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2玉池山在哪梅老爷在哪

刀剑的维度(二) | 兵器科学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5126人加入此小组
严正声明:本文中存在大量作者不负责任的个人臆测,但由于作者写得很辛苦舍不得删故在此保留。希望读者能在批判的过程中了解到历史的真相。另外,因不保证观点的正确性,为不误导他人本文谢绝转载。特此声明。刀剑的维度(二)形手持一根钢条也能伤人,但总不比将钢条锻成一把长刀来得简单粗暴又高效。形对刀剑来讲至关重要,不同的形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驾驭手法。刀剑之形受材质、战术、盔甲、刀法剑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一把刀的外形我们能从中看出很多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刀剑外形背后的故事。刺砍割破刺砍割破代表着刀剑的四种用途。在看刀剑外形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刀剑各异外形的目的。刺是刺击,靠尖端刺进敌方的身体。刺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攻击方式,首先刺这个动作是直线的,所以其攻击距离是最短的,一人刺一人砍,刺的人会先攻击到对方,这个时间差就是生命。另外,刺比砍所需的力量小,兵者有云:刺死砍伤,刺伤的创口深,往往及于脏器血管,容易导致死亡。且刺对材料的强度要求低,不用做得很长,短小的剑刺起来威力一样巨大,只需要一个锋利尖部和一个坚固的剑身即可,所以青铜时代兵器基本都已刺为主。如果说刺有什么缺点,我想是不太好掌握,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武侠里不是总说谁谁谁十年练剑,是有道理的。砍是劈砍,靠挥击将锋刃砍进敌方身体。砍与刺相比劣势也是明显的,如前所述,攻击距离长,费力,不容易伤及要害,刀剑要做得长,同时对材质工艺有较高要求。但是砍的优势也是巨大的,砍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有效的攻击方式,只需要很短的训练即可,如果说刺的攻击是一条线,那么砍就是一个面,砍对躲闪的要求要高一些,斜着一刀砍下来你必须挪动一步才能避开,两人决斗时空间很大还好,到了战场上都拥挤在一起,就往往避无可避。割是切割,靠锋刃贴着敌人切开其身体。带弧线的锋刃都有这种功能,特别是弯刀,弯刀在劈砍的动作中会伴随着切割的动作,可以获得更深更长的创口。即使是刺兵,在刺空的时候顺势横着一拉也能获得切割的伤害。不过为了切割的功能,就要把刃做得有弧度,同样的刀,直刀劈砍的力量要比弯刀大,且攻击的范围要长,这在对破甲有要求时直刃就更优秀。弧刃则对无甲或轻甲的单位有更高的杀伤力。破是破甲,破开敌人的盔甲伤及其身体。将破甲单列出来说是因为刀剑往往要面对身披重甲的单位,在中世纪的欧洲这是工匠们的首要设计要求。披甲的单位对切割攻击基本免疫,对劈砍也不担心。唯一惧怕的是穿刺攻击,能破甲的刀剑要求尖部有足够的材料支撑,薄了不行,要厚实,剑体要粗壮,刺的时候不能力大了就弯。欧洲甚至出现了直接将剑身截面做成方形的破甲剑,完全放弃劈砍和切割的功能,穿着沉重盔甲行动不便的骑士就特别惧怕这种剑。这四种攻击方式之间也存在向左看又要向右看的矛盾,往往顾此失彼,将一种功能发挥到极致往往就要彻底放弃其他的功能,这也是刀剑有千百中各异形态的原因。重心对于一把刀剑来说,重心是至关重要的。