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bnf里的装备卖了dnf金币换人民币币

游戏币与人民币兑换合理吗? 决战ID高价出售_游戏频道_新浪
游戏币与人民币兑换合理吗? 决战ID高价出售
<td height=1 bgcolor=#808080
.cn 日 10:40 新浪游戏
  前几日决战id在易趣竞拍爆出6000人民币的高价,消息流传开来之后,立时引发了一场网上大争论。这场争论似乎不太可以简单的分成正方和反方,因为每一位参与者对于这次的虚拟物品通过安全的网上方式进行交易都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最初的全驳斥性文章,得出的肯定性文章,很快又衍生出了见解更为深刻的时间分析型文章……和3月20日17173举办的“源兴杯”虚拟物品有奖调查一样,虚拟物品事件再次受到眼球的狂热攻击。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尽管有很大一部分玩家坚持游戏是游戏先是是现实,但是也有同样一大批玩家希
望能够在游戏中体现自己现实中的优势,对于虚拟物品的交易是否能合理化,双方都会非常关注。下面就是一些论坛火热文章的放送,望读者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0+1=?
  ――对《决战》虚拟物品交易活动的思考
  文:MDK
  最近听说决战的物品交易被摆到台面上来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却有朋友给我发来一个Url地址叫我去看。一看之下,就是那些熟悉的话,人物***,有****物品,**属性加**点,只卖人民币***。
  这些话很久以前我也在决战的论坛上看到过。其实不只是决战,很多网络游戏中都有存在类似交易,包括游戏中的物品交换人民币,或是游戏中的货币交换游戏卡,等等。通常来说,这属于一种市场自发行为,玩家会自己定出一些标准来判断每个物品的价值,而价值又随着市场变化(通常这是由于游戏自身的变化,也即我们常说的“更新”引起的)而变化。因此这是一种变化的市场,是有生命力的。
  从大量个例中我们看出,买卖方市场都客观存在,并且交易也确实完成了。但这种交易是不具备保障的,这也正说明了为什么各大网络游戏中骗子那么多。如果决战那个帐号没有卖掉,那么这确实是一件平凡的小事――我们看到了,在易趣网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帐号,物品,点卡在拍卖。
  但它居然卖出去了,而且卖了6000元之多。
  有几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1,为什么它能卖这么贵?从游戏本身来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个现象表明了什么?是否它意味着虚拟物品交易是可以并且应该合法化正式化的?
  3,作为玩家,从这件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作为厂商,这件事又可以提供什么借鉴?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看:成交金额较大的虚拟物品交易必须由游戏类型进行保证,即这个游戏必须有一些非常稀少,非常珍贵的物品,而且这些物品非常实用,在这个游戏中不可或缺。这是由游戏类型决定的,类似魔力,天使,EQ之类的游戏,永远也不可能出现这个数量级的虚拟物品交易。反之,决战,MU,就很可能出现大额交易。很久以前曾有人在《天堂》里倒卖物品(武卷),颇有些收获。然而真正成交额在千元以上,并且是单件物品交易的,那只可能是高级武器。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出现了大额交易,那么这个游戏就必然属于这样一个游戏类型――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装备游戏”。这类游戏的祖先正是赫赫有名的《Diablo II》,E-bay上长年都有Diablo II中装备的拍卖,甚至在Dupe(复制)最凶的时候,Hardcore模式中的物品SOJ也还是能卖到1-3美圆/枚,而曾有人把一把Rare Bow卖了三千美圆。这个特点后来很好地被Diablo Like的韩国游戏继承了下来,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决战正是一个装备游戏。
  第二个问题实在是有点不好说。对于虚拟物品交易,目前似乎还没有一定之规,绝大多数运营者限于此状况,也只能采取一种“原则上不反对也不提倡”的态度。事实上如果根据某种说法,网络游戏的运营者所提供的只是服务而非游戏本身,但同样,对于服务范围内的所有问题他们应负全责,例如虚拟数据保存。既然如此,我们就等于承认了虚拟物品自身所存在的价值(运营商只是负责保存这些数据并且在数据使用者有意愿时将这些数据交付他使用)。然而,这种权利的获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通俗地说,你需要支付一定的服务费,也就是你需要买点卡或者月卡。
