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追射击射击之星是什么意思思

红旗15防空导弹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红旗15防空导弹
生产的型号为较新式的S-300PMU1,中国可以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S-300的性能接近于新式S-300PMU2.这种国产的改进型S-300PMU1被称为红旗-15。所属国家中国服役时间1992年
研制的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的中高空、中远程系统,俄罗斯称为C-300型,称为SA-10(萨姆-10)。1970年开始研制,先后发展有5种型别。从1992年开始,先后引进了S-300PMU、S-300PMU1型,并开始生产S-300PMU1型,命名为红旗-15号。S-300PMU1型地空系统由指挥中心、目标搜索、制导站、48N6E型导弹及4联装发射车等组成,以营为建制单位,包括12辆发射车、48枚导弹和1个制导站,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48N6E型导弹采用惯性制导+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发射方式为垂直发射,弹长7.8米,弹径0.5米,起飞重量1500公斤,最大射程90千米,射高25米-30千米,最大速度6,采用破片杀伤战斗部,可拦截速度2.7千米/秒、射程15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40千米。
S-300PMU导弹弹长7.825米,弹径.0508米,翼展约1米,弹重1.5吨,射程90千米,射高25米-30千米;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战斗部装药130千克。导弹最大机动过载21g,飞行速度6马赫。
S-300的雷达共有16个波束,能同时发现多批目标,并精确跟踪6个目标,并同时将1-2枚导弹射向这6个目标。
S-300的导弹发射车为载重量36吨的543越野车。每辆车配备4枚待发导弹,整个导弹连共有48枚导弹。
S-300的基本型S-300P(SA-10A)于1980年投入部队使用。主要作战装备包括5B55K导弹、制导雷达和发射设备。系统的所有装备都装在半拖车上,用系列卡车牵引。
5B55K导弹采用单级推进,无线电指令制导,弹长7米,弹体直径0.45米,最大射程为55千米。S-300P实施密集部署,用于保卫重要目标,如政治经济中心和空军基地等。据报道1986年就已建立了近100个发射阵地,其中周围就有40个。1.S-300PMU是一种全天候多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用于对付现代作战飞机和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杀伤空域大,高界达27千米,低界只有25米,近界5千米,远界75千米,对慢速目标可达90千米;而美国的爱国者高界为24千米,低界300米,远界80千米。S-300PMU使用一部多功能照射制导雷达可同时制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优于爱国者同时射击3个目标的能力。
2.系统反应迅速、机动性好。系统的反应时间为15~20秒。系统的主要设备均为车载自行式,自带电源,作战装备由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的时间为5分钟,而爱国者为30分钟。
3.低空、超低空性能好。系统的设计强调对付美国的巡航导弹,采用多项技术,如装备低空补盲雷达,照射制导雷达天线和低空补盲雷达的天线,可以安装在高塔上,能对付25米高的低空来袭目标。
4.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能抗消极干扰、掩护干扰和自卫干扰,使系统能在现代电磁环境中作战。
5.系统能对付巡航导弹,但不能对付战术弹道导弹;而爱国者经过两次改进,具有了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在这方面优于S-300PMU。
6.S-300PMU系统元器件的集成化和计算机水平都不如美国的爱国者。反过来说,俄罗斯在元器件集成化不高、计算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能制造出世界上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也可看出俄罗斯在地空导弹的设计上是有独到之处的。1.从总体上看S-300是世界上一种先进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经过多次改进,形成了家族,性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性能已超过了美国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但是整个系统还是比较庞大、笨重,就其计算机技术和元器件的集成化程度等方面也不那么先进,落在美国的后面。但俄罗斯()能在这种技术条件下设计、研制出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说明其研制地空导弹系统的综合能力之高,也是值得我们这些技术不十分发达的国家借鉴的。
2.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裁军、削减国防经费已成为一种现实。地空导弹的研制和采购费像其他武器装备一样在不断上涨,就连美国都到了承受不了的程度,在世界上寻找伙伴共同分担经费,发展新型地空导弹。另一方面,一种新型地空导弹的研制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当其研制成功后,有些性能已适应不了发展变化了的空中威胁,对武器系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技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又有了许多新的成果,为地空导弹的发展,特别是改进提供了技术基础。S-30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就证明了根据作战需求适时改进系统是一种花费少,效益高,“短、平、快”发展地空导弹的有效途径。
3.俄罗斯(含前苏联)发展S-300地空导弹的路子是,首先推出基本型,发现其地面机动性和杀伤空域适应不了现代战争的需要后,则进行第一次改进,研制出了车载自行式S-300PMU系统,提高了地面机动能力,射程增大到75千米。随着战术弹道导弹的发展和在实战中的使用,在S-300PMU的基础上又研制出S-300PMU1,扩大了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杀伤范围,对战术弹道导弹的射程达40千米。为了对付战区弹道导弹和空中预警机及电子干扰飞机,最近又推出了S-300PMU2系统,对空气动力目标的射程增大到200千米,并能引爆战术弹道导弹弹头。S-300地空导弹的发展和改进过程,代表了应用新技术成果改进现役兵器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途径,也充分说明空中威胁的发展变化牵引着地空导弹的发展。从事地空导弹发展论证和作战使用的人员必须时刻关注空袭兵器的发展,研究其动向,采用有效手段与之对抗。S-300P虽是一种新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但与最初的要求相距甚远,与的爱国者系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武器系统不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只能一次射击一个目标;
——系统装备都放在拖车上,地面机动性差,适应不了现代战争高机动性的要求;
——导弹的射程有限,只有55千米;
——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抗电子干扰的能力较差.
