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自己的mysql sourcee Filter

capture filter的兑现_CKeditor 图片上传 完毕后的事件调用有关问题_QT中怎么实现光标锁定功能__脚本百事通
稍等,加载中……
^_^请注意,有可能下面的2篇文章才是您想要的内容:
capture filter的兑现
CKeditor 图片上传 完毕后的事件调用有关问题
QT中怎么实现光标锁定功能
capture filter的兑现
capture filter的实现由于摄像头的一些特效,需要在Transform filter 级别上处理特效,
而又希望如qq,msn等聊天工具获得处理特效后的数据流,因此考虑建立一个自己的
Capture Filter(对于其他应用程序如qq,msn,作为Source Filter).请问,这种思路的可行性如何?相当于我要用系统本身已经存在的source filter,在接受到下层传来的数据流之后,完成特效处理(建立transform filter),然后输出,这两个filter(系统source filter & 自建立transform filter) 又被虚拟成一个source filter,这样其他应用程序如qq,msn将可以利用这个source filter,获得已经被特效处理后的视频流数据。。。
这种sourcefilter该如何实现?
------解决方案--------------------完全可行
就是虚拟摄象头
至于数据的来源,真实camera,录桌面,播放视频文件.....等等怎么写都随你
CKeditor 图片上传 完毕后的事件调用有关问题
CKeditor 图片上传 完毕后的事件调用问题我在用FCKeditor 3.5.3上传图片时遇到一点问题,就是在上传图片后
上传图片的组件被隐藏了,能不能让它显示出来,或者直接跳转到“图像”选项卡,亦或者直接关闭上传图片窗口。
下面是部分用到的代码
* 上传完毕后执行的方法
* errorNumber 状态号
* fileUrl 上传图片的路径
* fileName 文件名
* customMsg 自定义消息
function OnUploadCompleted( errorNumber, fileUrl, fileName, customMsg )
//globalCKImgPath 由 image.js 定义
globalCKImgPath = fileU
//通过 ckEditor 指定的 label 获取真正的路径输入框Id
var srcField = $('label:contains("源文件")').attr('for');
alert(srcField);
var fieldObj = CKEDITOR.document.getById(srcField);
fieldObj.setValue(globalCKImgPath);
}catch(e){
alert(e.description);
------解决方案--------------------默认上传完毕后就是转到图像选项卡啊。。你修改过了?
QT中怎么实现光标锁定功能
QT中如何实现光标锁定功能。具体想实现的功能如下:
我想从主界面点击“弹出对话框”按键,则弹出该对话框,弹出后,主界面失去操作的功能或者是能操作,如果再次点击上面的按键,也只有一个对话框出现。
请问如何实现上述功能???????
------解决方案--------------------想让窗口弹出来后,主窗口不能操作:
把弹出来的窗口设置成模态对话框setWindowModality(Qt::ApplicationModal)
想让窗口智能弹出来一次,把这个窗口放到成主窗里做成员变量,只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在槽中不再初始化新的窗口,只是show一下就行了。(或者使用单例模式)
如果您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欢迎加入本站官方1号QQ群:&&,&&2号QQ群:,在群里结识技术精英和交流技术^_^
本站联系邮箱:如何在GraphEdit中用ffdshow filter播放h264文件
[问题点数:40分,无满意结帖,结帖人tianma_25]
如何在GraphEdit中用ffdshow filter播放h264文件
[问题点数:40分,无满意结帖,结帖人tianma_25]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相关帖子推荐:
2011年11月 专题开发/技术/项目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1年8月 专题开发/技术/项目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1年11月 专题开发/技术/项目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1年8月 专题开发/技术/项目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2011年11月 专题开发/技术/项目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2011年8月 专题开发/技术/项目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二
本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说放弃!