  这种行为上的脱节出现在将虚拟物品转化为现实价值时缺乏一种有力的保证。事实上,甚至连数据的安全本身也并非总是百分之百能够得到保证,更不要说是数据的交易了。从玩家的立场上来说,现实物品的介入使得虚拟的世界变得复杂了起来,这并非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另一方面,如果虚拟物品无法转化为现实价值,那么虚拟物品的意义何在呢?正如某些先贤强调的“器物之用”一样,没有用的东西,不管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都没有价值。
  很显然,6000元的收入是一个普通公司小职员的一个月工资的两倍,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并非是每一个游戏里的物品都可以被这样交易,而少数可以这样交易的游戏却又无法名正言顺地支持这种交易行为。归根结底,问题的矛盾就在于没有任何一个运营商能正确区分出在自己的用户群内,前一段中所述的两种人到底是哪一种比较多。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弊端所在,这种时候,计划经济又来引路了。
  第三个问题:很显然,如果我是一个决战玩家,当然希望我的ID也能卖到6000元,这是我两个半月的工资。但我不是决战玩家,况且要想得到这样一个人物,最快的方法就是去买一个(这根本没意义),而普通的方法是花上至少半年时间去练一个出来,而且还未必能收集到这些装备。既然如此,单纯为了这种目的去玩一个网络游戏,那真是太不应该。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诱惑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之大的,即使那不包括笔者本人。
  而作为厂商而言,如果能将这种行为规范化,系统化,那应该是能够得到大量用户支持的。在这一点上,即使是成功完成了一次虚拟物品交易的《决战》,恐怕它的运营商也没有想到这种行为居然能发生在自己所运营的游戏中。无论如何,让这种行为从自发而变为自觉,该是大多数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目标之一。
  如果根据原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那么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的物品便具有价值。不管这种物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是0与1的组合。而大量的0和1的组合,也并非只是一个把显示器关掉之后就会消失的抽象意识。也许有人会不同意这种观点,那是因为他不知道60张百元人民币加起来有多厚的缘故。
  冷眼看决战ID高价拍卖
  文:官逼民反
  本人是决战的一名老玩家,最近听到一消息说决战高等级ID居然在中国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易趣网以6000元的高价拍卖成功,大家可以看一下交易记录http://game.citydragon.net/ReadNews.asp?NewsID=1494&BigClassName=游戏文化&SmallClassName=游戏文化&SpecialID=0and this
  本来不想说什么,一个游戏里的帐号装备买卖都是很平常的事,象17173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显示:传奇的“狗书”200元,千年的“罗汉枪”800元,仙境传说的妖刀春正1500元,奇迹的“传说+9追12”2000元,石器的“白虎”2500元。反正越难得到的东西、越好的游戏价格就越贵,我今天不想谈这个。我倒是想谈一下买卖帐号道具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抛开游戏中的一切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一个商品的持有者买卖一件商品的时候,他必须享有这个商品的版权,等一系列权利,否则就不能变卖,交易,或者赠送!就好象你并不能说你能在马路上走你就能卖掉马路一样,我认为游戏帐号根本就不能变卖,也就是说帐号你只有使用权利并没有完整是所有权,作为一个玩家所练出来的ID也好,打到的装备也好,所有数据都是产生于游戏官方的服务器,游戏官方的软件,也保留在他们的服务器里,你只是享有使用权而并非有所有权!也就是说所谓你的ID并不是你的!也并非你所有!所以一切的交易行为是非法的!而只有游戏公司才是玩家帐号和其间物品真正所有权!游戏官方才享有对玩家帐号变卖赠送销毁等权利!
  我们再来看一下买卖游戏道具或者ID的公平性!我想大多玩游戏的老玩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前几天买的道具还价值上千,游戏一改版狗屁都不是!你找谁说理去?游戏公司会管你?他管你个P,人家不是天天都在喊么:我们反对玩家以现金交易游戏道具负责游戏公司不负任何责等等等等。你瞧瞧人家都这样说了你自己要买,拜拜吧您哪。不是没有前车之辙,以前传奇一本群疗卖100多,现在卖个屁呀!商店里都有卖!才1000多传奇币!你看看千年,以前一个神器也是卖1000多,现在呢?满大街都是属性是越改越差!你玩家找谁说理去?人家游戏公司愿意改你怎么了?不服气?你们难道认为《决战》官方会理会你们吗?他们会保护你们的交易权利?这根本不可能是绝对不可能!没哪个公司能有那么好的心!
