会很完美,但如果手机的“弧度偏大”(准确说法是打磨程度高),那么仍然要面对翘边、进灰的烦恼,如果“弧度偏小”(打磨程度低),那么就更麻烦,靠近边缘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消不掉的气泡。于是这成了一个拼人品的事情……还有,虽然知乎用户的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但我还是要说,3D曲面的钢化膜实在是太贵了……确实,3D热弯比2.5D打磨的成本要贵很多,B家这货贵有贵的理由,但是188元的价格,膜保护屏,谁来保护膜呢?如果真是不差钱的土豪,花700元换个屏大概也无所谓吧……2.MICIMI的「环形EVA」乍一看不知所云的高大上,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科技,而是早就有的屏幕贴合的工艺,屏幕外缘垫一圈压敏胶,粘固之余还可起到缓冲、隔尘的作用,同样是直接搬页面,算上优惠券是68元(源自MICIMI旗舰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对朴实的解决方案,外部的一圈仿照「非全贴合屏幕」,而内部的方形又仿照「全贴合屏幕」,二者之间的过渡区恰好又避开了感光孔的水印现象(恨死旧款的水印了)。压敏胶以3M/Nippa/Tapex为上乘。M家只是将本属于触摸屏的贴合工艺搬到贴膜上了而已。(话说为什么叫“EVA”,不叫“压敏胶”,大概是因为:)(顺便,EVA不完全等同于压敏胶,我是知道的,喜欢抠字眼的朋友,求放过)在边缘手感上,比起市面的多数全覆盖产品提升不明显,毫无悬念地输给Benks的3D曲面,但其工艺简单,具有成本优势,使其能够以几乎1/3价格(68元)推向市场,而且对于手机弧度公差的适应性也要更强。另外,可能是表面镀层工艺更为考究,如果不看边缘,只比较表面手感的话,其实M家还要略胜一筹的,其顺滑程度不仅超过了B家,甚至比iPhone原屏都强——但是,摸到边缘就完蛋了,请原谅我重复这个缺点,因为我不喜欢用手机壳,所以边缘的过渡十分突兀,但如果有壳的话,其实基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关于这两款产品,我实在懒得贴图了,而且没有超微距镜头拍照片也基本看不出区别,什么?让我画示意图?咳咳……等我再酝酿酝酿……)总结一下对比:边缘手感:3D vs 2.5D,不带壳Benks完胜,可秒整个市场,带壳的话基本无区别。表面手感:MICIMI略胜,个人感觉,手很干净或很脏的时候基本无区别,说脏不脏的时候区别最为明显,这个可能会因人而异,而且由于都是新货,持久性也未知。贴合度:看脸。由于手机公差的问题,所以理论上MICIMI比Benks的适应面要广,但对于某一台手机而言基本就是看运气了。透光度:理论上0.2mm的Benks应该是略胜于0.27mm的MICIMI,但实际差距微乎其微,可以不考虑,另外MICIMI似乎也要出0.2mm版本的。坚固度:和前一条相反,这次理论上是0.27mm的MICIMI略胜,透光度和坚固度无法兼得,另外,如果真摔太狠,再厚的膜也没用。价格:68元 vs 188元(均含优惠券),MICIMI完胜,但仅限于当前价格,后续变化未知。(我知道这里土豪多,所以把价格排到了最后)———————————————————我是分割线———————————————————(正文完)尾记:本文的初稿有很多不严谨之处,文风粗犷,结论过于绝对,且受水平、经验所限,对某些品牌的评论有失公正,现已全部改正,并真诚表示道歉,希望本文的转载者随同修改,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用手机最爽的二个时刻1 第一次握住,开机2 终于下决心让套套和膜彻底滚蛋
你不觉得让手机的屏幕随着手机一起慢慢变老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吗?
