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灌口二郎庙庙儿童之家幼儿园监控器

运城商家黄页所有页数:
全国团购商家大全:
E-mail:&QQ:&京公网安备14号当前位置:
> 落实“三雅教育”
创建“美好校园”
落实“三雅教育”
创建“美好校园”
日 15:32:01 来源:
访问量:230次
&&创建美好校园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多年来,我校围绕“建高雅校园、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的三雅教育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学校处处展现出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鲜明新颖的特色之美。通过美好校园的建设活动,已经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建成了一个责任引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使我校办学水平再上台阶。通过建设好校园活动,使学校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洋溢着民主公平、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人和谐发展、校内外和谐配合的氛围,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淮北市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文明单位”、2012年淮北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北市“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淮北市“乡村少年宫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一、美化校园环境,创美丽幽雅校园&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能愉悦每一个人的身心,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为此,我校进行了“四化”建设。&1、绿化建设&我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35%以上。校园内,绿树成阴,芳草似毯,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种时令的花草给美丽的校园锦上添花,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目前校园拥有大面积绿化带,除了道路及建筑物所在地,所有土地都被绿意浸染。&2、美化建设&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美丽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目前,我校校园中花木、草坪绿篱、生机勃勃,俨然一座“花园式”校园,纵观全校环境建设,处处体现出和谐、自主发展的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国学文化墙”和“科普文化墙”交相辉映,“飞翔”主题雕塑与“孝信礼”寓言雕塑相得益彰,色彩典雅的教学楼和色调欢快的乡村少年宫流光溢彩,俯瞰校园,是花园,是仙境。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激起了教师积极工作,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3、净化校园&净化校园有利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针对教室、清洁区、及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等内容组织学生自主管理,每日进行“四项排查评比”,并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再进行一次总评比。把检查结果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总务处负责组织好灭蚊、灭蝇和流行性疾病预防等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无臭味,无卫生死角,以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4、强化体育设施&为了进一步营造创建美丽校园,强化创建“美好校园”的氛围,学校十分注重校内体育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丰富和拓宽学校美丽文明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田径场、篮球场、乒乓台、教工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由专人负责,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全面的体育设施使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够顺利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劳逸结合,为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推行雅行教育,创现代和谐校园&学校是育人的平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我校时时处处事事思师生之所需,谋师生之所虑,团结全校师生把学校发展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美丽的人际环境&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美好校园的主要因素,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体教师已经牢固树立了敬业精神、乐业态度,关爱学生,关心同事。通过集中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教育,全校教师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宽容、诚信、友善,弘扬正气,推崇高尚,提高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品质素养。加强沟通和换位思考,营造了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教师创造了发展的有利环境,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各年级组、各办公室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互促互进,各项工作有序、科学、规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年来,有两位教师获得区级“教坛新星”、五位教师先后获得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四年级李春云班、三年级朱彩侠班荣获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加强教学创新建设,营造美丽的课堂环境&教学质量是建设美好校园的核心,和谐的教育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我校结合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和谐的情境与氛围,设计高效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创建了美丽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默契、美丽和谐的教风、学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11年烈山区小升初质量检测中名列第六,2012年名列第三。&3、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依据市继续教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听专家讲座、观看教学视频、外出观摩学习和理论自修、远程培训等。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自觉加压,努力进取,每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100%,专业化合格率100%,普通话达标率100%。&4、加强安全健康教育,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校园平安稳定是建设美丽校园的基础,我校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排查和解决各种隐患。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了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室开展常态化心理咨询,关注重点年级、重点人群,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5、关爱留守儿童,与学伴共同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我校及时拟定方案,提出了“关爱不显山露水、润物无声;关心不刻意而为,平淡处之”的要求,日常帮扶与其他困难学生一样,组织活动与其他学生一起,表彰奖励与其他学生同等,我校十四名留守儿童学习愉快,进步大,讲文明懂礼貌,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校“留守儿之家”建设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扬。方伟老师2011年荣获淮北市留守之家建设“先进个人”。王红梅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故事被安徽电视台报道。&6、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共创文明城市&“遵守文明公约,养成良好习惯”。我校对照《洪庄小学三雅教育标准》,拟定了《洪庄小学校园文明公约》、《洪庄小学教师文明公约》、《洪庄小学学生文明公约》,师生对照执行,举止文雅,文明有礼,文明之风充溢整个校园。&“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我校少先大队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推进了文明创建工作。