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传道会的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有盗版的吗

全繁体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我八十块给卖了。_圣经研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68贴子:
全繁体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我八十块给卖了。收藏
更新传道会的。。感觉吃亏了。你们给个建议
1楼 22:12&|来自
相关的贴子14650139124
应该送给需要的人,凯撒的物归给凯撒,神的物归给神,啊们
收起回复2楼 14:26&|
兄弟我出一百
收起回复3楼 12:36&|来自
你的圣经比我的多很多道理吗?
收起回复4楼 15:06&|来自
神的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价值
收起回复5楼 10:55&|
登录百度帐号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我的更多文章
同时转发到微博  《天涯读书周刊》一〇三期  目
报告:  
书度年华:己丑年的私人阅读  
清流石:阅读:2009  舒然有梦:2009,我的阅读简史  
专栏:  
书度年华:每周一书——《布罗茨基谈话录》  
理洵:妈妈的见识——《世说新语》品读之五  胡洪侠:书情书色之书籍是没有罪的,焚烧书籍是不文明的体现  
书评:  
山西雪堂:《学飞的盟盟》:她常常认真地练习飞行技术  
高卢未斯:《风中绿李》:记录日常生活作为极权统治罪证  
随笔:  
江北土著:三季花草四时书  
品读:  
董小染:回归古堡还是心灵  
书话:  无羽书天堂:董桥:“我没有辜负签上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介子平: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新年画出版60年60张精华  
介子平:此画以似形
见与儿童邻  
——连环画出版60年60本精华  
书事:   
兰楚:愉悦的影响  
编后语    
今天是周刊发布的日子。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准备将这一期的周刊做最后的整理。忽然电脑黑屏,才猛然想起我这台破电脑一到冬天,就要经历的开机三部曲。每到气温降到零度以下,电脑先是黑屏,重启后,一会儿网络就会断开,再次重启后,才能正常使用。非常好玩,这几年来每到冬天,这样的步骤天天重复,原来它也怕冷啊!在重启关机的间隙,给自己冲杯咖啡,捧着安伯托.艾柯的《带着鲑鱼去旅行》,一边啜着浓香的咖啡,一边读着这本极为有趣的书,不时轻轻地一笑。读书使这样的一个寂静的早晨妙不可言!      《天涯读书周刊》官方博客网站:http://tydszk./  ??????出品单位:天涯社区天涯读书 /index.asp? vitem=390   ??????2009年第025期 总第101期 日出版  ??????每月1日、15日出版  ??????  ??????编辑 朱晓剑 蓝紫木槿  ??????  ??????天涯读书周刊撰稿人(排名不分先后)  ??????阿滢 重越 吴鸿 朴素 眉睫 叶雷 梅茗 向敬之 刘苏里 王晓渔 王国华 柳已青 介子平 潘小娴 胡洪侠 云也退 姜晓铭 朱航满 夏雨菡 苏莫余 小五哥 潘启雯 青青李子 池头洗砚 江北土著 蓝剑紫笛 子非鱼兮 厚空斋主 五随先生 舒然有梦 白水依人 山西雪堂 无羽书天堂 兰楚 杨小洲 周为筠 谷立立 程勇 陈祥 思郁 书度年华 理洵 葛筱强  ??????  ??????合作伙伴  ??????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 悦读纪  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 岳麓书社 花城出版社 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 香港三联书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武汉七星书坊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 四川新华出版公司 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 新星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北京博学近思书院 北京念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研究出版社 译文出版社  ??????  ??????合作媒体????  ??????信息时报 《tooday》网刊 中外对话 时代信报 《书声》 盛大文化频道 公共知青沙龙  ??????  ??????著作权声明  ??????《天涯读书周刊》所采用文章著作权属于作者,如有媒体选用稿件,请与作者本人或《天涯读书周刊》联系  ??????  ??????周刊公告  ??????《天涯读书周刊》是一种陆续发布的书评、书话、书事等随笔类刊物,愿以开放的姿势欢迎所有爱书人,感谢所有的读者和作者,真诚期待我们的工作能听到您的回音。建议、意见、投稿请发信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报告  己丑年的私人阅读  书度年华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对经典的定义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即使是初读也像是在重温的书。回顾这一年的阅读,发现更多的时间还是在重读经典。比如《圣经》,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    年初曾经暗暗有过一个计划,准备集中时间与精力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大海,发现爱情。这是一个难得的评价,尤其是它出自吝啬赞美的博尔赫斯之口。大海象征他的广博与深邃,他的惊心动魄,比较好理解;但是爱情,我猜是不是指它的迷人,让人欲罢不能?是不是指它已成为一种理想,可遇而不可求?    我迷上老陀,当然不是因为博尔赫斯的评论,而是源于他作品本身的魅力。今年比较集中在购买他的作品和有关他的书,我买书有版本癖,老陀的书尤其如此。人民文学版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90年代重印本柳成荫装帧)至今已有6种,包括比较稀少的《书信选》,更为稀少的是《卡拉马佐夫兄弟》(80年代的多见),仅在孔网见过一次,要价300多,此书人文版自己有1999年“名著名译”耿济之译本,另有80年代的初版一种;上海译文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80年代绿皮本)已有7种,这套书也是一直不见《卡拉马佐夫兄弟》,补购的是上海译文版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中的蓝色版本,译者荣如德。    其他值得一说的新买有上海译文的《精神领袖》、三联老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华夏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上海书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吉林人民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书系》4种、华夏版《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阅读方面,主要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尤其是《宗教大法官》片段,甚至比较过耿济之、荣如德、徐振亚冯增义(浙江文艺)三种译本,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耿译本,《宗教大法官》曾被不少作家评论家作为经典文本来研究,我以为《宗教大法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切创作的总源泉总纲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主题,一是关于上帝,他说上帝折磨了他一辈子。很多小说都有一个基督式的完美人物;二是双重人格,反映了他内心分裂的痛苦,也从中看到我们自己人性的异化。    其次读得较多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思想领袖》《书信集》《赌徒》《白痴》,花重金买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却没读下去,此书著名的“复调理论”曾让作者巴赫金扬名世界,小说中的复调之音,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的煎熬之音!他的作品具有没完没了的争辩。不断把人的思维引向深刻的远方。    待买的有关老陀的书还有不少,像上海译文的《残酷的天才》、社科文献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重庆版耿济之译的《白痴》等。阅读老陀其实才刚刚开始!我无法言喻他带给我的震撼,有限的阅读中,我已经窥见大海的惊涛,发现爱情的秘密!  