S-300PMU是世界上先进的现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之一,其性能和美国的爱国者相当。——系统采用改型导弹48H6,增加了发动机装药,增大了射程,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拦截距离扩大到150千米,最小拦截高度降低到10米;战斗部增加到143千克(爱国者的战斗部只有70千克),提高了单枚破片质量。
——实现了对战术弹道导弹的拦截,其拦截距离达40千米,超过了海湾战争使用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
——改进了照射制导雷达,增大了威力,提高了发现和跟踪目标的能力。
——扫描扇区的显著增大,提高了系统自主作战能力。
——利用联机训练设备,扩大了战勤训练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对付巡航导弹、战术及战区弹道导弹、预警机和电子干扰飞机,在S-300PMU1的基础上,最近又推出了称之为宠儿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从外观上看它与其前身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对系统的各部分都进行了改进。与S-300PMU1相比较,其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能保证引爆来袭导弹的弹头,提高了杀伤弹道式目标的效率;
——提高了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杀伤效能,能射击超低空和在复杂战术及干扰环境下飞行的目标;
——扩大了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杀伤区,包括尾追射击,增大到200千米;
——提高了指挥控制系统对弹道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同时保留了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搜索扇区;
——采用了新一代自主式搜索,提高了火力单元独立作战能力;
武器系统使用了新的导弹(48H6E2),它也可以使用S-300PMU1系统的48H6E导弹。
据称,S-300PMU2是当今世界上能力最强和效能最高的武器系统。在1995年射击飞毛腿导弹的试验中,导弹的战斗部引爆了飞毛腿的弹头。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萨沙'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宁夏战役失败,红军的前景就非常危急了。在当时从军事战略的角度上来说,红军已经处于绝境。在一年内,红军东进山西,南下四川,西进青海,北上宁夏全部失败。现有的8万红军被滚滚的黄河分割开,留在陕北苏区的仅有5万多人,其中仅有中央红军2万多人还有较为顽强的战斗力。苏区四面国军各派系部队不下60万之众,其中蜂拥而来的中央军部队逐步达到近30万,红军的生存已经遭遇极大的危机。此时的蒋介石也清楚的意识到这点,他向部下宣布:目前已经到剿匪的最后10分钟,二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彻底消灭红军。这边毛泽东也对局势心知肚明,11月中共中央高层制订了《作战新计划》,准备首先消灭尾追的中央军一部,然后带领红军放弃陕北苏区,转军中国华北和华中,继续进行长征。总之,情势已经恶化到极点,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红军的艰难处境
宁夏战役失败,就意味着红军失去了最需要的苏联援助,没有苏联的援助,又要被迫放弃最后的陕北苏区,红军就体验到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心态。石达开率领20万太平天国的精兵离开南京转战四方。虽然这些太平天国战士骁勇善战,但无奈打一个少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激烈的作战中,受伤甚至生病就等于死亡。最终20万大军转战到四川大渡河边后仅剩数千人,不幸全军覆没,石达开等人也被凌迟处死(石达开是唯一一个被凌迟处死但是没有叫过一声的人)。任何一支强大的部队,在四面都是重兵的,无时无刻不需要战斗的情况下,最终必然会被拖垮拖死。蒋介石曾经说过:中国自古从没有流寇成大事者!
此时的红军经过一年艰苦的长征,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时的近10万大军,到陕北苏区的时候仅仅剩下7000多人。刚到苏区的时候,红军士兵们个个疲惫不堪,从毛泽东以下个个瘦得不成样子,所有稍重一点的武器丢的精光,连一把步枪只剩二三发子弹。还好陕北苏区领导者刘志丹是他们的救星,他创建的陕北苏区虽然贫穷荒凉,但也足以让红军得以落脚,并且恢复了大部分元气。
中央红军在陕北苏区休整了快一年,通过战斗的胜利和张学良的援助,很快恢复了实力,兵力也从7000多人发展到2万多人(收编了刘志丹和徐海东的1万多部队),还有数千民兵武装。
随后中央红军在直罗镇大败东北军牛元峰师,迫使张学良停止对红军的进攻,转而和红军合作。至于杨虎城为了保存实力,他的十七路军一向和红军保持距离。
此时的中央军先是在全力打击南下四川的张国焘部,把其主力部队歼灭了一半。稍后中央军又进入山西击破了中央红军的东征,后来全部南下对付叛变的两广,没有一时一刻的停歇,尚且没有精力围剿陕北苏区的红军,所以红军在军事上的威胁暂时没有了。
在1936年10月,张国焘徐向前的红四方面军4万人和贺龙肖克的红二方面军1万人经过自己的长征,北上到甘东和中央红军会和。
三大红军主力回合以后,兵力增加到近8万人,但红四方面局和红二方面军都刚刚经过一年多的长征,战士疲惫到了极点,战斗力大为削弱。其中红二方面军由于实力较弱,只得避开国军主力行军,被迫走地形险恶的边缘地区,前后翻越的有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海子山,马巴亚山,麦拉山,德格雀儿山等十几座雪山。这对于一支非专业山地作战部队来说,根本是无法想象,也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奇迹。而红二方面军在过草地时由于缺粮和天气恶劣,先后牺牲了3000人。红四方面军的遭遇也不比红二方面军好,他们除了在四川西部大败于川军损失惨重以外,在长征中由于连续北上和南下,先后三次走过可怕的大草地,也翻越了十几座雪山,其中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损失的官兵也相当可观。
到了甘东会师的时候,红二四方面军战斗力已经较为低落,被中央军接连击败。中央军25师师长关麟征说:红军已经成为三等战斗力的部队。
稍后的通渭会战中,中央军高速突进,一路打垮红军的拦截和伏击,占领甘东大块土地,还控制了靖远渡口,俘虏没来得及渡河的数百名红军战士。靖远渡口被占领,就把黄河两岸的红军一分为二,同时也彻底粉碎了红军的宁夏战役,红军获得苏联持续援助得以复兴的计划成为泡影。
红军在宁夏战役失败以后,由于关麟征等部进攻犀利,红军害怕兵力遭受严重损失,被迫放弃甘东几个县东撤。中央红军红军主力部队1.5万主力会合红二四方面军3万主力,回到原陕北苏区。此时情况更为恶劣,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
首先军事上,中央红军由于之前准备宁夏战役几乎倾巢而出,陕北苏区仅有数千正规军配合地方民兵赤卫队驻守,在国军中央军和地方军阀不下10万大军的压迫下,已经失去了大片土地。从北到南,延安,瓦窑堡到靖边一线都为国军控制,红军真正控制的仅有保安一座县城,全县人口仅有1万多人。由于国军在陕北采用碉堡战术,步步推进,陕北苏区面积已经大大减少,完全失去了回旋运动战的余地。
此时还在甘东的红军主力全部被压迫在定边,盐池以南,豫旺堡以东,曲子镇以北的狭小区域内,好在这一点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中央军无法迅速推进,红军暂时摆脱了追击危险。
但实事求是来说,陕北苏区此时已经小到不能再小,从军事上来说已经不再适合大军作战。所以毛泽东清醒的认为必须放弃陕北苏区,也是非常务实的。
话虽如此,中央军胡宗南部仍然紧跟其后,离红军不过数日的距离,如论如何,必须首先将其的推进阻挡住。
-------------------再强的军队也经不起长期作战的消耗。陕北苏区的红军普遍已经非常疲惫,从长征到现在,足足一年多时间时时刻刻都在打仗,不打仗的日子比现在的节假日还要少。
其次说说经济上,陕北苏区的经济贫穷之前已经说了很多遍。现在苏区大大缩小以后,经济根本等于是完全崩溃。早在中央红军只有3万人独自在陕北的时候,经济上已经极为艰难,当时整个苏区的老主人--红十五军团居然只有7000银元的存款。红军由于实在无法维持政府和军队的正常运转,前后向张学良借款部下60元银元的巨款。而目前红军数量增加了一倍,苏区却至少缩小了一半,经济问题更为尖锐。
11月的陕北甘东已经极为寒冷,气温到了零下,但红军仍然有四万多士兵没有棉衣,也没有棉鞋。红军战士穿着草鞋和单衣,在冰天雪地里作战,出现大量冻死和冻伤。中共这边实在没有办法,他们深知张学良自己也不宽裕(张学良的经费全部靠蒋介石的中央政府拨款,经常被拖欠),只得向苏联求援。苏联领袖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的负责人)紧急准备了大约200万卢布的援助款,并在10月18日电告中共已经准备好款项。
此时红军已经等不下去了,不但棉衣棉鞋还有很多没有着落,苏区储存的少量粮食弹药和药品也都快用光了
但当时苏区四面都被经济封锁,这么大一笔款项直接汇到苏区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先汇到上海,然后由中共党员携带现款回西安等地的购买需要物资。11月12日,苏联电告中共,我们已经准备了55万美元,但一次性汇款到上海难度较大,准备第一笔首先提供15万美元,大约在11月底从上海宋庆龄处转到你们手中。当时银行业还是比较落后,上海的大银行又都是欧洲列强控制,苏联作为共产主义国家想将如此大额汇款汇到上海确实很不容易,直到12月上旬第一笔汇款才送到上海。当时红军已经困窘之极,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普通战士连成年的小米饭也只能一天吃一顿。
毛泽东周恩来着急的发电给苏联追问:你们答应十一月底在上海交款,究竟交了没有?第一次交了多少钱?是否交给了孙夫人?我们已经派人于15日由西安飞到上海取款,绝不可以落空,八九万人靠此吃饭!