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少先队在国旗下发出倡议: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淮北。&各班开展“我文明、我快乐、我成长”主题班会。“飞翔之声”广播站定时播音,围绕“防灾减灾”、“预防疾病”、“文明礼仪”、“勤俭节约”等主题安排内容。“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小队深入社区,向居民发放文明创建倡议书,与居民一起清理杂草、废物,美化社区,建设美好家园。&“我志愿,我服务,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我校成立了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站,建章立制,有固定的办公室,有领导小组,下设“爱心妈妈”服务小队、“小红帽”志愿服务小队、“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小队”。围绕“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志愿服务内容,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进入社区、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组织部分老师参加市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直属队;组织教师参加网络文明传播。参与面广,参与人员多,活动经常,赢得了广泛赞誉。2012年马新清、张大法两位老师分别荣获淮北市“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学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荣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洪庄小学十年爱心接力》先后在“安徽文明网”“安徽教育网”、“淮北教育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三、提升文化建设,创文明高雅校园&1、精心梳理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理念&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理念的塑造是学校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我校秉承“厚德立人,积知达智”的校训,逐渐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创新”的校风,“严谨、乐教、博学、创新”的教风和“修德、向上、勤学、善思”的学风,这是我校文化的特色和内涵以及精神的积淀。历史赋予我们洪庄小学人立志高远,立足常规和细节,追求卓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我们在学校显眼的地方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师生每周在国旗下明校训、说三风,让师生从显性到隐性、从物质到精神等不同层面深切感受到学校优良传统和精神的熏陶的激励作用。&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营造美丽的制度环境&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了切实严格的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制度不断充实完善,学校及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完善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学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力度&班级也是一个文化场所,它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我校认真落实班级文化建设“五个一”(一面国旗、一条班风标语、一块板报专用黑板、一块展示板、一个班管橱窗)。设计精美的班管橱窗体现了班级的奋斗目标和文化理念,小小的班级一角彰显了教师的管理艺术,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让你百看不厌。这一系列的班级布置,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把教室当成了学习的乐园,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既美化了班级,又增强了学生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定期举行班级文化建设观摩评比,不断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4、提升办公室的文化品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文化也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实现人类的最高本质,追求自由自觉活动的过程。办公室内各具特色地布置座右铭(教师集体编写、聘请当地书法家书写,学校统一装裱上墙),使校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教育气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师生以学校为荣,为学校争光。&5、构建活跃校园生活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优秀的学生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做文雅学生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对学生提出“十个好”的教育(上好课、读好书、看好片、写好字、健好体、唱好歌、扫好地、行好路、讲好话、护好校)。通过活动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文雅学生”、“十佳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方面的评选,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又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多种活动平台。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开齐并且上好每一门课程,并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展每月一主题的活动。主题活动有:感恩教育、科技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技能训练、个性特长展示等。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了艺术节、体育节或主题活动月等。如我校每年开展的“四月一会”活动(语文文化活动月、数学科学文化活动月、英语文化活动月、我爱唱歌活动月、体育运动会)。科学活动月中的科技手抄报、科幻绘画、科技小论文、电脑小报、小制作的比赛让观摩的家长大为惊叹。电脑小报的制作整合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知识,一幅幅精美的绘画折射了学生的奇思妙想,一件件颇具创意的小制作展示了灵巧的双手,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活动月时,经典诗词朗诵展演、课本剧表演、书法比赛等,激发了师生参与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情趣。读书活动上,家长、教师、学生共同购书的热情,学生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声情并茂的故事演讲比赛,手抄报、读书笔记、优秀作文竞赛等,都为激发阅读兴趣搭建了平台。运动会校园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田径比赛、师生篮球赛、乒乓球赛等,达到了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的作用。&四、依托乡村少年宫,创建学校特色&我校乡村少年宫以“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为宗旨,以“我实践,我成长,我快乐”为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少年宫的建设。少年宫先后被命名为省、市、区“乡村少年宫示范点”、2012年2月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视察洪庄小学少年宫建设工作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8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印刷成册,下发给学生,人手一本。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了“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即: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坚持利用少年宫的“经典诵读室”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每学期都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读经典、唱经典、写经典蔚然成风。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2、依托少年宫“手工室”,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聘请辅导员教学生各项剪纸、编织技术,学生积极性高,每天活动时间都涌入手工室,剪一剪、刻一刻、编一编,小蒜头、红辣椒、中国结、小动物从学生手中跃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快乐成长。乡村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成长的乐园。&“美好校园“的创建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创建美好校园”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爱校、护校的意识。文明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校、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师生的美好心灵。&
编辑:朱成连