  二  ????  09年另一个阅读重点是《圣经》,以和合本及其注释本为主,购书方面,注释本原来有《启导本》,今年买到美国更新传道会中文版《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巴克莱的《新约圣经注释》;另购有天主教思高本《圣经》、新修订标准版英文本《圣经》、《主题汇析圣经》、《圣经•串珠注释本》、《圣经的历史》、三联版《基督教经典译丛》5种、《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等。    阅读方面,自己几乎每天读《圣经》,根据扎根建造上的读经计划,也有随便翻开的阅读,主要以新约为主,四福音书、保罗书信;另外与书店同事早上一起读经,已经到了《旧约•约伯记》,年后会继续。圣经是上帝的话,是生命的粮,它要在心里成为泉源,成为活水的江河。研经班的学习也是以查考分享经文为主,胡翀自89年皈依基督教,阅读圣经不下几十遍,有良好的神学素养,目前仍是香港中国神学院在读研究生,在他的带领下,一起在基督里获得灵里生命的长进。    其他神学方面的书,翻得较多的是巴特的《罗马书释义》、路易斯的《返璞归真》、巴刻的《认识神》、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上的真》《拯救与逍遥》、薇依的《重负与神恩》、王敬之的《上帝与中国古人》。还有王怡的《天堂沉默了半小时》《我有平安如江河》、《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等。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天主教思高本《圣经》比基督教和合本《圣经》多了几卷书,那天买书的时候,天主堂修女示意我坐下来,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讲起,讲到被基督教弃掉的几卷书其实对人非常的重要,前后差不多讲了半个小时。到头来,我还是觉得基督新教强调每个人都能通过阅读圣经和祷告直接与天父上帝建立关系,更合乎圣经启示的真理。    华姿曾在《赐我甘露》里特别感谢巴克莱的《新约圣经注释》,说这本巨著不仅疏解她内心的伤痛,也给了她许多具体的指导,我接触这个注释解读本较迟,但从我这两个月的阅读来看,我也有华姿一样的感受,巴克莱的《新约圣经注释》风行欧美,它同样会让华人基督徒受益,感谢巴克莱博士!    一年来,通过阅读圣经及相关书籍,不但有阅读的快乐、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更新。“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只有在基督里才有的真正的平安和喜乐!    三    全年买书超过400种,当然翻过的书还远不止这些,在书店工作,第一时间接触到新出版的书,要时刻抑制自己购买的冲动,这样更培养了自己的理性。今年以来,阅读的趣味,书籍的选择,似乎比以前更挑剔更斤斤计较,像原来喜欢有关书的书,但现在很少购买了,书话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泛滥,下半年记忆中似乎只买了《小麦的小人书》和《我爱做书店》两种。买的大量的还是翻译作品,小染批评过我要多读中国文学,我要说错不在我,一是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二是中国当代文学确实不忍卒读。    一年下来,读过的或重读的书,印象深刻的还有《民主的细节》、《忧郁的热带》、《书斋里的革命》、《穆旦诗文集》、《狂热份子》、《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文学讲稿》、《象征符号插图百科》等。其中读穆旦的诗对我来说有一种迟来的感动,为以前的忽视而羞愧。新出的《南方人物周刊》看到刘瑜的照片,有一种知性的美。    每天平均有1—2小时在网上逛,这也是私人阅读的一部分,主要是博客和论坛,天涯新浪孔网,牛博与天益都已关停。半仙给我的翻墙软件,一直没有把它利用好,只能等他给我发邮件,新年得把这个弄好。常翻的报刊有《南方周末》、《潇湘晨报》、《体坛周报》、《书屋》、《读书》、《随笔》、《书城》、《万象》、《天涯》、《世界文学》、《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等。购买的只有《读书》、《万象》、《世界文学》、《天涯》。2010年订的只剩《世界文学》,其他几种选择临时购买。    我们最近的书友会主题“阅读即生活”,对我来说,阅读就是生活。阅读让生活有意义,有意义的阅读让你感觉活着真好。    阅读,永远在路上,它没有终点!     2010—01---01  
  阅读,二○○九  清流石    朋友让我写一点关于今年读书的文字,特意用了“盘点”二字。我这人读书一向杂乱无章,乍一看这“盘点”二字,便想起单位每年年终盘点仓库,但那可是有上万的物资,且秩序井然,我读这点书哪用得起这“盘点”二字啊。不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况我也有意回顾自己一年来的读书情况,为承前启后做个标注。    一  许多人看了电影《二○一二》之后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胜感慨,甚至于真的为了三年后担忧起来。我知道,他们不是杞人。但我们总不至于就这样无助地等待下去吧?除了切实地努力之外,我们总得寻找点精神上的慰藉,带着希望和快乐生活。读书,便是其中一个选择。萧丽红说,“读书的目的,为了要与好的东西见面,好事,好情,好人,好物”。这也是我喜欢读书的缘由之一。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读的第一本书是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广西师大出版社),之后断断续续读了她的另外一本散文集《三月曝书》(上海人民出版社)。林文月先生的文字舒缓淡雅,人世的温情蕴藏其中,读来自有暖意。读了她的文字,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优雅。  在《饮膳札记》中,我第一次“看”到了董桥先生。董桥的文字随心所欲,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那么典雅精致,让人想念英伦的绅士和民国的名士。读他的文字,也曾想过董桥是个什么样的人,却总也想不出来。后来在林先生的书中看到了董桥的照片,原来是个瘦小的老头,衣着整洁,真是一个绅士!但他的《甲申年纪事》(港版,牛津大学出版社)却是另外一种风格,不谈收藏,不谈典故,随手写来的人物短章时事小幅,硬朗的身躯里透露出点点寂寞和无奈。“香港成了招魂的三牲。”董桥说。  董桥的这本书在内地当然买不到。大陆人恐怕是没有这样的怅惘。年前去香港,我和内子花了大半天时间逛二楼书店,除了董桥这本,还有张爱玲的《赤地之恋》和《秧歌》(台湾皇冠出版社)、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联经出版社),以及台湾金枫出版社出的“经典”一套中的三本:《书谱》、《艺概》和《陶庵梦忆》。  金枫这三本中我只读完《书谱》。之前对孙过庭这篇文字略有耳闻,这次完整读来,得感谢撰述此书的王仁钧先生。王先生是台湾淡江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对中国的文化浸润颇深,其撰述对中国文字的流变、书法艺术的赏析,以及对孙过庭私心的分析,无不让人击节叫好。这套书的总策划龚鹏程先生在《总序》中说,“就在每个人不断含咀讽诵经典的过程中,经典的生命也在成长,其意蕴也愈发丰饶。”其实,我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是在与经典一起成长,我们也成为经典的一部分,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当然,书不总是带给我们快乐,比如张爱玲的《赤地之恋》和《秧歌》、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也包括我后来读到的陈若曦的《尹县长》。张和陈的小说很类似,行笔简洁,不动声色,仿佛一部电影,没有任何台词,但是我们听得到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声音,那声音让人如此绝望,以至于我在读这三本小说的时候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当下。这三本小说,让我看到了平民的卑微,也读到了张爱玲和陈若曦的慈悲。  而高行健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仿佛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情节突然转换,一边是现在,一边是过去,但现在总是过去的余绪,若不是玛格丽特,“我”恐怕是走不出那历史的伤痕了。时间算是强大了吧,可有时也有时间不能抚平的,比如这伤痕。俗话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那段历史的变换,竟然比翻手覆手还要快,而这手之巨,连退隐山林都成为不可能,实为中国三千年之未有。我们的生命,该往何处去?  若说一介书生高行健不知道,那么中共高级将领吴法宪该知道了吧?可是他吴法宪也不知道。我从《吴法宪回忆录》(香港新星出版社)里看到了那诡谲的乌云,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民生片刻不得安宁,弄他人者,复被人弄,社会伦理道德全被颠覆,实乃中华民族之大灾难也。但我不能因这本书就说吴法宪大梦初醒,不过作为个人书写历史,他告诉当下那些希望通过“正确站队”而升官发财的人,专制不灭,永远没有正确的队可站!  之所以说吴法宪并非大梦初醒,因为他实在没有看透这诡谲的根源所在。但比吴法宪智慧的大有人在,比如唐德刚。之前读过唐德刚的《胡适杂忆》,文字洗练,且不为尊师讳,敢于直言,是我喜欢的风格。今年承剑客兄传我不少电子书,其中便有他的《晚清七十年》。虽未读完,但极度佩服这个本家人,见解深刻有力,说话一针见血,论述中国社会历史进展,批驳郭沫若,无不显示其智勇双全。  除唐德刚之外,今年读的另一个历史大家是许倬云,单是以残疾之躯而成就斐然论之,许先生便值得所有人尊敬。先读许先生的《问学记》(广西师大出版社),读出了先生的勤奋、谦虚,也读到了他的眼界、责任和学术风骨。《观世变》(广西师大出版社)续《问学记》而来,与随后的《万古江河》(上海文艺出版社)厘清了我之前许多错误的概念,比如中华文明最初起源并非河谷地带,而是靠近河谷的坡地;再比如,中国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秦就终结了。其实,更重要的不在于史实,而在于治史之方法。唐德刚先生和许倬云先生都谈到了比较历史学。比较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然多少人因为意识形态需要,绝口不提此方法,一上来便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绝对正确论,以辩证法证马克思主义之正确,其荒谬不知其可!殊不知,马克思得出的结论,正是比较研究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该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在意识形态教育未退去之前,真不好说。  
  二    谈到四九年后的教育,意识形态永远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以至于有人说我们对待自己的历史是“厚古薄今”,至于为什么要厚古又为何要薄今,我想真正读过四九年后、或者说从民国时代开始中国历史的人会都有自己的见解。今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有如下几本书:笑蜀主编的《历史的先声》(电子版)、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三联,电子版),以及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电子版)。  笑蜀不过是将中共六十多年前为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而在各种新闻媒体——也包括中共的媒体——上刊登的各种呼吁民主自由的文章剪辑而成。这些言论有出自当时的民主人士,也有出自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中共高层。但是读着当年中共所高扬的、现在中共所强力压制这些言论,却总觉得不真切,恍惚迷梦。正如李慎之在《历史的先声》(港版)的序言中所言一样,“看完这本书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一样。”这是一个梦吗?抑或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这本没有任何评论的《历史的先声》是干净的,若是结合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我们会对当下这个执政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书当然被禁了。