 学习DirectShow Filter的开发,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看帮助文档、看示例代码和看SDK基类源代码。看帮助文档,应着重于总体概念上的理解;看示例代码应与基类源代码的研究同步进行,因为自己写Filter,关键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Filter基类和Pin的基类。对于Filter的把握,一般认为要掌握以下三方面的内容:Filter之间Pin的连接、Filter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流媒体的随机访问(或者说流的定位)。下面就开始分别进行阐述。  所谓的Filter Pin之间的连接,实际上是Pin之间Media Type(媒体类型)的一个协商过程。连接总是从输出Pin指向输入Pin的。要想深入了解具体的连接过程,就必须认真研读SDK的基类源代码(位于DXSDK\samples\Multimedia\DirectShow\BaseClasses\amfilter.cpp,类CBasePin的Connect方法)。连接的大致过程为,枚举欲连接的输入Pin上所有的媒体类型,逐一用这些媒体类型与输出Pin进行连接,如果输出Pin也接受这种媒体类型,则Pin之间的连接宣告成功;如果所有输入Pin上枚举的媒体类型输出Pin都不支持,则枚举输出Pin上的所有媒体类型,并逐一用这些媒体类型与输入Pin进行连接。如果输入Pin接受其中的一种媒体类型,则Pin之间的连接到此也宣告成功;如果输出Pin上的所有媒体类型,输入Pin都不支持,则这两个Pin之间的连接过程宣告失败。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输入Pin与输出Pin一般不属于同一个Filter,典型的是上一级Filter(也叫Upstream Filter)的输出Pin连向下一级Filter(也叫Downstream Filter)的输入Pin。如下图所示:
  当Filter的Pin之间连接完成,也就是说,连接双方通过协商取得了一种大家都支持的媒体类型之后,即开始为数据传输做准备。这些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是Pin上的内存分配器的协商,一般也是由输出Pin发起。在DirectShow Filter之间,数据是通过一个一个数据包传送的,这个数据包叫做Sample。Sample本身是一个COM对象,拥有一段内存用以装载数据,Sample就由内存分配器(Allocator)来统一管理。已成功连接的一对输出、输入Pin使用同一个内存分配器,所以数据从输出Pin传送到输入Pin上是无需内存拷贝的。而典型的数据拷贝,一般发生在Filter内部,从Filter的输入Pin上读取数据后,进行一定意图的处理,然后在Filter的输出Pin上填充数据,然后继续往下传输。下面,我们就具体阐述一下Filter之间的数据传送。  首先,大家要区分一下Filter的两种主要的数据传输模式:推模式(Push Model)和拉模式(Pull Model)。参考图如下:
  所谓推模式,即源Filter(Source Filter)自己能够产生数据,并且一般在它的输出Pin上有独立的子线程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常见的情况如代表WDM的的Live Source Filter;而所谓拉模式,即源Filter不具有把自己的数据送出去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一般源Filter后紧跟着接一个Parser Filter或Splitter Filter,这种Filter一般在输入Pin上有个独立的子线程,负责不断地从源Filter索取数据,然后经过处理后将数据传送下去,常见的情况如文件源。推模式下,源Filter是主动的;拉模式下,源Filter是被动的。而事实上,如果将上图拉模式中的源Filter和Splitter Filter看成另一个虚拟的源Filter,则后面的Filter之间的数据传输也与推模式完全相同。  那么,数据到底是怎么通过连接着的Pin传输的呢?首先来看推模式。在源Filter后面的Filter输入Pin上,一定实现了一个IMemInputPin接口,数据正是通过上一级Filter调用这个接口的Receive方法进行传输的。值得注意的是(上面已经提到过),数据从输出Pin通过Receive方法调用传输到输入Pin上,并没有进行内存拷贝,它只是一个相当于数据到达的“通知”。再看一下拉模式。拉模式下的源Filter的输出Pin上,一定实现了一个IAsyncReader接口;其后面的Splitter Filter,就是通过调用这个接口的Request方法或者SyncRead方法来获得数据。Splitter Filter然后像推模式一样,调用下一级Filter输入Pin上的IMemInputPin接口Receive方法实现数据的往下传送。深入了解这部分内容,请认真研读SDK的基类源代码(位于DXSDK\samples\Multimedia\DirectShow\BaseClasses\source.cpp和pullpin.cpp)。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流的定位(Media Seeking)。在GraphEdit中,当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Filter Graph之后,我们就可以播放它。