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穿成废物腹黑皇子妖孽妃,扶持太子,身边有个暗卫,和国师关系好,会巫术,能把毒化为力量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作者:&& 更新时间: 20:23&& 阅读最新章节
卷一 黄丹帆之闯荡江湖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第一章 中毒&第二章 杀狼&第三章 黄龙心法&第四章 洗髓&第五章 聚精&第六章 出谷&第七章 又入虎口&第八章 美妇&第九章 七色神龙&第十章 逼毒&第十一章 充当白老鼠的日子(一)&第十二章 充当白老鼠的日子(二)&第十三章 充当白老鼠的日子(三)&第十四章 赤炼毒猿&第十五章 红衣女子&第十六章 丹霞派&第十七章 高手&第十八章 丁蓝&第十九章 碧水山庄&第二十章 辩解(一)&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在线人数3952人
头&&衔:初来乍到
& &&&虫虫世界穿越记
& && && && & 寄萍踪
& &&&一、楔子
一狷介狂生李奚知此日正卧一古柳下,手里拿着一本《庄子》,读那《齐物论》。读到那“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就听到那古柳上的知了在不停地狂叫,打乱了他那已趋于平静的心。好在有南风吹来,他也闲适,便循着那知了的叫声去寻,便寻着了那知了。知了正伏一柳枝上……,这时他又看见一黄鹂飞来……。联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话,不觉一笑。想到刚才看到的庄周蝴蝶孰是孰非的话,知道是那庄周产生了幻觉。也知道那时的庄周还不大安于现状,有点象我们现在的80、90后一样,喜欢胡思乱想。不过他也一样,他就觉得自己不知是那知了,还是那螳螂,也不敢想自己是黄鹂……。正打算作穷根究底地探究,就听得一声弹弓响,一个弹丸打在了他的脑门上或者是眉心间,仿佛间,他就感到有另一个自己从他那个地方飘逸了出来,然后就什么也不知觉了。
二、虫虫世界
醒来,要不是走来,要不就是走进了一个后花园,这是穿越文学的老套路。我们也不应该例外,所以我们也就让他醒来好了。
李奚知醒来,他就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不仅是从未到过,而且也是他想都想不到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一醒来,发现有许多人在看他。许多人在看他应该也没有什么希奇。为什么李奚知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他必有这种感觉。因为他看见看他的人,与我们所说的人不同。这里的人,人是人样,又有不同:一种是长了一对小翅膀;一种是头上长了一圈小角,就象角怪。他不明白,这世上居然会有这样的人?好在他饱读诗书,阅历颇广,《山海经》上就描写过各种各样的人。再加上他一醒来,早已没有了他做人时的感觉,觉得或许应该是这样,就象自己无意间走错了一条路,走进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了许多陌生的人一样。
众人一见他醒来,顿时骚动惊讶起来。他们也感到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又没有翅膀又没有角,却人模人样。这思想和我们一样,假如在我们这世界,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人或长着一圈角的人,当然还是会认定他是人,只是觉得他长得怪罢了。现在这里的人就有我们这感觉。这时,一个长了角的大胆点的就凑上前来,问李奚知:
“是人吗?哪来的?”
这问话就很没有水平。
李奚知就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哪来的?”
这回答就可见李奚知的城府之深。
那长了角的就说:“我们只看见天上一道弧光,象陨石,划过天空,你就落到了这里。”
他这话一出,立即就有一长了翅膀的人走了出来反驳说:“不对,不是弧光,是北极光。是北极光一伸缩,他就来到了这里……”
“是弧光!”
“是北极光!”
“——弧光!”
“——北极光!”
李奚知就看见这两个人立即争吵了起来。这在李奚知不可理解,因为在他看来,这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最多也仅仅只是因各人的感知不同,产生的看法不同罢了。但作为他是一道光,从天上落了下来,这弧光与北极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且从天上掉了下来,没有被摔碎,没有被摔成八瓣,这才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他是不是人的问题。这两个人放过了最可怀疑的问题,却抓住了支流末节,并为此而争吵,以致到了后来,扭成了一团。
这也太奇怪了,他们不是先要了解他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威胁着他们的世界,却为他是怎样来的这么个小小问题打了起来,这也太不知道主次轻重了,他认为应该提醒他们,以免伤了人会祸及自身。于是就大叫了一声:
“别打了,弧光也好,北极光也好,哪不全一样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值得你们去打?”
这一声喝,起了大作用,因为在这里,还从来没有人有过他这样的举动。这举动是这里的人从未遇到过的。在这里,只要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就会有另一个人出来反驳,然后就争得不可开交,然后就打成一团,打得一方认输为止。而且只要有一方认输,就立即不打了。现在这李奚知这样一叫,可说是开天辟地第一次,他违反了这里的规则,没有参加到这争吵中来,而且还叫出了这样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来。
他立即被大家目之为神。
因为这么复杂的一个问题,怎么地就让他一句话给说明白了!
长翅膀的和长角的,所有的人立即欢呼着把他抬了起来。认为这是老天给他们送来了一个神,是一个智者,是圣人。
李奚知也知道了这里原来叫虫虫世界,他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虫虫世界。
这讯息立即就在这整个虫虫世界,沸沸扬扬地传颂开来,令这虫虫世界的人得到欢欣鼓舞,认为这是他们的坚定信仰和执着地追求感动了上天。上天就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先知,来拯救他们,来引领他们走出这生之痛苦,带领他们去走向一个天堂般的未来去。
三、第一个问题
这里的人把他当作神。可李奚知却不知道,自己到底神在哪里?
第一,他就弄不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这思想,似乎用语言无法表达,因为这在他的思维里没有这个概念。比方说当我们来到一个地方,首先我们就知道这是那一个国家,这是不会含混的。可这一点在这里行不通,当他问这是哪个国家时?回答他的却是这是两个国家。李奚知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在他所在的这个虫虫世界,他现在所在的这个唯一的地方,只能是一个国家,这是常识。可回答他的,却是他现在所在的这唯一的地方,是两个国家。他们告诉他,这长翅膀的是一国,叫翼虫国;那长角的是一国,叫角虫国。只是他们自己不这样叫,他们只叫自己为翼氏国或角氏国。这又令李奚知大大惊讶起来,他不知道在一个地方可以有两个国家,而且这两个国家的人完全可以生活在一起,却又国别清楚。这又使他有点明白起来,明白这里为什么只要有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就有另一个人站出来反驳。这是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翼氏国和角氏国的人,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在何种场合,都会为了他们国家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而争吵,乃至械斗。
第二,他发现这里的人非常遵守规矩,有君子之风。比如,为他怎样掉下来而打起来的两个人,只是他们两个人自己打,别人并不参与。打得也很有风度,即使扭在一起,也是一人一拳过,或一人一脚过。一旦分出了胜负,就罢手,并不象他所在的那个世界,打个你死我活。这次,他喝住他们,他们也就停了手,有一个还想还一句口……。立即遭到不分国别的人们的谴责,好象他们这个世界看不得卑鄙和无耻,一切都要光明正大。
此后,他还发现,这里的人一旦没有了敌国外患,也就是翼氏国的人没有和角氏国的人争吵起来,他们也会和自己国内的人争吵起来,乃至械斗。这种情况,可以一直分下去,一直分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人。这是一个喜欢争论、争吵,乃至械斗的世界。