书中中共大谈言论自由,而这本书却在大陆没有自由,是悲哀?  另外一本据说是被禁,但网络上也有说没有被禁、只是还没有大陆简体版的书是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我读龙应台的书当是从七年前的《野火集》开始,后来又在一个小书屋买了两本,《我的不安》和《百年思索》,再后来一位台湾朋友又送我一本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的《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有幸的是,二○○三年龙先生来川大演讲,我就在现场。龙先生早期的文字犀利,有如鲁迅的矛,后来逐渐转型,锋芒内敛,走向深沉。我以为《大江大海》属于个体历史记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个体的记忆与国家的记忆、准确的说是政党的记忆,其差距是如何的大啊。我不能说个体的记忆就是完全真实,但以刘绍唐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是可信的。较之于我们所学中国近现代史,个体记忆的这些细节给我们的震动,就像美国大片之于我们的主旋律电影,不可以道里计。书中很多片断让我过目难忘,比如美君回到故乡拜祭父亲;比如马淑玲留下的那本《古文观止》;比如长春围城结束后消失的三十万到六十万平民;比如日本投降之后从日本回到台湾的岩里政男、即后来的李登辉面对破烂不堪的七十军说的那句话:“国军在这样差的装备条件下能打赢日本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们要用敬佩的眼光来看他们才是啊。”……这些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令人觉得忧伤,很忧伤”。  令人忧伤的不止于此,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也让我感到无限忧伤。因为书写历史太过于真实,或者说对那段历史有太多的情绪,二○○○年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无法再版。今年读陈寅恪先生还是因为旅游卫视的“亮话”节目。说实话,那期做得不好。也正因为节目做得不好,所以才有了再读陈寅恪先生的冲动。陈先生这样一个“三百年甚至一千年乃得一见的学术大师”,其晚年之悲惨,让人心痛不已。若不是还有闲妻唐篔,好友吴宓陈序经冼玉清,好弟子刘节蒋天枢,好助手黄萱高守真容宛梅,当然还有陶铸,若不是他们,陈先生的最后二十年就真的是一点阳光都不可见了,漆漆冰冷如长夜。我非常同意作者陆键东的说法,他说若要谈论陈寅恪先生,非沉静很长一段时间不可,因为那情感“似一团浓得化不开的云雾”。读罢此书,我心有戚戚焉。  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类似的是何兆武的《上学记》(三联),以及杨绛的《我们仨》(三联)。《上学记》记载了何先生读书的经历,其中可见先生做学之精神,亦可见许多闻人品性。比如吴晗——这个历史学家后来为中共摇旗呐喊高兴之时,却不知缘由地被打入地狱——当年在西南联大逃警报的样子也许就注定了他的后半生。杨绛先生文字我很少读,这本《我们仨》也是买了很久才想起来的。我们这个国家这一百多年一来,苦难不少,唯一可以抵御苦难的是人间的情意,尤其是家庭的温暖。书中我记得最清楚的片断是文革中,钱先生和杨先生均被打成“牛鬼蛇神”,“革命群众”钱瑗回家,先在楼下贴一张大字报与“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然后上楼对二位先生说她已经贴了大字报和他们划清界限——“是思想上划清界限”,钱瑗着重说。然后坐在杨先生身边,一言不发,一针一线为妈妈做一套睡衣。行笔至此,我又想起了书中的很多片断,杨先生的那些梦,他们一家三口的那些故事,不禁唏嘘感叹。  另外一本写家族史的书是张大春的《聆听父亲》(上海人民出版社)。有人说张大春是个怪才,说实话,他的这本书我读得似懂非懂,仿佛陷入一团叫做乡愁的迷雾里。好像还没有人如此写自己的家族史,那些琐碎的往事,似远又近,成串的记忆娓娓道来竟如此清晰,似可捉摸,一伸手,却发现早已远去,让我无限怅惘。读完此书,我对内子说,这是一本好书。至于好在哪儿,我说不清楚。但我打算有空再读一次。  
  三    我喜欢港台海外的华人作家甚于内地作家,除了环境自由度之外,我也从他们的文字中读出了他们的眼界和智识,也更多地感触到中华五千年连绵不绝的文化的体温。再把眼光从港台海外转向大陆,我也看到许多光亮,在漆黑长夜里踯躅前行,慢慢竟也汇成一条光的河流。读这些痛的历史和温暖的记忆,便是为了看到光明。钱穆先生说,“理想的本质便是忧与困。任何一理想,无不在其内心藏有忧。……理想正是面对忧与困而来,理想便正要在忧与困里打开一出路。”  我们必将看到光明。给我更多信心的是林达的《西班牙旅行日记》(三联)。之前已经读过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一套,以及《扫起落叶好过冬》和《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的文字,我以为用他们评价华盛顿•欧文的语言来评价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尽管是文学作品,读者仍然能够被带进历史幽径的深处,读出春秋沧桑来。”较之前面几本书,《西班牙旅行日记》开篇稍显平淡,但“引人入胜”这个词可能就是为这本书而造,西班牙宗教纷争、内战、佛朗哥独裁统治,然后似乎是一夜之间的新闻解禁、民主自由得以发扬……再看看海峡那边,也有一个人,他叫蒋经国。我想,海峡这边,应该也有这样一个人。  这就是幸福。读书的幸福,不仅在于在阅读中觅到知音,照见自己,也在于困厄中看到希望。描写于困厄中看到希望并为此坚持的,还是林达的书,《像自由一样美丽》(三联出版社)。这本记录犹太儿童在纳粹集中营生活的图书,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善的种子如何在恶的黑暗中顽强生长,以及散发出来的巨大能量。  有人说,于绝望中看到希望,便是幸福。不过,要从绝望中看到希望,需要多么坚韧的心啊?当我几年前开始启蒙的时候,认识了冉云飞,每日读他的博客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刚开始,我读到了黑暗,也读到了愤怒,我看到的是一个匪气十足的冉云飞。但是几年下来,我在他的文字中读到了他日拱一卒的坚韧,读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我看到的是一个理性而脚踏实地的冉云飞。年近岁末收到他的大作《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山东人民出版社),一口气读完。能沉入到浩如烟渺的史料中,为我们还原历史的诸多细节,把历史讲得生动有趣,实属难得。尤其书中体现出来的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之谅解,我以为便是钱穆先生所言对以往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若无此温情与敬意,便无资格谈爱国与爱民。  说到温情与敬意,当然不能绕过钱穆先生。本打算前年便读先生的著作,然一拖再拖,迟至今年才开始。不过今年也才读了《黄帝》、《孔子传》两本和《论语新解》的一部分,其中《孔子传》和《论语新解》给我启发颇多,非三言两语可以道明。尤其先生所言,“然《论语》所言,固当考之于古,亦当通之于今。固当求之于大义,亦当协之于常情”,可照见先生于中华文化之深情厚意。惜乎先生远离故土,我们只能遥望外双溪畔素书楼上那一轮明月。  是的,我承认,我羡慕港台的文化氛围,他们可以把书店从一楼开到二楼甚至八楼十楼,他们也可以把书店当作商场二十四小时营业。我很感激我的父亲,是他引导我读书。曾经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在页边空白处写道,“若我做了父亲,我也会带着我的孩子一起读书,给他(她)指引读书的方向,希望可以对他(她)的成长有所帮助。”六月得知内子怀孕,我知道父亲的责任已然在肩。我和内子一起读书,从孕妈妈的保养到婴幼儿的护理,再到小孩子的成长教育,读得杂乱。这其中不能不提到的有小巫的《让孩子做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文汇出版社),以及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上海人民出版社)。小巫所著婴幼儿教育书有一个系列,《让孩子做主》我读得最多,其中最大的体会便是孩子有孩子的视界,孩子有孩子的独立人格,作为父母,应该更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自己方便将自己的观念或方式强加于孩子。龙应台则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缓缓书写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父母需要耐心。当然,重要的是,父母应该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你慢慢来》给我触动很大,其中很多片段我们常常可见,但存在就是正确的吗?我和内子读完,互相对视了一下,我们都明白肩头的责任。待读到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的时候,我们想象某一天自己被孩子问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模样,那该是多么尴尬啊。从那之后,勤翻字典成为我和内子的习惯。  读书,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不断成长的时候,我们会在某个阳光的午后或者夜晚,为宝宝读一首诗或念一段文字。我们一起读《目送》(龙应台,三联出版社),一起读知堂老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偶尔也读读梁文道的《我执》(广西师大出版社)。我很喜欢梁文道那句话:读书好,起码读着读着不知老之降至。  