在播放中,我们可以看到进度条也在相应地前进。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拖动进度条,实现随机访问。要做到这一点,在应用程序级别应该可以知道Filter Graph总共要播放多长时间,当前播放到什么位置等等。那么,在Filter级别,这一点是怎么实现的呢?  我们知道,若干个Filter通过Pin的相互连接组成了Filter Graph。而这个Filter Graph是由另一个COM对象Filter Graph Manager来管理的。通过Filter Graph Manager,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IMediaSeeking的接口来实现对流媒体的定位。在Filter级别,我们可以看到,Filter Graph Manager首先从最后一个Filter(Renderer Filter)开始,询问上一级Filter的输出Pin是否支持IMediaSeeking接口。如果支持,则返回这个接口;如果不支持,则继续往上一级Filter询问,直到源Filter。一般在源Filter的输出Pin上实现IMediaSeeking接口,它告诉调用者总共有多长时间的媒体内容,当前播放位置等信息。(如果是文件源,一般在Parser Filter或Splitter Filter实现这个接口。)  对于Filter开发者来说,如果我们写的是源Filter,我们就要在Filter的输出Pin上实现IMediaSeeking这个接口;如果写的是中间的传输Filter,只需要在输出Pin上将用户的获得接口请求往上传递给上一级Filter的输出Pin;如果写的是Renderer Filter,需要在Filter上将用户的获得接口请求往上传递给上一级Filter的输出Pin。  进一步的了解,请认真研读SDK的基类源代码(位于DXSDK\samples\Multimedia\DirectShow\BaseClasses\transfrm.cpp的类方法CTransformOutputPin::NonDelegatingQueryInterface实现和ctlutil.cpp中类CPosPassThru的实现)。以上我们介绍了一下如何学习DirectShow Filter开发,以及一些开始写自己的Filter之前的预备知识。下一讲,笔者将根据自己开发Filter的经验,手把手教你如何写自己的Filter。
我参与的团队
积分与排名
评论排行榜
阅读排行榜2236人阅读
1. Filter概述Filter是一个COM组件,由一个或多个Pin组成。Pin也是一个COM组件。Filter文件的扩展名为.ax,但也可以是.dll。Filter根据其包含Input pin或Output pin的情况(或在Filter Graph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三类:Source Filter(仅有Output pin)、Transform Filter(同时具有Input pin和Output pin)和Renderer Filter(仅有Input pin)。
一般情况下,创建Filter使用一个普通的Win32 DLL项目。而且,一般Filter项目不使用MFC。这时,应用程序通过CoCreateInstance函数Filter实例;Filter与应用程序在二进制级别的协作。另外一种方法,也可以在MFC的应用程序项目中创建Filter。这种情况下,Filter不需注册为COM组件,Filter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协作是源代码级别的;创建Filter实例,不再使用CoCreateInstance函数,而是直接new出一个Filter对象,如下:m_pFilterObject = new CFilterClass();// make the initial refcount 1 to match COM creationm_pFilterObject -&AddRef();因为Filter的基类实现了对象的引用计数,所以即使在第二种情况下,对创建后的Filter对象的操作也完全可以遵循COM标准。Filter是一个独立功能模块,最好不要将Filter依赖于其他第三方的DLL。因为Filter具有COM的位置透明性特点,Filter文件可以放在硬盘的任何位置,只要位置移动后重新注册。但此时,如果Filter依赖其他DLL,则Filter对该DLL的定位就会出现问题。
Filter不能脱离Filter Graph单独使用。所以,如果你想绕过Filter Graph直接使用Filter实现的模块功能,请将你的Filter移植成DMO(DirectX Media Object)。
2. Filter的注册Filter是COM组件,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注册。Filter的注册程序为regsvr32.exe。如果带上命令行参数/u,表示注销;如果带上是/s,表示不弹出任何注册/注销成功与否的提示对话框。如果你想在Build Filter项目的时候进行自动注册,请在VC的Project settings的Custom Build页如下设置:Description: Register filterCommands: regsvr32 /s /c $(TargetPath) echo regsvr32 exe.time & $(TargetDir)/$(TargetName).trgOutputs: $(TargetDir)/$(TargetName).trg