贴不贴膜,是要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和体验来选择的。我通过几个小实验,以及日常使用经验来说想对手机贴膜的个人看法。手机贴膜从200一张,用到后来的2块一张,再到后来的裸奔。膜对手机屏幕的保护作用其实是被夸大的,贴膜更多是种心理安慰,和情怀...读大学时iphone3G、工作第一笔工资买的iphone4,拆开盒子时的小心翼翼,从膜到套子都给它最好的保护。那时候一台手机可能就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个月的工资。每次拿下泛黄略显油腻的外壳后,拿着外壳崭新的手机,想想还有点小激动。但到后来,学坏了。身边充斥着握感、体验这样的词,半跟风地撕了膜丢了壳。手机基本也就一年一换。 对退役下来的机器大多都当二手给卖了。(只卖iphone,因为安卓系统恢复出厂、重刷还是清理不干净信息,不安全就不卖了。这个以后另外写一篇吧),按朋友的说法是:手机就像处女。不管保护的再好,6来了4就会被淘汰。女人40了,是不是处女又能怎么样呢。扯远了,还是继续说膜吧。很多人大谈NTSC色域、鲜艳度、死亡对角、屏幕通透感,对于国产手机都有着苛刻的要求。但厂商好不容易,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提高精度、一点一点的技术提升最后不都被你一张膜贴回解放前。特别是那些镜面膜、防窥膜、头皮屑膜,这怎么能仍受的显示体验啊,看久了我都感觉氪金狗眼会瞎。手机贴膜,说白了就是塑料薄膜。早期的PP、PVC材料已被淘汰,PET材质是目前品牌贴膜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材料。它具有强度高、透明、光泽度好等特点。另外,ARM膜也是市面上常见手机贴膜中,较好的一种材料。它的特点是高透、反光少,而且耐划伤,但成本也要高。一般用户在选择手机膜的时候,最关注的是膜的透光率和耐磨耐划性。但这两个关键指标,目前没有相关的标准。实验一:手机膜透光率测试我从市场上随机买了7款不同的手机膜(不涉及具体品牌):某手机专柜买的100块高清膜、数码港买的30块高清膜、地摊上贴膜小哥卖的10块钱高清膜、30块的磨砂膜、20块防窥膜、25块镜面膜、20块钻石膜。这些膜包装上标注的透光率在97.5%~99%之间。外加一张用了4个月,已经划得惨不忍睹的膜,一起做了透光率的检测。这些膜包装上标注的透光率在97.5%~99%之间。外加一张用了4个月,已经划得惨不忍睹的膜,一起做了透光率的检测。实验结果的透光率都与包装上标注的不符。其中一款标注透光率99%的防窥膜,实际结果只有49.6%,比使用了4个月的旧膜还要差。但从光学的角度讲,透过率99%是不太可能达到的。现在用在专业摄像机上最好的光学玻璃透过率也不超过98%。但从光学的角度讲,透过率99%是不太可能达到的。现在用在专业摄像机上最好的光学玻璃透过率也不超过98%。实验二:手机膜抗击打测试很多人说,贴了膜的手机屏不容易碎。我也被这广告惊呆了。这款叫做犀牛盾的手机膜号称世界上最强的手机膜,贴上以后防磨耐划,就连榔头砸也没事。好贵好贵,前后一套膜花了255块。这膜的厚度为0.33mm比普通的膜厚了一倍。好贵好贵,前后一套膜花了255块。这膜的厚度为0.33mm比普通的膜厚了一倍。跟它广告中展示的一样,我找了两块iphone4的屏幕,分别贴上了犀牛盾超强手机膜和10块钱的普通手机膜。从10cm的高度,让255g小球坠落。跟它广告中展示的一样,我找了两块iphone4的屏幕,分别贴上了犀牛盾超强手机膜和10块钱的普通手机膜。从10cm的高度,让255g小球坠落。结果:两块屏幕都碎了,只是贴了犀牛盾的屏幕裂的小一点。裂得再小,这屏幕也得换了呀...降低难度,换成95g的小一号的钢球进行测试。从10cm的高度坠落小球,降低难度,换成95g的小一号的钢球进行测试。从10cm的高度坠落小球,贴普通膜的屏幕碎了,犀牛盾的膜没碎。继续折腾,把95g小球的坠落高度提高到25cm,这是贴有犀牛盾超强钢化膜的屏幕也碎了。