上一篇:没有了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烈山区杨庄办事处二郎庙六队具体在哪_百度知道
烈山区杨庄办事处二郎庙六队具体在哪
我有更好的答案
烈山工人村西边就是,烈山武装部那就是了
其他类似问题
二郎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实施三雅教育
促进学校发展
实施三雅教育
促进学校发展
日 10:55:21 来源:
访问量:330次
实施三雅教育&&&&促进学校发展
&&&&&&——淮北市洪庄小学创建“美好校园”自评报告创建美好校园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多年来,我校围绕“建高雅校园、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的三雅教育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学校处处展现出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鲜明新颖的特色之美。通过美好校园的建设活动,已经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进一步发扬光大,建成了一个责任引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使我校办学水平再上台阶。通过建设好校园活动,使学校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和谐,洋溢着民主公平、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人和谐发展、校内外和谐配合的氛围,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淮北市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文明单位”、2012年淮北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北市“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淮北市“乡村少年宫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一、美化校园环境,创美丽幽雅校园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能愉悦每一个人的身心,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为此,我校进行了“四化”建设。1、绿化建设我校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35%以上。校园内,绿树成阴,芳草似毯,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种时令的花草给美丽的校园锦上添花,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目前校园拥有大面积绿化带,除了道路及建筑物所在地,所有土地都被绿意浸染。2、美化建设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美丽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目前,我校校园中花木、草坪绿篱、生机勃勃,俨然一座“花园式”校园,纵观全校环境建设,处处体现出和谐、自主发展的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国学文化墙”和“科普文化墙”交相辉映,“飞翔”主题雕塑与“孝信礼”寓言雕塑相得益彰,色彩典雅的教学楼和色调欢快的乡村少年宫流光溢彩,俯瞰校园,是花园,是仙境。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激起了教师积极工作,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3、净化校园净化校园有利于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针对教室、清洁区、及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等内容组织学生自主管理,每日进行“四项排查评比”,并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每学期再进行一次总评比。把检查结果作为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总务处负责组织好灭蚊、灭蝇和流行性疾病预防等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无臭味,无卫生死角,以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4、强化体育设施为了进一步营造创建美丽校园,强化创建“美好校园”的氛围,学校十分注重校内体育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丰富和拓宽学校美丽文明教育宣传途径和形式。田径场、篮球场、乒乓台、教工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由专人负责,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全面的体育设施使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够顺利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劳逸结合,为促进师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推行雅行教育,创现代和谐校园学校是育人的平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我校时时处处事事思师生之所需,谋师生之所虑,团结全校师生把学校发展好。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美丽的人际环境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美好校园的主要因素,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体教师已经牢固树立了敬业精神、乐业态度,关爱学生,关心同事。通过集中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教育,全校教师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宽容、诚信、友善,弘扬正气,推崇高尚,提高了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品质素养。加强沟通和换位思考,营造了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教师创造了发展的有利环境,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各年级组、各办公室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互促互进,各项工作有序、科学、规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年来,有两位教师获得区级“教坛新星”、五位教师先后获得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四年级李春云班、三年级朱彩侠班荣获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加强教学创新建设,营造美丽的课堂环境教学质量是建设美好校园的核心,和谐的教育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我校结合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和谐的情境与氛围,设计高效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创建了美丽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默契、美丽和谐的教风、学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11年烈山区小升初质量检测中名列第六,2012年名列第三。3、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依据市继续教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听专家讲座、观看教学视频、外出观摩学习和理论自修、远程培训等。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自觉加压,努力进取,每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100%,专业化合格率100%,普通话达标率100%。4、加强安全健康教育,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校园平安稳定是建设美丽校园的基础,我校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排查和解决各种隐患。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了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室开展常态化心理咨询,关注重点年级、重点人群,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5、关爱留守儿童,与学伴共同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我校及时拟定方案,提出了“关爱不显山露水、润物无声;关心不刻意而为,平淡处之”的要求,日常帮扶与其他困难学生一样,组织活动与其他学生一起,表彰奖励与其他学生同等,我校十四名留守儿童学习愉快,进步大,讲文明懂礼貌,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校“留守儿之家”建设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扬。方伟老师2011年荣获淮北市留守之家建设“先进个人”。王红梅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故事被安徽电视台报道。6、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共创文明城市“遵守文明公约,养成良好习惯”。我校对照《洪庄小学三雅教育标准》,拟定了《洪庄小学校园文明公约》、《洪庄小学教师文明公约》、《洪庄小学学生文明公约》,师生对照执行,举止文雅,文明有礼,文明之风充溢整个校园。“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我校少先大队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推进了文明创建工作。