Filter的注册信息包括两部分:基本的COM信息和Filter信息。注册信息都存放在注册表中。前者的位置为:HKEY_CLASSES_ROOT/CLSID/Filter Clsid/,后者的位置为:HKEY_CLASSES_ROOT/CLSID/Category/Instance/ Filter Clsid/。COM信息标示了Filter是一个标准的可以通过CoCreateInstance函数创建的COM组件,Filter信息标示了我们通过Graphedit看到的描述这个Filter的信息。如果你不想让Graphedit看到(或者让Filter枚举器找到)你写的Filter,你完全可以不注册Filter信息。而且不用担心,你这么做也完全不会影响Filter的功能。屏蔽注册Filter信息的方法也很简单。因为CBaseFilter实现了IAMovieSetup接口的两个函数:Register和Unregister。我们只需重载这两个函数,直接return S_OK就行了。(注意:IAMovieSetup是用以注册Filter信息部分的接口,但已经废弃,仅在AMovieDllRegisterServer和AMovieDllUnregisterServer调用才会用到。新写的Filter注册函数一般使用AMovieDllRegisterServer2,这个函数不使用IAMovieSetup接口。如果想要不注册Filter信息,最好自己实现Filter的两个导出函数:DllRegisterServer和DllUnregisterServer,其中只使用RegisterAllServers函数注册Ole Server。)
Filter的Merit值。这个值是微软的“智能连接”函数使用的。在Graphedit中,当我们加入一个Source Filter后,在它的pin上执行“Render”,会自动连上一些Filter。Merit的值参考如下:MERIT_PREFERRED = 0x800000,MERIT_NORMAL = 0x600000,MERIT_UNLIKELY = 0x400000,MERIT_DO_NOT_USE = 0x200000,MERIT_SW_COMPRESSOR = 0x100000,MERIT_HW_COMPRESSOR = 0x100050Merit值只有大于MERIT_DO_NOT_USE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智能连接”使用;Merit的值越大,这个Filter的机会就越大。
3. Filter之间Pin的连接过程Filter只有加入到Filter Graph中并且和其它Filter连接成完整的链路后,才会发挥作用。Filter之间的连接(也就是Pin之间的连接),实际上是连接双方的一个Media type的协商过程。连接的方向总是从Output pin指向Input pin。连接的大致过程为:如果调用连接函数时已经指定了完整的Media type,则用这个Media type进行连接,成功与否都结束连接过程;如果没有指定或不完全指定了Media type,则进入下面的枚举过程。枚举欲连接的Input pin上所有的Media type,逐一用这些Media type与Output pin进行连接(如果连接函数提供了不完全Media type,则要先将每个枚举出来的Media type与它进行匹配检查),如果Output pin也接受这种Media type,则Pin之间的连接宣告成功;如果所有Input pin上枚举的Media type,Output pin都不支持,则枚举Output pin上的所有Media type,并逐一用这些Media type与Input pin进行连接。如果Input pin接受其中的一种Media type,则Pin之间的连接到此也宣告成功;如果Output pin上的所有Media type,Input pin都不支持,则这两个Pin之间的连接过程宣告失败。
每个Pin都可以实现GetMediaType函数来提供该Pin上支持的所有Preferred Media type(但一般只在Output pin上实现,Input pin主要实现CheckMediaType看是否支持当前提供的Media type就行了)。连接过程中,Pin上枚举得到的所有Media type就是这里提供的。
在CBasePin类中有一个protected的成员变量m_bTryMyTypesFirst,默认值为false。在我们定制Filter的Output pin中改变这个变量的值为true,可以定制我们自己的连接过程(先枚举Output pin上的Media type)。
当Pin之间的连接成功后,各自的pin上都会调用CompleteConnect函数。我们可以在这里取得一些连接上的Media type的信息,以及进行一些计算等。在Output pin的CompleteConnect实现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商Filter Graph运行起来后Sample传输使用的内存配置情况。这同样是一个交互过程:首先要询问一下Input pin上的配置要求,如果Input pin提供内存管理器(Allocator),则优先使用Input pin上的内存管理器;否则,使用Output pin自己生成的内存管理器。我们一般都要实现DecideBufferSize来决定存放Sample的内存大小。注意:这个过程协商完成之后,实际的内存并没有分配,而要等到Output pin上的Active函数调用。