所以,我觉得钢化玻璃膜和普通膜相比,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价格贵了25倍,这性价比实在不高啊。所以,我觉得钢化玻璃膜和普通膜相比,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价格贵了25倍,这性价比实在不高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力学系的应祖光教授说,膜贴在屏幕上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膜的四周如果是拉住的,相当于一张网一样的话,这个作用就会大一些。光贴在上面,主要起一个缓冲作用,零点几毫米的厚度能起的缓冲作用也是有限的。实验三:手机屏耐磨测试现在主流的手机屏幕,在防划耐摔上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了。从对照表看,手机屏幕的物抗已经很高了。用钥匙和小刀都无法在iphone4和三星S3的屏幕上留下划痕。最后是很畜生的用砂纸,才把屏幕报废掉。最后是很畜生的用砂纸,才把屏幕报废掉。像很多答案中提到的,能在屏幕上留下划痕的不是小刀之类的金属,最多的是空气中的尘埃、砂砾。虽然我没觉得空气中的尘埃多到能分分钟毁掉手机屏幕,但我平常最多的划痕都是放在口袋中莫名其妙划到的。这个平时注意点问题不是很大,偶尔有几条细微划痕还是在接受范围之内。像很多答案中提到的,能在屏幕上留下划痕的不是小刀之类的金属,最多的是空气中的尘埃、砂砾。虽然我没觉得空气中的尘埃多到能分分钟毁掉手机屏幕,但我平常最多的划痕都是放在口袋中莫名其妙划到的。这个平时注意点问题不是很大,偶尔有几条细微划痕还是在接受范围之内。实验四:手机屏耐摔测试模拟手机从口袋中跌落,离地大概有70cm高。iphone和S3屏幕朝下反反复复丢了三次,都没摔坏屏幕。继续摔,从160cm的高度坠落,模拟打电话的时候手滑了。继续摔,从160cm的高度坠落,模拟打电话的时候手滑了。iphone反复摔了3次都没事,三星摔到第二次的时候终于把屏幕给摔碎了。iphone反复摔了3次都没事,三星摔到第二次的时候终于把屏幕给摔碎了。在我无数次手机掉地上的经验看,比屏幕更容易损坏的是边框。所以很多人会给手机套个壳,或加个边框。但有会出现像手感不好、影响信号这样的问题。在我无数次手机掉地上的经验看,比屏幕更容易损坏的是边框。所以很多人会给手机套个壳,或加个边框。但有会出现像手感不好、影响信号这样的问题。所以贴不贴膜、套不套壳都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使用习惯来看。在牺牲手感、视觉体验获得对手机的保护上找到一个你能接受的平衡点。以上只是一些,男生的看法。很多女孩子自动电子产品破坏属性的不在讨论范围内;像坐我旁边萌萌哒后期妹纸,就自带没指纹属性,三天两头手滑的。光报废的金属边框就一对。另外,对于那种可爱的好看的手机壳毫无抵抗的孩子也不在讨论范围内...另外,对于那种可爱的好看的手机壳毫无抵抗的孩子也不在讨论范围内...那些年,碎掉的手机...自己动手改造了下。效果还是蛮酷的。(但这个要贴个膜或者加个透明壳,不然容易划到手。)最后,整点不开心的事情让大家高兴下。裸奔爱好者...让你装逼让你碎....新的一台就不这么风骚了,老板坚持要送我一张钢化膜...那就贴着吧。但Home键旁边这不规则的形状让强迫症的小孩好难受...新的一台就不这么风骚了,老板坚持要送我一张钢化膜...那就贴着吧。但Home键旁边这不规则的形状让强迫症的小孩好难受...而且由于iphone6的屏幕带有略微弧度,让贴膜Boy欲哭无泪。虽然屏幕膜设计上比屏幕要小,但边上还是有细微没贴合的缝隙。打电话的时候,偶尔会有头发戳进去...而且由于iphone6的屏幕带有略微弧度,让贴膜Boy欲哭无泪。虽然屏幕膜设计上比屏幕要小,但边上还是有细微没贴合的缝隙。打电话的时候,偶尔会有头发戳进去...结论:要爽,就裸奔!贴不贴,看心情!