现在,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应该先到哪一个国家去,去见哪一个国家的王?这问题自然对他是首要问题,这问题自然对这两个国家的子民来说也是首要问题。这样,一个长着翅膀的官员就走了出来,对他说:“本人是这里的城防官,你应该去见我们的王……”。他的话还没完,一个长着角的官员也叫了起来,说:“我是这里的县令,你应该去见我们的王……”。于是两人又扭打起来。这就是李奚知奇怪的地方,因为他看见只要有两人一打起来,其他的两国国民,就傻傻的看,全不动手。我们说了,这是令他不明白的地方,只要有人打了起来,其余的人全会傻傻地看,一直看到他们打出个胜负来为止。继而他又明白了,这是为了生存,如果一个问题出来,两个国家的人都来打,也就没几天好打,这道理很浅显。因为如果这样,没几天,也就打完了。肯定是为了防止这样的后果出现,两国就签定了君子协议,或条约。那就是一旦有人打了起来,别的人就静俟结果出来,这是为了两国人民的福址和生存。
李奚知大大激动起来,他没想到这样两个国家还有这样的智慧?他们化解了他所在的那个世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李奚知所在的世界,那里的人们,一旦与意识形态和国家争论起来,就会整个国家卷入进去,弄得劳民伤财。更不要说是战争。
他为这虫虫世界的精神所感动,一个人一旦被良好的环境所感染,就会变得善良。他现在看见这两个国家的官员为自己打得这样一蹋糊涂,于心不忍。你看,那角氏国的县令抓住翼氏国的城防官的翅膀,几乎要把它撕碎;那翼氏国的官员抓住那角氏国的官员的角,几乎要把它折断,如今都已伤痕累累。人因善良而感动,他想,自己才来到这里,就挑起两国的争端,自己岂不要成为历史罪人?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加入,就忙加入,一下子把他们两个人分开。这举动又引起了一阵惊讶,因为这里的人,从来没见过在两个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争论的时候,竟会有人加入?以使本来可以立判的事情变得没有了结果。他们立即感到了惶恐,知道这是上天派来的这不知是什么的东西,要破坏他们的已然秩序,就都有了点惶惶然。
李奚知知道他们有了惶恐,但为了他们好,他觉得应该把自己所在的世界的先进经验带给他们,让他们明白,一旦遇到了不可解决的争论,可以不必象对待敌人那样,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在他们那世界,还有另一种途经,那就是进行谈判。通过谈判,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目的,或者就干脆放弃争论,以求求同存异。他就这样说了,又引起了一阵震动。两个国家的官员一下子呆住了,他们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智慧,实在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这样一来,本来是见那一国王的问题,就变成了去先见哪一国家的王的问题。
又争吵了起来,又扭成了一团。
李奚知既然提出了这个见议,当然心有成竹,这在他们那世界,已不是什么大问题。在他们那世界里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为此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对待这样的小问题,都能较轻易地化解之,不象这里的人这么傻。他想起了越美战争,四国六方会议一下子就把那事情搞定了。他立即说:“这事容易,我们也可来个两国三方会议,我同时去见你们的王。”此语一出,又引起了轰动。翼氏国和角氏国的子民终于看到了神的智慧,他们惊叹:他们这虫虫世界毕竟比不上这个人的天堂。于是都欢呼起来。
李奚知给这虫虫世界带来了新的思想。只是他不知道,他给他们带来的新思想是福址还是祸害?他也不知道他所带来的他那世界的先进经验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从此以后,这虫虫世界的人也开始懂得了运用智慧,从此变得不再那么单纯。
翼氏国的王叫翼文王,角氏国的王叫角武王。
他们都是王,很尊贵的。
在参见两国王的路上,李奚知获知了另一个很重要的知识:那就是他所在的地方,其实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有着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一个敌对的世界,一个世界叫哈氏国;另一个世界就是这虫虫世界,即翼氏国和角氏国。这翼氏国和角氏国比较弱小,但两国联合在一起,就比哈氏国强大。
这样,这两国就形成了一个世界,在他们面对哈氏国的时候。
这关系我们要理顺,李奚知来到的地方,是有两个世界。一个叫哈氏国,一个叫虫虫世界。虫虫世界又分为翼氏国和角氏国,翼氏国和角氏国只有在面对哈氏国时,才联合起来成为虫虫世界,这不能分错。
哈氏国面对虫虫世界处于下风。哈氏国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分化瓦解这虫虫世界,然后把他吞并掉。
这一情况对李奚知很重要,因为到目前,他对自己的处境把握不定。他不知道自己面见了两国的王之后,会得到什么结果?如果他们优待他,给他以国宾的待遇,那当然最好,假如不是呢?这事,谁说得准?假如一旦,我们只是说一旦……,他不能没有防备。这情况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他觉得可以利用,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万一有个什么不测风云,到时就怕来不及。
李奚知是我们这世界的佼佼者,他用我们这世界的智慧在翼角两国行事,可以说戳戳有余。现在,他就运用他的智慧来安排自己怎样来见这两国的王?两国的王都派来他们的国相来和他讨论去见王的程序,他就利用了这个权力。他利用这个权力,自然是为了达到提高自己威望的目的。这样,就提出,在他参见他们的王的时候,他坐在中间,两国的王各坐一边。
翼文王的国相叫乌有相,是一个阴谋家,他想篡夺翼氏国的王位。现在看见上天平地里掉下这么一个异人来,自然不受用。因为他明白,这样一个人的来到,是他篡权夺位的最大障碍。他也立即明白,这样一个人,无论如何不能让他获得他的王的信任。他应该让他的王把他杀掉,现在他就利用李奚知教他们的那种智慧来思考这个问题。
李奚知坐在参见两国王的中间,这是双方达成的协议。本来好好的,他的右边是翼氏国的翼文王,左边是角氏国的角武王。
乌有相因为有了那种思想,就想把局面搅浑,好从中达到除去这李奚知的目的。乌有相能当上翼氏国的相,自然是一个极聪明的人,现在又有了李奚知那世界的智慧,所以他就提出了异议。他说:“这坐法不对!”他这样开始,“我们的王不应该坐在右边,而是应该坐在左边。”接着他说出了道理,因为在他们这世界里,左右之间,左为大。所以他的王应该坐在左边。
这话一出,角氏国的国相蔡伯智也就窜了出来。这蔡伯智是个政治强人,刚愎自用,在这种时候,从来不会让着乌有相。这时,他就窜了出来,叫道:“这坐法乃天底下最正确的坐法,是不能更改的!”
乌有相就等着蔡伯智跳出来,他也知道这蔡伯智会跳出来,蔡伯智一跳起来,就挑起了事端。起了事端,这参见就做不成。参见做不成,就好再进一步做下去。到时他就会指出,这李奚知很可疑,可能不是一个神。如果是神,就能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就不是一个神,这才付合逻辑。他否定李奚知是一个神,蔡伯智一定就会说李奚知是一个神。这样他就可以达到他的险恶用心,说出:“如果李奚知是一个神,那就是杀不死的。”他知道,只要他这话一出,蔡伯智又一定会反驳,一定会说,李奚知一定是一个神,肯定是杀不死的。这样,造成的后果,自然是杀与不杀?到了这时,他乌有相只要耍一个他从李奚知那里学来的小小手段,退让一下,让这蔡伯智来杀杀看。一杀,自然这上天派来的怪东西就杀死了。
李奚知开始没想到这一层,看到这两国的相会为这样一个小问题争起来,觉得可笑。因为在他那世界,这种问题早就解决了。在他那世界里,对于这样的问题,早有智囊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那就是“圆桌会议”。桌子而圆,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方在上,那方在下的问题。他就赶紧出来打圆场,说:“这个问题在我们天堂,”他现在已经以神自居。“早已解决,可以举行圆桌会议。”并向两国的王和两国的相说明了这圆桌会议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翼角两国的王和蔡伯智就认可了这方案,认为不愧是神的天堂,一切疑难问题都能处理得这样完美无缺。只有乌有相成心不让这参见完成,就不能认同了这方案。如果他认同了这方案,就达不到他那目的。他就调动了他的一切智慧,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首先是赞颂了神的伟大,接着话锋一转,说:“即使这样,那也应有一个王坐在东方,因为在他们这世界,如果必除一个左为大之后,就有一个东方为大的习俗。
李奚知一听乌有相说出这样的话来,立即有所感触。乌有相就不知道李奚知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小小的阴谋诡计,在他们那世界玩的人多了,他就知道这乌有相想干什么,知道他是冲着自己来的。他冷冷一笑,为自保,就说:“这也容易,那就不设东方,来个东南、东北和西方。”
这就是李奚知的愚了,他不知道他一旦把他们那世界的智慧带到了这里,这虫虫世界的人就比他们那世界还要有智慧。乌有相既然不想让这参见得以完成,他怎么会放弃?他就又提出了异议,说:“就是按照这神的意思,东南、东北也是有大小的,没有了东方之后,那就是南面为大。因此这东南就比东北为大,他的王就应该坐在东南……”。