第二笔则是在1937年2月才送到,当时西安事变已经接近结束。几十万美元想维持一直6万规模的军队和数千非战斗人员是不可能的。
于是,毛泽东只能被迫厚着脸皮继续跟张学良借钱。此时张学良已经被蒋介石逼迫的日夜不得安宁,而且自己的经济也非常紧张。但少帅毕竟还是讲义气的,当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叶剑英向他提出借款30万银元的要求时(叶剑英于10月赶赴西安做中共代表,因为之前的代表刘鼎毕竟不是中共核心高层人员,和当过红军总参谋长的叶剑英有着很大的差距),张学良一口答应。但张学良表示东北军的经济也很艰难,只能先提供5万银元,再提供1万套棉衣和5000双棉鞋。
10月张学良把5万元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和银元汇率是1:1)和棉衣棉鞋分批送到陕北苏区。
11月5日,叶剑英根据中共命令回陕北时,张学良又赠给中共10万银元,让叶带回苏区。对张学良的慷慨,深知东北军困窘的叶剑英相当感激:少帅,你真是雪中送炭啊。当叶剑英携款赶到保安城外时,前来接应的中央财政部部长林伯渠已经冒雪等候多时。叶剑英见到林伯渠笑着说:“林老啊,你不是来接我的,你是来接这许多光洋的!”林伯渠听了哈哈大笑,大家心照不宣。
虽然各方面都拼命给与援助,但仍然不能缓解苏区的经济问题,根据当时红军的情况,每个月至少要100多万卢布才能保证生存,靠每月几万块银元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保障,红军仍然几乎活不下去。
最后,政治上红军也陷入了绝对的被动。中共和国府的谈判陷入僵局,开始中共一直想保持苏维埃政权和地盘,国府也表示可以商量。但宁夏战役失败以后,情况急转直下,国府谈判代表陈果夫说红军只能保有3000人规模,师长以上军官一律出国,这就等于无条件投降了。
这种条件中共是根本无发接受的!
苏联这边虽然提供的援助路线失败,但苏联再三向中共表明中日大决战在即(1936年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加上之前已经加入的意大利,轴心国阵容已经成立。而希特勒一再表示苏联是犹太人控制的共产主义集团,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共产党,都是纳粹必须消灭的。德国和日本如果从两面夹击苏联,苏联想不败都非常困难),希望蒋介石领导的中国能够全力和日本作战,稳定苏联东部边境,所以不允许红军再和国府内战。如果红军继续内战,恐怕也会失去苏联的全力支持,处境更为艰难。国内军阀这边,张杨虽然都表示和红军联合成立政府割据,但宁夏战役失败以后,连张杨都表示动摇。至于其他军阀是否支持中共,都在于中共是否有实力和国府对抗,如果没有这个实力,军阀是绝对不会站在红军一方。
毛泽东周恩来认为,目前红军已经陷入绝境,只能放弃苏区再次长征出去。
11月8日毛泽东正式决定放弃宁夏战役,准备长征,这个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为解决红军给养等物资问题,红军夺取原先陕北苏区被国军占有的地域。第二步以一两年为期限,再度挥师东征,转战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再经过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最后转战回西北。第三步则是已经西渡黄河的徐向前陈昌浩的2万多人组成西路军,以一年为期限,在青海创建根据地,打通新疆,接受援助。
至于这种战略,毛周甚至张学良杨虎城都看出其中的危险!首先第一步占领陕北苏区沦陷区域,就必须跟中央军,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交手,这里且不谈如何打垮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光是杨虎城十七路军控制的大片陕北苏区区域又该如何处理?杨虎城此时也被蒋介石逼迫,不可能放弃现有地盘。一旦放弃这些地域,杨虎城和部下必遭蒋介石以此为借口进行严惩,后果可想而知。而红军不占领这些区域又不行,这样和杨虎城的冲突在所难免,一旦双方发生战斗,很容易失去杨虎城这个盟友。
第二步的危险之前老萨也说了,以红军5,6万人想在这些50,60万中央军控制的核心省份想立足,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抗战中日军集中一百多万大军,鏖战八年也没有完全攻陷山西,河南,湖南,湖北等省,何谈红军这几万部队。此举危险有多大?可想而知!况且就算红军能够转战成功,等1,2年回到西北的时候,陕西甘肃的张学良杨虎城肯定已经被老蒋解决,山西绥远的阎锡山傅作义也被老蒋大为削弱,红军面对的情况只有比现在艰难十倍。
现在尚且不能在西北立足,到那个时候又凭借什么能站住脚?