4. Filter Media type概述Media type一般可以有两种表示:AM_MEDIA_TYPE和CMediaType。前者是一个Struct,后者是从这个Struct继承过来的类。每个Media type有三部分组成:Major type、Subtype和Format type。这三个部分都使用GUID来唯一标示。Major type主要定性描述一种Media type,比如指定这是一个Video,或Audio或Stream等;Subtype进一步细化Media type,如果Video的话可以进一步指定是UYVY或YUY2或RGB24或RGB32等;Format type用一个Struct更进一步细化Media type。如果Media type的三个部分都是指定了某个具体的GUID值,则称这个Media type是完全指定的;如果Media type的三个部分中有任何一个值是GUID_NULL,则称这个Media type 是不完全指定的。GUID_NULL具有通配符的作用。
常用的Major type:MEDIATYPE_VMEDIATYPE_AMEDIATYPE_AnalogV // Analog captureMEDIATYPE_AnalogAMEDIATYPE_TMEDIATYPE_MMEDIATYPE_SMEDIATYPE_I // DV camcorderMEDIATYPE_MPEG1SystemSMEDIATYPE_MPEG2_PACK;MEDIATYPE_MPEG2_PES;MEDIATYPE_DVD_ENCRYPTED_PACK;MEDIATYPE_DVD_NAVIGATION;
常用的Subtype:MEDIASUBTYPE_YUY2;MEDIASUBTYPE_YVYU;MEDIASUBTYPE_YUYV;MEDIASUBTYPE_UYVY;MEDIASUBTYPE_YVU9;MEDIASUBTYPE_Y411;MEDIASUBTYPE_RGB4;MEDIASUBTYPE_RGB8;MEDIASUBTYPE_RGB565;MEDIASUBTYPE_RGB555;MEDIASUBTYPE_RGB24;MEDIASUBTYPE_RGB32;MEDIASUBTYPE_ARGB32; // Contains alpha valueMEDIASUBTYPE_OMEDIASUBTYPE_MPEG1PMEDIASUBTYPE_MPEG1P // Video payload MEDIASUBTYPE_MPEG1AudioP // Audio payloadMEDIASUBTYPE_MPEG1S // A/V payloadMEDIASUBTYPE_MPEG1VideoCD;MEDIASUBTYPE_MPEG1VMEDIASUBTYPE_MPEG1AMEDIASUBTYPE_AMEDIASUBTYPE_AMEDIASUBTYPE_QTMMEDIASUBTYPE_PCM;MEDIASUBTYPE_WAVE;MEDIASUBTYPE_ // DVMEDIASUBTYPE_MEDIASUBTYPE_MEDIASUBTYPE_MPEG2_VIDEO;MEDIASUBTYPE_MPEG2_PROGRAM; MEDIASUBTYPE_MPEG2_TRANSPORT;MEDIASUBTYPE_MPEG2_AUDIO;MEDIASUBTYPE_DOLBY_AC3;MEDIASUBTYPE_DVD_SUBPICTURE;MEDIASUBTYPE_DVD_LPCM_AUDIO;MEDIASUBTYPE_DVD_NAVIGATION_PCI;MEDIASUBTYPE_DVD_NAVIGATION_DSI;MEDIASUBTYPE_DVD_NAVIGATION_PROVIDER;
常用的Format type:FORMAT_NoneFORMAT_DvInfo DVINFOFORMAT_MPEGVideo MPEG1VIDEOINFOFORMAT_MPEG2Video MPEG2VIDEOINFOFORMAT_VideoInfo VIDEOINFOHEADERFORMAT_VideoInfo2 VIDEOINFOHEADER2FORMAT_WaveFormatEx WAVEFORMATEX
5. Filter之间的数据传送Filter之间的数据是通过Sample来传送的。Sample是一个COM组件,拥有自己的一段数据缓冲。Sample由Allocator统一管理。如下图所示:
Filter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有两种:Push模式和Pull模式。
所谓Push模式,即Source filter自己能够产生数据,并且一般在它的Output pin上有独立的子线程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常见的情况如WDM模型的采集卡的Live Source Filter;而所谓Pull模式,即Source filter不具有把自己的数据送出去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一般Source filter后紧跟着接一个Parser Filter或Splitter Filter,这种Filter一般在Input pin上有个独立的子线程,负责不断地从Source filter索取数据,然后经过处理后将数据传送下去,常见的情况如File source。Push模式下,Source filter是主动的;Pull模式下,Source filter是被动的。而事实上,如果将上图Pull模式中的Source filter和Splitter Filter看成另一个虚拟的Source filter,则后面的Filter之间的数据传送也与Push模式完全相同。