这下,李奚知就看到了他那新思想的危害,真的没了主意。本来,在他那世界可以解决的问题,到了这里就成了不可解决的问题,他还没有看到过这样不肯妥协的族类。眼看着乌有相一直把矛头指向他,知道他要干什么,自己也没有好法子来解决,知道自己在这虫虫世界是呆不下去了。这时,他看见那乌有相又和蔡伯智扭成了一团,想到如果这时自己抽身跳出,那就是最明智的。他应该到哈氏国去,哈氏国毕竟只是一国,不会有这虫虫世界的一天到晚为意识形态而争斗的争论,那里比较和谐稳定。他想,自己一旦到了哈氏国,自然就没有了这危险,于是打好了这主意……。
恰好这时,乌有相也正开始实施他第二步的计划。只见他一口叫住那蔡伯智,说:“我们暂且停一停,我们得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打?不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怪物来参见我们的王吗?但这个怪物到底是不是神,我们又不知道……”
李奚知就知道自己的危险来了,他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就作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举动,他说:“(口奄)、嘛、呢、叭、哄!”此言一出,所有的虫虫世界的人都惊呆了,他们感觉到这神好象发怒了。
李奚知就说:“如有不能达成一致而又必要分出上下的问题,那唯一的出路就是武力。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现在你们既然为这事分不出高低,你们就应该为此来述诸武力,以武力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你们应该为自己的荣誉而战!现在,你们两国的子民,就应该开打。”
李奚知这样一讲,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原来翼氏国和角氏国的国民他们吵归吵,但仅仅只限于这一个,也就是一个和一个吵,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械斗,更不要说是战争。现在他以神的面目出现。以神的口喻宣示,这样他就看到了他神的力量。翼氏国和角氏国的国民,在场的立即全部投入了战斗,连两个国家的王也打了起来,打得是一团糟,全扭在一起,分不出彼此。这样正好,李奚知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立即抽身跳出。从这打得一蹋糊涂的人群中逃了出来。
就这样他逃到了哈氏国,让那乌有相的阴谋破了产。
五、知遇之恩
当他来到哈氏国的国门时,他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哈氏国的国民不同于虫虫世界的国民。他们又有其特点。这里的人喜欢青色,全国上下一片青。再就是他们这里的人都长得很好看,以他现在的眼光,哈氏国的国民全是大眼睛大嘴巴,就象他那世界的好莱坞明星。你看,他们的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说不出有多妩媚;他们的大大的嘴巴红艳艳的,象郭芙蓉一样,要多性感有多性感。
一个从虫虫世界逃过来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哈氏国轰动了。因为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们应对虫虫世界的国策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因为在此之前,从未有一个虫虫世界的人逃到他们这里来过。这样,哈氏国的国王就决定以最隆重的礼节来欢迎我们的李奚知。
李奚知坐在只有国王才可以坐的金根车上。这金根车具六马,前有仪仗、旌旗、白鹭车;后有属车、轻骑。一时间,李奚知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觉得自己好象当了一次王一样。
哈氏国的王叫哈镜王,是一个心宽体胖的人,且心怀大志。他一知道有一个来自虫虫世界的人来归降,认为这是一种吉兆,是一种天下归心的吉兆。就命大开宫门,迎将出来。哈镜王一见李奚知,一把执住李奚知的手,哈哈一笑,说:“先生此一来,天助寡人也,寡人盼先生,如久旱盼甘露,禾苗盼阳光,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哈镜王已知李奚知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人来到虫虫世界,已象风一样传遍了这两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正在为有这样一个异人到了那虫虫世界而耽忧,没想到此人竟来到了哈氏国,这无疑是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商鞅,是那虫虫世界的人不识人才,他就是要听听此人有何高见?于是,将他迎入宫中,同食同寝,秉烛夜谈。李奚知将他读过的韩非子的《主道》《有度》等等一一说来,这那是哈镜王所能知道的?遂目之为天人,有相见恨晚之感,自此,一刻也离不开他。不久又拜他为上卿,将自己的女儿骄纵美艳的哈镜公主嫁给了他。
受主隆恩,这哪是李奚知所能得到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李奚知遂死心蹋地地来为哈镜王效命。哈镜王目前最主要的国策,也许是唯一的国策就是针对虫虫世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国家没有虫虫世界强大,因此虫虫世界就是他最大的隐患。如果他不能灭掉虫虫世界,总有一天,虫虫世界就会灭掉他,这一点他不会含糊。
这一天,他就此事问询于李奚知。
李奚知既有为王效命之心,自然死心蹋地。他又是上卿,还是附马,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到过虫虫世界,知道那里是怎么一回事。知道以他为人的智慧,只要到了那虫虫世界,就可以玩转那个世界,起到别人无法起到的作用。这样,他就告之于父王,让他以哈氏国大使的身份去出使那虫虫世界。让他到那虫虫世界去,便宜行事,去破坏那翼氏国和角氏国的神圣同盟,去削弱他们的自身力量。
这样,他就以哈氏国大使的身份,出使虫虫世界的翼氏国和角氏国。
因为这两个国家是在一起的,他出使了一个国家,也等于出使了另一个国家。
这一次的来到,不同于上一次,这次他是国使,立即受到了翼文王和角武王的热烈欢迎。
六、红白玖瑰之争
当他来到虫虫世界,虫虫世界的翼氏国正在展开一场全民大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玖瑰花是红的纯正,还是白的纯正?简称红白玖瑰之争。
翼氏国的人认为这问题自然是属于形而上的问题,也就自然比形而下的问题重要,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认知和辩知,而一个人的认知和辩知,又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都不正确,那就会导致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混乱。整个国家意识形态混乱,就会导致人心焕散,人心不一统。继而导致分裂,乃至亡国灭种……。所以,这红白玖瑰之争,是一切问题的首要问题,是不能不辩明的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翼文王是一个沉湎于酒色的君王,他不知道这问题会一万年也辩不清楚。但他平日不大管事,他将国事全交给他的国相和大将军。国相就是那乌有相,大将军叫虚无大将军。乌有相坚持白色的玖瑰纯正,虚无大将军就坚持红色的玖瑰纯正。这一点,虫虫世界的人从来不会搞错。
李奚知这一日来参见翼文王,递交国书,正见乌有相和虚无大将军在朝堂上争论。只见乌有相说:“白色乃纯洁之本,比如讲‘雪’就是冰洁玉清,冰洁玉清的雪不就是白色的吗?”这道理很充分,不是一般的人讲得出来的。但虚无大将军也不是胸无点墨,就立即反驳道:“雪是白的,但白的不一定就是纯洁的,那只是表象,不能反映出深层次的具象,这是机械唯物论。真正能代表纯洁的东西,那自然是人体里的血,一个人假如身体里的血都不纯正,他还能活吗?所以血是最纯洁的。而血恰恰是红色的。”这论证很有深度,因为它触及到了本质。乌在相当然不会认同,两人就在朝堂上扭在了一起,打了起来,打得精疲力竭才住手。
李奚知知道虚无大将军占了上风,他不仅理论正确,而且武力也不同凡响。
乌有相处于下风,当然只是一时,算不得一世。李奚知知道这乌有相老谋深算,且心狠手辣,觉得有可利用的地方。他本就是作为一个间者来的,就认为,只要自己能利用这一点,扩大他们的矛盾,并激化它,或许自己就可能能达到除去这两个翼氏国重臣的目的。除去了这两个翼氏国的重臣,那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这样,他就有必要以他那世界的智慧来指点一下那乌有相。
下了朝后,去见乌有相。他对乌有相说:“天堂里的人争论起来,是不用蛮力的,他们靠的是智慧和巧思”。这样一指点,乌有相立即灵光乍现,原先善良的人性就泯灭了。他立即决定要除去这虚无大将军,只要把这虚无大将军除去了,那自然这红白玖瑰之争也就尘埃落地。再说,他也觉得如果要篡权夺位,这虚无大将军就是他最大的障碍,“这样的人……?”他想。在他现在已被毒化的思想里,就一定要除去。
现在,他已不视李奚知为敌手,知道他已不会来这翼氏国来威胁到他。而且知道这个人很有智慧,就来向他讨个主意,怎样才能除去那虚无大将军?