  有的玩家认为地下交易已经形成基本的价格和基本的市场,是否把交易转为正规渠道并不重要!得不到官方认可根本无所谓!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事件吧!不久前,网络游戏《破天一剑》里发生了玩家之间交易产生纠纷的事情,在官方论坛掀起轩然大波,玩家纷纷对此事发表言论。但由于大家都来自全国各地,仅凭两方当事人对事情的叙述,很难讲清楚谁对谁错。可是,其中一方提到,对方在骗取她的装备之后,还将她从楼上推下,导致她在头部有了伤口,缝了四针。如果这件事属实,就不单单是一件欺骗性交易的纠纷了,而应该划分为伤人事件了。双方都提到后来曾拨打110,两个人都被带到警察局做了笔录。但警察也表示对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交易无能为力。三个小时之后,将两人先后离开了派出所。为什么明明被骗的东西拿不回来?因为游戏公司不认可~你们交易过没有谁知道?游戏公司不给你查资料你有辙没辙?你没辙!不过也不能怪游戏公司啊,试想一下!哪个游戏公司会吃饱了没事干,你们交易他又不得一分钱?还白帮你干活?
  所以在下在这里奉劝各位玩家!买卖帐号和游戏道具是非法的!也是不安全的!更重要的是没有官方保价措施的!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明天是不是垃圾呢?你怎么知道约定和你买卖道具的人是不是就是无赖泼皮呢?该清醒一下了!
  驳:《冷眼看决战ID高价拍卖》
  文:水木清涟
  我本是论坛上长期潜水之人,看完了XX君的《冷眼看决战ID高价拍卖》实在忍不住要替各位玩家出来骂你几句,才对得起上千万的决战玩家!
  XX君在他的帖子中提到决战的ID帐号游戏道具是属于决战公司而不是属于玩家,我想不管你怎样举证,恐怕你这个说法是全天下的玩家包括游戏公司都不会赞同的?为什么?玩家辛苦辛苦练出来的帐号ID,道具居然不属于自己?不知道这位仁兄是怎么想的,不过很遗憾本人也学过几年法律,我就来告诉你买卖游戏虚拟物品或者帐号ID的合法性吧。一个游戏帐号ID或者道具的取得完全是建立在玩家自己操作基础上,并支付了服务商所提供的费用,很显然这些道具ID都是完全可以看做一种软件型的电子产品,所以同所有的软件开发一样,只要你的软件没有触犯其他软件的合法权益那么开发软件者就享有改软件的版权,软件版权所有者可以对其所持的软件进行升级、变卖、赠送或者自己使用。我们却不难从中看出,玩家在游戏中注册并储值再用自己的心血创造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帐号无疑是属于玩家本身的,在玩家没有违反游戏公约的前提下,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对其进行剥夺,从某种意义上讲玩家帐号包括帐号内的虚拟道具都是玩家拥有版权的一个产品,只不过这个产品依附在主体的服务器内,只不过这个产品是用于娱乐。而这丝毫不影响玩家对其的所有权。既然玩家对其拥有版权,那么玩家也应该享受到对其进行变卖,赠送、升级或者自己使用的权利。
  同样我们可以再来看看买卖游戏的公平性,XX君说的是事实!以前有的游戏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天是极品明天就是垃圾,也不管玩家的感受很买卖行为,那么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当时中国游戏市场并不成熟。对虚拟产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X君所说游戏官方不会理会玩家交易不会给玩家保障,我看倒不一定,因为首先评价一个游戏是否火热,看的就是这个游戏对现实世界多大的影响,一个连工交车上也能听到讨论声的游戏,与一个玩家交流只存在于论坛的游戏,哪个成功?结合现实是各个游戏厂家宣传惯用的手段,忠实玩家,FANS群,游戏文化,正就是厂家希望营造的东西。这样看来,玩家用现实中的人民币交易游戏中的物品无疑是在帮助厂商建立游戏文化。那么既然玩家形成了需要火爆的交易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游戏公司所希望看到的,那么既然是对游戏公司有利的,那么在网络经济日渐成熟的今天游戏公司肯定会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保护玩家和自己的利益!
  X君也说的不错,确实地下交易市场引发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但是这正好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了让交易变得自由话公开话和取得游戏公司信任的必要,例如以前有玩家通过地下交易的物品却因为游戏公司对道具数据的调整或对游戏道具取得的困难度降低等等原因而大幅度贬值,无形中损害了玩家的利益,但是由于交易是地下交易得不到官方的首肯,那么玩家也只好打落的牙齿往肚子里吞,游戏官方应该在玩家利益保护上考虑得更多,在玩家道具价格定位上官方应该承担起一定的义务,因为原先为了保护玩家利益的举措反而成了玩家利益的最大障碍。那么就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格局让玩家的利益真正得到实现呢。而在长久以来游戏公司之间形成的约定束成的规定肯定要有人来第一个打破!