那么,数据到底是怎么通过连接着的Pin传送的呢?首先来看Push模式。在Source filter后面Filter的 Input pin上,一定实现了一个IMemInputPin接口,数据正是通过上一级Filter调用这个接口的Receive方法进行传送的。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从Output pin通过Receive方法调用传送到Input pin上,并没有进行内存拷贝,它只是一个相当于数据到达的“通知”。再看一下Pull模式。Pull模式下的Source filter的 Output pin上,一定实现了一个IAsyncReader接口;其后面的Splitter Filter,就是通过调用这个接口的Request方法或者SyncRead方法来获得数据。Splitter Filter然后像Push模式一样,调用下一级Filter的Input pin上的IMemInputPin接口Receive方法实现数据的往下传送。
一个DirectShow的应用程序,至少会有两条线程:主线程和Filter用于数据传送的子线程。既然是多线程,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线程同步问题。Filter的状态改变都在主线程中完成,Filter的数据相关操作都在数据线程中调用。各线程一些主要函数调用参考如下: Streaming thread(s): IMemInputPin::Receive, IMemInputPin::ReceiveMultiple, IPin::EndOfStream, IMemAllocator::GetBuffer. Application thread: IMediaFilter::Pause, IMediaFilter::Run, IMediaFilter::Stop, IMediaSeeking::SetPositions, IPin::BeginFlush, IPin::EndFlush. Either: IPin::NewSegment. 这些函数切忌混合调用,否则会引起线程的死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BeginFlush和EndFlush属于主线程调用,而不是数据线程调用。
6. Transform filter和Trans-in-place filter的区别首先,这两种Filter是有共同点的,因为Trans-in-place filter本身就是从Transform filter中继承过来的。其次,我们要明白的是,Trans-in-place filter“尽力”使自己的Input pin和Output pin使用相同的Allocator,以免去一次Sample数据的memcpy。我们说“尽力”,就是说Trans-in-place filter也未必能够实现它的初衷。(如果Trans-in-place filter使用的Allocator是ReadOnly的,而Trans-in-place filter又要修改Sample的数据,则Trans-in-place filter的Input pin和Output pin将不得不使用不同的Allocator。)Trans-in-place filter有一个protected的成员变量m_bModifiesData,默认值为true。如果你确信定制Trans-in-place filter不需要修改Sample数据,则将m_bModifiesData赋值为false,这样可以保证Input pin和Output pin使用相同的Allocator。
Trans-in-place filter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函数:CTransInPlaceFilter::CompleteConnect、CTransInPlaceInputPin::GetAllocator和CTransInPlaceInputPin::NotifyAllocator。CompleteConnect中进行必要的重连(Reconnect),保证Trans-in-place filter的Input pin和Output pin使用相同的Media type。GetAllocator能够取得Trans-in-place filter下一级Filter的Input pin上的Allocator。NotifyAllocator“尽力”使Trans-in-place filter的Input pin和Output pin使用同一个Allocator。
7. IMediaSeeking的实现IMediaSeeking的实现在Filter上,但应用程序应该从Filter Graph Manager上得到这个接口。在Filter级别,Filter Graph Manager首先从Renderer filter开始询问上一级Filter的Output pin是否支持IMediaSeeking接口。如果支持,则返回这个接口;如果不支持,则继续往上一级Filter询问,直到Source filter。一般在Source filter的Output pin上实现IMediaSeeking接口。(如果是File source,一般在Parser Filter或Splitter Filter实现这个接口。)对于Filter开发者来说,如果我们写的是Source filter,就要在Filter的Output pin上实现IMediaSeeking接口;如果写的是Transform filter,只需要在Output pin上将用户的接口请求往上传递给上一级Filter的Output pin;如果写的是Renderer Filter,需要在Filter上将用户的接口请求往上传递给上一级Filter的Output pin。注意:为了保证Seek操作后Stream的同步性,如果实际实现IMediaSeeking接口的Filter有多个Output pin,一般仅有一个pin支持Seek操作。对于你定制的Transform filter,如果有多个Input pin,你需要自己决定当Output pin接收到IMediaSeeking接口请求时选择哪一条路径往上继续请求。
