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达山地车怎么样征服者x3缺点优点

查看: 2163|回复: 33
千里达折叠车飞鸟4.0使用感受及优缺点讨论
0.jpg (146.35 KB, 下载次数: 3)
09:07 上传
飞鸟4.0入手已经一个多月了,一直想写篇使用感受,可总是没时间,今天拍了些照片,说说我的使用感受。
先从为什么买飞鸟4.0说吧,一年前1950元买了300,从此爱上骑行,总骑也想换个车子体验新鲜感,觉得轮子太小骑不快,想买体验速度的感觉,可是一个多月就把膝盖骑伤了,得了髌骨软化症,不敢大力蹬车了,才决定买个,我们县了什么风景都没有,南边邻县有风景,可是路程太远,经常都是双休日两天时间往返,两天的辛苦只为能换一个小时看风景的时间,就想买个,中间枯燥的路程就坐车去,有风景的山路再骑。
开始选车,一开始看中的是的CR16,可是有看到人说加细胎很颠簸人,又加上CR16是公路,我骑过的有些山路用1-1档都才能很吃力的爬上,所以定下一定要买11-32至少两的,去年就知道的两款车,飞鸟和战神,都是1500左右,不过当时没打算买,现在准备买,穷人当然选性价比高的啦,战神是速度向的,公路和,我从心里来说是最想买战神的,可膝盖不允许我再追求速度了,只好理性的,选了飞鸟,飞鸟是山地向的,三山地,尤其是后立管长,像,看起来让人觉得结实,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上淘宝找了家最便宜的,1400元还包快递,我连价都没还,立马付款安心等货到。
天天网上看物流信息,等了5天终于把车子等到了,立马拆箱装车,心急的连开箱照都嫌耽误时间一张没照,卖家很懒,基本就是厂家的出厂包装,完全没有检查和调试过,直接就发给我了,结果给我带来很大的麻烦,前后变速都不爽,前变速无论怎么调,按下前一次,大盘下不到中盘,再按一次就直接下到小盘,想从大盘到中盘只能连按两次下到小盘,再升档到中盘。
我调的技术还是可以的,如果硬件上没问题,五分钟我就能把前后变速调好,我的被我调试到所有24个档都变速顺利无蹭链,连1-8,3-1档都完全不蹭链的。但实在是不好搞定这个车子的。
同卖家联系,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说自己对调变速也不在行,建议我去车店调,我这车店的老板是我邻居,调变速的技术还不如我呢,无语,看来还是只能靠自己了。
飞鸟4.0的是喜马诺平把公路的,也是公路三盘,比我的山地变速档次要高,但是装在我的车子上就是不好用,我用几天的业余时间,上下一点点调整位置,还是大盘下不到中盘,如果调整大盘能下到中盘呢,有无法从中盘升到大盘,简我给搞崩溃了,主要就是大盘到小盘总退线长度为100的话,从大盘到中盘只退了40左右,所以不容易从大盘退到中盘,我把前也拆开看,也没找出毛病,一度想买一套山地的前变速和换上。
又经过若干次血泪折腾,反复尝试位置和角度,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就是挂耳的角度问题,挂耳逆时针偏转的太狠,我再挂耳下方塞了几个细钉子,再将尝试找到一个上下合适的位置,终于把前变速给调试好了。
0.jpg (76.65 KB, 下载次数: 3)
19:05 上传
后变速也是极度让人不爽,上档不顺,下档也不顺,调到上档能行了,下档就下不来了,按一次不下档,再按一次直接连下两档,飞鸟的同我的300是完全一样的喜马诺,在车上表现良好,我还比较信任的,怀疑问题出在后上,量了一下各档的拉线长度,分别是3.7、3、3、3、3、3、3.7毫米,也没发现什么问题,最后折腾一圈子,找到问题所在,变速线太涩了,靠弹簧的拉力不足以拉到位,更换变速线芯解决问题。
前后变速折腾了近两个星期才调好,1-7、1-8、3-1蹭链,但实在是没办法调到完美了,飞鸟的前是公路,带碎档的,从小盘到中盘是一大档,这时如果2-8档蹭链,轻按然后还有半档,就不蹭链了,从中盘到大盘也是如此,先是一大档,然后还有半档。退档时就没有这个半档了,直接3到2,2到1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1.html
飞鸟的前折叠扣,压杆式,比较老套,但实用,完全没有松动的感觉,也无异响。
0.jpg (92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1.jpg (82.63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2.jpg (95.07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用六毫米内六角扳手逆时针可拆掉头管,千里达飞鸟4是有牙头管。
