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120为什么如何查通话记录录没有呢

我的三星S5360怎么现在打完电话以后通话记录里没有显示。 求高手解_百度知道
我的三星S5360怎么现在打完电话以后通话记录里没有显示。 求高手解
问题类型:系统设置
提问者采纳
……没遇见过,如果有人帮你解决了最好,如果没有解决,你就下载一个“360快速拨号”,此乃下下策也…… 但是这个软件挺好用的!
其他类似问题
通话记录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刷机吧 系统问题
也许是你手机上的日期没有准确吧,我也出现这种,把日期改好后就可以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更新于& 18:38
拨打120却来了山寨救护车 谁在“倒卖”危重病人&就是这辆车假冒了120急救车&&昨天下午,温医附二院急救中心ICU病房内,受害者黄先生躺在病床上,病情不容乐观。&&  温州网讯 市民林女士的丈夫是一位危重病人,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住了40多天。因为病情需要准备从温州转至杭州治疗,林女士拨打120寻求急救车辆用于跨市转院。林女士说,120接线员提供了市急救中心的固定电话,自己通过这个电话进行联系,随后一辆救护车来到医院与其对接。  6月3日,林女士的丈夫离开重症监护室上了这辆救护车,准备转院去杭州。“上车后,戴上救护车上的呼吸机,马上就出问题了,他拼命摇手,表示不舒服,紧接着就呼吸困难,我们赶紧打电话给楼上ICU(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医生下来一看,说这个呼吸机不行,要马上回ICU。”  林女士丈夫的姐姐黄女士告诉记者:“拔掉那个呼吸机之后就发现肺里大出血了。”转院已无可能,林女士的丈夫立即被重新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次日,医院下发了两次《病危通知书》  出事后,林女士的亲属们发现,这辆救护车不仅仅是呼吸机有问题,车子本身以及跟车的医生,都不是温州市急救中心的。这是一辆山寨120?拨打120急救电话为什么会开来一辆山寨急救车?  疑问一  意想不到的后果是怎样发生的?  林女士的丈夫黄先生今年41岁。4月13日,黄先生因消化道内出血住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40多天里,黄先生出现肝、肾、肺等多处脏器并发症,几次在生死线上徘徊,林女士和家人也经历了40多个日夜的煎熬。  40多天里,治疗费用已达60多万元,但是家人没有放弃希望。为了让黄先生得到更好的救治,林女士和家人先后联系北京、上海、杭州各地名医,要求会诊或转院治疗,但是,很多知名医生看到黄先生的病历,都拒绝了,“病情太糟糕,名医也怕万一救不了,砸了自己的牌子”。  到了5月底,经过附二医急诊ICU竭力抢救,黄先生的病情已经有所缓和,林女士也联系到了浙江省第一医院的一位名医来温州会诊。经过省市多位专家综合评估,医生认为黄先生已经具备转院条件,并且浙一医院的专家也愿意接收黄先生对其进行后续治疗,林女士和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自己(黄先生)也很高兴,每天问我什么时候去杭州。”林女士说,亲属们都满怀期待地做着准备,讨论从温州到杭州可能会出现的状况,除了考虑时间、交通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路上的医疗护理,毕竟,黄先生仍然是一位危重病人。  “我们选择打120找急救车,是因为车上会有急救设备、会有专业医务人员。”  5月30日9时34分,林女士在电话里向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陈述了丈夫的大致病情及需求,工作人员表示半小时后会有120急救车与其联系。果然,半小时之内就有人给林女士打来了电话。“他说自己是120的,并且已来到医院,向我确认时间、价格,向医生了解病情。医生还提醒他,需要哪些设备和怎样的护理,他说,都没问题,这些他们都有。”  据了解,根据程序,医院在病人转院之前有一整套评估手段和程序,病人移交给120之前,急救中心的医生也会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但是当日跟林女士等家属对接时并没有120的医护人员,来人自称120的,但实际上却是这辆救护车的驾驶员胡某。  林女士说,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她根本不知道会有哪些程序,“我们只知道打电话给120,120来人来车了,谈好时间、价格和细节了,还跟我们签了合同……我们怎么会料到,急救中心给我们派来了一辆山寨120?!”  6月3日凌晨,林女士的丈夫离开重症监护室,被推上了这辆救护车。  “上车后,戴上车上的呼吸机,马上就出问题了,他拼命摆手,表示不舒服,紧接着就呼吸困难。我们慌了,让车上医生快点调机器,他说已经调到跟医院ICU的呼吸机频率一样。我们看情况很不对劲,赶紧打电话给楼上ICU的医生,医生下来一看,说车上这个呼吸机不行,要马上回ICU。”  