  2009,我的阅读简史  舒然有梦    最近半年,我很少写作。总感觉思维迟钝,有时候刚打开电脑,敲了几行字,就自动停止,像遭遇险情的刹车,又像陷入一场充满怀疑的冥想。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发现阅读比书写更令我平和。与那些在时光隧道里闪烁光辉的经典相比,我的言说应当自觉地退却,退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和我一起慢慢老去。  算起来,在过去的一年我大约读了三十几部书(不包括杂志)。与往年追逐“热点”有些不同,这一年我更多的沉潜于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我青年时代接触过的,时隔二十年,阅读的况味却大为不同。  1.《水浒传》这部我曾经熟悉的小说,里头的许多打斗场面、生离死别至今了然于目。可是,我这一次阅读的兴趣不在惊心动魄的武打,而为小说的细节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所吸引。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人物是林冲,他的心理历程注释了梁山的失败;而宋江的正统思想,注定了梁山失败的必然性;只有心性简单的鲁达结果圆满,他心里只有是与非,没有对与错,他是真正的“得道者”;李逵也是简单的,但他的简单搭上了愚蠢与嗜血。梁山的招牌是“替天行道”,显然这只是他们的一种理想。殊不知,真正的“道”是极其简单的,只有当人心叵测的时候,“道”才是莫测高深的。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所以,大凡打着“天道”牌的人,实际上都难免伤天害理。  2.《红楼梦》作为经典在我心中占据最大的空间及最长的时间。小说围绕一个大家庭的兴衰,着力写出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和温暖炎凉。为什么一个贵族家庭的大悲剧能够如此强烈地感染我们?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曹雪芹写出了最真挚最纯净因而最感人的爱情。看看现在的电视剧或言情小说,多角爱情的故事比比皆是,难逃窠臼不说,单就那些因帮助而感动生出的爱情,就觉得非常可疑。比如,最近热播的《蜗居》,海藻与宋秘书、小贝之间的爱就难以让真爱过的人相信。就爱情而言,物质的力量不可能有那么强大。想想宝、黛、钗、云之间的故事,爱情哪可以替代或转移呢?  3.在阅读张爱玲之前,我就非常喜欢迟子建,不过,那时的她挺多算个文学青年。在读过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后,我得意于我当初的判断,她已经成为张爱玲之后最具阅读价值的女作家。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中断对她的阅读。二十多年来,她形成并保持了一贯的美学追求,文字晶莹清冽,叙说沉静舒缓。她很少摹写宏大事件,却始终把重大题材通过民间生活、民间立场来表达。“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开头,苍老、苍凉,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深沉的缅怀和悠远的憧憬中。它被忧伤笼罩着,通篇漫溢一种感伤的抒情之美。这种美源于她对鄂温克人性格之美的挖掘,妮浩、林克、瓦加罗、达玛拉、哈谢等人物身上的朴素、直率、善良与温情,同时,又通过“萨满”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信仰的坚持。可以说,没有迟子建,茅盾文学奖就不是一种光荣。  4.波兰诗人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文集《诗人和世界》,我2003年就读过。没想到她的诗歌居然被收录在粤教版高中语文里,由此重燃了我再次阅读的兴趣。她的诗歌以超常的纯净和力量反映世界,是道德、哲理和抒情的和谐统一。本书收所收集的诗歌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多姿多彩。读她的某些诗,感觉就是哲学的诗化。“火车到达N城/但我没有来。一封未发出的信/向你发出了预告……”,说明矛盾未必一定是矛盾,可以转化,也可以并存;最具光芒的我觉得是其中关于宇宙、人生和世界的诗歌。“仇恨本来并不坏/它最初代表了正义/后来它单独向前跑去/才变成了仇恨……”仇恨,历来就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奔走,被践踏、蹂躏的惨剧却总是被胜利遗忘;她的第三类诗歌是关于情感、命运、时间和生死的。她把爱情写得让人心醉神迷,把爱情的哀伤和痛苦埋藏在文字的深处,《巴别塔》通过一对恋人的对话,让爱情跃然纸上。“你的手是那么漂亮/那是过去,在刀口没有砍伤骨头之前……”  累了,不想写了。不过,还是有余力把书单列出来。  5.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6.周汝昌《红楼小讲》;  7.刘向愚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8.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9.彼得•梅尔《永远的普罗旺斯》;  10.鲍•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11.刘齐《形而上下》;  12.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13.威廉•勃特列•叶芝《丽达与天鹅》;  14.斯蒂芬•茨威格《六大师》;  15.史铁生《务虚笔记》;  16.李商隐《李商隐集》;  17.洪升《长生殿》;  18.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19.毕淑敏《话说生活》;  20.让•保尔•萨特《文字生涯》;  21.刘超《笔杆子:晚近文人的另类观察》;  22.王晓明《追问录》;  23.洛塘《锦瑟》;  ………  
  专栏  每周一书——《布罗茨基谈话录》  书度年华      几年前在旧书店错过《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一直有些让我耿耿于怀。新书《布罗茨基谈话录》也差点失手,谈到俄罗斯二十世纪文学必谈布罗茨基,他究竟有何魅力?????  ????  布罗茨基(1940——1996)不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也从来不是一个热门的名字。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总是跟诗歌、监狱、流亡、政治、良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微抬额头的肖像照,目光冷峻而高傲,脸上的皱纹犹如雕刻,一副历经沧桑却略带轻蔑的模样。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传统,在这张脸上留下清晰的印痕。布罗茨基喜欢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意大利诗人但丁,也许他从后者的流亡生涯中看到了自己相似的命运。  ????  《布罗茨基谈话录》收集了1978年至1992年之间美籍俄裔音乐家沃尔科夫对布罗茨基的访谈,这是两位智者的平等交流,沃尔科夫本身具备极高的人文素养,提问之精细,远非普通新闻记者所能及。作为一本谈话录,竟贯穿14年之久,可见两人都是慎重为之,绝非图一时口舌之快。提问者沃尔科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像大多数的谈话录那样,专问一些貌似庞大高深实则浅陋无知的问题,而往往从日常普通的小事细节入手,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入手,引出布罗茨基的回应和解释。换言之,这本谈话录堪称布罗茨基的独特传记、思想切片,对其诗文著作构成了有益的补充。  ????  年青的布罗茨基除了写诗没有正式职业。当局把他抓了起来,以“不劳而获罪”将其起诉,宣判他是“社会主义寄生虫”。关进监狱,再流放到偏僻的北方农村劳改,后来把这条“寄生虫”驱逐出境,驱逐到腐朽、堕落的美国。从此他的人生分为两半,此前是彼得堡时期,此后是西方世界。在后半生中,他用英语写成的散文,让美国文坛佩服得五体投地。睿智的见解、新鲜的用词、独特的行文,即便在谈话录中也略可见其风格。但布罗茨基一生坚持用俄语写诗。诚如苏珊•桑塔格对其评价:“家是俄语。不再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他的思想和才能中一切最微妙、最大胆、最富饶和最教条的东西的来源,而它竟成为他出于骄傲、出于愤怒、出于焦虑而不能回去也不想回去的伟大的别处。”  ????  就布罗茨基而言,他被强迫流亡还不算什么,但是苏联当局屡次拒绝其父母出国跟他见面。他是他们至爱的独子,直到父母相继逝世,最终不能见儿子一面。虽然生活在纽约,布罗茨基却很悲观:“我们生活在一个疯狂的社会,这个社会将文化当成了商品。它就不停地需要出书、出书、出书。由于这个游戏,文化步入了死胡同。”  ????  这是一场漫长的谈话——跨越了14个年头,内容涵盖诗歌、音乐、芭蕾、政治、历史、城市等五光十色的文化断片,编者沃尔科夫在序言里提示,每一次谈话“都构成了一部剧作——都有着开局、潜在的冲突、高潮和结局”。在读者眼中,整部书更像是一曲交响乐,其中有升调,有降调,有变调——布罗茨基的语言不拘一格,思想灵动跳跃,经常带有诗人特有的敏感和偏执-----------  ????  布罗茨基在本书中多次论述了诗人有着与帝王同等的权力,能够控制国民的生活,不过前者影响精神,后者只能压迫肉体。布罗茨基最为推崇曼德里施塔姆关于斯大林所写的《颂歌》,在这首诗里,曼德里施塔姆抓住了俄国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与沙皇”,把颂歌和讽刺诗两种对立风格进行了奇妙的融合,这使得斯大林觉得诗人已经高傲地进入了他的领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  “诗人---沙皇”的对立,或者作为变体的“诗人---群氓”的对立,使得专制统治和无个性的现代民粹主义同样让人无法忍受,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诗人都是永恒的“流亡者”、“全民公敌”和“异类”,因为他们对语言无限忠诚,因为他们对文化无限眷恋。布罗茨基的一生,投射在诗人与帝国相互对峙的角度上,他还是幸运的,赢得了时间跑道上的赛跑,他像索尔仁尼琴一样,亲眼看到了铁幕帝国的崩溃,不可一世的强权机器转瞬化为齑粉,在人面前飘飘洒洒落地,人人自危的岁月宛如清晨对噩梦的回视。  ????  《布罗茨基谈话录》 约瑟夫•布罗茨基、所罗门•沃尔科夫 著 东方出版社2008年4月版  《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约瑟夫•布罗茨基著 漓江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妈妈的见识——《世说新语》品读之五  理洵    钟叔河先生说,读《世说》印象最深的两点,一是读书人的自我精神,可于阮籍猖狂、嵇康傲岸见之;二是女人能表现自我,没有后世那末多束缚,以及由束缚养成的作伪和作态。(《念楼学短》)赵母也算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世说》“贤媛门”第五则记载,赵母嫁女,临行告戒女儿说:“千万不要做好事。”女儿说:“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尚且不能做,何况坏事呢?”    赵母的这番话,现在看来也是有个性,有些意思的。一般人家嫁女,长辈们总是教女儿作好的,像是很少有这样对女儿说话的。不过她的话也很难理解,好象是好事坏事、什末事都不要做了。其实不然。赵母是桐乡令虞韪的妻子,《列女传》上说她“才敏多览”,虞韪死后,孙权敬其文才,把她收入宫中,人称赵姬,她还作了数十万言的《列女传解》。看来也是一个博览群书的才女了。她和女儿的对话,《淮南子》、《古类书》中也都有相似的故事和语言,可以有较多的理解,余嘉锡先生在《笺疏》中这样理解:“盖古之教女者之意,特不愿其遇事表暴,斤斤于为善之名,以招人之妒嫉,而非禁之使不为善也。”因为《淮南子》里有“尔为善,善人嫉之”的话,这样的理解似乎更能接近文意了。    新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想有所作为,这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以长辈们的经验,树大招风,峣峣者易折却似乎也是世之常态,因而在让人有多种理解,或者不可理解的话语中,好象就隐藏了一丝淡淡的哀愁,表露着长辈的仁心。凡事不强为、不妄为应该是人生的一条规则。这其实是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处世观,从这里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老庄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子。    如果从积极的态度出发,考察赵母的话,正如余嘉锡先生所言:“有晋一代,唯陶母能教子,余多以才智著,于妇德鲜可称者。题为贤媛,殊觉不称其名。考之传记,晋之妇教,是为衰敝。”(《笺疏》“贤媛”)赵母的见识就有些消极的意义了。    有些书上给这则故事加的题目是“赵母告女” ,钟叔河先生在读这则故事的时候给它加了一个题目叫“妈妈的见识”,我觉得还是后者好,于是就把它抄来作了自己文章的题目。  