重心只有跟其用途相匹配才能用得得心应手,不同的使用手法对重心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以刺击为主的刀剑而言,重心要靠近手腕,这样的剑转腕灵活轻便,举重若轻,能随时改变攻击的方向,同时在刺的时候又能保证刺入的力量。对于以劈砍为主的兵器而言,重心要在中心点以前,这样劈砍起来才有力量,但也不能太靠前,否则挥击的速度会很慢而且非常费力,一般刀会用刀尖下10cm到中心这一段去劈砍,这一段算是刀砍的“甜区”,砍的力量最大震颤最小。强调大力劈砍的剑术流派就要求刀重心靠前一点,以轻盈多变取胜的流派就要求重心靠后一些,重心的讲究大了去了。另外,重心居中的兵器格挡起来最省力,重心靠后的刀剑往往不适宜格挡。通过观察刀剑的重心我们可以判断出其设计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这也是判断一把刀剑是否为实战器的重要标准。调整重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增加刀头的材料,大家耳熟能详的29军大刀就是这种设计。再来看看它的同宗兄弟雁翎刀显然29军大刀的刀头材料更多,重心更加靠前,劈砍起来的力量更强,雁翎刀是单手刀顾及单手的力量刀头不能太重,这种居中的重心更利于格挡也兼顾了刺击的功能。另一种调整方式是血槽,很多人都说血槽是刺入身体后放血用,也能形成空腔利于拔出。这里且不论这种说法的对错。看上面两图,血槽的位置都在刀背中间,这个地方显然无法刺入敌人的身体里,所以不是放血用的。其实血槽更多的是调整重心用的,上图中刀背刻槽去掉了一部分材料,将重心调整至合适的位置。钻孔、雕花这类都有这个作用。还有一种方式是配重球,最常见的是罗马短剑。古罗马Gladius短剑,往往后面都配有很大的配重球,以向后调整重心。这是一种专为刺击和切割设计的剑。重量 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有80斤重,其实那种形制的刀三国时期是没有的,至于重量更是离谱。真的舞得起来,一刀砍空了人就要跟着飞出去。一般单手长刀长剑重量在1kg左右,单手武器重灵活,太重了不好控制,动作也迟缓,砍不了几刀手就握不住了。一手半剑、日本打刀这种大约1.5kg上下,单手用有速度,双手挥击有力度。更大的双手剑、太刀这种2kg到2.5kg左右,即使是这种重视力量的武器也要兼顾到格挡的需要,两手都握剑去了是没手持盾牌的,对方一剑刺来,你需要用手里的大家伙及时格挡开,所以不会做得太重。重量是严格限定了的,工匠要在有限的重量下合理分配刀剑的长和厚度。长度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长一些的刀剑有更大的攻击范围,能率先发起进攻,对劈砍来说,长一些的刀力量更强。不过长的兵器对结构强度要求更高,也更容易折断,要使用它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技巧。一般长度是有个比例的,双手使用的刀剑,刃长度一般不超过使用者身高的一半,比如一个身高170cm的人,拿他使用的双手剑剑刃长就应该在85cm以下,如果更长就会很吃力,动作会变得迟缓。单手武器长度根据个人力量不同而有长短,一般都在70cm以下,太长了重心太靠前,用起来太费力。厚度 在劈砍的动作中,即使劈砍的方向和刀刃的中心线是一致的,刀身还是会在被劈砍物的反作用力下剧烈震颤,如果技术不好,刀是歪着劈上去的,则震颤会更大,握刀的手会被震的生疼,且劈砍的力量会被这种震颤消耗掉,无法砍开护甲。为了克服这种有害的震颤,工匠们会加厚刀身使其强度更大,震颤频率更高振幅更小,这种高频的震颤在微观上还能形成切割力,特别是刀刃微观有锯齿结构的刀,如大马士革钢、百炼钢。有破甲需求的刀剑一般刀身都较厚实,或剑身起脊。一来减少有害的震颤,二来刃角可以做得很大,给刃部以更多的支撑让其不容易卷口,三来可以给破甲用的尖部强有力的支撑。