  X君说的最后一点说得十分可笑,个人认为买卖游戏道具是完全值得得,X君说,游戏道具和ID是虚拟的,只存在于游戏之中那么好吧,我们来看一看以下产品:瑞星杀毒软件,金山快译,无冬之夜,等等等等哪个不是网络和电脑上虚拟的?哪个是免费的?而哪个又是关点电脑后还存在的?谁又可以把它们当饭吃?都不可以!可是谁又敢说自己不买呢?所以我认为在一开始我们就认识了游戏中的虚拟物品或帐号ID本质上可以认做的一种新型的娱乐软件,那么买卖游戏虚拟物品或帐号ID只要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是非常正确公平而值得的。做为职业玩家他们也更稳定了自己的收入,买家可以在同一交易平台上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那么这还有什么不好呢?所以我认为让玩家的地下交易转到了正确公平公正健康的交易平台上来,避免了地下交易中延伸的安全隐患,同时官方为了保证交易的正常开展必定要拿出一套完整的玩家利益保护方案,不仅仅使网游道具价格得到定位,进一步确定了虚拟物品的价值,更进一步规范了网络游戏市场,对游戏市场或玩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游戏内物品在现实中的交易(作者未写名称)
  文:金加藩爱徒
  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用现实货币高价买卖游戏物品或帐号的事例也越来越多。某某人花数千元买下一传奇帐号早已不再是新闻。一些二线网络游戏的高级帐号也开始被狂热的玩家们高价购买,例如最近我就听说《决战》一玩家用高得令人咋舌的6000元买下了另一玩家的100级法师帐号,而且卖主事后还抱怨卖得太便宜。
  我们知道,不管有形无形,只要有价值且用于交易的,都可称之为商品。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那些游戏内的物品或帐号无疑都是商品。然后,让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理清一下厂商与游戏内物品与玩家的关系:
  厂商用服务端程序在游戏服务器上造出虚拟物品》玩家支付现实货币,获得游戏权,然后在游戏中得到虚拟物品》玩家们在现实中用货币交易游戏中获得的虚拟物品。
  是的,粗看上去这似乎是一条很合理的商业链,但具体一分析,问题多多。
  例如第一步,“厂商用服务端程序在游戏服务器上造出虚拟物品”,既然这虚拟物品有价值,那就要算入资本之中,但这该怎么算呢?算入资产还是负债?其具体价值又该怎么评估?另外玩家是在游戏中随机得到这些物品,他们除了买点卡外不需支付任何费用,所以对于厂商来说这些物品的销售所得被包括在点卡的销售收入中――这便几乎等于零……等等等等。因此,不管是对游戏持封杀态度的中国,还是将游戏视为带动经济复苏的“希望产业”而加以大力扶持的韩国,还有作为游戏发源地的西方国家,都无一例外的没有制订任何关于现实货币交易游戏内物品的法律法规。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相当的特殊,也相当的复杂。
  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所有用现实货币交易游戏内物品的行为便毫无安全可言――因为不受法律保护。
  象上面提到过的那笔6000元的决战帐号买卖。6000块钱,分两捆,扎整齐点,怎么看怎么象两板砖。现在叫你拿着这两块板砖去一陌生地方与一陌生人交易,而且如果你被他骗了你没法起诉他,因为你在法律上找不到起诉他的理由,对此你会有何感想?
  玩家私下用现实货币购买游戏内部物品所带来的意外事故无疑是沾满了他们血泪的对这种无序市场活动的控诉。玩家们渴望一个能公平安全的用钱交易游戏内物品的环境,这一愿望是合情合理且迫切的,可他们睁开眼睛,却看到一个没有相关法律进行规范,所有业界厂商避而不谈,媒体只知道空喊救救孩子的混沌黑暗。
  是该改变点什么的时候了。
  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不一而足,仅以这里几篇作一下引论。目前讨论正在各大网络论坛持续进行中,甚至包括一些非游戏论坛,看来本次讨论似乎吸引了诸多网络能人的关注,很快应该会有更精彩的评论出现。对于决战ID易趣高价卖出此事引发的讨论,您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网游开箱子禁令沦为空文:众厂商“换皮”吸金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国内大批网游厂商通过种种“换皮”方式打擦边球吸金敛财
  晚报记者 秦川 报道晚报 制图 邬思蓓