林女士丈夫的姐姐黄女士告诉记者:“那个呼吸机不能按照需要送气,如果没有这个机子,我弟弟还能有一点自主呼吸,但是罩上那个面罩后,等于就被活活蒙住了。拔掉那个呼吸机之后,医生就发现肺里大出血了。”这种情况下,转院已无可能,林女士的丈夫被火速送回ICU急救。  6月4日晚上,林女士先后两次收到医院下发的《病危通知书》。  疑问二  哪里来的救护车?  事发当晚,在发现救护车有逃不了的干系之后,病人家属没让这辆牌号为浙C98U25的救护车开走,并在当时报了警。  在这辆车的驾驶室,记者发现该车的车辆行驶证,该车所在单位是“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于是,这辆救护车的身份揭晓——当晚来运送病人的根本不是温州市急救中心的120急救车,而是这家民营的叫“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的车辆。  根据该线索,记者来到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该院副院长吕爱莲告诉记者,该车是经向市卫生部门备案的正规救护车,但并不具备承担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因此该车平日只负责接送本院的骨伤科病人,且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病人。  至于为什么自家医院的救护车会出现在附二医的大院里,还准备将一个危重病人送往杭州,吕副院长称完全不了解这个情况。吕副院长表示接下来马上着手对救护车管理问题进行整顿,至于此次不合规出车引发的后果及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吕副院长未作表态。  如果车子不是市急救中心的,那么当晚随车到现场的医生又是谁呢?  该车驾驶员胡某告诉记者:“那是我在医院内科找的一位执业医生,那天正好不当班,就叫了他。不是120指派的医生。”  记者问:“普通内科医生是否有能力处置危重病人在长途转送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胡某说:“这个当时没有考虑到。”  疑问三  “120”在整件事中扮演什么角色?  病人家属拨打的是温州市急救中心的电话,派出来的车子却属于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驾驶员胡某对哪家医院、哪个病区、哪个病床、哪个病人,需要什么服务一清二楚,并能在指定时间到达病人身边,提供一系列服务,其中很蹊跷。  为了解120在整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记者来到温州市急救中心。  面对采访,该中心副主任倪军说:“车辆不是我们中心的车,我只能说这么多,其他的事情我们调查清楚后,给你们一个明确的说法。”  记者:“正常情况下,市民拨打120,会由急救中心派车过去接,还是由其他医院派车?”  倪军:“那就是我们120的车,我们都有统一的标志。”  记者:“那天谁值班?谁负责接热线?”  倪军:“这个不方便透露。”  记者:“据说他这辆车是温州华侨骨科医院的?你们120跟华侨骨科医院什么关系?为什么打了120,会是那个医院的车到达现场?”  倪军:“我不太清楚这个事情,没查清楚我不方便透露。”  记者:“那什么时候可以调查清楚?”  倪军:“很快。”  采访当时,市急救中心另一位副主任周波则告诉记者,当日接热线的工作人员年休去外地旅游未归,无法了解具体情况。  记者:“当事人不是临时工吧?”  周波:“是正式的。发生事情我们绝对不会推诿,该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承担。”  据了解,根据程序,市急救中心值班工作人员接到市民电话后会把情况反映给车管科,由车管科协调派车。而当日,车管科没有接到附二医ICU病人黄先生的转院任务。  投诉人林女士告诉记者,6月3日,家属将发生在当日凌晨的事马上向市急救中心作了反映,当时该急救中心的负责人答应会马上着手调查,并在3个工作日后给予答复。  6月5日是第3日,显然,记者在市急救中心采访当时,调查仍然没有结果。  另一方面,记者在对驾驶员胡某的采访中却了解到另一个重要信息:“有一个电话会安排我们的车去开,那是120里面的人,他们有一个专用号码跟我们联系……”  这是一个怎样的号码?它属于个人还是单位?平时谁在用?这个号码如何跟浙C98U25的救护车驾驶员联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来医院接林女士丈夫黄先生转院的急救车并不属于温州市急救中心,而是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的。  病人家属反映,先打了120的电话,才来了这辆山寨120。是巧合吗?不是。因为急救车驾驶员准确地说出病人所在医院、病区、病床号和要车需求。  是谁泄露病人信息?市急救中心称正在调查中,但是,急救车驾驶员却向记者提供了一个电话号码……  疑问一  “120”有人向急救中心之外提供急救信息?  采访中,急救车驾驶员胡某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平日不公开的手机号码,说平时有两个120的工作人员通过这个号码向其提供急救信息。  