对无甲单位的刀剑则倾向于将刀身做得薄一些,刀身越薄则刀刃越锋利,砍进身体里的阻力越小,虽然强度较弱但也够用。薄刀身的刀更不容易折断,顶多就是弯了,放地上踩直了还能继续砍。弧度直刃 直刃的刀剑一般都要面对身披重甲的单位,平直的剑身能无偏差的传递刺击的力量,在劈砍时盔甲的反作用力也垂直与刀刃,使斩击的力量更强,以唐刀、欧洲剑为代表。弯刀 大部分的刀都是弯刀,弧度并不大,在劈砍时连带有切割的伤害且兼顾有刺击的功能,算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刀型。Yesir著的《话说日本刀》中的截图,日本战国时代的古刀。大弯刀 弧度非常大的弯刀。这种马刀在一对一的格斗中并不好用,几乎只有切割的作用。传说西亚的骑兵就有用这种大弯刀,西亚骑兵骑的阿拉伯马身高腿长速度极快,在几轮远射扰乱敌方阵型后骑兵开始冲锋,骑兵只需要将弯刀端平,马的速度配上大马士革钢出色的切割力可以保证每个碰到刀刃的身体都被切开,甚至有人被切成两截,这是一种高效残酷的战争艺术。西亚多沙漠,步兵无法穿重甲,这也是弯刀盛行的一个原因。焰型刃 焰型刃就是蛇形剑,传说金蛇郎君有一把金蛇剑,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马来克力士就有很多是焰型刃。鎏金的马来克力士这种刃解决了切割与刺不得两全的困境,保证了刺击力与剑身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又有极具切割力的波浪形剑刃,这种刃是无甲单位的噩梦,轻轻一拉就能造出很深的创口。内弧刃 内弧刃就是向刀刃弯曲的刃,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尼泊尔弯刀,其实最早的汉环首刀也是略带内弧的。内弧刃弯刀的劈砍力量是最强的,在劈砍时可以通过腕部的动作将力量完全集中于劈砍的部位。在尼泊尔旅行时我就见当地的屠户用这种刀剁羊骨头,轻轻松松的,不愧是尼泊尔国刀。这种刀刺击的力量也并不弱。刃磨什么样的刃也是有讲究的。Katana吧的图,借用一下。第一种刃是刨刀用的,断头台也用这种刃,兵器里用的少。第二种刃是切刃,唐刀用这种刃,刃角很大对刃部有强有力的支撑,适用于劈开重甲,砍人的话没第三种锋利。平造的刀刃最锋利,刃角最小,同时也最容易卷刃崩口,对无甲单位时使用,截面为菱形的剑都是这种刃。第四种刃日刀用的多,属于比较中庸的刃,既锋利又有强度。还有一种斧刃,锋刃后是一段平滑的凸起。左边的就是斧刃,这种打磨方式能给刃部以强有力的支撑,锋利度不错,因为平滑切在砍进身体以后阻力要比切刃小。古代用于实战的日刀几乎都是用这种刃。牺牲了一些锋利换来了坚固可靠,刀钝一点总好于仗打了一半刀口全崩了。第六种刃就是无刃,一把宝刀价值不菲,如果拿刀刃与对方的刀刃硬磕,过不了两三招刀就废了。实战刀剑是实实在在的消耗品,一场战斗往往都要废一把刀,中世纪时一个骑士的邑从要帮他背六把剑给他随时备着耗。竹本老师在谈到日本刀开刃的问题时曾说过,新手开全刃,老练的开半刃,高手只开三寸。(大概是这么个意思),高手可以控制只用刀尖下三寸攻击,其余的刀刃不磨锋利,以格挡对方的攻击。欧洲的长剑靠近剑格那一段也是不开刃,可以直接握着砍。护手假设一把刀或者剑没有护手,很多把剑藏在拐杖里的高人都这么弄,那么在刺的时候手要是有汗打滑了,手就握在剑刃上了。对方一刀砍来,你举剑格挡,然后两人咬牙僵持,突然对方发现你没有剑格,就顺着你的剑刃向手削去,几根手指就报销了。中国和日本的刀剑护手都较小,只勉强能保护手部。护手太大了,在刺的时候多有不便,欧洲的护手就要大得多,护手在欧洲的中世纪剑法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挥舞大剑的时候剑士非常依赖剑格的保护,毕竟剑太大了不如东亚的剑那么灵活,由此还衍生出诸如格挡后绞夺兵器的招式,甚至还有握着剑身以剑格为锤的攻击方式。