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ia pv到底有没有发售

查看: 1671|回复: 10
精华0帖子威望2 点积分755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以制作感人的Galgame而著称于业界的Key社,此次在15周年之际推出的纪念作品名为《Harmonia》,在12月底的C87同人展上已经率先公开了部分情报,故事讲述了在一个距今非常遥远的年代,一名叫做零的不曾有过人类情感的人造机械少年,在寻找自我的旅途中与名为汐奈和提比的少女们相遇,并逐渐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感情,游戏预计于4月11日举办的15周年庆典上正式发售
A9VG新闻员、百度罪恶装备吧、夜下降生吧、生死格斗吧、苍翼默示录吧、真人快打吧、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吧吧主
新浪微博:/pachincko/
骑士, 积分 29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96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支持KEY社的催泪弹新作!
港服PSN:guozhihang日服PSN:KOSMOSMIOMAU
平民,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性转换的星之梦?
审判者, 积分 15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37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2 点积分1556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D「永远(とわ)の星へ」
歌:霜月はるか
平民,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今天的消息总觉得虚
平民,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76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很怀疑真假啊!!
骑士, 积分 20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8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01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真的假的啊,key社作品必须支持
佣兵, 积分 3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1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key最喜欢4月1出企划,能行就上不行就直接取消,反正4月1
最爱:机战 如龙 无双 战国BASARA 天诛 口袋 恶魔城
屠龙者, 积分 64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85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4415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剧情 想起了翠星。。
佣兵, 积分 3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1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今天的新闻不敢信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一直挺看不上后摇的,长篇累牍的“为什么”就不说了,讲一个笑话吧,我自己编的:&br&&br&“今天我穿着一件Mogwai Thirt去酒吧,有个混蛋当我好欺负,居然过来说什么'嘿,我还以为只有娘炮才听这个!'......&br&&br&于是我把一整杯椰奶都泼到了他脸上!”
一直挺看不上后摇的,长篇累牍的“为什么”就不说了,讲一个笑话吧,我自己编的:“今天我穿着一件Mogwai Thirt去酒吧,有个混蛋当我好欺负,居然过来说什么'嘿,我还以为只有娘炮才听这个!'......于是我把一整杯椰奶都泼到了他脸上!”
