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张尚武地铁站卖艺现实吗

现实版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女孩找了矮男人(图)
《刘海砍樵》唱出爱情童话
胡湘成身高1.2米,经常与身高1.65米的小玲对唱情歌而互生情愫,确立了恋爱关系
身高1.2米的胡湘成和姐姐为了供妹妹读大学而在街头卖艺,28岁的他渴望拥有一段幸福的爱情,还曾参加过“相亲进行时”的节目。终于,因为一曲《刘海砍樵》,胡湘成追到了心仪的女朋友——身高1.65米的小玲。但女方家长并不赞成这门亲事,提出要胡湘成挣到4万元,才能迎娶小玲。胡表示,虽然4万元对他来说很难,但他发誓一定要挣够钱娶小玲。这段童话般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本报将继续关注。本报记者陈斌 长沙报道
4年前,本报报道了《侏儒姐弟卖艺供妹妹读大学,每天只吃一顿饭》的新闻,昨日上午,主人公胡香娥、胡湘成姐弟俩来到了长沙,弟弟胡湘成更是带来了一个身高1.65米的女朋友,这位美女既是他的女朋友,又是他的新徒弟。而胡香娥目前还待字闺中,希望能在长沙碰到自己心仪的对象。
现实版“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胡湘成今年28岁,邵阳县长阳铺梽木山村人,因和姐姐胡香娥从小身材就矮,只能靠卖艺为生。4年前,他们姐弟为了读大学的妹妹,来到长沙四处卖艺。妹妹大学毕业后,成了大龄青年的姐弟俩又开始张罗自己的另一半了,他们还到长沙参加了“相亲进行时”节目。
胡湘成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说,小玲今年才20岁,是他的女徒弟,也是女朋友。“我们唱《刘海砍樵》萌生了感情。”胡湘成说,小玲和他是一个村,由于母亲不能干重活,只有父亲一人做事,她的家里很穷,小玲是最大的,家里还有弟妹。
街头卖艺,萌生师生恋
小玲13岁就到外面打工,最先是给堂哥当保姆,一年的工资只有500元。见胡湘成姐弟在外面混得还不错,2007年,小玲的妈妈特意将小玲介绍给姐弟俩,希望两位师傅好好带带“新徒弟”。
身材高挑的小玲有一副好嗓子,她拿着音箱唱《兵哥哥》这首歌,活脱脱就是一个“宋祖英”。小玲在村里跟胡湘成姐弟俩练习了两个多月后,开始和他们到街头卖艺,先是在邵阳街头,后来到湖南其他市州。
一开始是胡香娥、胡湘成姐弟俩唱《刘海砍樵》,后来为吸引观众,改由小玲和胡湘成合唱《刘海砍樵》。“这情歌唱得多了,就萌生感情了。”胡湘成说,当时父母正为他们姐弟的婚事着急,一天,姐姐要弟弟干脆追求小玲。
胡湘成开始不想这么做,只把小玲当作妹妹看待,毕竟对方是正常人,而自己“个头太小”。
小玲:找了“矮男人”,家人都反对
终于有一天,胡湘成鼓起了勇气,对小玲说“你做我女朋友,两个人了解一下,好吗?”。小玲说,毕竟唱了两三年情歌,也唱出感情来了,于是她接受了胡湘成的追求。
小玲跟母亲说自己跟胡湘成在一起,但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赞成,原因是胡湘成太矮,足足比小玲矮40厘米。后来,见女儿执意要跟胡湘成谈恋爱,母亲也不好再反对,但定了目标,要他们挣够4万元。“4万元挺难挣的。”胡湘成说,但他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挣足4万元。
小玲说,她的舅舅、叔叔等,因为她找了胡湘成做男朋友,都不理睬她。“叔叔要打我,去年跟舅舅拜年,舅舅也不理睬。”小玲表示,去年过年时,亲戚给她找了个新男朋友,身高有1.5米,但小玲还是觉得身高1.2米的胡湘成靠得住。
由于家人反对,小玲只好随胡湘成街头卖艺,争取赚到4万元就结婚。胡湘成说,他的感情有着落了,现在就担心姐姐,姐姐30岁了,虽然村里有很多男子追求她,但她不同意,还在考虑中。来源:潇湘晨报&&&&(来源: 红网)【责任编辑: 杨莹】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温陵社区用户,点击“”汤唯口述:被封杀后我在英国街头卖艺(图)
汤唯英国素颜照曝光  口述:汤唯整理:李唐
  很多人觉得我是花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力。