李奚知就说:“我来写两个字给你看。”说完,拿起笔,在自己的手心里写了两个字,然后展开给乌有相看。乌有相一看,是“女人”二字,立即恍然大悟,深深佩服这神的智慧。原来,那虚无大将军的夫人,是一个绝色美人。在这翼氏国,数她最漂亮。乌有相曾见过她,对她垂诞不已,却不能得手。现在这神向他指出,他当然就明白:因为翼文王原本就是一个沉湎于享乐的君主,尤好女色。他只是不知道还有个虚无夫人罢了。现在他如果能将这虚无夫人引进这朝堂,那结果就自然顺理成章。
大方向正确了,乌有相做起来,得心应手。
第二天上朝,他带了自己的夫人去。带了自己的夫人去,是让她参与自己和虚无大将军的辩论。这样做,势必引起虚无大将军的对抗,虚无大将军不会在这一点上输给他。这样虚无夫人就必将在朝堂上出现。
果然,乌有相带着夫人一进朝堂,虚无大将军立即就叫谒者去接夫人来,准备摆开架式,来一场长平之战。
虚无夫人长得多漂亮,美如天仙,她本不想来,又不能违拗夫命,只得勉强。当虚无夫人一出现在庙堂之上,她的美丽就象是一轮明月出现在夜空中一样,整个朝堂都失去了颜色。翼文王立即就惊呆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就是他那后宫三千粉黛,也没有一个比得上她。乌有相见目的已达到,他现在已精通了李奚知教他的智慧,遂作出了退让,暂时让那虚无大将军占了上风,让他说红色的玖瑰纯正。下朝后,就来向翼文王进馋言。他说:“天底下没有这么漂亮的女人,这么漂亮的女人应该只能是属于我们的高贵的王。”接着他进而出主意道,“要得到虚无夫人,就必须除掉虚无大将军。除掉了虚无大将军,虚无夫人自然就是大王您的了。”
翼文王得了这个主意,立即带兵包围了大将军府,把虚无大将军抓起来杀了,掳得虚无夫人归来。
乌有相在这红白玖瑰之争中就占了上风,并且除去了对手,戬灭了异己。这样他在舆论上就获得了优势,踌躇志满起来,开始作着篡权夺位的准备。但他不知道,他还有个对手李奚知,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李奚知是哈氏国派来的奸细。再说,他也不知道骄者必败的道理,已经有点得意忘形了。
李奚知见虚无大将军已除去,现在他就想办法来除去这乌有相。
他知道虚无夫人正不高兴,因为自从她进入这内宫后,就一直不说话。就来见这虚无夫人。
他装着同情的样子,说:“夫人的一家死于非命,都是乌有相陷害的。乌有相陷害大将军,是想阴谋篡权。只要夫人保持现在的这不高兴,大王喜欢您,自然着急。到时,小臣自有办法让大王除去他。这样您既为自己一家报了仇,又为国除了一大害,仍是功在国家,义在千秋的不世之举……”
虚无夫人听后,觉得有理。她本就为一家的惨死不高兴,已是一言不发,如今就更不说话起来。这令翼文王不快活。翼文王自从得了虚无夫人,爱得不得了,恨不得每天讨她的欢心,又没有办法。李奚知见水到渠成,遂装着关心地样子来对翼文王出主意,说:“虚无夫人不高兴,是因为乌有相害了她一家,只要大王杀了乌有相,虚无夫人难道还会不高兴?”
这一说,自然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为了讨得美人欢心,翼文王就在李奚知的襄助下,叫乌有相来讨论执行白色玖瑰是纯洁的象征的研讨会,就把他杀了。
这样李奚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翼氏国的两个重臣除去,并且还给翼文王出了一个十分恶毒的主意,说必须要肃清乌有相反动路线的流毒,确立虚无大将军红色玖瑰纯正是正确路线的主张,统一国家意识,执行一个国策。把其余的思想都应视为邪恶。为此,他就应该发动一个全民运动,对持异议的民众,实施一个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把他们清除掉。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方向路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一场纯洁意识形态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就在翼氏国开始了。大家都不生产,天天开大会。批斗乌有相的支持者,批判一切不纯洁的思想,闹得全国一蹋糊涂。现在的翼氏国已被严重地削弱了,已经不能构成对哈氏国的威胁。于是李奚知把目光转向了角氏国。
七、一个小插曲
当李奚知把目光转向角氏国时,我们在这里要作一个交待,那就是李奚知的感情问题。
李奚知出使虫虫世界之后,就成了一个身份高贵的人。往来于两国的王宫,参加他们的国家庆典和宫廷舞会。
一天,翼文王举行盛大的宫廷舞会,翼氏国的贵妇和小姐都来出席。舞会一开始,侍者通报:“白雪公主到!”李奚故知道这白雪公主是翼文王的女儿,只是尚年幼,没想到如今已长大成人,成了一绝世美女。白雪公主一在舞会上出现,她那高贵的身姿,脱俗的韵味,立即压倒了所有的贵妇和小姐,甚至比李奚知他那世界的白雪公主还要漂亮,也比虚无夫人还要漂亮,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漂亮,立即被她迷住了。这一晚上,他就只和白雪公主跳,跳华尔兹,跳探戈。他把他在他那世界里学来的舞技全用上,让白雪公主跳得很尽兴。白雪公主就觉得,这天堂里的神不是凡人。他不仅英俊萧洒,学识渊博,而且舞跳得极好。翼氏国的人最看重的就是跳舞,认为从跳舞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跳舞是一个人的智慧才干的集中体现。一个人舞跳得好,比文治武功还要重要。这样在白雪公主看来,李奚知就是一个全能全才的人,是在这翼氏国里再也找不出来的卓越人物。就爱上了他。
还有一个原因,李奚知是神。
我们知道,凡人间女人,莫不有一个不想去与神勾通的,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象宙斯一样的神,为他生下一个半个子女来,使自己的后代具有半神的特质。这在李奚知他那世界也一样,凡美丽纯洁的女子都把自己献给神,她们选择做修女。
既然虫虫世界的人有这种思想,白雪公主自然也概莫能外,她就一门心思地想嫁给李奚知,想成为神的女人。
男有情,妾有意,李奚知一见白雪公主属意于自己,哪里还记得哈氏国的妻室?早把那哈镜公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欺骗白雪公主说自己尚未迎娶。白雪公主多么单纯,没有不信的,就告知于父王,说她非李奚知不嫁。
这一要求获得了翼文王的同意。
翼文王是这样想的,他已从乌有相和虚无大将军的事件中看到了李奚知的才智。知道自己如果有这样一个女婿,就会如虎添翼,所向无敌。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答应了女儿白雪公主的要求。
他们的婚礼,在翼氏国举行了七天七夜,场面之盛大之热烈,以至若干年之后,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奚知又一次沉浸在新婚燕尔之中,他不仅把哈镜公主给忘了,而且还差一点把他自己的使命给忘了。只是,等这一段如蜜的日子过去之后,才想起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便觉得有些不好。他娶了白雪公主,得罪了两个国家。这事一旦败露,他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就想要怎样来保全自己?这样就产生了野心。他想,要想自己不暴露,还得要执行哈氏国的使命。先把这虫虫世界给削弱了,然后回到哈氏国去。再让哈氏国灭了这虫虫世界。哈氏国灭了这虫虫世界,他就为哈氏国立了一大功,将会获得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到那时,以他这神的智慧,就可以把哈镜王的王位夺过来。他如果当上了哈氏国的王,这两个世界就是他的,到那时,谁还能拿他怎样?哈镜公主又能拿他怎样?他就既可以拥有白雪公主,又可以拥有哈镜公主,他同时拥有了两个绝世美人,哪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所以在他娶了白雪公主,快快活活地过了一段日子之后,就从女色中跳出,又执行起他那哈氏国的秘密使命来。现在,他把目光转向角氏国,他要对付这角氏国了。
八、左右脚之争
李奚知把目光转向角氏国,这时,角氏国的国民也正卷入一场大争论。
争论的主题也十分重要,不可调和。
他们争论的问题是:在人开步走时,是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因此这争论在历史上就叫左右脚之争。
一个人开步走,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这比翼氏国那红白玖瑰之争更实在,也更有现实意义。假如一个人开步走,他先出左脚,那他就是左脚派;一个人先出右脚,那他就是右脚派。左右脚之争重要就重要在,假如这走,左右脚走同样的步,也就是偶数,也没什么。但如果不是呢?如果是奇数,那就有一只脚多走了一步。这一步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谁都知道,积少成多,积腋成裘。就是这一步,就会形成向左向右的大问题,也就是方向路线问题。而一个问题,一旦和方向路线挂上了钩,那就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是不能不辩明的,关系到建什么国走什么主义的大问题!