记者看到,这是一个155开头的号码,存在胡某手机里以“不公开”分组显示。  胡某说,5月30日9时多,即林女士拨打120联系急救车那天,该号码给胡某发了一条信息:“信息内容是附二医六楼ICU12床去杭州。”  “然后,他们又把家属号码发给我,我就马上电话打给她。联系过后,我们俩(指胡某与家属)一碰面,约好到走的这一天我们就去运送这个病人。”胡某说。  据了解,双方谈好该次从温州到杭州的转院护送费用是4000元,林女士说,事未发之前,家属从未怀疑过这个车子,包括价格,“他们一口价,我们想120本来就是不砍价的。”  6月3日凌晨,是双方约好的转院时间。胡某如约将车子开到附二医急诊中心。“车上有呼吸机、监护仪,我们(将病人)推到车上去,把呼吸机接上来,肯定是我们呼吸机的质量没上面(ICU)的呼吸机好,频率一下子调不起来。这个病人就很难受。当时就直摇手,表示很闷,很难受……”  疑问二  那是谁的号?谁在用?  胡某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并不主动跟120联系,当有活儿要拉时,那个神秘号码就会给他发来信息。  据了解,胡某在这个灰色链条里面不仅当驾驶员、“代表120”联系病人家属、同病人家属签合同,也负责寻找执业医师跟车,一人分饰多角。  记者问最初如何同120里面的人建立关系,胡某说自己一个月除了医院给的保底工资还有靠拉活赚提成,其他的事,则另有他人。  胡某说,这辆救护车的车主是郑女士,这辆车子是挂靠在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实际上是郑女士所有。  而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副院长吕爱莲则告诉记者车子是自己所在医院的,郑女士是医院聘请的救护车管理人员,目的是防止救护车被用于拉私活,但是显然,拉私活的情况未能避免,而且郑女士还在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记者问郑女士平时跟谁联系?郑女士告诉记者一个姓毕的名字。  记者:“他在市急救中心是什么身份?”  郑女士:“不知道,我平时分分传单,就有120的人跟我联系了,说以后有活儿给我。”  记者:“你跟他之间有什么提成吗?”  郑女士:“给急救中心发信息的人每一单提成20%。”  记者:“比方说这次收了4000元,你要20%给他?”  郑女士:“对。”  记者:“那他直接通知医院就可以了,干吗要通过你?”  郑女士:“因为我跟他认识呀!”  记者:“他为什么不派车?要转给你们?”  胡某接过话茬说,都按程序派车,回扣就进不了私人腰包。  记者问郑女士,这通过120走关系的生意已经做了多久?  郑女士表示想不起来了,胡某则告诉记者,自己是今年农历正月十八开始受雇开这辆车,之后陆陆续续,通过“120那边”提供的信息,跑遍温州各县(市、区)及周边城市。  记者问郑女士:提成以什么方式算给“120那边”?  郑说,对方有一个农行卡号,户名姓丁,自己每当累积到一定金额后就往那卡上打钱,打了两笔共4000元。按20%的比例计算,郑女士至少做了总价2万元的单子。  疑问三  有人在试图抹去已经发生的事?&&&手机尾号为8801的通话记录 &  采访中,胡某给记者提供了一条长长的、刚打印的通话记录单,里面勾出两个不断出现的号码,一个是“155”开头的手机号,还有一个是8801结尾的号码。胡某说,这两个号都是“里面的人”的,前者用于提供急救信息,后者则属于市急救中心一位姓厉的工作人员。两个号码频繁出现,有时一天之内就会有四五次。  郑女士告诉记者,该厉姓工作人员在事发次日找到郑女士,删除了郑女士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并告诉郑女士,“要跟别人说,120的车当天也有派过去,但这边已经装车了。”  “他的意思是说我们是通过医院的护工得知有这么一单活,我们就去把病人抢掉了。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家属马上会反驳。”郑女士说,“后来他又打电话过来,叫我找一个护工,说电话号码是护工给的,叫我给她钱。他在教我这样说。”  胡某也告诉记者,自己也收到姓厉的工作人员类似短信。记者在其手机里看到三条名为“阿锋1”(即厉姓工作人员。编者注)的短信:“兄弟,见主任前我们碰下,你几点去?我们交流下信息。” “昨天保姆(指医院护工。编者注)在市区,你特意去找他的,这样才圆得起来,泽雅的,住在新桥。”“别说漏嘴了,我号码是保姆拿的。”  疑问四:病人现在病情有多“糟糕”?  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ICU,记者见到病床上形容枯槁的黄先生。林女士说,经过救护车上那几分钟的折腾,黄先生的病情已经恶化:“现在的情况是比之前最差的时候还差,等于这40多天里所有的治疗全部白搭了。巨额的医疗费先别说,治疗过程中,他自己受了这么多苦,我们家人陪着受了这么多煎熬,ICU医务人员倾注的这么多心力,全部白费了!”  附二医急诊中心ICU主任龚裕强告诉记者:“当时车上的简易呼吸机不适合这样的危重病人,并且当时车上的医生不会操作,导致病人肺部大出血,这病人本身病情就比较重,我们总算把他救过来了,但是现在……很糟糕,估计是救不过来了。”  