  我有自己的底子,而这些底子长久以来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我凭借自己的实力考进中戏导演系,刚入学就做了职业模特;大学期间,还学了表演、播音、美术,获得了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我演过电视剧、话剧,做过话剧编导;我拿过很多奖,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大奖,但这些奖项印证着我一步步的脚印。
  《色戒》在成就我的同时,也轻易将我此前的成绩轻轻抹去。我的过往无人提及,仿佛我是一个空降兵,直接落到了金马奖的颁奖台上。送给我的形容词都是幸运、机遇……这些与自身努力无关的字眼———我的确很希望成名,但不是以否定自己的付出为代价。
  然后,我被封杀了。我很冷静地盘点大红大黑后的收成: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某化妆品广告代言、花瓶、一脱成名、过火表演、对青少年有不利影响……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
  我选择出国一段时间,不是逃避什么,只是不想总有人喋喋不休地追问我未来的计划。在我看来,未来,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我去了英国,带着全部身家:《色戒》片酬50万,广告代言费80万。签合同时说好代言费600万,可新广告没播几次就被叫停,虽然我可以坦然将这600万税后的480万据为己有,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最终退还了400万。
  出去之前,我不知道要在国外待多久,也不知道这笔钱能用多久。但我不发愁,我觉得,我一定能让自己过得很好。
  我本打算找个学校读书,去了才发现很不现实。首先,英国的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雅思成绩要在6.5分以上,托福至少要在1550分以上。我的英语水平远达不到可以被录取的要求。其次,英国学费高,哪怕是伦敦艺术大学这样的公立高校,对于正规录取的学生收费也在每年1万英镑,对于我这样的自费生,则是3万~4万英镑。
  我掂量了一下钱袋,打消了自费就读的念头。接下来我找了个语言培训班,专攻英语。我的目标是以好成绩争取到全额奖学金。我打听得很清楚:伦敦艺术大学的最高等级奖学金是每年1.8万英镑———有了它,不仅可以免费上学,还能从中赚到所有生活开支。
  之后,我开始考虑经济问题。手里的钱在国内可以买一套房子外加一辆车,可在英国,不过是一个白领的年薪水准。而我,还不知何时才有赚钱的机会,所以,我不想动用这点老本。而我知道,只要一个人肯开动脑筋,就肯定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在大学学的两样东西派上了大用场———美术、羽毛球。在英国,街头艺人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且可以在街头展现出来,就能获得回报。
  我的第一次“卖艺”是做街头另类时装秀,我用旧报纸撕出大概的衣服样子,再用大头针别在身上。我穿着纸衣服,站在街边,面前摆个帽子,就算开始营业了。为了配合时装的色系,我扑了厚厚的粉,画了个类似日本艺伎的妆。看我造型奇特,创意新鲜,不一会儿路人就开始热情地投硬币纸币。我腰里别着MP3,塞着耳机听英文歌,姿势摆累了就换一种。在路边站了两小时后,我有了26英镑55便士的收入。
  (来源:新华网)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6013条
评论11610条
评论11056条
评论9029条
评论8122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注册时间日
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选择浏览模式:
单张浏览 |
如果你是好看簿的用户,请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如果你还不是好看簿的用户,只需,然后登录好看簿,再刷新本页面即可以大图方式来查看图片。
友情提示:使用键盘左右键可前后浏览
38747t.jpg
阅读:66次
上传日期: 11:14:23
您的IE浏览器的版本过低,低版本的浏览器在处理javascript文件时存在问题,无法支持Ajax功能,全面使用好看簿,IE浏览器的版本至少为6.0SP2,请使用。我开始了在纽约街头的卖艺生涯!