李奚知至所以敢来这虫虫世界,因为他早就看明白了,这虫虫世界的人就是喜欢争论。一天到晚为一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问题争论。或者为了一些在他看来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小事争论。现在又不同,在他的影响下,他们现在乃至于会械斗起来。这里的人一挑就起,不象他那世界的政客,个个老谋深算,玩弄起权术来,已到出剑不见剑,杀人不见血的地步。争论的问题也不同,他们那里争论的是高层次的问题,比如阶级、民族、宗教乃至信仰……。也似乎更不靠边……。
还有一点,虫虫世界是君子之国,诚信守约,从不耍阴谋诡计。所以,他敢来到这里。
来到角氏国,其实他并没有挪动身体,翼氏国的王和角氏国的王本就住在一起。两国的王现在也不打架,因为他们都在忙自己国内的事:一国在忙红白玖瑰之争,一国在忙左右脚之争。都忙得焦头烂额。
角氏国也有一个相和一个大将军,相就是蔡伯智,大将军是萧叔哀。角武王说是武王,其实一点也不武,还十分懦弱,国家大权全落在国相蔡伯智手里。这左右脚之争也不是在蔡伯智和萧叔哀之间展开,而是在蔡伯智和角武王萧叔哀之间展开,蔡伯智想通过这左右脚之争,来达到架空角武王的目的,并继而达到削弱萧叔哀的结果。角武王和萧叔哀也自然明白,知道以他们的力量,无法与蔡伯智抗衡,为自保,他们还争相去讨好蔡伯智。但在左右脚之争上,他们又不肯相让,因为这是另一个问题,是让无可让的比性命还要重要的原则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李奚知加入了进来。他是什么人?自然知道这是极好的机会,他的目的就是要削弱这角氏国,那怕就是除掉了萧叔哀也好。他现在就是在想怎样来除掉这萧叔哀,走一步看一步,让这角氏国削弱下去。
蔡伯智是右脚派,角武王和萧叔哀是左脚派。
李奚知知道光靠武力达不到他的目的,就决定用智慧和阴谋。他先是装着来化解他们矛盾的样子,对三人说:“你们也别争是先出左脚好,还是先出右脚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放置。我们先来决定谁有资格来争论这问题,对于资格,在我们天堂都是通过投票来解决的。这样,你们看行不行?你们三个来投票,一人两票,先把一个得票少的资格拿掉,这样就把矛盾解决了一半,也许还能把矛盾全解决了。那怕就是得到最坏的结果,三人得票一样,也还可以全民公决。”这一提议立即获得了三人的同意,认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好办法,省得劳民伤财,省得死人流血,也省得一旦打了起来,动摇了国本。
李奚知至所以敢提出这个方案,当然有把握。首先他就知道这虫虫世界是君子世界,这里的人遵纪守法,行事光明正大,从不搞阴谋诡计。对于搞阴谋诡计的人,从不宽恕,深恶痛绝。第二,这里的人不知道逻辑推理,不知道今日之投票关系到明日的左右脚之争,他们只知道资格投票归资格投票,左右脚之争归左右之脚之争。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第三、李奚知知道蔡伯智势力大,蔡伯智一定认为自己会得票多,所以他同意。另一方,角武王和萧叔哀,又各怀鬼胎,反正这事不是左右脚之争,他们就会窝里斗,都会认为对方会被拿掉。只要自己不被拿掉,他们当然也同意这方案。
为此成立了国际观察团和元老院组成的监察小组。
照这个方案试行起来,萧叔哀最有可能被拿掉,这正是李奚知的主意。(可见李奚知也是个弱智)。
第二天投票一出来,如他所愿,蔡伯智得了三票,角武王得了两票,萧叔哀只得了一票。也就是三人各投了自己一票,蔡伯智投了角武王一票。另两人投了蔡伯智一票。这样的结果本应是可以证明这角氏国的光明正大,也可以证明她是一个君子之国。
国际观察团和元老院组成的监察小组就把萧叔哀抓了起来,投进监狱,准备处决。
可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萧叔哀一投入监狱,为了保命,就揭发出一个惊天的秘密来,说是蔡伯智曾找过他,与他有约,双方互投,以确保二人过关。正是这样,他才投了蔡伯智一票。而蔡伯智却欺骗了他,他没有投他,因为结果摆在那里。
这事惊动了整个国家,这是角氏国从未有过的政治丑闻,举国愤怒。立即成立了以国际观察团和元老院再加上李奚知组成的审察团,对此事进行调查,结果真相大白。这真相是李奚知所不能明白的,却是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原来,自从李奚知提出了这个方案之后,三人都同意了,可最不放心的就是蔡伯智。因为现在的他已不是过去的他,他已在李奚知的作为下,除去了蒙昧。明白这一投票最危险的就是他,他以己心度人,认为角武王和萧叔哀一定会互投,那倒霉的岂不是他?这样,他就行动了,在那一天晚上去见了萧叔哀。萧叔哀也正为自己担心,又怕这蔡伯智,对于他提出的约定,哪有不同意的?立即承应下来。双方是这样想的:他们确保自己能得两票,就过了关,不管那角武王的那一票投给谁,角武王只能得一票。这样就除去了角武王,二人也就能来瓜分这角氏国。
也许人就是不能太聪明,一太聪明就出问题。
蔡伯智与萧叔哀约定之后,回到家里,想想,认为他和肃叔哀约定的结果对他来讲,不是最好的。他是这样想的:现在他和萧叔哀都能得两票,问题是那角武王的一票会投给谁?如果投给他,那当然好。但假如不是呢?假如角武王将他那一票投给了萧叔哀,那萧叔哀就可以得三票,就可以成为角氏国的王。这样一想,蔡伯智坐不住了,知道这是一个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就这样设想了一下,假如他违约,把自己的一票不投给萧叔哀,而是投给角武王,会形成什么结果?那只能形成两种结果:好的结果,是他得三票,萧叔哀只能得一票;坏的结果,角武王不投他,就是三人各得两票。结果自然是打了平手,打了平手,要进行全民公决。一进行全民公决,那他蔡伯智自然是必嬴不输的。这样一来,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对他来说都有利。他把这事情想明白了。所以到了投票那一天,就违背了他和萧叔哀的约定,将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角武王。也是歪打正着,竟得到了与李奚知所设想的结果一样的结果。
蔡伯智利欲熏心,他没想到这一举动违背了虫虫世界的道德准则,给自己留下了祸患。
李奚知也没想到,自己那并不高明的阴谋,却获得了这样绝佳的结果,一时,真的以为自己是神了。
蔡伯智这丑恶的行径激起了众怒,整个角氏国的民众都愤怒了,人们一齐涌向蔡伯智的家,把他抓了起来,立即把他投进监狱,然后就处决了。
九、开启民智
蔡伯智临处决时,才明白,这一切全是李奚知搞的鬼。其实这有点冤,但他就是这样想的,如何甘心?临死也想找个垫背的,就诬陷这一切全是李奚知教他做的。他的理由很充分,不是李奚知教他,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这自然又是百分之百正确,虫虫世界的人相信,而且蔡伯智还说了,萧叔哀也是舞弊者。
李奚知知道了这一消息,知道大事不好,也不再回大使馆,立即带着白雪公主躲藏到了民间。萧叔哀被角武王下了大狱,然后也被逼自尽。这样角氏国的两个重臣也就被在李奚知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除掉了。角氏国经过这次动乱,国力大不如前。如今虫虫世界和哈氏国比起来,势均力敌,不分上下。李奚知知道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但他在这虫虫世界也呆不下去,正惶恐着。好在有白雪公主,白雪公主不知道他是一个奸细,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叫他伪装一下,先躲过这一段时间再说。
为了伪装李奚知,白雪公主用荨麻来给李奚知织翅膀,她每织一下,手都要被那荨麻剌得流血,但她坚持着,织了整整十二天。才把一双翅膀织好。
李奚知装了两个翅膀,又装了一轮角,就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立即为虫虫世界的人所惊讶。虫虫世界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世界,他们不知道人还可以伪装,虽然看着李奚知象李奚知,但他们决不相信这一个李奚知就是那一个李奚知。
