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区别力资源更新维护任务数与新增维护任务数的区别

-人民网主站检索
<body onload="init('
新闻全文新闻标题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题材分类: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来源网站发布日期:
所属地区:
文&&&&号:
关 键 词:
公文发布日期:
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乐益民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  省政府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陈加元副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振奋精神,共克时艰,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受严峻考验和巨大压力的一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维权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不懈努力。  (一)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把就业工作作为第一任务,摆到首要位置,经过艰苦努力,确保了全省就业局势稳定,总体情况好于预期,好于全国。截至12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1.86万人,帮助37.7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5.18万名;城镇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基数归零、动态归零”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6%。一是及时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省政府和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应对危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强、含金量之高、密集程度之大,前所未有,创新完善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为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认真落实“五缓五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平均调低近5个百分点,集中减征社会保险费36亿元,惠及全省近30万家企业和150万名工商个体参保人员。三是全力以赴抓好重点人群就业。把高校毕业生放到就业工作的首位,建立了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就业,推动实施就业见习计划,对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行“一条龙、一对一”服务,高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93.3%。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强化就业援助,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四是切实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全省联动开展就业援助周、“春风送岗位”、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系列活动,为各类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各类技能培训32万人次。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的失业动态监测,建立就业相关数据快速调查制度,加强了对就业局势的分析研判。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杭州、湖州、金华启动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去年底,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五督查组来我省专项督查,总结了浙江就业工作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就业问题的意识非常强;二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出手快;三是统筹城乡就业的步子很大;四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路子很新;五是解决重点群体就业的措施很实,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是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年,先后出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方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门诊统筹,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等四个政策性文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颁布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省进入了“全民社保”的崭新历史阶段。预计到12月底,全省企业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32万、1173.73万、1317万、784.47万、742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88万人,380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截至11月底,全省五大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63.97亿元。各项社会保障待遇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再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至月平均1595元,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如期完成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社保基金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水平能力明显提升。  (三)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坚持更加突出人才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面向一线、企业的人才开发,更加突出做好服务企业这篇文章,人才工作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在人才智力引进方面,会同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先后赴美加、香港举办大规模人才招聘活动,利用“浙洽会”、杭州西博会等平台引进海外人才智力,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博士后人才与科技项目浙江洽谈会。全年共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1767名,引进国内人才3.59万名,其中高层次人才6200名;聘请国(境)外专家2.8万人次,完成经济技术、管理类引智项目566项;新建1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4个引智示范推广基地;29个农业引智先进成果得到推广示范。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选拔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0名、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1246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13名。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121”工程,完成首批35个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遴选工作。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653工程”,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863人次,举办省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42期。组织制订现代服务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首批200名高端服务业人才的国内培训。全年共派出出国(境)培训团组52个,培训1120人次。全年共评审专业技术资格6.6万人,新增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8万人,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人事考试62项,报考人数达80.48万人次。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培训补贴力度,积极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培养机制,全年共培养高技能人才8万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80万人。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方面,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组织专家开展下乡送培训、下乡送服务活动,取得明显实效,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  (四)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力推进。一是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确保绩效工资如期兑现,兑现人数达到41.5万人。二是出台《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对全省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作了部署。人员聘用工作继续加快推进,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落实。三是顺利完成公务员“四级联考”,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共录用公务员6148名;基本完成省本级所属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审批,全省政府系统共有2104家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认真做好政府奖励工作,共评选表彰全国、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3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19个;207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01个全国先进集体受到国家人社部和有关部门的联合表彰;会同省级有关主管部门评选表彰了系统先进工作者353名、先进集体98个。四是召开第五次军转表彰大会暨2009年军转安置工作会议,1439名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妥善安置;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推进军转干部培训工作,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维权维稳工作扎实有效。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和信访维稳的新形势,切实加大维权维稳和信访工作力度。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省合同签订率达到95.4%。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会同有关部门发起“共同约定行动”,引导企业与职工共担责任、共渡难关,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发展。二是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各类争议40560件,审结39568件,结案率达到93.7%。设区市仲裁机构实体化实现全覆盖,县(市、区)达到80%。三是加大防范处置拖欠工资力度,1月至12月,全省共查处企业拖欠工资案件2.8万件,为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5.04亿元,没有因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市、县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所有市、县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共筹集工资支付保证金29.74亿元、欠薪应急周转金4.76亿元,发放农民工记工考勤卡250万张。组织开展“新春送温暖、维稳促发展”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是组织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牢牢把握重点地区、重点人,扎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坚决守住了“零进京”底线,有效维护了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和谐稳定。  (六)新厅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根据省政府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整合原人事、劳动保障两厅职能,组建了新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4月15日,新厅正式挂牌运行。到10月底,新厅和省公务员局“三定”方案正式印发,机构设置顺利完成,干部职工同步安排到位,机构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新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人才开发、市场建设、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国外智力引进、军转安置、公务员管理、农民工工作、劳动关系等10多个方面,厅下设正处级机构22个,省公务员局内设机构4个,核定机关编制共162名。