国外顶级文物,自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一流的文物,且产自国外。似乎上面很多答题的朋友都不符合这个标准。&br&&br&在钟表方面,当然是故宫所藏的铜镀金写字人钟。这钟当年由英王送给清廷,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偶可以在启动后,来开上书“万寿无疆”四字的卷轴。第二层是钟的计时部分。第三层有一敲钟人,每逢报完三、六、九、十二时后,便打钟碗奏乐。&br&&br&它的底层九是那个妇孺皆知的写字机械人——一个白人绅士人偶,单腿跪地,一手扶案,绝对是顶级复杂设计的automaton,只需给毛笔沾上墨水上弦开动,写字人便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笔锋清晰。写字的同时,机械人的头随之摆动。BTW,它与计时部分机械不相连的,是一套独立的机械设置。&br&&br&这个作品之所以可以算世界级的顶尖钟表藏品,是因为:&br&1. 委托制造者是英国宫廷,收藏者是中国宫廷,收藏史非常耀眼;&br&2. 钟表部分制造者是威廉姆森,伦敦当时最重要的钟表匠;&br&3. Automaton部分结构极其复杂,且举世仅见。对于欧洲工匠来说,能掌握中国仪轨和文化,且用中国书法笔锋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更别提是由机械人代笔。对此,钟表学界有过许多年的研究讨论,第一个共识就是:这个机械人部分绝对不是英国制造的,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钟表制造国,但是不可能造出这么复杂的东西。在研究大量内部照片,发现了其中的蛛丝马迹和隐藏签名后,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这架钟整体是由英国宫廷委托威廉姆森制造,威廉姆森则将automaton部分委托给了瑞士自动机械大师雅克德罗,然后在伦敦将他们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总体上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完整作品。雅克德罗本人亲手制造的自动机械存世极罕,价值骇人,而如此复杂、独特、重要的作品更是世无可拟。&br&&br&PS:写字机械人的真正制造者仍有很多争议,但是雅克德罗被很多主要学者认可。&br&PPS:此机械自80年代损坏后,故宫并未将其修复,已停走至今。
国外顶级文物,自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一流的文物,且产自国外。似乎上面很多答题的朋友都不符合这个标准。在钟表方面,当然是故宫所藏的铜镀金写字人钟。这钟当年由英王送给清廷,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偶可以在启动后,来开上书“…
证明了交友很难做到精挑细选。
证明了交友很难做到精挑细选。
l我猜自己听过的盘应该已过万了,因为买的CD和唱片确实已经超过了这个数(我从来不下载MP3,无论是合法的或者非法的,没有这个习惯)。主要收藏是70's British Prog、Italian Prog、Krautrock、80's British Indie、Post Punk & New Wave,以及一些90年代之后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我猜全世界应该没有几个人可以和我比4AD收藏,或者意大利前卫摇滚的收藏……我自己的一点感觉如下:&br&&br&01. 不会像年轻时候一样排斥大众流行。我说“不排斥”,不代表我会特地去听。但是在电台或者卡拉ok听到蔡依林或者Ricky Martin的时候,也会突然好奇心大作。事实上,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惊讶于她的制作水准之高,去虾米在线“研究”一下。即便不好听,不对路,但是这些陌生音乐仍然会引起兴趣。B6以前和我说:“世界上没有坏音乐”,我现在想想觉得非常有道理。&br&&br&02. 很容易“五分钟热度”地去探索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对我来说,比如80年代的西海岸Rap-Pop、80年代的粤语New Wave、一些当代的北美亚裔移民的Home Studio Ambient……我相信我永远成为不了这些领域的专家,因为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余钱去买他们的唱片——但是即便口味不对路,我只要有机会,还是想从自己的世界里张望出去看看。&br&&br&03. 很容易对新音乐下主观定论,也许听个一分钟甚至十秒,就会告诉自己:“嗯,kraftwerk在30年前已经做过这种东西了”;“这个拍子挺有意思,但是没有必要玩第二次”;“哇这不就是kool & gang的dub版吗”……我知道这不是好习惯,但是成见必定随着经验而来。&br&&br&04. 买唱片会非常限定在某些类别里。这个很容易理解吧,因为知道世界实在太大,历史实在太广袤,有限的预算应该完全用于一个当下最感兴趣的、可以系统性梳理的、不被自己成见捆绑的领域。(我一个月买唱片大概要花一两万,我知道很多比我花销多得多的牛人也在知乎,我不想变成他们那样,触类旁通是要靠钱买的,我没那么多钱………………)&br&&br&05. 从来不会做音乐人的梦……一没有天赋,二来每天听那么多旷世奇才的东西,心早就冷了……&br&&br&06. 感觉自己很穷。&br&&br&&br&PS:我不太同意楼上一些知友说的“听得越多越没有知音越孤独”这种说法,我觉得当然是听得越多越容易和人聊出音乐话题来。音乐让我和别人找到了更多公约数,而不是成为别人的母集合。
l我猜自己听过的盘应该已过万了,因为买的CD和唱片确实已经超过了这个数(我从来不下载MP3,无论是合法的或者非法的,没有这个习惯)。主要收藏是70's British Prog、Italian Prog、Krautrock、80's British Indie、Post Punk & New Wave,以及一些90年代之…