第三步就更不用说了,首先在战斗力极为强大的青海马步芳控制的省份想建立个根据地基本没有可能,其次就算能够建立根据地或者到达新疆,地处青海的这个小小根据地和仅有2万人的红军对中国绝不可能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就是西路军毕竟只是一支偏旅,他的成功和失败对目前中国革命和中共存亡来说,是无足轻重的。
所以综上所述,按照这三步来操作,红军恐怕真的要想蒋介石说的那样:1937年中旬之前全部消灭红军和中共,收编红军人员不可以超过3000人。
当时蒋介石的军师杨永泰也说,民国腹地同陕北不同,是没有红军生存的任何土壤,如果红军进入这些区域,必遭歼灭。
形势逼人,只能针对现实来部署。这些计划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最实际的了。11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终肯定了这一新的作战计划。毛泽东也诚恳的说: 现在红军的地方越来越小,几万人挤在这里,粮食、被服、兵源都无法解决,因此暂时脱离苏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计划是计划,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甚至张学良都认为,目前一定要打一仗,对手是紧随红军追击的胡宗南中央军第一军。如果不能暂时阻止胡宗南部尾追红军的步伐,红军怕是站都站不住脚,之后的计划根本也就谈不上。
中共中央于11月8日提出的《作战新计划》已明确表示:“胡、毛、王、关各部北进,我宁夏计划暂时已无执行之可能”,故红军除准备在11月关桥堡至金积、灵武之间争取消灭中央军一部。
------------胡宗南和蒋介石。胡宗南一生都很受蒋介石的器重,甚至蒋介石曾考虑把干女儿孔二小姐嫁给他。
狠打胡宗南
这个提议其实早在宁夏战役时期就已经多次提起过,但当时中央军各部进军神速,红军各部战斗力又非常虚弱,曾经集中近万主力伏击过关麟征25师一个旅,但由于中央军火力顽强,这一带有都是小土山,没有什么险要地形可以利用,红军几小时内没有能吃掉该旅。而关麟征和副师长杜聿明已经考虑到有可能遭遇红军伏击,所以另一个旅和被伏击的旅只相距不到半天时间。此时后面部队上来解围,红军只得放弃围歼撤退走。
毛泽东本来准备围歼中央军1,2个师,但由于多次失败,将目标改为围歼1,2个团,就是这样也是很艰难。
但随着红军退守甘东环县一带,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从地形地物上来说,此处极为适合伏击作战。彭德怀报告:豫旺县豫旺堡以东山城堡、环县、毛居井地域人烟稀少,土塞亦多,地图与实地区多不符,极有利于我军作战。我们应在上述区域威胁该敌二、三个师。
在这种地域伏击战,正是红军最擅长的。早在五次围剿期间,红军利用这种战术打赢了无数次,颇有一次歼灭国军一个整师的。
从国军配合方面,也是极为适合的。宁夏战役期间之所以没有能否成功伏击中央军,关键在于突前的均为中央军各部。在通渭会宁附近不大的区域里面,中央军的三个军又一个师紧密配合,互相相距不超过一日距离,红军想要在几小时内全歼国军整旅整师是极为困难的。而此次作战,为中央军和东北军配合作战,指挥东北军作为的为王以哲军长。王以哲和黄显声都是最为支持和中共合作的将领,当时甚至秘密加入了中共,只要王以哲能够配合,必然造成胡宗南部孤军深入,以红军数万主力打掉胡宗南几千人的一个旅还是很有把握的。
进入环县等地带,国军自身也遭遇很多问题,不但兵力减少了三分之二,战斗力也有所削弱。此时中央军追击中央红军的部队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为了对付黄河西岸的徐向前陈昌浩得西路军对兰州的威胁,中央军三个军又一个师的绝大部分主力被迫脱离了追击部队,如关麟征25师,王均第3军等部都留在靖远中卫等渡口等地防止西路军回渡,毛炳文的37军则西渡黄河追击西路军去了,只有中央军第一军继续追击红军。
第一军总兵力也不过3万多人,数量上相对6万红军并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兵力不足,蒋介石严令东北军王以哲率领67军和东北骑兵军立即支持。
除了以上几点外,环县这些地域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又地广人稀,少数居民见到打仗都逃走光了。中央军自己的粮食饮水都无法得到,士兵往往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两天喝一点点水,非常疲惫。其中最主要的是缺水,甘东地区水比油还要贵,山沟里的水又苦又涩不能饮用,当地老百姓靠窖雨水过活。一窖雨水喝不了几个人,中央军几万人是无法靠这些生存下去的。彭德怀认为环县山城堡几十里附近都没有什么饮用水,只有山城堡附近有一处泉水可以供大军引用。中央军如果在环县一带作战,必然全力夺取山城堡,可以在此处进行伏击。
胡宗南这边由于之前作战都很顺利,一路击败红军,也起了轻敌的意思。
而中央军第一军也是中央的绝对主力部队,1924年国民政府为建立第一支武装部队,就是第一军的原型。该军以黄埔军校教官和军校第1期学员为基干编组军校教导第1团,是中央军最初的雏形,也是骨干中的骨干。
他们的装备也相当精良,有着大量的轻重机枪,还有不少迫击炮。
由于胡宗南第一军的49师曾经在一年前的包座战役被红军伏击,一个师被歼灭了大半,胡对红军素有戒心。通渭会战期间,胡宗南始终畏惧红军,他的一个军不敢过分紧追。但关麟征和杜聿明的25师却一路狂追,甚至孤军深入。后来国军最著名的将领杜聿明认为红军此时正在准备渡河,兵力分散,此处又是红军刚刚占领的地盘,地形地貌他们也不熟悉,不怕遭遇红军伏击。
25师一路紧追,连接击溃红军阻击,首先占领了靖远渡口,随后占领了中卫渡口,抢了个头功。蒋介石随后亲自发电报嘉奖关麟征和杜聿明,并且奖励给25师4万元奖金。其中蒋介石赞扬他们为树勋边疆,名垂丹史,这样其他各部羡慕不已。
整个宁夏战役中,以胡宗南第一军的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是绝对的主力。此战却处处落后杜聿明一个师之后,实在是丢尽了面子,此时他自然急于挽回颜面,准备赶快打几个胜仗,下令所部立即追击。
但杜聿明的部署却正好跟他相反。通渭会战结束以后,杜聿明的25师却没有在于紧紧追击红军,而是在靖远和中卫一带休整,等待后续部队。杜聿明对关麟征说:我们这里都是红军新占领的地区,但再追过去就是红军的老苏区了。红军为了保住最后的地盘,一定全力伏击我们。现在我们兵力不足,25师只有一个师1万人,怎么能和5,6万红军对抗。
胡宗南也是黄埔一期生,打了这么多年仗,这个道理他也是应该懂。
本来他的部队只有这点人,是不应该如此尾随紧追的。但胡宗南认为红军战斗力大为削弱,又刚刚战败,不可能再玩出什么花样。胡宗南第一军有约3万人,加上东北军王以哲的两个军不下6,7万人的配合,两军的兵力火力都有绝对优势,不怕红军的伏击。
胡宗南当时召集连长以上军官训话,将他对红军的错误估计告诉部属,说:“共军由南到北,已是精疲力竭,弹尽粮缺,而且人员损失大半,已成惊弓之鸟,没大力量了。乘此他们跑得不远的机会,只要我们一刻不放松地穷追,一定把当面这股共军消灭在黄河东南地区。”
在胡宗南部占领同心城后,立即分兵向豫旺堡一线红军追击。胡宗南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企图沿甘、宁交界地区向东疾进,直插定边、盐池,威逼陕北红军根据地中心--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的保安,并与在陕北的李仙州、高双成等部配合,夹击歼灭红军。
----------------山城堡这一带地形极为复杂,很适合伏击战。
17日,胡宗南调整部署,分三路突进。
左路第1师第1旅李正先部由惠安堡东进;
中路第1师第2旅詹忠言部向萌城、甜水堡推进;
右路第78师丁德隆部由田家原向山城堡前进;
第43师周祥初部、第97师孔令恂部为第二梯队进至豫旺县城及附近地区。
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在蒋介石的再三催促下率四个步兵师,三个骑兵师分别向李旺堡、豫旺堡推进。
胡宗南看来中央军和东北军总兵力也有7,8万人,火力装备又有绝对优势,打红军5万败军还是很有把握的。
其实当时王以哲已经和红军合作,其实就等于胡宗南一个军3万人对抗红军5万大军。更惨的胡宗南居然把本来就少得兵力分散使用,相等于一个旅几千人对付红军数万人,完全等于送货上门,被红军消灭。
胡宗南一向志大才疏,有抢功心切,此时哪顾得了这些。
追击战很不顺利,刚刚开战,第一师第一旅李正先部的第二团团长,黄埔三期生杨定南被红军狙击手的冷枪打死。当时杨定南团还没有遭遇红军,他带着两个卫兵在一个高地用望远镜看地形。突然从侧面打了两枪,杨定南当场倒地阵亡。另外两个卫兵四面搜索,却连狙击手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按照中国传统就是刚开战就莫名其妙折了一员大将,是很不吉利的。
其他各部也不顺利!