日对我来说是具有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我在美国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街头卖艺,由此我也成为了纽约的街头艺人。我父亲来美11年了,干过若干个工作,近几年他也成为了街头艺人,由他引领我也开始步入这个行业,开始在纽约街头摸爬滚打。街头艺人在美国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美国街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说美术史上很多著名画家都在纽约当过街头艺人,例如毕加索。这个行业虽然很辛苦,但是也是比较挣钱的行业,吸引了各地无数艺术家投入于此,近几年这个行业已几乎被中国人所垄断了,包括街头卖画和街头演奏等。我父亲说我是幸运的,没走什么弯路就直接进入了这个行业,如果没有他罩着,我初来乍到时是会被同行排挤的,而在他的庇护下我摆摊就相安无事。圣诞节至元旦这之间的时间是街头生意的旺季,于是在父亲的催促下我在12月26日这一天终于勇敢地走上了街头,开始了我的卖艺生涯。毫无疑问第一天摆摊的我是有些紧张的,因为我以往从没接触过这个职业,卖艺也是需要勇气的。很过国内的艺术家到此后找不到生计而又不愿回国,就只好干街头艺人,小到不会画画的投机分子大到美院教授应有尽有。而说心里话,对于国内混得不错的艺术家来说,来纽约卖艺无疑是一种沦落,但是也无可奈何。同时干这个行业也是很辛苦的,无论严寒或酷暑,我们都要苦苦守候在街头,风餐露宿,风里来雨里去的。有客人时就开工,没客人时就候着,饿了就站在街上扒两口盒饭,客人一来就得马上放下饭干活,等干完了饭也凉矣,说不好听的活得像一只狗。
&&&&这就是我的摊位,用一个画架摆上样品,再加两个小凳子和一个装东西的包裹,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我出道时正是圣诞节,生意还不错,每天能赚100多美金,而那些老手每天能赚四五百美金或上千美金,当然这都是看运气了。我摆摊的位置就在纽约时代广场44街上,这里是纽约人群流动量最大的地方,犹如把自己置身于郑州的二七广场。
没生意时我就这样坐在这等候客人来访,在摄氏零下几度的夜晚,我们在寒风中一坐就是一天,浑身冻得冰凉,有点独钓寒江雪的凄凉感觉。
平时我的摊位摆在我父亲的对面,等到他旁边有空位时我就会搬过去与他为邻。
这张摄于12月28日的照片极具纪念意义,这个女孩是我的第一个客人,也是我第一天摆摊的第一摊生意。我在街头画的是肖像漫画,但是这种画我过去从没接触过,到这后被父亲逼着赶鸭子上架练了两下。摊子刚摆上时我还担心会一整天没生意,但是没想到上天眷顾,我刚坐下没几分钟这个女孩就和她的父母一起出现了,她的父母热情地请我给他们的女儿画像。而当时画这第一张画时我心里是没底的,只好凭感觉去画。从专业角度讲这张画画的很一般,但是这个女孩似乎还挺喜欢,完成后我们一起合了张影,以此纪念我的街头“第一次”,卖艺的处女作。说实话,画这种画我却是画的不怎么样,属于这的一个投机份子吧,纯属混口饭吃。
日,我的干女儿胡影(其实是我在西俄勒冈大学的小师妹,因为看上去很娇小,年龄也小,所以被我戏称为干女儿,纯属开玩笑)来我的摊位探班,她第二天就要回Monmouth继续上学了,所以临走前来看看我,顺便感受一下街头卖艺的生活。这天她帮了我不少忙,在一旁充当了老板娘的角色,帮我拉生意和收钱,我们合作得挺默契。事后我给她画了张简笔素描作为留念的礼物。
这就是我的街头卖艺生涯,尽管我也辛苦得像一只狗,但是这种生活还是让我感觉很新鲜的,对我来说在纽约混迹于街头也是一段传奇经历。
后记(因网友留言所追加的文字):
这个帖子是我两天前发的,今天打开一看,居然有60000多的点击率和200多条留言,着实让我感到吃惊,怎么会这么火爆?我估计可能是被管理员放在什么醒目位置了,不然不会这么多人关注。说真的,这个博客我玩了3年多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火爆的场面,有种被置于风头浪尖的感觉,有点难以招架。之所以我追加些文字,是看到很多网友的留言对我多少有些误解,也怪我之前没说清楚。因为原本这只是一篇很普通的博文,记录了我目前的生活,所以没想说太多,遂让人产生了误解。当然被芸芸众生所误解也无所谓,我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爱谁谁吧。我之所以追加这么文字并不是说我想解释什么,而是觉得这是一个借鸡下蛋的好机会,好让我抒发一下来美这么久以来一直想说而又没时间说的心里话。同时我这么做也是尽量呈现出一个最真实的我,一个真实的生活状态,丝毫不做任何粉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我根据网友们的留言来表达我的心里话,总结网友们的留言,基本是以下几类看法:1、对我自食其力表示支持的;2、因对美国现实情况不了解而羡慕我或鄙视我的;3、有过出国经历对我表示理解的;4、在国内生活得不错而同情我的;5、对我那不成熟的画功表示批评的;6、对美国不了解而以为美国有城管的;7、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骂我的等等。我借此机会详细说一下,好让广大网友大概了解一下美国的真实情况。