欧洲的破甲剑,其巨大的剑格完全可以当锤使用。为进一步提高护手对手的保护,欧洲还有笼手剑,现代击剑项目用的剑都是笼手剑,这是欧洲古剑术没落以后热兵器时代的产物,至于其实用性见仁见智。反正我不喜欢这种绅士间的娘炮格斗。柄根据柄的长度划分有双手、单手、一手半三种。单手转向最灵活,双手的力量最大,一手半的兼具两者的特点。双手刀法的要诀是以前手为圆心,后手为杠杆用力劈砍,可获得最大的劈砍力。刀柄包覆的材料有绳子、布条、皮革、木头、骨、玉、金属等。王宫贵胄们用的刀剑往往装饰得华丽,多用贵重金属,镶嵌宝石,或者贴一整块玉上去,他们不打仗只要好看。实际上在战争中手会大量出汗而且会沾满鲜血,用玉、骨、金属这类无疑是会打滑的,刀用力一挥就飞出去了。布条和绳子是非常好的材料,能吸汗又能防滑,便宜量又足。鲨鱼皮有颗粒状的突起摩擦力足够,是种高级的柄材,精装唐刀都用这,士兵当然是用不起的。从汉代工匠发明环首时,尾部带一个环的刀就成了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刀。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设计,在尾部锻打出一个环,可以在劈砍时给手支撑,还可以系一根布条缠在手腕上,避免刀被震脱手。这种极易于生产的设计一只沿用至今。从汉环首刀到29军大刀的环首全家福。本图来自南宁龙宫的收藏马刀的尾部一般都有一个弯,一来是为了防脱手,二来便于劈砍时的手腕用力。像恰西克这样的刀还有一个穿绳子的孔,将绳子缠在手腕上防止刀脱手,马刀在马飞奔时砍中目标要承受非常大的反作用力,被震飞了是常有的事。恰西克马刀
+ 加入我的果篮
我觉得我是节操满满的,说不拖稿就不拖稿!
自己再杀!
我觉得我是节操满满的,说不拖稿就不拖稿!
啊~大爱冷兵器
我自己做的一把刀,是一把四不像,自己琢磨着实用性磨制的,好用就行。
很好很给力~
那个焰型刃的强度没问题么?
引用 的话:那个焰型刃的强度没问题么?人家只是看上去比较“纠结”一点,也是钢啊。一般不用力劈砍,都是贴着身体一拉一划,就一道缝不了的口子。
引用 的话:人家只是看上去比较“纠结”一点,也是钢啊。一般不用力劈砍,都是贴着身体一拉一划,就一道缝不了的口子。看来也是对付无甲单位的了
汉朝八面剑的刃口也应该是第四种研磨方式吧。不只是日本刀用的
引用 的话:自己再杀!汉朝八面剑的刃口也应该是第四种研磨方式吧。不只是日本刀用的
引用 的话:汉朝八面剑的刃口也应该是第四种研磨方式吧。不只是日本刀用的如果按第四种研磨那就是六面的,八面汉剑中间有一条剑脊。
帕提亚不是靠回马箭折腾死罗马的么?
引用 的话:帕提亚不是靠回马箭折腾死罗马的么?回马箭只是在罗马轻骑兵追击的时候发挥威力。对阵罗马步兵方阵时则无“回马”的必要。一场战争的胜利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兵器的优秀和战术的领先都只能是一个方面,我文中写的确有误导的嫌疑,我去改过来。
引用 的话:同的设计,虽然针对的是不同的用途,但归根究底,其所依托的还是不同的技术水平,很多设计实际上是对材料性能妥协的产物。另外全篇以日本刀的视角来分析世界各地各时期的刀有失偏颇。用来衡量东亚和阿拉伯刀剑已...扪心自问,我真的就用了一张日本刀的图片啊。提日本刀提的比较多倒是真的,那也是因为现在手上的资料中,对欧洲剑和西亚刀的记述比较少,日刀的资料比较充足。各位观众有“以日本刀的视角来分析世界各地”的感觉么?我觉得我还算比较中立客观吧。
楼主好快, 得加油了啊!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好有意思~仔细看了。
贊。。。。。。。