中路詹忠言第2旅第3团刘超寰部,首先遭遇红军原红四方面军第4军和第31军伏击。红军伏击部队一顿火力急袭,团长刘超寰立即中弹,腿部被打成重伤,部下官兵也伤亡了数百人。双方激战,第一军毕竟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刘超寰团长受伤以后,立即由中校团副陈鞠旅代替团长指挥。由于当时被红军打成几段,无法言语沟通,陈鞠旅精明的用旗语对各营进行联络。该团有大量轻重机枪,每营有四挺重机枪,他们集中火力对红军进行反击。
而红军选择的伏击阵地也有问题,不是山头,也不是高地,而是两条深沟。这两条深沟适合隐蔽,但对于伏击上起不到什么地形优势,顶多当做战壕使用。本来红军准备一顿火力急袭,打乱了中央军就立即冲锋。但急袭没有打乱该团,就没法立即冲锋。这边陈鞠旅不但指挥该团士兵以火力优势猛烈反击,同时命令士兵全部上刺刀,准备肉搏。陈还对部下说:我们第一师不能俘虏,红军最恨第一师,被俘了就要活埋。
这些话还是很有用的,该团士兵不敢投降,拼死反击。双方激烈肉搏,此时后方的第四团李友梅部也打破红军阻击冲了上来。大家混战到黄昏,红军见中央军兵力越来越多,只得赶忙后撤走。
该战中央军损失了600多人,红军损失也差不多。但此战让胡宗南认为,红军集中主力两个军1万人都没有消灭他的两个主力团4000多人,战斗力完全不堪一击,更加增添了骄横的情绪。
此时蒋介石又来推波助澜,在11月18日的来电命令胡宗南,催促他率部速向定边、靖边剿匪。因为目前苏区东南西三面都已经被国军坚固防御阵地包围的死死。如果胡宗南占领定远,靖边一线,完全封锁苏区的北面,红军四面就都被围死,想不被消灭都是很困难的。
同时占领了定远,靖边一线,也就打通了和陕西国军的联络,胡宗南部队的给养可以完全解决。
此时胡宗南雄心万丈,他认为此时红军已经不堪一击,成为鱼腩部队,他就算大胜了也是胜之不武。胡宗南随即命令各部加紧进攻!
山城堡的伏击&
此时,彭德怀判断形势,同时通过张学良送过来的情报分析,得知胡宗南的右路丁德隆78师已经孤军突出,决定集中主力,围歼该师一,两个旅。
为什么彭德怀这么有信心,因为彭已经和同胡宗南一同前进的东北军王以哲的67军达成了协议。
由于蒋介石知道张学良可能和红军勾结,所以直接跳过张学良控制西北剿匪司令部,直接下手令给各军军长,通过飞机空投到东北军前线部队中。
这种命令几乎每天都下,限定于某时到达某地。
以前王以哲他们不予进攻的借口无非是补给不足,红军抵抗或者天气地形原因。
现在中央军和东北军一同进军,现在红军抵抗和天气地形原因就不存在了,道理很简单,中央军能行军,东北军自然也可以。
至于补给方面,自从蒋介石10月赴陕西督战以来,全国的补给物资和武器装备源源不断运送来,补给不足的借口也显然不存在了。
所以,王以哲在蒋介石严令下和中央军飞机的监视下,只能命令东北军和中央军一同行军,几乎是齐头并进。
但张学良清楚的意识到,必须在环县一带帮助红军打赢胡宗南。因为如果红军在陕北苏区站不住脚,就只能突围离开陕西。东北军就彻底失去了红军这个盟友,获得苏联的援助也就无从谈起,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但王以哲表示,如果想帮助红军,就只能违抗蒋介石的命令。此举是极为危险的,很可能遭受蒋介石的严惩,甚至丢掉自己的性命。
王以哲还表示戴笠手下的众多军统特务在东北军潜伏,如果抗命恐怕瞒不过蒋介石的耳目,想找借口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张学良在权衡得失以后,命令王以哲必须冒险支持红军,宁可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如果红军垮了,东北军也就等于完蛋了,这才是最大的危险。
王以哲表示会全力配合红军,除了将战役所有计划提供给红军以外,还准备违抗蒋介石命令停止行军,导致胡宗南孤军深入被歼灭。
11月17日,王以哲电告彭德怀称:现东北军又奉令向山城堡、环县一带前进,并限20日前完成任务,若有违误即革职拿办。为配合友方,东北军决于16日进至豫旺堡,然后缓至19日再出发前往山城堡。考虑到胡部一向不按指定路线前进,必紧随红军身后急进,应有作战可能。
但王仍顾虑红军不是胡的对手,因而再三叮嘱:“为保存抗日力量,亦似不必作无谓牺牲”。
-----------------------第一军虽然是中央军的主力,但是无论人员和装备比起五大主力,还是差了不少。
这边王以哲向蒋介石报告已经下命令,让各部行军,但其实东北军4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全部以蜗牛般的速度走了3天之久。
而胡宗南这边则傻乎乎的按照原计划进军,最终导致他的两个师以绝对劣势兵力突入红军重兵集结地。
稍后蒋介石从空军得知东北军行军极为迟缓,勃然大怒,他一再命令王以哲立即加速进军。但王以哲已经命令各师师长关闭电台,随即王以联络不上为借口,不下达进军命令。到后来王以哲因为实在无法找借口,干脆自己也关闭了电台,不再理会蒋介石。