  一个神秘的虚拟宝箱,可以开出称霸武林的神兵利器,也能让几千元人民币一夕间打水漂。有的网游玩家因此一夜致富,也有人砸光所有现金后血本无归。
  它的魔力到底有多么惊人?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有学生在偷偷开了千余元箱子被家长发现后悔恨落泪,也有白领在投入上万后仍执迷不悔&&在这些受访者看来,这一个个虚拟的宝箱就像潘多拉魔盒,成为网络游戏运营商们利用玩家的赌徒心理、疯狂敛财的吸金工具,甚至被视为一种嚣张的变相网络博彩。
  令人唏嘘的是,在文化部2009年已出台 “禁箱令”的情况下,国内大批网游厂商依然顶风作案,通过种种“换皮”方式打擦边球。业者呼吁,近期日韩游戏监管部门均在严惩 “开箱”现象,国内的打击力度也亟待提高。
  悔恨落泪
  年轻玩家难抵“箱子”诱惑
  “我出坑了。”漫长的思想斗争后,大一学生迪翰以颤抖的双手对游戏里的亲友团打下这4个字,然后把平日苦心取得的神兵宝甲一件件销毁、删除角色、退出游戏、卸载客户端。这位在线上虚拟世界里叱咤风云的 “英雄”,以最惨烈的方式选择退出,不留一点痕迹。
  “出坑”是玩家圈里的专业术语,代表着离开一款已投入大量心力和金钱的网络游戏。除了心痛外,不少人在不舍之余,往往有种不再被绑架的如释重负感。
  若不是父亲在突然抽查他网银账单时大发雷霆的话,迪翰现在或许还像平日一样在游戏内呼朋唤友,组队奔走于危机四伏的矿山或漫天飞雪的冰魔塔,将敌人的首级斩落刀下。但银行账户交易明细中近2000元的转出记录,却使他在遭遇父母的严厉质问时面红耳赤,甚至流下羞愧的泪水。
  第一笔银行转账记录产生于今年1月中旬,这是向来以“绿色玩家”自居的迪翰理智崩塌的开始。
  迪翰奋斗了大半年的游戏,是由韩国研发、国内九合天下代理的《卓越之剑》,以巴洛克式的华丽风格而拥有不错的口碑。由于游戏采取无需点卡充值的免费模式,迪翰一直都很不屑其他不断砸钱的“人民币战士”们。直到春节前夕,运营商推出一款名为“春节爱心礼包”的虚拟礼盒,里面可以抽出各种虚拟宝物,其中最有吸引力的特等奖是令不少玩家疯狂的 “美惠子”,这让迪翰顿时为之一振。
  理智崩塌
  狂掷千金为抱得“美人”归
  美惠子是一名白发飘飘、手持巨剑的东瀛美丽女剑士,是游戏内堪比大熊猫的极品珍稀人物,也是不少宅男的梦中情人。想将她收至麾下很难,除了参与官方活动外,无法通过任何常规途径收集。眼见只要花200金币(1人民币=100金币)抽一次奖就能抱回家的千载难逢好机会,迪翰试探性地充值50元,但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抽出一堆三等奖垃圾,5元钱都没人要。 ”他向记者懊恼地回忆说,由于不甘心,又着了魔般地充了30000金币去抽奖,结果还是“连一根毛都没摸到”,当晚就郁闷地关了游戏直接上床睡觉。
  可仅过了一天,迪翰的心思又活络了,原因是游戏里不断响起的“喜讯”,像猫爪子一样搔着他蠢蠢欲动的心。记者观察到,每每只要有玩家抽到一等奖或特等奖,游戏运营商都会向全服务器昭示,不断强制刷屏,想不看都不行。
  抱着“别人抽得到没道理我就抽不到”的心态,迪翰再次砸进300元人民币,终于成功抽到大奖。朋友们艳羡的目光让他有些飘飘然,感觉这钱花得值。
  变相吸金
  “一盒接一盒”吓跑玩家
  烦恼很快又接踵而至,身为服务器内为数不多的美惠子持有者,迪翰发现,这位重金请回的美女有一把稀世配剑“红耳之刃”,若两者缺一,面子又有些挂不住了。好在“善解人意”的运营商已经提前急玩家所急,大方地把这把绝世名剑加入了抽奖箱。
  “反正已经被套牢了,再花点钱也不算啥。 ”迪翰告诉记者,当时他一咬牙,从外婆给的压岁钱里又拿出200元进行抽奖,方才如愿。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为进一步“回馈玩家”,九合天下陆续又推出月光礼盒、月冕礼盒、迎春礼盒、一周年礼盒,抽一次的代价从200金币到500金币不等,大奖则一个比一个更炫。加上此前推出的两期魔法礼盒、圣诞礼盒和春节礼盒,前赴后继的充值者数量不断增加,连淘宝卖点卡的网店都趁机涨价。
  有不少愤怒的玩家建议,该运营商应该改名为“九盒天下”。在苦涩的嘲讽背后,很多人始终管不住自己抽奖的手。 “游戏里一些强化装备的材料,盒子中可以一次抽到777个,自己刷要打几个月,不抽不服气啊。 ”一位玩家坦言。
  在迪翰被父亲查账东窗事发的前一天,《卓越之剑》迎来内测一周年。运营商答谢玩家厚爱的方式,是新一批“全民内测一周年生日礼包”的上架,服务器内依然响起抽奖喜讯的交响曲,但不少心灰意冷的玩家已永远离开。
  抽瘾难戒
  “剁手”毒誓难阻开箱热情
  在不久前狠狠将QQ签名改为“再抽箱子就剁手”的毒誓后,张洋昨晚又熟练地打开收藏夹中的淘宝店铺,买了两张100元的点卡,一边喃喃默念着“春哥保佑”一边打开抽奖页。