引用 的话:扪心自问,我真的就用了一张日本刀的图片啊。提日本刀提的比较多倒是真的,那也是因为现在手上的资料中,对欧洲剑和西亚刀的记述比较少,日刀的资料比较充足。各位观众有“以日本刀的视角来分析世界各地”的感...支持作者,个人感觉写得很好的,期待续篇。但确实能感觉到作者手上日本刀的资料比较充足,因此涉及到细节时对日刀的描述比较充分。只是在讨论剑刃的分类的时候,几种制型和术语都是来自日刀的,其他地区的剑刃制型可能有别的分类方法吧。可能这里产生了一点误会。不过话说回来,在现代传承得最好的可能就是日刀了吧,资料更加充分也是必然吧……
地质学硕士生
楼主分析一下这个刀,有木有实战价值
引用 的话:支持作者,个人感觉写得很好的,期待续篇。但确实能感觉到作者手上日本刀的资料比较充足,因此涉及到细节时对日刀的描述比较充分。只是在讨论剑刃的分类的时候,几种制型和术语都是来自日刀的,其他地区的剑刃制...有理,确实日刀术语用的多了,我等会儿整理一下,尽量使用通用的术语。
引用 的话:楼主分析一下这个刀,有木有实战价值《武经总要》刀八色之掩月刀是也。关老爷用的青龙偃月刀就是这种。先从外形来看,这刀我看8斤以上,10斤左右,单手提着都嫌累人,舞起来更费劲。先假设这刀是步兵用的,在步兵方阵里,左右都是人,你玩这刀肯定不能左右挥砍,只能上下劈砍,速度慢又累人不说,如果对面的是带单手盾的步兵,举盾挡一下,再一刀砍来,你肯定就凶险了。远不如长矛直着捅有威胁。而且这家伙柄尾的那个尖刺会让后排的人有砍死你的决心。所以在步战中不合适。再假设这刀是骑兵用的,像关二爷那样。刀身有一个很大的圆弧,说明这刀适合切割,在骑兵冲锋的时候,一手端着,柄尾贴着背,一路拖砍过去,还是颇有威力的。这种长柄马刀比单手马刀有更长的攻击范围,这也可能是它的设计初衷。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重了,长时间端着肯定受不了,平时就得杵地上,尾部的那个尖刺是为了杵地上的贴心设计。骑枪比这要轻得多,冲锋时骑枪的穿刺攻击往往能穿透最重的盔甲,这种大刀遇到重甲单位顶多将其砍倒在地,却破不了重甲,而且这种薄刀刃经不起两下折腾就卷口了。在收割无甲单位时很好用很凶残,在面对重甲时却很无力。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如骑枪那样易于制造又经久耐用。宋代是个兵器花样迭出的时代,宋军用的武器可谓五花八门,跟杂耍卖艺一样,很多少数民族的兵器形制都被吸收借鉴了过来,比这更夸张的还有金瓜锤。维基百科里是这样介绍掩月刀的:偃月刀属于长柄刀的一种。刀身或柄头都有许多精细的雕刻。正因其重量较重,所以斩、劈的威力非同小可。但也因此,却不适用于战场杀敌,而成为训练、仪仗,或宫殿侍卫的武器。结论是:有一定的实战价值,但不如骑枪好,最终被淘汰了,成为仪仗用的武器。
好想弄把趁手的工具刀,不要折刀。
地质学硕士生
引用 的话:《武经总要》刀八色之掩月刀是也。关老爷用的青龙偃月刀就是这种。先从外形来看,这刀我看8斤以上,10斤左右,单手提着都嫌累人,舞起来更费劲。先假设这刀是步兵用的,在步兵方阵里,左右都是人,你玩...soga,谢楼主分析。。。单田芳的评述听多,神马流星锤拐子腿,几十公斤的大锤。。。呵呵
畜牧学硕士
引用 的话:《武经总要》刀八色之掩月刀是也。关老爷用的青龙偃月刀就是这种。先从外形来看,这刀我看8斤以上,10斤左右,单手提着都嫌累人,舞起来更费劲。先假设这刀是步兵用的,在步兵方阵里,左右都是人,你玩...还是民间武师练膂力、武科科举考本事的利器!比图中的还要重些。
畜牧学硕士
引用 的话:soga,谢楼主分析。。。单田芳的评述听多,神马流星锤拐子腿,几十公斤的大锤。。。呵呵战场上的锤一般比较小,敲头盔、头骨够用就可以,再大了太影响重心和握持感,不灵活。拳头大小算大的了,评书里兵器的是夸张了的,像岳云的大锤啊啥的……想想家用五金的锤子也不是越大越好嘛~
扯淡的地方太多了,希望这篇文流传范围不要太广,不然又得贻害网络了
被帝国时代2 误导了,一直以为马穆鲁克的攻击方式是把弯刀扔出去......