通过机构改革,形成了高效顺畅的运行体制和工作格局,大部门体制的优势不断显现,达到了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的目标。  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实施机构改革的多重压力下,特别是在努力减轻企业负担与社会保障扩面提待“两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有很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找准工作定位。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把部门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来思考、来谋划、来部署,对省委、省政府的每项决策部署,都在第一时间提出贯彻措施和办法,全力以赴推进,不折不扣落实,为确保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坚持在应对重大危机中把握发展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定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求发展,各项工作逆势而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我们抓住金融危机背景下发达国家人才吸引力减弱、国际人才转移加剧的有利时机,走出去、请进来,加快海外人才的集聚和战略储备。我们抓住社会保障工作反危机、反周期的典型功能,根据浙江实际,先后推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向前迈出一大步。我们抓住实施扩大内需、促进发展“一揽子”计划的有利时机,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有力有效地促进和扩大就业,推动城乡统筹就业。三是坚持在突破重点难点中推动协调发展。一年来,我们牢牢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难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其他面上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呈现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既花大力气认真研究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不忘解决长期积累的历史矛盾,事业单位女职工退休年龄、“老工伤”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们既注重面上问题的解决,又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积极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四是坚持在落实重大部署中形成系统合力。去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大事多、急事多、难事多,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以及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等重大节点的信访维稳工作,任务都十分艰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各项部署都认真落实,各项政策都全面执行,各项任务都顺利完成,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向有关部门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统筹城乡的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还不够配套衔接,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还不够科学有效,工资收入分配、人事制度等领域的改革还不够统筹兼顾;政策出台前的调研论证和出台后的跟踪检查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还不够便捷、高效、利民,基层工作平台建设还受到经费、场地、编制、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准确把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将结束衰退进入恢复性增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除,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从我省情况看,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经济持续向好,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因素,有效需求不足矛盾依然突出,资源要素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加,城乡、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更加艰巨,我省将处在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的关键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和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课题、新挑战、新使命。一是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工作提出新课题。当前我省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发展战略,加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潮流正在全球涌动。加快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增长模式,已势在必行。转型升级,归根结底,基础在人才,关键靠创新,迫切需要加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调结构促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二是社会加快转型对就业社保工作提出新挑战。其一,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将加剧结构性失业矛盾和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就业方式更加多样化,对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巨大压力,对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其二,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目前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5%,这给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带来很大压力,对劳动就业和人才政策带来重大挑战。其三,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进入多发频发期,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意考虑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类矛盾,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全面改善民生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新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解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肩负新的责任和使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着力、四个更加”:  (一)着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强化人才工作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积极推进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平台、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摆到基础性、战略性的位置抓紧抓好。一要突出高端引领。针对我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面向国内外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加强人才战略储备,形成我省科学发展新优势,引领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二要坚持企业优先。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在企业。要把企业人才放在优先开发的位置,人才开发积极向企业延伸,人才工程积极向企业倾斜,加强产学研结合,造就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团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强化基础开发。加强农村、基层一线人力资源开发,使普通劳动者源源不断转化为人力资源,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性、基础性人才的需求。  (二)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在推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上取得新成果。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温家宝总理说:“在中国就业是天大的事。”不管形势如何变化,都必须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一要坚持扩大就业与促进创业并举。把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二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并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失业的监控预测分析,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三要坚持统筹城乡与确保重点人群并举。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身份分割,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群为重点,统筹解决城乡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推动城乡劳动者公平充分就业。  (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保障上取得新进展。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扩面提待、完善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要着眼于增强公平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配套推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二要着眼于适应流动性,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加强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切实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三要着眼于保证可持续性,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合理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发展。  (四)着力完善各类群体利益调节机制,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效。一要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合理有序、体现公平正义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二要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职工自身依法维权与政府维权相结合,劳动关系主体自主协调与调解、仲裁、劳动监察等外部调节相结合的劳动关系调整新机制,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三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密切关注不同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诉求,花大力气解决因改革和利益调整带来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事关民生的信访问题,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四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统筹。要统筹各项工作,在牢牢把握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的同时,驱动人才人事、劳动保障“两个轮子”一起转,各项工作整体协调发展。要统筹各类人群,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注意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利益需求。要统筹各项制度,在着力解决制度空白、盲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制度碎片、制度分割,增强各项制度间的有机统一、配套衔接,正确处理好点和面、上和下、远和近、内和外的关系。二是更加注重创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打破各种束缚,进一步解放自我、解放职能、解放权力。必须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以推进改革、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新成效,推动事业新发展。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实践,坚持典型引路,使工作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是更加注重基层和基础。