1、对我自食其力表示支持的:我看了所有留言,几乎百分之八十是对我自食其力表示支持的,我估计这些网友应该大多都是成年人,所以会肯定自食其力的价值。没错,我在街头卖艺虽然辛苦,但是最让我自豪的就是我自食其力了,不再靠父母养活了,告别了啃老族行列。我今年24了,郑州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年,从事舞台美术工作,算是踏入社会了,后在2008年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来到美国留学。我是3月18号到的美国,在西部俄勒冈州的西俄勒冈州立大学留学,当时我是在ESL学语言,没进专业课,就这样过了9个月纯正的留学生生活。首先我要讲一下我来美国留学的原因,我之前是学油画的,也酷爱摄影,所以一直很喜欢西方现代艺术,而美国又是现代艺术的发源地,所以我对这里的艺术氛围很向往。对于所有酷爱艺术的人而言,能到美国、欧洲这种地方游历一番一直是我们的梦想,这样我们能欣赏到很多绘画大师的原作和各种欧式建筑,能很大程度上开阔我们的眼界。自从我学画起我就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一直很想出去走走看看,想开开眼界丰富一下阅历。很多人来美国都是为了钱,或者为了上学,又或是为了移民,而我却是地地道道毫无功利心而来到这里的人,我不为钱不为学历不为移民,就是为了来看看,而美国的现代艺术气息和艺术珍品是吸引我前来的最大源动力。现在想来我来美国的目的单纯得实在有点可怕,我常笑谈说我可能是来美者中动机最单纯的人,也可能是众多淘金者中唯一一个不是为了钱而来的淘金者。我到美国西部上学的那9个月,生活确实很潇洒,花着家里给的生活费在这过着悠闲的生活,时不时还出去旅游一番,去过加州的旧金山和洛杉矶。但是这种生活还是寄生虫式的,所以我一直想在美国自食其力。原本我是想在美国读个学位出来的,也想感受一下美国的美术教育是怎样的,但是英语一直不见起色(主要怪自己努力不够),再加上学费贵得让人难以招架,于是我决定到纽约投靠我老爸,开始淘金生涯。我爸1997年来美国淘金,一晃11年还没拿到身份,就这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在纽约耗着,近几年来开始做街头艺人,相对来说收入还不错,于是他建议我也从事这个行业。我日到纽约后的第一天就开始跟他去街头熟悉业务,一周后的26日我也开始了卖艺生涯,由此我从一个留学生变成了一个淘金者,开始品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前在国内虽然也上班了,但是吃住都在家里,每月的工资除了交些生活费外其他全部零花,虽然踏入社会了但是我并没有直接去面对生活的实质问题。后来到了美国西部留学,那种生活也是吃喝不愁,生活中除了上课外就是吃喝玩乐,悠闲的背后其实是空虚的。到美国前我都听说留学生的生活很苦,但是到那后丝毫没有这种感觉,看到身边的同学整天都是开着车到处兜风,不是去看脱衣舞就是去赌场豪赌(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留学垃圾)。我顿时感觉这时代真的是变了,中国人真是有钱了,可以把子女送到美国享清福。而我呢没有那么好的家室,于是就只好自食其力了,我又一次踏入了社会。我说这些就是想告诉那些留言说佩服我的网友,我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高尚,我并不是不想过少爷般的日子,而是没有当少爷的命,所以就只好自食其力了,所以我不想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尚或是让人误会我有多高尚,谁不想过好日子呢?谁不想有人供着自己大把花钱呢?当然了自己养活自己也是很有快感的,感觉自己活得理直气壮,不再是寄生虫,不再是啃老族,这点也是我为之骄傲的一件事,而也只有这样我才能直面生活的种种问题,例如租房、买菜、做饭、洗衣等,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在历练中让自己长大,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又怎能深刻体会什么是人生呢?