引用 的话:扯淡的地方太多了,希望这篇文流传范围不要太广,不然又得贻害网络了高手来了!哪里有错误请指教,有道理的我马上改。
引用 的话:扯淡的地方太多了,希望这篇文流传范围不要太广,不然又得贻害网络了hie?一般人看不出来错在哪里啊。。。麻烦你把你觉得这帖子扯淡的地方指出来造福一下冷兵盲吧
畜牧学硕士
说个问题:个人不太认同大马士革刀所谓“微观锯齿”的说法,因为不同材料造成的锯齿总没有研磨不完美本山造成的锯齿大……也就是切割效果还是由后者造成的,前者的微观锯齿在刃线十分光滑的情况下才有效。当然也没有太多资料来验证就是了= =
引用 的话:个问题:个人不太认同大马士革刀所谓“微观锯齿”的说法,因为不同材料造成的锯齿总没有研磨不完美本山造成的锯齿大……也就是切割效果还是由后者造成的,前者的微观锯齿在刃线十分光滑的情况下才有效。当然也没...材料的特性取决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含碳量相同的两块钢,一块经过淬火处理,一块经过退火处理。淬火处理的钢碳在微观下以针状渗碳体存在,所以这种钢的硬度大脆性也大。退火处理的钢碳以粗大的片状渗碳体存在,容易发生滑移,所以退火钢的硬度小,塑性大。刀刃切割物体,比如切割一块棉布,在微观上都是马氏体组织扯断或锯断棉花的纤维,如果马氏体本身就以锯齿状存在,那么这种扯断和锯断的动作就要高效得多,宏观上看,就是刀刃锋利,切割力强。另一方面,大马士革钢的带状渗碳体颗粒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微观。
畜牧学硕士
引用 的话:材料的特性取决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含碳量相同的两块钢,一块经过淬火处理,一块经过退火处理。淬火处理的钢碳在微观下以针状渗碳体存在,所以这种钢的硬度大脆性也大。退火处理的钢碳以粗大的片状渗碳体存在,容易...我以前也是这么理解的,直到看了一些金相显微的图,都是刃本身的锯齿比“微锯齿”结构要大,极端点可以说是锯齿里面的小锯齿还有作用吗……所以对微锯齿作用于骨肉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疑问。我杀过不少猪,其实挺想看大马钢有没有类似的视频的= =
引用 的话:我以前也是这么理解的,直到看了一些金相显微的图,都是刃本身的锯齿比“微锯齿”结构要大,极端点可以说是锯齿里面的小锯齿还有作用吗……所以对微锯齿作用于骨肉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疑问。我杀过不少猪,其实挺想...说到大锯齿上的小锯齿我就想到了鲨鱼的牙齿。大锯齿也需要微观的锯齿来完成切割微观纤维的工作,大锯齿是扯断一束纤维,微观锯齿一根纤维,有微观锯齿的刃到底还是要高效一些。
畜牧学硕士
引用 的话:说到大锯齿上的小锯齿我就想到了鲨鱼的牙齿。大锯齿也需要微观的锯齿来完成切割微观纤维的工作,大锯齿是扯断一束纤维,微观锯齿一根纤维,有微观锯齿的刃到底还是要高效一些。好吧呀,其实我的疑虑可能只是……看似光滑的刃上肉眼不可见的那些齿算不算大一些的微锯齿而已。哎不纠结了,敲碗等LZ下文。
我弄不明白弯刀怎么从鞘里抽出来
步兵的噩梦啊 ,,,步兵,,,骑兵出现
引用 的话:我以前也是这么理解的,直到看了一些金相显微的图,都是刃本身的锯齿比“微锯齿”结构要大,极端点可以说是锯齿里面的小锯齿还有作用吗……所以对微锯齿作用于骨肉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疑问。我杀过不少猪,其实挺想...杀过不少猪.....太猛烈了
引用 的话:扯淡的地方太多了,希望这篇文流传范围不要太广,不然又得贻害网络了大神求教诲啊!哪里扯淡给说说呗