采访中,黄先生的姐姐黄女士哽咽着告诉记者:“我们相信120,我们打电话给120,但是过来的‘120’把我弟弟推入这样的绝境。我想我弟弟不会是第一个,但我希望我弟弟是最后一个,希望不要再发生像我弟弟碰到的那样的问题。我们好不容易把他的命救过来,现在却被毁在那一刻……”&&&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续:  救护车为何抹去“华侨伤骨科医院”字样?  黄渊的姐姐黄静(化名)说,医生在抢救弟弟的时候,那辆车不辞而别。后来,她们发现有一件行李还落在车上,就打电话给“120胡”。随后,“120胡”把行李送回来,她们就拽住他,随即报警。  “我问他到底是不是120的,他坚持说自己是。”黄静说,等到民警赶到后,“120胡”才承认自己其实是温州华侨伤骨科医院的驾驶员,他所驾驶的那辆浙C98U25江淮牌救护车,车辆登记所属也是这家医院。  竟是山寨120!家属气急之下将这辆车开至市急救中心的停车场里,用车头锁将车锁上。  该车登记的使用性质为“救护”,“这车是经过卫生部门批准的救护车,于2011年9月上牌,有在沪昆高速超速和在沪渝高速故意遮挡车牌的违法记录。”市交警部门一民警查询过车辆信息后介绍。  蹊跷的是,该车行驶证登记照片显示,驾驶室车门喷有“温州华侨伤骨科医院”字样,而在实际接送病人时,这行字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浙江医疗急救”字样,乍看与市急救中心的120救护车很相似。  “连车都弄得一模一样,我们根本分辨不出真假。”黄渊的家属气愤地说,“如果是华侨医院的救护车,我们打死也不会上的。”  自称温州华侨伤骨科医院副院长的吕爱莲解释:“这是因为今年上半年,上面要求我们的救护车不能喷自己医院名字,所以就把它涂掉了,换成现在这个模样。”  而“120胡”则是这么解释的:一两个月前,他倒车时不小心把车身刮花了,便找到一家店去修复。店主告诉他像这样的救护车应该贴“浙江医疗急救”字样,于是他擅作主张,让店主给车子贴了“浙江医疗急救”几个字,去掉了医院名称。  冒牌120救护车是否挂靠伤骨科医院?  吕爱莲称:“我们的病人多是外伤,行走不便,所以申请了辆救护车送病人回家,但一般不会接送重症病人。”至于“120胡”怎么会将车开到温医附二院接送病人去杭州,吕爱莲称自己一概不知,“那是驾驶员私下赚外快,我们肯定要开除他。”  这辆救护车多次在外地高速公路上行驶,而此次事件中,如果去杭州成行,来回起码也得半天时间,“120胡”敢开医院的公车揽私活,就不怕被发现吗?  对此,吕爱莲的解释是平时出车不多,难以发现。  业内人士称,一些民营医院存在私人出钱买救护车挂靠医院的现象,“因为医院可以申请到救护车,个人就能避免山寨车被打击的风险。”  吕爱莲坚称该车是归医院所有,并非私人挂靠。  “120胡”称自己是湖北人,年初刚到医院开车,月工资3000元左右。他称负责管理救护车的是一名姓郑的妇女,至于车子是否为郑某购买后挂到医院名下,他并不清楚。  但郑某经常会给他拉私活儿,“比如去一趟杭州,就能拿到300元的劳务费。”  5月30日,“120胡”再一次收到郑某发来的短信,说是温医附二院有个病人去杭州,附有家属联系电话。随后,他与家属联系,并谈好价格。 120工作人员主动与他们挂上钩?  “我只知道她的信息是急救中心的人给的,但到底是谁提供的,双方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不清楚,我只负责开车。”“120胡”说,事实上他只承担一个“马仔”的角色,郑某是他的“上家”,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则是“幕后操盘手”。  那么郑某又是如何与市急救中心的人挂上钩的?  郑某称5月份的时候,自称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上她,说有生意让她做,并谈好合作价,每单生意对方提成20%。  “因为平时我们有向医院及120救护车的司机发一些名片,让他们照顾一下,长途不愿拉的活,可以让我们去拉。”郑某称,市急救中心的人可能就是通过这个渠道,获得了她的电话。  此外,郑某还称每做完一笔生意,“120的人会通过电话去向家属打听我们的报价,所以我们给的提成不敢有水分。”  市急救中心陈姓主任证实:“确实是我们的接线人员暗箱操作,将转院病人的信息私底下透露了,从中收取好处费。”陈姓主任未透露这名接线员的名字,只称是“事业编制,正式职工”。  陈姓主任称,拨打120需要转院的病人,属于院间急救,按规定必须由市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护送,不得转交给其他医院的救护车。“我们一共有40来辆救护车,事发当天我们的救护车也是够用的。”  120工作人员多人多次倒卖病人信息?  陈姓主任称,那名接线员起先否认自己参与此事,后来将“120胡”的通话记录打印出来一比对,发现他在事发当天及事后,与“120胡”有多次联系。而这名接线员所用的联系方式,则是他的一个备用手机号码。  “120胡”提供了两个手机号码,一个尾号是7728,另一个尾号为8801。他称这2个号码使用者都自称是市急救中心的人,“7728”这个号码有时接听的是男音,有时是女音,“打过来一般是讨论什么时候去接送病人及病人的病情等。”  按照“120胡”的说法,市急救中心应该不止一人参与倒卖病人信息的活动,郑某也认同这一说法。  