此时,最突前的就是胡宗南第78师的232旅(该师有2个旅,每个旅2个团,1个团有2000人)。他们一个旅约5000人的部队进入了不下3,4万红军埋伏圈。
11月20日第78师先头部队第232旅廖昂的晏俭第464团先行进入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镇山城堡,发现这一带“居民逃避,十室九空,给养柴草,无处购买,而地区辽阔,人烟稀少,道路困难,后方兵站又不能追送,前方部队时虞断炊,实以严重问题也。”
此时山城堡附近大雪纷飞,天气严寒,中央军士兵没有生火的柴草,没有粮食,连饮用水都没有,战斗力大大减弱。
廖昂认为最严重的就是饮水问题,目前大军喝不上水,人走不动路,马驮不动东西,几乎要垮了。廖昂通过当地老百姓了解得知只有山城堡有一处大泉水,可以供数千人饮用,所以决定在山城堡宿营。
稍后,11月21日,第78师的后续部队第234旅李用章的1个团也开入山城堡。
此举正中彭德怀下策,红军的网早已经撒开了。
19日,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作出集中优势兵力求歼孤立深入之右路第78师的部署:
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在山城堡以南待机;
第15军团一部诱其东进,主力隐蔽于山城堡以东及东北山地;
红四方面军第4军主力于山城堡东南地区,第31军于山城堡以北地区隐蔽待机;
红28军在红井子一带牵制国民党军左路第1师第1旅;
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一方面军第81师等部在洪德城、环县以西地区做做样子,迟滞第东北军67军和骑兵军;
以红二方面军主力集结于洪德城以北之水头堡地区策应各部作战,作为总预备队。
可以说,红军为了此战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兵力,真是破釜沉舟,倾其所有了。
形势虽然险恶,但军长胡宗南居然一无所知,丝毫没有防备。还好他的部下不像他这么糊涂,78师师长丁德隆毕竟是黄埔一期生,还是有点头脑的。丁德隆认为自己奉命孤军深入,以一个师1万人突入红军的老苏区,有一定的危险。
在占领山城堡附近以后,丁德隆随即下令廖昂旅立即修筑工事,并且利用现有窑洞修筑防御工事,防备红军可能的突袭。
廖昂旅长是黄埔二期生,打了10多年仗,从排长一步步爬到少将旅长的位子,也算久经战阵。廖昂旅长在修筑好工事以后仍然感觉心神不宁,随即派出两个连沿山城堡至洪德城大道向南侦察。
果然,这两个连在八里铺以南就立即遭红1军团一部突袭,大部被歼,一部慌忙逃回山城堡。
廖昂旅长 得知这个情报大惊,正准备再派部队去侦察。此时中央军空军部队突然飞到山城堡上空,投下一个标有紧急的通讯桶(当时国军电报全部被红军窃听破译,重要情报不敢通过电报来通讯)。
廖昂的副官拆开通讯桶发现一份紧急情报,中央军空军侦察机已经发现红军大批部队正从东、南、北三面向山城堡运动接近,有包围山城堡的态势,具体人数不明。
廖昂非常震惊,赶忙召集参谋长和几个团长紧急研究。廖昂认为山城堡地形对于防守一方极为不利,完全是瓮中之鳖,他认为应该让全旅后撤至曹家阳台山地固守。
但第464团团长晏俭坚决表示反对,晏俭是黄埔四期生,是胡宗南的爱将,深受胡的器重。晏俭认为不应该撤退,因为山城堡四周地形恶劣,如果撤退中途被红军伏击,只有败得更惨,等于自我毁灭。还不如以山城堡修筑好的工事进行防御,同时向附近的友军和空军求援。晏俭认为己方有火力优势,又有不少相对坚固的土木工事,还是能守得住一段时间的。
廖昂旅长这个人的缺点是不太果断,本来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此时听了晏俭团长的建议就开始动摇。
这边还在犹豫不定,失去了突围的最好时间,那边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在下午2点发动总攻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红军对是不是打山城堡也有所犹豫。因为他们也知道中央军修筑了防御工事。
--------------中央军有一些重机枪,这些装备在当时是很稀少的。
当时负责主攻的红一军团一些指挥官就认为不应该再强攻,他们对军团政委聂荣臻说:“敌人已经把野战工事搞好了,打还是不打?”
政委聂荣臻和军团长左权商量了一下,说:“部队都已经展开了,怎么还考虑打不打呢?好打也要打,不好打也要打。至于说到敌人抢修了一些野战工事,这是部队野战时驻下后的常规。没有听说一个部队驻在一个地方不构筑工事而能安心睡觉的,这种野战工事都比较简单。”
在第一线的红一军团军官在观察中央军工事以后,也觉得很难打,打的话就是强攻,不是红军擅长的。他们从前沿打电话向聂荣臻报告,也说不能打。
左权,聂荣臻对着话筒说:“部队都展开了,你还讲不能打,怎么不能打?我们单独打,把西征、东征扩大的部队作为代价,来打这个战役。”接着左权,聂荣臻打电话给总指挥彭德怀说明他们的犹豫,彭德怀是个天生的斗士,他直截了当的回答:这些不要考虑,立即发动进攻!