3.jpg (68.29 KB, 下载次数: 4)
19:43 上传
4.jpg (80.19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我用尖嘴钳拆掉的。
5.jpg (95.01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6.jpg (82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碗组的上珠档
7.jpg (72.72 KB, 下载次数: 3)
19:43 上传
上盖与上珠档之间的垫片,上面有个凸起与前叉上管的凹槽配套,这样旋转上盖锁紧下面的珠档时,垫片不会随着上盖旋转而导致珠档也跟着旋转,设计的想法是不错,但实际上,把珠档拧到合适的位置,再上紧上盖,车把就会很涩转向困难,要反复尝试,把珠档拧的稍松,前叉有点晃,再上紧上盖,刚好前叉也不晃,转向也很顺的状态,要反复调试好几次,才能找到这个位置。
0.jpg (83.04 KB, 下载次数: 3)
20:15 上传
1.jpg (119.31 KB, 下载次数: 3)
20:15 上传
2.jpg (68.42 KB, 下载次数: 3)
20:15 上传
下面的滚珠
3.jpg (65.67 KB, 下载次数: 3)
20:15 上传
4.jpg (110.74 KB, 下载次数: 3)
20:15 上传
我的飞鸟4有牙头管的插入部分有点细,导致与前叉上管有间隙,车把前后晃动,@STT版主教我个方法,剪个易拉罐,包在有牙头管上,这个方法果然很管用,立竿见影非常有效,再此多谢STT版主了。
5.jpg (146.59 KB, 下载次数: 3)
20:15 上传
飞鸟4是内折头管,车把有把立,然后就悲剧了,想要折叠就拆下车把,不然把立碍事没法折叠,让人非常不满意,拆下的车把还要想办法固定,折叠车却不考虑折叠的便利,让人非常无语。
0.jpg (87.24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突发奇想,把头管逆时针旋转一下,不就成外折头管了吗,这样把立再长也不会影响折叠了,最多是折叠后体积厚些,反正飞鸟折叠后的体积够厚的了,不在乎多这一点了。尝试了一下,才发现我的天真,如图,头管转成外折的话,就会偏向一边。
所以,想解决车把折叠的便利性,有两个办法,再买个外折有牙头管,或者买个不带把立的头管上管,如下图我买的大行快拆上管。
1.jpg (81.64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其实这两个方法应该厂家采用,对厂家来说不增加生产成本,却提高了产品的折叠便利性。
2.jpg (111.4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3.jpg (125.62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飞鸟折叠后,用绑带绑好,可以用上图的方式推行,虽然两个轮子不是很平行,但推行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很顺溜,转弯也完全没问题,但不能倒着拉,因为那样的话飞轮会带动曲柄转。
要吐槽的还有就是飞鸟没有磁吸,折叠后还得用绑带绑起来,不爽啊,磁吸也要不了多少钱,不知道为什么厂家不采用。
4.jpg (85.51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飞鸟的后立管很长,增加了车架的刚性,但增加了折叠后的体积,如上图,车座降到最低,高度还是比别的折叠车要高。
5.jpg (81.04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6.jpg (95.33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7.jpg (96.97 KB, 下载次数: 3)
21:03 上传
车座拔下来的话能降低点高度。
能否说明一下或给个图展示一下折叠推行时前后花鼓的相对位置?这意味着飞鸟是否适合采用碟刹的O车(如OX AX 迅捷以及酷炫M990D)的磁吸。如果可行,想办法买一对O车磁吸就解决了。