  白天,张洋是一名忙碌勤奋的张江IT男,娴熟地与各种程序BUG做斗争;晚上,他是飞翔在异度空间中的魔族将校,镇定地操纵长弓将敌人一一击坠。在千军万马中突围的秘诀,是依靠战争中的功勋点数换来的极品装备。这种功勋取得不易,费力杀死一个敌对玩家才能积累一丁点,但也有一条轻松方便的捷径,那就是抽箱子。
  在这款号称全球顶级3D魔幻大作的网游中,玩家被分为白翼和黑翼两个阵营,游戏内种种设定都鼓励着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厮杀。
  “平时走在路上都可能被偷偷隐匿的敌对玩家杀死,要想不被像切菜剁瓜一样干掉,必须要有一身好装备。 ”张洋告诉记者,对于像他这样常加班的上班族而言,天天熬夜刷副本打装备不太现实,只能走运营商给出的“快速致富”捷径了。
  付费捷径
  抽箱子频率高到“烂大街”
  张洋还记得,运营商最早推出“三倍抽奖”活动时,让不少辛辛苦苦杀敌赚功勋的玩家傻了眼。只要花5元、10元兑换运营商的虚拟点数,就能从各种箱子中迅速抽出大量功勋,抽一次的收入比杀100人还多。
  由于怕错过机会,张洋果断抽了200元,心满意足地兑换了一件极品“万夫长”上衣,穿在身上造型无比拉风,走在街上都“倍有面子”。但令人郁闷的是,这种类似的“三倍抽奖”并不是一次机不可失的绝唱,其频率逐渐达到“烂大街”的地步。“元旦有抽箱子活动,春节有抽箱子活动,连植树节都有箱子抽。抽完五一抽端午,进入夏天有&夏不为利&抽奖活动,然后中秋抽奖、国庆抽奖、圣诞抽奖轮番登场,每次金额也达到最多50元一次的高价。 ”张洋表示。
  不过,这也让游戏中大批“人民币战士”拍手欢迎。 “换完一件上衣,还要换下装、鞋子、手套、护肩、项链、武器、两个戒指、两个耳环。等一整套都换完,游戏新版本又推出更高级的装备,原来已换到的装备不能再反向兑换为功勋点数,一切从头再来。 ”张洋估算,从2010下半年至今,他已累计投入一万两千元,其中相当一部分都砸在了抽箱子上。
  “像我这种月薪过万的还好,就是苦了一些学生族。 ”张洋告诉记者,他曾听说一个大二小男生在游戏里花了半年的生活费,然后向父母谎称被盗的极端故事,令人唏嘘。
国内大批网游厂商通过种种“换皮”方式打擦边球吸金敛财
  内部揭秘
  那些年,我们一起忽悠过的玩家
  “低调晒一晒今天抽奖的收获,防闪瞎眼请戴墨镜入。 ”某游戏公司内部策划员工小池在论坛上敲下这么一行帖子标题,然后开始以激动的口吻,杜撰自己如何以20元“先是不抱希望,后来当场震惊”地抽到一把稀世神兵的经历,引发无数围观者眼红。
  随即,小池又迅速更换一个马甲ID前去顶帖:“强烈鄙视楼主这样的炫耀党!不过我刚才也充了10块钱,抽到个二等奖,欢迎大家都来吸人品啊。 ”
  在公司里,这是小池例行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几乎已熟烂于胸。和其他策划组的同事一起,小池需要定期推出各种抽箱子活动,并在后台密切关注玩家的充值情况。若曲线出现明显下滑,她就负责去百度贴吧和论坛中冒充普通玩家 “晒人品”,给其他犹豫不决的用户打鸡血,诱惑他们也砸钱去试试运气。一旦有玩家发帖怒骂抽奖概率低,运营商“坑爹”的话,小池和同事也要及时挺身而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打消他们的疑虑。
  “如何忽悠玩家去抽箱子,是有很多学问的。 ”小池向记者透露,首先在宣传文案上就要做手脚。“不管文字还是配图,一定要明显、反复地突出最高级奖品,让玩家产生仿佛触手可及的错觉。其余90%的垃圾安慰奖一定要淡化,做好用&等&一个字一笔带过,只有在页面最下面才加上&包括但不限于&等等注释,一旦玩家投诉就能拿这个来堵他们嘴。 ”
  “箱子”销量直接挂钩奖金
  箱子里放什么样的奖品,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诱使玩家砸钱?这里面也有很多学问。
  “一是修改游戏内的数据,调低一些热门道具的正常掉落率,导致其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稀缺。玩家游戏里得不到,又是刚性需求,只能乖乖来抽。二是设置一些奖励,比如规定时间内累计抽奖金额前十名的玩家可获得丰厚奖励。 ”小池坦言,反正充值数据只有后台看得到,有些运营商会故意作假,操控实时排名中的最高金额,让不明真相的玩家想方设法去“超越”,将其当猴耍。
  小池和同事们的 “鞠躬尽瘁”,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冲业绩。 “这个抽奖活动是我策划的,那活动期间的充值金额就跟我的奖金直接挂钩,当然要多想办法。 ”她说,早年圈内有名策划在办完一次抽奖活动后,直接换了辆车。
  新闻延伸
  运营商猛打擦边球为何无人干预