李奚知把自己装成一个先知的样子,办了一个学馆,充当起老师来。他是这样想的,如果他能以他那世界的智慧在这里搞一个启蒙运动,来启谛这虫虫世界的民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他就宁愿放弃他在哈氏国的一切荣华福贵,包括妻室。因为他将成为这虫虫世界的圣人,成为他们的万世师表,这诱惑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是他在那哈氏国的一切待遇所无法比拟的。现实的享受自然比不上万世盛名。
李奚知自从有了做圣人的打算之后,就决定效仿他那世界的孔子和基督,虽然那时还没有基督,但他毕竟是二十世纪的人,知道将来会有基督。来传授他那世界的《论语》和《圣经》,想以儒家思想的“仁爱”和基督教教义的“原罪和爱”来启谛这虫虫世界的愚民。
实行起来,第一天,他就碰到了棘手问题。因为他不知道这虫虫世界的人都是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深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死抱着国粹不放。他们对一切外来思想有着深深的敌视,认为那是文化侵略,是想从文化上乃至精神上否定他们的古老文明,继而达到消灭他们肉体的目的。
比如,李奚知一说到“爱”,虫虫世界的人就会问“爱有什么用?”。并举例:“假如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就是不爱这个人,怎么办?”李奚知就说:“坚持,去感动他,让那一个不爱的人接受这爱。”虫虫世界的人就会进一步说:“如果他就是不爱,又怎么办?”这问题可以一直问下去,一直问到李奚知叫“我受不了了”为止。
又比如,说到人要宽容,不必太较真。虫虫世界的人就会说:“那你宽容一下,不要再坚持你那世界的说教,你先做个榜样。你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把李奚知逼进了死地。到这时,李奚知才知道孔夫子怎么会那么艰难,基督又怎么会被人钉到十字架上去。想想,知道当圣人之不易,也就有了不当圣人的打算。做不了圣人,就想退而求其次,做个智者也不错,亦可名垂青史。他就是想名垂青史。
这样,他就在自己的居室外挂了个“答疑解惑”的招牌,打算做一些实际事情。如果能因此实实在在地为虫虫世界的人做一些好事,那也是无量功德。而且他那世界的智者也是这样做的。
招牌一挂出,第一天,来了一对翼氏国的夫妻。两人扭成一团,说是遇到了不可解决的问题。这问题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即:在这个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丈夫说是先有蛋,你看,只有有了蛋,才可以孵出鸡;妻子说,是先有鸡,只有有了鸡,鸡才可以生下蛋。
“先有鸡!”
“先有蛋!”
两人谁也不让谁,就来找李奚知。
这问题难就难在这问题谁也不晓得,那怕就是真有神,神也不晓得。既然连神也不晓得,那李奚知怎么回答得出来?他就说:“这问题并不重要,有鸡有蛋都不影响你们夫妻的生活(精辟)。象这一类的问题,你们没有必要去争论。”这话一出,夫妻二人立即一致起来,把矛盾对准了他。妻子叫道:“怎么不重要?如这问题不解决,我们夫妻就没了共同语言。谁都知道,没有共同语言的婚姻是残酷的!”丈夫也叫道:“这问题不解决,我们就得离婚。离婚,你知不知道,在夫妻生活中,难道还有比离婚更重要的问题?”夫妻二人就把李奚知的招牌摘下来,丢在地上踩。第一个回合,人类的李奚知就打了败仗。
第二天,进来了一对角氏国的师生,问的问题也很简单。哪就是1+1是不是=2?老师说等于2;学生说不等于2。李奚知一听这问题好回答,就立即告诉那学生:“你错了,1+1就是等于2。”没想到那学生就反问他:“一个鸡蛋加一只母鸡是不是等于两个鸡蛋?”这又让李奚知瞠目结舌。因为在他那世界,好象从来不会有人这样问,也不会有人这样反驳。于是他又被他们砸了桌子。
第三天,进来了一对角氏国的父子,问的问题也很奇怪。那就是一个鸡蛋大还是一只母鸡大?李奚知就告诉他们,是一只母鸡大。他们就反驳道:“假如一只母鸡大,哪怎么可以从鸡蛋里孵出鸡来?”他们就把李奚知的椅子拖了出来,砸了个粉碎。
第四天,进来了一对翼氏国的朋友。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友谊重要?还是友谊不重要?李奚知这一回聪明了,不敢乱回答。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回避问题的技巧,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肯定,来个自己不加入。这样他就说,:“这两个问题都重要……”他是想说友谊重要这问题是对的,但友谊不重要也是对的。那知,这一句话还没完,就挨了一顿死死的打。他们说他没有立场,想忽悠他们。
第五天,来了一对母女。问的问题是:“是你先知道鸡蛋?还是鸡蛋先知道你?”李奚知一听就知道这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分歧。就立即回答:“当然是你先知道鸡蛋。”于是,又再一次的挨了打。因为接下来的追问是:如果你先知道鸡蛋,哪你是从哪里来的?
李奚知一连挨了十次打,早已是伤痕累累。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知道自己能以什么样的智慧来解决这虫虫世界的问题?因为他们就是一天到晚在争论,一天到晚不肯妥协的人,还培养出许多理论家,成天象他一样的在说瞎话。到这时,才明白了一点,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族类,是一个自以为是,又自傲又自卑的族类。他们喜欢的就是争论,要不就是钩心斗角,奉斗争哲学为规臬的族类。他们以此为生,离开了这争论,就一天也活不下去。
到这时,李奚知就知道自己连这智者也做不成,正想打退堂鼓。想不到这时,进来一个角氏国的屠夫和一个翼氏国的无赖。他们争论的问题是:“人死后是不是有灵魂?”李奚知一听,知道大事不好,这结果最后只能是,你死一回让我们看!就想逃。但一下子被角氏国的屠夫揪住了翅膀,被翼氏国的无赖扭住了角。好在这两样东西都是假的,到了这性命交关的时候,李奚知也就浑然不顾,拼命争脱。这一下,西洋镜就被戳穿。屠夫拿着一对假翅膀,无赖拿着几只角,这样虫虫世界的人就知道了这是伪大师。一齐打将进来,李奚知眼看有性命之误,也是急中生智,灵机一动,就拿了一个鸡蛋在手里,叫了一句:
“因父及子及神圣之名!”
这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发挥了原子弹的威力,虫虫世界的人都惊呆了,不知道这是一句什么样的恶魔咒语。
李奚知哪里还顾得了许多?性命要紧,立即把这鸡蛋往人前一放,说:“这是帕里斯的金苹果!”,他知道帕里斯谁都知道,厄里斯就不会有人知道。
虫虫世界的人就知道这是引起了特洛伊战争的那个金苹果,知道是文物,一齐来抢。
这样李奚知就实施了他的第三个计划,而且是在无意中实施的。那就是让这两国民众打了起来,引发了战争。
由于有这金苹果的象征意义,翼氏国的人就觉得自己是特洛伊人,视白雪公主为海伦;角氏国的人就觉得他们是希腊人。这样两国子民簇拥着他们各自的王彻底地决裂了。他们将一个好端端的原本混居在一起的虫虫世界分裂开,各自拉起一个山头,打出他们各自的旗号——翼虫国和角虫国。
这样,残酷的打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就拉开了序幕。
十、决战于库里科沃
虫虫世界的原生态,是争吵归争吵,打架归打架,一般不会出人命。打一场也就完了。自从来了李奚知,把他那世界的人生理念带到了这里,是他告诉了他们争论的最高层次是政治,而解决政治的最高手段是战争。现在他这理论已经在虫虫世界深入人心,尤其是后来,在他办了学馆之后,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成了,就开始宣扬“要战争!”