0.jpg (112.16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折叠后的尺寸,长80公分。
1.jpg (139.25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高57公分。
2.jpg (126.36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两个轮胎外侧30公分。
3.jpg (124.2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但两边都按最外侧量的话足足有45公分。
4.jpg (149.64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头管的上管要调整到这个长度,才刚好能完美折叠。
5.jpg (86.4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大梁折叠处,压杆式,简单实用,结实无异响。
6.jpg (78.76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上面的是主压杆,下面是是调整平行度的。
7.jpg (79.99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8.jpg (86.75 KB, 下载次数: 3)
22:13 上传
0.jpg (134.19 KB, 下载次数: 3)
22:56 上传
头管折叠处也是压杆式的。
1.jpg (114.01 KB, 下载次数: 4)
22:56 上传
2.jpg (131.59 KB, 下载次数: 3)
22:56 上传
3.jpg (125.15 KB, 下载次数: 3)
22:56 上传
4.jpg (105.27 KB, 下载次数: 3)
22:56 上传
5.jpg (93.53 KB, 下载次数: 3)
22:56 上传
飞鸟4.0的指拨和前拨是喜马诺的公路套件Claris 2400,/tech ... 8&bmUID=k6XmEWB
所以说千里达的性价比无敌,1400元的折叠车,比我1950元的山地车用的套件还好,飞鸟1的指拨同公爵300的一样,飞鸟3的指拨同公爵600的一样。
0.jpg (141.52 KB, 下载次数: 3)
23:28 上传
脚踏非常垃圾,比原来的飞鸟好像还缩水了,一点都不润。
1.jpg (113.82 KB, 下载次数: 3)
23:28 上传
飞轮也比飞鸟3缩水了,飞鸟3是41-8.
2.jpg (128.5 KB, 下载次数: 3)
23:28 上传
变速车在停放时,建议调到1-8档,这时后拨弹簧处于最放松状态,有利于保护后拨弹簧。
3.jpg (145.52 KB, 下载次数: 3)
23:28 上传
后轮组的橡胶防尘套也给缩水省略了。
回版主大人,今天已经躺下,明天我拍个照片看看。
还要多谢版主,你教我的在有牙头管上缠易拉罐的解决头管晃动的办法,我今天试了,非常有效,立竿见影,多多谢了。
4.jpg (104.38 KB, 下载次数: 3)
23:28 上传
车座也缩水了,不是原来的那种中空了,我一直用维乐中空的3147坐垫习惯了,骑飞鸟4.0感觉有点压迫会阴。
0.jpg (113.79 KB, 下载次数: 3)
00:01 上传
指拨升级了,无意中发现还是双向释放的,退档键既可以用食指勾也可以用大拇指拨,都能退档。
1.jpg (159.26 KB, 下载次数: 3)
00:01 上传
后半身在折叠车中非常强悍,同17寸的山地车相比也逊色不了多少,只是管径细些,可以说基本就是山地车的后半身,这也是我挑中飞鸟的原因之一,看着都让人觉得心里踏实。但过强的后半身带了的问题就是折叠后的体积变大,基本上20寸的装车包恐怕不太容易装进飞鸟的。
2.jpg (140.2 KB, 下载次数: 3)
00:01 上传
3.jpg (149.29 KB, 下载次数: 3)
00:01 上传
4.jpg (122.38 KB, 下载次数: 3)
00:01 上传
飞鸟的坐管比山地车稍后倾了一点,不算太明显,我腿短,骑山地车车座都移到最前端,骑飞鸟时车座也移到最前端,但还是觉得有点欠,能再向前移个一公分才更好。海鸟前一阵子横折车特价,本来动心了,但一看坐管后倾角度那么大,立即果断放弃了,看来放弃横折鸟是非常明智的。
是我记错了,没买CR16主要就是看到有人说细胎很颠簸人,我这路况不好,所以就没选CR16.