2、因对美国现实情况不了解而羡慕我或鄙视我的:有很多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对我的羡慕之情、怜悯之心还有鄙视质疑之见,很多留言让我看了既可笑又理解,归根结底是他们对美国社会的真相根本一无所知,纯属是在那里想当然,不是把美国想得太好了就是把美国想得太坏了。总体来说,每个来美打拼的华人都有一把辛酸史,有的甚至是血泪史,但是一百多年来又是前仆后继蜂拥而来。在美国有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就是每个淘金者在这都生活得很艰辛,几乎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说美国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又都赖在这不愿意回去,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我的观察,总体来说首先是崇洋媚外之心作祟,由于中国多年来的贫困落后,使中国人在潜意识里都觉得美国是发达社会,是天堂,而以美国大片为首的各种文化信息又都把美国渲染成为一个天堂般的理想国度,代表了富庶、自由、人权、美好等等。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假象,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忽悠了我们的认知。当然了,美国是很富庶、很自由、很有人权、很美好,但是这些并不属于所有的人,尤其不属于我们这些处于边缘人群的外来人。所以很多人在崇洋媚外的基础上,外加被美国华丽的外表所蒙蔽,听信“美国遍地是美金”的荒谬传言,纷纷前仆后继而来,有些甚至是奋不顾身,赔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例如那些偷渡者,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偷渡美国,因意外死在半路上,你说这值得么?)。等他们来到这后遇到的不是美国社会热情的拥抱,而是残酷社会那毫不客气的当头一棒。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以前以为美国很美好,钱很好赚,但是一来看不是那么回事。”有些人来了一看形势不对马上回去了,但是百分之九十多的人留了下来。而这些留些来的人并不是说有多么吃苦耐劳或有多么伟大,有九成人是虚荣心在作祟,为了脸面而不好意思回去。中国人一直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出外打拼后就一定要衣锦还乡,否则难以面对家乡父老。没出去过的人都觉得出去了就要大干一番事业,否则就是失败者,脸面无光,所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多数人都赖在这不愿回来,怕回去了被人耻笑。来美打拼的人基本都是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多数生活得没个人样,为的就是两样东西:钱和身份(也就是绿卡)。一部分人挣了一大票钱回国发展,一部分人拿了绿卡甚至考了公民,从而彻底变为一个合法移民在美长期生活,而有了身份就好生活得多了。最可怜的就是那些摸爬滚打多年既没拿到身份又没挣到钱还累了一身病的人,其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但是他们如果回国就是前功尽弃,所以只好这么耗着。有人打了个很绝妙的比方:这些人好比是去赌场的投机分子,从来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输的一塌糊涂了(背井离乡放弃国内所有的一切从新开始,对一个人来说是不是赔得很大?),但是又想翻本赚票大的(例如绿卡),可惜却时运不济越输越多,越输越大,但又不甘心前功尽弃就此离去,不翻本誓不罢休。这样一来犹如陷入一个泥潭抽身不得,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而此时美国就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美国处于这种悲惨境地的人可以说不在少数。但是话又说回来,在美国只要肯吃苦还是能赚到钱的,而办绿卡多半是要靠机缘和运气。在美国打拼的通常分为两类人,一是在国内混得不错(甚至有钱有地位的)却跑来受洋罪的,一类是在国内一无所有到这另辟蹊径的。其中第一类人大多是以为来美国或许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就像我刚所才说的:来之前把美国想得很好,一来后先是当头一棒,进而骑虎难下,最后碍于脸面在这苟活下来。通常人们很难理解这种行为,包括我也不能理解,你说在哪混不是混?