  书情书色之书籍是没有罪的,焚烧书籍是不文明的体现  胡洪侠    八七○  ??  《第一财经周刊》的记者考察了法兰克福书展后描画了这样一幅场景:在传统出版业的门口,站满了一批“野蛮人”,他们中间有亚马逊、谷歌、当当、盛大等等。亚马逊、当当网等网络书店牢牢把控了渠道话语权,赚走了传统书店的利润,而传统书店每天都在成批倒掉;谷歌、亚马逊正在夜以继日地把一本本书扫描进自己的虚拟图书馆,印刷厂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传统印刷商面临被消灭的厄运;版权不再是出版社的专利品,作家们开始向旗下拥有起点中文网等三家网站的盛大文学有限公司靠拢,出版社大厦因墙角被挖个不停而变得摇摇欲坠……。既如此,那记者或许是看花了眼:“野蛮人”何止是站在“门口”,他们早就登堂入室乃至“上床抢人、上房揭瓦”了。【○九、十一、二十一】   ??  八七一  ??  “文化广场”早年曾有“星期二午餐会”之设,第一回请的是一位老先生,谈论的话题是钱锺书。老先生的儿子和钱杨二先生多有接触,书札来往不少。老先生拿来了两封信札的影印件,我们边看边赏边叹,乏善可陈的饭菜立刻色香味大增。一九九○年,许多人和机构争先恐后给钱锺书先生祝寿,钱先生在信中说:“日来,电函、来客,络绎不绝,愚夫妇对付不了,我支撑不住。好意产生恶果,‘祝寿’变成‘促寿’,这也是‘增年是减年’的引申……。”伪书《钱锺书人生妙语》出笼后,老先生的儿子为文挞伐,称“这哪里是热爱钱锺书呢?分明是热爱书中钱嘛!”钱先生写信感谢,说“骂得好”,又说:“厚脸皮、黑心肠的书蛀虫绝非‘口诛笔伐’所能剿灭,‘出版法’也许缺乏‘滴滴涕’之类的效力。‘书中钱’确是妙语!香港人不爱我的名字,因为音同‘钱总输’。我就算‘钱总输’,让这些虫豸去赚‘书中钱’罢!”【○九、十一、二十一】  ??  八七二  ??  大学是公认的学术殿堂,大学又往往是焚书先锋,真是吊诡。一九三三年的事先不说了,大学焚书最新的例子是南奥塞梯大学。二○○九年九月的消息说,南奥塞梯的一些大学正在集中焚烧和格鲁吉亚有关的书籍与文献。“这些书籍中很多都是宗教书籍、古代文学书籍、法国文学史等,其中只有约三分之一是涉及格鲁吉亚内容的书。”现场记者感叹道:“无论对格鲁吉亚多么仇恨,书籍是没有罪的,焚烧书籍是不文明的体现。”焚书的组织者是南奥塞梯“国立”大学的校长杰伊木拉斯•果卡耶夫,他辩称焚书是为了把大学图书馆的书架腾空,好引进来自俄罗斯的新书。据说南奥塞梯政府教育与文化部部长与烧书事件也大有干系。一位俄罗斯记者在博客中说:“我也和格鲁吉亚人战斗过,向他们射击。但我相信即使是我们的科教部长也不会同意这样的野蛮做法。”【○九、十一、二十一】  
  书评  《学飞的盟盟》:她常常认真地练习飞行技术  山西雪堂    从中国传统伦理来说,我也将成为别人父执一辈的人,于是去买来两本书: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和朱天心的《学飞的盟盟》。张大春那种一贯的精深博大,不是在短期内卒读的,一肚子对人生之不期而遇的叹谓,于是转而诉诸于后者。  ??  一读之下,即便不像人们现代动辄常说的“惊为天人”,——我觉得这个语词几乎被滥用了,但也在内心荡开一片豁达的涟漪。多年以来,除了王小波的小说,使我曾经获得了一种发自身心的放松和愉悦以来,这次读盟盟的故事或许是仅有的重现了。  ??  朱天心之于盟盟和外部世界,其实处于一个很复杂有时甚至很困惑、很尴尬地位置。因为,一方面,她无法真正解读盟盟的世界,另一方面又无法向盟盟解释真实、过于真实的外部世界。她希望盟盟能避开“制式”的教育和“制式”的一切,不希望孩子介入盟盟她们一代人那种生活;但是作为父母,竟也极力避免自己对盟盟的介入和影响。我知道,我们迟早都会陷入同样的境地,你,将亲眼目睹一个真实的“人类”认识世界,开始世界的全部历程,而且这一历程的每一阶段都将和自己发生密切的关系。相比较而言,这一点代价几乎是题中应有之义吧。  ??  作为这本书的另一半作者,盟盟在书中被记录为一个非同寻常的孩子。选择性不喜欢和人讲话,有自己独立的影像世界和话语体系,不喜欢同龄人的那些玩具,只认识老家和老房子周围能见到的花木,各种昆虫;自己创造各种大型凶猛动物的形象,能全天往返去拯救附近施工留下的水坑里的蝌蚪,还悉心嘱咐他们以后记得变成两栖类;能准确辨认任何一种常人无法分辨的小动物,知道这只不是另一只;甚至把这种特异功能的外延无限扩大,直至使妈妈在满是落叶的行道路上找寻自己刚刚被风吹掉的那一片;坚决地认为自己是某种动物,给自己寻找宠物主人,并且长期觊觎某些真实动物的安乐窝,一俟它们离去就迫不及待继承下来,并和前主人一样振翅、沙浴、打滚、鸣叫。朱天心几乎是在和“现代化”的进程比拼,在房产商还没有全部毁掉周围的自然环境之前,使盟盟不受影响地长大。  ??  给我印象最深切的,不是盟盟的接受——其实孩童的一切接受和认可——无论那对象如何光怪陆离,却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睁大眼睛注意的是,盟盟的那些“不予确认”、“不认可”、“当作透明”的事物和这件事。或许那是神的旨意,孩子的眼睛就是他的手。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很简单的事情:盟盟对所有人力加工出来的产品一概不予确认,视如无物,而对大自然的造物有超乎寻常的捕捉能力,——哪怕是像蛇颈龙这样的远古生命。她能确切辨识所见的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命特征,即便是在同一种群里也能区分出两者的异同,并且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确信,那种分辨是准确的,基于自己童年的经验。孩童其实具有人类祖先的所有先天造型,那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彻底不认可?这种沉痛或许只有成人世界才能体味。  ??  对于朱家这样特殊的家庭,——全家的成年人类几乎都在从事昼伏夜起的自由写作的事业,在一些时候,只有盟盟才是全家正常作息的人。每当她下学归来,全家列队欢迎,问东问西,这样年纪的孩子则像在商社里打拼一天的日本上班族一样,疲惫不堪地恹恹作答,歪在沙发里。一时间,时空倒错,眼花缭乱。要多少东西才能塑造一个现代人?其实从这里就能看出端倪,不需要你如何如何,只要跟上现代社会的节奏就成了。诸如此类的对现代社会在“未来的主人翁”身上的影响投射的深刻思考,时不时隐现在朱天心简笔画一样的文字里。她常常深深思索,盟盟的一切变成了她思考的载体和触发。  ??  你会想要个孩子的。读了这本书,你先前对不期而来的“为父为母”身份上的恐惧会被抵消不少,作为将“可选择的自由”变成理想的现代人,对这件事产生个人权利被侵害的感觉最后都会渐渐消失。但是,与此同时另一个悬问又接踵而来:是不是只有朱天心这样的记录者和这样的家庭,才能有如此这般的胸怀,吞吐一个特别的孩子所有的特质“爆发”历程;又或者,只有这样的母亲的眼光,才能偶或解读和恰好目睹一个新生命对世界的接受和不确认?那作为一个凡人,一个一般读者,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自己应得的那份殊荣?想到这里,我不禁重又悲从中来,我害怕错过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和过程。  ??  书中的盟盟,生辰是丙寅虎,从日子推算,我的孩子,是庚寅虎。我暗自祈祷。  ??    
  《风中绿李》:记录日常生活作为极权统治罪证  高卢韦斯    《风中绿李》的叙述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按照不太严格的时间顺序,断断续续地分了很多小章节,通过主人公施瓦的故事串起全书。小说从女大学生施瓦读大四的时候开始,她的父亲曾是纳粹党卫队员,她从乡村考上了外语学院德语系,喜欢思考,喜欢一个人游荡。她与学俄语的萝拉同寝室,并结识了三个男生爱德嘉、库特和葛欧格,因为与他们秘密聚会并阅读禁书,而被秘密警察皮杰乐上尉侦讯凌辱。毕业后,施瓦在工厂里翻译液压机器的技术指导,继续受着皮杰乐上尉的监控。一个有妇之夫成了她的情人,后来死于逃亡途中,施瓦也因此失业,于是以上门教德文为生,用皮杰乐上尉的说法是“靠家教、煽动和四处为妓过日”,后来终于辗转到了德国,仍不时收到国内寄来威胁谋杀的电话和书信……    倘若把《风中绿李》当做荷塔•慕勒的自传来读,难免陷入索隐,不过小说里确实有许多与作者本人经历相似的地方:    荷塔•慕勒一九五三年生于罗马尼亚西部小城,双亲都是德裔,父亲在二战期间在德国党卫队中服役,母亲在乌克兰的苏联劳改营呆了五年才返回罗马尼亚(2009年夏新出的小说《呼吸钟摆》中有翔实的记录),一九七三年至七六年间,她在蒂米索拉一所大学修德国和罗马尼亚文学,与巴那特行动队关系密切(Aktionsgruppe Banat),这是一个追求言论自由、反对齐奥塞斯库独裁专制的德裔作家团队。她德语很好,毕业后在一家机械工厂做了翻译,因为拒绝充当国家安全部的线民,遭到厂方解雇;她不得不在幼儿园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期间不断收到秘密警察的骚扰;一九八二年《低地》与一九八四《暴虐的探戈》因为揭露当局恶行而被政府查禁。一九八七年,失去工作的赫塔•米勒与丈夫逃到西德,后定居柏林。    《风中绿李》获诺贝尔奖的理由是“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真率描绘了被放逐者的景观”。这是一部小说,因为它有着“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真率”;这也更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因为它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描绘了被放逐者的景观”。德国《时代周刊》关于《呼吸钟摆》评价也完全适用于此:“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就这样通过被迫害者的个体记忆,将那个业已消亡极权国家的罪恶钉在展览板上。    这是一个有过《大罗马尼亚打字机法》和“月经警察”的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二十年前这个国家已经完成民主转型,重新称自己为罗马尼亚,荷塔•慕勒所描写的,当是三十多年前的景象,却带着惊人的熟悉感,和一点点异国情调,来到中国大陆读者的面前——在这个国家“所有的人都活在逃亡的念头里。他们想要游过多瑙河,直到河水到达国外为止。跟着玉米田跑,直到土地变成国外为止……只有独裁者和他的卫兵不想逃走。可以从他们的眼睛、双手和嘴唇看得出来:他们今天仍然会,明天也会再度用他们的狗和子弹制造墓园。但是也会用皮带,用肉瘤,用窗户和绳子。”(P61-62)    书中人物的命运,没有一个不悲惨:来自穷苦农村的大学生萝拉靠卖淫换取一些食品,后来用室友施瓦的皮带在寝室柜子里上吊而死;葛欧格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德国,却从临时收容所的五楼跳楼;库特因为无法出国,在公寓里自尽;哲学家成了疯子,对着电话亭和树干讲述康德;流浪广场的聋哑侏儒女人每年都被工厂里的男人弄大肚子;老妇人戴着用大头针和报纸作成的帽子;女裁缝师的孩子们在桌子上用铅笔互刺……    整个社会的生存状态,可以从书中总结出五个方面:  ??  一.监视下的恐惧    恐惧无处不在,那些无产阶级工人也是一样,即使是下了班到酒馆里,也摆脱不了恐惧,侍者会向上级通报一切,狂喝滥饮着劣酒和粗制食品,只为了不去想、不去说那些不被允许的事情,但是,“即使舌头只能口齿不清地说话,恐惧的习惯仍旧不会离开声音。他们以恐惧为家。”(P43)    施瓦对泰瑞莎描述自己被审讯时的情景,“一件夹克、一件上衣、一件裤子、一双裤袜、一件内裤、一双鞋、一对耳环、一只手表。我是全裸的,我说。一本地址薄、一朵压过的菩提花、一片压过的幸运草、一枝原子笔、一条手帕、一盒睫毛膏、一支口红、一盒粉饼、一把梳子、四支钥匙、两枚邮票、五张电车车票。一个手提袋。所有的东西都填写在一张纸的空栏里。皮杰乐上尉没有把我自己写上去。他会把我关起来……我完全赤裸地站在角落里,我说。我必须唱那首歌。我唱得如流水一般,那已经无法再凌辱我了,我一下子有了厚如手指的皮肤。”  
