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015年你怎么能够转危为安

当前位置:---正文
劳模徐金源的热血人生:15年无偿献血超17万毫升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分享到:
   2007年,徐金源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资料图)
&   一个人在15年里无偿献血达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的42.5倍,这不能不称之为“壮举”。作为一名普通职工,他不仅工作出色,而且是爱心使者,15年中无偿献血总量已超17万毫升,他不仅是哈尔滨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第一人,还开创了哈尔滨自愿献血小板的先河。
   全国劳动模范、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徐金源用自己宝贵的鲜血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2008年12月,徐金源获得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三家联合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这是我国对义务献血者的最高褒奖。
   徐师傅今年57岁,是哈热电公司供热公司的一名调度员。他性格憨厚,不善言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不要回报,不图名利,做出了个人累计无偿献血达到17万毫升的壮举。
   故事要从2000年的春天说起。当时,哈尔滨市各大医院的血库纷纷告急,哈市政府不得不向各大企业、机关、团体求助。就是这一次,徐金源在公司的号召下参加了第一次献血。很少进医院的徐师傅看到粗粗的针头扎进血管,心里一阵紧张,血怎么也流不出来,护士不停地说:放松!放松!献完血大家都笑他40多岁的人了,抽血还害怕。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次献血,不仅解除了徐金源对献血恐惧,而且还对献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和对《献血法》的学习,他懂得了献血是一种神圣的义举,正常人适度献血对身体不仅没有伤害,还对健康有好处,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挽救那些危重病人的生命。一向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徐金源,就这样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成为血站登记在册的献血者,开始用热血铸就人生。从此,哈尔滨市血液中心的采血室里,便经常有了徐师傅的身影。他总是静静地来,抽完血后悄悄地离去,从不多言,更不张扬。
   徐金源生活简朴,平时很是节俭。一套蓝色的工作服,是他穿得次数最多的衣服。吸烟、喝酒、下饭馆,都与他无缘。即使是去8公里外的血站献血,他也很少坐公车,总是骑着自行车去,再骑着车回来。可是对于自己的鲜血,徐金源却献得慷慨大方。
   2003年5月的一天,徐金源刚刚下夜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卸去一身的疲惫,便接到了求助电话,一名危重患者急需血源。徐师傅顾不上休息转身出了家门,这次他破例没有骑自行车,而是打了一辆出租车。因为他知道,救人如救火,耽误不得。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献出400CC血液。当患者转危为安,家属想起要向他表示感谢时,却发现他早已悄悄地离开了。
   徐金源多次被评为公司的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但那是对他本职工作的肯定与褒奖,与献血无关。难以想像的是,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连徐师傅的家人都不知道他献血的事情。
   直到2004年冬天,人们才惊奇地发现自己身边居然隐藏着一位英雄般的人物。原来,徐金源在四年内累计无偿献血达到了8000CC,成为哈尔滨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第一人。 当年11月28日,《哈尔滨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消息传开,公司内外着实引发了一场轰动。
   徐金源说,每次献血过后,他都感觉心情特别舒畅。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身体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一个健康人,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利于健康。2006年,他主动加入了哈尔滨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到血站或采血点为献血者提供服务。在他的带动下,他的爱人和亲属也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一次,徐金源从电视上了解到血小板能够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者并对血液病患者有显著疗效,而且献血者48小时身体就能恢复正常。于是他到血站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主动提出献血小板。躺在血站的采血床上,徐金源的两只胳膊都被插上了针管,看着从左臂抽出的血又缓缓地流进右臂的血管里,他无比自豪。
   有一天,徐金源接到紧急通知:一个女中学生得了M3型白血病,正在医院急救,急需血小板。他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血站,整整在采血床上躺了4个小时。献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800CC的血,而献血后需要休息的徐师傅却关心着患者的安危,直到那名中学生脱离危险病情稳定他才放心地离去。徐金源开创了哈尔滨自愿无偿献血小板的先河,又成为了哈尔滨市献血小板的第一人。从此,他的无偿献血也从献全血发展到献血液成分,献血的频率,也从不定期献血发展到了定期献血。现在,每月25日左右,徐师傅就会骑上自行车,赶到血液中心献血液成分,每次折合献血量都在800CC以上。
   徐金源的义举感动了哈尔滨。2008年,徐金源作为哈尔滨市的爱心使者被选为奥运火炬手。消息不胫而走,企业职工群情振奋。7月12日,火炬传递在大庆举行,厂里几十名干部员工冒雨赶到现场为徐师傅助威加油。
   徐金源,用自己的热血,用不平凡的行动,诠释着他的人生价值。(记者/刘少炜/文图)
编辑:王莹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
]&&&&&&&&&&&&&&&&&&&&&&&&&清远古银杏树无人管病入膏肓 所在商业街遇冷(图)_大众健康_湘潭网
清远古银杏树无人管病入膏肓 所在商业街遇冷(图)
“病”了的银杏古树。
  广州日报清远讯 (记者曹菁摄影报道)昨天,清远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广清高速横荷出口对开的御金街广场前一棵古老银杏树因长期无人管理,已病入膏肓,行将枯萎,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救助。
  记者在广场看到,这棵高大的银杏树枝叶全部凋谢,寒风中光秃秃的,显得甚是孤寂。附近的商户告诉记者,几年前,商业街还算红火那阵,发展商专门花巨资从河南引种了这棵古银杏,因树径粗大,足足要两三人才可合抱,可最近一年多来,商业街陷入了债务漩涡,商户逐渐撤离,人气不再聚集,银杏树渐渐被人遗忘,失去管理,慢慢憔悴了。
  有市民见状不忍,多次致电当地林业部门,但未获实质进展。“其实这棵古树还没有完全死亡,只是明显的营养不良而导致奄奄一息。”市民们反映说,既然是珍稀古树,有关部门应该加以保护,比如请园林专家对症给古树进行祛病强身的“手术”,相信千年银杏定能转危为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闭经怎么能调有月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