基层群众是我们今后最大的服务群体,基础工作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整合,建立覆盖面广、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新体系。要以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为重点,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务、业务工作与信息化工作的融合,逐步实现各项业务领域网络应用的全覆盖。要以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为重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保障。四是更加注重落实。要提高执行力,明确完成任务的路线图、时间表,统筹谋划,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详、措施得当。要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健全与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进。要强化督促检查,把监督检查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责任追究,加强目标考核,层层抓好落实,务求取得更大实效。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201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  2010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这条主线,强人才、保就业、重保障、促和谐,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配合省委组织部编制《浙江省“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拟订年省151人才工程实施规划。深入实施省151人才工程,新选拔重点资助人员25名、第一层次培养人员50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0名。推进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121”工程,做好第二批创新团队的遴选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争取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家。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653工程”,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5万人次。举办30期以上省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派遣1500人次出国(境)培训。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国际会计业务、金融业务等服务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二是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智力。配合省委组织部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引才工作联络站、供求信息库建设。继续赴海外开展慰问招揽高层次留学人员活动,利用浙洽会、西博会等有效平台,组织开展海外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行”活动。深入实施“钱江人才计划”,择优资助来浙创新创业留学人员。组团赴北京、上海等地招聘高层次人才,加强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新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0家,新增留学人员企业60家,全年引进留学人员2000名;聘请国(境)外专家2.5万人次;实施引智项目450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引智项目60项;新建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和示范单位2-3个;扎实推进第三批“百村引智示范项目”,在42个行政村开展农业引智成果推广进村到户工作;以全省146家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面向海内外引进我省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1万名。三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服务就业、能力为本的办学思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提高办学能力和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综合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探索培训费用直补用工企业的办法,支持企业与新招收员工签订合同,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一体化。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组织开展“首席技师”和“钱江技能大奖”评选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举办欠发达地区实用人才培训班5期以上。会同省委组织部深入实施“希望之光”计划,组织各类专家深入农村、企业开展人才智力服务活动。四是认真做好军转安置工作。按照中央下达的指标,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好军转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军转干部尽快实现由国防军队建设人才向经济社会建设人才转变。进一步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确保全省企业军转干部整体稳定。  (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力争201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帮助30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8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基数归零、动态归零。一是抓帮扶企业。继续实施“五缓五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目前用人单位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高于14%的,今年原则上调整到14%,确有困难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尽快到位。对部分企业继续实行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政策,采取集中减征的方式,每家企业减征总量不超过1个月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总额,做到帮扶政策不变、工作力度不减、失业监测不断,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脱产技能培训等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建立联企调查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用工情况调查。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切实缓解部分地区企业“招工难”状况。二是抓政策推动。用足用好各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全面推进“贷、免、扶、补”,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重大建设、投资项目带动就业的评估机制,支持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政策,研究解决结余专项资金使用消化办法,继续开展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更好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对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三是抓重点人群和统筹城乡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鼓励支持大学生以各种方式实现自主创业,总结推广大学生创业园、见习基地建设经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和成功率。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创建活动,争取全省60%的社区、30%的村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加强对零就业家庭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建立申报登记、入户调查、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制度。结合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引导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四是抓公共就业服务。加快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市场,发挥网上人力资源市场优势,加强岗位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对接,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拓展现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融资服务、税费减免等“一条龙”服务,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争取新建省级创业型城市15个。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强化扩面目标考核,进一步提高各类人群参保率。力争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万,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企业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计达到1720万,其中职工医保1210万、居民医保510万,努力达到“医改”要求参保率85%的目标;新增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万、60万、40万。二是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认真做好参保缴费和新老制度的衔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年满60周岁本省户籍城乡居民在春节前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以规范参保范围对象、统筹项目、退休条件、养老金计发办法为重点,平稳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贯彻国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和跨省转移。拟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医改”要求,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积极实施门诊统筹,逐步解决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问题。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2010年是连续两个周期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最后一年。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最迟在春节前发放到位;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至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6倍左右;统筹地区城镇职工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报销比例稳定在75%,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到50%;降低或取消二次及以上住院起付标准,以重病、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逐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推进企业年金规范有序发展。研究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抚恤标准等相关政策,调整部分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进一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四是加强基金监督和经办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预决算制度,逐步完善社保基金预警分析监控制度,抓好社保基金专项治理的整改落实,加强对基金待遇支付环节的监督,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完善社保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强社保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社保经办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四)完善公务员制度,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升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公务员队伍。一是完善公务员制度政策法规。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局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好相关配套法规的衔接工作,研究完善公务员考录、考核、奖励、培训等相关政策。稳慎推进市、县(市、区)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审批工作。二是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组织做好全省公务员“四级联考”和紧缺职位公务员的招考工作。