  二.贫穷  女孩子们每个人拥有一张床和一只皮箱,能找到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爱人是她们最大的梦想,更确切的说法是:“如果他做得到在村子里穿着白衬衫,白得让行人刺眼的话,那就会是我的爱人。”她们用牙签搅拌口水与煤烟,然后把那团黑色的粘稠物用作睫毛膏,“不过一个小时以后,睫毛上便会出现灰色的缝隙。口水干掉了,煤灰掉落在脸颊上。”(P14)  萝拉因为贫穷而在公园的草地上出卖身体:“夜追逐风,而萝拉默默地来回摆动着她的头和肚子。在她的脸上方有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这些叶子一如当时很多年前一个半岁的孩子,除了贫穷以外,没有人要的孩子,第六个孩子。而且一如当时萝拉的腿也被树枝刮破。”她的工价是从屠宰场带出来的一个舌头或一个肾脏。  泰瑞莎的父亲是工厂主管,办公室的女士们看着泰瑞莎来自外国的毛衣、牛仔裤,粉饼、睫毛膏,她们嫉妒而悲伤地想着:“所有泰瑞莎穿的东西,都值得为之逃亡一次。”  ??  三.单调划一  最划一的动作莫过于鼓掌,在大礼堂里宣布将已经去世的萝拉开除党籍与学籍,在场的上百人一起鼓掌,“没有一个人敢第一个停下来。每个人都一边鼓掌一边看着其他人的手。有几个人稍稍停下来,吓了一跳又再度鼓起掌来……直到整个礼堂里发出的单一的节拍,有如一只大鞋沿着墙壁砰然直上的声音时,演讲者才作出手势叫大家停止。”(P36)  有一次,泰瑞莎嘲弄一个卫兵,照着他的姿势走路,施瓦感到:“就好像她不是走在地上,而是世界之上。我有点发冷,只能像在这个国家里这么走路……我当时在想,在一个没有卫兵的世界里,人们走路的样子和这个国家里的人可能不一样。在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写法的地方,我这样想,人们走起路来也可以不一样。”  ??  四.冷漠  施瓦被皮杰乐上尉审讯时,被迫赤裸着唱的那首民谣,也就是引作卷首语的那几句,写的就是这种社会中自顾不暇、散沙式个人的生存状态:  “每个人在每一小块云朵里都有一个朋友  在一个充满惊惧的世界里朋友就是这么回事  我的母亲也说这很正常  是不可能有朋友的  想些严肃一点的事吧”  对身边的人的悲惨境遇乃至死亡,完全地麻木不仁;而一旦威胁到自身,就如刺猬一般地惊恐。当秘密警察突击搜查了爱德嘉、库特和葛欧格的寝室之后,室友们唯一的反应时要揍这三个带来祸患的人:“有人把爱德嘉的鞋子从窗口扔出去,同时吼着说:跟着跳下去,在飞的时候穿上它们。二楼有人把库特撞在衣柜的门上,同时吼着说:你的烂东西拿到别的地方去。三楼有本宣传手册飞上葛欧格的脸,有人大叫说:如果你拉屎的话,自己吃下去。”(P67)  ??  五.缺乏爱,缺乏真实,缺乏美德  因为缺乏爱,人们变得残忍而嗜血;活在虚假之中,找不到生活的真相。天生六指的小孩无法好好写字,老师将他外侧的拇指生生切掉,“加入酒精放在一个玻璃罐里”,孩子的手上留下两道白色的鱼骨似的疤痕;萝拉明明自悬在柜子里,死亡报告上却写着在大礼堂里上吊;爱德嘉和葛欧格是两位女老师的小男人,爱德嘉说,“大部分的女人只有一个丈夫和一个小男人”;施瓦与情人在草地上仓促地做爱,“冷和热同时汇聚在皮肤里”;施瓦到了德国之后,泰瑞莎以探望之名,行侦查之实;每一个箱子都可能会被人打开并秘密检查过,每一封信里都夹着一根细细头发以帮助判断是否会被偷拆。外面烈日灼人,内心无比灰暗,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是灰尘,心是灰尘,生命是灰尘。小说第三十六页的看上去很美的一句话,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的隐喻:“房间内每一个动作里都卷入了炎热明亮的空气里由灰尘串成的细线。”  ??  荷塔•慕勒可以与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高行健等归为一类,同属那些怀有勇气与良心的流亡作家、作为国家敌人的作家、记录日常生活作为极权统治罪证的作家。那么,究竟何谓“风中绿李”?小说中的父亲解释道:“绿李子不可以吃,李子心还是软的的,吃了会死。”在当时的罗马尼亚,“李子大食客”是个骂人的字眼,用来指称那些官运亨通、背弃良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农夫是“李子大食客”,无产阶级工人是“李子大食客”,独裁者也是“李子大食客”。原来,凉飕飕绿莹莹的书名下,包藏的是死亡和贪婪的祸心。    还不够吗,读《风中绿李》,就在读着我们自己的生活,这部小说和2007年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电影《四月三周两天》一样,反思着这种在别地已成过去时的社会不义制度。能继续忍受吗,别人的墙早已倒塌,我们的Great Fire Wall却越筑越高;文明社会在挣脱极权之后以触碰尖刺的勇气重新审视这制度,我们还在用自制的燃烧弹汽油瓶对抗着这制度;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的儿女在多年后合法地得到了总价值五万美元的遗产,我们领袖的儿女们边唱着红歌边做着资产过亿的富豪。  
  随笔  三季花草四时书  江北土著    有一天在超市看见一盆绿萝。漂亮的不是绿萝,而是盛它的盆子,瓷质的黑白长方款,让人觉得栽在里面的植物更绿,快要溢出来的绿。看看价格牌,最终没买。在江南这个地方,因为不供暖,冬天经常湿冷,有那么最冷的半个月到一个月是很多植物的一道关,越冬温度要求高于10度的植物常常无法安然,铁线蕨、一品红这些瞧着不错的观叶植物在江南冬天的常温下几乎无法成活。我今年就成功谋杀了一株一米来高的巴西铁,一盆较为粗壮的发财树目前还是活着的,但比较担心它能否坚持到春节。    我以前还是文竹杀手。这事说出来笑死人。经过无数次失败,我终于找到不能克服的原因,它不是死于虫害,不是死于旱涝,而是死于烟熏。一个抽烟的人是没有福气在书桌上观赏文竹的。好在还有吊兰这样泼贱而便宜的绿叶植物,只要不浇太多的水使它烂了根,一般都是能越长越活泛的。常春藤、仙客来什么的好像也有这个韧劲,不必花太多的工夫打理它,从几度到几十度的气温都很适应。万物自由生长在我看来挺好的。    我认识一个人,鞋子一年换一双。在一年的时间里,风雨无阻地盯着一双穿。这种穿法不仅节俭,而且还很酷。只是不知道他的脚臭不臭,我一直不好意思问。衣物这样穿着或有弊端,这样读书,我觉得挺好的,虽然我还做不到。有人需要读什么书才去买书。这个需要当然也是泛指。一年买书不算多,但买回来的都读完了。这固然是不错的读书方法。不过,人生诸事中,占得多而不受指责的,似乎也就是买书读书了。没人会嘲笑真正饱读诗书的人,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一旦做到了饱读诗书这一步,这样的人必然低调而内敛。就跟钱钟书先生晚年不承认年少时的那些狂狷举止一样。就读书人而言,钱先生一辈子活得那真叫值。当然,就写书人来说,钱先生这一辈子更值。    钱先生是买书不多读书多的人。这是读书人里面的高人。占有而不能消化,像我这样的半吊子读者比比皆是,就像口袋没钱的人动不动就喜欢数数票子一样。但根本的目的是希望富有的,喜欢买书的人也都愿意多读一点书的。今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又翻读了彼得•梅尔的几篇旧文章,能找到松露的猪和帕瓦罗蒂的菜单什么的。这个英国佬的俏皮幽默领教很久了,主要是学习他热爱生活的劲儿。生活,无论你是否热爱,它都在慢悠悠地朝前走,不会提速,当然也不会刻意等你。想来确实不如热情一点。    前些日子在网上买到了史景迁的《皇帝与秀才》,谈雍正朝著名的曾静案的。内地将史景迁抬为史学大师,这个名头够响的。去年以前读过他几本书,鉴于他治史的跨度太大,虽有所谓的视角独特之说(外国人治中国史,稍有名气的,常获别具只眼之美誉),很多议论也只是一家之言。这一本谈皇帝与秀才关系的著作,却是小说笔法。历史大义常显于饾饤琐屑,这本是常识,但近年来,杂家治史,要么断章取义,要么胡天胡地胡扯。史景迁这种一事一谈的立意与轻快的叙述笔法是讨喜的。    去年三联出过一本类似的书,也是一事一议,由此展开折射。书名叫《公主之死》。副标题是“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这个副标题稍欠商榷,书的内容却是不错的。它说的公元六世纪一位鲜卑公主的故事,也就是北魏时期的事情。兰陵长公主的婚姻很不幸,驸马出轨并有家庭暴力,公主流产致死。如何处置驸马就复杂了,北魏是游牧民族鲜卑人拓跋氏所建立的王朝,皇室的观点与已汉化的官僚集团的观点不一致。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个,并藉此一窥“法律儒家化”的进程。陆灏在新书《看图识字》讲到钱钟书先生当年确实议论过陈寅恪先生,说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这属于私底下的个人臧否,陈先生为柳如是立传,真实的原因也许无从探究,但肯定不像汪荣祖说的那样,“因寅恪之思想虽有新的一面,但在情感上甚是依恋旧文化与旧社会,自五四以还即觉扦格不入。晚年社会与文化之变动尤遽,唯有寄情于古人,以浑忘现实之痛苦。寅恪笺释钱柳诗得以精神上之乐趣,自无可疑。”如此臆断不能服众。幸好李贞德的《公主之死》不像陈先生写柳如是那么艰深,旨趣明了。今年还顺带读了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也甚可读,推翻了一些陈旧的乃至偏颇的记忆。潘先生的书可以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的著作结合起来读。洪秀全没有教科书上说的那么好,曾剃头也不像书上说的那么坏。历史是不是很有些趣味?是的,简直太有趣了。我们以前觉得袁世凯这家伙很逊很糗,金銮宝殿的屁股没坐热就呜呼哀哉了,现在我们知道,袁大头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算一号人物。    今年三联还出过一本《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书值得看看,可以看出些东西来。