我是一个人吃饭的高手,居住在淮海路附近,以下是我的常去餐厅list:&br&&br&iapm四楼的“千两”,寿司和其他日本料理&br&嘉善路的“木村”,日式居酒屋&br&思南路的“查餐厅”,港式茶餐厅&br&K11三楼的合点寿司,连锁回转寿司(工作午间)&br&南昌路的“麒麟宫”,上海家常菜&br&香港广场四楼的“翡翠”,港式/上海点心与面&br&香港广场地下一楼的“东京食尚”,日式简餐&br&iapm五楼的Greyhound,泰国/西式简餐&br&无限度负一楼的“太兴”,港式中餐
我是一个人吃饭的高手,居住在淮海路附近,以下是我的常去餐厅list:iapm四楼的“千两”,寿司和其他日本料理嘉善路的“木村”,日式居酒屋思南路的“查餐厅”,港式茶餐厅K11三楼的合点寿司,连锁回转寿司(工作午间)南昌路的“麒麟宫”,上海家常菜香港…
我来总结一下中华民国时代四大国家银行的竖版纸币。&br&&br&(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没有发行过官方的竖版流通纸币,事实上我的回答可以被扩大为“中国现代国家银行竖版纸币概论”……:)&br&&br&以下的回答会囊括1911年至1949年之间,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所有竖版纸币情况。这四家国家银行或多或少,都发行过过这种竖版设计的纸币。&br&&br&竖版纸币在民国时代并不是主流,就像在任何时代一样。但是也并非那么罕见。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中央银行于1930年-1948年间发行的“关金券”,累计近百种几乎皆为竖版。&br&&br&&b&&u&#01. 中央银行关金券&/u&&/b&&br&年间,中央银行发行的“关金券”,共近百种,几乎全部竖版。最小面值是1930年的十分,最大面值是1948年发行的二十五万元(因为关金兑换法币比值时是1:20,所以这其实替代了更大面值法币的发行)。十八年间,只有两款破例设计为横版,是1947年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的横版一百元券(极稀有)和横版五百元。&br&&br&&img src=&/b8b150fabf4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9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b8b150fabf4_r.jpg&&(1930年第一版关金券的十分面值券,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br&&br&&img src=&/f16fa24ef80ba8807cda93d_b.jpg& data-rawwidth=&1092&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2& data-original=&/f16fa24ef80ba8807cda93d_r.jpg&&&br&&img src=&/d524d2e9d0e64bbad9dc_b.jpg& data-rawwidth=&839& data-rawheight=&8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9& data-original=&/d524d2e9d0e64bbad9dc_r.jpg&&&img src=&/983dfa33da691d4680d5_b.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11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983dfa33da691d4680d5_r.jpg&&(1948年,由中央印制厂印制的史上最大面值关金券二十五万元。此图是我的藏品。)&br&&img src=&/2b58f973de848bab068f4ed84940a24d_b.jpg& data-rawwidth=&1442& data-rawheight=&8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2& data-original=&/2b58f973de848bab068f4ed84940a24d_r.jpg&&(极稀有的横版关金100元券,1947年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br&&br&&br&&b&&u&#02. 中央银行其他券种&/u&&/b&&br&中央银行法币券的无数个款式中,只有一次使用竖版,为1936年财政部印刷局印制的四川地区一角券(稀有,找不到图)。但是在1949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有一整套蒋介石头像的辅币券(一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为竖版。&br&&img src=&/24a14f8aee536a670776_b.jpg& data-rawwidth=&353&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3&&&br&&b&&u&#03. 