我想说上次我特牛逼的想自己贴膜,撕下1号膜,贴上,再撕下2号膜,嗒嗒~完成,哇靠倍儿清楚嘿,贵的膜果然不一样,特别高清,美了好久,还跟同事炫耀下回贴膜直接找我。用了几个月后发现还没划痕,质量不用这么好吧?就想换掉,然后就怎么找膜的边缘想揭下来都找不到,甚至动用了针、指甲刀等 工具也没找到,依然无懈可击,感叹这膜质量也太好了,也罢,就再贴一层吧。贴完以后我发现。贴上膜的屏幕是不可能严丝合缝没有贴膜痕迹的,等等···好像哪里不对···尼玛上次我根本就没贴上,连着2号膜一起撕掉了···尼玛···这件事就沦为了我同事的笑柄,并流传至今
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必要贴膜的,主要出于两点原因:1.他们高估了自己揭掉旧膜换新膜的动力。2.他们低估了自己对屏幕划痕的忍耐力。由于贴膜的耐划程度比原屏幕低得多,视觉效果也差不少。所以这些人贴膜之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常年用一块手感差布满划痕反光严重显示效果变差的屏幕。 那什么样的人需要贴膜呢?1.不太爱惜手机,经常会使手机和6H以上硬度的物体接触。2.希望手机用几年之后成色还跟新的差不多以方便卖个高价。——————————————————————评论区
提到了玻璃膜,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优点有:1.触摸手感好。2.比塑料膜耐划,但是估计也就和原屏差不多。3.受到冲击时可以吸收应力,减少屏幕损坏的风险。但这么好的东西也是有缺点的:1.贴的难度比塑料大,毕竟玻璃比较脆弱。2.单张价格比塑料膜高的多,不能像塑料的那样买十几张自己贴着玩。3.依然没解决降低透光度增加反光的问题。—————————————————————— 突然又想到一点,很多贴膜刚贴上去很好,但是贴上一两年再揭掉就会在屏幕上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非常难看,必须换屏才能解决。我估计这是由于有机物老化引起的。所以贴膜前务必三思。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给所有员工每人发了台手机,挺大,5.5寸屏。接下来的几天里,一些员工总是发一些贴膜、手机壳之类的团购邮件,到后来我部门十几个人只有我没有买贴膜和手机壳,其他人人手一张,而且都是都是那种15,20块一张的膜,我都没关注是什么牌子的。好几个人问我为什么不买,我说这种挺便宜的膜,贴了还不如不贴,影响手感。于是他们就问到,一张手机的贴膜,难道还有很贵的?我把我的iPhone5s屏幕给他们看,但他们都看不出来我贴了膜,当我再三确认我确实贴了膜之后,他们转而把刚买的膜和手机给我,让我给他们贴,于是某天下班后我在会议室当了两个小时的祖传贴膜小哥。我是个数码控,我的很多设备更换频率很高,但我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有着非常良好的使用习惯,出二手的时候成色很好。我从来没有摔过手机,我也没有在什么环境很恶劣的地方频繁使用手机,但是我还是在入手iphone的第二天就买了张一百多的贴膜,贴上去之后除了增加指纹,灯光下有点反光外,对我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外人完全看不出来我的屏幕贴膜了。我甚至还买了背膜,手机背面也全都贴上。