只要能混得好,重要的是看哪里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哪能创造出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在美国有些人不知为什么开始产生一种荒谬的认识,他们觉得在美国当乞丐都比在国内当大款强,认为能在美国生存就好比头上顶了一道光环而无比得荣耀,至于什么生活质量都一概不管了。他们甚至还常自我安慰说能在美国混下来就是强者,离去的都是弱者,美国就是淘汰弱者的地方,美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而这种理论在我看来荒谬之极,纯属自欺欺人之谈,其实是为了自我安慰那颗包裹着崇洋媚外和脸面虚荣心的失落的心灵,在我看来实属阿Q精神胜利法。而这些人见我此言论通常会大骂我没出息,可是何为出息呢?在美国过那毫无质量可言而又无法施展才华的生活就是有出息么?我真不这么觉得。换言之当年李小龙早期也在美国好莱坞打拼过,但是也只不过是在电视剧《青蜂侠》里扮演个配角,倘若他继续这样混下去,我想也不会出现后来的那个国际功夫巨星,而是一直在二三流的小角色里摸爬滚打。但是就是由于他回到了故乡香港,也就是成为了所谓的“弱者”而被美国淘汰了,才在香港拍电影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明,而后才又被好莱坞邀请以绝对主角的身份拍了部名为《龙争虎斗》的好莱坞大片进而红遍世界。而李小龙之后的成龙也是一样的遭遇,成龙曾在70年代前往好莱坞发展,但是也不过是演些小角色而已,自己的才华也得不到施展,同样也是成为“弱者”被美国所淘汰,回到香港后才成就了自己功夫巨星的地位,而后同样又在名声大噪后被好莱坞邀请当主角拍主流电影。我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说,其实在哪混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哪能成就自己,哪能创造好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里在街头卖艺的有的是国内美院的教授,放着好好的教授不当跑这受洋罪,你说何必呢?他们在这里永远为生计而奔波,充其量也不过是个街头艺人,而在国内说不定能成为个卖画赚钱的职业画家呢。以上说的这都是第一类人,混得不错却来受洋罪,而至于我则属于第二类:在国内一无所有来这另辟蹊径的。说实话,在国内的工薪阶层生活得也挺艰辛的,这种人来美国打拼一番或许能有个好的发展,反正在国内是死水一潭,不如出来另谋出路。至于我在国内大学刚毕业,没开始什么事业,出来打拼一番也未尝不可,反正在国内一无所有,来了也就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但是感觉挺讽刺的是我原本来美国纯属是为了游历见世面,一不为钱二不为上学,但却在短短一年内体验了两种生活,先是为了上学后又为了钱打拼,一个不为钱而来的人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淘金者。我之前说了那么多就是要告诉那些羡慕我的网友:美国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好,这里不是天堂,我目前过得并不是我想要的想追求的生活,我的生活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充实有趣那么丰富多彩,总之在我并不光鲜的外表下都是一把把辛酸泪,而你们也只是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但是反过来说,美国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黑暗,至少在这里只要肯劳动就能获得相应价值的回报,我在这里干一个月可能是国内某些人一年的薪水,而美元的购买力挺强,100美金能干很多事。国内那些昂贵的电器、电脑、专业相机、ipod之类的东西在这买着跟玩一样。例如汽车在国内属于奢侈品,但是在这买辆车开跟国内买辆自行车一样简单廉价,就是开那些贵车名车也不是什么难事。平时经常见到有人开着好车来摆画摊卖艺,工作不体面车到挺体面,让国内的人来看是不是挺荒诞的?但是在这却很正常。可是在国内人的潜意识里通常认为能开上车的人都是有钱人,因为车是身份的象征,可在美国却不是身份的象征,就像自行车一样人人都能买的起,近一百年前就普及大众了。至于在国内被人拿来炫耀的所谓名牌,比如奈克、阿迪达斯什么的,在这也是最普通不过的东西,连乞丐都穿得起。还有在国内被年轻人所追捧的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快餐在这也是档次最低的食品。美国整体社会气息相对比较自由,你可以大放厥词,特立独行,只要不违法没人会管你。在美国只要有钱,这里就是天堂,没钱这里就是地狱,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没钱就是那推磨的鬼,美国是一个比中国还要现实残酷的社会,纽约表现最甚之。