中国银行&/u&&/b&&br&民国时代的中国银行有两套竖版纸币,第一套是1925年由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的一角、两角、五角券一套。&br&&img src=&/1beab7dbbea71df8a3edf6b67cd67374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1beab7dbbea71df8a3edf6b67cd67374_r.jpg&&&br&第二套是1941年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计划在当年发行,之后却因故未流通的一整套竖版纸币,包括一角、两角、一元、五元、十元、一百元、五百元共七种,后两种很稀有。目前可以收藏到的都是样币,没有流通券。&br&&img src=&/301be71f3fb4432dfcc4daccc3c0551c_b.jpg& data-rawwidth=&1074&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4& data-original=&/301be71f3fb4432dfcc4daccc3c0551c_r.jpg&&&img src=&/04be3752fcdc9ea7a7f1d_b.jp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04be3752fcdc9ea7a7f1d_r.jpg&&(此币是借来的图~~但是我非常想要!上传的时候我自己都快看硬了!)&br&&br&&b&&u&#04. 交通银行&/u&&/b&&br&交通银行绝对不算是竖版纸币的爱好者……他们在民国时代只有一枚竖版纸币,发行于1912年,面值为银元一元。其实它的设计传承自清代银票的设计,混合了一些现代纸币的花哨,所有呢~~算是混血吧。发行有北京交通银行、济南交通银行、奉天交通银行等多种抬头,但是设计大同小异。&br&&img src=&/d967eed89fb96823beb80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967eed89fb96823beb80e_r.jpg&&(此币是注销票样,被剪角。此时革命甫成,版式还是很有“大清交通银行”的感觉。)&br&&br&&u&&b&#05. 中国农民银行&/b&&/u&&br&农民银行的第一套竖版纸币是1937年的五元、十元券。其实这两枚原来是四川省银行的五元、十元券,因中国农民银行印力不足,且当时四川省银行已经失去发行货币(法币)资格,因此直接在上面加盖改戳为“中国农民银行”。这种纸币改盖在民国是常有的事,无论是换银行名字,还是换面值~~~~&br&&img src=&/847bba15fe2ab0b72adb99ecaf1d266e_b.jpg& data-rawwidth=&973& data-rawheight=&1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3& data-original=&/847bba15fe2ab0b72adb99ecaf1d266e_r.jpg&&&br&另一种是大业公司印制的红色一角券,和中国银行的比起来显得非常粗糙~~&img src=&/f7f829ad6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9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f7f829ad6_r.jpg&&&br&接下来是1935年的三种竖版辅币券,一角、红色两角、黑色两角,共三种。还是臭名昭著的大业公司,他们证明了自己绝对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印钞公司:&br&&img src=&/a45b77c3a468b5d57f4edc0_b.jpg& data-rawwidth=&922& data-rawheight=&8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2& data-original=&/a45b77c3a468b5d57f4edc0_r.jpg&&&br&&br&好了,以上就是1911年至1949年期间,由中国国家银行发行的所有竖版纸币的总结。
我来总结一下中华民国时代四大国家银行的竖版纸币。(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没有发行过官方的竖版流通纸币,事实上我的回答可以被扩大为“中国现代国家银行竖版纸币概论”……:)以下的回答会囊括1911年至1949年之间,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人生挚爱Harmonia!&br&&br&我觉得Harmonia的Immer Wieder绝对算是我的人生金曲。这些年我买唱片不算少了,但是能心甘情愿几百欧掏出来买一张的,也只有Harmonia。&br&&br&当然了,Neu!,Cluster,La Dusseldorf,Ash Ra Tempel,Amon Dull,Tangerine Dream……也是听了绝逼让人延年益寿的好乐团。这些人关系实在错综复杂,没法说出更爱哪个乐队,只能一锅端。&br&&br&BTW:我曾经穿着La Dusseldorf的Tee在杜塞尔多夫城里流窜参拜了几天,很多人上来和我打招呼。