现在他这目的达到了,而他的启谛民智也看到了结果。虫虫世界的翼氏国和角氏国已经彻底决裂,他们在各自的王的带领下,拉起了山头,各自成立了一个分开的国。就象李奚知的他那世界一样,有了美国和苏联。
两国为了李奚知的金苹果而战。当然,现在即使没有了金苹果,他们也会找出一个银苹果或铜苹果来,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秉性,成了好战分子。双方互下了战书,约定在库里科沃大草原上来一场决战。
我们说了,这里是君子之国。即使他们改变了原有的秉性,但文化的积淀是有着巨大的堕性的,他们依然保持着他们的君子风度。比如遵守约定,遵循他们一切有关战争的规律来进行战争。
两国动员了他们所能动员的人力,各得三十二万人。经过一番备战,这一天就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库里科沃大草原上,互射住阵脚,摆开了阵势。虫虫世界的战争自有虫虫世界的规律,比如他们遵守战争原则,信守约定。他们的战争是这样的:一对一,也就是一个对一个。64万人一对一地站在库里科沃大草原上,并且也就是一对一地打,一直到打死一个为止。所以这战争比李奚知那世界的战争看起来要平和,实则更残酷,因为这一仗打下来,就一定会有32万人会打死。
现在两国的军队已站好,只等两国的王发出号令。当然两国的王是不参加战斗的,这一点他们还是知道。假如两国的王也参加战斗,那末一个王一下子就被打死,这战争也就不要打了。
这时,两国的王就发出了号令——击鼓。
鼓声如雷。
64万人捉对撕杀,谁也不干扰谁。
这真令李奚知看了惭愧。
他们有的拿刀,有的拿矛,有的什么也不拿,只用手脚。最利害的是什么都不用,只用嘴骂,要一直骂到另一个人自杀为止。这战争就很艰苦,从早上一直打到日落,结果在这库里科沃大草原上,到处都是刀枪,真正是尸横遍野,流血飘橹。第一天打下来,就打死了32万人,各自剩下16万军队。又约定,第二天继续开打。
第二天,32万人又一对一地站好,两国的王又继续发出号令,又开打。这一仗当然比昨天打得更激烈,因为今天的人,都是昨天的胜利者。昨天的胜利者自然武艺都比较高强,什么功夫都用上了,比如少林外家拳,武当内家剑,也有秘宗拳,还有泰拳、空手道、跆拳道。这一天打下来。又是尸横遍野,流血飘橹,又丢下了16万尸体。
那未,他们是否还会第三天开打呢?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因为确实他们第三天不打了。为什么?因为有过经验,知道如果这样一直打下去,用不了几天,就会打得一个不剩。这是血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他们知道不能这样一直打下去,所以在开仗之前,就已约定:只打两天。打了两天,就不打了,只当是两国都打胜了,撤军回去。然后再约定过个几年再打。这样,既保全了面子,又不至于一下子全打光,而且还可以一直打下去,对国家、对民众也是有个交待。
所以,翼氏国和角氏国明天就不打了,这是李奚知最不愿意看到的。知道明天不会打,就想最后再来给他们一下子。想起了王贲水淹大梁的史实,就决定利用这库里科沃大草原上的一条河——顿河,我们姑且叫它黄河好了,这样大家熟悉些,筑坝储水。等他们两国的军队在明天列好阵势,双方互祝胜利之后,他就决定决河沟水以灌之,来消灭这虫虫世界的有生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秘密使命。
第二天,当双方的军队在库里科沃大草原上列好阵势,互祝双嬴的大好局面时。李奚知就决了河。于是滔滔的黄河水,从天而降,刹时就淹没了整个库里科沃大草原。这一仗就象关云长水淹七军一样,一下子又消灭了两国各四万军队。到这时,翼文王和角武王才知道,自己这一次是真正地打了败仗,而且还不知道这败仗是怎么打的。只得带着他们各自的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他们的国家去。
他们从库里科沃大草原逃回到他们自己的翼氏国或角氏国,路上走了四十五天。
这样虫虫世界的国力就这样被李奚知折腾光了。在这里,我们不能说李奚知是如何如何聪明,或者说他有着谢尔盖耶夫的智慧。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奚知所用的手段都是很拙劣的,这点手段如果在我们这世界,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问题是这虫虫世界,是这虫虫世界的人自己的理念和观念不对。虫虫世界的人太单纯,格守君子之风。他们就是不知道,在政治斗争中,君子之风是最要不得的。而且他们也不知道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们太执著,不肯妥协;又不团结,一天到晚窝里斗。就给了李奚知的可乘之机,李奚知就是利用了这虫虫世界的弱点,搞阴谋诡计,煸风点火,从而达到了他的目的。
虫虫世界走向没落,是它自身的弱点所决定了的。
现在虫虫世界全部的军队加起来,不足八万,他们不但不能对哈氏国构成威胁,甚至也不能抵挡住哈氏国对他们的威胁。李奚知所有的目的都达到了,他出色地完成了哈镜王交给他的任务,如今踌躇志满地回到哈氏国。他要哈镜王出兵灭掉那虫虫世界,来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任,让哈镜王成为虫虫世界历史上的千古一帝。
十一、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奚知回到了哈氏国,自以为立有不世之功,自己在哈氏国的权力和地位将得到巩固。但他恰恰没有想到,哈镜王可不是翼文王或角武王。哈镜王是个楚庄王式的人物,素怀大志,只是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而已。他早就看出了这李奚知身怀韬略,是个不得不防的人。当年是利用他,所以把自己的女儿哈镜公主嫁给他。如今,看到李奚知一个人,把那强大的虫虫世界折腾到这付模样,就知道这是一个不可信任的人。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就是对他的一个威胁。现在对哈镜王来说,虫虫世界已经不是他的主要敌人,他已视李奚知为主要敌人,知道有这样的人物存在一日,他哈镜国就不会有一日安宁。
所以哈镜王在派李奚知出使虫虫世界时,暗地里就派有暗探去监视他。李奚知在虫虫世界的一举一动,自有人报告给哈镜王。哈镜王对李奚知在虫虫世界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他也知道了李奚知在虫虫世界娶了白雪公主,知道他背妻再娶,害了自己的女儿。但他知道这女婿利害,怕万一出手不成,反为其所害,遂决定不自己动手,他要利用自己的女儿——哈镜公主。哈镜王知道世界上最狠毒的人莫过于女人,而自己的女儿哈镜公主就是一个骄纵惯了的女人,极善妒,会巫术,从不顾及后果。如果让她知道了李奚知娶了白雪公主,那她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奚知回到哈氏国,不敢在哈镜公主面前提起白雪公主。哈镜公主也不知道他已背叛了自己。因为到这时,哈镜王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她。这就是哈镜王高明的地方,他知道,如果过早地让女儿知道了这件事,时间可能会消磨掉她的斗志,那他的目的就达不到。他一定要选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一个最恰当的地点来发难,激起女儿的无比愤怒和斗志,来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他为李奚知的归来,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舞会。另一方面又让人化装成李奚知派去的人,把白雪公主骗到了哈氏国,让她来与自己的丈夫团圆。白雪公主是多么单纯的人,哪里会知道在这里面有着这么多的阴谋阳谋,更不知道这李奚知是有妻再娶,所以也就很轻易地上了当,来到了哈氏国。如今正在这盛大舞会的某一房间里打扮。哈镜王要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来见她的丈夫。
这一切,李奚知都不知道,他还以为自己周旋于两个公主之间,已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步。他只想等到自己夺得了这哈氏国的王位之后,再让这哈镜公主接受这既成事实。因为到那时,他已足够强大,哈镜公主也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在舞会进行到最热烈的时候,在哈镜公主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的时候,哈镜王就让人把白雪公主迎进了舞会大厅。白雪公主一出现,就惊动了所有的人。这白雪公主多漂亮啊,没有人比得上。哈镜公主也被白雪公主的美貌惊呆了,她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但她立即就听到了侍者报道“李奚知上卿的夫人白雪公主到!”这一声通报,立即惊呆了哈镜公主。哈镜公主多聪明,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知道是李奚知背叛了自己,在虫虫世界娶了外室。哈镜公主是什么人?她是公主,公主知道吧?公主什么时候受过这么大的委屈?知道自己嫁给了一个负心汉。就一下子跳了起来,对李奚知叫道:“你是要我?还是要她?要我,就立即把她杀了!”哈镜公主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肯作出妥协,她立即逼住了李奚知。李奚知多么爱白雪公主啊,知道她为自己牺牲了很多。如果不是有她白雪公主,他早在虫虫世界死了几回。人不能恩将仇报啊!就千方百计地来开导哈镜公主,说:“一个人不要太执著,要知道,一个人的生命权是第一位的,不管我做错了什么事,你都无权要求我去杀一个人!”