3、有过出国经历对我表示理解的:这类网友多数是有过出国经历的,有的是其子女在国外打拼,通常他们的留言都比较衷肯,说白了就是说得很对路,一看就是在外生活过的,说的话彼此都能心领神会。一般在美国生活久的人在跟国内的人谈论生活的时候,常常有驴唇不对马嘴之感,你说你在美国的艰辛生活他们往往都不信也不理解,依然觉得美国什么都是美好的,而同在美国的华人见面谈论起来就很能彼此理解。例如我跟我的几个同在纽约打拼的同学一起聊天,说什么都能心领神会达成共识,着实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似乎生活就是这样,当一种生活模式你还没有亲身经历的时候,听别人说什么你都是无法真正理解的,除非是有切身体会后才能与其产生共鸣。前两天我和尼克看到了一个关于纽约街头艺人的纪录片,里面采访了几位在纽约小有资历的街头艺人,他们一说起来卖艺生活无不是长嘘短叹,既后悔来美又没脸面回去,跟我之前说得一样:先是崇洋媚外之心作祟后又是虚荣心作祟。但是我们因为同样是街头艺人,所以片子里说得任何东西我们都是能心领神会的,就感觉像是在说自己的故事一样。过去每次我老爸给我打电话都是咳声叹气的,当时我不太理解,现在终于理解了,因为我给国内朋友打电话时也是不由自主地咳声叹气。通常来美国打拼的人都会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在美国身体上的吃苦受累其实都没什么,就是内心的煎熬最痛苦,例如离开家人朋友的伤痛、挥之不去的乡愁、心灵的孤独寂寞、文化的冲击、语言的障碍、身份的落差感、到此一无所有一切从新开始的失落感、处于底层边缘人群的压抑感和因无法融入美国社会而产生的无归属感等各种复杂情绪汇聚掺杂在一起,给人内心以无尽的折磨和煎熬。所有来美国的外乡人没有不承受这种煎熬的,尤其是华人。华人重视家庭重视亲友,重视家乡,强调人要落叶归根,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绝句,所以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长大的中国人都有很重的乡愁,同时也受这种乡愁所折磨。所以后来我经常说我现在终于理解国内的农民工兄弟的心情了,理解他们那种处于社会底层边缘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心情,理解了为什么逢年过节他们会那么渴望回家了。真是人没有经历就无法去理解别人相同的经历,因为我们这些淘金者在美国的处境就相当于国内的农民工,性质基本是一样的,同样都是外来务工,享受不到社会天堂的一面而只能面对其地狱的一面,甚至我们还要面对他们所没有的文化冲击、语言障碍和有家不能回的尴尬处境。但是人总是会慢慢地去适应环境和习惯新的生活,强烈的内心煎熬也会慢慢减弱,但是对于一个人造成的内心伤痛是永世无法磨灭的,同时对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历练也是高强度的(所以在国外生存过的人都比一般人沉稳成熟)。那些在美呆了5年以上的人都对我说他们当初也是这样,慢慢就好了,时间能冲淡一切。我自认是个重感情很念旧的人,难道我几年后也会变得那么麻木不仁毫无感情么?如果有那一天我还是我么?一个抛掉所有感情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敢去细想,想来太可怕。于是我不禁想问:当离乡的痛苦和一个残酷的社会把一个人变得这么麻木不仁的时候,那么出国所做的一切还有意义么?相信我说的这些所有背井离乡的朋友都是能深有体会的,因为这些都是我的切身感受。
4、在国内生活得不错而同情我的:这一类网友在留言中表达的意思通常是说在国内吃香的喝辣的,生活质量很高,何必跑到国外受洋罪,进而很同情我的遭遇。从留言中看的出来这些人在国内混得不错,就像我前面说的,在国内混得不错真没必要过来从新开始,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但是这个所谓的混得不错也得分两方面说,如果是靠自己一手创造出了一番事业,并开始享受自己的成就,这种人说同情我是绝对有资格的。但是如果是一群啃老族这样说我,那就只能说明你们的无耻了。无论如何我现在是自己养活自己,靠自己的劳动吃饭,不管生活多艰辛,就像我说的活得像只狗也好,我也是只自食其力的狗,我活得理直气壮。其实我以前也是个啃老族,参加工作后成为半啃老状态,到美国后的前9个月又成了啃老族。在国内的时候我真是生活得悠然自得,俨然感觉像个少爷,吃住不愁,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在我上班后吃住依然在家,除了交点生活费外工资基本零花,虽说是踏入社会了,但是并没有去真正面对所有的现实问题,只在社会上学到了些为人处事和人情世故,至于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依然是模糊的,我依然不知道我每月会有多少生活开销,依然不知道每月家里的水电费是多少,依然不知道一袋米、一捆菜和一块肉是多少钱,依然不知道何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依然不知道饭是怎么做的、衣服是怎么洗的,依然不知道。。。