人生挚爱Harmonia!我觉得Harmonia的Immer Wieder绝对算是我的人生金曲。这些年我买唱片不算少了,但是能心甘情愿几百欧掏出来买一张的,也只有Harmonia。当然了,Neu!,Cluster,La Dusseldorf,Ash Ra Tempel,Amon Dull,Tangerine Dream……也是听了绝…
Flower Traveling Band,70年代日本前卫摇滚第一团,不可不听。&br&Far East Family Band,同样是祖师级的前卫摇滚乐队,70年代奇葩。&br&&br&这两支都是世界乐史级的重要乐队,不提此二团,关于日本摇滚演进的话题,我想是没发展开的。
Flower Traveling Band,70年代日本前卫摇滚第一团,不可不听。Far East Family Band,同样是祖师级的前卫摇滚乐队,70年代奇葩。这两支都是世界乐史级的重要乐队,不提此二团,关于日本摇滚演进的话题,我想是没发展开的。
我觉得首先要把German Prog Rock和Krautrock区分开来。这两个流派处于同一时代,互相有影响,人员也偶尔有交叉,很容易混淆。但是Krautrock有独立的意义,和“世界Prog大同化”作用下的German Prog Rock是两回事。
我觉得首先要把German Prog Rock和Krautrock区分开来。这两个流派处于同一时代,互相有影响,人员也偶尔有交叉,很容易混淆。但是Krautrock有独立的意义,和“世界Prog大同化”作用下的German Prog Rock是两回事。
复制一下我昨天的朋友圈:&br&&br&Blur的《魔鞭》新封面恰恰是我喜欢的,我觉得它和这支乐队之前所有的封面一样,有着荒谬、轻巧、乖张的趣味,也一如既往地远胜任何同侪的眼界。看看Blur之前的封面,驾轻就熟地戏弄公共符号,用众所周知的俗艳画面高智力地完成图形比喻,让他们与曼彻斯特人的阶级性差异不言而喻。还记得Noel Gallagher的揶揄吗:“我只是要做摇滚歌星,但是Damon是要做艺术家!”,事实怕正是如此。中文网际的大骚动,是因为封面上的霓虹灯母语夺走了朦胧感和空间距离,没让同胞们区分出无心与刻意罢了。(BTW:今天是“世界母语日”!)。
复制一下我昨天的朋友圈:Blur的《魔鞭》新封面恰恰是我喜欢的,我觉得它和这支乐队之前所有的封面一样,有着荒谬、轻巧、乖张的趣味,也一如既往地远胜任何同侪的眼界。看看Blur之前的封面,驾轻就熟地戏弄公共符号,用众所周知的俗艳画面高智力地完成图形…
&p&”如何看待&其实是个大问题,蛮难回答的。我就抛砖引玉,说点自己的看法。我曾经是多年projekt听众,但是现在真是一耳朵都难得听了。&/p&&p&1. EGO&br&
厂牌老板Sam Rothenthal毫无疑问是4AD的大粉。但是趣味和能力却很难看齐,且多少有点美国式的自我陶醉,他的局限变成了厂牌的局限。其个人乐队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多年来参差不齐却又喋喋不休地连续出版; 难以下咽的小说(我不懂文学评论,但是我买过一本.....);对于麾下乐队大包大办的领袖风格,都是projekt萎缩的原因。&/p&&p&2. 设计&br&
出于对于4AD美学的仰慕,Sam亲自参与了很多的封套包装设计,但是水平非常业余。这些负面、悲伤、抽象、黯淡、做作的图片有时候看起来似乎颇像回事,但是英国人玩的字体排布设计、monoprint他可是一概不会。特别是唱片内页的文图混排或者单纯的字体摆布,其实非常拙劣,这其实也是很多当年同类厂牌的通病,学不像。&/p&&p&3. 功德&br&
Projekt其实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再版了很多稀有的proto darkwave的珠玉,比如Area、Vidna Obmana、Rajna、Forrest Fang等。这些我基本都买全了。这笔功德账很光荣。&/p&&p&4. 商人&br&
我采访过Dead Can Dance的前任鼓手Peter Ulrich,间接谈过他对于Sam的看法。Peter觉得Sam人很不错,似乎之前对于合同和商业前景也不太关心,但是当他跨越大洋在projekt旗下发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却卖得不太好之后,Sam毫不犹豫地与他解除了合同。但那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专辑,极其有内容。&/p&&p&5. 线上渠道&br&
Projekt似乎是最早开始线上购物支付的厂牌,我记得2000年就有了,远早于4AD和其他厂牌。他们的唱片当时在AMAZON货也很全。每年还会想着给我寄sample CD。&/p&&p&6.DIY&br&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Sam自己早期的音乐创作是home studio式的,而不是英国人那样的乐队文化出来的。也许DIY精神在他身上有时候太过了,我总觉得他喜欢一个人搞定所有事情。设计,签约,推广,渠道,个人英雄。&/p&&p&7. 我喜欢的乐队&br&
在他签下的那些美国乐队里,不少是4AD的大粉,有学得像的,也有马马虎虎的,但有一些我自己特别喜欢:Lycia、Love Spirals Downwards、Loveliescrushing。&/p&
”如何看待"其实是个大问题,蛮难回答的。我就抛砖引玉,说点自己的看法。我曾经是多年projekt听众,但是现在真是一耳朵都难得听了。1. EGO