郑某称自己记不清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她提供过几次信息,不过这几单生意的总金额有好几万元,按比例给对方的提成有7000多元。其中4000元从银行转账汇给一名姓丁的陌生人。  “剩余的提成,我直接给了现金。”郑某说,6月2日晚上,也就是事发当天晚上,她在市区新城一家酒店请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吃饭,感谢对方这段时间的照顾,并希望能继续提供信息。  当时来了两男两女,席间她把3500元现金装在信封里,递给一名姓厉的工作人员。  郑某说,据她所知,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只和她们保持联系。她称有一次,市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先把接送病人的信息发给龙湾一家医院,那家医院不愿意去,后来又转发给她让她接手。  治痔疮的医生来护送危重病人“简直是草菅人命”  山寨120救护车上,那名随车的白大褂,又究竟是谁?  “120胡”称自己也不认识,都是郑某先前联系好的。事发当晚,他先开车到市区黎明路去接这名白大褂,“他自称姓徐,在温医附二院手术室工作。”  “120胡”之前曾与徐某接触过。那次也是郑某让他联系的,送病人去平阳后,给了白大褂200元的劳务费。  经辗转了解,这名白大褂名叫徐培石,实为温州中山医院的医生。  在卫生部官方网站查询到,徐培石确有医师职业注册,执业地点也是温州中山医院,执业范围是外科专业。昨天,在该院二楼肛肠科门口的工作牌上,贴有徐培石的名字,门上还贴有治疗“痔疮”的字样。  接诊室一名护士称:“徐医生不在,不知道今天回不回来。”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上徐培石,他称自己在外地,随即挂断电话。  温州中山医院有关负责人说,最近1个月徐培石都没有上班了。该医院没有急诊室,也没有配备救护车,医生是不能接诊急诊病人的。徐培石护送病人去杭州并在出发前出意外,他们称此前并不清楚,直到后来卫生部门来调查了才知晓。  消化道内出血的重病人,120派出的是辆山寨120急救车不说,随车的竟是肛肠科医生,“治痔疮的医生来护送消化道内出血的重病人?”这让黄渊家属一时无语。  许久,他们蹦出一句话:“这是真正的草菅人命!”&  温州网讯 昨天晚上,温州市卫生局就温州市急救中心职工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一事,作出处理决定。  市卫生局方面表示,6月3日,该局接到市区林女士对120急救中心运送患者有关所属车辆的投诉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纪检监察人员进行全面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事件发生的主要事实是市急救中心个别工作人员将120接线信息告知他人获取个人利益,严重违反了工作纪律,职业道德败坏,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同时,该事件也暴露出市急救中心班子对职工教育不力、管理不严,日常监管手段缺乏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卫生系统形象。  对此,市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如下处理:  对市急救中心职工林某、厉某给予开除处分,对临时工作人员林某、叶某予以辞退;  对市急救中心调度科副科长吴某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并免去其调度科副科长职务;  对市急救中心主要负责人陈某给予记过处分;  同时,市卫生局明确要求市急救中心班子对该事件进行认真反思,吸取事件教训,并作出深刻检讨,积极进行整改,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实行信息公开,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 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TA共获得:
评分共:26 条
共获得金币 1
老子来到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发表于 09:22
给急救中心发信息的人每一单提成20%......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懒散......
发表于 09:36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36
这简直就是杀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37
人命真不值錢。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48