虽然这种生活很悠哉,虽然我也很心安理得地享受于其中,但是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有种恐慌感,感觉不踏实。我能感觉到为我创造这一切的母亲正在慢慢衰老,而我却始终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在这啃老。当时我的状态属于既享受这种生活又感觉心有不安,我也一直感觉我需要一次历练,不然我会永远是一个孩子而长不成一个男人。所以在我姑姑说给我办留学的时候我感觉到历练我的时机终于来了,我母亲也很希望我能出远门历练一番,好长成为一个男子汉。在我到美国后的头9个月里一直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里,因为我上的大学就坐落在这里。小镇的环境怡人,节奏缓慢,而我们这些当留学生的除了要学会独立生活外,经济上依然是靠着家里供给,说白了还是处于啃老状态。不过在这个阶段里我也是有很大收获的,我学会了如何租房子,如何买菜做饭,如何洗衣服等等,但是经济上不用发愁使得我依然没有真正面对生活,依然生活得很悠然自得,依然不知道生活的压力是什么,依然不知道独立生存是个什么感觉,依然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我过了9个月,我感觉到不是个事,这样过下去毫无意义,更何况我家没有钱继续让我过这种日子。终于,我决定离开小镇前往纽约,终于,我要告别啃老族开始自食其力了。终于,我从一个留学生变为了一个淘金者。有意思的是在去纽约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颇有阅历颇为理解生活的人,可到纽约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过去是多么渺小,而那些所谓阅历和理解又是多么的浅薄可笑。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残酷的社会和现实的生活给了我当头一棒,给我来了个下马威,那一棒把我砸得头晕目眩。从而也我终于开始第一次面对现实生活的所有实质性问题了,开始第一次靠自己来养活,开始第一次接受生存的考验了。果然,自食其力之后我才明白什么是生活,才明白这两个字是多么的沉重,才明白过去母亲是多么的辛苦,才明白过去自己是多么的混账。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不持家不知道柴米贵,不当爹不知道父母恩”,真是人一自立才能体会过去父母的难处。过去常听母亲说谁家孩子过去花家里钱时大手大脚,可一自立马上就知道节俭了,所以说生活真是一个让人如何长大的最好的老师。现在我要靠自己挣钱来吃饭、交房租、买车票等等,一切生活开支都要靠自己。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谋生存,其苦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前期有父亲的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我依然感觉到很无助,这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无助,而只有人在无助时才会明白凡事靠自己是多么得重要了。尽管我现在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些凄惨,但是我却经受了历练,而且这个历练还只是个开始。而仅仅是这个才刚刚开始的历练就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生活,体验到了什么是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让我明白了很多过去不曾明白的东西,这个对我来说实在太有价值了,我已经能强烈地感觉到我在成长和蜕变了。我现在真得很认可那句古话“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说得太精辟了。过去自己贪恋自在的生活,所以总也长不大,现在自在的生活没了,我也就开始长大了。相信在这种历练下生活几年后,我会变为一个我母亲期待已久的一个成熟的男子汉。
&未完待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冠军街头卖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