逄先知在回忆文章里说到这么一段话:“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这当然是实话,但极容易有歧义。事实是毛泽东其实也有不懂不通不明白之处,具体体现在那里不用我来议论了。    说到毛泽东,正好谈共和。吉林出版社出了一套“共和译丛”,我挑了一本对话集预热,叫《共和的理念》。这是两个意大利人的对话,一个是政治理论家,一个是政治哲学家;一个在本国教授,一个在美国做教授。这样的对话是有趣的,作者的目的是:“可以作为一道阻遏正在不同程度地侵蚀民主政权的各种令人担忧的民粹主义倾向的防波大堤。”(这样的翻译真是太强了,不过文中内容并不难懂)。我们活在一种体制之内,但我们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所属体制的本质,往往容易产生悲剧。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与之相近的著作是徐贲先生的两本书,《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对这两本书,任何啰唆的评价都不需要,直接去读就是了。    查了一下网上的购书记录,在遥远的二月份还买过朱正谈鲁迅的著作《鲁迅的一世纪》。朱正先生的鲁迅传记著作是很值得一读的,将那些荐读的名人名字暂时忘记,认真读一遍,对鲁迅先生也许有更为明晰的认识。事情从来就是这样,三人成虎,喊好的人一多,有时候会影响你的判断。后来我买过朱正的书话,两大本,收录稍显芜杂,但治学的态度很值得推崇,认真、严谨,谦逊。这样的作者是我喜欢的,不在举止上夸张,不在文章中矫饰,下笔客观,即有结论,也能公允。    每个月,有时候每周,都要买几本书。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买到一本很满意的书就已经不错。说起来今年比较幸运,虽然略有糜费,看看购书清单,月均满意之书超过一本。    2009年就要过去了,过去的就别谈了。来年开春要努力养活几盆花草,多读两本有教益的好书。年岁渐老,依然觉得读书是好的,爱读书是人生的运气,能读书是人生的福气。那些好书其实也是花,一直开在那里,久久不败。  
  品读  回归古堡还是心灵  
董小染  《蒙田》 斯蒂芬*茨威格 著/舒昌善 译/生活 新知 三联书店    《蒙田随笔》蒙田 著 潘丽珍等 译/江苏译林出版社       人类总是说,自己需要一方净土,繁花吹径,炊烟袅袅,无关功名。可是人类又经常忘记心灵本源,总在制造利禄诱惑自己,于是,他们苦苦挣扎着千里跋涉寻找桃源,在寻找的路途中,他们又嫌弃一片又一片桃源太过安静,太过荒凉,不惜代价把那里改造成繁华都市,之后,继续启程。      岁月漫漫,古罗马作为神话在历史烽烟里时而点亮后世灵魂。而国王玛克斯*奥勒留的沉思片段成了迷雾中指引灵魂的星星之火。星辰流转,1940年,法西斯势力猖獗,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混乱中流离辗转深感沮丧,他因寻找净土来到巴西,期望能在那里找到安宁。      上苍眷顾,他终于得到永久的安宁。有一天,他在租用的住宅地下室里拣到两卷《蒙田随笔》,由此发现获得达观宁静和隐退到自我的秘诀——玛克斯*奥勒留式的回归。在生命将尽的最后几月,给世界留下历史散文《蒙田》,他以不同角度解读蒙田的一生,始终保持公正和明智,尽量不带偏见;他是幸运的,因为蒙田而满心平静离开乱世。      蒙田是矛盾的。或许这矛盾源自于他幼年时期的特殊教育。蒙田家族数百年来生活在法国波尔多市,祖上勤恳留下殷实家业,蒙田就降生在带有贵族意味的蒙田城堡里,他父亲老蒙田早就做好了教育长子的细密规划,他广集那些既有学问、又有人文主义思想者们的意见,拟出一份期望培养出杰出人物的教育清单:      哺乳期刚结束,小蒙田集即被送到领地内一户伐木工家里生活,厚天性,健体魄;三年后,小蒙田被接回城堡,和重金请来的拉丁语老师学说话,为不妨害拉丁措词风格的纯洁性和完美性,所有和小蒙田说话的亲人仆从都必须使用拉丁语,因为当年拉丁语是通往高层的金钥匙;每日清晨,笛子手或小提琴手恭候在他的小床前,一旦仆人发出叫醒小蒙田的信号,音乐旋律就会轻轻扬起……      这时的小蒙田处在完全自由的环境里,没有旧俗陈规的约束,没有人对他说不,只要想做,尽可自由尝试。      成年后,蒙田自己承认:“如果说,我今天能成为一个相当合乎礼俗的人,那么我想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由于我的苛求,而是由于我的天性和运道好。假如我天生有一种相当懒散的素质,那么结果就恐怕相当令人忧虑了。”      特殊教育不一定造就英才,人体的确存在自身的天性与运道。有些人生而懂得自由与约束的分寸,有些人终其一生,依然踌躇。      蒙田的矛盾在他的人生和思维中不断出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      他不喜欢看地契批文件,却喜欢当庄园主,喜欢掌控一切的权力,喜欢金钱带来的安全感;他在38岁那年辞去虚职,退隐到城堡里读书静思,却不承认隐居,只承认寻找更自由的本我;他读书有两个偏爱,纯粹的诗作和纪实性书籍,这两种偏爱看起来是对立的两级;他不承认自己是作家,却不断舞文弄墨,直至随笔一卷卷出版;他信奉的真理有时到了下个月就已经不再是真理,以致他不得不重新寻找;他时而和伊壁鸠鲁派一起喝茶点头称是,时而又与斯多葛派一道晚餐高谈阔论,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他告诉自己“要摆脱金钱和摆脱任何形式的好色。”但是不管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小匣金子以防不测,他还会在威尼斯兴制勃勃地和妓女们交谈,导致青春重返他已倦怠的心灵。他想摆脱一切,可是最终,还是在一切之中游弋。      蒙田在随笔里像扑捉蝴蝶和墙上的影子那样不断地扑捉自我,扑捉人性。可人性倒底是什么?千姿百态,莫可名说。茨威格似乎也没有办法说清楚人性的本质。或许人性就是变化,不断地变化,配合着世界与环境的变化。      静极思动。也是一种人性。      蒙田在十年退隐之后,发现自己非但没有衰老混沌,反而更加健康,心智愈发澄明。他用比以往更清晰的目光看穿了世间万事,功名利禄无非都是浮光掠影,只有真实的生活与思考才是人生。他想出去看世界,感受不同习俗,听不同声音,参与不同辩论,了解不同思维,他这样做了,却不再介入尘世纷争。      如果说在城堡隐居的蒙田是以出世之心寻找入世之道,那么,走出古堡花掉十七个月游历欧洲的蒙田,已经彻底悟道,以入世之心淡出红尘,路上的蒙田一脸轻松,随心而行,将“自己所干的傻事当成聪明之举,将自己的各种虚荣看成超凡脱俗。”      我一向不喜欢看到花落看尽人生。因此,读到末章《最后岁月》的结尾前,将目光停留在这位智者与贵族女孩古尔内的快乐时光里,趁着忧伤还未蔓延,把思绪跳转到德语版后记里,我要他在心中永生。因为我几乎已经和他学会了如何在灵魂中凝神从而享受人生。  
  书话  董桥:“我没有辜负签上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无羽书天堂    1989年,柳苏在《读书》上写了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桥》,香港的董桥自此走进大陆无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我最早接触的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的《静观的固执》,当时的读点是董桥关于藏书家、藏书票的篇什。近来案头床边常常翻看的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的《从前》、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的《旧时月色》,以及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的《故事》、2008年版的《今朝风日好》。说是《从前》,其实是董桥在怀旧的情怀里,沿着思绪回望那些古老的韶光。《旧时月色》的大部分文章也是旧文,只不过在选文上独辟蹊径,以时序为线,将反映董桥在南洋、台湾、英伦、香港不同人生岁月时段的散文串珠成链,浓缩了董桥的心路历程。那些泛着淡淡黄色的纸张所记述的往事终究是远了,怀念是为了让过去像阶梯般鲜活地堆积起来,一直蜿蜒深入到现在。而《故事》所记的几乎都是董桥与书画古玩结缘时的点滴逸闻趣事,穿插着一段段或隐或现或远或近的情感,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配有一幅董桥收藏的古董彩图,它们与文字相得益彰。《今朝风日好》取名丰子恺先生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这是董桥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依然执着的美好期盼。内附董桥专为作家版《今朝风日好》设计的一枚精致藏书票,这也是董桥迄今为止在海内外出版过的众多著作中的第一枚藏书票。《今朝风日好》咖色旧皮封面,烫金字体,盈掌开本,俨然一册西洋古书模样。这册精致的小开本书,董桥带我们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故事,听他说皮革说装帧说纸张说书瘾,随着他的讲述似乎我们访书读书藏书的情趣也染上一层古籍封皮的古色和古香。    董桥的文字没有长篇巨帙,但玲珑精致的书写多是神来之笔。董桥写人生,把中年比做下午茶:“中年最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茶”。董桥论翻译,说“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顺极了。坏的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最后只好‘进行强奸’,读起来像鬼话。”董桥写字用词极是考究,文字功底很深,美谈典故更是随手拈来,熟稔到旁若无人的地步。他在书中说自己:“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董桥是这样勤奋、认真的人,同时也是机智幽默的,还是轻松散淡的,博学而不酸腐,精致而不花俏,平实之中透漏着丝丝的雅致,诙谐中泛出点点的讥讽。董桥是玩转文字的高手,随意组合出来,不艰涩,不空洞,鲜活灵现的展示着博学和睿智,是极其诱人的。    过去的董桥似乎更多的是在为读者写作,而今天的董桥随心所欲公然宣称:只想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他的文字他的艺术性情依然固执地呵护着灯火阑珊下月色的寂寥和市集的风霜,遮掩不住的却是他的淡定他的洒脱他的孤傲。在一篇怀念吴鲁芹的文章里他说,“岁月苍茫,斯文苍白,老吴常说文章之道,尽心而已,人捧人骂,干我底事;他的老朋友郑曼青作画的时候爱说‘这一笔是二十年;要懂这句话,那也要十年!’”世事苍凉,景遇堪忧,董桥艰难走过的那些岁月是难忘的,童年的云姑,是那些孩提时代关于偶像的模糊记忆,好多年过去,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现实将往事冲散到只有零散联络的时候,尘事终于已沧桑,远隔重洋的云姑在给董桥的贺卡上写道:“花时已去,梦里多愁,如果当年要了那孩子,我如今就不那么孤单了。邻居送我一株白兰花,这里天冷,只开过几次小花,总算唤回了你的童年和我的青春。”这些,何尝不是董桥自己渴望唤回的关于童年的最美好的记忆?青春仓皇的转身,少年们落荒而逃。