所以到现在一年的使用下来,基本全新,但是在边框上,还是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磕出了一个小口子,背膜上也有很多划痕,因为我从不用手机壳。但是据我观察,生活中的人用手机壳甚至比贴膜更多。知乎上的人都收入高,apple care随便买,屏幕摔了直接换,手机不用了直接买新;知乎上的Geek都动手能力强,屏幕裂了自己换,排线整得服服帖帖;而我为什么贴膜呢?因为我对数码产品有点偏执,外型上让我不爽我就不想用了,而且二手成色好。而我的同事们为什么一定要贴膜呢?因为他们的手机随时可能掉地上,他们的手机放兜里会跟钥匙摩擦,他们的手机会被他们的宝宝们摔得屏幕开花,他们没听说过apple care,他们的手机屏幕裂了甚至还问我是可以保修还是自己找人修,他们的屏幕裂了他们还在继续用。没有多少人能够自己动手修手机,没有多少人能够保证自己屏幕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没有多少人能够豪爽的说我的手机屏幕有了一道划痕,我去买新的用。大部分人都会面临着各种意外给屏幕带来的损害,但他们可能完全体会不到贴了个膜之后带来的那点手感损失。微博和菜场是两个世界知乎和街头,也是两个世界。
6使用2个月答:回来自打半边脸。入手6后裸奔了两个礼拜,在办公椅左右的高度跌了两次,在两个角分别凹了两个小坑,于是紧急带了套。至于屏幕还是裸着的。为避免脑抽使用时都会养成戴着手机绳的习惯。4S使用2年答:买了半年后脑抽飞到石路上的小痕:下图“答”字右上角那个小白点就是在反光的时候会见到的,有时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尽量不要脑抽。用了两年多后,现在的状态。正面的浅痕,除非在黑屏反光下仔细看,平时不影响使用。这照片是用傻瓜机对焦了很久才拍出来的。侧面和背面就伤痕累累了,不管你忽不忽,反正我是忽略了。我不是在黑啊。有些人即使有痕也不介意的,例如我,打算今年年底新一代出来的时候入手,依旧裸奔。有些人也许会介意。所以将这个事实呈现出来,供大家按自己的三观判断。使用1.5年答:看到今天有人点赞特意更新一下,再过了这半年中,可怜的iPhone已被我跌了5-10次不等,使用不注意之际,背面已经有了颇多刮痕,但值得称赞的是,正面除了之前脑抽导致的小刮痕外还是很平整的。使用1年答:没贴膜用了差不多一年了,手机钥匙一齐放都没事,擦掉指纹就像新机一样,就是前段时间一下脑抽把它飞出去几米远的石路上,就有了一个很小的细痕。
贴膜是为了以后不要了出二手机能卖个好价钱。如果不卖不贴膜也无所谓。反正有没有划痕都是自己用。我自己以前做模具的,反正如果不贴膜,三天屏幕必划,一周后开始进入面目全非阶段。为什么,因为就大猩猩那硬度连空气中最简单的石英尘埃都比不过,何况是砂纸打磨散落在空气中的尘埃。贴不贴膜,看一个人的工作环境。有人工作的地方那叫一个干净,自然不会有什么划痕。如果你一直要去工地,呵呵,那屏幕还是贴钢化玻璃膜为好。不知道上面那些高票是怎么来的。就没有一个人说到点子上。
任何电子产品都不贴膜贴膜手感不好,视觉效果也要差。用起来体验起码打个对折吧。我用手机顶多用三年,换成智能机后,手机基本是一年半到两年一换,为了避免在换手机时候撕掉膜拆掉壳,手机几乎还是全新的这种情况,果断不贴膜。跟划痕比起来,我更在乎自己用得爽不爽另外:完全想不通给任何东西都要贴膜的,甚至遥控器、kindle,这是为了什么啊!!(咆哮)回答里有人贴图表示自己贴了膜以后,膜上面有很多划痕,说明膜帮手机挡住了好多划伤这个……是因为膜没有手机耐磨吧。手机裸跑未必会有那么多划痕