马氏体是碳在F铁中的固溶体,渗碳体是复杂立方结构,高温下渗碳体可以分解成石墨G和Fe。渗碳体是一个相,马氏体是一个组织。。渗碳体是强硬相,比如说过过共析钢选择在Ac1~Acc线之间亚温淬火就是为了使渗碳体不完全溶于奥氏体,淬火后,在马氏体基体上分布弥散的渗碳体。弥散强化。纤维结构里面,一般是强硬相+基体。实在要观察析出物,得找扫描电镜的照片了,光学显微镜10X40的倍数只能看个组织和划痕。我怎么说呢,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高速钢,或者粉末冶金刀具。冷兵器好少关注的。
显微结构。
我认为对付重甲兵的最有途径从来就不是用刃。再好的刀要砍开铁皮都不容易,无论古代欧洲还是东亚,都是用重武器对付重甲的,欧洲人的钝头锤,中国人的钢鞭铁锏,尤其是骑兵作战,无刃的兵器对付重甲兵显然比刃强多了。打铁棍子往脑袋上抡,再加上战马的冲击,戴再厚的头盔脑袋也受不了,脑袋没事脖子也受不了。
水处理研发工程师
写的不错哦
日本有种武器很像偃月刀,但重量很轻,是什么啊?
写的很好,也挺有意思的
引用 的话:3333333你以为弓箭手近身了也是射箭的?或者城墙都是用刀砍倒的?明明就是农民徒手给拆了的!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 - | 职业: 剑客- 双刀- 力士- 散仙
种族: - -
> > > 刀剑纯情小说:追妻记(08)
刀剑纯情小说:追妻记(08)
          作者:紫色}蔓 已有()人参与评论
“老婆?你就想得美哦!”梅葶仙子手上推开他,心里却跟吃了蜜似的,甜得脸上都溢满了幸福的笑容,这笑很美!美得就像刚刚盛开的火红色玫瑰――那么娇嫩!那么鲜美!沉醉在幸福之中的梅葶仙子,内心有太多的感动,回头正想对梅葶王子说点什么,可是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唯有队伍频道还闪烁着他落下的一长串字符:梅葶,医院来电话,叫我速度过去,你自己玩开心点,等我妈病好些,我再回来看你……天啊!没事吧?千万别出事啊!梅葶仙子焦虑一阵,就提着背包出了家门,母亲捧着刚煲好的香喷喷的皮蛋瘦肉粥,追到门外,望着她匆促远去的背影,非常不解地问说,“丫头,这一大早的你是急着要去哪呀?你胃不好,有什么事都等吃过早餐再去忙啊!先回来吧?妈煲了你最爱吃的粥……”“妈,您自个先吃吧!我去去就来。”梅葶仙子回道,说完就驱车去了附近传说中最为灵验的关帝庙,双膝下跪,真诚祈祷说:关老爷,都说您最为灵验,我特来给您上香供奉,求您大发慈悲保佑伯母度过难关,手术成功,早日康复吧!别说梅葶仙子迷信,事实上祈福只是一种个人的信仰,古往今来,祈福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最好的精神寄托方式!梅葶仙子也不例外,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更何况她又不认得他的母亲,所以仅只能为她祈福!话说双膝沾满香灰的梅葶仙子刚从关帝庙回来,随即就被眼明心细的母亲给发现,“丫头,你去庙里烧香了?店里生意不是很好么?难道你遇到别的烦心事吗?还是……”“妈,我没事,您别担心了。”梅葶仙子扔下背包,坐在桌边漫不经心地嚼着平时最爱的皮蛋瘦肉粥,脑子里不断想着梅葶王子,“没事吧?千万别出事啊!”“丫头,粥都凉了。妈给你换碗吧?来,刚装起来的……”母亲担忧地望着梅葶仙子,心想:这孩子到底是咋了?“妈,我饱了。要回房换衣服去商行了。”梅葶仙子轻轻搁下粘粘糊糊的勺子,心事沉沉地朝卧室走去,留下满脑子都是疑问的母亲,愣在桌旁,望着还剩大半碗的皮蛋瘦肉粥,不停地猜测:这孩子是咋了?到底是咋了?