红军以红15军团和红1军团2师不下1万多兵力攻击山城堡西北的哨马营。如果哨马营失守,232旅的后退道路就被切断。
两军激烈交战,232旅全旅不过5000人,守哨马营的不过2000多人。
哨马营位于山城堡西部,232旅在哨马营的每个山头上都修筑了碉堡工事,控制着由山城堡向西通向豫旺堡的道路。突然遭到红军的进攻,国军依托工事,利用轻、重机枪严密封锁道路,阻止红军的进攻。中央军第一军的轻重机枪众多,火力非常凶猛,没有重武器的红军多次冲击不利。
一般情况下,国军就稳住了,至少能守住一到两天,但他的对手也不简单。红1军团2师师长是杨得志,这是个经历上百场战斗的老将。他一眼看出国军土木碉堡工事由于修筑仓促,碉堡之间相距很远,无法互相支援。随即杨得志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以数人一组的爆破小分队突击,其他战士以火力压制,隐蔽前进一个个炸掉碉堡。这样的效果很明显,伤亡也小,但毕竟耗费大量时间。红2师5团政委陈雄亲自带领一个排的爆破部队,用集束手榴弹连续炸掉了中央军3个碉堡。在炸第4个碉堡时,由于国军机枪射击凶猛,部队被拦住上不去。陈雄带领几个红军战士拼死冲锋,一梭子机枪子弹扫过来,几个红军战士当场阵亡,陈雄也负了伤。但陈雄仍然背负两捆集束手榴弹向碉堡爬去,然后先扔出一捆,炸伤了碉堡里面的机枪手,紧接着陈雄爬起来将另一捆手榴弹塞进碉堡,将其炸毁。但陈雄本人因为伤势过重,不幸阵亡。
双方激战到黄昏,都有一定伤亡。
此时哨马营大部分阵地已经被红军攻陷,一度差点全部崩溃。
这边丁德隆师长立即向胡宗南汇报232旅被伏击,胡宗南大吃一惊。他此时发现他突前的两个师四散在环县附近广阔的区域中,第1师的两个旅都在远离山城堡的北边,其中第1旅还遭遇了红军的阻击。
所以胡宗南赶忙命令丁德隆先派78师另外的第234旅赶往救援。
丁德隆表示自己兵力太少,全师兵力不过1万人,怕不是敌不过红军4,5万人的大军。东北军按照计划应该有至少4个步兵师就在附近,总兵力不下3万人,希望他们能够给与救援。
胡宗南随即向王以哲求援,但王表示自己和前方部队失去联络,无法知道东北军各师在哪里,也无法下达命令。
胡宗南听到王以哲的解释以后,当场惊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东北军靠不上,只能靠自己了。胡宗南命令各部向山城堡集结,同时命令232旅要坚守住一天一夜,只要能够坚守一天,援军就会赶到。
这边在胡宗南的严令下,丁德隆的第234旅谢义峰468团前来支援,好不容易帮助廖昂稳住阵脚。
廖昂此时认为死守肯定全军覆没,命令该旅立即突围。晏俭团长此时还要坚持,认为连夜突围,如果遭遇红军夜袭会肯定会全军溃散的,不如固守待援。
廖昂训斥晏俭道:如果不是当初听你的,现在说不定已经突围走了。现在士兵很多一两天没有喝过一口水了,弹药耗尽,干粮也吃光了,还怎么坚持?
晏俭不敢再说,该旅火速放弃阵地撤退,山城堡随即被红军占领。
但此举又是一个大失败,用兵最大的忌讳就是战前仓促变阵。232旅在撤退时候突然遭遇红1军团第1师,第4师和红31军主力连夜突袭。由于撤退期间被伏击,并没有任何阵地可以凭借,全军产生混乱,被包围在山城堡西北山谷中。
这下不但被包围,也失去了坚固阵地,地形又对红军极为有利。
这时候天已经黑,彭德怀下令总攻,红军数万主力蜂拥出击,中央军兵力不及,夜里火力优势又无法发挥。
夜色中,双方能见度只有1,2米,满地都是起膝盖高的积雪。红军战士普遍最擅长夜战,而胡宗南部一向有火力优势,是会尽量避免夜战的,所以夜战经验很不足。
战斗中,中央军明显不是对手!红军战士基本都是肉搏战。由于互相看不见,又都在近距离拼刺,红军战士上来就摸帽子,一旦摸到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徽章的,就立即给上一刀。有的红军士兵没有刺刀,就拿大刀砍,长矛刺甚至手榴弹砸。
当时参加这场夜战的红军一师十三团政委魏洪亮回忆说:“胡宗南的所谓精锐部队,白天打阵地战还有一套,我们打不过他们。可是,夜战碰上红军这些夜老虎,他们就绵羊也不如了。特别是被我们一下冲垮以后,兵离了官,官没了兵,完全变成了散沙一把,乱石一堆。有的士兵知道红军的俘虏政策,跑一阵,跑不动了,干脆找个坑坑蹲起来;有的夹在人群中,呼吁奔跑,不知天南地北。天亮,一看全是红军,把枪一丢,一屁股坐下去,不动了。所有的俘虏兵,个个脸发白,嘴唇出血,他们除了惊吓以外,据说是两天多没喝一滴水了,早就不能打了!
激战到第二天上午9点,晏俭团长在混战中阵亡,232旅兵员损失严重。
廖昂旅长此时虽然惊慌,毕竟是黄埔出生,还是有一套的。他发现山城堡附近沟壑众多,到处都有缺口,又是在黑夜,红军的包围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和周保团长等几个军官带领剩下的部队绕过红军突击部队,从红十五军团的一个空隙中逃了出来。
此战廖昂232旅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二,伤亡大约有3000多人,阵亡一个团长,但部队还是突围了一半出来(其中有不少伤兵),没有被成建制被歼灭。
-----------------夜战是要经受过一定训练和实战经验积累的。胡宗南的第一军由于过于强调火力,所以夜战训练是很少的,不是红军对手。
胜利虽小,影响却大
这边胡宗南部左路第1旅李正先部在行至大水坑地区也遭到红28军的阻击,被迫向后撤退。
胡宗南令全军收缩集结于惠安堡、同心城一线,进行休整,准备再次进攻。
彭德怀也集中主力,准备迎接胡宗南的进攻。
此战最大的功臣就是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如果他按照蒋介石命令率领东北军4个师和中央军一同行军,红军就不可能有机会围歼232旅。即使包围了232旅,也无法从容的作战。
而此战也看出来胡宗南本人的志大才疏。
可以说,胡宗南从1931年率领第一师坐镇西北以来,直到1949年被解放军在西安全歼以来,足足做了18年的西北王。
但胡宗南此时现在看来能力绝对不足以成为封疆大吏。其除在初期和红军作战中少有胜绩,之后再解放战争中,胡宗南率领20多万大军试图围剿彭德怀不过2万多人西北野战军,结果从1946年打到1949年,不但没有消灭彭德怀的主力,还被彭一口口的吃掉,最终全军覆没在西北,可谓草包之极。
后国军中有个顺口溜,国军有两胡,一个西北王一个金门王,十个西北王不如一个金门王。所谓西北王就是指胡宗南,而金门王则是指胡琏。胡琏相比能力比胡宗南要强的多,出道也几乎是同一个时候,但在1930年胡宗南成为师长时,胡琏不过是一个营长。到了1936年胡宗南成为第一军军长时,胡琏也仅仅是一个团长而已。但胡宗南在西北惨败的时候,胡琏却在金门打了个大仗,不但歼灭解放军仓促等岛的近万人大军,还保住了台湾半个世纪的稳定。
以山城堡战役为例,胡宗南不但违背基本战争尝试胡乱调动部队,让己方仅仅2万人的两个师孤军深入到极擅长打伏击战的红军苏区腹地,而且在明明知道王以哲不可靠的情况下(之前胡宗南已经知道王以哲通共的事情),仍然把东北军当做可靠的盟友,实属无能之极。
但为什么胡宗南却能被重用在西北独霸十几年之久,主要是中国官场的固有特点决定的。
中国官场自古以来都是所谓劣币淘汰制度,官场中真正获胜的一般都是懂得做官诀窍但是没什么才能的人。也就是所谓有脑子的没位子,有位子的没脑子。
中国官场从来没有狮的民主制度,也没有所谓狼的淘汰制度,一直都是所谓鹿的伯乐制度。