不要,划坏就换。
手机打,版面乱勿怪。首先强调一点:根据我的经验和知识,任何玻璃类的手机屏幕都会刮花。先贴一张莫氏硬度表。沙子和灰尘,无论是大到金字塔的石头小到浮尘,主要成分是SiO2,即二氧化硅,硬度等级大概是7。玻璃也在这个等级上,康宁的大猩猩一二三代,本质上还是玻璃,硬度区别不大。当两个硬度接近的材料放到你的裤兜里摩擦时候,光滑的屏幕玻璃碰到接触面很小的沙子和灰尘,两个互相磨损,但沙子和灰尘可是不花钱的。去年的时候,好多评测还喜欢拿刀子使劲刮屏幕玻璃,证明屏幕确实耐操。但事实上,度娘一下你就知道,铁的莫氏硬度才5.5左右,不信你拿个铅笔刀去刮窗户玻璃,不是什么大猩猩也一样没划痕 。上面的数据告诉我们,不贴膜=划痕,深浅看你的使用习惯和环境。下面谈谈成本问题。作为一个靠修手机吃饭的x丝,我见过无数坏屏幕。就现在的手机来说,全贴合屏幕几乎已经成为了标配。这意味着坏掉一块屏幕,哪怕仅仅是触控玻璃裂了,也要买整块总成。价格?就算在x宝买一个绝对不是原装的后压总成,也要300软妹币左右。按照正常的剧情,到了这里,我该讲塑料贴膜和玻璃贴膜的组成,硬度和区别了。不过我决定直接讲玻璃膜,因为我被塑料膜坑的不愿再提,或者说玻璃膜实在太优秀了。大概一年之前,市面有了玻璃膜这种产品。在当时,这还是一种高端配件,几个国外配件品牌的产品售价均为三位数。本人当时不禁感叹:肯定有人会给这贴膜再贴一层膜。后来事实证明,我忽视了国内厂商压缩成本和仿制的实力。现在我手里的Nexus5,这一个比较小众的机型,贴的就是x宝随处可见的9.9包邮的玻璃膜,一月不见划痕,换一个屏幕的钱能换30个玻璃膜。无论手感还是耐磨,都不比没贴膜的屏幕差,且成本低。综上,除非不差钱一年一到若干换手机,否则建议上个玻璃膜体验后决定。第一次回答,不知道知乎有什么收笔的句型比(ti)较(sheng)常(bi)见(ge)。
作为一个与贴膜做了多年生死搏斗的人,我觉得得回答一下。那些不差钱,随时可以换 N 个手机的人,或者完全不在意自己的 iPhone 的受损啊显示效果的人,不在讨论范围内,我先假设大家都是想要爱护机器,有一定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先说结论:真的还是不贴的好。现在市面上贴膜大致分两种吧,第一种是普通的那种软的贴膜,第二种是玻璃膜。第一种,那种软的膜,还能细分到什么高透膜,磨砂膜,镜面膜,闪光膜不一而足。我贴膜都是自己贴的,没有一百张,几十张总有了。这些个膜,几十块几块的没什么区别,我一般一买就好多张一块买,一来贴歪了,进灰了可以立马撕了重换,二来用了一阵,不爽了撕了再贴新的。除了高透膜,其它几种膜都太扯淡,直接影响手感和显示效果的都。即使高透膜还是影响手感的,还特别容易留指纹,极其闹心。这些个膜,虽然便宜,但是效果真的很差,大多数人又不自己贴,往往有划痕了,或者边角翘起来了或者怎么滴,也不去换,iPhone 最大的门面,效果直接打了 N 折,亏不亏?第二种,近几年火起来的,玻璃膜。我用过的就是当中比较有名的 Spigen 的 glas.t 和 glas.tr 还有 glas.tr 升级版。。。玻璃膜的好处就是显示效果,屏幕触摸手感,完全没的说。但是坏处首先是太厚,贴完之后,home 键就相当于是凹下去的,按 home 键的手感就差了很多了。(我也不喜欢附送的一些什么 home 贴)。其次就是玻璃膜附着在屏幕的那一面,是一层软橡胶,这东西最边缘那圈,容易沾灰,尤其在白色 iPhone 上 ,也挺闹心的。