梅葶仙子顾不得母亲的焦虑,独自呆在房间直磨蹭到上午9点多才懒懒地来到处于市中心最繁华路段的“菲宛珠宝商行”,这是一间在市区相对来说规模较大品种较全的珠宝商行,也正是梅葶仙子母亲名下的产业之一,因为梅葶仙子从小就对珠宝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母亲就送她去读了国内最为有名的某地质大学的珠宝首饰工艺与鉴定专业……梅葶仙子毕业时,原本要去澳洲深造,但父亲的突然病逝却令她无比悲痛,更令她不忍心撂下痛不欲生的母亲,而是放弃出国,主动来接管菲苑珠宝商行,在母亲的辅佐下,她开始了学做商场打拼的女强人。刚开始梅葶仙子是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但两年后随着业务的不断熟悉和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她就变得越来越清闲,甚至还闲到玩上了英雄………… …… ……言归正传,话说梅葶仙子回到商行,对店长交代一番,便一头栽进办公室,打开电脑,登录刀剑英雄,当她望着好友里梅葶王子呈灰色字体的名字时,心是咯噔的痛下,一种全所未有的失落与恐慌,使得她未哭泪先流,心底默默地追问说:你好吗?伯母没事吧?我怎么了?我是你的谁?我为什么要担心你?甚至还有你的母亲?梅葶仙子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明白,她只是惯例般站在梅葶王子下线的地方,静静地等待,她想她猜她认为不管发生什么事,那梅葶王子都一定会再回来,哪怕就最简短的说声拜拜!是的!梅葶仙子果然猜的没错了。一个星期后的晌午,时值2006年中秋节前夕,瓦当镇的老槐树在秋风的爱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忙着迎接谁的到来,而梅葶王子正选择了这样的时间出现,当他再次面对默默等待自己的梅葶仙子时,是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是紧紧地揽着她,热泪盈眶地说,“你真傻!傻得让我放不下……”“伯母好些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呀?”梅葶仙子焦急地问道,梅葶王子轻轻拍下她的背弯,如释重负地搞怪说,“呵!多谢师父关心!托师父的鸿福,我妈手术非常成功,现在正处于康复调养阶段!”“谢谢关老爷!谢谢关老爷!……”梅葶仙子感激涕零道,梅葶王子迟疑地望着她,半晌才忍不住问说,“你说什么?什么关老爷?”“呵!没什么,我们去玩吧?”梅葶仙子慌忙遮掩道,面对一头雾水的梅葶王子,她只好再次催说,“你不是说等伯母好些,你就回来练号的吗?”“哦!是啊!我要练号,我要做师父的贴身保镖!”梅葶王子信誓旦旦道。“呵!算你还有点良心,心里还惦着我这个师父!”梅葶仙子端起师父的架子,回头又假装严厉地催说,“徒弟,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打怪练级啊!”“打什么怪呀?懒得打。”梅葶王子傲慢不逊地回道,激得梅葶仙子直问说,“怎么了?不想玩吗?”“不是啊!”梅葶王子沉默小许,才接着补充说,“我想到一种不打怪而且还最快的升级方法……”“啊!有这么好的事吗?”梅葶仙子难免有些疑惑,梅葶王子笑了笑,才解释说,“马上就中秋节,听说会出现好多月饼小妖,到时我就可以收月饼吃啊!”接下来,梅葶王子果真收了几百组双黄月饼,可惜每天最多也只能吃50个,于是他还得听师父的话――乖乖去打怪……【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与 刀剑纯情小说,追妻记(08)  相关的文章有:
16:04:11 16:01:11 15:58:41 15:55:33 15:44:01 15:38:34 15:36:05 16:04:11 16:01:11 15:58:41
精彩专题推荐
精彩专题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刀剑2耀武令在哪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