美国人奉行的是狮子的民主制度,也就是若干强壮的狮子组成一个团体,推选出最强的狮子但当首领,所有狮子协力。一旦这个首领变弱了或者不能适应变化,就有新的狮子被推选出来代替他。这样的团队不但始终有一个坚强的领导,而且可以最大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即使是弱者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是现在美国强大的根源。
所谓狼的淘汰制度,就是当年蒙古人强大的原因,所有蒙古人在残酷的环境中公平竞争,弱者被消灭淘汰,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适者生存。最终蒙古人以自己仅有200万人的弱小民族,居然能够征服整个亚洲和欧洲,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惊人的骑术,弓箭射击术,忍耐力和纪律都是在残酷的生活中形成的,弱者已经被消灭,活下来的都是强者。不但蒙古人是这样,连蒙古的狗都是这样。蒙古的狗能长距离行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如果不能自己走很长距离,就会被主人丢弃。现在的蒙古人已经失去了古代的作风,所以也不再保有强大的国家,被苏联奴役。外蒙古里面的很多蒙古人宁可受饿,也不出去工作。
狮也好,狼也好,总比鹿好。
所谓鹿的制度就是统治者需要的下属,全部都是鹿一样温顺的手下,第一需要听话,第二能否给其创造私人利益,第三能够拍马屁。这个鹿不但从皇帝开始(皇帝的父亲挑选太子也是这样的心态),包括丞相在内到哪怕一个村长都是这样,导致整个国家都是这样。老百姓都是鹿,鹿这种动物虽然体型大,但是性格温顺没有任何攻击性,只能被统治者所奴役。中国自古以来把争夺天下叫做中原逐鹿,也就是这个意思。
而鹿的伯乐制度,就是下属好坏全部由上级决定。上级说你好,你就好,上级说你不好,你就不好,根本没有道理可说。而鹿文化第一位的不是才能,而是听话,这就导致大部分重要岗位都是一群无能但是肯听话,或者至少装着听话的人占据着。
所以,中国的领导阶层大多十分无能,因为有才能的人很难在这种官场爬到很高的位子。实际能够爬到高位,也深受上级和幕僚的猜忌,很容易完蛋的。
这类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宋朝灭亡的100年内,民间出过无数英雄好汉,但官场上的高官极多无能,无聊甚至可笑到人,连岳飞也被整死,亡国也是必然的。
鹿制度的国家是比较软弱的,相对容易被征服。因为全国都是温顺的鹿,如果统治者足够强悍,哪怕他是异族,也是能够控制这些鹿的。
胡宗南就是鹿制度的受益者,他虽然能力平平,但是非常听话和忠心,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这也是他屡战屡败却能在西北称王十几年的原因。
而国军中最有才能的如薛岳,胡琏,杜聿明,孙立人,白崇禧等人,或是不给于重要职务,或是给一个副职受各方面限制。
而当时国府高官大部分是无能之人!
而解放军为什么能够打赢国军,就这方面来说,红军更多时候像狼的制度,如林彪,粟裕,彭德怀,徐向前等人都是实战中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当时红军是以才能为第一位,由政委监视他们是否听话。
而这四个将领都是不怎么听话的人,林彪,粟裕,彭德怀,徐向前都是多次公然违背毛泽东命令的,林彪甚至写出:请主席冷静思考的电报。
胡宗南一辈子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但是确实军政能力不行,他擅长也是中国当官的最擅长的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胡宗南建立了自己的派系西北系,所有军官几乎都是自己的亲信,其他派系军官根本挤不进去。稍后因为山城堡战役被免职的丁德隆,廖昂都被胡宗南再次启用。后来败退台湾以后,国府很多人要求严惩胡宗南,也是有道理的。后来还是亏了蒋介石将其保了下来。
-------------------山城堡战役让蒋介石彻底下定了必须先消灭张杨的决心,几乎在战役一结束,蒋介石就开始部署对张杨动手了。
由于此战的惨败,蒋介石下令将作战不利的第78师师长丁德隆与第232旅旅长廖昂撤职。
除了处分自己人以外,蒋介石对王以哲极为痛恨,他认为山城堡战役明确得知王以哲和红军勾结,居然敢于公然违抗军令。
蒋介石准备直接命令张学良将王以哲以失地纵匪罪押送南京处决,但身边幕僚如陈诚等人劝告蒋,现在既然已经准备对东北军动手,就没必要先杀张学良最亲信的大将王以哲,打草惊蛇。
蒋介石权衡了一下,没有下达这个命令,但在之后面见王以哲的时候,仍然大骂:王军长,你不遵守我的命令,就是抗命,你怎么当的军人!你的军队里面有电台跟红军联络,你以为我不知道?
把王以哲吓的不敢说话!张学良得知也惊恐不已!
可以说山城堡此战不过歼灭中央军一个旅3000多人,还远不如当年在包座几乎打垮了胡宗南的一个师,但山城堡仍然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第一,对于红军来说,山城堡战役表明自己不是不堪一击的弱旅,只能等待被中央收编。此战也稍微稳定了苏区的形势,让红军暂时站住了脚。虽然后来胡宗南继续集中4个师重新向苏区进攻,但毕竟争取了时间。陈果夫和红军谈判时候要求收编红军,只留下3000人,师长以上一律出国。此战结束以后,陈果夫提出可以保留红军3万人,师长等军官保留原有职位。红军通过山城堡战役,暂时稳住了局面,获得了重要的休整时间。如果山城堡战役失败,红军被迫撤离苏区,离开陕西。再给张扬十个胆子,恐怕他们也不敢活捉蒋介石。
第二,其实山城堡此战最受打击的是东北军。蒋介石通过山城堡战役彻底明白了东北军和红军互相勾结,也彻底决定了要想消灭红军,必须先解决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念头。山城堡战役结束以后,蒋介石立即开始着手对付张学良和杨虎城。仅仅10天以后,蒋介石让张杨选择是继续剿共,还是被调离陕西,东北军去福建,十七路军去河南。所谓剿共就等于《水浒传》里面利用宋江打方腊,让两军互相消耗,最终毁灭。而两军调离陕西,就等于是消灭两军了。十七路军当时只剩下地盘,部队战斗力差,不可靠,如果调离处陕西的地盘,自己就等于垮了。而东北军掉到当时还和贫穷的福建,基本上就是再走当年十九路军在福建的老路,最终会被中央轻松的吃掉。张杨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拼死反击,山城堡战役结束后差不多三周后,惊天动地的西安事变爆发。
第三,蒋介石由此通过此战认为对付红军还是需要稳扎稳打,必须保持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开始调动中央军各部大军集结陕西,赶赴西北和准备赶赴西北的中央军,总兵力不下30万之众。此举更让张扬两人焦躁不安,认为蒋介石很快就会动手了,最终下了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决心。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盘内盘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