应用程序能够在任何时候(running, paused or stopped)对Filter graph执行Seek操作。但当Filter graph正在running的时候,Filter graph manager会先pause住,执行完Seek操作后,再重新run起来。
IMediaSeeking可以有如下几种Seek的时间格式:TIME_FORMAT_FRAME Video frames.TIME_FORMAT_SAMPLE Samples in the stream.TIME_FORMAT_FIELD Interlaced video fields.TIME_FORMAT_BYTE Byte offset within the stream.TIME_FORMAT_MEDIA_TIME Reference time (100-nanosecond units).但实现这个接口的Filter未必支持所有的这些格式。一般Filter都会支持TIME_FORMAT_MEDIA_ TIME,当使用其它的格式时,最好调用IMediaSeeking::IsFormatSupported进行一下确认。
对于Filter,不赞成使用IMediaPosition接口。IMediaPosition是用以支持Automation的(比如VB里面使用DirectShow),IMediaSeeking不支持Automation。
8. Filter的状态转换Filter有三种状态:stopped, paused, running。paused是一种中间状态,stopped状态到running状态必定经过paused状态。paused可以理解为数据就绪状态,是为了快速切换到running状态而设计的。在paused状态下,数据线程是启动的,但被Renderer filter阻塞了。
paused与running两者间的状态转换,对于Source filter和Transform filter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Renderer filter(特别是Video renderer / Audio renderer)情形稍有不同。Renderer首先处理那个paused状态下Hold的Sample,当接收到新的Sample时,判断Sample上的时间戳。如果时间未到,Renderer会Hold住这个Sample进行等待。
Filter graph manager以从下到上的顺序对Filter进行状态转换,即从Renderer filter一直回溯到Source filter。这个顺序能够有效地避免Sample的丢失以及Filter graph的死锁。Stopped to paused:首先从Renderer开始进行paused状态的转换。这时,Filter调用自己所有Pin的Active函数进行初始化(一般Pin在Active中进行Sample内存的分配,如果是Source filter还将启动数据线程),使Filter处于一种就绪状态。Source filter是最后一个完成到就绪状态转换的Filter。然后,Source filter启动数据线程,往下发送Sample。当Renderer接收到第一个Sample后就阻塞住。当所有的Renderer实现了状态转换,Filter graph manager才认为状态转换完成。Paused to stopped:当Filter进入stopped状态时,调用自己所有Pin的Inactive函数(一般Pin在Inactive中进行Sample内存的释放,如果是Source filter还将终止数据线程)。释放所有Hold的Sample,以使上一级Filter的GetBuffer脱离阻塞;终止所有在Receive中的等待,以使上一级Filter的Receive函数调用返回。Filter在stopped状态下拒绝接受任何Sample。这样从Renderer filter往上一级一级脱离阻塞,当到达Source filter的时候,可以确保数据线程终止。
9. EndOfStream问题当Source filter的所有数据都已经发送出去,则会调用下一级Filter的Input pin上的IPin::EndOfStream,直到Renderer filter。当这个Renderer filter的所有Input pin都被调用了EndOfStream,则向Filter graph manager发送一个EC_COMPLETE事件。仅当Filter graph中的所有Stream都发送了EC_COMPLETE事件,Filter graph manager才会将这个事件发送给应用程序。
在我们定制的Filter中,如果接收到了上一级Filter传过来的EndOfStream,则说明上面的数据已经全部传送完毕,Receive方法不须再接收数据。如果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缓冲,则应确认缓冲中的所有数据都被处理完并往下发送了,然后再往下调用EndOfStream。Pull模式下,一般是Splitter filter或Parser filter发送EndOfStream,而且方向是往下的,Source filter上不会收到这样的通知。