厂牌老板Sam Rothenthal毫无疑问是4AD的大粉。但是趣味和能力却很难看齐,且多少有点美国式的自我陶醉,他的局限变…
&p&我的外公生于哈尔滨,他之后参加了解放军成为军医,经历了内战和朝鲜战争,而后因为纯血贫农身份,未被历次运动波及,且获得深造机会,成为传染病方面的专业工作者。&/p&&p&在此之前,他是东北农村的穷苦农家子弟,童年经历了满洲国从共和体制再到帝国,最后覆没的十多年。在他晚年的描述中,除去最后的战争年月,满洲国与其自称的“王道乐土”相差并不大。乱世时代,对于同一事件的描述一定千差万别,关于对于日本的感情,我外婆和他也一直吵架(我外婆是上海英租界千金,教会大学背景,左派进步青年,旧宅曾遭日本轰炸)。我想提供的只是我从外公处所听到的几个故事。&/p&&p&在外公居住的村庄外,有一小支日军驻扎,军纪严明。与村民关系良好,除必要安全程序外,绝无盛气凌人。村民都会一些简单的礼节性日语,驻军也会学一些简单的中文口语。&/p&&p&军中有一个军官,喜欢绘画,经常一人在村边或者湖边写生作画,风土人情什么的,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很客气,常带东洋糖果发给村童,外公在学龄前也从他那学过一些素描技巧。因为满洲国货币极其稳定(直至终战前才发行了一百元及一千元大面额,之前都是十元最大面额纸币),币值较高,半分硬币可以买一打铅笔,因此免费铅笔也是村童们可以经常从驻军那得到的礼物。&/p&&p&外公读小学后,正值满洲国由共和体制改为帝国体制,溥仪由“执政”改称“皇帝”,年号也由“大同”改元“康德”。学校教授学童三字经,在最末加上了一段新编的,我记得其中四句:“九一八,满洲兴。康德帝,都新京”。(“新京”是指长春)&/p&&p&学校教育非常注重日本国民化和军事化。学童需要日出前起床集合训练,需要打绑腿,并由日籍教官训练。经常有学童因为绑腿未打好而被打耳光,但是被体罚的孩子需要立刻站直表示道歉反省,不能哭或者倒地,不然后果很惨。&/p&&p&学校有强制日语课、天皇肖像、皇帝肖像、宣传电影放映、古文课。校长是中国人,副校长日本人,副职实际控权。&/p&&p&他背诵的课文还包括了郑孝胥的几篇。郑孝胥是遗老,代笔了清宣统退位诏书,大才子,但是在满洲建国前去世了。&/p&&p&外公家里很清苦,但是教育并未增加父母的开销。所有的开销,包括制服、食宿、课本都由国家承担。&/p&
我的外公生于哈尔滨,他之后参加了解放军成为军医,经历了内战和朝鲜战争,而后因为纯血贫农身份,未被历次运动波及,且获得深造机会,成为传染病方面的专业工作者。在此之前,他是东北农村的穷苦农家子弟,童年经历了满洲国从共和体制再到帝国,最后覆没的…
what the...
what the...
那是用social network的截屏p的。
那是用social network的截屏p的。
这个预算我一定会买古董表。&br&&br&18K的Jaeger Futurematic,复杂款的60年代Omega,或者基本款的art deco时期的Vacheron。
这个预算我一定会买古董表。18K的Jaeger Futurematic,复杂款的60年代Omega,或者基本款的art deco时期的Vacheron。
以Vaughan Oliver为头目的V23小组完成了很多著名的设计,但是也有部分是乐队独自完成,或者乐队与V23共同完成,或者其他设计师完成的。V23对于4AD的封套设计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字体设计。&br&&br&除了Vaughan,还有其他重要设计师与摄影师包括Chris Bigg、 Paul McMenamin, Timothy O'Donnell、Tim Vary、Adrian Philpott、Simon Larbalestier、Tom Baril。摄影作品的独特运用也是V23很厉害的一点。&br&&br&以Dead Can Dance为例,他们有非常多看起来很“V23”的封面设计作品,但是除去最早的一些是有Vaughan参与外,后来的都是乐手Brendan Perry与Chris Bigg完成的。&br&&br&V23也为很多其他非4AD的艺术家创作过封面,比如David Sylvian、Rush。
以Vaughan Oliver为头目的V23小组完成了很多著名的设计,但是也有部分是乐队独自完成,或者乐队与V23共同完成,或者其他设计师完成的。V23对于4AD的封套设计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字体设计。除了Vaughan,还有其他重要设计师与摄影师包括Chris Bigg、 Paul McMen…
我哪知道……
我哪知道……
1416&br&&br&boston big pictures&br&&br&以及各位朋友的摄影博客
1416boston big pictures以及各位朋友的摄影博客
没早辞职……&br&&br&wait,为什么要辞职?直接自顾自走人好了。
没早辞职……wait,为什么要辞职?直接自顾自走人好了。
数码相机的话,cosina应该没能力代工吧。&br&&br&胶片时代的话不清楚,但是cosina是当时的代工大厂,甚至大牌如nikon也会下单。所以,有可能吧……
数码相机的话,cosina应该没能力代工吧。胶片时代的话不清楚,但是cosina是当时的代工大厂,甚至大牌如nikon也会下单。所以,有可能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