面向学生、教师、家长,少先队在国旗下发出倡议: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淮北。各班开展“我文明、我快乐、我成长”主题班会。“飞翔之声”广播站定时播音,围绕“防灾减灾”、“预防疾病”、“文明礼仪”、“勤俭节约”等主题安排内容。“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小队深入社区,向居民发放文明创建倡议书,与居民一起清理杂草、废物,美化社区,建设美好家园。“我志愿,我服务,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我校成立了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站,建章立制,有固定的办公室,有领导小组,下设“爱心妈妈”服务小队、“小红帽”志愿服务小队、“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小队”。围绕“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志愿服务内容,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进入社区、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组织部分老师参加市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直属队;组织教师参加网络文明传播。参与面广,参与人员多,活动经常,赢得了广泛赞誉。2012年马新清、张大法两位老师分别荣获淮北市“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学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荣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洪庄小学十年爱心接力》先后在“安徽文明网”“安徽教育网”、“淮北教育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三、提升文化建设,创文明高雅校园1、精心梳理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理念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理念的塑造是学校整个文化建设的基础。我校秉承“厚德立人,积知达智”的校训,逐渐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创新”的校风,“严谨、乐教、博学、创新”的教风和“修德、向上、勤学、善思”的学风,这是我校文化的特色和内涵以及精神的积淀。历史赋予我们洪庄小学人立志高远,立足常规和细节,追求卓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我们在学校显眼的地方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师生每周在国旗下明校训、说三风,让师生从显性到隐性、从物质到精神等不同层面深切感受到学校优良传统和精神的熏陶的激励作用。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营造美丽的制度环境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了切实严格的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制度不断充实完善,学校及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完善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学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力度班级也是一个文化场所,它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我校认真落实班级文化建设“五个一”(一面国旗、一条班风标语、一块板报专用黑板、一块展示板、一个班管橱窗)。设计精美的班管橱窗体现了班级的奋斗目标和文化理念,小小的班级一角彰显了教师的管理艺术,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让你百看不厌。这一系列的班级布置,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把教室当成了学习的乐园,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既美化了班级,又增强了学生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定期举行班级文化建设观摩评比,不断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4、提升办公室的文化品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文化也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实现人类的最高本质,追求自由自觉活动的过程。办公室内各具特色地布置座右铭(教师集体编写、聘请当地书法家书写,学校统一装裱上墙),使校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教育气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师生以学校为荣,为学校争光。5、构建活跃校园生活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优秀的学生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做文雅学生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对学生提出“十个好”的教育(上好课、读好书、看好片、写好字、健好体、唱好歌、扫好地、行好路、讲好话、护好校)。通过活动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文雅学生”、“十佳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方面的评选,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又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多种活动平台。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开齐并且上好每一门课程,并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展每月一主题的活动。主题活动有:感恩教育、科技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技能训练、个性特长展示等。根据学校实际组织了艺术节、体育节或主题活动月等。如我校每年开展的“四月一会”活动(语文文化活动月、数学科学文化活动月、英语文化活动月、我爱唱歌活动月、体育运动会)。科学活动月中的科技手抄报、科幻绘画、科技小论文、电脑小报、小制作的比赛让观摩的家长大为惊叹。电脑小报的制作整合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知识,一幅幅精美的绘画折射了学生的奇思妙想,一件件颇具创意的小制作展示了灵巧的双手,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语文活动月时,经典诗词朗诵展演、课本剧表演、书法比赛等,激发了师生参与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情趣。读书活动上,家长、教师、学生共同购书的热情,学生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声情并茂的故事演讲比赛,手抄报、读书笔记、优秀作文竞赛等,都为激发阅读兴趣搭建了平台。运动会校园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田径比赛、师生篮球赛、乒乓球赛等,达到了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的作用。四、依托乡村少年宫,创建学校特色我校乡村少年宫以“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为宗旨,以“我实践,我成长,我快乐”为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少年宫的建设。少年宫先后被命名为省、市、区“乡村少年宫示范点”、2012年2月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视察洪庄小学少年宫建设工作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8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印刷成册,下发给学生,人手一本。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了“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即: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坚持利用少年宫的“经典诵读室”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每学期都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读经典、唱经典、写经典蔚然成风。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2、依托少年宫“手工室”,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聘请辅导员教学生各项剪纸、编织技术,学生积极性高,每天活动时间都涌入手工室,剪一剪、刻一刻、编一编,小蒜头、红辣椒、中国结、小动物从学生手中跃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快乐成长。乡村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孩子成长的乐园。“美好校园“的创建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创建美好校园”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爱校、护校的意识。文明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校、爱美的高尚志趣;培养了师生的美好心灵。&&&&&&&&&&&&&&&&&&&&&&&&&&&&&&&&二0一三年八月十四日
编辑:朱成连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监控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