开展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地税系统接收人员考录工作。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积极推动上级机关面向下级机关和基层一线遴选优秀公务员,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公务员管理培训。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试点。研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公务员考核和监督约束工作,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规范初任培训,突出任职培训,强化在职轮训,深化专门业务知识培训,推进公务员学习培训学分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公务员队伍的能力与素质。做好各项政府表彰奖励工作。  (五)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研究制订职务与职级并行,干部职级与待遇挂钩,向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的具体政策。会同财政部门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二是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稳步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认真研究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问题,切实做好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后的岗位工资调整工作。三是做好企业工资分配工作。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推动工资集体协商,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制定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促进职工工资稳步增长。改进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四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心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力争今年9月底前全省基本完成。加大聘用制度推行力度,以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实现聘用制度在全省事业单位全覆盖。完善公开招聘制度,确保事业单位公开、公平、公正进人。五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坚持重能力、重业绩的导向,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工作,加快建立科学、规范、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手段,积极探索专业技术资格网上申报。精心组织实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规范有序进行。  (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研究制定贯彻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实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的“双维护”。加强对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指导管理,依法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行为。充分发挥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的作用,健全协商机制,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二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牵头部门作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政策,共同做好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继续开展整治拖欠工资、非法职业中介、非法用工专项行动,确保劳动者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不因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非法用工事件。健全“两金一卡”制度,扩大工资支付保证金实施范围,充分发挥应急周转金的功能,在建筑领域全面推行农民工记工考勤卡制度。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年底前在经济发达市县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组织体系,劳动保障信息监察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加快12333电话咨询服务机构实体化建设。四是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确保全年结案率达到90%以上;创新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调解网络体系,预防和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全覆盖。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做好系统维稳工作,维护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的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要求,在抓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今年要举全系统之力,精心办好六件实事:一是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六个一”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收集10万个就业岗位信息,举办100场专场招聘会,建立和规范1000家大学生见习基地,开发1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安排1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对1000名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解决部分企业“招工难”问题。开展“12345”帮扶活动,新建100个以上外省县级劳务输入基地,组织200次跨地区劳务对接,举办3000场公益性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发布400万条以上用工信息,帮助企业培训50万名技能人才。三是推动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按照“整体规划、急用为先、滚动发展”的思路,以医疗保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五个一工程,即:一卡,逐步推动全省统一使用社会保障卡;一网,组织开发异地就医监管服务双向互通实时结算网;一中心,建立省医保异地就医监管服务结算中心;一标准,制定全省统一的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技术标准;一规范,制定完善异地相关政策、业务规范和流程,力争到2011年基本实现省市两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四是建设1万个村级基层工作平台。在各地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机构、人员、场地、设施、经费、工作“六到位”的要求,争取到2010年底,建成1万个村级基层工作平台,乡镇(街道)和社区实现全覆盖。五是建设十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结合各地特色、优势产业,依托技工院校,按照“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的要求,建设10家“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资源共享”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培养适应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六是持续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以社会保险领域为重点,通过加强政策研究,不断创新完善制度,着力解决社会保险领域涉及人员较多、影响面较广、人民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认真对照、统筹协调、加紧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关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长远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刻把握世情、国情、省情的发展变化,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切实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水平。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集思广益,尽快启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蓝图描绘好。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自身建设  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任务十分繁重。新的省人力社保厅已全面有序运行,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启动,加强系统自身建设尤为重要。我们要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的“自身建设年”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硬、业务精、工作实、服务优的干部队伍。  (一)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把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牢固树立民生无小事、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常怀敬畏之心、警惕之心,决不能因为我们的政策失当和管理疏漏而损害群众利益或引发不稳定事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二)进一步提高能力素质。着力提高四种能力:一是提高学习能力。要在全系统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更好适应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系统领导干部大规模轮训。二是提高服务大局能力。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在全局下定位,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提高开拓进取能力。新的形势和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把精、气、神提起来,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锐气,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奋力开创事业的新天地。四是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当前,我们工作越来越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要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提高执行力,确保重大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积极创造事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以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的唯一尺度,善待服务对象,释放善意、多施善政、达到善治。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分析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工作中的重大政策问题和现实问题,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建设节约型机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要继续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四)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制度管权、制度管事、制度管人。要加强对公务员录用、就业资金、社保基金、资格考试、技能鉴定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抓好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防止出现各种漏洞,确保权力依法规范运行。要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各地“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当好“班长”、带好队伍。  今年市县还将面临机构改革。组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的重要举措,是本轮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整合职能、整合队伍,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要结合实际,科学设计“三定”方案,准确界定职责,合理设置机构,妥善安排人员,尽快实现“化学式”融合,努力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各地“一把手”要讲政治、顾大局,正确对待个人去留,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机构改革和业务工作要两手抓,切实担负起责任,确保机构改革期间队伍不散、思想不乱、工作不断。  同志们,做好2010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和人力资源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