居然是有牙头管啊!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那个战神还是八速旋飞呢。难道真是STT大的思路,有牙更安全?还别说上周骑车无牙头管就是这里松了,是侧边一个锁紧螺丝那种,明明我之前是锁紧了的呀。以后要小心了
lZ的资料很详细呀,不错,预算不高,又能爬坡的车,也就飞鸟是挺不错的入门选择了
调变速这么麻烦,还好当时没网购,在实店买的
topangel 说:“ 折叠之前,把前轮转180度,头管就变成了外折了 ”
按照你说的方法试了一下,不错,还真变成外折的头管了,而且折叠速度非常快,左手抓住车把,右手打开折叠扣,然后把车子折成“Z”,几秒钟就完成折叠了。
就是这样折叠的话,两个轮子前后上下错开了,折叠后无法立起,无法推行,其实要是千里达按照这种折叠方式重新设计一下折叠扣的位置和角度,就非常完美了。
0.jpg (126.74 KB, 下载次数: 3)
03:30 上传
1.jpg (118.4 KB, 下载次数: 3)
03:30 上传
2.jpg (119.17 KB, 下载次数: 3)
03:30 上传
3.jpg (137.57 KB, 下载次数: 3)
03:30 上传
是的,的确体积更大,前面有网友所把前轮转180度,头管就能向外折了。上图就是按这种方法折叠的。看来这样还是不可行啊。
我侄子看见我的飞鸟车,也要我帮他从淘宝上买了辆,我帮忙调试了,后变速同样不爽,还是变速线芯与线管之间摩擦阻力太大造成的,我往变速线管里加了链条油,变速就顺畅。前拨同样装的与牙盘不平行,重新调整下安装位置。共花了半个小时就调整好了。
我的飞鸟车就悲剧了,光调变速就断断续续调了两个星期,昨天前变速又不爽了,下档不顺还蹭链,怎么调都无法调到让人满意的状态,估计问题出在前指拨上。昨天前指拨拇指按下去就不回位了,拆开踢腾到半夜才勉强弄好,搞得心烦意乱毛心火辣的也没顾得拍前指拨的内部照片。现在前变速还是不怎么爽,只能凑合着用,实在不行再换前指拨吧。
飞鸟车子的个体差别感觉比较大,我侄买的这个车身和头管的折叠和打开都比较紧,折叠后不用磁吸也不会散开,我的飞鸟的就悲剧多了,折叠和打开完全没有阻力,像转动车把那样灵活,我感觉还是应该稍紧略有些阻力才好。
两辆飞鸟车的装配都有些很不认真的地方,估计是厂家把这些细致调整的活都留给车店了,所以如果网购的话,一定要找个干活细致认真的车店帮忙调试,或自己动手能力得比较强。
这车如果采用SRAM 3.0 转把+X4后拨,相信变速会好调很多。
对前轮转向折叠感兴趣可以研究一下TERN,看看它是怎么做的。
楼主很用心写了这个帖子。
对比我的3.0,貌似脚踏还是同一款,我的是F50,楼主看看是不是。
20寸的装车包我有一个,是可以装得下的。我改的头管貌似和楼主又是一样的。
不知道楼主的把套是不是原配的,如果是,那和3.0不一样,3.0是圆的,没有那个肉球。
真的是很详细的帖子,害的我不得不注册论坛了。
看折叠后的图片,两轮的花鼓应该对不上,所以上磁吸也没用。
飞鸟上了前3盘确实胜过很多折叠,但是厂家无心精调,只能逼车主自我提升技能了,也算好事。
不过不得不说带把立的设计确实对折叠影响很大,难道就是为了跟传统山地车更接近?!
32楼的折叠图片前轮是反折的,不是正常折叠,不要误解了。
没有误解,我看的是13楼和15楼的图片,不过看过欧亚马的M700折叠图片后,好像磁吸也不是正对着的,稍微有些偏差无妨,也能吸上。偏太大就不行了。
精彩游记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里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