10. BeginFlush、EndFlush、NewSegment问题典型的情况,当进行MediaSeeking之后,会调用BeginFlush、EndFlush。一般在Input pin上实现这两个函数。对于Filter开发者来说,Filter在被调用BeginFlush时需要做以下工作:· 调用下一级Filter的BeginFlush,使其不再接收新的Sample;· 拒绝接收上一级Filter的数据,包括Receive调用和EndOfStream调用;· 如果上一级Filter正在阻塞等待空的Sample,此时需要让它脱离阻塞(通过析构Allocator);· 确保数据流线程脱离阻塞状态。Filter在被调用EndFlush时需要做以下工作:· 确保所有等待缓存的Sample被丢弃;· 确保Filter上已经缓存的数据被丢弃;· 清除没有发出去的EC_COMPLETE事件(如果这是一个Rendered input pin);· 调用下一级Filter的EndFlush。还有一点:如果你必须在定制的Filter中为每个Sample打Time stamp,那么记住在MediaSeeking之后出去的Sample的Time stamp应该从0开始重打。
Segment是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同的Playback rate的一组Sample,以NewSegment函数调用来表示这个Segment的开始。NewSegment一般在开始新的Stream的时候,或者用户进行了MediaSeeking之后,由Source filter(Push模式下)或Parser/Splitter filter(Pull模式下)发起,并往下层层调用,一直到Renderer filter。在我们定制的Filter中可以利用NewSegment传递下来的信息,特别是对于Decoder。对于Audio renderer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根据Playback rate和Audio实际的采样频率来对声卡产生输出。
11. Quality Control问题Filter之间的数据传送,有时候过快,有时候过慢。DirectShow使用Quality Control来解决这个问题,即IQualityControl接口的两个函数(SetSink和Notify)。一般,Renderer filter在Filter上实现这个接口,而其他Filter在Output pin上实现这个接口。上图为一般的Quality Control的处理过程。而能够调整发送速度的IQualityControl接口一般在Source filter(pull模式下为parser/splitter filter)上实现,Transform filter只是将Quality Message往上一级Filter传递。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自己的Quality Control Manager,然后通过调用SetSink方法设置给Filter。上述的处理过程就改变了,Quality Message直接发送给自定义的Manager。
12. 对运行过程中Media type改变的支持我们可以从CBaseInputPin::Receive中可以看到,Input pin每次在接收Sample的之前,一般都会进行CheckStreaming(如果当前Filter已经Stop或正在Flush或发生了RuntimeError,则拒绝接收Sample),然后将当前的Sample属性保存到protected的m_SampleProps成员变量中。描述Sample属性的是一个AM_SAMPLE2_PROPERTIES的结构,它有一个标记来表明当前Sample的Media type是否已经改变。如果Media type改变了,则进行CheckMedaiType看我们的Filter是否仍然支持它。如果不支持,则发出一个RuntimeError,并发送EndOfStream。一个健全的Filter应该能够对运行时Media type的改变做出处理。在我们的Receive方法实现中,我们可以通过if (pProps-&dwSampleFlags & AM_SAMPLE_TYPECHANGED)来判断Meida type是否已经改变;如果改变,我们需要根据新的Media type进行必要的初始化。
一个典型的案例:当Camcorder输入时,Audio的Media type可能改变。比如,Filter连接时Media type使用了MEDIATYPE_PCM,而在运行时又换成了MEDIATYPE_WAVE;或者连接时Audio的采样频率时44.1K,而在运行时却变成了48K;或者Camcorder的带子上本身保存了混合的44.1K和48K的Audio。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84306次
积分:2653
积分:2653
排名:第4904名
原创:77篇
评论:105条
(5)(18)(6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nux sourc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