还有就是贵啊。。。这一块玻璃膜,就是一百好几十,为了我这 iPhone 5,我一共买过三四块吧,有贴坏的,有摔裂的,不一而足。所以,隆重推出我现在的解决方案: 完全不贴膜!那摔了,花了各种意外发生了,怎么办?!直接换屏幕!前面也很多人说了,iPhone 本身屏幕质量就很好,不是那么容易出事的。所以需要换屏幕的概率不大。我上个月就换了,因为屏幕被我摔花了。。。淘宝买块屏幕,花了450,你要知道,两三块玻璃膜就是这个价了,真不贵,还一并把 Home 键换了,换屏幕需要的小工具,教程一般卖家也都会提供。给大家稍微说下怎么换屏幕,免得大家觉得不现实。底部两个螺丝卸了,用吸盘把屏幕吸起来,就成这样了。然后把屏幕的几根排线拆了,屏幕就能取下来了。然后我那次是顺便一起把电池也换了,解决了困扰我多时的电池不给力问题,重获新生。然后把屏幕的几根排线拆了,屏幕就能取下来了。然后我那次是顺便一起把电池也换了,解决了困扰我多时的电池不给力问题,重获新生。再换上新买来的屏幕,原路装回去,一切 ok。有人可能觉得自己 DIY 水平不够,但是我想说,这个难度比你把一块玻璃膜无尘地贴好,贴准,高不了多少,甚至还低。整个过程,如果不换电池,我觉得初学者10多分钟也能搞定了。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从贴膜的深渊中解脱。。。完。====================================================================编辑:鉴于有人怀疑我淘宝买的电池和屏幕的正宗与否,我把电池的价格去掉了,屏幕的“原装”二字也去掉了,这个我也没法证明,一来我也不是苹果工作人员,二来我也不是卖这个的,所以如果大家要买,得依靠自己的判断。
本来想换iPhone6 但是鉴于我入手过的4s 5s 都用了一个月给了别人。。想想还是作罢。但是又贪恋6的屏幕好棒,咋整呢。。。一直用note123.就是喜欢笔。后来25贴了一个钢化膜 然后从新自己装了遍系统。哇塞。速度那叫一嗖嗖嗖快。屏幕那叫一敞亮。。。强烈推荐钢化膜。25元。这省了多少钱啊。。本来真准备换6了。。。结果25块钱搞定!!
指甲、钥匙、甚至是刀子都伤害不了iPhone的康宁大猩猩屏幕(关于苹果屏幕的硬度请见)你身边的沙子会造成划痕如果你经常去做打球跑步这些户外运动,又或者你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很糟糕,沙尘很大,那贴个膜是比较安全的讲,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你可能一年后就换新的了,裸奔一年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划痕……再附上ZEALER的视频,里面进行了多次实验
「ZEALER 出品」手机贴膜,还是不贴膜?
/v_show/id_XNTQ2NTMxMDQ4.html
从前,我天真的相信了iphone屏幕硬度大得除非金刚钻才刮的花。于是,一周后我的手机屏幕多了七道划痕。
不仅仅是怕刮花,最主要的是怕弄脏。
从来不贴膜,不用手机壳感觉难看,影响手感我这个人比较重视体验直到后来我摔碎两个iphone我才意识到壳其实还是很重要的于是我就不用iphone了
现在的手机屏幕都是很抗划的,没必要贴膜,反而影响清晰和散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