哈镜公主一听是这话,知道这李奚知不可救药。知道他是被这狐狸精迷住了心窍,是决不会再回到自己的身边了,于是爱就变成了恨,她就一声不响地站了起来,对着李奚知和白雪公主掷下了一句话:“那好,你们等着!”丢下这句话,她就转进内宫去了。
人就怕这种短话,如果哈镜公主罗罗嗦嗦地说下一大堆,李奚知还不会觉得可怕。可她就是掷下了这么短短的一句,就显得非常可怕。
李奚知惊呆了,知道今天一定要出事。又不知会出什么事?赶忙追了进去。白雪公主到这时,才知道自己上了当受了骗;才知道李奚知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白雪公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视爱情为至上。怎能容忍别人玷污了她这心中纯洁的爱?且还有此后必将横加于她头上的侮辱,就投了水。她以生命为代价,证明了在这世界上还有崇高的东西。
李奚知追进内宫,他不能没有哈镜公主,没有了哈镜公主,就没有了他的一切。当他来到公主的寝宫时,只见哈镜公主正狂暴地拿起一把匕首,对着他和她所生的两个孩子就下了手。李奚知只感到自己头一晕,差点昏了过去。简直受不了了,他不知道这哈镜公主的复仇是这么惨烈。这时才想起了白雪公主,知道她也处境危险,就想来救……。但哈镜公主早已看透了他的心,冷冷一笑,说:“她已死了,她投了水!”
“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的,你要知道,我一入魔,就能看到一切。”
李奚知才知道白雪公主已经死了,真是伤心欲绝。
这时候,他就看见哈镜公主向他而来,知道她要干什么?但到了这时,他也不打算活了,就迎了上去,只感到自己的腹部一阵撕裂般的痛楚,知道是哈镜公主的匕首剌进了他的腹部,他弯下腰去,然后,扑到在地。这时,就感到哈镜公主也一下子倒在了他的身上,温热的血从她那柔软的腹部流了下来,他就感到自己的灵魂开始在散逸……。
十二、庄生耶?蝴蝶耶?
李奚知感到自己的腹部一阵灼痛,醒了过来。才发现自己依然躺在那巨大的古柳下。摸了摸自己的腹部和心口,发现那里还有点隐隐作痛,就想起了刚才所经历的一切。知道那不是一个梦,虽然那太象一个梦。他又想起自己是怎样进入那个梦境的,因为他还感到自己的额头似乎还有点隐隐作痛。就想起了,刚才他好象是在看《庄子》,然后就看到了长鸣的知了,后来飞来了一只黄鹂。由此想起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古话,然后就挨了一弹子,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现在他醒来,知道这只不过是作了一次时空穿越,他就为自己感到庆幸也感到怅惘。庆幸的是自己毕竟离开了那虫虫世界,还保住了性命;怅惘的是,他本应获得的一切,又都丧失了。尤其是对白雪公主,他对失去她尤感心痛。当然他也不是不想哈镜公主,只是感到她太不理解自己,会为一个男人的偶尔失足而不能原谅自己,才造成了这样可怕的后果。现在好了,他终于活着回来了,还能看到这灿烂的太阳,还能听到这知了的长鸣,他已没有什么可懊恼的了。
看了看四周,又发现,他虽然是回到了这古柳树下,但这并不是他那二十世纪的古柳树下。因为他看到了牛车,看到了衣褐的农夫和衣袍服的士。知道自己又不知道胡窜到了那个时代?仔细看了看,有点明白,知道自己可能是来到了战国。也就不去管它,人总要有个家,于是打算回家去。就看到了那古柳树,并在这古柳树下看到了一只青蛙。这青蛙怎么看怎么象那哈镜王。又看到这青蛙前面有一蜗牛,正伸着两只触角,而且在它那两只触角上,正活动着许许多多极其渺小的人。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这一段经历并不是梦,而是真实的存在。他是真实地来到过这蜗牛的头上。所谓的翼虫国和角虫国就是这蜗牛头上的蛮氏国和触氏国。因为他把这“蛮”字和“触”字拆开来,就得到了“亦虫”和“角虫”各二字。他们是这么渺小的一群生灵,比细菌还渺小。所谓的库里科沃大草原,只是这蜗牛两角的中间的一小块头皮而已。而且这两个国家为了他们的争端,进行了他们的世纪之战,从各自的一角进行了长达四十五天的跋涉来到这里,死了五十多万人,还没有分出胜负。这就是这群渺小的人的可悲之处了。
更可悲的是,这群渺小的人,却认为他们自己很伟大。认为他们是这宇宙中的不二生灵,是这天地中的主宰。他们为了证实自己,天天争吵,不停的窝里斗,把自己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消耗殆尽。这在现在的李奚知看来,又是那么的可笑复又可悲。由此他就想到自己,还为此用尽了一切心机,那就更是复可悲而可悲了。
正想到这里,只见那青蛙一下子跳了起来,扑向那蜗牛,一口就把它吞了下去。他就知道那虫虫世界是彻底地完蛋了,那群渺小的人也是彻底地完蛋了。他真为他们感到可惜,假如他们不是一天到晚的争论那些玖瑰红白和左右脚先后,哪他们何至于此?
长叹了一口气,他打算转回家去。路上碰到了他的至交戴晋人。戴晋人看到他这瘟头瘟脑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问他,又获得了什么真知灼见?他就把这件事说与他听,最后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人应不应该为自己的见解而争论?就象这现实世界的百家争鸣,不也和虫虫世界一样么?”来向戴晋人讨教。戴晋人想了想说:“人这裸虫,因为有了思想,不叫他发表见解,是不行的。但你讲了一个很好的寓言。我想,你所讲的虫虫的世界灭亡了,而我们这华夏的世界却没有灭亡。我想,可能就是我们这世界的治人者他不参与这争论,至少是不干预这争论。他们让这里的人只管说,让他们自己去争论,而自己则埋头强国。由于他们不参与,不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压制一方,支持一方。这样,不但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且还会让这争论越辩越明,产生出许多新的思想,产生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以说,我们这一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戴晋人这一番见解,令李奚知茅舍顿开,才知道思想是压制不得的。他就想把这暂新的思想带回到他那个时代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怕真的回到了那时代,又把这给忘了。就说:“你能不能在你的网站上发个伊妹儿给那庄周?我知道他正在创作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他应该把这伟大的思想写到他的著作中去,以警示后人。”
后来戴晋人就把这事发伊妹儿给那庄周。庄周就把它写进了他那划时代的作品里。只是,李奚知不知道这庄周是个遁世者,又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而且还是个疯疯癫癫的人。比如说,他就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他没有把这思想完整地记下来,他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把这事只写成了一个寓言。于是在两千年之后,我们就在他那《庄子》里,看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否?’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还。”
庄周这人老实,把戴晋人告诉他的话,缩小了许多倍,因为他不敢相信这种事会是真的。怕人家又说他在搞浮夸,象统计局。所以就把这事写成了这样子。再就是,他把那戴晋人对此事所提升到理论层面的阐述,也删去了,认为这有说教的嫌疑,是不相信群众不相信民智的表现。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说庄周是唯心主义者,就是对他这种行径的批判。
历史就这样被搞得乱七八糟,这一点也象我们现在,比如对待文化大革命,也有点被搞得乱七八糟,以至有些人还以为文化大革命好玩得很。过个七八年,还要再来过一次一样。庄周这样一写,李奚知这真实的历史,就变成了一个寓言,大家都认为这是他胡编乱造的一个故事。由于年代久远,再也无法去证实,那就在此存疑吧。当然这事也有许多疑点,也有些弄不清楚,使这事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还是比如吧,比如李奚知在庄周还没有写出《庄子》时,他怎么能手拿着《庄子》?还让戴晋人给庄周发伊妹儿,也使这事件即使是李奚知自己出来现身说法,也是没人相信的。
也许,这事也就这样的永沉大海了,但我寄希望于后来的有志者,也许他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来证实它是一件真实的历史。到那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真相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相信阉人能带来吉祥,重大喜事往往会邀请阉人们表演歌舞助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子打野天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