连急救中心都罔顾道义,拿病人的生命谋取私利,以后还能相信什么!
TA共获得:
评分共:1 条
发表于 09:54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9:57
真相似乎不止这些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0:01
这个事情很早就报道过了,山寨救护车,几乎很多地方都有。只是ZF不重视,这次出大事了,看这么解决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0:19
这不是谋财害命嘛,拖出去枪毙10分钟。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1:01
这么轻的处罚,这算不算是故意伤害别人了哦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1:27
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仅仅开除辞退太轻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1 条
杭州小内拉
发表于 12:19
就这么过去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2:37
先开除,再重新聘用,这个是常用手段,我关心的是他们怎么赔偿受害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3:13
草菅人命啊!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3:22
如果相关领导不拿回扣,下面的小罗罗敢这么干么?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3:26
就这么简单的处理了?那个丁姓的人,所拿到的回扣,性质应该是索要贿赂吧??领导不要避重就轻呀!!!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3:39
这是一条人命,难道就开除就可以了?妈的,如果我有权利的话就让他们一命抵一命,我就不相信严惩了之后还会有人敢这么做。为了赚这么点黑心钱,这可是人命啊 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4:05
还不是靠关系搞过来的信息~~~~~~~~~~~~~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4:07
习主席,你看见了吗?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人民生活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赵本山给刘翔对联一副上联:赚了八年广告费下联:骗了两届运会。横批:残奧再见.刘翔回赠赵本山,上联:大款演农民上了二十年春晚台;下联:外籍装土鳖骗了十三亿中国人。横批:坑蒙拐骗
发表于 14:08
19楼不让骂人,可叔真的忍不住要骂人!王八蛋!死全家的杂粹!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叔叔打心眼里觉得自己还是个骚年**************************************************************************
发表于 14:35
天朝有什么是不能拿来做交易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我要变得足够强大,当世界改变,我依旧安然
发表于 15:09
1条人命就值几个处分,几个免职???而且还是小小的副课长。。。。天理何在?你温州急救中心的一把手,二把手们,你们晚上睡得好觉吗??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5:24
救人的120变成害人的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6:06
早八百年前去干吗了,其实卫生局会不知道这事/?,草菅人命,死的是自己的亲人看看,妈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16:23
只是觉得,6月3号出事,6月5号说年休去了,这真是巧啊,不过比临时工好,这词不引起人家注意,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强求,已经得到的好好珍惜
发表于 16:35
真不是人干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告知:中间3个楼层(沙发、11#、21#)被屏蔽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新浪微博&
热门推荐:
SBS社区平台技术由提供 ICP证:浙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话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