  根据文化部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通知》,其中第20条明确指出: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不得在用户直接投入现金或虚拟货币的前提下,采取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或虚拟货币。但是近三年,记者在业内很少听到网游厂商因“抽箱子”遭公开处罚的案例。“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不敢顶风作案,但都会打擦边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者表示,在逃避监管方面,各运营商几乎都有独门招数。
  以《卓越之剑》为例,其每一期礼盒的活动公告用词都十分 “艺术”。记者在其春节礼盒的上线公告中看到,其宣传语是:您可以在游戏的金币商城内,消耗200金币购买到春节爱心礼包!购买的玩家不仅可以获得爱心喷筒一个,更可获赠魔法礼盒[春节版]一个。
  按照上述字面意思,运营卖的只是礼包,礼包是不能直接用来抽奖的,要打开后用里面的礼盒才能抽奖。所以九合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理直气壮地表示:“我们没违规! ”
  这让不少已经砸了上千元的玩家哑然失笑:“好比超市出售一个礼包,礼包里装的是毒品。被查后超市委屈地大吼,我卖的只是塑料袋,毒品跟我无关! ”
  或许是玩家的抗议过多,在随后的月光、迎春等各种抽奖礼包中,九合的宣传措辞又悄然发生了变化,成了“购买礼包可获得喷筒,并获得免费赠送的礼盒”。可在实际游戏中,玩家花5元钱获得的“喷筒”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鞭炮,“啪”一声放完就没了,而“免费获赠”的礼盒中最高奖品则可在交易网站上卖到几百元人民币。
  “这种规避的措辞,相当于&购买方便面可获得一次性叉子,并获得免费赠送的面饼、肉酱、蔬菜包和调味包&。 ”一位游戏业者向记者嘲讽称。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游云庭告诉记者,虽然运营商声称他们是“免费”赠送给用户抽奖机会,认为用户购买“礼包”属于等价交换,但是否构成“博彩”,要看虚拟道具本身价值与购买所消耗的虚拟货币价格相当。 “虚拟道具是否有价值,不能以是否有用户购买来判断,还应当考虑其在游戏中的实际作用。若价值不对等,应当被认定为违法。 ”
  抽奖方式七转八弯逃避监管
  在张洋玩的那款魔幻游戏中,为了防止开箱子被查处,策划人员高超的“拐弯”技术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每次退出游戏后,运营商会强制弹出一个窗口,上面有各种硕大的抽奖宝箱吸引玩家点击,旁边则滚动着抽到大奖的幸运儿名单,令人眼红。 ”一名玩家告诉记者,如果想要开箱子,需要先用人民币充值兑换成“守护点数”,再用“守护点数”兑换相应的宝箱钥匙,每开一次需要5到50把钥匙不等,相当于花5元到50元换取一次抽奖的资格。
  按照文化部 “用户直接投入现金或虚拟货币”的监管前提,上述运营商显然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因为开他们家的箱子既不是直接用现金,也不是直接用虚拟货币,而是子虚乌有的“钥匙”。
  不过,游云庭表示,尽管“直接投入”四字成为不少运营商的挡箭牌,但在《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类似的规定表述已修改为“不得以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诱导网络游戏用户采取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方式获取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其中删除 “直接”两字。 “这意味着,只要确实有诱导玩家参与抽奖的行为,无论绕几道弯,都是违法的。 ”游云庭称。
  各方声音
  运营商:我们没有违规
  针对众多玩家炮轰的 “礼盒敛财”质疑,记者致电联系九合天下的媒体联络人杨小姐,表明采访意图。在首日对方以 “请示领导”为由不做回应后,第二天,该负责人出面以“复读机”式回复应对采访,全程答非所问。
  记者:有玩家质疑贵司涉嫌“在用户直接投入现金或虚拟货币的前提下,采取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或虚拟货币”,请问您怎么看。
  九合天下:我们完全没有触及违反。
  记者:贵司的礼盒是以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吗?贵司的金币是虚拟货币吗?