董桥也会偶尔伤感偶尔低落,“我更看出现代人性情浮躁,谁都没有耐性点滴灌溉人类的精神荒园;于是,每写完一篇文章、编完一期杂志,我心中会浮起一股莫名的犯罪感。”董桥的责任心左右着他,让他不忍看到文化的没落。当文章越来越多的是浮躁,当作家只是为了多挣点稿费而去追赶潮流写出无病呻吟的文字,当这些越来越成为潮流的时候,作为一个编辑,董桥不单单感到苍凉,更感到一种辛酸。“乱世文化恰似路灯柱子,虽说照亮了几个夜行人的归途,到底禁止不了贵妇牵着的狗在柱子上撒尿。”还有什么能够形容这些潮流对于一个对“旧学研究甚精”的编辑的心情?    池莉在《想念一种喝酒的方式》中谈论董桥。说董桥深得大陆读者喜爱,读者的成分,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的成年人和洋派典雅的沉静型白领;董桥散文首先是性感的,同时还是文化的;它满纸风月,写的却是文化,虽然说是文化,却又风月满纸;书籍,建筑,古扇,欧洲的油画和教堂以及夫人,这是一些高雅上流的物事,然描绘它们却使用的是娇俏挑动生动伶俐的语言;董桥的白纸黑字把文化、风月糅合得巧巧妙妙;你既可以读得暗自脸红,却又不必觉得羞耻,它保证不会辱没你,不会降低你的阶层、地位和门庭,因为终究,它是在写文化,这不就是棉布的旗袍了?你说它不是一件朴素的衣服,它是的,你说它是仅仅一件朴素的衣服,它不是的,你说它不是为了遮蔽肉体,它是的,你说它仅仅是为了遮蔽肉体,它就绝对不是的了;董桥真是了不起,他的散文,深谙中国审美情趣之精髓,也算得中国一绝了。这使我想起《旧时月色》的责编张昌华先生在2004年9月号的民间读书期刊《书人》上谈到的两件趣事。一件是说一个陌生女读者给张先生打电话说喜欢董桥作品里的一种味儿,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不出的味儿,很像打开老奶奶樟木箱子闻到的那种味儿。另一件是说西南边陲的一个女读者给张先生打电话说自己是个董桥迷,絮叨了董桥出的很多书和履历,最后道出了打电话的实质,是要张先生提供董桥的电话、信址。张列出一二三,言明诸多不便。张说你可以把信寄给我,我原封不动负责代转,她说写信不如打电话痛快。张问她干嘛非要通话呢,她说刚上街买了件称心的衣服穿上,看到了桌上的《旧时月色》,读到了《湖蓝绸缎》中文姨喜欢的那衣服料子,不知怎的光想与董桥通个电话……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新年画出版60年60张精华  介子平    1、《清算图》(莫朴)  2、《领地照》(金浪)  3、《春耕图》(王鸿)  4、《农民参观拖拉机》(王琦)  5、《劳动换来光荣》(古一舟)  6、《毛主席大阅兵》(安林)  7、《劳模会见毛主席》(尹瘦石)  8、《新中国儿童》(张仃)  9、《我们的英雄回来了》(冯真)  10、《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顾群)  11、《读报图》(力群)  12、《授勋彭德怀》(谢之光)  13、《欢迎苏联朋友》(邓澍)  14、《创作新的记录》(关健)  15、《支援前线图》(姜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礼阅兵式》(张启)  17、《四季生产图》(毕成、王角)  18、《人人敬爱毛主席》(乌力吉图)  19、《建政权,选好人》(乌勒)  20、《减租说理》(许立森)  21、《好副业》(张怀信)  22、《支援前线》(俊生、清泉)  23、《新中国的歌声》(梅生)  24、《庆祝胜利努力生产》(墨浪)  25、《河伯娶妇》(王叔晖)  26、《提高文化》(任迁乔)  27、《新疆代表向毛主席献礼》(黄均)  28、《人畜两旺》(黄胄)  29、《城乡互助物质交流》(张建文)  30、《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林岗)  3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侯逸民、邓澍)  32、《工农模范北海游园大会》(李可染)  33、《全国各民族大团结》(叶浅予)  34、《毛主席的代表访太行山老根据地人民》(力群)  35、《幸福婚姻》(石鲁)  36、《中朝部队前线胜利欢歌》(阿老)  37、《人民的西湖》(张隆金、方增先)  38、《毛主席和农民谈话》(古元)  39、《收割归来遇喜报》(赵泮滨)  40、《朱总司令在军舰上》(艾中信)  41、《欢迎一线兵团》(马骥作)  42、《过新年》(陈兴华作)  43、《翻身乐》(夏风作)  44、《庆功图》(柔坚作)  45、《摘棉花》(郝云甫)  46、《民主自由》(郭钧)  47、《妈妈教我学绣花
我教妈妈学文化》(叶振兴)  48、《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单联孝)  49、《渔农丰收贡献大》(吕学勤)  50、《新门神》(胡有章)  51、《出征》(王錞)  52、《锦绣版纳春满园》(贾国中)  53、《春风送暖》(张金荣、于化鲤)  54、《年过半百头一回》(郭常信)  55、《万里长江横渡》(魏扬)  56、《无限风光在险锋》(潘晋拔、夏晔)  57、《大风浪里炼红心》(高而颐)  58、《鸡鸣富贵》(成励志)  59、《喜庆丰收年》(尹小彦)   60、《福寿有余祝高寿》(董俊)  
  此画以似形
见与儿童邻  ——连环画出版60年60本精华  介子平    1、《山乡巨变》(贺友直)  2、《穷棒子扭转乾坤》(刘继卣)  3、《铁道游击队》(丁斌曾、韩和平)  4、《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赵宏本、钱笑呆)  5、《我要读书》(王绪阳、贲庆余)  6、《西厢记》(王叔晖)  7、《渡江侦察记》(顾炳鑫)  8、《交通站的故事》(华三川)  9、《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吴敏、高山)  10、《东郭先生》(刘继卣)  11、《屈原》(刘旦宅)  12、《创业史》(板乔)  13、《灯芯绒》(王永阳)  14、《孔乙己》(程十发)  15、《风暴》(费声福)  16、《穆桂英》(钱笑呆、汪玉山)  17、《甲午海战》(林锴)  18、《51号兵站》(徐思)  19、《三国演义》(徐宏达、徐正平等)  20、《西游记》(张令涛)  21、《水浒传》(卜孝怀等)  22、《岳飞传》(汪玉山等)  23、《白求恩在中国》(许荣初、许勇、顾莲塘、王义胜)  24、《白光》(贺友直)  25、《十五贯》(王弘力)  25、《白毛女》(华三川)  27、《伤痕》(陈宜明、李斌、刘宇廉)  28、《十五贯》(贺友直)  29、《无产阶级的歌》(陈衍宁、汤小铭)  30、《黄继光》(董辰生)  31、《红岩》(韩和平、顾炳鑫等)  32、《在海上》(杨逸麟)  33、《伤逝》(姚有信)  34、《驮炭记》(谢志高)  35、《“铁人”王进喜》(集体创作)   36、《人到中年》(尤劲东)  37、《月牙儿》(李全武、徐勇民)  38、《邦锦美朵》(韩书力)  39、《罗伦赶考》(高云)  40、《嘎达梅林》(许 勇、顾莲塘、赵 奇)  41、《钗头凤》(卢辅圣)  42、《辛弃疾》(陈全胜)  43、《雪雁》(何多苓)  44、《人生》(聂欧、孙为民)  45、《一个女人的刚毅》(魏晓明)  46、《王贵与李香香》(赵国径、王美芳)  47、《红旗谱》(王怀琪)  48、《西安事变》(王 兰、沈加蔚)  49、《可爱的中国》(赵 奇)  50、《周游世界》(潘蘅生)  51、《长恨歌》(吴 声、于 水)  52、《送棉被》(丘 玮)  53、《船过青浪滩》(郝嘉贤)  54、《高山下的花环》(雷德祖)  55、《家》(徐恒瑜)  56、《达吉和她的父亲》(陈学忠)  57、《斯诺西行》(陈 延)  58、《地球的红飘带》(沈尧伊)  59、《靖宇不死》(赵奇)  60、《呼兰河传》(侯国良)  
  书事  愉悦的影响  兰楚    想来孤独可以“延长”时间,显得比别人多活啊。我有时会这样想。    但人生不是看活的时间长短,要看谁的快乐多。而快乐呢,也是一种相互影响。对于读书这件事也是这样。    小时候,家中常常有许多小人书,邻居有户王姓人家,他家中的《故事会》比较多,他家有个小女孩叫小媛,我常常用小人书换她的《故事会》看。有时候看上瘾了,我们走在放学的小路上还要相互讲故事。之所以不叫“大路”,因为这条小路要经过一条小河,那时蓝天、绿草、白云、潺潺的河水,有故事的童年……    长大了,自己有时会看书,而且是“闲”书,但这样的朋友在周围不太多。记得有次,别人讲个历史的故事,我插了几句嘴,然后有人说:还是兰姐知道的多,文青嘛!被“准确”的贴上了标签,另类啊!于是我很郁闷。    记得有个特别老的小故事: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然而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打完18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但却没有办法和别人分享。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上帝说:正是,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是啊,再完美的生活和享受没有人分享,那有什么生趣呢。就是唠闲嗑也得有个伴嘛。    这样想来,我更郁闷。    又一次,朋友小文在我的桌子上发现一本《我们的七十年代》,她说:这么厚的书我可看不动。我一耷扰脑袋:也是瞎看而已啦。她又问:中午出去啦?我说:没有啊。她惊奇:那你在哪买的书啊?我一听来了劲:在网上,还便宜,大人小孩子的都有,你不看,但你可以给孩子买来读读啊。刚才还兴致索然的她,边向外走还边说:好啊,好啊。快把购书的网址发给我啊!看着她的背影,我一笑。    还有次,庄姐在我的手边看到萧险峰的《中国漫画史》,马上抓到手中,舍不得放下,连说好书。她是我比较要好的姐们,原来对书也不感兴趣,我们在一起时,我有时若有若无的影响她,她现在只要买书就找我做参谋,有时候还会得意的说:别以为只有你才看书哦。但这本《中国漫画史》是我的心肝,说什么不能送的。先帮她查一下,网上已经没有新书了,又给她指条明路:你去学人看看吧。结果,第二天庄姐沮丧地说:我去看了,剩一本了,品相不好。哦,我一笑:都学会挑品相啦,哈哈!    还有个朋友莉姐。她有时也会看看书什么的,但看不进去厚书。有次,她在我这发现一箱子刚从网上购的书。她打开一本、一本的翻着。上海书店出的李鸥梵的《看电影》,被那封面上质朴的简笔画迷倒了,还有林行止的《好吃》也让她看得呆住了,舍不得放手,还摩挲着说:天啊,竟有这么漂亮的书。我说:喜欢吗?嘿嘿,自己买去。她说:快把书单给我,我要去瞧瞧!耶,又一个!    还个有朋友,昭姐,是我的“铁姐妹”,我们可以说是相互影响。她总是喜欢拉住我讲她感兴趣的书。她是红楼迷,既而转化成纳兰迷。记得有次一起去书店,发现一本纳兰词集,她得意的说:她有。我一听,来了精神:借我看看!她回答的到是干脆:不借。我回答的更干脆:那就不看。转眼间,我买了本梁文道的《我执》,她说:借我看看。我一笑:我也不借给你!但书是舍不得借的,并不伤害我们的感情。据她说,她是我的粉丝。只要有功夫上网,就看我的日志,还把我的文评价一番,说:象鲁迅,象张爱玲,象梁实秋……我说:打住吧!我瞎写的,哪有那么丰富哦,再说,你还知道谁啊。不过偶像不太好当。我要请她吃饭,然后逛商店,而且每次我都能找准我的位置,我就是那个为人家拎包的人!    这种分享,慢慢的渗透入周围的生活,对我自己还是别人,我想,是愉悦的影响。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盗版系统可以更新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