  九合天下:我们公司没有售卖礼盒。
  记者:那之前卖的那些“魔法礼盒”怎么定义?
  九合天下:我觉得你也是个有这么多年游戏经验的玩家,应该也不用我这边怎么解释。
  记者:你还是解释解释吧。
  九合天下:违法的事情我们公司是不会做的。
  记者:贵司官网今年3月29日的活动公告中清楚写道 “玩家购买迎春礼包,即可获得&&”。不售卖,怎么购买?
  九合天下:我们没有违反法则,以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或虚拟货币。
  记者:礼盒不是以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吗?
  九合天下:礼盒不是卖的。
  记者:也就是说,你确认“礼盒是以抽签、押宝、随机抽取等偶然方式分配游戏道具”,是吗?
  九合天下:礼盒不是卖的。
  记者:请确认我的问题。
  九合天下:你不能断章取义。
  记者:我没有问你“礼盒是不是卖的”,我们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九合天下:我们的解释就出到这。欢迎媒体朋友的指正和关注。
  业内人士:心照不宣潜规则
  谈及业内“抽箱子”成风的擦边球现象,资深游戏时评人姚宇亦感十分无奈。
  "抽奖&、&美女&是一款网游在拉玩家,尤其是男性玩家时屡试不爽的手段,一位曾在某知名网游公司的朋友曾对我说,有些厂商做网游无非就是&黄赌毒&,有了这三个杀手锏,不怕玩家不来。 ”姚宇表示,只不过以前很多厂商把这些玩过火了,引致文化部出手打击。现在除了一些网页游戏做得还比较大胆之外,搞这种大多是偷偷摸摸地转为地下,以“换皮”的形式偷偷进行,这也是行业中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
  姚宇透露,在欧美、日韩网游中,很少可以看到“开宝箱”这种玩法的。“第一太坑爹,第二还是太坑爹。 ”姚宇表示,利用人性的弱点获取暴利,其实有违商业道德。当然始作俑者可能会以“需求决定存在”这样的理由来搪塞,但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网游作为娱乐行业的一分子,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因为不会有人因为看电影或听音乐而搞到破产,但玩某些网游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这些厂商赚得盆满钵满时,行业口碑已经一落千丈。 ”
  新闻链接
  日消费者厅称社交游戏“开箱”违法
  据中国游戏网报道,5月11日,几乎所有以手机社交游戏为命脉的日本上市企业股价皆出现了9%到20%的下跌。惨遭跌停的原因,是日本消费者厅本月以一纸檄文,向手机社交游戏产业的不正之风宣战。以用户付费后随机抽取道具为内容的收费模式(即国内的“开箱子”),被指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性嗜赌及完美主义、收集欲等弱点。
  由于日本的社交游戏大多以移动平台(手机)为载体,付费方式也是算入话费账单之内,便利的支付方式让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可以没有上限地进行消费,而需要为此支付账单的父母则苦不堪言。
  根据日本消费者厅统计,此类事件在2010年引发的来自家长的投诉共有5起,而在2011年迅速增至58起,其中更是有中学生在一个月内花掉40万日元、小学生3天内花掉12万日元的极端恶性事件。
  韩游戏分级部门整治开箱子类道具
  据CNTV报道,继中国之后,韩国去年底也对网游内“开箱子”等带有赌博性质的设定进行整治。韩国游戏分级委员会(GRB)试图针对网游中的“开箱子”类收费道具(Jackpot items)展开调查,并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决定是否将此类道具定义为赌博。此次调查涉及到韩国本土的10家网游公司,上述公司根据GRB的要求给出了游戏中此类道具的名称、花费以及用于进行此类消费的虚拟货币相关信息,但皆拒绝向GRB提交此类商品的用途、每位玩家购买的数量,以及赔率数据。
  GRB指责网游厂商不合作的态度:“如果这些厂商不是做贼心虚的话,我们怀疑它们是否还仍遵守这个行业自律的准则。 ”未来韩国政府也许会在整治“开箱子”类道具方面做出更大的动作。
(责任编辑:罗园)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让人看了羞涩……[]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异界装备兑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